本页主题: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22143112 宋林浓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宋林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0
最后登录:2023-10-24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22143112 宋林浓

《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22143112 宋林浓

一、引言
本学期由陈锋老师和安永军老师为我们牵头组织了读书会这一活动,为配合这一活动,我阅读了《社会分工论》一书,作者是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涂尔干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 。本书是涂尔干1893年的博士论文,是其开山之作。当时的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割地,涂尔干失去了自己的故乡,而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工业化高潮时期,西方国家正处于全面危机的时代,社会失序、道德失范问题日益凸显。在如此的背景之下涂尔干创作此书,其并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是为了找到如何重建社会秩序,回答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社会和以维系的时代之问。
二、本书的内容结构与特点
本书总体上采用总分总的论证方式来进行分析,内容结构清晰,很有层次感。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劳动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反常形式。总文则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列举个例—探求新问题”的路线进行论证。在第一卷分析社会分工的背景,提出社会分工的必要性,第二卷则探讨了社会分工的原因与形成条件,第三卷以反例为主分析分工反常的原因,最后于结论中提出了新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是否应该以新的道德规范去适应团结与分工?
而作者涂尔干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此前我一直不太理解何为实证主义,不知道用科学实验观察的方法是如何推导出社会发展这一偏向于人文科学的结论,这一书中提到,他引用考古研究,在史前时期,两性分工范围小,妇女并没有因为道德而发展为所谓的“弱女子”,男女骨骼硬度的差别要小的多,由此得出分工会产生较大的道德影响这一观点。这让我深入的体会到了实证主义的魅力与内涵。
三、感兴趣的部分及思考
书中比较吸引我的问题是集体意识、社会团结与社会分工等,我将按照从集体意识中看社会团结,再从社会团结中讲社会分工这一社会事实的思路来进行分享。
(一)从集体意识中看社会团结
集体意识是成员对集体的认同态度。以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作区分,从根本上来看“二者构成方式不同,基础不同,所诉诸的感情更是不同”。在传统社会中是基于一种“相似性”的吸引,在一个“文化统一体”的传统社会中,社会成员都要恪守相同的信仰,怀有共同的情感,这些共同怀有的牢固的情感和信仰支配着整个社会,而每个人与其他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每个个人都是整体的缩影。在传统社会中尤为强调集体意识。
而现代社会中则是基于一种“功能性互补”,其按照特定关系把各不相同的特别功能组合在一起的一种社会形态,它“并不是单纯来自于对共同信仰和情感的接受,而是基于劳动分工上的功能性相互依赖”。到了现代社会更加的看重个人意识。
而这两种社会形态则分别对应着两种社会团结的模式,即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有机团结在传统社会的表征便是一种同质的、未分化或分化程度不高的社会形态,在这种机械团结占主导的社会中,集体意识或者共同体意识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有机团结则对应异质、分化的现代社会,基于劳动分工上的功能性相互依赖。以两者进行对比,前者维系于集体意识,后者以社会分工为纽带。由于社会分工产生了价值上异质性的个人,这意味着现代社会除了集体意识和集体人格之外,还有个人意识和个人人格; 二者间的张力导致前者不断衰落,后者不断上升。在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变过程中,集体意识的作用日趋衰落,分工的功能日益凸显。根据涂尔干的分析,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过渡,意味着一个社会从低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从传统社会形态迈入现代社会形态,而在这一重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分工逐步替代了共同意识曾扮演的角色,高等社会的统一完全要靠分工来维持。分工日益成为社会团结的主导因素,分工“能使互有差异的人们结合起来;使互相分化的人们聚集起来;使相互分离的人们亲密起来”。在这种高等社会中,“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而且它们本身也都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的。社会各个要素不仅具有不同的性质,而且也具有不同的组合方式。它们并不像环节虫那样排列成行,互相搭嵌,而是相互协调,相互隶属,共同结合成为一个机构,并与有机体其它机构进行相互制约” 。
到这里会有一个问题,那便是“集体意识消失了么”?很多学者认为集体意识并没有消失瓦解,只是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演化而已。帕森斯认为尽管现代社会中集体意识已经不能再掩盖个体意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社会没有集体意识,集体意识的内容只是变得与传统社会有所不同了而已。而郑杭生老师也指出集体意识并未消失殆尽,“在整体社会层次上”仍然保持着最基本具有一致性的信仰和价值观(如职业道德等)。
(二)社会团结中讲社会分工
与滕尼斯将“共同体”与“社会”截然二分的方法不同,涂尔干两种团结并非完全对立、断裂的。其有一定的统一连续,两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道德连续性。
在涂尔干那里,分工是构成道德秩序的基础。分工需要一种秩序、和谐以及社会团结,因此他是道德的。而且,分工本身是道德或者说有其固有道德,因此分工产生了道德价值。个人再次意识到自身对社会的依赖关系,社会也产生了牵制个人,使之无法脱离自身限度的力量。对比亚当·斯密推崇分工经济效应的观点,涂尔干更加看重其社会效应,他认为分工是社会团结的主要源泉,也是社会道德秩序的基础。“社会分工”的真正功能是:
① 促进社会团结
②构建道德秩序
③进而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
                (三)社会分工是一种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分为两个类型,即物质性社会事实与非物质总是是,物质性社会事实包括:
    1、社会
    2、社会的结构组成部分(教会与国家)
    3、社会的形态成分(人口密度、住宅配置)

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包括:
    1、道德
    2、集体意识
    3、集体表象
    4、社会潮流
而在涂尔干那里社会分工是一种社会事实,而只能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加以解释
    1、社会容量
    2、所谓物质的密度
    3、所谓道德的密度
当这三个社会事实都呈现增加的趋势时,社会分工也开始加紧脚步,两者之间呈现正比关系。
另一方面涂尔干还讲到了社会分工分析中的生存竞争,他认为物质有限,人们为了求生存,而只好从事社会分工以达到合作而共存的目的。而在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中所讲到荀子的思想却也与其大有相似之处,荀子讨论“礼”(社会规范体系)所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分”的观点。荀子所强调的同样是生存竞争的问题,荀子在他的书中第十九篇《礼论篇》提到下面这一句话: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多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这也就是说,为了解决生存竞争的问题,必须进行社会分工,让社会里面的人能够合作共存。但是社会是没有办法漫无目的就会进行分工的,荀子透过心目中的文化英雄——先王,来制定礼义等社会规范体系来进行社会分工。而对比涂尔干的观点来说,社会分工则是必须要建立在社会中人共有的集体意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分工。两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Posted: 2023-07-02 12:18 | [楼 主]
anyongju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9
最后登录:2023-11-14

 Re:《社会分工论》读书报告  22143112 宋林浓

读的很扎实,相当不错,坚持就是胜利!
Posted: 2023-07-02 12:25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Total 0.183561(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21:2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