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马梦亚读书报告(更新至10.16)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马梦亚读书报告(更新至10.16)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马梦亚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1-04-09
最后登录:2022-05-22
小
中
大
马梦亚读书报告(更新至10.16)
2021.9.13—2021.10.16
【阅读书单】
宗教社会学
支配社会学
中国的宗教
社会学基本概念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在读)
【读书感想】
宗教社会学
放置于生活中,宗教社会学中有关卡里斯玛、灵魂这两个词是最吸引我的,与生活息息相关却从未在意。
1. 有关卡里斯玛:卡里斯玛是韦伯的有关宗教与支配的书籍中会经常提到的字眼,可能一开始看到的时候并不理解,认为它是一个代名词,就像基督教、婆罗门、首陀罗等,卡里斯玛是一种宗教组织的代称,但逐渐地理解到,卡里斯玛是一种韦伯称之为“超凡异能”的指称,是一客体或人本身单只因自然的禀赋所固有的资质,这种是天生的自然禀赋,其与生俱来的,包含有一定的世袭与宗族意涵;另一种则是人为产生的,通过某种不寻常的手段在人或物身上人为地产生出来。在中国古代,皇位的继承是世袭制的,被确定为太子人选的下一任皇位继承者自出生就拥有卡里斯玛式的人格特质,是要被万人敬仰的存在。但如果被敬仰的人本身其实并不具有这种人格特质,是会被推翻的,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不乏改朝换代的存在,被推翻的往往是不被世人所推崇与接受的,如果从韦伯卡里斯玛这种资质的观点来看,被推翻的历任天子则与其自身能力所不匹配,即其本人的能力并不具备卡里斯玛的资质,从而被另一激发出卡里斯玛潜能的有能力的人所取代,开始新一轮的时代。从这个角度看,韦伯所说的卡里斯玛一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存在,它更偏重于个人所蕴含的潜能,一种特殊的资质,与当时的时代契合,那就是“天子”一般的存在,如果能力丧失,则开始寻找下一位卡里斯玛,而对于这种能力的界定则在韦伯看来由宗教中采用巫术行径的人来辨别,离不开宗教的观念。
2. 有关灵魂、前世与神
韦伯在宗教社会学中将灵魂的观念与超自然的存在与人的关系放在宗教行为的领域。其中包括人离世之后有灵魂的存在,可能部分留在尸体的旁边,部分会给子孙托梦或存在于其幻觉之中,也有灵魂会进入他人或动物之中,带来祝福或灾难。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使得新的经验在生活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巫术也转化为一种象征的行为,尸体下葬的原因由畏惧转化为使亡灵无害于生者;下葬墓穴则是防止尸体嫉妒生者的所吃所用,为了保证亡灵的幸福;死者所穿所用、个人所有物随其下葬是财产规避,至后来发展为服丧期不得使用,随之代替的是人偶、纸扎与纸币等象征性行为的出现。这种有关宗教的观念以往看来是一种超自然的、不真实的想法,却真实存在的。亲人离世,我们可能会在梦里真的梦到,有时的似曾相识的感觉瞬间,风水等等超自然的力量出现真假与否?我们不清楚,真的有超自然力量的存在吗?如果不存在,我们经历的这些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历史上的记载,秦始皇墓穴中有其生前所用、各种宝藏,有妃子下葬的习俗,更有兵马俑来代替其守护军队的陪葬。古时的下葬习俗对应韦伯所述的为了保证亡灵的幸福,财产规避。发展至现代,我们生活中所见,农村地区仍然是土葬居多,以人偶、纸扎、纸币代替真实存在之物随死者下葬,而古代的服丧期各种繁文儒俗至现代却没有太过于看重,这种转变的出现究竟为何?韦伯没有过于详细的叙述,可能是发展至今宗教习俗的淡薄,较古代发展而言现代社会更偏重于理性与私利,所谓家产制的更新换代。宗教的观念中还存在前世,认为人的命运是由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相信报应机制,认为前世的罪行、善恶会影响今生的轮回,前世今生、因果轮回,而前世是否存在呢?而神又是否存在呢?可能在韦伯看来,神的存在只是一种信仰,我们相信某种力量的存在,尊敬、推崇它,信仰即宗教便应运而生,教徒多了便形成了教团,由此衍生。但是这种信仰的可能来源于期待,而期待又来源于生活,环环相扣。但我们缺乏这种将生活与社会学的知识结合起来的思维逻辑。韦伯将宗教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以缜密的逻辑将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与否侧重于宗教行为的象征化行为来解释宗教中的习俗,增添科学与理性的色彩。我们可能质疑过鬼神之说,见过生活中一些有关宗教习俗的行为,但我们没有产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没有将其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所缺乏的能力。
Posted: 2021-10-25 21:4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56358(s) query 3, Time now is:02-06 06:0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