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罗马政治哲学史纲》----------孙磊
《反思共同体》----------戴安娜·布莱登
《政治中的理性主义》----------迈克尔·欧克肖特
读书总结:
对于政治学还处在一个了解和积累的阶段,这次的总结主要是从政体和权力两个方面进行一个理解,
政体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用何种形式组成国家政权机关。关于政体,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各自不同的观点。
柏拉图认为政体可以划分为:君主政体、由少数人行使权力的政体以及有多数人行使权力的政体三种最主要的政体。根据接受统治是强制的还是自愿的,是由穷人还是富人实行统治,是依法治理还是无视法律的,这三种主要的政体还可以做一个细分:君主政体可以被分成僭主政体和君主立法的政体;由少数人掌权的政体可以分成贵族政体和寡头政体;由多数人行使权力的政体可以分为依据法律而治理的民主政体与不依据法律而治理的民主政体。
柏拉图他认为真正的政体需要具有政治家技艺的人居于领导地位,他认为他们是能够真正科学地理解统治技艺的人,这些人坚定地遵循一个共同的原则,在理智和统治技艺的指引下,始终能大公无私地公正地对待他的臣民,以尽可能改善公民生活为目的,只有在他们的统治下,国家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理,才会有真正的政治体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想的政体应当是能够实际可用的,因此,最好的政治共同体是由最能实现其生活理想的人来实现的。这一点是与柏拉图的想法相似的。
他将政体分为正宗政体和被异化的政体,正宗政体包括: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被异化的政体包括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人民尝试过各种政体之后,所乐于接受的就只有平民政体了。“平民政体是共和政体的异化。共和政体是中产阶级掌握国家主要权力的政体,而平民政体则将国家权力按照公民数量平均分配到社会各阶层,由于在同一城邦内平民或者穷人的数量总要多于贵族与富人,以至于权力主要集中在平民或穷人之手,这就相当于现在所谓的“民主政体”。他认为由多数人掌权是合乎公道的,最优秀的政体是中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政体,因为中产阶级人数最多,从整体上占有着巨大的财富,并且对于个人而言,既不富有也不平穷,所以能够保持整体上的稳定。
关于权力的分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个体现了“真正的正义”的权力分配模式:正义就是把各种工作分配给天赋适合做各种不同工作的人,因此,政治权力应当分派给掌握真理的精英,即“哲学王”。“分配正义”就在于把政治责任分配给最有公共心的人。
苏格拉底则认为政治权力是真正有资格实施权力的强者极力躲避的东西,但是分配正义恰恰要求把政治权力分配给最不热心权力的人。结果这种分配只能诉诸“正义”的分派。苏格拉底的“权力的分配”是以正义的名义进行却与常识有巨大差异,甚至完全颠倒。因为常识中,政治权力是人人都想争取的利益,在这里却成为了强者极力躲避的东西,其实这里的“正义”揭示的是一种直接互助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权力效应”的机制。
感想:
1、写论文期间,读书的数量没有之前那么多,但是还是会有很多思考,尤其是从社会学转社会学,之前在思维上的锻炼对于当下这个阶段是很有帮助的。
2、后面还会继续多看一下近现代的政治学。
=======================================================================17年1月16日-3月中旬读书报告
书单:
《图腾制度》 ——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列维·斯特劳斯
《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刘少杰
《社会学思想名家》 ——刘易斯·科瑟主题:社会科学的目的性以及认识观总结(社会学大总结二)
总结:
上个月读完吉登斯的书之后,对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一个总结,这个月主要阅读了基本社会学的教材来进行一个收尾,按照自己的理解,主要从社会科学的目的性和社会科学的认识观两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首先,社会科学的目的性。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理性的进步是历史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所以社会科学的目的性实质上是理性社会的目的性,也就是从不同的社会实际窥见一个更加理性的社会,而这种理性社会的目的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社会分化状态下的理性社会的目的,另一种是社会异化状态下的理性社会的目的。
第一种可以从孔德、涂尔干、韦伯、齐美尔的思想中来进行理解。
孔德作为社会学科的创始人,他寻求的是社会协调统一的问题,他认为,只有当全部的指导思想被一个社会的全部成员所采纳并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时才会有真正的社会的协调统一,而这种社会的统一需要社会全体成员承认一个协调统一的原则,即宗教。
涂尔干和韦伯发现和继承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共同的信念才能维持社会的协调统一,但是这种共同信念又正在被科学思想的发展所动摇。
所以理性社会的发展是在科学思想和宗教的对立中进行的,也就是社会的分化和社会的整体一致的矛盾,社会学家寻求的也就是在社会分化状态下的统一。
那么在社会分化状态下社会如何达到一种统一呢?
涂尔干他作了一个阶段性的划分,他认为从机械团结的社会到有机团结的社会,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个体逐渐摆脱了集体意识的绝对控制,造成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问题,涂尔干认为在这种分化状态下个体与社会的融合需要的是一种组织纪律,而组织纪律的规范依靠的是道德的引导。
韦伯则是从不同的人类行为来看待社会的分化和差异,他区分了四种行为类型:有目的的理性行为、有价值的理性行为、富有感情的理性行为和习惯行为。从这四种行为类型出发,韦伯认为整个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分化的,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理性和非理性的资本主义,要实现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认为其必要条件是资本主义精神与耶稣教教义的一致性。
齐美尔认为社会的分化主要是由于个体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加强以及现代文化的发展,但是在社会的分化与社会的统一这个问题上,他既看到了现代文化的发展带来了个体被高度的分化,又看到了主客观文化的分离带来的弊端。因此他辩证的认为分化即整合,主张通过社会中个体的相互作用来重新组织整个人类社会。
另一种是异化状态下的理性社会的目的。主要以马克思和福柯为例。
首先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看法,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生产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以及人的异化,在这种异化状态下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并形成了一种对抗性的社会,他认为从这种对抗性的社会到最后形成一种非对抗性的社会是必然的,而达到这样一种非对抗性社会的方式就是暴力革命。
其次是福柯关于权力的解释,福柯认为资产阶级的权力是来源于他们在推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科学化、市场化的过程中采取的生产管理和社会控制的行动策略,这种行动策略已经被符号化为一种惩戒技术,资产阶级以此构建他们在经济生产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并最终形成一种规范的权力。
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科学的认识观。主要从宏观、微观以及中观三个角度来阐述。
宏观的社会科学认识是以社会和社会现象为对象的整体论,这种整体论主要是以二元对立为框架,包括主客体、个体与整体、现象与本质、同一与差异、宏观与微观等二元结构。
微观的社会科学认识它是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对象,它突破了二元对立的框架,发展和丰富了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主要以吉登斯为代表,他主张更加关注社会行动者本身以及注重社会学理论自身的反思性。吉登斯通过观察从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的社会变化来反思这个社会。为了重构现代性理论范式,他系统总结和反思了三大古典思想家关于现代性理论的观点,并结合当代时代背景,构建现代性理论范式。
中观的社会科学认识是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一种认识方法,它为社会学经验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主要是以默顿的中层理论为代表。
其实社会学的研究离不开人与社会的关系对象的研究,因此,基于这以上三个角度的研究不仅是研究的一种深入,更是立体的一个观察和理论的深入。
感想:
1、社会科学的经典书籍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系统内阅读下来有很大的收获,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中国的社会科学确实需要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
2、越到后面幸福感越强,这种紧张又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中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三点:越来越多的收获、坚持付出后的惊人成长以及团队读书氛围带来的快乐和进步。
3、后面的路还很长,不忘初心,奋勇争先。
=======================================================2016年12月27号—2017年1月12号读书汇报
书单:
《现代性的自我认同》
《超越左与右》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吉登斯
主题:从不同经典大家来探讨社会学研究方法
读书总结:
前面对有关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主题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古典三大家关于现代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回顾,其实不同社会学大家在同一个研究主题上会有不同研究方法,这说明社会学理论大家的思想理论与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是有关联的,通过对吉登斯早期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后现代社会学理论发展的观察,这次的总结主要从这次主要是从不同的社会学经典大家来的社会学思想来探讨社会学大家的研究方法。
涂尔干: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遵循着同样的方法论准则,都可以用普遍的因果律加以说明,在理论取向上,社会科学应该以自然科学为标准模式,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并由此沿袭了孔德创立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并且奠定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传统的地位,且在很长时间里成为社会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主流。涂尔干认为“社会学这门学科只有在认识把社会事实当作实在的物来研究时才能诞生。”他探讨了社会集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控制在逐渐削弱的情况下,社会分工的特征社会带来了社会秩序的失范问题,强调一种共同意识和规范的重要性,认为需要道德规范来引导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韦伯:认为社会现象有其独特的性质和规律,绝不能盲目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而应该确定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韦伯将社会学的任务规定为试图对社会行动做解释性理解,并由此形成了人文的、理解的社会学理论传统,且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批评与抨击。韦伯主要论述的是资本主义体系下的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并且把这种力量具体化为一种“理性化”,因此在关于社会统治、经济发展、社会行动的问题上,他都联系了理性力量的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与资本主义精神相关的。
马克思:开创的批判主义社会学理论传统,认为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就在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检视,其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强调社会学批判的、革命的性质,强调理论和理论家在改造、变革现实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反对那种旨在维护、修补现存社会结构的单纯解释性的“科学”研究和把现代工业社会的既定现实当做合法的做法。主张以辩证的“总体性”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实,即将社会现象置于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中,从它们在社会的与历史的总体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作用来确定它们的性质、意义,来考察它们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发生了异化的状态,并且带来了劳动异化、人的关系的异化,这样一种异化状态带来了严重的阶级对立矛盾和分化。因此,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会产生阶级矛盾,如果将商品、 利润和资本发挥到了过分的地步,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带来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失调和失常,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资本主义内部不仅包含了将自身推向灭亡的力量,而且还为其被超越铺平了道路。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理想的建构。
齐美尔研究的社会从形式和社会两个部分着手,而且两各部分构建的“社会”都是一个实体,拿他的形式社会学来说,上下级秩序、竞争、模仿、劳动分工等现象,在呈现一种社会的可能形式上都承载了具体的内容,既在国家社会也在宗教生活里,是内容和形式的一种结合,具有客观性和互动性,这些很鲜明的体现在他对二元对立问题的解释。齐美尔是从一种辩证的哲学观来看待社会问题,不失个体与整体的联系,也不失宏观和微观的全面,动态地看待两者和互动和相互作用,这既是他的研究社会的方式方法,也是他客观看待社会问题的一个框架和出发点。
福柯的研究方法随着他对不同主题的探究经历了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到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的转变。首先,关于考古学的研究,与史学上对文物的考古学研究方式相似,福柯的考古学是针对知识的考古研究,他认为,在不同时代的知识论述中,事物是有一定秩序的,基于这样一个前提,福柯把疯癫、精神疾病、非理性、医学和知识等文化概念以及现象全部放置在一个历史的时间维度下来进行知识的考察和思考;其次,关于谱系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也是带着批判性去分析历史上的解释,从而为当下的问题研究找到参照,建构关于当下现实知识的观点认识。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到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的转变,其实质都是以批评眼光来分析历史上的解释,目的是为了建立新的符合当下的认识观。考古学探究的是对事件过程的认识,谱系学注重重新思考后对新观点的建构。但是关于这一种转变,并不是说后来福柯的研究抛弃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其实谱系学的精髓就是对知识在历史空间和时间里的把握,它的核心就是考古研究,应该说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是考古研究的升级版,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成为了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分支。福柯强调一种主体的回归,无论是对于疯癫问题、性欲、两性关系、权力与身体,福柯都告诉我们社会上个体的主体性正在消逝,他看到了这一个现实,作为一个有担当的社会学大家,他重视这一个问题,强调主体性回归的重要性。
其实,社会学理论上的分裂与对立是与其研究方法上的分裂与对立相一致的。社会学理论研究实际上也一直是处于这三种不同传统的张力之中。从最初的实证主义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非实证主义思潮,原本是要规避开实证主义的二元论特点带来的无序和不一致,追求理论方向的集中,但是非实证主义思潮却使得社会学知识的无序态势日益严重,与此同时也为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究其根源来看,导致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分裂和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人与社会性质的不同假设。
吉登斯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是在批判中展开的,而这些批判又主要集中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和进化理论上。
吉登斯对实证主义的批判主要是借鉴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他认为以自然科学为楷模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对待社会现实的态度和解释是以异化、物化为本质特征的,这必然导致对既定现实的无批判性肯定。
关于人文主义,他认为人文主义社会学在理论上十分迷人,但是在实践层面却很难付诸实施,在人文主义研究者眼中,一切都在流动之中,只有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这不仅不能提出一套可供后人准寻得方法原则,而且无法设立任何衡量研究质量的标准。
关于批判主义,他认为批判主义社会学为社会学提供了批判的向度和价值的介入,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有可能产生出一种“精英意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观点强加给被研究者,批判主义的社会学理论有时过于庞大,是一种自上而下建构起来的理论,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有时过于注重对自己理论的验证,批判主义理论自身无法知道自己的理论是不是也带有偏见,本身也需要被批判。
吉登斯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当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欧美社会学家为线索而展开,其共同特征就是在其理论建构中不断寻求对主体与客体、宏观与微观、个体与整体、结构与行动、中心与边缘、现象与本质、同一与差异、连续性与断裂性等各种二元图式德 相互借鉴与多元综合,以企图摆脱当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危机。吉登斯主张,一方面,社会学应该关注能动者本身和他们行事的理由;另一方面,能动者的认知能力又始终是受限制的。所以他认为社会理论必须将一种行为分析具体化为受人类行为者自反性控制的理性行为。
综上,从传统理论思想到后现代的社会理论的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在百花齐放的无序中其实是朝前面的大空间发展的,他的方向是正向的,下方的社会科学有他的思维主体性在,他对社会的观察有很丰厚的社会理论,但是到全球化背景下,必须更加立足于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去认识社会。联想到贺老师之前谈到的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他讲到,“西方社会科学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和研究重点差异巨大。核心不仅是中国社会正处在史无前例的急速变迁之中,而且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需要拎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与预设,并进行审慎的检讨。”
感想:
1、社会学的经典阅读是没有止境的,每次读到一个新的大家或者看一本新的书都会有新的出乎意料的收获,所以要继续在社会学的学科中去夯实基础去探索。
2、所剩的读书时间不多,光阴如梭,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好好规划好读书的时间与计划。争取冲刺期的进步。
===========================================================================2016年11月9号—2016年12月27号
书单: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亲密关系的变革》、
《失控的世界》、
《现代性的后果》 ——吉登斯
读书总结:
一、关于现代性的论述
吉登斯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现代性,在现代性这样一个时、空结合体中,吉登斯通过观察从传统社会到当代社会的社会变化来反思这个社会。为了重构现代性理论范式,他系统总结和反思了三大古典思想家关于现代性理论的观点,并结合当代时代背景,构建现代性理论范式,这与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方法是相符的。
吉登斯对三大思想家的古典现代性理论总结是从:资本主义、工业主义和理性化三个方面来论述的,对于当代现代性的观点则从两方面展开:一个是在新的全球化秩序下的现代性论述,一个是关于现代性的断裂的反思。
首先,关于古典现代性理论的总结。
一、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分析。
马克思认为现代性的产生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为标志。现代性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积累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出现了劳动异化、人的关系的异化,这样一种异化状态带来了严重的阶级对立矛盾和分化,而这一系列的矛盾、 危机都可以看成是现代性的体现。因此,资产阶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会产生阶级矛盾,如果将商品、 利润和资本发挥到了过分的地步,就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带来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失调和失常,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那么资本主义内部就不仅包含了将自身推向灭亡的力量,而且还为其超越铺平了道路。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理想的建构。
二、涂尔干关于现代性的分析
涂尔干认为现代性的起源是以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为标志的。在涂尔干看来,现代性是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渡的过程 ,他根据社会各部分之间结合的方式和紧密程度把社会划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他观察到个人意识逐渐摆脱集体意识的社会整合程度下降给社会秩序带来的困境,强调一种共同意识对于社会秩序建立的必要性。他认为就现在的社会困境而言,只有通过社会分工的分化所带来的道德统一才能够解决问题。
三、韦伯关于现代性的分析。
韦伯研究现代性问题是从理性切入的,他认为现代性也就是理性化,现代性,起源于精神动力。韦伯归纳了合法统治的三种理想类型:传统型统治、 卡里斯马型统治、 法理型统治。 在这三种统治类型中,他认为只有法理型统治才能称之为合法性统治,其统治关系是一种非人格化的法律关系。 与此同时他也强调魅力型领袖和科层制的重要性。在世界宗教的研究问题上,韦伯指出,宗教的伦理以及理性主义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在中国虽然有很多因素可能促进理性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但由于中国各种范式的存在,阻碍了理性资本主义的形成。韦伯对于理性化的构建是建立在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两者对立的基础之上的。
二,关于现代性的断裂的反思。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路径,从历史观的角度看,这其中必然经历一个断裂。基于现代性与时间和空间转换之间的密切联系,吉登斯认为,前现代性到晚期的现代性的过程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重新组合,在这个重新组合的基础上重构起关于行动和经验的世界——历史的真实框架。这里涉及到现代性的两个制度性的机制,一个是脱域机制,它把社会关系从具体情境中直接分离出来;一个是反思性机制,它认为在现代性观念的内部,有一种与传统大相径庭的东西,所谓已被证明为合理的传统,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具有虚假外表的传统,它只有从对现代性的反思中才能得到认同,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但是这样一种现代性的断裂不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断裂,吉登斯把这样一种现代性的延续特点称作脱离或者超越现代性的各种制度的一系列内在转变。时间和空间的分离、脱域机制的发展、知识的反思性的运用都是现代性动力的三种主要来源。因此,“后现代性”其实是现代性内部的转变。吉登斯正是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新秩序、风险与失控以及抽象体系与亲密关系的变革这些社会实践进行了反思并且对传统的理论提出质疑来构筑这样一种动态的现代性理论。
三,关于现代社会亲密关系变革的讨论
在讨论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时,福柯认为,维多利亚时期,性没有受到压抑,相反,它受到了激励,但是吉登斯认为,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压抑十分真实,“压抑假说”有无可争辩的合理性。他认为福柯只是在权力、话语、身体这三者之间做文章,而真实历史及其主体在福柯那里却罕见存在,吉登斯更相信活生生的事实,他将其出发点限定在具体的历史及其主体上。
他认为,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确实压抑了人们的性征,而这种压抑的根源在于父权制。两性关系中总是男性支配女性,在权利义务方面男子与女子是不对等的。比如他指出对于通奸行为,社会对于男子和女子的处罚是不同的。但是,随着避孕技术的发明,女性获得性的独立,使性从生育中独立出来,以及女性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两性关系有可能出现重要的变革,并由此影响整个社会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走向就是真正的两性关系中的平等与民主。这其中,男人尤其要适应女性的新角色——与他们平起平坐的权利。亲密关系的可能性意味着民主的承诺,但是这样一种民主的承诺不仅在性的领域,而且在父子关系领域、亲缘关系领域以及友谊关系领域也有体现。
吉登斯看到了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却没有看到人与人基本关系中的支配。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当我们摆脱性别这一框架的束缚来看,就会发现这一点。而传统上,男性对女性的支配是父权制的表现,男性成为了互动关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一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吉登斯对于亲密关系变革方向的观点是有道理的。现代社会的民主平等观念确实对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有影响,同时民主的两性关系也会对政治民主化有推动作用。至于民主平等关系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女权主义相关。
感想:
时间很紧张,感觉到了读书过程中带给自己成长的煎熬和进步。吉登斯的主题比较明晰,一方面可以掌握他以他的研究视角来探讨的现代性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前面几个大家做一个回顾。后面还要继续完成吉登斯的其他书目,并且做好回顾和总结。
========================================================================== 2016年10月8号到11月9号汇报
书单:
《包容他者》、
《合法化危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交往行为理论I卷》、
《哈贝马斯传记》 ——哈贝马斯
报告正文:
这次主要阐述的是:哈贝马斯对反现代化的批判以及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社会结构的转型。
在哈贝马斯看来,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经验权威和宗教传统让位于理性化的变化过程,社会学家都追寻一个理性化的社会秩序的探索,哈贝马斯这种理性化的论述就是基于反现代化的批判来进行的。
哈贝马斯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了各个相关发展阶段的过程。借鉴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阶段划分,可把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 古代社会的“平等式部落社会”、2、 阶层部落社会。3、 政治阶级分层社会。4、 经济阶级结构社会。在第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中,17世纪的知识和科技的巨大的增长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有技术价值的知识的巨大增长导致了三个区别明显的价值领域的分化:即科学知识、法律道德和艺术上的区分,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人们认识到不同的事物有其各自不同的真假和对错的标准,慢慢地,以前对权威和“神话”事物的崇拜和遵奉,开始被理性思维所代替。也就是人类用理性代替了权威或传统文化制约从事相互间的交往。另一方面,人类在沟通、理解外在世界的事务,或者做价值道德上的抉择时,只能越来越依赖于自己的判断,权威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是相对地减弱了。
这就是说,当宗教世界观随着理性化过程而倾塌时,人们所面临的问题转入了科学、法律道德、艺术这三个知识领域中的某一个,并在其中得到了解决。学习过程持续着,知识在深化,但是这个过程只在一个领域中进行。由此导致了双重的后果,一方面,现代性带来了专门知识在数量和深度上的巨大增长,另一方面,这种知识也在同一个过程中脱离了日常生活。存在于人类的知识和生存之间的裂痕扩大了。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反现代性以及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化的进程,阶段性的看待现代化的过程,摒弃了现代化所带来的知识增长和经济利益的成果以及人的自由的拓展。
哈贝马斯反对这样一种观点,他认为现代化是一项事业,而非一个历史阶段;而且这项事业还没有(但是可以而且应该)完成。他认为现代化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这是哈贝马斯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反现代化的批判。
其次,有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社会结构的转型
第一,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趋势。伴随着贸易自由主义的逐渐终结,国家干预打开了公私领域融合的开端。政治方面,公共权限向私人组织转移,同时国家权力被社会权力所取代。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渗透,国家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国家化同时进行。经济方面,国家对于商品市场竞争进行限制,接管原来被控制在私人手中的服务行业等。法律方面,公法的私法化与私法的公法化也是公私领域融合的表现。
第二,社会领域与内心领域的两极分化,使得私人生活走向公共化。社会福利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完成了对个体在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保障,却弱化了家庭在这一方面的功能,使得家庭在对其成员的教育、就业、养老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与所承担的责任减弱。原本家庭内部即私人领域的功能被公共领域中的直接力量所影响,私人领域的功能因社会化变得具有公共色彩。这一特点比较突出地反映在经济方面:职业领域的出现使得家庭失去其原来的生产功能,内部劳动关系得到瓦解,家庭内部财产被个人收入所取代,家庭失去了许多作为私人领域所固有的特征,而越来越受到社会领域的影响,资产阶级私人自主地位丧失。
第三,文化批判的公共领域逐渐被文化消费的伪公众领域所取代。过去,文学公共领域内阅读群体的批判是以商品化为前提的,人们通过消费来阅读,观剧,参观博物馆,从而进行批判。然而这种批判后来已经具有了商品化的特点,它可以被组织起来收取门票,从而带有了商业性质。并且这种商品化不再仅仅是让公众自行认知选择的一种文化与文学的单向传递,。它经过了有选择性地包装,试图去迎合受众的消费需求,而不再试图向公众传达文化最纯粹的,本真的内容。文化消费使得出版商注重大众趣味,发行量成为重要的衡量标准。新闻媒介在发表内容上的选择也倾向于选择付费新闻以及更易引起公众关注的消息。在这种背景下,文化阶层失去了其固有地位,公众在公共领域的交往方式也被破坏。
第四,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瓦解。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存在前提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严格分离。然而私人领域逐渐公共化,文学公共领域逐渐伪公共化,国家与社会相互渗透,使得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逐渐逐渐走向了瓦解。所以,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是一个走向瓦解的过程。
============================================================================
2016年8月21日到10月8日读书汇报
书单:
《主题解释学》
《规训与惩罚》
《科学的社会用途》
《继承人》
《单身者舞会》
《关于电视》
《再生产》
《男性统治》
《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
《实践与反思》
读书总结:
我从布迪厄的思想中总结了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惯习”、“场域”以及“两性关系”。(布迪厄最核心的地方在于他揭露强制,这种强制令人无法反抗,将个人碾碎并不给其任何地位。)这三个方面其实是有联系的,场域理论是惯习理论的一个延伸,而两性关系对这两个重要的理论有一个集中的表现。
第一部分:关于“惯习”。
惯习理论是布迪厄对于实践的认识逻辑的一个精华,所以对于惯习的总结也便于理解他的其他思想,其中的核心是事物的发展随着不同的场及其特定逻辑的分化过程的完成而逐渐进行的。布迪厄对于惯习的论述是在结构与个体以及主观与客观的两组关系中来体现的。他注重对社会结构的建构,认为一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发展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是要放在一个系统的、结构性的世界来思考的,它随着不同的场及其特定逻辑的分化过程的完成而逐渐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演变前的结构虽然不会对演变后的结构起作用,但是从演变前到演变后它有一个内化的过程,这个内化和渐变的过程就是一种惯习作用。惯习的核心在于它是一种倾向系统,即处在潜在状态并会根据状况而展现的东西。比如在关于未来的选择上,父母在高校工作的往往都会接受高等教育,而商人的孩子最后往往从商。
但是布迪厄同时认为习性并不是命运,也不是强加于人们的天数,而是一种不断受经验控制和改造的、开放性的意向系统。在与社会条件相关的社会命运中,存在着经验证实习性的可能性,但是习性是一种虚拟系统,它只是在参照某种处境时才有所体现,即习性在与某种处境相关时才会产生效果。(主体根据自身的习性,会在同样的处境中看到或看不到某些事物。由于看到或看不到某些事物,主体的习性便会促使自身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因此,习性受处境的限制。比如,之前所举的例子,商人的后代往往从商,但是如果家族商业遇到灾难变化,如破产,那么商人的后代根据这样的处境就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
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可以看做是认识社会的一种被建构。马克思以及韦伯和涂尔干相比较布迪厄的社会建构也有各自特点。马克思从阶级对立与资本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之间的规律来进行社会结构的宏观与微观的立体建构;韦伯则是通过论述西方资本主义精神伦理下的理性来批判非理性从而建构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以及宗教观的演变;涂尔干用社会事实把集体意识控制下个人意识的脱离的演变以及社会规范的引入进行了社会建构
第二部分:关于“场域”。
场域是惯习理论的一个延伸,它是给实践的逻辑找到了一个发出行动的空间和场所。场域不是某一个具体地理位置,而是一个实践领域里面各种客观关系的有机融合,这种客观关系具体讲就是代表着一种必然性和预测性,场域里面的各种实践是不同位置的实践者在惯习的指导下依靠各自拥有的资本进行斗争的结果。布迪厄在权力、教育、新闻传媒等方面都渗透着其场域观念。
在权力方面,布迪厄将权力关系操作化为一种社会强制,(这种强制令人无法反抗,)是人们一种无意识的被接受。布迪厄旨在揭露这样一种强制,向人们提供排除统治机制的工具。主张个人重新掌握自身。这种强制的无意识体现在各方面,如教育场域的教育权威施加于教育行动、新闻场域的商业化控制着收视率带来的新闻传播的趋同等。
在教育方面,布迪厄认为教育行动具有双重的专断性,从教育行动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的意义上说,所有教育行动客观上都是一种符号暴力。这一教育行动的目标是再生产统治阶级或被统治阶级的文化专断。这一行动再生产主文化,并且由此在主教育系统力图保证它对合法符号暴力的垄断的社会构成中,促进权力关系结构的再生产。
这种教育行动的施行需要一种教育权威,教育权威是一种表现为以合法强加的权利形式实施符号暴力的权力,作为专断性强加权力,只是因为它的性质不为人知,客观上被承认为合法权威,它才强化了它以之为基础并加以掩盖的专断权力。
学校系统在使一代和一代之间的权力传递合法化的时候,总是要以消耗或浪费时间资本为代价,它把学习道路在社会方面的出发点和到达点之间的关系给掩盖起来了。这是依靠学校教育权威带来时间资本来保证文化资本效益,并且通过掩饰这一交易来使之合法化的教育场域。
在新闻传媒方面,布迪厄认为电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有两个基本功能:反民主的象征暴力和受商业逻辑制约的他律性,电视在当代社会并不是一种民主的工具,而是带有压制民主的强暴性质和工具性质,那么电视是如何从一种文化和交往的传播手段,沦落为一种典型的商业操作行为呢?,这一切都受制于收视率,而收视率有事追求商业逻辑的必然结果。在电视收视率的制约下,电视比文化生产的所有其他领域都经受着更大的商业压力,即对商业资本的追求拉动着收视率的竞争,最终控制电视传播的是商业资本,这样一来,一方面,整个的新闻传媒工作趋于类似,趋于“通俗化”,“随大流”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电视从它所采取的一种文化行动策略转向了某种自发主义的变异。
新闻场它直接受需求支配,是一个被经济场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的场。
第三部分,关于“两性关系”。
布迪厄在两性关系的论述中对性秩序的永久性及变化问题提出了质疑。
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秩序中,男性要具有男性气概,女性被视为一个否定性的实体,男性身份和女性身份的对抗性原则以举止行为的永久方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永久性方式是一种伦理学的自然化。这些永久性的方式体现在性别差异的自然化、对男性地位举行精神仪式的肯定、对女性的否定和限制、男女劳动分工固化,这样一来,男性统治得以充分行使的所有条件都已经实现。
对于男性统治的性秩序的一个变化的质疑是从性秩序中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行为趋同性来体现的。布迪厄发现了在象征暴力下,女性的行为在男性统治秩序下成为实践的认可行为以及信念的赞同行为,男性的也被男性特权的条件所左右,他们都被一种性秩序下的“客观期待”所划分。与此同时,男性占统治地位的条件并不是永久性的固定下来,女性在文化财富的生产和流通机构中的地位提升以及男性在统治条件上的弱化和遗失冲击着这样一种男性统治的秩序。
布迪厄建构了一个两性社会秩序的结构,把男女之间的统治关系放置在全部的社会空间及其次空间中,他将支配性关系以及更广泛的,支配性别之间关系的无意识,不仅与其个人的个体发生而且与其集体的系统发生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与男性中心的无意识的不变部分的久远历史联系起来,他所理解的性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创造,但这种创造是随着不同的场及其特定的逻辑的分化过程的完成而逐步进行的。
福柯在性经验史中描述了作为“欲望主体”的西方人的一种谱系学,他试图借此将性别特征重新历史化,以对抗精神分析的自然化。福柯对性的建构实际上是一种历史的建构,虽然区别开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关于性压抑和性解放的二元对立,但是福柯并不是连续的看待性史的发展,而是阶段性的分析现代的性和古罗马、古希腊的性,布迪厄认为性是随着不同的场及其特定逻辑的分化过程的完成而逐渐进行的,是要放在一个系统的、结构性的世界来思考的,比如,他把男性统治结构看作这些不同寻常的数不清的统治或服从关系的终极根源,他是放置在全部的社会空间及其次空间中的两性关系的结构。
感想:
福柯和布迪厄的书对我的刺激很大,在阅读过程,有很多次,心里在沸腾在燃烧的感觉,之前的几个大家的阅读也会有这种感觉,但是不会那么热烈;另外就是总结从刚开始一个方面到多个方面再到现在更多思考作者的分析思路,切入点和结构,我认为现在这种强烈的反应是坚持在经典阅读中才会有的很珍贵的体验,没有人要求我们去一定得怎么看,要看哪本书,收获也好困难也好都是主体性的一个成长,真正发挥自己主体性才会有扎实的进步和长远的发展;另一个方面是努力和坚持,我们说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但这么小的华科我们读书会每个人面前都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努力和坚持造就了非凡的成绩,我们需要这种坚持的毅力,我有一个华师在读研的同学上个学期听过我们的一次读书汇报会,前几天我们聊天时,他和我说你们老师说的那句话“未来成功的人一定会是那些智商中等,毅力超强的人”真的很有道理。其实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情,最后的结果是会超过你想象的,它是没有极限的。下个月主要读哈贝马思的书。
============================================================================
2016年6月10日——2016年8月20日读书汇报
书单:
《疯癫与文明》
《不正常的人》
《必须保卫社会》
《临床医学的诞生》
《性经验史》
《词与物》 ——米歇尔•福柯<法国>
读书总结:
福柯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疯癫、知识、权力、性欲和主体,但是涉及的领域涵盖文、史、哲和政治等方面。他的研究方法随着他的探究经历了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到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的转变。这次汇报就从福柯在研究方法上这样一个转变为框架来进行一个思考。
首先,关于考古学的研究,与史学上对文物的考古学研究方式相似,福柯的考古学是针对知识的考古研究,他认为,在不同时代的知识论述中,事物是有一定秩序的,基于这样一个前提,福柯把疯癫、精神疾病、非理性、医学和知识等文化概念以及现象全部放置在一个历史的时间维度下来进行知识的考察和思考。
(一)在人文科学的考古学研究上,福柯提出了认识型的概念,考察了16世纪以来西方文化的两次认识型的中断。
第一次中断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过渡到古典时代的时候,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形式是“相似性”的认识型,即书写至上和认识相对统一和单调的认识形式,这种“相似性”认识型既是认识的形式,也是认识所产生的知识的形式,到了古典时期,表象的认识型取代了“相似性”的认识型,这一时期,人们更加注重对事物之间秩序的思考,不再是相对单调和统一的认识和描述,表象的认识型多了理性的成分。
第二次中断,发生在古典时代过渡到现代性的时候,在这个过渡时期,语言学、生物学、政治经济学开始在表象的认识型知识没有涉及的领域发挥作用,语言成为了知识领域的对象,这种经验性和知识,包括生物学、政治经济学进入知识领域,使对“人”的研究成为可能,也产生了关于人的研究领域——人文科学。但是福柯说“人之死”,即人正在消失。我的理解是,一方面,人文科学的研究在不断丰富“人”的概念,另一方面,这种丰富的过程又伴随着经验认识领域对“人”的概念的解构。“人之死”在这里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的回归,知识是在劳动中产生的,但是劳动的主体必须是人自身,因此,人是知识创造的主体这样一个关键在这里就凸显出来了。
(二)关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福柯论述的那个时代被人们称为“理性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存在的疯癫现象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人们把疯人这个群体与人的弱点、梦幻和错觉相联系,从现实世界对他们进行排斥、驱逐。
但是在疯癫普遍化后,禁闭状态下的疯人群体却由于现实的经济危机因素被要求劳动强制,这是从被排斥到被需要的转变。
贫困的新定义、工作义务的重要性以及所有与劳动相关的伦理价值,决定了人们对疯癫的体验,改变了其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实行着对疯癫的绝对统治。
福柯重新思考和考察了疯癫的发展史,认为在禁闭状态下,疯癫的非理性被隐藏起来了,但是关键在于,隐藏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疯癫依然在社会上出现。因此,福柯认为,对于疯癫的非理性成分存在的问题不应当是隐藏而应当是解决和调和。
福柯把“疯人”划分为“犯人和疯人”,认为疯人的禁闭应该是专门化的,相应的措施是,疯人院取代禁闭室,医生成为疯人院中最重要的角色,这是疯癫走向文明的重要变化。
其次,关于谱系学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也是带着批判性去分析历史上的解释,从而为当下的问题研究找到参照,建构关于当下现实知识的观点认识。
(一)例如,福柯在关于“惩罚”问题的建构上。原本的法律惩罚原则是:内心确信原则,即对任意主体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进行惩罚。但是,福柯引进了精神病学鉴定的知识,精神病学鉴定允许在法律规定的犯罪上叠加不是犯罪的其他一系列东西,这是一系列行为和生活方式,它们被表现为犯罪的原因、根源、动机和出发点。
这样一来,法定的惩罚过渡到另一个对象领域,它属于一种知识,一种包含理性的强制权。比如福柯他对不正常的人划分为“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和手淫儿童“”,这种划分是从精神病理学的知识出发来进行判断的,它使以一种理性分析来对待不同的主体成为可能,惩罚机制在这些因素面前会有更多的理性考虑。
这种过渡是规范化权力取代某种类型的权力,是科学对压制的反抗。由此建立了新的权力机制作用下的惩罚。
(二)这是惩罚在原则上的转变,这种转变也随之影响惩罚与权力运用的关系。
18世纪下半叶出现了权力的另一种技术,这一次不是以肉体系列为主的惩戒性的权力技术,而是非惩戒性权力的技术运用,它的对象是人的生命,这种非惩戒性权力的技术运用主要表现为对人的惩罚会考虑到与其生存发展相关的要素,比如我们比较了解的没收全部财产、剥夺政治权力终身等。
以肉体为主的惩戒性权力技术和以人的生命为对象的非惩戒性权力技术,两种不同机制,一个是机械的惩戒,一个是调节性的惩戒。
权力,通过惩戒技术和调节技术的双重作用,覆盖了从有机体到生物学,从肉体到人口的全部。
性,正好处在肉体和人口的连结点,因此,它揭示了惩戒,也揭示了调节。
(三)福柯对性欲问题的构建中,把性说成是一种历史的建构的经验,意味着研究欲望主体的谱系学,性和欲望问题正是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关于性压抑和性解放的二元对立的回应,这种二元对立认为性从来都是被否定和被压抑的,但是福柯却认为,性在生产和繁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被压抑,而且被激活起来。其原因在于这是各种权力关系在性经验的机制中运作的结果,因为压抑和解放虽然对立冲突,但是权力机制正利用了这一张一弛的手段使两者联系起来。正像以肉体为主体的惩戒权力和政府对人口的调节权力,在肉体和人口的连结点上,性变成了以管理生命为中心的权力的中心目标,为权力机制所利用。
最后,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到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的转变,其实质都是以批评眼光来分析历史上的解释,目的是为了建立新的符合当下的认识观。考古学探究的是对事件过程的认识,谱系学注重重新思考后对新观点的建构。但是关于这一种转变,并不是说后来福柯的研究抛弃了考古学的研究方法,其实谱系学的精髓就是对知识在历史空间和时间里的把握,它的核心就是考古研究,应该说谱系学的研究方法是考古研究的升级版,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成为了谱系学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分支。
关于考古学的研究方法,无论是知识领域还是文物研究领域,它都是以史为鉴的体现,只有了解了一个事物的过去,才能更好地探究它的当下和将来。这不仅是一种哲学视野,也是一种史学眼光。
而谱系学它是带着质疑去建构知识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主体性的伟大,它比考古学更进一步去思考现实的问题。因此,从考古学到谱系学是认知更加具有主体性的一个进步。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下面说一下感想:
感想:
1、福柯的书内容比较广泛,但是非常有吸引力,他的语言和分析都很有魅力,有挑战也有惊喜。
2、暑假的阅读是读完一本总结一本,所以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把握每一本书的主题,但是在串起来的时候却很纠结,跟凯文交流完后重新思考了很多,要继续保持交流。
3、暑假的成长很大,触发自己思考的很多,很清醒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怎样做,反思自己这一年多的经典阅读,时间过得很快,身边每个人都有很大进步,自己也有进步,但是这个过程其实自己还可以更加努力去收获更多,“来者犹可追”,珍惜时间,在经典阅读中以及在团队里去沉淀和野蛮成长。
============================================================================
2016年5月7日到6月10日读书汇报
书单:
《社会学的意识》
《保守主义》 卡尔•曼海姆
《单向度的人》 赫伯特•马尔库塞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社会行动的结构》 塔尔科特•帕森斯
总结: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帕森斯和马尔库塞的作品,是进入新四大家阅读之前的一个收尾,对书单的选择也是基于能够在帕森斯引用涂尔干、韦伯的学说解释其社会行动理论的同时对古典大家进行一个回顾,同时也对帕森斯和默顿的在关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认识进行一个归纳和比较。
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把社会行动的主体具体化为由一个个体系和结构组成的行动系统,行动系统中的社会行动有四个主要的要素:第一个是行动的主体,即行动者;第二个是行动者的目的和追求的取向;第三个是行动者为达目的手段和条件,即在特定的情境下,行动者为达目的使用的可供选择的手段和不可控制的条件;第四个是规范及价值观,它引导行动者选择目标和手段。帕森斯认为,人作为行动者有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的自由,但是要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情境中的条件即人们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周围环境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受支配社会结构的规范和价值观的诱导和约束。他强调后者,即社会规范在社会行动中的作用。
我把这四个要素从叙述行动主体到分析结构功能作了一个分割。以上述这四个要素为框架阐述社会行动理论,第一个要素——行动者,即社会行动的主体,解释的是行动系统中的结构以及互动,后面的三个要素——行动的目的、处境和条件、规范和价值观的引导解释的是行动结构的功能分析。
帕森斯把社会行为作为其构建行动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整体论”的角度,把社会结构中的各个体系联系在一起,他所研究的社会行为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行动系统,强调任何行动都是在特定的行动系统中发生的。行动系统包含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行为有机体。其中,社会系统是核心,由行动者和这个状态中的其他行动者之间的稳定的制度化的角色关系构成。社会系统依赖于角色之间在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的互补性,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另一方面,当新成员加入或者人们不按角色期待行动时就会发生结构的偏移甚至是结构的解体,这就需要社会化和社会监督机制。可见无论是在稳定性的社会结构和非稳定性的社会结构状态下,行动者对同一组价值规范有共同的理解以及制度化价值体系的重要性都是必要的,即规范和价值取向的引导是很重要的。
帕森斯认为价值取向是内化在社会成员人格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由于行动系统它是有变化的,那么对于影响这个行动系统的角色和状态互动的价值取向的分类和定性就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揭示任何不同状态下的社会关系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帕森斯从影响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的诸多因素中归结出五项主导变量,用来区分行动者互动中主观取向,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评判变项、扩散性与专一性的义务变项、情感性与情感中立性的情感变项、自致性与先赋性的地位变项、自我取向与群体取向的变项,这是把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涂尔干在论述社会组织结构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过渡(环节类型的结构转向了组织类型的结构),以及帕森斯所列举的传统与现代的区别时,体现社会行动系统在永恒变化状态下的角色互动中的价值取向和规范对分析社会结构和把握社会特定阶段的重要作用。
帕森斯在强调规范和价值取向对行动主体的影响的同时,也强调行动主体的意志性,认为行动是主体朝向目标的动作。在行动目标、行动状态下的手段和条件以及规范取向的三个要素的理论框架中,社会结构是永恒运动的,帕森斯认为,功能是理解所有生命机体的中心概念,社会是由许多不同部分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持久的结构,社会结构的各部分对社会整体发挥各自的功能,社会因价值的共识而整合。而这种价值的共识是建立在对于社会结构的普遍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的,帕森斯把行动系统中的普遍功能要求归结为四种:一、适应,二、达鹄,即目标获取,三、整合,四、模式维持。各种功能是与一个社会结构的动态变化相对应的,这种动态变化就体现在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各方面的对流,比如在适应功能方面,经济制度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所需产品;在目标获取上,政治制度能够集中人力物力实现目标的行动;在整合功能方面,法律制度可以保持最低限度的团结与协作,避免分裂性冲突;在维持模式方面,文化制度可以保持和传递社会基本价值。
关于社会的变迁,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需要在从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结构转化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结构类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来自于外在环境持续挑战的适应能力。在社会进化方面,帕森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与生物有机界的进化相类似,都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社会的主要发展模式是从初民社会到中等社会再到高等社会的过程,同时,各个社会在进化的过程中必然出现一些普遍的制度性特征,包括科层制、市场体制、普遍性法则和民主制度等等。
因此,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是在一个大的社会行动系统中,从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对社会系统进行功能分析从而认识社会的发展和阶段特征的。
在默顿对帕森斯的结行动理论的继承上,帕森斯虽然重视经验研究在社会行动理论中的运用,但是他的经验研究是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上的,对于各个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之间的考察是他忽略的地方,默顿看到了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动和冲突存在的可能性,提出了中层理论,这是他对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一个极大的发展与不同。中层理论介于社会系统的一般理论和对细节的详尽描述之间。社会系统的一般理论由于远离特定类型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而难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事务,而对细节的详尽描述则完全缺乏一般性的概括。当然,中层理论也涉及到抽象,但是这些抽象是与观察到的资料密切相关的,是结合在允许进行经验检验的命题之中的。从这个方面来看,默顿相较于帕森斯的理论建构更加经验化,并且分析的社会结构更加多元,比如社会变迁下的社会结构在互动及冲突下的变化。
涂尔干对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补充在于规范对于社会行动的引导,涂尔干强调集体共同意识对于社会行动单位的控制,也就是帕森斯所说的“集体良知”,它被当作一种社会规范在社会行动中起作用。帕森斯从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的劳动分工开始讨论,并且与功利主义进行对比,批判了生物性的因素对社会进步的影响,这种批判表现在涂尔干在分析自杀类型和分析宗教仪式的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中,它突出了规范的关键性作用,比如在宗教生活中,集体意识的绝对控制在由个体摆脱集体控制进行一个转变,集体意识在宗教信仰和仪式上思想和行为的差异的变化过程由信仰和仪式来控制,但是又是在这种过程中有一个再变化,同个人与社会在社会分工发展过程中一样,个体在是集体意识中的产物,涂尔干在信仰和仪式上思想和行为的差异的变化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在个体差异性出现后的共存,寻求的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有一个规范意识来引导正确的方向。
韦伯关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的补充则在于社会行动的目的,韦伯强调合理性行动对于行动单位的约束,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行动者采取行动的动机以及行动者应意识到与其他人的联系。他提出了四种不同的行动的理想类型,即1.目的合理性行动、2.价值合理性行动、3.情感行动、4.传统行动。比如在经济方面,市场经济体系下,秩序、规则、计划是必须的,这些都是理性的保障,他通过论述从货币和交换的初级阶段的习俗的、法律的、约定的效力作用到货币政策与货币制度的合理经济手段说明了经济共同体里的各个组成元素的理性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经济行动的取向就是朝向理性化发展,经济取向的团体组成了一种共同体关系,在这些共同体关系里,每一个共同体关系的典型形态都满足需求和分配负担的影响和经济规制的秩序,体现了生产关系上的分工。
感想:
1、这个月是对新四大家之前的一个收尾,在巩固社会结构这个主题的同时与对古典大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回顾,而且读起来比较有效率和感觉。
2、在系统阅读下,总结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不但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而且在必要的时候给你之后的阅读和积累提功能很多的思路和帮助,益处很大很多。
3、接下来进入新四大家的阅读,期待已久,很兴奋。
============================================================================
2016年4月5日到5月8日读书汇报
书单: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罗伯特•K默顿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 卡尔•曼海姆
《个体化社会》 齐格蒙特•鲍曼
《理解人性》 汤姆•R.伯恩斯
读书总结:
这个月主要是读了过渡时期的几本的著作,我的汇报就围绕曼海姆关于“思想和知识两者与社会的关系”在情境下的一个分析来展开,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维的情境分析,第二部分是情境下的意识形态分析,第三部分是情境下的乌托邦心态分析。
一、思维的情境
首先,关于思想的社会学概念,思维作为集体行动的某种工具,它是如何在公众生活和政治活动中发挥作用的?曼海姆对思维的类型作了一个划分,一个是精确性的思维,比如哲学家们的思维;另一个是经验性的思维,这是人们通过生活体验发展出的思考和认识方式。这种经验性的思维打破了原先一直以来精确性的统一的思维形式的主导地位。它意味着思维的主体和个体联系在了一起,冲击着早期统一的思想形式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即,它强调:个体以及个体构成的群体在不同情境下的思维的主观性是不容忽视的,人们思考越密集,经验性思维的不确定性与逻辑分析的精确思维之间的存在矛盾就越明显。那么在这样一个矛盾中,对于这种缺乏精确性的经验认识的思维,如何既能保证公平对待它的特征,又能在理性程度上提供一种批判性理解的道路呢?曼海姆提出了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即把那些已经在现代思想危机中变得显而易见的多种多样的相互联系,特别是把那些存在于各种理论和思想方式之间的社会纽带,都当作它自己所特有的研究领域来进行系统的论述。)一方面,它的目的在于,为人们确定思想和行动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揭示各种切实可行的标准。另一方面,它也希望通过以某种彻底的和不带任何先入之见的方式想通这个问题,系统论述一种适合当代情境又涉及各种在知识方面发挥制约作用的非理论因素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理论,从这两方面的目的看来,这可以很好的解决经验性的思维和精确思维两者之间的平衡。
知识社会学重视对于情境的把握。曼海姆认为个体才能够思维,但是个体的思维并不是完全绝对来自于其内心世界和生活经验,个体受到群体的制约和影响,即处在某一种历史—社会情境的具体情境的具体背景之中的个体思想是以个体的方式经过分化的思想而非常缓慢地从这种背景中显现出来的。但是知识社会学的缺陷在于它并没有把具体存在的各种思想方式与我们最初用来在某种理智的意义上发现这个世界的集体行动所具有的脉络分离开来。群体的认知和思考是早期统一的思想形式继承下来的,由于集体寻求维持现状的发展方向而具有独特性,与纯粹的逻辑分析类似,不仅分离了个体的思想与群体性情境,而且也分离了思想和行动。它否定了个体与群体的互动联系,静止地看待个体和群体以及用主观取代客观,夸大了个体思维的功能。也就是说,在群体情境中,从个体的思维角度出发做出的个体行为如何保证一个有效的以及理智和批判性的自我控制?(当前的思维情境是一个重要的关键)
这其中从思维到行动的一个延伸的关键在于:集体无意识动机得以变成有意识动机的过程,是不可能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发挥作用的,而是只有在某种非常特殊的情境中才发挥作用,也是在这些特殊的情境里,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形式从早期的统一有了一个到后来逐渐多样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正是思想发展的一个困境,原本由祭司这样一个社会等级进行的对教会解释这个世界的过程的垄断已经被打破了,而且,一个自由的知识界已经出现,并且取代了原来那个封闭的、经过彻底组织的知识分子阶层,思维方式重新有了在不同阶层中的碰撞。古典时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人们对于思想的统一性和永恒本性的信念的崩溃使得带有新的视野和质疑性的思想方式和调查研究方式在认识论的哲学观里开始产生。认识论看到了主体的重要性,确定以主体作为出发点来确定人类认识活动的本性和价值,并且因此而试图在认识主体那里为客观的实存找到可靠的归宿,经验方法开始得到人们的偏爱,但是它的可靠性确实又是在主观情境即心理动机下存在的一个问题。人们认为经验的具体性流逝使得人们在诉诸主体的探索和认识上急需社会的形式化,这种形式化是在具体事件中让外部情境以某种可以确定的或然性、机械地导致某种内在的反应,以最大的可能保证经验的真实可靠。但是曼海姆坚持认识论的本体论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形式化下的心理动机成分对经验的影响是必然存在的,而且,这种心理动机是经验的一部分,它使得个体与群体没有分离开来,心理动机和经验观察的内部情境和外部情境的组合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被研究调查的。(这也是反映了在具体情境中思维的重要性。)
对于思维在情境下的重要性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知识分子在自由知识界的学术思潮取代了统一的由教会主导的思维方式;另一个是在权力集中过程极其明显的现代,权力阶层往往可以更加成功地把思想和经验保持一种一致性的同时政治冲突也更加因为思维和观念的不同而更加对立。“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观念。
二、思维情境下的“意识形态”
首先,关于意识形态的意义,有两种独特的和可以相互分离的意义—特定的意义和总体性意义。当“意识形态”这个术语表示我们对由我们的对手提出的各种观念和表象都持怀疑态度的时候,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观念;当我们指的是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具体的历史—社会群体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时,它就是有关总体性观念的意识形态,它具体指的是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两种观念都诉诸主体——不论这里的主体是个体还是群体,并且都利用这个个体或者他的群体的各种社会条件进行分析的间接方法,来着手理解其对手实际说过的事情,即人们对于这两种观念的理解是根据表达这些观念的人所具有的生活情境来解释它们的,而且这个主体所具有的独特特征和生活情境,都会对他那些见解、感知过程以及解释过程产生影响。同时,这两种观念的意识形态也有区别。第一,在范畴上,持特定意识形态观念的人只把对手的一部分断言称为意识形态,持总体性意识形态观念的人对对手的整个世界观都提出了质疑,并且试图把这些概念都当作他所参与的集体生活的某种发展结果来理解。第二,从分析方式上,持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的人是在某个纯粹的心理学层次上对各种观念进行分析的,而持总体性“意识形态”观念的人是在理论层次或者精神学层次上对各种观念进行分析的。第三,与这种分析方式上的区别相对应的是,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主要是通过某种关于旨趣的心理学发挥作用,而总体性意识形态则运用一种具有更多形式色彩的功能分析,在丝毫不参照各种动机形成过程的情况下,使自身局限于对那些在各不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发挥作用的精神的各种结构性差异进行客观的描述。
关于“意识形态”的概念的历史发展,以上两种观念的意识形态,只有当他们是放在特殊的情境下并且还能够对对手的观点表示不信任和怀疑的时候,他们才能被当作意识形态来研究。而且从特定性意识形态到总体性意识形态,他们之间有一个互相接近的趋势,因为在对待主体观念的分析方式上,精神学的层次上的分析由于它的彻底的攻击性,往往走在了心理学层次的前面,成为思维主体的第一选择。但是这种彻底攻击性容易造成的是“虚假意识”,即一种完全受到歪曲、证明任何一种进入到它的领域之中的事物都是完全虚假的东西的精神,(究竟怎么可能存在?)对于这种虚假意识,我的理解是它是意识形态政治化的一个转变,也是“意识形态”从学术领域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的转变。
三、情境下的“乌托邦心态”
乌托邦心态是指一种心灵状态与它在其中发生的那种实在状态不相称,这种不相称表现在:这样一种存在于经验中、存在于思想之中以及存在于实践中的心灵状态,是以那些并不存在于实际情境之中的对象为取向的。当这些乌托邦心态被贯彻到行动中去的时候,它们就会要么部分、要么全部地破坏当时处在主导地位的事物的秩序。相比较于意识形态的心灵状态,意识形态是对对方情境下的观念的一种怀疑和不信任,停留在社会学的诊断,乌托邦心态则是超越自身的实在取向并且采取行动来对现存秩序进一步破坏。乌托邦心态同样受到当前情境的束缚。从它的意义上来看,虽然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包含着一些不断超越现存秩序的观念,但是只要这些观念可以与其时代所特有的世界观“有机地”、和谐地成为一体,它们就都是适当的有关这个生存阶段的意识形态。只有当某些社会群体通过他们的实际行为举止,把这些充满希望的意象体现出来并且为了实现这些意象而努力的时候,这些意识形态才会变成乌托邦。这里其实是一个关于“实在”和相应的有关超越实在的观念的区别,也是关于一种心态是意识形态还是乌托邦心态的区别。人们可以在一个既定的时期情境下弄清楚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的东西以区别有倾向于进一步破坏现存秩序的“超越生存”的乌托邦心态,它的标准在于,其情境下的“实在”所达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程度。因此,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乌托邦心态,这两种观念都都是超越实在并且要跟实在进行比较的,即,对它们的区分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对实在的寻找。曼海姆认为,实在观念本身也一直在不断受到质疑和修改,而且恰恰是关于实在的观念的多样性导致了我们的思想方式的多样性。可见,这两个概念对于实在的把握也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意识形态超越实在的内容体现为与当前情境的不相容,即这种观念实际上永远都无法再行动上获得成功;而乌托邦心态超越实在的内容体现在对当下情境的打破,只要主体不诉诸打破现存的社会结构的手段,这种超越实在的部分始终都会迫于压力而无法实现它自己那些更加崇高的动机,而实际上成为一种具有乌托邦色彩的意识形态观念。那么关于这样一种虽然超越某种既定情境下的实在但是在当前情境下无法得出得到实现的观念是否存在?曼海姆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出发,除了有上述这样一个从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心态分析来寻找实在这样一个理性的分析以外,还看到了对于这种当前既定情境的把握还应当放在社会阶层、学术阶层以及政治斗争的历史脉络中,他认为人们提出的乌托邦观念所强调的各种成分,都已经通过那些已经出现过的乌托邦而表现出来了,即,人们的各种抽象的概念实际上都不是随心所欲的和固执己见的理性建构,而是植根于经验实在之中的。
以上就是对于“思维和知识与社会的关系”在情境下的一个分析。
感悟:
这个月读的是过渡时期几个大家的书。相比之前一个大家读好几本书的阅读,这次是在几个大家内有选择性的挑选,看书的过程有思考和总结的纠结也有解决困惑的成就感。总体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越来越感受到主体性的重要性。接下来,还想再挑选几本后现代大家之前的书来看看,之后再进入后四大家的阅读。
============================================================================
2016年2月21日到3月31日 读书报告
书单:
《社会学》
《货币哲学》
《宗教社会学》
《金钱、性别 现代生活风格》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
读后总结:
齐美尔研究的社会从形式和社会两个部分着手,而且两各部分构建的“社会”都是一个实体,拿他的形式社会学来说,上下级秩序、竞争、模仿、劳动分工等现象,在呈现一种社会的可能形式上都承载了具体的内容,既在国家社会也在宗教生活里,是内容和形式的一种结合,具有客观性和互动性,而这种客观性和互动性很鲜明的体现在他对个体和整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宗教社会生活的认识。
第一,在对于个体和整体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方面:
首先,对于个体和整体的理解和定义,齐美尔认为个体的客观存在和整体的客观存在都是不可或缺的,个体和整体互动构成的社会是实体社会,个体包含在社会中,同时与社会又有一种对峙,这种既碰撞又相容的状态使个体成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环节,这也就是个体可以构成整体的一种可能,既从微观的个体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又从宏观上把握整体来看待这个社会。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定义,韦伯虽然在宗教、资本主义精神及理性等概念上看到了群体的存在,但是这些群体不是在对峙中的一种有机组成,它有一种机械性,在个体和整体都客观存在的基础上,韦伯侧重的是个人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意义贯穿在一种历史发展的脉络中,从这种脉络和逻辑结构里来看待一个理性的社会变化发展过程。齐美尔看到了整体可以由个体有机构成的一中可能性,区别开了机械性的整体,即整体不是个体的一个简单地堆积相加,而是一种有机的统一。这也使得他从个体和整体延伸出的在上下级秩序、情感、宗教以及社交等方面的社会形式的确定所形成的实体社会包含的形式和内容具有有机性,一方面,社会化的相同的形式可以以十分不同的内容和十分不同的目的出现;另一方面,相同的内容可以采取十分不同的社会化的形式或者实现方式作为它的载体,这也是齐美尔所研究的实体社会“客观化”的一个可能。
其次,关于个体与整体的相互关系,齐美尔认为社会形式的确定是源于个体之间的统一和结合,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客观的社会结构和有机整体。在个体与整体的相互关系上,齐美尔、涂尔干和韦伯都看到了个体结合成整体,个体组成整体的可能,但是关于“个体与整体”的地位问题,涂尔干是一种“决定论”的立场和认识观点,齐美尔则从哲学观来辩证和全面地看待两者的地位。涂尔干认为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客观实体,是大于其组成部分的整体,个体只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决定着个人。在涂尔干看来,个体意识的存在是源于集体意识的,认为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要寻求一个整合的规范的意识来引导相对正确的发展。齐美尔虽然强调综合体的客观存在,但是他认为“社会并不是这么一种绝对的存在物,非得它先存在,以便让其成员的个体关系能够在其框架中发展或者由它来表征:社会只是对所有这些明确的活动关系总体的综合或一个总的名称而已。”而这个综合体的特定形式是要素之间的互动创造的处在永恒变化和形成过程中的,社会不是僵化的,而是运动的,这种运动变化和形式结构的生成起点是个体的互动。
第二,在宗教社会生活方面:
首先,关于对宗教的起源和本质的探究,齐美尔认为宗教的本质的确定性和心理动机的多元性是相一致的,要探究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可以通过极其世俗化、极其经验性的社会生活现象,如语言、切身感受、实践行为、社会形态等现象的初级状态下相互作用形成至成熟阶段的位置来揭示“宗教”的开端以及探索其发展。而宗教能够与社会现象相互沟通是因为齐美尔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中都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这种存在于社会关系中的宗教因素作为一种内在关系具有延伸到其他社会秩序的情感张力,同时也辅助道德、法律等社会必要秩序,其中宗教因素与社会秩序的互动正是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形式的客观存在。这种互动的客观存在集中表现在宗教因素在不断地融入社会秩序中,而社会生活秩序也不断地重新塑造现有的宗教,是动态的永恒变化,但却有稳固的社会形式。从宗教与社会互动的一种动态变化的角度出发,齐美尔认为关于宗教的起源和本质需要通过外部现实来说明内在原因,即可靠的主观宗教情感来认识。
其次,关于“宗教地位”,即宗教的一个现实性存在的问题,齐美尔发现了现代人信仰的一种迷失,这种迷失表现在信仰内容存在的同时却没有一种现实性的存在,宗教作为信仰的载体,在信仰内容由于缺乏现实性而不具有客观存在的同时也会丢失客观性,而且宗教与宗教之间的互动性存在使得现实性问题的障碍影响着其他宗教形象的信仰,齐美尔认为信仰必须实实在在的存在,这也是解决宗教现实性问题的一个出发点。宗教的基本存在产生的需求和满足的对峙与冲突产生了宗教虔诚与宗教的客观性的对立,这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客体的对立,即主观的人直接面对神的客观性的对峙。在这种主客体的对峙与互动中,关于神的观念的客观现实性,齐美尔认为神的观念只有通过思辨才能产生出来,而信仰的主体的现实存在是把其信仰内容作为一切生命内容的一种体验形式和结构形式的能力,转换成其他生命内容之外的个别生命内容,注重和个人的真实体验,教义即是一种具体的表现,也是信仰主体实现现实性的唯一存在形式。综合考虑,关于宗教的现实性存在问题,齐美尔认为宗教的存在是其信仰主体的一种个体经验的客观存在,同时其信仰主体的个体经验的客观存在也证明着宗教本身的现实性和客观存在。
相比较齐美尔在宗教与社会互动的论述,韦伯在其宗教观上也强调了宗教与社会的互动,即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互动。在韦伯看来,特定的宗教信仰内容对于经济心态或某一经济形式风格的形成具有制约性,也就是他所强调的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所需要的在军事、政治、财政、法律等要素方面的理性化,韦伯寻求的是宗教与社会在互动过程中的理性化目的,即基于宗教这一个意识的有意义的行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上,提出资本主义精神和其需要的各个文化领域的理性化。为此,他把宗教概念具体化到教理、教义和道德伦理,把资本主义精神具化到职业观,因此,关于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互动下的理性化就延伸到了职业观与宗教伦理中的教义和传统教理的碰撞和交锋,但是我认为这种互动下的理性化缺乏辩证的思考,因为 “理性”这个历史概念显示地是横向和纵向宽领域的动态,不是平行自然地向前发展这么简单,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理性”作为资本主义的职业观滋生和发展的土壤,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理性的发展分别都是其自身发展的一个过程。还要以一种动态的观点看待其他外在因素,比如经济变革,对宗教变革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同时影响着资本主义发展。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和对峙的社会化要有客观性和辩证性,这样观察的社会才是实体社会。
通过对“个体与整体”问题的关系的归纳和比较以及齐美尔关于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可以发现齐美尔是从一种辩证的哲学观来看待社会问题,不失个体与整体的联系,也不失宏观和微观的全面,动态地看待两者和互动和相互作用,这既是他的研究社会的方式方法,也是他客观看待社会问题的一个框架和出发点。
主观感想:
这个月读齐美尔的书,量不是很多,但是能够通过阅读和最后的总结收获积累和成长是很重要的事情,我反思自己的读书状态和收获,觉得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一定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和热情,现在是阅读成长很关键的时期,要在接下来的读书过程中踏踏实实,珍惜时间。在总结方面,我发现总结一个大家的读后感是很有考验自己且非常重要的,但是自己显然在这方面成长和努力的不够,总结的主题太单一,没有多角度的进行总结和积累,横向上的发散性思维不够,这是接下来需要自己注意补上的地方。接下来要进行过渡时期的经典阅读,希望也利用这个阶段总结和回顾一下古典大家的著作以开始后面对后现代经典的阅读。
============================================================================
2015年12月8日——2016年1月19日读书汇报
书单: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论宗教》
《原始分类》
读后感:
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涂尔干看到了社会中存在着有别于其他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性质的团体现象,即包含着人们的行为特征、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的社会现象,它们作为非心理现象独立于个人意识之外,由此,社会学以客观事实并且独立于一切哲学体系的方向发展。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上,涂尔干主张把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并且把事物放在社会中进行研究,重视社会现象的客观性,他对于宗教、社会分工、道德法律、秩序等方面的研究都体现了从客观实在出发的原则,他用联系的辩证法看待社会事物之间的差联系,提出用比较法和共变方法来研究社会事实。我这次主要将从涂尔干对社会分工和宗教生活的来对“个人与社会”这个主题进行一个理解。
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角度上,涂尔干提出了分工带来的变化。从最初单纯并且还不发达的交换到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是个人意识逐步摆脱集体意识主导地位,纯正的家庭模式分化出次级群体的过程。新的次级群体的产生使法人团体应运而生并且给社会群体提供了能够抵抗集体意识统治的道德和规范的力量,法律和道德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机械团结社会到有机团结社会和压制性法律占主导到恢复性法律为主的形态变化过程,同时也反映出道德和法律本身从无到有再到失范的变化。在机械团结社会中,集体意识完全大于个人意识观念和倾向,社会相似性大,集体意识的影响范围相当广,影响力非常强,劳动分工还没有出现,人权和物权是不加区分的,与机械团结相对应的压制性法律是以刑法为代表的占有主导地位的制裁方式,有宗教基础,是一种超自然的权力,刑法完全覆盖压制法,强制将个人意识维系于社会意识,个人与集体的联系一断或者不合就是犯罪;而在有机团结社会中,集体意识为个人意识留出了空间,以个人的差别为基础,推动了劳动的分化与分工,有机团结的社会是一种物权的总合,与它相对应的恢复性法律,是法律要素和宗教要素开始完全或不完全的分离的结果,有了自己的特征、组织、个性。环节类型的结构转向了组织类型的结构。集体意识的退化以及劳动分工的发展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适应着人们对幸福的欲望以及不断增加的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但是这种适应并不能随时与社会分工的发展达到一种积极地适应,分工的速度和程度过快带来的新的社会形态产生的过程中,传统意识失去了优势并且没有新的意识可以替代,达到了一种无法调节的局面,成为一种失范的状态。这种失范状态正是个体性增强带来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产生问题的一个缩影,对于这样的危机,涂尔干提出了在契约社会下需要一种公平和规范,在这种分化的过程中需要有一种道德来规定应该达到的目标。
在涂尔干宗教观点的理解上,他从最原始的最简单的宗教开始研究,追溯宗教的本原以及历史脉络,把宗教与神性概念相互独立开来,认为宗教远远超出神或者精灵的观念,而将其归纳为由神话、教义、仪式所组成的或多或少有些复杂的体系,涂尔干的宗教观点相比较于韦伯类比各个地域的宗教理性观要目的性纯粹一些,他的宗教思想把世界划分为两大邻域,一个邻域包括所有神圣事物,另一个邻域包括所有凡俗事物,神圣和凡俗则是通过宗教内容里面的信仰和仪式来体现,信仰是以图腾文化为载体的一种集体思想和意识的体现,仪式则是通过行动表达这种集体的思想,具有相似性特征的信仰和仪式的成员拥有称作“教会”的共同体来承载这些思想和行为。宗教观念和教会观念联系在一起,具有集体性的特征。这种集体性特征也经过了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的一个斗争,体现在了信仰和仪式的思想及行为的差异变化。在信仰的思想内容方面,以图腾文化为载(四声)体的信仰从一开始的“氏族”集体性的绝对统治发展到后来出现个体图腾和性别图腾的出现以及个人观念和灵魂观念开始了对个体本身的关注;而在仪式行为上,作为重要组成的禁忌仪式行为,在神圣和凡俗的对抗上在走向一个由严格控制到逐步宽松的的变化,以及神圣存在对其崇拜者的依赖性和个体观念带来一种神圣观念的模糊。综合看来,集体意识的绝对控制在由个体摆脱集体控制进行一个转变,集体意识在宗教信仰和仪式上思想和行为的差异的变化过程由信仰和仪式来控制,但是又是在这种过程中有一个再变化,同个人与社会在社会分工发展过程中一样,个体在是集体意识中的产物。韦伯在论述宗教内容的差异性上与涂尔干在论述宗教思想和行为上的差异性是不一样的。韦伯通过比较研究方法,以宗教的教义、教理同资本主义精神的共存为载体,研究一种共存状态下的理性,追求宗教内容的理性化与经济形态的理性化的相互作用,而涂尔干在信仰和仪式上思想和行为的差异的变化反映的是个人与社会在个体差异性出现后的共存,寻求的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有一个规范意识来引导正确的方向。
以上就是从社会分工和宗教生活的两个角度对涂尔干的“个人与社会”的主题进行的一个理解。
主观感受:
1.读涂尔干的著作的过程中很容易沉浸在他的一些知识体系上,反复的去想那些话的意思,一方面会带来一些思考,但是另一方面会丢掉一些结构和逻辑的把握。在今后的阅读尤其是后面越来越多挑战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个平衡,在吸收知识带来的思考的同时也要注意结构和逻辑的把握。
2.这次写总结比之前紧张一些,想把总结写的更加好一些,但是却还有一种没有读够的感觉,与大家进行了很多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解决了一些疑惑,这种交流的过程对一个人的前进帮助非常大,要积极多交流同时多加强思考。
3.这一学期过得非常快,自己很幸运很感激能和这么优秀的读书团队在老师引导下认真读书,觉得自己过得非常有意义,选择了一种正确的成长方式,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面要更加珍惜有限的时间,踏实认真地继续阅读更多的经典。
============================================================================
2015年10月25日到2015年12月8日
书单:
《资本论》第三卷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第三卷 选读
读书总结:
资本主义体系下,资本由原始积累到成为商品资本再到成为货币资本,这其中包含的两个转换,即商品到货币到商品和货币到商品到货币的循环经历的是一个生产过程、流通过程以及最后实现剩余价值的过程。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大前提下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观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组关系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发现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一、资本的生产过程。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首先,资本是如何出现的,在商品到货币的转换公式中,商品资本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或者说生产成商品资本的这一种资本是从何而来,这就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有关,一个是出现了大批有人身自由但没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他们必须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另一个是积累起大量货币财富。资本的出现和产生发展与这两者都是相关的,在从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瓦解而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劳动力和财富积累都逐渐达到了一个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程度,但是社会形态过渡完成的资本主义生产需要个人劳动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小生产者沦为雇佣劳动,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是一个使用暴力剥夺劳动者、消灭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过程。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的原始积累把小生产者与其个人的生产资料相分离,生产资料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里。在维持其个体生存的需求下,他们变成了雇佣劳动者,通过出卖自身的劳动力获取生存资料,而资本家也需要劳动力来为其进行生产,资本家以劳动力的日价值来支付劳动者的劳动力,劳动者通过劳动为资本家生产可以转化为货币资本的商品资本。劳动力的日价值具有确定性,但是劳动者生产的商品资本价值具有不确定性。资本家对商品价值最大化以及劳动者仅仅需要赚取满足其生存的生产资料的不平衡性就决定了这场交易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压迫和剥削。资本家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资本需要支付组成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成本以及组成可变资本的劳动力工资,为了获取除此之外的资本,资本的生产就不能仅仅是为劳动者创造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还需要一个创造新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新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很明显,新价值带来的增值同样由劳动者生产,但是剩余价值的全部都是归资本家所有。剩余劳动时间与剩余价值的正相关性是资本家采取手段对劳动者进行剥削和压迫的原动力。
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工人在劳动结束后才能得到工资,很自然地把工资看作是劳动的报酬,而没有意识到工资只是全部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中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因而工资就掩盖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有酬劳动与无酬劳动的区分,为此,资本家不断地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取剩余价值的最大化。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方面,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具体是引进机器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以及加强工人组织纪律,规范工资制度、生产制度。另一方面,延长剩余劳动时间,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长来达到,当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原本的工作日内工人赚取的劳动力价值就无法满足其生产需要了,因此,工人就会增加其工作的天数。除此之外,资本家还通过雇佣父女和童工为其生产,节省可变资本成本,这其中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以及工人的斗争,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也说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三)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
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就是完成了由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成功转换,而且资本的积累和再生产又使这样一个过程循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使资本家可以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一步无偿地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家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中的一部分转换为新的资本,用来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又产生新的资本积累。资本的积累,产生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积累一方面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小生产发展成社会化的、大规模的大生产;另一方面把小私有制变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于是产生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的积累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其最终结果必定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公有制取代私有制。
二、资本的流通过程
(一)资本的循环
在资本的流通过程中,资本家用自己手中的货币购买生产资料并雇用劳动力,进行生产,并将生产出来的商品出售换回更多的货币,即货币到商品再到货币的一个过程,货币在其中实现了增值,从而变成了资本。资本的流通使原始的产业资本经过不同的资本类型的循环来实现增值。在购买阶段,资本的循环是以货币资本的循环来为剩余价值的实现创造前提的;在生产阶段,是以生产资本的循环来实现剩余价值的生产;在出售阶段是以商品资本的循环来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资本化。
(二)资本的周转
为了资本的持续积累和扩大,不同的资本形态循环需要不断重复、周而复始,这就是资本的周转。资本的周转按照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是以机器、设备、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它的价值是随着物质磨损程度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流动资本是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其价值在周转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资本的周转关系到生产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的快慢问题,一般用周转次数来表示周转的速度,为了实现资本的生产,有一个预付资本,预付资本的周转次数就可以反映资本的周转速度,预付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以及各自周转速度会影响资本总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年剩余价值量成正比,为了获取最大的剩余价值量,资本家尽可能的缩短周转时间,加快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从而节省预付资本,增加年剩余价值量,提高固定资本的投资效率。
三、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就整体来讲,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分配是除了资本的生产和流通外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利润平均化下剩余价值的分配
资本家为了追逐高利润率以及资本在部门之间的转移流动,导致价格和价值偏离,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同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它是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每个资本家都不会只满足于平均利润,他们对超额利润的追逐,又会驱使每个资本家去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谁先这样做,谁就能获得超额利润,从而有较高的个别利润率。超额利润的获得只是暂时的,对超额利润的争夺,会打破已经形成的均势,重新诱发各个产业部门之间争夺高利润率的斗争,最终导致新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就不仅是取决于各个不同产业部门个别利润率的高低,而且还要取决于社会总资本的构成:平均利润率不是个别利润率的简单平均,而是以各部门的投资比重为权数的个别利润率的加权平均数。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资本有机构成较低部门的投资量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大,由于它能够支配较多的活劳动,榨取到的剩余价值量就多,从而会有较高的平均利润率;反之,如果资本有机构成较高部门的投资量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大,由于它只能支配较少的活劳动,榨取到的剩余价值量也较少,从而平均利润率也就较低。
(二)剩余价值在商业资本上的分配
商业资本虽然不参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生产,但却担负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也是一种职能资本。所以,通过产业部门同商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商业资本也会按照它在总资本中所占的比例,参加决定一般利润率,并取得相应的年平均利润即商业利润。商业资本的投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用于向产业资本家购买商品,另一部分用作流通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流通费用)。这两部分都要通过商品的售价(但不是在商品价值以上)来取得补偿,并作为预付的商业资本来参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以取得平均利润。投在纯粹流通费用上的资本,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
(三)剩余价值在借贷资本上的分配
借贷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离的,借贷资本所有者凭借资本的所有权,要求以利息的形式参与剩余价值的瓜分。这样一来,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也要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采取利息的形式付给借贷资本所有者,作为出让资本所有权的报酬;另一部分留给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
(四)剩余价值在土地所有者上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遍及于工商业,而且也发展到农业部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的分离,大土地所有者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把从农业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让给土地所有者。农业资本家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地租。它揭示了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而且揭示了他们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四、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创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从早期资本主义商品流通的发展到重商主义学派再到后来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学发展情况,是和当时政治经济斗争的形势密不可分的。只要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它就会把资本主义制度不是看作历史上过渡的发展阶段,而是看作社会生产的绝对的最后的形式,这是由资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私有制将被公有制取代,人类历史是要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规律。
感想:
读完三卷《资本论》下来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思考带给了我进步,我能够感受到我从不习惯于思考到习惯思考所得到的收获,思考带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相比前一阶段,自己更懂得运用思维的力量。
============================================================================
2015年9月24日——2015年10月25日
书单:
《经济通史》韦伯
《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卷 马克思
读书总结:
马克思运用哲学思辨的智慧,深入调查,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下资本家的无限贪欲和无产阶级遭受的残酷剥削以及欺骗。
他的《资本论》是要构建一个合理的经济体系,这个经济体系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资本主义也从中汲取了营养,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对于资本主义的彻底批判,他采取了逐个击破的策略,在经济与历史相连结的背景下,把经济共同体里的各个元素进行了本质的探讨和分析。这些元素当中包括商品、劳动力、生产、消费、分配以及交换等。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抽象、最一般的经济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是从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再到货币资本循环转换,商品资本即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因此,了解商品的一般原理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基础,马克思从阐述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说明商品的两个属性之间存在的对立性并且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从而由现象到本质揭示了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时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旦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表现为价值本身,那么这种劳动的一切特点也就消失了,马克思不仅看到了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且看到了在商品交换中,商品是具有交换价值的,不同的商品可以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而这种比例可以因时因地不断变动,可见能够相等的这两种商品中间肯定存在一个等量的东西,马克思就是在寻找这种除商品交换本身之外的第三种东西,即价值或者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的中介,也是资本家剥削无产阶级获取剩余价值的一个重要部分,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为其进行生产,但是生产原料等固定不可变资本是无法进行榨取的,于是便在可变资本部分的劳动力日价值上作足了文章,资本家购买劳动力的日价值的只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这个劳动时间是足够满足劳动者获得生存其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但是资本家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价值并不能满足其利润的要求,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资本家在必要劳动时间之外展开了为获得剩余价值的剩余劳动时间的几乎没有上限的压榨,而无产阶级劳动者则是在打拼生存所需下为获得他们早已超出他们劳动力日价值工资的一部血泪史。劳动者在就在这样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资本家的弥天大谎残酷压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提高劳动生产率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机器大工业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或者直接赤裸裸的通过工资制度延长工作日,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资本积累的刺激和循环又加深着这一种剥削和压迫。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下,资本的积累和循环或者社会再生产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人们通过劳动创造产品的过程,分配,指已生产出来的产品,通过一定形式被社会成员所占有的过程,交换,指人们相互交换劳动产品的过程,消费,指人们为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对各种生活资料的使用和消耗过程,这四个环节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来看,生产是起点,产品被生产出来后,在各社会成员之间分配,马克思认为,分配决定产品归个人的比例,把分配得到的产品让渡给其他社会成员,以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就是交换,把交换得到的产品进行使用和消耗,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这就是消费;消费是全过程的终点。四个环节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次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有严格的逻辑和实际联结顺序的。四个环节里,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比较好理解,分配和交换为什么不能颠倒次序呢?这是因为,交换,即交换劳动产品,其实质是人们彼此让渡产品所有权的行为,人们让渡所有权的前提是确认物的所有权,因此,必须经过分配环节,确认劳动产品中哪些是你的,哪些是我的,才谈得上交换。按马克思的话讲,“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
这是通过从马克思的哲学思辨的视角下在资本论第一二卷中对经济共同体的几个元素进行了一个整理。感觉读资本论难度要比之前的书要大一些,他的逻辑很缜密,特别是第二卷,虽然一些公式的推理很花时间,但是推理后对于你的理解可以加深印象以及对于后文的阅读是很有帮助的。接下来要继续阅读完第三卷,这次对《资本论》第一二卷是一个小阶段的总结,之后还要结合第三卷进行仔细的全方面的整理,并且对韦伯和马克思在经济方面做一个小结。
感想:
1.看了两卷资本论下来,发现没有踏实读书之前遇到的困难都不算什么,能够沉下心来踏实读懂经典才是本事。
2.感觉自己的空间还有很大,每一次读书总结都是对一个阶段的整理,对每一次汇报虽然有些紧张和压力,但我都是很期待的,希望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有进步,都要有前所未有的收获,让自己成长,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3.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是很优秀的,三人行,况且必有师者,更何况是如此优秀的一个读书团队,多去想每个人身上的优点,向他们学习,主动去交流,从大家身上可以受到很多启发,可以学习到他们的优点。
============================================================================
2015年8月18日到2015年9月24日
书单: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支配的类型》
《法律社会学》
《支配社会学》
《经济通史》(未完)
读后感:
这个月继续上个阶段,阅读了韦伯从社会学的视角对经济、法律、政治制度方面的研究,结合之前对“宗教与资本主义发展”的阅读,我发现读韦伯的著作越往后读对他的思维的把握就会越清楚,读韦伯的每一本书,他关于理性化的论述都很精彩,而且给人以很多思考的,我对这些内容也是印象深刻,因此,我想接着从经济、法律、政治制度方面对韦伯“理性化”的论述做一个小结和概述:
一、在经济方面:首先,行动者如何能够和平的运用其控制资源的权力来达到以一种有效用的形式满足其需求的目的是很重要的,在做出他的经济取向的时候,一方面是传统式的形式,另一方面是目的理性的形式,传统形式的经济行动是简单地商品和劳动交换,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目的理性的形式是在市场经济体系里采取经济行动有计划地分配,有计划的分配于不同的可能用途。在韦伯看来市场经济体系下,秩序、规则、计划是必须的,这些都是理性的保障,他通过论述从货币和交换的初级阶段的习俗的、法律的、约定的效力作用到货币政策与货币制度的合理经济手段说明了经济共同体里的各个组成元素的理性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经济行动的取向就是朝向理性化发展。
但是,在经济取向里的“计划”的理性和计划经济是有根本区别的,对于这一点,韦伯从经济行动的实质理性和形式理性来作了区分,两种理性都是合理的精确计算,区别在于实质理性是具有某种价值判断的标准并要经其检验,因此两种理性在韦伯看来是不可能共存的,计划经济的经济非理性在他看来就是没有这样一种价值判别标准。
另一方面,经济取向的团体组成了一种共同体关系,在这些共同体关系里,每一个共同体关系的典型形态都满足需求和分配负担的影响和经济规制的秩序,体现了生产关系上的分工。其中,团体发展的理性化集中体现在“家共同体”紧密一体的家权力趋向衰微的内在与外在的动因不断增强而最终走向“庄宅”的发展。
二、在法律方面:从非理性法律发展到理性的法律的变化发展:
原始阶段:1、统治要受到法律的约束与统治阶层因此没有自由存在着根本对立。权力服属者没有主观权力。法律的处置没有明确的形成、时限和见证。2、一些具体的法律类型如刑法民法,公家的利益受损有国家机构科以刑罚来保护,但是私人请求权则要被害者自己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护,而且判决的法律执行方式没有大的分别,一般遵从于巫术的力量。3、公权力起初原则上没有形式和规则可言,到后来逐渐地有了规则的束缚和限制,一种是权力大小的限制,另一种是对权力进行划分。
理性发展的阶段:首先,在理性的法律思维方面,韦伯认为法律理性的过程,全看法律思维是往哪一个方向理性化而定。一个是通则化,把决定个案的各种典型理由化约成一个或者数个“原则”,另一个是体系化对法律的建构,对两个基本的法律概念——法创制和法发现——的理性和非理性要进行清楚地划分。其次,通过对请求权和授权的主观权力的规定推动契约自由的法律秩序的达成,自由契约意味着自由协议的契约,作为请求权和义务成立的法律基础。最后,在客观法律的发展上,两个重要的主体,一个是法律制度本身,从习惯法到自然法的发展,另一个主题是人,从卡里斯马的法创制和法发现到具有法创制和法发现的担纲者的专业人士。这其中包括了教育、宗教等领域的法的理性化。
三、在政治制度方面:从官僚制的发展以及官僚制与家产制的比较来进行一个小结。1、在官僚制下,由于它的一整套特殊的功能模式,其支配作用的发挥实质上是在法制性的运转,这就是为什么政治制度方面,官僚制成为理性化的一个对象。2、对于官僚体系内的官僚而言,职务就是他们的职业, 由上级任命,职务终身制,有货币报酬,都有提升的渴望。作为官僚制组织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官僚,他们夹在统治者和民众中间,在经济、组织结构、具体制度方面有斗争有妥协,推动着一个成熟的官僚机构的发展和理性化。3、相较于官僚制,在家产制下,政治所需的是“经验”,而不是理性化的专门知识,家产制国家有可能倾向定型化的发展,也有可能走上专断的途径,其典型的特征是不可侵犯传统拘束性和全然专断的判决。官僚制在走向成熟理性的过程里是与此相对立的。
以上就是结合这一阶段的阅读从经济、法律、政治方面对韦伯的理性化作的一个小结。
这个月的读书承接暑假,由于暑假的训练再加上团队一起读书的氛围,还是可以比较好的投入到经典的阅读当中,而且确实是充实、有收获的一种学习生活。另外,交流非常重要,在读书过程中有些困惑正是在与伙伴们和师兄师姐的交流中受到启发和思考的,与优秀的人在一个好的读书团队是很值得珍惜的,希望接下来的时间把握好阅读节奏,珍惜时间,好好继续踏实读书。
============================================================================
2015年7月1日——8月18日
一、书单
《社会学主要思潮》 雷蒙•阿隆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宗教社会学》马克斯•韦伯
《宗教与世界》马克斯•韦伯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马克斯•韦伯
二、读后感
这一阶段主要看地是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块的内容,在韦伯看来,特定的宗教信仰内容对于经济心态或某一经济形式风格的形成具有制约性,也就是他所强调的资本主义这种经济形态的产生和发展所需要的在军事、政治、财政、法律等要素方面的理性化,当然,如果要一一地叙说这些方面的理性化显然是繁杂也不切实的,韦伯自己也在书中提到知识的局限性,但是韦伯很智慧地把这些要素都放在宗教这个大文化之下。韦伯从主观意图、个人行动去探讨对社会的理解和诠释,在宗教这一个内容上,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即基于宗教这一个意识的有意义的行为,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上,提出资本主义精神和其需要的各个文化领域的理性化,他甚至很决绝地讲,只有在西方,科学才有成熟的发展,其他任何非西方地方各文化领域都缺乏理性化,这也实际上意味着在西方文化土壤下的理性化的作用也是基于有资本主义发展这个大背景的。显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形态,不止受文化领域的影响,也不仅仅受宗教文化的影响,这是一个前提。
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这个大主题上,如果把资本主义和“理性”放在一起,那么它就和所谓的无止境的营利私欲或贪得无厌的欲望无关了,因为这些都是非理性的,也就是韦伯说的,这并不是资本主义的精神所在。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韦伯认为并没有唯一的解释和说明,他还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如:时间就是金钱、信用就是金钱、金钱天生具有孳生繁衍性。但是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仍然是太宽泛,不够具体,而且,“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如何与宗教相联结也是要继续讨论“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这个大主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作者在对这一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时还引用了富兰克林对资本主义中“利益的获取”作为一种“职业义务”的观点以及“美德的体现要以利益的获取”为前提的思想来进行说明,这就把“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具体化到了“职业观”或“天职概念”。其实,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不外乎任何一种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的大熔炉,身处这种经济秩序中,就要奉行其经济行为的规范。同时,在其引用富兰克林观点中,资本主义观念下的天职概念与道德伦理的关系是显见的,这也就引申出了“理性”的问题,也就有了职业观与宗教伦理中的教义和传统教理的碰撞和交锋。
“理性”这个历史概念显示地是横向和纵向宽领域的动态,不是平行自然地向前发展这么简单,所以不能简单地把“理性”作为资本主义的职业观滋生和发展的土壤,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理性的发展分别都是其自身发展的一个过程。
正如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职业观也不是一开始就被宗教伦理接受,“职业”一词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新思想涵义的词,是宗教改革的产物。虽然在中世纪有过关于对“职业”概念的萌芽,但是路德重新诠释了它的价值,将“职业”从圣经中翻译后,将世俗职业里的义务履行评价为个人的道德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内容,在这一点上,路德与富兰克林对于“利益的获取作为一种职业义务”有不约而同的契合,路德可以把宗教观念与人们的世俗日常劳动相结合,“你只有履行好了义务才会讨神欢喜”。在这个过程中,“因信称义”教义和天主教的反对声音对“职业”的意义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路德努力让大众可以接受他发展的基督新教和教义,需要认识到的是路德发展“因信称义”的教义和富兰克林单纯对资本主义获利的支持两者的不同,并不能掩盖路德在职业观上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的作用,虽然他对资本主义营利的本质的看法是为宗教自身服务,但是,教义传播的过程为人们重视职业劳动,推动生产、实现价值提供了动力。路德在推动新教发展方面,喊出了“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的口号,诉求并获取对圣经的翻译权,于是有了“职业观”从《旧约圣经》到《新约圣经》的变化,原本的“职业观”倾向传统主义的观点,《新约圣经》里的解释有了“天职”的观念。《圣经》作为天主教的圣典,是祭司的传统神圣性教说,在与先知的新启示的对抗中,如果还要维持其传统的神圣性,维护祭司阶层的既得利益,就需要区分什么必须被视为神圣的、什么又必须不能被视为神圣的,这个过程中,要么维持原本的圣典,要么就会产生新的教义,也就是祭司阶层对圣典意义的重新解说,路德在诉求《圣经》的翻译权的过程中,实质上是对《圣经》的一个重新解说,在重新解说下的教义和传统教理的不相容,即传统的教理不能包含这种教义,在这个过程中,要么是新的教义被压制,要么是产生新的宗教,这是宗教。这是宗教改革的一大原因。这样看来,在宗教文化中,有关教理、教义、观念等是和职业观分不开的,也是和资本主义分不开的。按照韦伯的思考,这些融合在教理、教义中的职业观也是需要具有理性的。否则,新教伦理的发展会受阻,资本主义发展也受阻,路德的“职业观”就在教理和教义受到伦理领域阻碍的过程中努力达至理性化,从一开始的“你只有履行好了日常劳作的义务,才会讨神欢喜”到“职业就是人应将之视为神的旨意而甘愿接受且顺从的事”再到“职业劳动本来就是一种或唯一那种由神所赋予的任务”。早期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中,并不要求早期的新教伦理中有把世俗财货的追求当作目的,因为宗教是以灵魂的救赎为核心,但是宗教改革却打破了纯粹宗教动机的结果。韦伯认为“理念”对这种变化有很大作用,同时,也要区分这种变化哪些是由宗教改革本身的影响,要站在大的空间范围内去考虑到经济的变革是在推动着宗教改革。
禁欲是新教伦理中普遍的教义,近代的资本主义精神,不止如此,还有近代文化,本质上的一个构成要素是基于职业理念的理性生活样式,乃是新教禁欲伦理孕生出来的。在其与资本主义的关联上,是通过和职业劳动来说明的,即劳动达到禁欲,禁欲需要劳动这一个手段,这样就把经济秩序与宗教思想和神意联系起来了,这其中有一种利用和利害关系,也就是强调了参与职业劳动即具有禁欲的意义,就尊重了神,具有伦理上的诠释与包含,这种禁欲全力抵制财产的自由享乐,但是它又区别于传统主义的财货取得,不仅有合法性,而且与宗教伦理相关联,使其直接视作神的旨意,解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枷锁。但是禁欲的教义毕竟是与教理不相容之下宗教改革的产物,在禁欲教义下,宗教的经济营运不是走向贵族化的没落,就是使教理权威受到挑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义和教理不断摩擦碰撞,宗教改革也是不断一再反复,连禁欲运动的领袖卫斯理也叹道:“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使真正的宗教复兴长长久久”,他对人们劝告:凡是赚取一切他们说能赚取的,节省一切他们说能节省的人,也应该给了一切他们说能给予的。这其中更深层次的一个认识是:与功利的现世执着相较劲的过程中,宗教的根基会被腐蚀。
除了新教伦理中的禁欲观念,救赎观念也在体现着一个教义的理性化过程,反映宗教伦理的理性化和经济生活的理性化之间的关系。获得救赎的方式和事业有多种,包括纯粹仪式性的祭祀行为与祭典、社会的业绩、自我完成,还有像忘我、狂迷是一时的无持续性的虔敬作用,这些会受到宗教理性主义的压制。宗教救赎取得的体系化与合理化是朝着去除日常态度与非日常态度间的矛盾这个方向发展的。这种理性化对经济形态的理性化是相互作用的,而这也是这种宗教伦理存在的意义。
在论述中国的儒教与道教以及印度的印度的印度教方面,韦伯从战争、政治、财政等方面审视了其理性化存在与否,显然在亚洲,中国和印度,他们的本土宗教要契合韦伯所要求的职业观下的宗教理性化是很难得,但是并不意味着儒教、道教、印度教文件没有其自身的理性化价值,当然,韦伯也没有对此进行一个价值判断,如果从西方文化土壤视角下来审视其他非西方地域的文化,就会有视野局限的危险,抛开这一点,韦伯在论述儒教与道教文化的交融方面是宽领域、精细的展现了其发展,印度教方面,对种性制度的叙述,从历史的视角反映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看了以后,你感受的是合理与非合理的问题,这样一来,应该是要对“理性”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感想
暑假期间很纯粹的全身心的投入到经典阅读的世界中,在整理和回想这一阶段的阅读收获时,感觉像是走了一场很特别的旅行,我在旅途中没有选择繁华与热闹,而是选择了历经时间沉淀屹立不倒的经典,它们带给我静谧、沉思和胸怀,我从一开始的没有头绪到逐渐喜欢上这样一种状态以及有些“贪念”它可不可以再多给我一些收获和启发。不知道这是不是已经是一种习惯了?把韦伯在“宗教世界和资本主义”这个问题读下来的过程中,有联想到之前读书会同学在外面开会回来分享的一个重要会议主题:中国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因为读韦伯在论述西方宗教文化的理性化时,感觉韦伯是理由充分,但是当他论述中国的儒教时,以及中国社会状况的大背景时,却觉得他对历史知识了解不太“地道”,如果是中国学者在论述这个问题,我觉得会更好。所以,“中国社会科学的主题性”的主题很高尚和伟大。这一阶段的读书也存在不少问题,很感激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指正,下一阶段要继续完成阅读韦伯剩下的书,希望可以读的更好。
============================================================================
2015年4月份读书报告
书目:
1.《学术与政治》——韦伯
2.《后现代性》——大卫•莱昂
3.《社会学想象力》
读《学术与政治》:韦伯的生平和学术都和他的政治关怀有关,而且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韦伯思想的传入要比马克思和涂尔干晚得多。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地学者才真正从学术上接触韦伯的中文著作,运用韦伯研究社会的方法来研究韦伯本人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持相互关系的立场,以“有容乃大”的胸怀解决现实中许多看似无解的死结问题。韦伯是属于通才的一代,他所表现的学术风貌,有其明确的社会学条件,他对神学文献相当熟悉,虽然韦伯没有宗教信仰,他却花费了许多学术上的精力,探索宗教对人类行为和生活的影响。韦伯属于最后一代的“政治教授”,这种教授,在对学术做出超然的贡献之余,身为中产阶级思想上的前锋,同时还是政治上的领导人物,尽管如此,为了学术的客观性以及学生的自主,他把他的教授与学者的角色,与政治评论家的角色,作了严格的划分,我们读他的作品可以强烈的感觉到其中弥漫着一种以客观为尚的精神。
韦伯早期的政治立场,乃是他父亲所信守的国家自由主义。这种政治立场和政党政治有着紧密的关系,但是在韦伯的早期,他虽然认同国家自由主义的主张,但他却很小心地不使自己明确地投入任何特定的政党。他警觉地注意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过程,汲汲地探索彼此竞争的领导者的可能动机。思想自由的获取与维持,显然是韦伯意识到的最高价值之一。韦伯的国家自由主义越来越受大企业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立场转向较为前进的“社会自由主义”的最初征兆。当时,他似乎觉得国家对于那最贫弱的社会阶层——大都市里的无产阶级,这类人在柏林的发展和关注有某种义务。但是这种社会责任感,毕竟不脱离家长慈爱专制的气息,因此,韦伯把票投给保守派,虽然他并未加入保守党。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韦伯尽量利用因果上的许多观点所指出的无限繁杂性,来反驳历史唯物论。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韦伯是个帝国主义者,他视民族国家的权力厉害为终极的价值,使用的语言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语汇。他称自己是个“经济的国家主义者”,以是否合乎国家政治利益为判准,来评量各个阶级。至于殖民地的取得、德皇黩武的演说以及帝国的光彩—对于这些,韦伯除了内行人的蔑视外,别无其他感觉,因为他深知这些都是毫无希望的无聊事。韦伯鄙视德国的政党生活,在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的批判后,韦伯脱离了保守主义、大日耳曼主义以及对王室的忠诚。他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他已开始相信“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立宪政府的本身价值,而是因为他相信只有立宪的民主体制,才是解决德国内政及外交问题的唯一途径。但是,韦伯是否会因为他的马基雅维利式的态度而变成纳粹,是无法有结论的。
谈及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韦伯对学术的期许远超过仅仅是技术性的批评,而他所设想有关知识与政策的理论性关系,也不见得能由政治与行政的制度关系来完全实现。就理论思考的观点来看:学术不只可以借着理性与实证方法的程序来验证实际所下的判断,也不只可以让政治家与公众意识到某一个政治决策具体的责任何在。学术所促成的因此事正好与决断主义式和技术官僚式的政治观争锋相对的集体意识。政治必须面对学术判准的考验,但绝非由学术完全决定。
读《后现代性》:这本书由加拿大社会学教授大卫•莱昂写作,社会学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文化变迁有很大的联系。这本书关注的是后现代。后现代性概念属于社会思想范畴,因为它提示我们去注意20世纪末发生的一些重大社会和文化变迁。本书分为六章来对“后现代性”进行阐述。分别是导论、后现代性:思想史、现代性及其歧见、工主义到后现代性、消费主义及其他:未来之状况、后现代性,千年结束与未来。
导论是初步的展示思想家们为后现代所描绘的图景。第二章,作者试图总结现代性的某些核心,尤其是由19世纪和20世纪的社会科学家所构思的主题。回顾早期理论家,就可以看出他们对我们现在称之为后现代的东西预知多少。比如卡尔•马克思就展示生产方式的不断革命,是怎样使“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的。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免于资本主义的腐蚀。这个进程在后现代继续着。第三章探讨的是后现代性的另外一个主题,现代工业秩序看来让位于新的组织原则,这种原则围绕着知识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和资本而建构,它基于机器而不是体力来增长知识。第四章中,作者提出了,消费主义和消费是后现代社会的核心主题,它们为正在出现的社会状况提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线索。我们消费故我们存在。第五章着重研究的是历史,我们将如何应对后现代世界的局面?我们自己构想的拼凑身份是不是把我们与任何更大的叙事联系起来了?从现代性中完整保留下来的或技术、或商业、或民主的核心要素,我们仍能判别并安之若素吗?我们遭遇“历史迷失”是一个永恒的状况还是暂时的健忘?
作者通过以上几章的叙述,多方位的从历史以及对比现代性的角度展现后现代性的点。
读:《社会学想象力》:这本书由美国著名的批判社会学家C•莱特•米尔斯写作。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觉得他们的私人生活充满了一系列陷阱。他们感到在日常世界中,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扰,而这种感觉往往是相当正确的:普通人所直接了解及努力完成之事总是由他个人生活的轨道界定;他们的视野和权力要受工作、家庭与邻里的具体背景的限制;处于其他环境时,他们则成了旁观者,间接感受他人,他们对超越其切身所处环境的进取心与威胁越了解。遇到这种情况的人们,他们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的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作者正是要描述的是这种品质,它可能会被记者和学者,艺术家和公众,科学家和编辑们所逐渐期待,可以被称为社会学的想象力。由于社会学的想象力对不同类型的个人的内在生命和外在的职业生涯都是有意义的,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的人能够看清更广阔的历史舞台,能看到在杂乱无章的日常经历中,个人常常是怎样错误地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的。在这样的杂乱无章中,我们可以发现现代社会的架构,在这个架构中,我们可以阐明男女众生的种种心理状态。通过这种方式,个人型的焦虑不安被集中体现为明确的困扰,公众也不再漠然,而是参与到公共论题中去。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其实很明确,那就是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文化涵义。他想具体说明促成社会学的想象力的各种努力,表明它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或许也是暗示出一些要想拥有它所必须的东西,想以这些方式揭示当代社会科学的本质及其应用,并且以有限的篇幅记述当代社会科学在美国的情况。
这本书在论述社会学想象力与政治生活的关系时是以美国为例子展开来的,他提到了,在今日的美国,知识分子、艺术家、牧师、学者和科学家正在进行一场冷战,在冷战中,他们重述官员们的混乱,并使之更加复杂。他们既不要求当权者采取其他政策,也不对公众阐述这些政策。
总的来说,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稍微具体而且能够被大众熟悉的事项和社会学想象力这种比较抽象的事项结合还是对理论的阐述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读后感:
4月份的读书经历是我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对于读书的重要性我有认识,但是发现自己很大部分的时间都不能静心下来读书写笔记,读书的速度偏慢,很难从书籍中提炼和延伸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的时间要多静下心来多加强理解和思考。同时拒绝一些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希望接下来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收获,取得进步。[ 此贴被朱云在2017-06-23 09:23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