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华科公管院的,读的书比较少,主要是公共管理方面的书。在这里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和心得,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
书单:
当年明月 《明朝那些事》
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凯斯 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
赫伯特 西蒙 《管理行为》
詹姆斯 c 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孔飞力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约翰 罗尔斯 《正义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罗伯特 诺齐克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这两本书阐述了两种不同的正义观,可作为当今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亚历山大 汉密尔顿、约翰 杰伊、詹姆斯 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商务印书馆
迈克尔 波特 《竞争战略》 华夏出版社
戴维 奥斯本、特勒 盖布勒 《改革政府》 上海译文出版社
希尔曼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伯特 帕特南 《使民主运转起来》 江西人民出版社
感想:《明朝那些事》,这是一本不错的历史小说,篇幅非常的长。不过通篇实用幽默诙谐的网络语言来描述明朝从开国到灭国的整个历史。这本书趣味性很强,读起来不怎么费力。但是却不乏一些真知灼见,特别是作者对一些人物和事件的评述真的是一针见血,让人颇有收获。读完以后,基本上能对明朝的历史有所了解,能够掌握明朝两百多年历史的大致脉络。其中偶尔也会显露露出作者的人生感悟,最后的结语更是全书的一大亮点。
其中,感悟比较深的是对戚继光和海瑞的比较。戚继光和海瑞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两人都抱着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但是最终两人所达到的高度却是大大的不同。海瑞做官时不得志,作为一方大员努力推行廉政,最终却遭到多反对,最终失败,回到海南老家。最后虽然复出,却只是担任御史之类的闲职,终老一生。他的满腔的抱负并没能够施展。而戚继光一心扫清倭寇,最后在多方的支持下,最终躺平倭寇,令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不仅为人民铲除了祸害,自己也是仕途得意,高权在握。两人都有满腔的报国热情,能力上也都是足够胜任。那么为什么两人的结局却又如此之大的差距呢?作者认为最主要的差异在两个人的处事方式上。戚继光能够从全局来看待问题,善于和上下级搞好关系,每到一处都是到处访友走动,送礼请客,各方面关系搞得都非常好。因此,他在抗倭事业中很少有人阻挡,别人处处都给予方便。最终,抗倭大业终于获得成功。而海瑞则行事完全不同:处处较真,不留情满,不能够认清社会现实。最终他推行的政策遭到多方反对,皇帝最后也没有办法,他的政治抱负只能流产。最后作者总结道:只要目的是崇高的,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适当的失点小节也是可以原谅的!
《万历十五年》也是一本历史小说,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明朝的昏庸的文官集团是怎样使明朝逐渐走向衰亡的!整本书的深度不够,论述的内容太单一!
《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这本书曾经被一位学者送给一位政府管理人员,希望这本书能对当政者有所启示。这本书应该也算是一本政治学经典著作。该书先从科学丛林谈起,讲述了经过人类管理、科学化、单一树种的森林是怎么一步步退化的,进而引起生态灾难的。而后从森林的科学管理引申到城市、农庄、乃至整个国家的科学管理。作者是反对现代政府所谓的“科学管理”的,这从他称那些管理者为“极端现代主义者”可以看出来。作者的主题思想是:政府的科学规划未必就是合理的,也未必能为社会和人民带来好处,有一些管理或者建设甚至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人民的生存智慧却是伟大的,因为他们经过长期的考验,具有一种“米提斯”,这种米提斯是有限理性的,但是却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保障,给整个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和谐。本文用大量的篇幅系统引证论述了世界上很多政府企图改变人民的生活却最终导致失败的过程。他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的政府现代化行为都是高效和有益的,很多传统和看起来很愚昧的农民、普通老百姓却具有他们独特的智慧。该书对于政府的现代化改革和建设有一定的启示,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政府的作用也很有裨益。
[ 此贴被王少华在2011-12-27 21:1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