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詹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4.10.26)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詹璇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4-10-25
最后登录:2024-10-30

 詹璇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24.10.26)

2024.9.21-2024.10.26
【书单】
贺雪峰《在野之学》9.21-9.24
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9.25-9.28
涂尔干《自杀论》9.29-10.5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10.6-10.10
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10.8-10.12
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在读)10.18-

【运动作息】
毫不夸张,之前我真的是一个运动量为0的人,也很讨厌跑步,借读书会这样一个契机,看到大家经常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运动情况,自己也会有一种紧迫感,所以也开始运动了,平时如果晚上没有课也没什么事的话,我都会去健身房运动一个小时,跑跑步之类的,一开始速度很慢,后来可以把配速慢慢提高,虽然还是挺慢的,不过可以让自己保持每周有一定的运动量就是好的,而且运动之后发现确实有解压的效果,特别是学习烦躁的时候,去运动一下,出出汗,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学习。作息方面,80%的时间是比较规律的,早上没课的话会在7-7:30起床去大活看书,但是晚上睡的比较晚,开学以来入睡有点困难,以后决定睡前少刷手机,早点入睡第二天早起才会有精神。

【读书感受】
我读书时会把本月计划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次读书的时候都把完成这本书作为一个小目标,这样在心理上不会觉得有很大压力。在读书的过程中,喜欢随笔记,如果当时有什么想法会写在旁边,读完整本之后,趁热打铁把自己标记的部分进行整理,每次整理读书笔记大概需要花费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我认为写读书笔记是比读书更重要的环节,在写的过程中,我能清晰的感知到自己对这本书的内容吸收了多少,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点,学到了哪些新观点,纠正了我之前的什么观点,带给我了多少个人的思考,同时这个输出的过程中可能又会冒出来一些新的想法,还会让我把分散在书中各处零散的观点去形成一个框架,让我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每读完一本书,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对我都是一种正向反馈,让我有种成就感,会让我很乐意去开启下一本新书的阅读。当然在看书的过程中也有觉得枯燥,厌学的时候,经典的语言文字也不会像小说那么生动,大都是枯燥的,而且外文书籍翻译过来总会有些语句读起来不是很顺畅,要学会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去看每句话,读书过程中也要学会劳逸结合,看累时出去走走运动一下,吃点好吃的奖励自己,回来再看书发现头脑又清醒了。 
【状态自评】A

【读书心得】
我会有意识地去寻找每本书我在读前和读后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新的东西,我觉得那才是真正自己的东西,我从每本书中都收获了不少。
1.《在野之学》纠正了我以往不恰当的认知。第一,深刻和全面很难并存,要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不要想一开始就把问题看的很全面,结果对每一面都浅尝辄止,保持谦逊包容开放的态度,去倾听不同的声音和意见。第二,要培养自己对周围世界的敏感度,多提为什么,抛开原来理所当然的观念,我有一个备忘录就是来记录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疑问。第三,要弄清理论与经验间的关系,不要用经验去套理论,更重要的是在经验研究中去检验发展理论。第四,之前我偏好定量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现在我知道了好的结果是好的过程的自然析出,做研究要有人文关怀,去研究那些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真正给人们带来困扰的问题。

2.《与社会学同游》主要是让我思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书中提到了两个视角,功能论关注外在于我们的社会控制,行动论更关注个体行动。前者认为社会有它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很多时候这套规则在我们上场之前就已经确定了,我们受制于社会的枷锁,这个枷锁不是我们被征服后套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和社会合谋打造的,大多数时候,是我们自己身上的社会性推着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服从社会控制的。你是否想过?不是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社会需要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们出生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教育,接受各种显性隐性的社会规训,内化道德规范与社会文化,那套我们出生前就已存在的社会规则和文化背景把我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我更偏向于后者,正如戈夫曼拟剧论指出的,虽然我们按照社会的剧本扮演自己的角色,但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我们往往忽视了自身具有强大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技巧来进行角色建构,自己重新对角色进行定义,其实个人与社会是一个互构的关系。很多时候,那些无心或无力改变自己处境,都会借口“我别无选择”,但其实真的没有选择吗?很多时候是你不愿去思考,不愿去改变,不愿从舒适区走出来,或者压根就没有想过自己还可能找到另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自欺”,其实是你自己放弃了选择的自由,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个僵化的人。既然我们已经进场了,我们思想上可以偶尔跳出社会为我们制定的条条框框,去思考角色扮演的新方式,去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不要自己给自己设立太多限制。

3.《自杀论》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主要是得出了一些研究方法上的思考。《自杀论》告诉我关于因果关系不能轻易下定论,有时候我们自认为常见的社会现象背后还有我们没想到的原因,通过一个个排除我们认为与之有关的因素,力图找到那个真正的决定因素。社会中每个事物每个要素的联系都是千丝万缕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都是多个因素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共同影响的结果,有时候即使是数字上出现了某种巧合,也不能一口咬定两者就有必然联系,因此不能武断的说A导致B,它们之间就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实际上在这过程中我们没看到C,D的影响,况且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A都一定能导致B。所以要谨慎对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联系是普遍的,两者有联系,并不一定说明它们必然存在因果关系,而且我们按常理来看认为事物之间可能有的联系,很多时候和实际并不相符,甚至截然相反。也不能全信数据,数据有时也具有欺骗性,这就需要我们多方求证,研究在在严谨的假设,条件和控制变量中去完成。《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告诉我观察社会事实要客观,普遍存在的都是正常现象,解释社会事实要说明其原因和功能等,确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可以用共时法。

4.《社会分工论》的整个框架就比较清晰,先比较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说明分工的功能,然后说明分工的原因,最后指出了三种反常分工及解决措施。分工的功能是使人们承担不同的职能,人们因功能需要互相依赖,分工构成了社会团结的纽带,分工的原因是因为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人们之间的联系增加,关系越紧密,人们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从客观角度看,若想他们的目标互不妨碍,需要有不同的专门领域来让他们从事不同职能,主观角度看,人们若想维持自己的独特性,维持自己的地位,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不得不往专业化方向发展,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增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就产生了分工。本书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说明有时要充分理解事物,需要把它放在与其他事物的比较中去,能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事物原先模糊的部分。我在阅读本书时带来的一些疑问是:似乎并不是每个人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分工加强人们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更多是一种功能需要,存在于职业领域,公事公办,会不会使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功利化?当前社会也体现出一种人际关系淡漠,彼此交往只停留在表面;过度的分工,强调每个人有一方面的能力很突出,他其它方面的能力或多或少会受到抑制,是否不利于人的全面均衡发展?包括读研,是在一个领域进行纵深的研究,不是横向的,可能导致视野的广度宽度有一定的局限。
Posted: 2024-10-26 19:58 | [楼 主]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23
威望: 723 点
金钱: 723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11-19

 

思考非常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24-10-26 21:50 | 1 楼
杜楠楠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3-09-17
最后登录:2024-10-31

 

写的真好!
Posted: 2024-10-28 16:08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159164(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21:3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