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贺书磊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1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xcbpb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0
最后登录:2023-12-08

 贺书磊读书报告(更新至2023.10)

2023.05
书单: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分工论》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开始阅读经典后的第一次读书报告,由于本阶段对书目理解不深,同时准备也不充分,所以本月读书笔记还是以个人在阅读时的粗浅感受为主。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一个比较薄的小册子,涂尔干先定义社会为一个“由个人的结合而成的,具有自身属性的独特实在”,社会事实,就是基于此存在的能从外部给予个人约束的这样一个事物,然后据此谈观察社会事实、区分社会现象、划分社会类型,他还着重讲了求证的原则和共变法,但是这部分看得有点云里雾里。其实从第一本书开始就挺煎熬的,而且有点迁怒于作者或译者的情绪,觉得这些文字很难懂,或者最起码不好读,于是不自觉的就将其归因于作者,觉得他经常性的“挖坑不填”,很多论述有点虎头蛇尾,往往把别的学者大贬一通,结果自己铺垫了很久的解释居然还是很牵强,有时候读不懂,就越发激化这种情绪,而且现在还是有这种情绪,其实复盘来看这是由于自己感性支配了理性,但要克服其实还是很不容易的。不过为了读懂,自己还是做了一些努力的,比如要在更大的逻辑结构上理解涂尔干的书,要尽量站的“高一点”,看到更宏观的逻辑结构,有时候思路断了,确实有必要折回去再读,这必然伴随着痛苦,读译本尤其是比较难懂的译本的感受和读英语阅读很像,眼前的东西不是文章,而是一个又一个长难句,很容易出现一点点疑惑和不确定性,随着文字推进,脑中的不确定性会越来越大,然后终于彻底看不懂,变成单纯的文字过眼的过程。读不懂真的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像是重拳打在棉花上,还伴随着时间的浪费和自我怀疑。但人似乎真有吃苦的潜能,所以即便这样,我还是每天都读了很多,而做到桌前打开文档和笔记这件事的启动也不再耗费很大的能量,但若真要坚持,必须要靠喜欢而非自虐,我必须感受读懂的快乐。
到《社会分工论》,读的相对来说就比较清晰了,这本书中,涂尔干有一个研究的起点,是个人人格与社会团结的关系问题。分工具有功能性,而且具有道德性,但是现实中专业化对天性的禁锢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涂尔干要公正客观的评价劳动分工,考察它的作用和根源,并研究它的反常形式以回应那些针对分工的指责。两种制裁,两种团结,两种分工,涂尔干的书让这两组概念在整个学界家喻户晓,乃至深入人心,成为社科界共享的认识。涂尔干对“分工导致世界变得越来越相似”的诘问的回应堪称精彩,类同的世界只是高度分工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全世界的扩张,扩张的结果是全世界都在越来越像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社会那样高度分化,世界没有变得同质化,只是在快速异质化这件事情上非常“同质化”。那些真正的大师,“只要他还能说话”,你几乎无法驳倒他,不过我觉得涂尔干对反常形式的解释不够有说服力,从序言开始,读者很大程度上是带着他能回答分工为何带来诸如无产阶级的苦难这样的问题的期待在读这本书的,可以说,涂尔干“吊足了人的胃口”,若如它在书中所述,“如果分工不能产生团结,那是因为各个机构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规定”、也就是说变化快、距离短、接触少,规范尚未形成,他还补充道“这种敌对状态不能完全归因于变化的速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竞争的各种外部条件是不均衡的。时间对这个因素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据此,涂尔干的意思是,互动的不足和竞争的外部条件的不均衡,造成了雇佣双方的敌对状态,于是他“推翻了所有对分工的最严厉的责难”,这真是很难让人信服,尤其是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今天更是如此,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再让他亲自回答这个问题了。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沿着社会分工论,肯定分工和职业伦理,定义国家和政体,分析主要的公民道德,而发展的前景及其依赖次级组织当然还是他所推崇的法团。我对他论证契约关系的约束性那部分印象很深,血缘盟约和要式契约的神圣性,充满原始而又奇幻瑰丽,灵魂血肉深处是生命史诗,凡尘细枝末节是宇宙洪荒,了解它们,“不仅仅是为了对它的奇罕之处夸夸其谈,聊以自慰,而是它们展示出人性的本质的、永恒的方面。”想到我爷爷跟我说他的爷爷给村里人的交易行为当中人,这个身份不单单意味着交易行为中的影响力,身份本身也是充满荣誉和威望的。社会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是因为它提出的观点和规律,在人类社会中是通行的,我们臣服集体和外物数千年,我们向神明供奉牺牲,我们中的个别人慢慢代表集体,慢慢发现个体获得尊严和财产的可能……。
[ 此贴被zxcbpb在2023-11-03 10:45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06-11 14:35 | [楼 主]
zxcbpb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0
最后登录:2023-12-08

 2023.06

【书单】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感想】
       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从问题上看虽然是不相干的,但由于都是宗教主题,所以还是可以放在一起说一下,正是有涂尔干的研究向我们说明了宗教的重要程度(可以说科学、逻辑思维、政治甚至文明本身都同宗教关系匪浅),我们才更容易理解为何韦伯会用宗教来解释现代资本主义。涂尔干研究的是宗教的一般起源,《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立意非常宏大,他要说明人类信仰的一般起源,其理论竞争注定非常激烈,然而涂尔干还是辨析的有理有据,不仅要说明宗教的特征是实现神圣和凡俗的二分,证明原始信仰是图腾信仰而不是泛灵论或者自然崇拜,还一定要证明是集体图腾在先而非个体图腾,证明宗教力的本原正是集体,证明周期举行的宗教仪式正是社会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手段,他的论证真的很严谨,他在各种层次各种阶段与各种反对观点辨析,并且尝试论证各种宗教意识和仪轨正是游戏、艺术、范畴和科学观念的起源。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整体上像是基于宗教社会学系列研究之上的一本教材,一本凝练的世界宗教分析百科全书,但它给人的感觉就和所有“教材“式的书籍一样,当我们习惯了这些大家在给出每一个观点前都要做出充分论证(尤其是涂尔干)的这种过程时,如果一本书通篇只能看到结论,它随心所欲的给世界上那么多的事物定性,它就有点说教的意味,这是让人很不适应的,即使它是韦伯说的。当然,它的许多独立章节还是非常精辟,比如巫师与祭司的异同,比如身份、阶级与宗教,本书提到的很多观点也在更新我的认识,比如在此之前我的意识里没有“中国古代军队会祭拜战神”这样的观念,而且当动辄它将全世界各民族前现代社会的各种事物信手拈来加以比较时,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读者,心中过往那种对本民族过分的自豪感多少会受到冲击,我甚至不知道这是起到了一种祛魅还是“中伤”。另外,我们今天在潜意识里奉为真理或常识的认识很有可能就是早期的学者们转述自韦伯的书中,比如“官僚制的特征经常是,一方面极度蔑视非理性的宗教,然而另一方面又将之视为可利用来驯服人民的手段。” 韦伯的比较式研究最能体现“通过他者认识自身”的学术意义,通过韦伯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对比讨论,读者能一点一点意识到我们的传统信仰中那些部分是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同或相应的概念,哪些是我们自己特殊的地方,比如祭司和巫师在全世界信仰中的普遍性,在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这在书中能看到的中国宗教的特殊性有一神教的传播历史极短,过去的影响也极为有限,本土儒教信仰与世俗政权和官僚制的绝对绑定、佛道儒的共处甚至融合、不存在大规模的教团等等。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强大的分析工具,由集体活动产生的精神动力、狂热、仪式、图腾事物、符号、英雄神话、神圣人格,真正体现了膜拜这种行为背后的思维的永恒和一般的东西,你可以用它去分析很多现象,不止宗教,所有的崇拜和信仰都是。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包括《宗教社会学》描绘了丰富的世界宗教大观,读者可以通过历史、流派、阶级、团体、神职人员、宗教教义、经济伦理等关键概念形成几乎所有主流宗教的大致印象。如此看来,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研究,他们是一个是信仰本质的哲学的剖析,一个是信仰本身的丰富数据库,虽然在一些观点和路线上有分歧(比如韦伯不承认宗教有着共同的一般起源),但他们都尽可能在各自方向上做到了极致,而且一些观点上两人也有共通之处(比如对宗教的认识都是与神圣事物相关,并且都将其与巫术作以区分),他们的观点结合起来,可以视为对全人类信仰的一般说明。
        对于宗教题材研究,尤其是以晚近宗教为对象的研究,我感觉我们或者说我自己天然有个理解障碍,《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还好,因为它的对象主要是澳洲土人和印第安人,而对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尽管序言中有学者说“平易近人”,但事实是没有宗教学习背景的读者天然很难容易理解这本书,不知道是韦伯还是译者,写这种作品的时候居然要像文学作品那样避免相同使用相同词汇,比如连着的两句话,上一句用的是“加尔文教”,下一句用的又是“归正宗”,有时候也用“长老会”,如果事前不做了解,知道这是同一个东西的话,很容易读着读着就混了。当然他描述的“得救预定论”和信仰者证明“得救的确定性”确实很有意思,教义规定了得救者是“已被选定的”,得救者的特征又是虔诚信仰上帝,所以信仰行为就没法假装,只能自己驱动自己,告诉自己自己是信仰者,所以清教徒会有高度的自觉,催生出一种发自内心的禁欲主义。但是我至今没法理解的是宗教改革这种东西,宗教改革家不是先知,所有的基督教派别还是信仰耶稣,我无法想象信徒——韦伯将他们的中的一些同理性主义联系在一起——如何说服自己追随某个改革家的诠释而将别的同信仰的人视为异端,没法理解他们在面对新的教义出现时没有怀疑信仰本身而只是怀疑原先的教义,没法理解当他们看到的各种教派像兜售商品一样相互借鉴又相互攻击时,居然还能从中挑选一个去深信不疑,如果信仰都可以改来改去(它不像科学,科学承认自己是在发展的,所以科学的变化和自我否定是正当的,信仰是神启,是神与先知的对话,它不应该是稳定的吗?),他们怎么说服自己相信目前自己信的这个东西是对的?或者说,就是信仰本身,我也没法理解,我甚至羡慕那些信仰什么东西的人,因为虔诚的信仰者心里是确定的,想来他们过的应该是挺幸福的,因为幸福好像也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或许得先了解甚或理解近现代宗教及其信仰者,才能更好的理解这些宗教研究吧。
Posted: 2023-07-04 20:53 | 1 楼
zxcbpb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0
最后登录:2023-12-08

 2023.07

书单
《学术与政治》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支配社会学》
        本月在读韦伯,且大多俱在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系列著作体系当中,确如诸导论性质的文章所言,韦伯著述主要分为两大部类:其一是其宗教社会学系列研究,其二则是《经济与社会》。前者的代表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印度教与佛教》等著作,而后者则汇编为体系庞大、颇为完整的鸿篇巨制《经济与社会》,《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支配的类型》……这些“韦伯代表作”实质上都是巨象《经济与社会》的章节选编,笔者认为,后者堪称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但笔者不具大能,又过目匆忙,所以此番难免妄加评论,谈一下浅陋感受。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经济与社会》的第一部分,人文社科研究,概念界定是作者与学界和读者现行取得共识的一个关键环节,何以判断一个作家概念界定的功力?教科书上说,有用的概念至少是潜在可观察的、准确的、具有理论重要性的,韦伯介绍了行动、社会行动、社会关系、正当秩序无疑都是实际而且重要的,至于准确性,这更是被擅长类型分析的韦伯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劳动的分工:可以分为1.技术和2.社会两个层面,2.社会层面可以根据2.1不同劳动以何种方式被分配于经济主体和2.2劳务利用被占有的方式 两种维度分类,层层递进,乃至出现八级、九级标题:根据劳务利用的机会-劳务被出售到市场上-劳动者的拥有人对劳动力利用的占有-世袭制且可让渡(完全奴隶制)-家计式的利用-作为实物年金或货币年金的来源。真可谓“盖将开物以成务,必现分类而知名”。不太恰当地说,韦伯概念的独到精辟似乎将社会化为代码以供透视,堪称惊为天人——国家:一定区域内垄断暴力者;权力:在一个社会关系中排除抗拒意志;支配:命令得到服从的机会;纪律:经由反复练习的自动服从……阅读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重新认识许多重要概念,也能一窥韦伯概念形成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本书时,四为读书会提供了两个不同的译本,一版是台湾远流系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社会学基本概念》等韦伯系列著作,另一版是上海出版社的《经济与社会》,两版对照之下不是简单的好与坏,而是很大程度上的互补,比如有时针对“chance”一词,一版的“可能性”比另一版的“机会”要更贴切,这样的例子有不少,除此之外,由于译本都是原文之子,以不同方式诠释母体,所以有时候对照着看有一种原文就在眼前的奇妙感受。
韦伯的许多话题仍然在今天有着极强甚至“过强”的生命力,比如价值理性将矛头直指圣母型人格,再比如种族和阶层问题中他直言“白人穷鬼的社会地位依靠的就是让黑人丧失社会地位”,快一个世纪了,此类问题仍然在人类的舆论场中,不时搅起一阵风暴。
        纵观《经济与社会》讨论的话题,集中于经济行动和群体,其实经济行动与群体的问题,可以称之为社会学的“元问题”,经济是社会的动力因素,而社会行动,韦伯说,正是以社会行动将社会学建设成一门学科,群体是社会的基础,社会以“群”的方式,发挥了人的性格中的稳定性,体现出规律特征,并扩散至经济活动中,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的各自规律和互动规律,能为任何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视角(即它们是一个宏观理论),而在说明这些规律使用的案例上,学识渊博的马克斯·韦伯将截止他写作时几乎全人类已知的各种经济行动如茶余饭后一般倾泻其中。
        因为《经济与社会》实在包罗万象,读者心中那些有关政治、文化、历史、经济任何领域的想法都极有可能会在这本书的某个章节中被无意激发,比如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雀替的类型及其与经济的关系-家族、邻里与亲属群体-邻人共同体一节中,韦伯提到了城市生活或现代生活中的邻人关系与农村生活中的邻人共同体强度的差异,但没有系统点出其原因,便激起笔者自己以前针对此问题的一些思考:这种关系强度差异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活动空间的差异——城市民居(以公寓为代表)的房门,其常规状态是关着的,而乡村民居的院门通常开放,这一现象的原因则又是因为城市是陌生人社会而乡村是熟人社会,尽管陌生人社会和熟人社会各自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别的因素(比如经济),但门户的两种状态又无意间加强了他们各自的程度,形成越陌生越防备,越熟悉越开放的循环加强,乃至于不仅塑造了具有差异的邻人共同体强调,而且塑造了城市家庭生活和乡村家庭生活两种不同的面向和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便是从现有文献中产生问题吧。   
[ 此贴被zxcbpb在2023-10-26 12:42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10-26 11:28 | 2 楼
zxcbpb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0
最后登录:2023-12-08

 2023.08-09

【书单】
《资本论》
【读书汇报】
        《资本论》在暑假书目中所占篇幅最长,花的时间也最长,本次汇报的也是阅读资本论时的一些想法。就我个人感受,阅读《资本论》,要避免将书中的对象和概念与今天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简单的对照,这会造成非常大的困惑,马克思使用的很多术语也要与这些术语在常规情景中的内涵相区别。具备这两个前提,能大大提高《资本论》全书的可读性,尽管还是读的磕磕绊绊,但确实能感受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深入到了本质层面,一些基本概念框架——比如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理论,以及步步为营构筑其上的剥削理论,是无论资本主义如何改良也无法根除的。
       政治经济学,核心领域的核心问题的核心环节,核心的核心,即剥削问题,也就是雇佣劳动的问题,这个环节的组织,及其产品的分配,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这一点上,对马克思最著名的诘问之一,是“资本家的劳动算不算劳动”,即资本家对工厂的选址、原料的采购、上游材料供应商的寻找与洽谈等等这些事情是不是劳动呢?这些劳动有没有凝结在商品中呢?《资本论》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资本家的劳动看似参与了价值的生产,并且似乎处于重要的位置,但实际上他们的劳动对于价值的生产是非必须的,资本家的劳动的本质有两个方面,第一是资本家身份与雇佣工人身份的对立,这导致了他们的监督劳动;第二是不同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序竞争,这导致了他们需要组织生产和参与商业竞争等一系列劳动。资本家的这些劳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身份造成的,它们可以被看做广义上的劳动,但不能被看做“生产价值的劳动”,只能是“非生产劳动”。在《资本论》中,生产价值的劳动指的是直接参与商品生产的劳动,只有这种劳动产生使用价值,并凝结价值,只有这种价值有关剥削。不过,在这里还有一个疑问——即便到了计划经济模式中,这些非生产劳动依然有存在的必要,不过不同的是,计划经济中,由于生产资料公有,无序竞争和监督劳动弱化甚至消亡,非生产劳动一方面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也回到了劳动者的控制之中——即管理者不能像资本家那样凭借特权而夸大其劳动的地位,可见,剥削的本质还是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不论资本家在生产中付出多少,不论生产价值的分配以何种比例进行,只要资本家凭借生产资料而在生产中处于控制地位,剥削就是一种必然,无论其形式有多么隐蔽(甚至于有些情况下资本家自己都确信自己在公平地参与分配)。
       时代发展的带来的又一个诘问是对针对雇佣环节本身的:即“无人工厂是否终结了剥削”。这个问题要回到价值的本质,《资本论》指出价值是生产商品所需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在我看来,这可以理解为生产商品付出的劳动,即付出/代价/“成本”。我们再来看无人工厂生产商品的劳动/付出/代价/成本:无人工厂只改变了生产的一个环节(机械加工),而整个生产流程,还有调研、选品、设计、研发、采购、运输、调配、营销……雇员的劳动只是从厂房转到了办公室中、会议室和差旅中,这些劳动早就存在了,只是随着自动化生产的应用它们的比重越来越高。无人工厂使机械加工环节的成本无限缩小,但生产的其他环节还是充满了人类劳动,所以价值仍然是劳动创造的,只是不同生产环节中劳动的比重发生了变化(机械加工效率提高,它创造的价值就降低,某一环节成本为0,它的价值就为0。比如早期工业生产中传递信息的劳动或许要占据相当的比重,但今天通讯的成本在企业生产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干旱区域的农业生产,其引水劳动要计算相当大的价值,但在水源充足的地方,这一项劳动几乎是无价值的)这种变化在历史的任何阶段都在发生。所以,只要商品整个生产环节中还有人类的痕迹,马克思的理论就是始终适用的,因为他立足在足够核心足够本质的位置。价值是由劳动产生的,并且似乎只能是由劳动产生。即使人类只需要非常非常小的脑电波震动,就能驱动一系列几乎不会损耗自身或即使发生损耗也能由自动维修设备进行维修的无人设备生产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这一系列设备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它们使用的原料还是无限供应的,也不会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真理,因为当生产商品的劳动(体力和简单的脑力劳动)贬值,构思商品的劳动(想象力)就会升值。过去翻译活动能产生很大的价值,各种翻译程序逐渐改变了这一情况,就在刚刚过去的差不多一年里,随着AI突然跃进式的发展,我们看到,简单的文本编辑、文档处理、程序编写、美术创作乃至视频创作的成本几乎可以降低为0,这些劳动变成无价值或者是极低价值几乎已经要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它本身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那么,它就不会把任何价值转给产品。它只是充当使用价值的形成要素,而不是充当交换价值的形成要素)就像蒸汽、燃油、电力取代人力、畜力、脚力一样,简单脑力劳动将像过去的体力劳动一样被取代,想象力或者说灵感将走向人类酬劳的巅峰,但是无论劳动的主要形式如何变化,生产资料私有的制度之下,生产活动的支配权属于资本家的情况下,剥削仍是必然。
[ 此贴被zxcbpb在2023-10-26 12:56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10-26 12:23 | 3 楼
zxcbpb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5
威望: 5 点
金钱: 50 RMB
注册时间:2023-06-10
最后登录:2023-12-08

 2023.9-10

【书目】
《大转型》
《共产党宣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自然辩证法》
【总结】
      《大转型》是读了资本论之后突然有了兴趣临时插进来读的,因为同资本论一样,波兰尼的《大转型》也可以看做是针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考察和批判,尽管二者的侧重、立意以及取向,以及他们所考察的“资本主义”的具体时期和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界定都有所不同。《大转型》批判的是19世纪开始的以金本位制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通过梳理自由市场的发展史,以及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过程的分析,波兰尼呈现了两条相互对立、绵延长久、影响深远的暗流,即自我调节的市场的建立与扩张过程,以及与之相对的反向运动:社会的自我保护。并通过这两条暗流,通过自我调节的市场的崩溃,解释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包括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
        波兰尼认为,自由市场革命性的特征也可以说是它致命的特征在于货币、劳动和土地的商品化,这种革命性的改变,使得历来嵌入于社会的经济,变成了统辖社会的力量,使得“社会从属于市场”。“自我调节从而出现真实价格,这对所有类型的市场来说都是正确的,但‘自由市场’包含着生产要素市场,由于它们的运行有毁灭社会的风险从而引发了保护运动,使自由市场的自我调节受到了干扰”,由于自由市场的革命性和以及残酷性(自由市场的工资铁律:劳动者一直生活在最低限度的生存水平)必然引起社会的激烈反应,在真实的社会中,它始终是“运转不灵”的,而自由市场和它的反向运动所产生的紧张关系导致的经济危机,和进而催生的政治危机(比如法西斯的蔓延)则会彻底废弃自由放任的原则。对于未来,波兰尼肯定了那些保护运动:“权益之中包含了伟大而永久的制度萌芽”,他主张劳动力、土地(包括大宗农业产品)、货币的的控制权退出市场,也肯定了市场经济的遗产:公民权利、私人企业和工资制度。对于西方国家认为计划和控制,代表着共产主义,代表着对自由的否定,波兰尼呼吁西方国家改变对计划和控制的偏见,以对市场经济进行改革。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以西方历史为材料分析国家起源的一般模式的研究,恩格斯先采用摩尔根的文明阶段划分方法对氏族时期的社会制度进行了描述,婚姻制度在这里是一个重点,因为它规定了氏族如何组织:排除了同胞子女的群婚制——普那路亚婚姻,由于其父亲血统的不确定,子女跟随母亲组成世系,这就是母系氏族的产生,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生育具有确定生父的孩子成为了一种需要,女子群婚被限制,便出现了建立在丈夫统治之下的专偶制,以及父系的氏族。导致国家这种上层建筑出现的,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人口流动,使得不同氏族开始杂居,使得氏族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难以为继,新的制度就成为一种需要。恩格斯通过雅典、罗马和德意志的国家起源分别展示了这种新制度出现的几种不同的形式:在雅典,议事会议从氏族的变成阶级的,商业利益催生了新的公职和地区性质的军事力量;在罗马,依据阶级组成的百人团大会取代了氏族之下的库里亚大会;德意志民族接管了罗马的行省,直接催生了管理国家的需要,氏族的军事首长转变成了君主。恩格斯总结,国家和氏族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在于按照地区划分国民,第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在恩格斯看来,这种公权力是服务于阶级统治的。
        恩格斯认为,古老的、没有阶级的氏族制度的结束之后的全部文明社会,不过是“一副区区少数人靠牺牲大多数人而求得发展的图画罢了”,人类历史可以看做原始社会和阶级社会两个时期,阶级社会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但在平等这一自然道德的尺度下,阶级社会是退步的,马克思主义是高度肯定生产力的发展的,但是生产力低下的氏族制度却因其平等的社会关系被抬高到一个与众不同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原始公有制的高级形态,是“历史的螺旋上升”。
        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和波兰尼做一个小范围的对比,波兰尼认为资本主义的问题在于市场伸张过度,到了有害于社会的地步,导致无产阶级处境的就是土地和劳动力的市场化,是工资铁律的结果,而在恩格斯的书里,资本主义的弊端无非所有阶级社会的弊端——私有制的弊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形。波兰尼和我们国家的改革者们,都认为最起码在现阶段,私有制和市场是有效的,但是市场主体是短视的,只有公权力能代表共同体,只有公权力会对共同体负责,由此诞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波兰尼指出的市场制度的症结,尤其是土地和劳动力的市场化,仍然还是眼下许多问题的症结(房价问题,还有城市化过程中人的归属感、幸福感的问题,生活压力、阶层矛盾尖锐的问题…波兰尼还特别强调了导致沦落的原因并非单纯的经济上的剥削,而是存在感的缺失),如果我们的时代不得不在国际竞争的宏大叙事中默许市场经济,至少也要考虑它的破坏性,市场是一个危险的工具,而《大转型》极为重要的创见之一,便是对市场的危险作出了重要的说明。
Posted: 2023-11-03 10:43 | 4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161016(s) query 4, Time now is:04-27 21:5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