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王利微读书报告(更新至2024.3.2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读书报告(更新至2024.3.25)

王利微2022年暑期读书报告
【书单】
科塞《社会思想名家》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黑格尔《小逻辑》
涂尔干《道德教育》
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涂尔干《自杀论》
韦伯《学术与政治》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支配社会学》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齐美尔《时尚的哲学》
齐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作息与锻炼】
作息:早上大概七点半左右起床,八点开始读书,中午吃完饭以后午休,下午继续读书,晚饭后锻炼,11点以后休息。
锻炼:每天大概锻炼一小时,跑步、打羽毛球、散步、跳绳等。
【读书生活感想】
        首先,在这个暑假一个半月的时间内,读书的效率确实提高不少,集体的读书氛围和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更能够促进读书。小组里除了会分享读书锻炼,也会分享一些日常,比如今天看到的晚霞或是趣事,确实增进了大家之间的关系,相信开学见面以后相处也更会融洽。

涂尔干
       通过涂尔干的这几本著作,较为系统地理解了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他的研究范围包括社会团结,社会分工,宗教,自杀等。(社会现实:一种普遍的、不依赖于个体的、独立的行为。)涂尔干不仅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学的独特性,而且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实现了社会学和哲学的分离,也实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分离。
       社会团结是最根本的社会现实,它对其它社会现实的作用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划分为机械性统一与有机统一。机械性的统一意味着个体间的差异很小,没有差别。有机统一是以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异质、依存为基础的一种社会联系。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别很大,而且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
       自杀论改变了我的一些固有观念,在此以前,自杀被看作是一种压力与心理上的现象,但是涂尔干把它看作是一种社会变化导致的社会学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他的人生意义,即当一个人脱离了社会,他就有了自杀的危险,自私的和宿命的。
       在宗教上,信仰与礼仪是宗教的最根本要素,而宗教的实质就是把世间分成了神物和凡物,而神物则被赋予了禁忌性和权威。世俗的事情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涂尔干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的学术目标是深入并进行相关的社会学研究。涂尔干早期对社会学的研究提出了两个基本问题:第一,社会整合势力的历史渊源,也就是集体意识的来源;二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问题,即社会分类。涂尔干选择了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回答上述两个问题。根据他的观点,如果我们不去探究宗教在历史上的形成,那么就很难理解,而历史的研究方法也是这类研究的惟一途径。涂尔干之所以偏爱历史主义,是因为他的思想观念中始终贯彻实证主义、进化论、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涂尔干认为,宗教和社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的形态,但它们都具有“实在”的性质,就像大自然一样,通过经验的研究,可以得到这样的理解:“在所有的信仰和崇拜的系统的中心,都有某种基本的表象和礼节,这些思想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在任何地方,都具有同样的客观含义。正是这些恒久不变的因素,才赋予了宗教的永久性质和人性。”

齐美尔
       齐美尔把时尚看作是一种对普遍和个性的追逐,它遵循着从中层到底层的流动路线,而中产阶级在发现潮流开始向下流动后,他们会寻求新的流行趋势。上流社会根据统治者的需要,会遵守传统而不会改变,而底层的人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炫耀自己的个性,只能等待新的潮流。当然,时尚行业是一个圈子,但是,在这个圈子里,领先的是一个中等阶层。
       女人们更喜欢时尚,女人们追求的是自己,而与之相应的,就是她们的社会普遍性。在旧社会,社会是以父权制的形式出现的,男人比男人更多地参加社会,而社会对妇女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社会的共同点也较少。
       时尚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和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追求时尚的心,我们所说的时尚,是建立在个人的价值观之上的,没有固定的标准。时尚本身就是一种愉悦的心情、纯粹的、品味的、非凡的感觉,它可以反映出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对生命的不同感觉。哪怕是一套价值数十元的衣服,只要你觉得合适,穿在身上,能彰显你的气质,能反映你的人生态度,我想这种东西就是时尚。
       其次,时尚具有自己的个性或个性,既能体现个性,又具有艺术性。由于购物软件的流行,如今无论男女老幼,都有更多的人选择在线购物,尤其是那些不出门就能购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我对此也有深刻的体会,淘宝上的某些热门产品,尤其是服装,成了学生们追逐潮流、掌握潮流、潮流的重要方式。俗话说,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人和树叶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容貌、身材等等,我觉得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挑选一套符合自己性格的衣服。如果你盲目的跟风,你想怎么穿就怎么穿,那就是在模仿,变成了一种潮流,失去了自己的性格,也就失去了对时尚的理解。我认为,时装就是一种感觉,一种你认为舒适和美丽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时尚”,但是现在的人,对于不符合自己的东西的追求,往往会超越对自己的东西,而忽略了自己。
       最后,我想,时尚实际上是一种循环。过去几年或数十年的流行服饰、布料、色彩等,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重新成为潮流,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现代的改进,以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 此贴被王利微在2024-03-26 20:57重新编辑 ]
Posted: 2022-09-05 18:45 | [楼 主]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9.4—10.16读书报告

王利微9.4-10.16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权力精英》
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怀旧的乌托邦》
齐美尔《宗教社会学》在读
【作息情况】
刚开学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要忙的事情也比较多,作息也不太规律,比较晚睡。之后一段时间都是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前睡觉,大致遵循8107。
【运动情况】
运动是打羽毛球或跑步,有时会和大家一起锻炼,但并不频繁,之后也会更多参与到集体运动中去。不过最近感冒乏力,每天的运动就只有散步和上下楼梯。
【感想】
收获1.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做到早睡早起,保证了读书的时间。
        2.专注阅读中去,效率有所提高,难度系数有所降低。
        3.集体建设有明显成效,团体更加熟悉融洽,联系更加紧密,会一起读书一起吃饭一起运动。
不足1.每次接水上厕所回来都需要重新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干扰,需要更加专注在书上。
        2.思考能力欠缺,读完书不过脑,容易遗忘。可能内容读懂了,但是没有自己的思考,也是没有用的。可以在读书过程中,读完一章或是一本就及时总结思考。
【自我评价】A-有进步有不足

《怀旧的乌托邦》
      怀旧,是人的通病,谁又不怀念一下过去那些美好的事情?特别当现状潦倒时,人就特别容易怀旧。
乌托邦这个词来自莫尔的《乌托邦》这本书,它指的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它的最初构想,和社会主义主张非常相像,例如人民平等,按需分配。在今天,乌托邦的最初构想仍然极难实现。虽然构想是美好的,但任何走向极端的意识,都要不得。
      这本书指出,面对今天时代乱象,人们看不见未来的希望,于是,集体坠入对昨日的怀旧。这种怀旧,造成一些消极的后果。他们只是简单的认为,过去是美好的,于是,对过去的幻想成为“怀旧的乌托邦”。
      鲍曼是一位研究现代性的著名思想家,他从现代性入手,详细分析了“想回到过去”的原因和现象,并提出面对当今乱象的正确方法。“想回到过去”的原因来源于当下极其变化莫测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对未来的恐惧。鲍曼指出有四种“想回到的过去状态”。
       第一种回到霍布斯。英国政治哲学家在《利维坦》一书中提出利维坦的概念,意指一个可以维护个人利益的强势国家,在没有“利维坦”之前,社会处于“一切人面对一切人”、各自为战的状态。所谓回到霍布斯,指的正是回到“一切人面对一切人”。因为强势国家逐渐丧失维护个人利益的功能,导致人们丧失安全感,于是人们不再相信国家,选择回到过去,各自为战。
      第二种回到部落。在社会之下,人们根据自我的兴趣、认知形成小的意识团体,为部落而生,排斥其他的群体。回到部落,指的就是回到这种民族主义意识。人们幻想过去“部落时代”的安定、快乐,于是,一当号召“民族主义”的声音出现,意料之中会得到热烈拥护。这形成了今天的恐怖主义,以及对移民、难民的排斥。
       第三种是回到不平等。简单的说,齐格蒙特.鲍曼认为,最本质的不平等就是富人与穷人。一方面,信息的发达,让不平等的双方认识到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世界的贫富差距在显著加大。最终,形成了“回到不平等”。
       第四种是回到子宫。子宫是人诞生之初所处最温暖、最安全、最舒适的地方,齐格蒙特.鲍曼用它来指代人们想回到以自我舒适为主要目标的状态。
       这些历史记忆则指引着人们,让人们的目光从不确定、更多失望的而不是向往的未来,转到过去的历史记忆中去。应对怀旧病的终极解决办法——对话:通过对话,了解他人的诉求,倾诉自我的诉求,通过对话,找到双赢的方法。而有效对话的前提,是怀着诚恳的心。
这本书可以加深个人对现代社会的总体认识,让人不至于落入“阴谋论”这样的狭隘视角,更让人能够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写道,他写该书的目的是,确立社会科学对于我们时代的文化使命所具有的文化涵义。这一文化涵义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从个人层面的角度来看,在一切都剧烈变动的社会之中,人们开始感到处理自身境遇的无力感,大多数人无法看出自身与身后更大的社会背景、结构之间的关系,在米尔斯看来,人们需要一种心智品质——社会学的想象力来帮助他们看清世事。从社会科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社会学的想象力能够促进社会学的发展避免走向抽象、僵化、空洞的误区。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社会科学的层面来看,其核心是共同的,就是要能够区别、连接“环境中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众论题”。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把无意义挂在口边,总觉得焦虑如影随形,想要向上进步,却总觉得上面罩着一层透明的天花板,这种征兆已经成为年轻人共同的“病征”。尽管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种共性中识别出自己与他人的共同点,但从在网上热议的“空心病”、“丧文化”流行上来看,这些话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困扰。如果说当这些话题成为热点,成为人们口中热议的对象时,说明它们已经发展成了公共议题,那么这种公共议题如何变得有效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怎样把这些公共议题置于社会整体的结构当中去理解,而非让它成为朋友圈的“一周热点”之后再无人问津?
       与米尔斯著书的时代相比,现代社会媒体的发展,让某一问题转换为公共议题的难度已经大大减小,尽管存在着舆论监控等等限制,但是人们针对社会话题进行讨论的渠道已不像从前那样局限。但问题成为公共话题之后,并不意味着能够得到有效充分的讨论,还有被转变成消费话题的风险。因此,仅仅将个人困扰与社会状况联系起来还不足够,而是将个人困扰引发的真问题与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使之转化为能够持续探讨进而有所影响,这样社会学的想象力才更贴近当代的社会状况。
米尔斯回答了社会学家应如何想象。
       首先,社会学家应直面时代的大问题。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家必须承担时代的文化责任,发挥相应的公共职能。他并不主张学者抛开研究,以社会活动为业,而是反对为学术而学术、为审美而审美的研究理念,反对狭隘的经验研究与科学主义。
       其次,社会学研究不可脱离历史维度。遵循米尔斯的建议,历史社会学不是社会学的分支领域,而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换言之,历史社会学不是研究历史的社会学,而是具有历史维度的社会学;它将时序性置于核心地位,强调因果关系在时间上的异质性。具有想象力的社会学必然是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社会科学,因为社会结构是历史事件的产物。
       最后,社会学研究必须基于研究者自身的体验。先反思你的个人经历,再把个人经历同社会变迁结合起来。所谓“价值无涉”的学术研究,不仅回避了学者应有的社会担当,更抽离了学术灵感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研究者对其所做的研究并无亲身体验,甚至没有个人兴趣,他又怎么能指望吸引甚至影响读者呢?对于中国的社会学者来说,我们最缺乏的并非事实,我们的普查和抽样数据已经不少;我们缺乏的是由小而大,大中见小的社会学想象力。 
[ 此贴被王利微在2023-11-01 20:51重新编辑 ]
Posted: 2022-11-25 12:55 | 1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10.17—11.19读书报告

王利微10.17-11.19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齐美尔《宗教社会学》
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在读)
【作息情况】
基本遵循8107,早上七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前睡觉。
【运动情况】
天气比较冷,运动频率有所减少,基本是打羽毛球和跑步,还有散步。
【自我评价】B+
【读书感想】
        在这一个月的读书中,前两周课程比较多,有一些小组作业和结课任务,所以读书的时间有所减少,效率也有所低下。与组内成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后,聊了一些感想与反思,目标变得清晰了起来。再加上课程变少,有大量时间用于读书,后两周效率也变得高了不少。这个月主要是读了之前没读完的涂尔干的几本。

齐美尔《宗教社会学》
       齐美尔强调“宗教性”,是人们在纯粹的精神层面上,通过彼此的交往而逐步积累起来的基调。宗教性逐步提升,最终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客观存在,即宗教,宗教性作为宗教的孕育者,是一种“社会精神结构”,宗教是宗教性的成熟与完善。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都包含着一种宗教因素。
齐美尔认为,“宗教”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指人群出于某种一致性而形成的凝聚,但人群终究是个体的集合,所以说到宗教,就必须提到人们所处的那个社会。个体的本性中就存在着社会性,具有爱他者(同一社会的成员)的倾向。正是这种倾向,使社会整合得以实现。而这种对他者的爱又在宗教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宗教就像一个放大镜,使我们看清这种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爱,也就是信仰,它是社会化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产物,个体信仰是维系团队凝聚力的关键。而宗教信仰作为最纯粹的信仰,脱离了社会限制,它是由社会信仰升华而成的,一旦形成便独立出来,对社会信仰形式产生规导作用。
宗教为社会提供了绝对的整合形式,它之所以可以承担起这种重任,是因为它把普通的社会关系形式化,使依附、信任、忠诚这些特质得以加强和升华,宗教以一种神圣的方式实现着社会的整合。宗教中可以避免利益纷争,这种和平性是宗教与它社会整合形式相比之下的最大优势。
对比
       之前读涂尔干、韦伯的一些宗教书籍,加上齐美尔的宗教社会学,我就想谈一谈有关宗教的内容。首先,是关于宗教的社会背景。他们三个是同时代人,所面临的社会是同一个社会,只是齐美尔和韦伯是德国人,涂尔干是法国人。法国的工业化进展是要比德国快一点的,但他们所看到的应该是一样的,就是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精神面貌的颓废与落后,而精神发展却远远落后于物质的发展。
其次,在研究宗教的角度上。首先,涂尔干从社会结构角度对宗教进行了研究,他受到了实证主义的深刻影响,认为宗教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与统一的重要之处。涂尔干把宗教看作是一个社会,宗教的实质是把神圣和世俗分开,通过信仰和仪式把个人结合到这个宗教结构里。这种力量是由宗教的力量凝聚而成,是一种物质和精神的结合,是人类对宗教的信仰和仪式。涂尔干给出的解决之路是再塑新宗教,实现新团结。韦伯则是从人的行动出发,解释人的行动的意义与价值,从而看人的行动是否符合其意义与理性。他从个人的主观价值出发,对宗教的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韦伯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号召人的信仰回归。齐美尔是从人与人的关系出发来进行社会学研究,其重点在于分析社会形式。宗教在齐美尔这里就是一种形式,是人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绝对形式,是一种独立的有自主性的形式。因此,齐美尔区分了宗教的宗教性与宗教。在齐美尔看来,宗教性才是宗教本身,是关于人信仰、灵魂、情感、依附等关系的内涵表达。而宗教只是宗教的外在形式,是被货币等外在客观化后外在表现,如教堂、仪式、教会等。
       再次,在对宗教的社会价值认识上。涂尔干认为,宗教是社会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社会,它是一个团结一切人的组织。他把社会危机归因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导致了旧的团结的断裂,以及在新的团结还没有成型的时候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韦伯把社会危机归咎于目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不平衡。齐美尔认为,宗教起源于人类的心灵,并将它提升为一种绝对的形态,让人们相信它,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社会。他把社会危机归因于工具对目标的超越,这就是被客观化的社会对个人的压迫,外部的宗教对宗教性的压制,使“自由化”的个人在客观上脱离了对宗教性的依赖。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唤醒人类主体的宗教意识,呼唤人类的精神回归,恢复工业社会丧失的精神。所以,在社会生活中,对于我们面临的种种烦恼、种种无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自我,相信自己的心灵,不要陷入物质化的社会。
        最后是有关宗教力量的方面。涂尔干提出“力的宗教”,并指出,宗教源于崇拜与服从“力”。这种力量是物质和道德的,是所有宗教信仰之源。涂尔于认为,宗教的力量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产生,就可以引起或限制人类的行动。宗教的力量,其实就是一个被物质化的集合体。涂尔干认为,宗教“力”源自于社会,是一种集体意识,同时也是一种对社会的反动,它对个人的精神生命起着引导作用。韦伯关于宗教力量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它如何影响人们的人生态度上。他通过对人的理性塑造宗教的影响进行了剖析,揭示了身份、阶级和宗教性的复杂关系;同时,他还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不同宗教在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并就宗教调节社会行为的机理问题做出了解答。齐美尔的宗教力量是从关系的形式来解读的。他认为,人类的交往,一方面是作为一种思想的象征,一方面是由神职人员来实现。宗教一旦取得了独立,就会转过身来,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人类的密切关系,赋予了他们一种我们所熟知的宗教信仰。齐美尔认为,人与人的交往是产生宗教的,而宗教则是人与人的交往。齐美尔在对宗教的社会性质进行分析时,认为宗教既体现了宗教性,也将个人团结起来,使社会得以维系。他认为,宗教在集体生活中的角色也是一种调节,它使得个人对集体的依赖性,并希望在集体中获得升华和拯救。
[ 此贴被王利微在2024-01-04 10:41重新编辑 ]
Posted: 2022-11-25 13:00 | 2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11.20—1.10读书报告

王利微11.20—1.10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韦伯《宗教社会学》《支配社会学》《非正当性的支配》
【作息情况】
在学校的时候作息比较规律,基本遵循8107,读书的效率也比较高。回家几天后就感染了新冠,作息比较混乱,晚上难受睡不着觉,早晨睡得比较多。身体恢复好后,基本是早上八点前起床,晚上十一点后睡觉,慢慢的找回读书状态中。
【运动情况】
在学校的时候运动主要是打球,回家以后刚开始运动比较缺乏,后来的运动基本是跳绳和跳操,运动频率慢慢有所提高。
【自我评价】B+
【读书感想】
在这个月的读书过程中,有优点也有不足。首先,心态保持的比较好,接近年末和放假,还是能够沉下心来继续读书。其次在读韦伯的书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困难的,篇幅都比较长,内容也需要重复领悟,所以读的速度比较慢也比较艰难。再次,有些结课作业和考试占用了一些时间,导致读书的时间比较零碎。最后,由于身体不舒服花费了一些时间去调整,之后还是要多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读书中去。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戈夫曼一直强调“表演”,也就是表演者向所有人展示他们所希望表达的东西。戈夫曼对客观现实的关注多于对社会的客观事实的关注。它是由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再扩展到戏剧与戏剧之间的互动,最终形成一个固定的互动的格局,最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架构。
      个体是演出的主体,而个体则把自己划分成“人物”和“印象制造者”,就像米德的“宾我”和“主我”一样,“角色”对应着“宾我”,“印象制造者”则对应着“主我”。我们想要在演出中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和文化价值的人物。因此,“自我”具有社会性。而“自我”则是在与别人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所表现出的“角色”具有一定的虚假。纵观整部作品,戈夫曼似乎总是着重于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即维护一个具体的场景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的表现上,可以划分为“给予的表达”和“流露的表达”。“给予的表达”是指演员所要表现的意象,是一种自觉的表现。如果演员所要表现的形象与其自身的形象不符,那么这种表现就是一种错误。而“流露的表达”又是无意识的,常常是不受控制的,因而具有真实性,因而,受众更容易认为“流露的表达”更能体现出演员的真实一面。但是,听众所理解的“流露的表达”,很有可能就是演员的“给予的表达”,即演员在欺骗听众时,强化了对场景的理解,保持了对画面的连贯性。这样的话,观众们就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不知道该怎么分辨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而在表演过程中,演员也有可能在现实和虚幻之间陷入两难境地。戈夫曼把演出区域分成两类,一类是真诚演出,另一类是虚假演出。假戏有两类:一类是演员想用表演来蒙蔽观众;还有一种说法是,演员们并没有期望他们会上当受骗,这种心态是“玩世不恭”的。真诚的表演是演员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并相信自己所表现出来的形象是一种现实。但是,这样的“真实”也许仅仅是另外一种“虚假”,因为演员本身也被欺骗了。当演员们也被欺骗的时候,什么是真实和虚假又会重新浮现出来。
将演出的范围扩展到戏剧与戏剧的交互性,其真实性和虚伪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拍戏的时候,演员们都会隐藏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和剧组保持和谐。而观众——又是另外一部戏的主体。而不是真正地公之于众。所以,他们之间的交流,总是充满了虚假。
      何谓假,何谓真?整个阅读过程中都有这个问题。不管是观众,还是演员,都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分辨真伪。假如表演者觉得自己的表演是真诚的、真实的,而观众却没有察觉到任何的漏洞,并相信它是真实的,那么,这样的表演所传达的情境的定义是否就是真实的?一个相信自己表演的人,却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那么,他的表演,就会被视为“真实的”。而受众根据自身的上级判断来判定假与真,这种判断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与后台的形象相一致的。
      通常,我们会用“不真实”来形容舞台上的角色,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将“前台”与“后台”区别开来?我们“后台”的表演可能会少一些,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在后台“尽情释放”。我们通常将其定义为一个背景,我们所期待的意象也与社会的架构息息相关:相对于我们工作的环境而言,家庭显然是一个背景,而在谈论家庭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能从他们身上找到一种放松的感觉,比如穿着朴素,用不那么规范的语言来宣泄。但是,他的这种轻松,会不会是另一种方式呢?假设我们把面向他人、需要塑造形象的场所称作“前台”,那么那个时候的那个人就可以称作“后台”,可是现在没有表演了?不,我们将会有一次表演,让自己变成我们喜欢的人物,我想你一定有这种经历。一念及此,结论便让人大失所望:表演无处不在,我们接受的每件事都是错的。
      但是,在交互过程中,这种虚假是必要的。我们无法去追求真正的“真实”,因为它很难界定。所以,我们所寻求的,就是我们所相信的真理。这个解释或许有些偏颇,但事实上,我们无法准确的知道一个人的行为是什么,所以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直觉去猜测。但是,就像戈夫曼说的,我们的日常行为,就像在剧场里做的那样,都是假的,但是,在生命的进程中,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生命。或者说:在虚幻的互动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社会。在社交活动中,虚幻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持一种和谐,就必须要有自己的规矩和约束,而符合戏剧班要求的人,本身就有了一种表演的色彩,这就意味着,这种不符合戏剧的和谐与不和谐。而戏班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是一种避免矛盾,达成合作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要隐藏自己,用自己的演技去讨好别人。互动中的虚幻是维持这种互动关系的必要前提,在相互竞争和游戏中的选择和表现,逐渐形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的法则。而这些都是建立在虚假的规则之上的。在交流中,为了避免冲突,更好地达到目的,必须遵循既有的原则和价值标准,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符合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形象。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法则和价值观的社会里,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展现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很明显,戈夫曼把“拟戏剧”作为对所有社会交往进行分析的框架,是有其局限性的,而戈夫曼在整本书中也经常看到他的尝试,想要将他的理论完善。但是,因为想要把所有的社会事实都纳入一个框架,这是很不情愿的。但是戈夫曼的“拟戏剧”理论却使我们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演出是无法避免的。通读了这本书,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好的角度来看待日常生活中的错误。
      在彼此较量与博弈之中的取舍与表演,渐渐地形成了互动的规则。而这些产生于虚假的规则却切实的维系着社会。在互动中,为了避免冲突以更好地达成彼此间的目标,既成规则与价值规范要遵守,且面对这些既定的规则,如果希望自己所呈现的形象是契合社会规范与文化价值,想要成为一种社会公认的价值的范例,表演是必要的。任何经过社会化的个人,都不可能在这个充满了规则与价值判断的社会中呈现完全“真实”的自我。
      显然,戈夫曼只用了拟剧论作为分析一切社会互动的框架有其局限性,整本书中也常见戈夫曼一些试图将理论修补的面面俱到的努力。然而,由于希望将所有的社会现实装进框架以框架来解释颇有勉强之处。但戈夫曼的拟剧论让我们认识到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表演。在通读全书之后,我们似乎可以以更好地心态来看待日常交往互动中的虚假的存在。
[ 此贴被王利微在2024-01-04 10:38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01-10 20:13 | 3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2.10—3.16读书报告

王利微2.10—3.16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三卷(在读)
【作息情况】
早八晚十,基本遵循8107。最近睡眠质量不是很好,希望通过运动和休息加以改善。
【运动情况】
一周运动两三次左右,基本是跑步、跳绳和暴走。
【自我评价】B+
【感想】
本月因为温差大,会出现咳嗽喉咙不舒服的状况,比较影响读书效率。在读马克思著作的过程中,读得比较慢也比较难啃,但也积极正视,努力渗透。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它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
    《手稿》分为三大部分,既相互独立,也彼此关联。第一手稿对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地租、异化劳动、无产阶级革命等进行了批判,核心思想为异化劳动理论;第二手稿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私有财产的关系作了思考;第三手稿研究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并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一般哲学,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一、劳动异化
     马克思高度赞扬了劳动。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不仅是一种生存手段,而且是一种有别于动物的行为,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的自由意识为主体的改造世界的行为。人类与动物一样,都有吃、喝、拉、撒等动物的天性。但是,只有人才能用自己的劳动来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在马克思所构想的劳动中,劳动的过程是工人的积极创造,劳动所产生的产物是工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外在表现,劳动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劳动中的社会关系是一种自由人的联合体。
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它是一种“异化”的劳动,它并不完全符合人的本质。所谓“异化”,就是一种关系的倒置,也就是那些为主体性而存在的事物,反而成为主体性的奴隶。马克思将同一劳动中的异化分为四个方面。
1.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由于社会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工人生产的产品不但不为工人所拥有,反而成为支配工人的异已的敌对的力量。工人生产的产品越丰富,他就越贫穷;工人提供的商品越多,他自己就越是变成廉价的商品。
2.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
     劳动本来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表现。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对工人来说具有外在的强制的性质。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愉悦,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忍受肉体的摧残和精神的折磨。
3.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吃、喝、拉、撒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生命活动,劳动却为人所独有。蜜蜂虽会筑巢,但却是出于本能。就是动物不会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但是人会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的对象。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既失去了自由和自觉的劳动,又失去了赖以实现其生命活动的对象世界,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使劳动变成了仅仅勉强维持劳动者肉体生存的手段。
4.人同人相异化。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过程、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雇主与被雇人之间由于劳动对时间的积累,其关系越发异化,背后仍然是逐渐加大的贫富差距,生活水平差距。被雇人之间的“恶性竞争”“内卷”实则也是一种异化,竞争大于合作了,但他们都是相对弱势的大多数。在这种异化劳动下,人与人之间相互攀比,勾心斗角,高层压迫中层,中层压迫基层。同事之间不再是同志加战友的关系,而是熟悉的陌生人,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二、共产主义
     对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出现的“自我异化”,马克思并不是一味地进行批评,而只是进行了一种扬弃。世界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型”、“螺旋型”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否认工业文明,而是以农业文明为前提。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是以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前提的。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三、启示
     根据共产主义背后蕴含的两个原则: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他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我觉得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首先,你要选择一份你喜欢的工作。劳动既是人类的本性,又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同时也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他并不想做的事情,那么他就会变得很沮丧。并且只有实践才能证明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其次,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要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首先,帮助别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另一个角度讲,帮助别人也能使别人得到充分的自由和发展。每个人都是一环套一环,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是一个由自由人组成的联盟。
     这两件事看起来都很困难。是否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仅仅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还有眼界,经验,家庭条件等等。另外,在有利害关系的情形下,似乎也难以实现利他性。所有的问题都能从生产率中得到解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蛋糕”肯定会变得更大,工作的类型也会变得更多,人们会更愿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更愿意去做一些无私的事情。工作效率的提升,工作的选择,人际关系的融洽,都是一个过程。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持续实践的历程。
Posted: 2023-03-19 10:14 | 4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3.17—4.27读书报告

王利微3.17—4.27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
齐美尔《现代性的诊断》《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帕累托《精英的兴衰》
【作息情况】
基本遵循早八晚十,晚上睡得不是很早,即使早睡但是夜晚会经常醒来,希望之后通过运动,放松心情等来提高睡眠质量。
【运动情况】
本月的运动主要是跳绳和暴走,运动强度不高,又加上前两天温度骤降,运动频率减弱,接下来天气转好,还要加强锻炼,提高运动强度。  
【自我评价】A-  本月后半段读书状态较好,但是运动还需要多加强。

齐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中 关于性别方面的论述
一、货币经济与性别关系
    齐美尔研究的是货币经济对性别关系的影响。
    齐美尔讲述了关于女性交易的社会根源。在原始社会,妇女买卖是一项具有组织性和社会化的行为。在这一时期,妇女没有被视为具有个性的人,只是一种“无个性的事物”;然而,在这一时期,女性的价值是具体的、实在的、可感知的,不管是为父母争取到地位,还是为亲家争取到繁衍的力量和劳动力,女性的价值都在买卖中得到了体现。
    但是,在当今的金钱经济下,这种以妇女为职业的婚嫁方式已经每况愈下。伴随着货币经济而来的是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社会分工的一个维度,就是性别分工,即女人只能呆在家里,男人则可以到外面去工作。“嫁妆”是“买卖女人”制度的继续,是以金钱代替妇女婚姻中的劳力。
齐美尔得出结论,结婚最根本的动力仍然是金钱,金钱已经代替了个性成为了婚姻的标准。这一点,从征婚广告中就能看得出来(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家庭财产写的清清楚楚)。在完全由金钱关系所决定的婚姻里,金钱就是力量,金钱给男女带来了最大的不平等。
    他将金钱婚姻视为“一种慢性的卖淫行为,婚姻中由金钱操控的那部分剥夺了无论是男人的还是女人的尊严”。但是,在男女之间,金钱婚姻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它给予已婚男子一份更大的活动自由,为了金钱目的而结婚的男子并不像出于同样原因而结婚的女子那样,要出卖自己身上那么多的东西。

二、女性文化
    齐美尔指出,妇女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她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角色和影响都不同于男人。通过分析女性在社会,家庭,文化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女性对社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妇女在社会中的成就与生活中的快乐,与其在家庭中的义务是成比例的。
    齐美尔力图为妇女的解放寻找一种可能性,即妇女必须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他想把“适于男性体力的工作”交给男性,把“适于女性灵活的工作和敏感的工作交给女性,基于这种均衡,他谈到了妇女在医药、艺术和文学等领域所具有的优越性,并将家务看作是一种“完全由妇女的本性自发生长”的职业,它是由妇女的本性所衍生出来的。
    “女权运动”的目标不在于扩大男权话语系统下的女性形象,而在于为整个人类文明增加一种女性成分。

三、卖淫——两性不平等的极端情况
    齐美尔认为卖淫是两性关系在货币经济驱动下的极端化情况,一种短暂的身体交易,男性获得普遍的性快感,而女性牺牲作为整体的身体,从而形成不对等。
贫穷的妓女为人厌弃,而富有的妓女则可以进入上流社会。齐美尔沿用“货币经济”的思路,指出:“货币是现实生活中最没有个性的东西,因此货币完全不适合给某种有个性的东西——比如一个女人的委身——充当交换手段。”换言之,性买卖有损于妇女的人格。性贸易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男人的需要,另一方面反映了女人的贫穷;而娼妓受到的侮辱,主要是因为她们比较贫穷,瞧不起穷人。所以齐美尔提倡通过提升妓女的身份来建立一个有人性的社会,并期望“不要把这些惨剧中的受害者看成是个体罪过的对象,而把她们看成是社会罪过的对象”。千百年来,女性受到的压迫,让她们看起来比其他生物更卑微,这就是她们的下场。要建立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社会,就必须改变人们对妇女的观念,并作出更为细致的调整。

四、性别问题中的相对与绝对
    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相对性在于男性和女性之间。
    女人不一定要在二元性中找到自己的女人身份,男人却要通过女人的生存来证实自己的生存。这和男性文化有关系。在这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男性对于自己的男性形象几乎没有什么觉察,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女性对自己的女性形象几乎没有不觉察。”女性是男性话语系统中的对象,是一种“不一样”的存在;这反而加强了妇女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使得妇女更能接受“自己是人”和“自己是女人”的内在身份。反之,男性在自我性别的话语系统中,却常常因为对自我性别的不自觉而在行动和生成的二元结构中寻找自我。
    齐美尔出生于一个尚未进入工作领域的社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齐美尔敏锐地发现了两性关系中的不平等现象,并提出了一种“男性通过将其生活、工作提升为一种客观的方式,从而突破了性别特征的对立。所以,对于男性而言,只有和女性在一起时,才会有这样的性别特征。但是,对于女性来说,性别特征是一种绝对,一种自我意识,在与男性的关系中,这种绝对只是一种表面上的体验。因为这种联系是女性的基本生存现象,因此,对于女性而言,它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比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女性更倾向于特定的男性,而男性更倾向于一般的女性。”
[ 此贴被王利微在2023-11-01 20:46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05-04 11:34 | 5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4.28—6.8读书报告

王利微4.28—6.8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布迪厄
《继承人》
《实践感》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
《实践与反思》
【作息情况】
早上七点四十起床,晚上十二点半前睡觉,有时不太能睡着,需要加强睡眠质量。
【锻炼情况】
因为生病和频繁下雨,本月锻炼频率减少,基本上是暴走和跳绳,下个月要加强锻炼。
【自我评价】B

一、布迪厄思想简述
      布迪厄是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思想家。面对无限复杂的社会实践,布迪厄提出了丰富的植根于生活过程之中的崭新概念,诸如实践感、实践策略等概念都是与生活实践直接相联的。布迪厄关注生活实践,坚持从实践出发审视社会问题,
二、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试图在人的行动和结构之间找到沟通和相互转换的中介,他用惯习和场域的概念来消解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二元对立,认为实践活动包含着外在性的内在化和内在性的外在化双重运动过程。前者和惯习概念有关,后者和场域概念有关,并以此为基础来阐释社会生活中的实践。
1.惯习
      在布迪厄看来,惯习是一种生成性结构,它塑造、组织实践,生产着历史,但惯习本身又是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们后天所获得的各种生成性图式的系统,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外在性的内化”。这不等于意识哲学、主体哲学中的“主观”,也不等于较被动的“习惯”,更不是“无意识”。惯习使人们可以“即兴”运用多种策略以应付生活中存在的多种多样的情境。惯习不是习惯,是深刻地存在于行动者的性情倾向系统中的,完完全全从实践操作的意义上来讲的,作为一种技艺存在的生成性能力。
      惯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惯习同客观条件的长期浸润密不可分。它是由客观条件包含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自由和必然、方便和禁忌所持久地灌输的产生一些客观上相容的、可以说预先适应这些条件的行为倾向。其次,惯习具有历史性和共时性。惯习是历史产物,是既往客观条件和经验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同时又是现时客观条件和情境在行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存在。第三,惯习具有生成能力。虽然惯习是历史和现实的客观条件的体现和存在,但是它可以生产很多“意料之外”的结果。正是这一点使得外在力量能以一种非机械决定论的方式在行动者身上起作用‚使得行动体现出自由度和创造性。这也是外在性的内在化过程。
2.场域
      布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对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制度所产生的决定性影响都是客观决定的。而决定这些位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分配结构中,各种位置实际和潜在的处境;另一方面是这些位置彼此之间的客观关系。
      布迪厄从多个层面作过论述。第一,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场域是一种社会空间,不是地理空间。具体说‚场域就是现代社会世界高度分化后产生出来的一个个“社会小世界”,一个“社会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如经济场域、文学场域、学术场域、权力场域等。这个意义上的“场域”有点类似于我们平时讲的“领域”。场域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空间,而且是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空间,场域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不同的场域具有不同的“逻辑和必然性”即“每一个子场域都具有自身的逻辑、规则和常规”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场域是客观关系的系统,而不是实体系统。第三,场域是一个充满争斗的空间。布迪厄从来不把场域看成是静止不动的空间,因为场域中存在着积极活动的各种力量,它们之间的不断“博弈”,不仅使场域充满活力,而且使一个场域类似于一种“游戏”。
3.场域与惯习的关系
(1)制约关系:场域形塑着惯习。
(2)认知建构的关系:惯习有助于把场域建构成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一个被賦予了感觉和价值,值得社会行动者去投入的世界。
三、思考
1.个人
      于我们自己而言,在这个社会之中,该如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需要反思自己的惯习和资本是否可以支持我们进入对应的场域之中。
2.就中国社会学而言
      正如黄宗智认为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是这样一种思想“它要求从实践出发,进而提高到理论概念,然后再回到实践去检验”。正是这样的方法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和理论的道路。就中国社会学研究而言,就是要深入分析在中国这个更大的社会框架背景下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场域的独特性质,即一个场域是怎样体现宏观结构、制度因素与行动者的相互作用的;同时还要分析不同场域之间的关系,行动者常常属于多个场域,因而会产生场域间的协调、冲突以及适应的问题。
3.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布迪厄的思想受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影响。布迪厄关于实践的论述与马克思有明显不同之处,首先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观是对马克思实践观的批判继承。其次,马克思对实践的研究大多采取的是宏观的哲学视角,强调的则是实践的物质过程;而布迪厄则更多地采取的是微观的社会学视角,讨论实践中的精神因素。
Posted: 2023-06-11 16:16 | 6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6.9—9.16读书报告

王利微6.9—9.16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布迪厄
《实践理论大纲》
《国家精英》
《再生产》
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民族—国家与暴力》
《现代性的后果》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失控的世界》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在读)
【作息情况】
六月因为考试和论文,读书时间比以前有所减少,效率也比较低。七月睡眠不是很好,所以早上有时起得比较晚。暑假在家作息比较规律,早睡早起。返校后大部分时间都是早上七点四十起床,晚上十二点半前睡觉。希望在下阶段能继续保持规律作息,拥有充沛的精力。
【锻炼情况】
在校锻炼主要是和大家一起打球和暴走,在家主要是跳操和散步。总体来说运动强度还是比较低。希望下阶段能多和大家一起运动,探索新的运动形式。
【自我评价】A-

      上个阶段转向现代四大家的经典著作阅读,开始读的是布迪厄和吉登斯。最近在读到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时,他为了解决结构与行动的关系问题,从行动的概念出发,试图形成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行动理论。而韦伯、戈夫曼、布迪厄等社会学家也对社会行动做过研究,在行动研究多样性的基础上衍生出了不同的观点和流派,我试图分析对比以下几大家关于社会行动的研究。
        首先从古典时期开始——韦伯。
        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行动,社会是由行动者构成的,要研究行动者就需研究行动者的社会行动。他将社会行动定义为行动者给他的表现附加了某种主观意义并且顾及到了他人的表现,并据此作为行动进程的取向。其中包含了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行动者赋予其行动以主观意义,即行动者有行动动机;二是行动者主观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与他人的联系。
根据行动是否合理,韦伯将行动分为了四种类型。一是工具理性的,它决定于对客体在环境中的表现和他人的表现的预期,行动者会把这些预期用作“条件”或者“手段”,以实现自身的理性追求和特定目标;二是价值理性的,它决定于对某种包含在特定行为方式中的无条件的内在价值的自觉信仰,无论该价值是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只追求这种行为本身,而不管其成败与否;三是情绪的(尤其是情感的),它决定于行动者的具体情感和情绪状态,也可能是对某种意外刺激的不受制约的反应;四是传统的,它决定于根深蒂固的习惯。这种分类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生活中完全符合四种分类的行动是很少的,更普遍的情况是多种行动相互联系混合的状态。
除了对社会行动的分类外,韦伯还对社会行动的发展方向做了充满前瞻性的预测。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社会行动从情感行动和传统行动不断转化为理性行动。其中理性化程度最高的目的合理性行动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其次是过渡时期——戈夫曼、米德、帕森斯。
        戈夫曼将戏剧比拟引入社会学,把社会看做是一个演出的戏剧舞台,每个行动者都是社会生活舞台的演员,人们互动是表演戏剧的过程,运用戏剧舞台的特有意象来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他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分为前台行为和后台行为两种。前台看作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地使用的标准类型的表达装备。与前台相对应,后台是指不让观众看到并且不让观众和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在表演者准备表演某种角色时,前台是预先给定好的,演员只能接受,没有改变的可能。所以,演员只能表演出合乎情景要求的行动,并尽力做出合乎理想化的表演。后台因为对观众可以隔离,所以表演者可以不考虑外表和形象的限制。
        米德认为,个人的行为只有被看作他所属的社会群体的行为时,才能被理解。因为个人行为影响所及已经超出个人范围,所以其是一种社会行为。
        帕森斯将以前的行动理论分为三大类型,即功利主义类型、实证主义类型和理想主义类型。功利主义强调特定行动目标与手段之间的关系,强调对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各种可能手段进行选择的合理标准;实证主义的行动模型强调的是行动发生于其中的情境状态,包括各种物质环境和生物遗传因素等;而理想主义传统强调对包含在行动之中的文化价值和主体意志的理解。
        最后是现代时期——布迪厄、吉登斯。
        布迪厄的行动理论有着极为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对日常实践的关注,因此称之为实践理论。布迪厄的社会实践是围绕着行动者行动的场所,行动的策略、行动的工具等来展开的,将行动作为分析的中心,将与行动有关的因素纳入到分析中去。首先社会实践的空间就是场域,场域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是人的活动相互作用结成的关系网络,不能离开人的行动存在。其次布迪厄将资本作为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这种工具是行动者积累起来的“劳动”,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惯习是行动者实践的策略。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行为往往有一种直观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这种理解和把握既是当前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来自在此前的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这种行为倾向系统就是惯习,它存在于实践者的身体和行为中,是对实践的前认知把握。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建立在对以往行动理论批判的基础上,同时加入自己特有的思想,是对行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吉登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是结构性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他认为不应该将行动看作分散的实体,它不是互不联系的单个行动的总和,而是一种不间断的行动流,一个我们不断地加以监控和“理性化”的过程。行动是一个包含经过意义认定的“举动”,动机激发和贯彻始终的理性化这三者在内的流动过程,同时行动者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行动的后果不是总能预见到的,所以会产生“意外性后果”。行动本身作为一种能动行动,不能把个体和结构割裂开来。而众多个人的行动联系起来便形成了结构化,即行动者利用结构,并且在利用结构的特质时改变或再生产了结构。结构可以概括化为行为者在跨越“空间”和“时间”的互动情景中利用规则和资源,行动者在时间和空间中维持和再生产了结构。结构既是人们行动的前提、中介,同时也是人们行动的结果,结构既具有制约性同时也具有使动性。同时结构并不会被动地受到行动的制约,有时也可以成为行动的媒介,一方面使得行动得以结构化,另一方面也使得结构得以通过行动而连续不断地得到再生产,并跨越时空距离而扩展。行动离不开结构,但行动又不断再生产结构,这就是吉登斯所论述的“结构二重性”。在吉登斯的理论体系中,社会行动具有动态性和时间性特征,指一种连续的行动流,是行动者实际上或预期中不断进行的事件的干预流,其赋予行动者更多的主动性和控制权。
       除了这几大家论述的社会行动理论外,还有一些比如:帕森斯的意志论行动理论、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等我还没有读到,等之后都读完后,可以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对比总结。
[ 此贴被王利微在2023-11-01 20:52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09-26 15:34 | 7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9.17—10.29读书报告

王利微9.17—10.29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吉登斯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自反性现代化》
《第三条道路》
福柯
《疯癫与文明》
《不正常的人》
《规训与惩罚》(在读)
【作息情况】
近期晚上睡眠不好,所以有时候早上起不来,来的比较晚,平常是早八晚十。
【运动情况】
主要是打球、暴走、跑步。参与集体运动的频率大大提升。
【自我评价】A-

      这两个月主要系统阅读了吉登斯的经典著作,所以来谈谈吉登斯的现代性。
      吉登斯将现代化界定为:社会生活或组织形式,大约17世纪出现在欧洲,并且在后来的岁月里,不同程度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
      吉登斯认为在现代生活中有三项底层动力。
      第一是“时空分离”。在前现代的情境下,时间和空间基本是绑定在一起的;而到了现代,我们可以轻易的在超越物理空间限制下对人和物质进行协调。我们可以在中国某个城市联系海外的朋友,也可以透过网购消费本地以外的食品,所有的社会资源以及社会关系,从地方性的场景中剥离,在无限的时空中进行重组。
      第二是“脱域机制的发展”。它们使社会行动得以从地域化情境中“提取出来”,并跨越广阔的时间一空间距离去重新组织社会关系。在吉登斯的陈述中有两种类型,“符号标志”和“专家系统”。符号标志指的是一种交换媒介,它透过标准的价值得以在多元的场景中用于交换,典型的就是货币。专家系统指的是我们所熟知的独立于具体某个个人的知识体系。总体来说脱域机制所表现出来的是,我们对于各种现象进行提取、归纳、总结,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专业知识系统。而这类抽象系统得以运行的基础,其实有赖于我们的对它们的信任。 
      第三个动力吉登斯称之为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关于社会生活的系统性知识的生产,本身成为社会系统之再生产的内在组成部分,从而使社会生活从传统的恒定性束缚中游离出来。就是说我们常常会依据某一时段所获取的知识信息对自己的状态、生活方式进行调整的敏感性。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在制度层面上应该是多维的,他的现代性包括四个维度,第一是资本主义,它体现了商品生产的体系,同时也构成了阶级体系;第二是工业主义,主要是自然的改变:“人化环境”的发展;第三是监督机器,监督可以是直接的(福柯讨论的监狱、学校等)也可以是间接的(信息控制);第四是军事力量,在战争工业化情境下对暴力工具的控制。
      吉登斯区别于前现代社会提出现代性的三个独具特性。现代性最大的特征在于:现代性与前现代之间存在一种断裂关系(断裂性)。在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现代性卷入的变革比过往时代的绝大多数变迁特性都更加意义深远。在外延方面,它们确立了跨越全球的社会联系方式;在内涵方面,它们正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和最带个人色彩领域。这种断裂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性的绝对速度,它变迁的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次,从变迁范围而言,带有某种全球化特征。最后是现代制度的固有特征,城市化。
      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根本性之一是全球化”。他把全球化定义为:世界范围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让远距离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地方性场景交织在一起。在一种关系中,一极的事件会在另一极上产生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果。吉登斯指出,现代性正在内在地经历着全球化的过程,前面三大动力机制促进了历史的转化,就是对四大制度维度的凸显和深化;反过来又受这些维度的影响;在全球化视角下,上面四个维度转化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工业的发展、民族国家体系、世界军事秩序。
      现代化对当代资本主义体系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使它具有极度的不确定性和高度的风险性。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风险社会”。自然界的终结和传统的终结根本的转变促成了它的到来,传统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得到控制,而新的风险往往是我们自己今天行动的结果。就是他所说的“反身性”。人类的行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从不松懈的对行为及其情境的监测过程。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存在于这样的事实中,就是说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地受到关于这些实践本身的新认识的检验和改造,从而在结构上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特征。在现代性的行动中,更多地是未来的取向。
      吉登斯认为在高度现代性的社会里,信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持续的状态,是指在面对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时,对自己无所知晓的运作规则有充分的信任,确信这些规则本身是正确的,可以依赖的,所需要确定的只是运作规则是否符合规则。用人格信任(熟人等)和系统信任(象征符号和专家系统)概括了信任的结构问题。系统信任实际上是对科学的信任、对文凭的信任、对专家评议的信任。我们的世界彻底被各种系统组织起来(货币、科学、技术、语言等),我们不相信这个系统就无法生存。
      而信任的对立状态就是存在性焦虑。吉登斯认为我们最开始体验到的焦虑,来自看护者分离的恐惧。我们将看护者的关爱投射到某种过渡性客体,正是抵御焦虑的办法,加上识别到看护者短暂的离开之后还会回来也会减缓焦虑。焦虑会深层地影响到我们的安全体系,让我们感受到危险,进而影响到我们本来所认同的东西,以及我们对自我的认同本身。焦虑容易源于各个方面的存在问题,譬如时间的无限相对于人生的有限;譬如我们去考虑与当下行动有关的对未来的可能性;譬如无论在儿童早期还是成人活动中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对于他人特别是看护人的信任无疑是体验稳定的外在世界和完善自我认同的源泉。
       在吉登斯的描述中焦虑容易引起两种感受,负罪感以及羞耻感。负罪感源于没有满足自我规范的期望,通常是少做了些什么,而没有满足规范意味着结果可能不是确定的,结果的不确定性意味着可能存在危险,因而也会产生恐惧感,打破我们的安全体系。而羞耻感源于我们执行了不符合自我设定的行为,我们觉得我们不应该做这件事,所以吉登斯认为羞耻感与自我认同的关系更为密切。而且吉登斯认为在幼儿时期羞耻感与被抛弃的恐惧存在关联,因此羞耻感也与信任紧密关联,羞耻感会影响信任的根基。我们的理想也与焦虑关联,无论是难以发现值得追求的理想,还是理想无法实现,都与羞耻感焦虑的形成有重要的关系。现代竞争社会下个体焦虑的弥漫。日常生活中,持续性焦虑作为现代个体基本存在状态,是个体追逐自我成长与价值实现的中介门槛,个体的恐惧情愫不断地溢出现代理性认知范畴,焦虑便会持续发生。所以我们需要自我认同,在现代生活中的我们,要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然后活的比较自主明白。
[ 此贴被王利微在2023-11-01 20:50重新编辑 ]
Posted: 2023-11-01 20:25 | 8 楼
王利微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3
威望: 13 点
金钱: 13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4
最后登录:2024-03-26

 王利微10.30—12.10读书报告

王利微10.30—12.10读书报告
【阅读书目】
福柯《规训与惩罚》
《词与物》
《知识考古学》
《临床医学的诞生》(在读)
【作息情况】
晚上有时候睡得比较晚,睡眠质量不好,偶尔会失眠,影响第二天状态。身体经常出小毛病,影响日常生活和读书。这一个月前期因为开题,比较焦虑。
【运动情况】
由于开题和天气寒冷,近一个月运动较少,强度也比较低,基本是散步和暴走。
【自我评价】B

    福柯极力分析被传统所排斥在外的领域,比如:“疯癫”、“性”等,探究它们之所以被理性排斥的规则,从而为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研究的三个轴心分别是:知识(真理)—权力—自我(主体)。
     一、知识考古学
     1.话语
     话语是由一系列相关的陈述构成的,是具体地同现代社会的文化制度及现代人的实际思想和生活方式紧密联系的那些话语体系及实践。话语不仅仅是言语或书写的文字,它是一个涉及知识和权力关系的复杂系统,其本身就是一种规则和秩序。福柯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通过话语而获得的,任何脱离话语的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只是一种话语关系(话语在福柯这里获得了一种本体论的内涵)。
     2.陈述
     陈述不是一个单位,而是一种功能。福柯把话语称为陈述的整体,因此要理解话语,须先理解陈述。他将陈述的功能分为四个特点,第一是一个符号序列只要同“它物”有某种特殊的关系,就可以成为陈述。这种特殊的关联只涉及它本身,不涉及它的起因,也不涉及它的成分。第二是陈述通过它与主体保持的某种确定的关系,使自己区别与任意一种语言成分的序列。第三是在没有联结范围存在的情况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是说,任何一个陈述都不能离开其他陈述作为前提,只有在陈述共存的基础上,命题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在可描述的层次上展现出来。最后是陈述能够形成,必须具有物质性(陈述中的符号要有可感知的载体来呈现)。
     3.考古学
     福柯的考古学试图打破总体性,“考古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研究领域”。考古学考察的是“问题”的历史。考古学的具体做法就有基本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探讨言说、工作和生活的主体是如何出现和被纳入知识体系中,并在知识领域中具有科学的地位。另一种方式是研究主体如何把自身构成客体,即主体被引导来观察自己、分析自己、解码自己,并将自身看作一种可能知识的领域的程序。
知识考古学是对知识条件的历史分析(一种知识想要成为可能,首先要提出特定类型的问题,而社会还要接受这些问题的合法性)。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在现实中越复杂的事情在历史中展开的越充分,只有在历史过程中考察现存事物,才能真正理解现实存在。在《知识考古学》最后,福柯说到:“如果不能改变世界,不能改变生命,至少也能通过来自自身并始终最接近起源的言语的新意来改变世界和生命的‘意义’”。
     二、权力
     福柯的权力更关注包括精神病院、监狱等社会边缘、底层中的权力关系等微观权力。他认为,真正的权力是隐形的,渗透于社会状况最为个体化的细微处,权力来自于各处,他将权力定义为既定社会空间里无数不对称的力量交织所形成的“复合体”。
     1.权力的构成
     福柯认为“知识即话语,话语即权力”,福柯提出了把权力和知识统一起来的新权力观,该观点包含了三个层面:第一,知识是在权力的制约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没有脱离权力关系的抽象知识;第二,权力离不开知识,不仅权力在特定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中形成,⽽且知识本身就是权力;第三,权力同知识不可分,只有在权力与知识的联系中才能把握权力的实质与作用。福柯认为权力与知识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持续的相互作用过程。
     2.权力的运行机制
     福柯在分析权力机制时,提出规训性权力。他把“规训”一词解读为近代社会所产生的特殊的权力技术(机制),使个体内化社会的期望,从而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在这种情况下,不再需要外部的强制或惩罚,因为个体自己就成了权力的工具。比如在学校,学生在学校里被教育要如何坐、如何听讲、何时发言。他们学习了如何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如何与同学互动等。这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一种行为和思维的规训;在工作场所,员工被规训要按时到达、完成任务、服从上级。即使没有直接的监督,员工通常也会自我调整,以符合公司的期望。这些规训过程,使权力变得难以辨认,因为它不再是明显的、外部的压迫,而是一种我们自己参与的、日常的实践。这就是福柯所说的“生产性”的权力,它塑造了我们的身份和实践。
     规训性权力是对人的肉体、姿势和行为的精心操纵的权力技术。通过诸如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以及检查等等手段来训练个人,制造出一定的规范去行动的驯服的肉体。规训性权力并非盲目的自大的,而是一种精心算计后谦卑又多疑的权力,是一种持久的运作机制。与威严权威和重大国家机构相比,规训性权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它能在循序渐进中侵蚀宏大的机制,实施自己的程序。因为与法律制度、国家机构、政治体制相比,规训性权力只能算是微观的权力技术、策略机制,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福柯认为,这种规训性权力比暴力酷刑和法律制度更为有效。
     三、主体性
     主体性需要新的思考和重构。福柯质疑了传统哲学和心理学中关于主体性的一些基本假设,例如主体性是固定不变的、独立于外界的、具有自我决定的能力等等。他认为这些假设忽略了主体性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关联,忽视了主体性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条件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主体性应该被理解为一个不断创造和转化的过程,但是会受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主体性需要进行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和批判包括对自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反思,以及对权力、知识和话语等因素的批判。通过反思和批判来保护和发展我们的主体性,以及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条件下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主体性。此外,他还强调了对自身的反思和批判的重要性,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理解自己行为和认知的根源和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局限和偏见,从而扩展我们的认知和行为的可能性。福柯提醒我们主体性不是一个单一不变的实体,对它进行思考和重构后发现它受到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它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
     福柯在谈到“形成主体性”时,通过社会和文化话语的作用来塑造个体的认同、角色和行为的方式。这个过程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经历的。比如,性别角色:社会和文化的话语定义了男性和女性的“适当”行为,服饰和角色,比如男性应该强壮、有决断力,女性则应该温柔、关怀他人。这些性别话语影响了个体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性别身份;国家和民族身份:政治话语和教育系统构建了关于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的理念,个体从小就被教育要爱国,这形成了他们的政治身份和忠诚度。
主体性的形成不是由个体独立决定的,而是受到了广泛的社会话语的影响。这些话语制定了对于“正常”和“可接受”的界限,并通过教育、媒体、法律等途径来传达和强化这些界限。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学会了如何在社会中定位自己,以及如何理解和行动,从而形成了他们的社会身份。
Posted: 2023-12-27 19:08 | 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168627(s) query 4, Time now is:03-29 10:0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