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周品读书报告(2022.5.22)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周品读书报告(2022.5.22)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周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8
威望:
8 点
金钱:
80 RMB
注册时间:2021-10-16
最后登录:2022-05-22
小
中
大
周品读书报告(2022.5.22)
这个月看了张培刚的《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初探》,几十年过去了,这本书上的内容似乎依然适用于农业国的发展,而且这本书虽然主要是探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但书中的理论却适用于所有想要实行工业化的农业国家。
农业国想要做到经济发展,就必须全面实行(包括城市和农村)工业化。张培刚把工业化定义增改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他关于工业化的定义,不仅包括工业本身的机械化和现代化,也包括农业的现代化和机械化。
关于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先行官作用。强调了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重要性。从各国的经验来看,这种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最好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和钢铁工业等部门来说明。
张培刚认为有五种因素是作为发动和定型工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因素。1、人口因素2、资源因素3、社会制度4、生产技术5、企业家的创新管理才能。鉴于它们的性质和影响不同,又把它们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包括企业家的创新管理才能和生产技术。另一类是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包括资源和人口。之于社会制度,既可以是发动因素,也可以是限制因素。
关于工业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劳动力的影响
工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的发展或农业的改革或改进是相互影响的,但两者相互影响的程度绝不相同。总而言之,就是工业发展对农业的影响显然大于农业对工业的影响。二、当工业化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时,如果让市场规律继续其作用,就必然会引起农业结构上的变动,也就是农业方式的重新定向。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产品市场的扩张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业生产的总产量和亩产量必然会增加,农业生产规模也会扩大,但是农业生产的增长速率必然低于工业增长的速率。研究工业化对于农业的影响,就是研究在工业化所发生的基要性的即战略性的生产技术变迁对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影响如何。随着工业的发展,较高的工资和较高的购买力使对肉类的需要大大增加,从而引起畜牧业的发展。农业中发热能食物的生产和保护性食物的生产,都将处于繁荣的状态,但都将从以种植为主的农业转变到以畜牧为主的农业。农作方式的转换的另一种类型是在饲料作物方面。随着农业机械化的使用,生产用牲畜的减少也将造成牲畜饲料用的作物的种植的减少。最后,农作方式的重新定向,也可以采取从粮食作物到工业原料作物生产的转变。因为农业相对于工业来说缺乏弹性,也由于各部门的由生产技术所制约的生产结构的扩张程度互有差别,各部门的增长率会有差别。农业的增长率一般低于工业的增长率,农业的相对收入也在下降。
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一、当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农业或农村劳动力必然向城市工业或其他行业进行转移。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城市工业的拉力,一是农村或农业的推力。二、根据所有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最先被城市现代工业所吸收的劳动力,将是城市的手工业者或者工厂劳动者。然后是乡村手工业者,最后才是农业劳动者。三、当工业进行到较高阶段时,农业的改进与农业机械化会相应发生。
农业与工业是相互依存的。农业除了作为供给粮食和原料的源泉外,还可以作为工业填补劳动力的源泉。同时,农村家庭对于城市制造工业,不仅是消费用工业品的买主,也是化学肥料及农产机器的买主。在工业化初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同时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移造成的农业生产者人数的下降,如果可耕种土地的面积没有增长或者增长率不如人口增长率,或者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快速增长,则对于粮食的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此时,只有通过改进耕种技术或者从其他国家输入粮食,而将人口转移后增产工业品与之交换才能满足国内粮食的需求。粮食与经济活动的区位化。我国人口的分布主要是由粮食的生产决定的,而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加工工业及有关手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布与不用食料作原料的工业区位的关系。因此,在工业不够发达的国家,最好是依据维持工人所需的粮食的供给情况来确定区位。各区位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必须主要的从原料,辅助食粮和高级制成品三者来考察。但是当一个国家明显的开始工业化之后,粮食资源将不再是主要的定位因素,必须让位给他种资源。当生产技术一定时,工业区位是由市场和原料来源两方面决定的,但在初始阶段,原料来源和市场实际上是合而为一的一个地点。随着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市场和原料来源开始分离,工业区位的定位依据原料成本对总生产成本的相对重要性而定。技术变化也能使工业重定区位,主要是因为技术变化能影响一个工业的成本结构,同时也能创造出新的外部经济和利用外部经济的新机会。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生产的绝对数量虽然继续增加,其经营规模也会扩大,但其农业生产总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必然逐渐降低,农业劳动者人数的绝对数量有所减少,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有所降低。张培刚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当农业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和农业劳动者人数占全国的比重都低至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以下,才算成为了工业化国家。
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问题。鉴于中国工业化资本总数太少,且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很低,所以利用外资是值得极力推崇的。在对外贸易中,农业国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因为国外对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是缺少弹性的,但工业品需求弹性较大,因此收益也大。
农业作为一种初级生产事业,是离消费领域最远的生产阶段,因此,农产品价格变动与工业品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最好用加速原理来解释。第一点,农产品的价格和工业品的价格有相同的变动倾向。第二,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幅度总较工业品的变动幅度为大,这正是加速原理的中心意义。三是农产品价格变动总在工业品价格变动之后,即有滞后性。
工业化理论
我们根据工业化是由个人或者政府发动的,可以将工业划分为三种类型。(1)个人或私人发动的(2)政府发动的(3)政府与私人联合发动的。工业化的方式,还可以根据机器的应用及组织的变化时开始于消费品工业还是开始于资本品工业来划分。若是开始于消费品工业,又可分为是开始于纺织品工业或粮食工业。若是开始于资本品工业,又可分为是开始于化学工业或者钢铁工业来划分。在演进的过程中,使工业化开始的主要发动力量,是企业创建精神及生产技术。个人自有也是现代化工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时,战争可以通过创造需要、刺激就业、清楚制度上的障碍等方式影响到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但是,只有战败国把非正义战争转变为正义战争,才能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只有认清了战争的性质,才能判断战争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利弊。
从一个社会的整个生产结构来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资本品的相对增加和消费品的相对减少。工业化可以定义为生产的资本化,也就是生产采用更加迂回的方式。一国工业化的速度,依下列各种因素而定。一、看这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的过程中,正值生产技术的发展处于何种阶段。一般较后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高于较早阶段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因为较后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可以采用最近的生产技术和最新的组织形式。二、政府的政策对于工业化的速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工业化有两种类型,一是演进性的,另一种是革命型的。在革命型的情形中,政府处于发动地位,而在演进型的情形中,个人居于发动地位。因此在政府处于发动地位的国家,工业化进程速度较快。三、工业化的速度又取决于工业化的进程是开始于消费品生产或是资本品生产。开始于资本品生产或者是重视资本品生产的国家,工业化速度一般较高。四、筹措资本的方法也影响工业化的速度。
农业国的工业化
如果有了政治的独立和稳定,有了必须的资源和开发资本,并且有了得到现代技术的机会,则一个农业国家要实现自己的工业化,是一种普遍的趋势。首先是资本问题,农业国可以通过向工业国借贷资本投入初期的工业化建设。也可以通过从农业中汲取,这符合中国初期发展的现实状况。对于农业国来说,劳动力资源是比较充足的,而技术也可以通过向先进国家学习。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对粮食需求的收入弹性较低,所以农业的地位会下降。在达到这点以前,对粮食的需求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达到这一点以后,对粮食的需求会随收入的增加而相对减少。在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将只扮演一个重要而被动的角色。一方面是因为只有工业的发展和运输的改良才能够创造并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另一方面是因为只有现代工业才能供给现代农业所需的设备和生产资料。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也将逐渐进行调整。首先,农业将继续是中国粮食供给的主要来源,但这时对较好的食物有更大的需求,如肉类将成为谷物的替代品或补充食物。第二,农业以及林业和矿业,将是给制造工业提供原料的主要来源。第三,农业通常给工业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而从农场到工厂的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工业化过程中最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最后,就是农业可以为工业产品提供购买者。作为消费者的农民能够吸收多少工业品,将取决于农产收入的大小及其增长率。作为生产者的农民能够吸收多少工业品,则取决于农业生产改进和增加的方式及其速率。
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老工业国的工业生产,因为发展工业国的国家除了减少工业品的进口之外,还会与其进行第三国家工业品市场的竞争,会让老工业国家进行痛苦的工业调整。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调整会对会产生对整个经济社会有利的补偿。农业国的工业化,将使国际分工印发到一个新的路线和水平。此种分工的性质和程度,则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又决定于生产技术的变动,可利用的资源以及两者之间相互引导的关系。
Posted: 2022-05-22 16:16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63520(s) query 3, Time now is:02-06 07:4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