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 Pages: ( 1/3 total )
本页主题: 孙晓培读书报告(更新至2011年6月11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孙晓培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8
威望: 78 点
金钱: 78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6-13

 孙晓培读书报告(更新至2011年6月11日)

2011年5月读书报告:
书目:
1. 实践感 【法】皮埃尔?布迪厄 著 蒋梓骅 译 译林出版社
2.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法】 P. 布尔迪约 J. –C. 帕斯隆 著 邢克超 译 商务印书馆
3. 关于电视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著 许钧 译 辽宁出版社
4. 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 【美】罗纳德?伯特 著 任敏 李璐 林虹 译 格致出版社
5. 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 李路路 边燕杰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布迪厄的经历使他对实践产生了关注,他认为行动是一种实践,而实践就具有紧迫性、模糊性、及整体性。紧迫性就是人在行动时的决定和策略受到了时间的限制,具有紧迫性,要求行动者迅速作出决定,这种迅速作出的决定与理性的决定并不吻合,而表现为将就的。而实践的模糊性反映了惯习之于行动的重要影响,实践的逻辑并非是理性的逻辑,并非受理性的支配,而是惯习,人们为行动作出决定的那一瞬间是模糊的,是没有理性根据的,是无法说出为什么的,因为惯习没有为什么。实践的整体性表现为人们在行动时做的决策是一种综合认知的结果,并不是某一总则来作唯一的指导,所以没有什么普适性的行动准则,行动的策略也没有唯一的解释。惯习与人类学意义上的濡化或社会化的概念有些类似。实践发生的场所是场域,场域是一种人为的社会建构,资本决定场域中彼此的位置和互动准则,整合成各种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再分化出不同的惯习。即场域萌生惯习,惯习决定实践。人的行动是多个场域、各种力量、自我与社会相互影响、彼此互动的结果。不管是在传媒行业还是在教育行业,在关于电视一本书中布迪厄论述关于电视媒体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都离不开传媒这个行业大环境,关于教育,布迪厄认为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暴力,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教育通过再生产统治阶级的文化实现了社会再生产。不同的阶级或阶级集团在文化资本的分配方面是不平等的,所以不同阶级出身的学生获得学业成绩是不平等的。布迪厄的场域反映的是横向切面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但是除了这一方面,从纵向方面来看,榜样对个人的社会地位也会产生作用。能对个人社会地位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布迪厄所说的文化资本等之外,纵向的拉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关于关系的研究值得关注的是关于“强关系”、“弱关系”的提出,最早是由格兰诺维特在一篇关于找工作的文章中写到“弱关系”有助于求职者找到工作,因为弱关系可以以其信息桥的作用将信息传递给不熟悉某些工作信息的人。但是,边燕杰在天津的调查证明,使用间接关系比使用直接关系更能找到职位较高的帮助者,而且就业者与中介人、中介人与最终帮助者越熟,则越可能得到高职位者的帮助,越有利于找到更好的工作,即强关系比若关系更能找到工作。而伯特的结构洞理论是对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理论的补充。在这本书中有很多经济学的术语,伯特以整体网络分析思路,将影响市场回报率的“机会”问题和博弈的行动者的社会网络联系起来,分析能够带来信息收益和控制收益的有效的社会网路的构造形式。伯特的研究展示了如何与那些互不相连的人建立联系,并最终为我们自己的组织创造价值。“结构洞”明确地指出了这种缺失的联系,“洞”意味着真空,意味着某种东西的丢失。比如,你认识两个人,他们彼此并不认识,这两个人之间存在一个“结构洞”,而你身处一个可以为他们牵线搭桥的位置,你可以知道他们每一个人的爱好、需求,在必要的时候你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联系。同样身处这样的位置,你有机会听到不同的观点,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表述,这都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多的信息,掌握现在所发生的事情的动向,从而更善于为问题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研究证明,在结构洞中牵线搭桥的人更有创造力,更富于组织适应性,他们在组织践行新思想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他们占据着这个组织的“思维高地”,能给不同人——那些被结构洞区隔开了的人——施加影响。另一个例子,在生活中我们会触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医疗、衣、食、住、行,如果能够有认识各种行业人的机会会比只熟悉以个行业的人对我们来说更有利。

2011年4月读书报告
书目:
礼物、关系学与国家:中国人际关系学与主体性的建构 杨美惠 著 赵旭东 孙珉 合译 张跃宏 译校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
消费社会 波德里亚 著 刘成富 全志钢 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理解大众文化 约翰•费斯克 王晓珏 宋伟杰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作为存在的身体——一项社会本体论研究 郑震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资本与行动:生育决策的跨学科研究 庄渝霞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著 人民出版社 1972
一、关于关系
不管是社会学家还是人类学家都曾对中国社会进行过无数的论述,他们共识的就是中国人的社会特征是中国社会是“关系”社会,关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指的是“个体性的联系”、“社会网络”或“特殊性纽带”,在海外中国学领域,“关系”是理解中国人社会个人交互关系的中心概念。杨美惠无疑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礼物、关系学与国家》这本书是杨美惠对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都市的田野调查结果,分析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关系学——这一传统而又古老文化的历史性复苏,她认为关系是一种回收的传统。这一传统起源于建立在亲缘原则上的割据政权被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国家统一时的中国(“树状结构”),集权的中国政府希望把所有民众统一到一个整体和围绕一个中央轴心的等级制,它就像一棵树,有主干,有伸向各个方向的树杈。这种树状结构在20世纪中叶得到长足的发展,国家根除了家族、宗教等其他社会团体组织,并在城市以国营单位和街道居委会取而代之,虽然国家已成功对中国亲缘关系的等级的、垂直的、孝顺的和协同的层面惊醒了占用和律例化,但是横行的使用层面——流动人际交易却持续地在国家掌控之外。在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实用关系具有“根状”结构,这种根状管事是非等级性的,具有水平层次的多重行,不能归纳于一种统一结构,其组成部分形成随机、不规则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每个元素都可能与另外一个元素相结合。关系的实践组成关系网,一个套一个,一个压一个。每个人都可以利用齐关系网来帮助他们的朋友。这样,关系网如同树根和青藤一样,在国家树状结构之间组成自身的联系。
一、    关于消费
在《消费社会》这本书中,波德里亚从现代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入手,指出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物用或其他使用价值有所需求,而是对商品的意义有需求。消费者热爱品牌象征意义甚于商品实用价值不是简单的爱慕虚荣,而是一种基于共同社会心理的系统行为,而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作者也在这本书里论证了当代消费社会的明显特征:人被商品所左右,商品消费和信息交流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社会中所关心的不是如何维持日常生活,而是如何舒适或“审美地”享受精神文化生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语世界流行起了文化研究,以盛行一时的符号学为工具,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的消费文化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挖掘消费者对其消费行为和被消费产品所赋予的意义。约翰•菲斯克就是这一趋势的一个代表者,对于波德里亚的观点菲斯克并不认可,菲斯克作为大众文化理论的代表者,他认为认为“大众文化是由大众而不是文化工业促成的文化工业所能能做的一切,乃是为形形色色的大众的理层制造出的文本库存或文化资源,以便大众在生产自身的大众文化的持续过程中,对之加以使用或拒绝。在菲斯克的眼中文化工业仅仅为大众提供了创造大众文化的原材料,而大众则通过发现或产生商品与自身的日常生活的相关性,从而赋予商品以文化含义。也就是说大众能够将文化商品转变成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并由于将这些商品用来创造属于他们自身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关于社会身份认同以及社会关系的,并从中获得快感。菲斯克也认为这样实践意义的方式是逃避性的,这样的逃避性快感往往集中在身体上。但是从一个大众对于广告再创造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窥见作者对于大众能动性的盲目乐观性,无论大众对于这些文化产品进行怎样的再利用和创造,他们始终无法逃离消费之文化体系。
最后在这本中国本土的书《作为存在的身体——一项社会本体论研究》中,首先介绍一下,这是一本作者通过思考身体作为人的存在样式,分析肉体的意义和世界的意义,人以身体的方式而存在,身体构成了人之生存的内在基础,在这一基础之中蕴含着社会历史的力量,实践的理性,它是我们存在的源泉,是同与异、善与恶、美与丑、理性与非理性等一切社会历史现象的社会历史的源泉。作者郑震认为,不管是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还是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坚持了二元论的观点,将生产与消费对立了起来,因此在书中他坚持中国人一贯的中庸立场,试图弥合上述两个理论的不足,坚持从关系的视角来认识生产世界和消费世界,他认为商品的生产与消费直接,存在这复杂的关系,它们构成一个巨大的社会交换系统。他的一个例子是关于电影的,人们带着习惯于日常生活的平淡色彩的神经走进电影院观看情节并不是很好的电影《英雄》,但是明星云集影片中场面、图像、电脑特技、多声道立体音响满足了人们的感官快乐。电影的流行符号为观众的快感提供了充实的空间,观众的感官欲望在视听的效果中得以宣泄。
在我看来不管是菲斯克还是郑震都在试图弥补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不足,不管是批判的还是纠正的,他们始终还是在消费社会理论内游走,只能是对消费社会理论的补充,社会与我们始终无法走出消费社会这一牢笼。



2011年3月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精英的兴衰,帕累托 著,刘北成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权利精英,米尔斯 著,王昆、许荣 译,南京大学出版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
罪过与惩罚,朱晓阳,天津古籍出版社
社会统计,翁定军 编著,上海大学出版社
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郭志刚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 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社会网络和地位获得,林南
社会网络理论十讲,边燕杰(在读中)

一、关于精英
在《精英的兴衰》一书中,帕累托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历史就是少数精英轮回交替的长篇史诗”,在书中他是这样讲的“历史上,除了偶尔的间断外,个民族始终是被精英统治的。……精英是指最强有力、最生气勃勃和最精明能干的人,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人类的历史乃是某些精英不断更替的历史”( P13-14)。在帕累托看来,精英和平民的两个不同阶级是社会机构中不会变更的元素。虽然个体和家族也许会在精英和平民阶层中游走,这个稳固的结构也不会消失。米尔斯在他的力作《权利精英》一书中认为,美国的国家权利逐渐集中在经济、军事和政治领域,且这三大领域彼此间渗透融合,他们的掌门人公司富豪、政治董事和军事领袖三者共同组成了美国的权力精英,他们不仅有着类似的心理结构和社会习性,而且有着一致的利益,共同制定至少具有全国性效果的决策,是一个控制了集中权利的“小集团”。在中国也有些学者(孙立平、康晓光、章敬平 等等)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社会权利结构的演化趋势,展现出与米尔斯所揭示的美国社会的惊人相似指出:中国社会中的各种利益主体快速发育,且力量高度不平衡;不仅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之间身份的相互转化日益频繁,而且一个由政治、经济、文化精英组成的高层联盟日益巩固;与此同时,一个庞大的碎片化的底层社会正在生成,社会的中间发育迟缓,不能充当高层和底层之间的桥梁。
二、关于网络观
边燕杰在他07年为人大社会系研究生开设的课程《社会网络理论十讲》上,力图要为研究社会建立一种网络观,社会网络角度看到的则是个人和其他个人的联系,个人与群体的联系,联系的性质是怎样的,联系的强度如何,联系的频繁程度如何,网络内联系,网络间联系,以及网络中的资源,人情,回报,面子等等。
对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我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有自己所属的群体,在这个所属群体中个人跟其他的人是有联系的,可以把一个个的人看作如同网的结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看作网线,这样我们所属于的群体就构成一个网络,社会也就由这些一个个的网络所组成。
但是,虽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每个人也不会只属于一个群体,一个网络,个体会处在不同的几个网络中,在这些不同的网之间就存在了重叠交错的地方,个体与这些不同网络中个体的关系强度也随着离处于网络中心——我的距离越来越远而不断减弱,这个我理解也就是费老所说的“差序格局”。同时,在个体所属的网络,个体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林耀华他的《金翼》中曾为我们勾勒了这样的一种关系网,这个关系网是由竹竿和橡皮带所组成的,并且这个网精心保持着平衡,每一根紧紧连在一起的竹竿就是我们生活中所交往的一个人,如果抽出一根竹竿,与他联系的人就会痛苦的地道,网也会松弛。比如黄家五哥的去世对于黄家所经营生意的打击。另外是网络的终结,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为我们描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张居正,以张居正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家族网络和支持张的网络,但是这些网络在张居正去世以后逐渐趋于终结,而距离张居正所编制的网络中心越近的人,所收到的伤害也最大。
在这些网络中的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资源和信息,一般来讲同一个网络的内部是具有同质性的,个体能获得对于自己能够向社会上层流动的资源和信息是很有限的,也就是说网络的内部是处于一种基本的平衡状态,但是,在拥有资源和信息有差别的网络之间确实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的,如果把一个个的网络当作能量体的话,拥有较多资源和信息的网络就会拥有较多的能量,网络之间的这样能量差就会导致资源和信息从较多拥有阶层——精英阶层向较少能量体——平民阶层流动,能够主动获取这些信息和能量的个体就会向社会的上层流动。举个例子,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群体与下层平民群体的人相比一般是拥有较多政治、文化资本,同时他们垄断着社会的优势知识信息,这些知识信息影响着平民阶层。平民阶层的人要想流入上层精英阶层有一条最为大众、普遍、有效的途径就是——读书,通过教育这条途径获取被精英阶层所垄断的信息。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教育看作是处于平民网络阶层个体流入网络阶层的导体。



孙晓培12月读书报告
书目:
苏菲的世界 乔斯坦•贾德 著 萧宝森 译 作家出版社
图解哲学 理查德•奥斯本 著 拉尔夫•埃德尼 插图 马明辉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思想录 帕斯卡尔 著 李斯 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文森特•鲁吉罗 著 顾肃、董玉荣 译 复旦大学出版社
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 大卫•诺克斯 卡洛琳•沙赫特 著 金梓等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行为互动——小范围相遇中的行为模式 亚当•肯顿 著 张凯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关于哲学和思考
      在《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这本书中作者指出:“我们许多人在大多数时间根本就不思考,我们信奉并且感觉着,但并不思考。思想懒惰是人最常见的特质之一。”可是思想或思考能力确使人之所以为人,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是这样说的“人只是一棵芦苇,自然界最脆弱的,但是一棵运用思想的芦苇。要摧毁他,无须全宇宙都武装起来,一股气,一滴水,都能够致他死命。但是在宇宙摧毁他时,人依然比摧毁者高贵,因为他知道自己死,知道宇宙比他占便宜;而宇宙却毫不知道。”。下面谈谈西方哲学史上的那些思想家,读他们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思考,而且是批判的思考。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喜欢在雅典的市中心广场或市场等地与他相遇的人闲谈,运用他独具特色的“苏格拉底反讽”的方式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是:“未经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在这里我认为“反省”的意思就是思考的。可是大多数人却不喜欢思考,因此苏格拉底作为最有智慧的人被判了死刑。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区分了物质世界和理型世界——抽象的事物概念。相比柏拉图认为人天生就有“马”“鸡”的概念,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却认为“马”“鸡”这样的概念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关于“马”“鸡”而进入我们的意识的——观念的形成是后天的。
      欧洲打破教皇黑暗统治的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精神逐渐消亡,替代兴起的是一种新的批判探究,政治方面有马基雅维利——与所有中世纪试图将上帝引入他们思考的哲学家不同——认为在腐败的世界中,强大的政府是必要的,即独裁者是必要的,作为独裁者的国王必须要像野兽一样采取行动,他应该向狐狸和狮子学习。在宗教方面,马丁•路德主张《圣经》权威超越教会传统,旨在教导人们只需要信仰用不着善行而获得正当性,其名言是:“无论你的新坚持和信赖什么,什么就是你真正的上帝。”在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运用打破了教会对人的束缚。科学方面,哥白尼的日心说对抗教会的地心说,开普勒证明行星轨道是椭圆形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培根发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呼声。
      近代哲学之父——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广泛研究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中世纪以来的各家哲学并不一定可靠。他游历欧洲各地专心治理寻求前所唯有的智慧,他怀疑每一件事,最后悟出一个道理:只有一件事是必定真是的,即怀疑,这也就是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斯宾诺莎——一位荷兰籍的犹太哲学家,他不赞同笛卡尔的二元论——实体有两种,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扩延”,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上帝或者说是大自然(思想与扩延只是上帝的属性而已)。斯宾诺莎另外一个我认为很具批判性也很重要的观点是他认为人们在读《圣经》的时候必须记得它所撰写的年代,建议人们对《圣经》进行“批判性”阅读。
      以上所说的这些思想家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都赞成理性主义,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出现打破了理性主义“一统江山”的局面,他宣称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过,听过的事。如果说洛克的经验主义动摇了理性主义的立足点的话,那么休谟的怀疑主义也动摇了经验主义者的立足点,休谟怀疑一切,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他希望审查每一个概念,分清观念是由哪些单一概念组成的,这样才能批判、分析并理清我们的观念。德国大哲学家康德的出现弥合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鸿沟,他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是同时透过感官和理性得到的。黑格尔在研究康德哲学中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提出辩证法、否定思考,并且他认为人的思考方式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物质条件的影响(他的这一思想与斯宾诺莎关于“批判的”阅读《圣经》的观点有某种契合的地方)。19世纪最伟大的批判家之一——卡尔•马克思在吸收、批判康德、黑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历史唯物注意论。与马克思几乎同时代的法国社会学之父——孔德,却在思考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另一位社会学大家马克斯•韦伯却在思考运用个人解释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行动。马克思和韦伯思考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及所带来的后果的问题,只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人的异化,韦伯却称理性化使人陷入“铁笼”困境。
      从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发展是在吸收前人、批判前人,反思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对其自身具有很强的反思能力,反观中国,我们也能这样吗?
      读书到现在,我认为自己需要从读书中得到的是,从别人的文本中习得自己看待世界、认识事物的方法,这种方法会在看到一种现象或事物时指导我怎样去界定、分析、评价它。
这也是本月选择开始读一些哲学入门书的原因。
二、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
      这本书所论及的问题很多,从两性关系的选择到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中的很多层面。书探讨的核心主题是两性关系的选择。“选择”是作者的基本视角。作为是一本定位于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的书,作者对于每一个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一种范畴式的分析,从界定到理论再到联系实际,对于研究婚姻家庭关系具有参考意义。但是这本书所研究的对象群体是美国社会的婚姻和家庭,对于研究中国的婚姻家庭具有多大的意义,我认为更多是在方法上的贡献,而非具体的内容。
三、行为互动——小范围相遇中的行为模式
      亚当-肯顿是研究人类在自然(非试验状态)交际过程中非言语交际因素的先驱,在这本中收集了作者关于小范围行为互动的5篇论文最著名的经典论文及其他若干论文。书中记录并研究了表情、姿势、手势、视线、站位等在人们交际中的作用,并首次对接吻中男女双方的行为互动进行描述和研究。作者文章的一个新颖之处是对于研究对象资料的收集方法,作者采用的是面对面两人互动的录像或者影片,通过回放录像或影片对互动双方的眼睛、眉毛、嘴巴、视线、手势、姿势等等进行分析,来研究表情、姿势、手势、视线、站位等在人们交际中的作用。
2010年11月读书报告
书目:
支配的类型 经济与历史 【德】马克斯•韦伯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德】马克斯•韦伯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济与社会 上、下卷 【德】马克斯•韦伯 著 商务印书馆
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 【瑞典】理查德•斯威德伯格著 何蓉 译 商务印书馆
理想家庭探索——日本和世界诸国家庭的比较研究 【日】上子武次 增田光吉 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7 北京
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 李银河 郑宏霞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生育与村落文化 李银河 著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一、这个月基本上将韦伯的著作读完读完。韦伯一直很关心资本主义现象,经济社会学是韦伯研究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韦伯对经济社会学研究对象经济行动的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是在社会学理论范围内来研究经济行动,也就是在社会学角度对经济行动的一系列概念进行澄清,形成一个分析框架,在他的经济社会学中韦伯定义了经济行动、技术、经济机会、效用、传统经济行动和理性经济行动等等一系列的概念。韦伯经济社会学的特色就是透过支配权或处分权的概念把纯粹经济行动与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
韦伯思想小结
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想型 → 社会行动(个人层面) → 支配(政治社会学切入点) →传统型
                                                                              ↓                                                                  →卡里斯玛型
                                                                              ↓                                                                  →法理型
                                                                              ↓                                                                        ↓
                                                                              ↓                                                                    科层制
                                                                              ↓                                                                          ↓
                                                                              ↓                                                                          ↓
                                                                        经济行动                                                                    ↓
                                                                          ↓    ↓                                                                      ↓
                                                                传统的→ 理性的 → 独立经济系统——资本主义→理性化的吊诡
                                                                              ↑
                                                  宗教改革→加尔文教新教伦理的兴起

二、《理想家庭探索》二战以后日本在政治、经济、人口、文化上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同样日本家庭生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本的家庭观念正发生着由家观念转向核心家庭观念,而这样的一种转变也影响着日本人的择偶、结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老人赡养、亲属关系,这种转变也变得在某些方面与美国相似,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一爷之孙》运用口述史的方法,对一个极其普通的家体的现有成员进行面对面的调查,考察这一家庭中的夫妻、亲子、兄弟姊妹、祖孙、父辈亲属、祖辈亲属的关系,结论是中国城市的家庭正向家庭小型化即核心家庭发展的趋势。这种转变包括家庭的类型从变形的扩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转变,以亲子轴为主的家庭想夫妻轴为主的家庭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那个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当今中国城市独生子女政策将使城市家庭面临在家庭关系中,只有夫妻、亲子、祖孙关系得到保留,其他的家庭关系将不复存在。
《生育与村落文化》在作者看来中国存在三种生育文化类型:传统的多育型、政策性少育型、不育型,并在了三个与次分类对应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作为调查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对人口学对中国生育现象解释缺陷的批判,作者认为中国的村落文化支配着中国经济欠发展农村人的生育行为,因为在这些地区村落文化为多于育的生育行为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动机,改变这种多育的生育文化可以从社会经济、计划生育来入手,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实现村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后面这三本书以及之前闫云祥的两本书中,探讨的一个共同的问题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给家庭生活领域所带来的变革(日本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衣带水的)。林语堂在其《吾国吾民》中认为家庭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这种制度给人一种社会生存与家族延续的感觉,使中国人成为家庭的我而不是自己的我也不是国家的我,是一种家庭主义观念,但是,二战之后随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机会的不断增多,人们也开始逐渐觉醒,一种个人主义观念逐渐被主流所接受,随之带来中国家庭生活的变革,自然在这样的变革中也带来了诸多的家庭问题。比如农村子女下从父母那里争取个人权利却忽视了对于父母应尽的义务,使一些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陷入困境。城市的独生子女政策使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一代将只面对夫妻、亲子、祖孙等家庭关系,而其他的兄弟姊妹、父辈、祖辈等等关系不复存在,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来看,个人的以及家庭的支持网络和社会资本在缩小,由此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和资本也在减少,独生子女个人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与挑战。



孙晓培10月读书报告
书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儒教与道教》马克斯•韦伯著 王容芬译 商务出版社
《古犹太教》马克斯•韦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韦伯学说》顾忠华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传》 玛丽安妮•韦伯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亲密关系》阎云翔 上海人民出版社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阎云翔 上海书店
一、    关于马克斯•韦伯著作及其与他相关的著作这里重点介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儒教与道教》这两本书。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第二次的阅读,这次阅读会比第一次相比注重韦伯的论证思路,这里做一个简单的梳理。韦伯运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搜集到的一些资料,注意到近代企业的资本所有者,领导者,熟练工人,专门人员多半是基督教新教徒,在此基础上他提出这样的一个假设:宗教派别似乎会和经济的,尤其是所谓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有某种关联,然后把这个问题细化为不同的宗教派别是否会在心理上,精神上产生不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与宗教的教义又有何关系?一方面,韦伯找寻资本主义之精神到底是何物,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在强调透过一种诚实,有信用的范式去赚得财富,这不但不是罪恶,而是一种美德,那么问题就来了,这种美德从何而来,韦伯认为只有通过教导人们,才可以实现这种美德,能够达到教导人们之目的的只有宗教。另一方面,通过对西方宗教改革的考察,韦伯认为只有加尔文教这种比较极端的宗教形式才能够做到,因为加尔文教教导信徒在俗世里刻苦的工作,并且,积累金钱又不至于随意地挥霍而是不断地扩展事业,然后证明他们在俗世的承成功作为是上帝之选民的证明。在这里资本主义的精神和宗教伦理这两个“理想型”产生了勾连,在结论里,韦伯认为从历史上来看,加尔文教派和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具备了一种选择性之亲近的关系。关于《儒教与道教》一般上会把这本书的主题界定为论证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西方那样的资本主义。在这本书里韦伯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儒教及道教的论述,认为儒教伦理与传统主义之间存在选择性之亲近,即认为儒教伦理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但是,在回过头来看这两本书的时候会发现,在写作的时间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早于《儒教与道教》的,也就是说在写《儒教与道教》之前韦伯已经得出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动力来自加尔文教的冷静、禁欲的理性化,再来考察中国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原因时就带有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色彩。
二、    关于阎云翔的两本著作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以下简称《礼物》)是作者的博士论文写作时间早于《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亲密关系》(以下简称《私人》)。两本书取材于同一村庄,并且都是将研究对象放于社会主义实践历程的历史的脉络和框架中,透视国家宏观政策变动对于农民个人人际交往和私生活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人类学田野式调查,在方法论上也是依从了韦伯的个人中心主义。在《礼物》一书中,作者旨在论证三个主题:a.中国的礼物交换系统与人类学中传统礼物的结论存在差异,(比如:以往礼物研究结论是礼物交换是依从互惠原则的,但是中国的礼物交换是架构在人情伦理模式上的,在礼物的流通上,礼物是流向社会的上层,也就是说,收礼人比送礼人更有声望和权力,互惠有了变化和缺失。中国的礼物具有让渡性,即在回礼时总是比赠礼略有不同,另外在精神方面送礼就会产生人情等等)。b.中国文化中的个人的关系和人情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密集性。c.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关于礼物的仪式和内容也在变化等等。在《私人》一书中作者的结论是:在过去半个世纪(1949-1999年)里,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双重转型——私人家庭的崛起和家庭内部个人私生活的普遍出现。作者通过分析发现农村青年主体性在增强,但是由于新兴的主体更多的是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却不重视个人对他人的义务,另一方面,在50-70年代政府鼓励青年向家庭势力与父权挑战,年轻人在私生活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独立性但同时,在公众生活中却完全依赖于集体和国家。80年代以后,国家减少了干预所出现的道德、社会真空被消费主义、实用价值填补,造成个人利己主义迅速的膨胀以及无公德个人的形成。
这个月读书自己感觉不是很满意,读书难免会遇到一些干扰,但是要完全没有干扰也是不可能的,现在也在学习怎样在以后的读书中遇到干扰能够快速的走出来。

孙晓培9月读书报告
书目:
1.社会学的想象力C•赖特•米尔斯 著 陈强 张永强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社会科学方法论【德】马克斯•韦伯 著 李秋零 田薇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德】马克斯•韦伯 著 胡景北 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4.韦伯传 金姬铎 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5.社会学的方法 雷蒙•布东 商务印书馆
6.生育制度 费孝通 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7.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 林耀华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8.家庭简史 乔乔 著 时代文艺出版社
    再一次读《社会学的想象力》这本书比较关注是最后一章——论治学之道。米尔斯认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学术档案,在学术档案中分出不同的主题,在学术档案的各类主题下,包含个人观点、评论、摘录、书目和课题概要。具体的我们需要记录我们在生活中,读书的过程中对于某些事情、思想深有感触的东西,然后梳理他们,还要在这个过程中抽取他们的含义。还有在读书的过程中力图把握作者论证的结构,并相应作出笔记,另外对于书中自己认为有需要的东西要记下笔记和摘要。最后,感觉是我我最欠缺的也是最重要的——如何激发社会学的想象力,我们一直以来习惯了接受现成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能力,米尔斯归纳的关于激发社会学想象力的方法主要有七个:重组学术档案,对于阐述不同论题的短语和句子抱持游戏态度,交叉分类,思考事物的反面或从不同角度思考,故意颠倒比例感,比较理解资料,论题是一种主题,主旨死一种思想,可以十分系统地将全部论题进行交叉分类。
    本月的计划本来是有要读韦伯的《经济与社会》但是,读了一些,感觉读起来很费力。就把以前读过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拿出来重新读了一遍,并以姬金铎的《韦伯传》。还记得上次读完韦伯的这两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存留下来最多的就是一些概念名词,这次再读的时候知道去把握韦伯的方法论和论证结构,韦伯到底在说些什么,他是怎么说的,他的那一点思想最引起我的注意。韦伯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对社会中的人们个别行为进行理解(这个理解包括直接理解和解释性理解),社会学研究的起点是社会进行活动的人,并且这个活动是指向他人的,社会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个人活动的理解而达到对某个社会事件的过程及后果的解释,也就是要对社会事件作出因果性解释,从对微观个人的研究来把握宏观的社会事件。对于怎样进行社会学研究,韦伯认为应该建构对于要研究事物或者社会事件的理想型,理想型会为假设的形成指明方向,为描述提供清晰的表达手段,理想型是对社会事件的共同性的综合和概述,也是某一社会事件的特殊性质,是有侧重的,有研究者主观的成份(这也是为什么在如何激发想象力里米尔斯建议找术语的同义语,探索思想的每个方面及其含义),可见在任何一项研究中要研究者做到价值中立是不那么容易的。
    对于概念的认识,概念是人们对于事物的抽象认识的提炼,不同的人对于概念有不同的认识背景,途径,角度和侧重点。把握概念的界定和不同认识的过程就是整理自己学术档案的过程。根据这个月的读书情况,还有几个吸引我的,想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一是关于涂尔干和韦伯方法论的比较,第二个是有关理解和解释相关认识,还不是很了解,第三是读其他人有关韦伯思想评述的东西。曾经总结过去的读书经验,感觉自己在读书的方法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个月读的基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该怎样去读书,学习,当然这个过程还在形成中,希望能慢慢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读书能有更大的收获。

孙晓培2010年8月读书报告
书目:
1、学术与政治 马克斯•韦伯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斯•韦伯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社会静力学 赫伯特•斯宾塞 著 商务印书馆
4、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玛格丽特•米德 著 周晓虹 周怡译
5、内地的农村 费孝通 著 选自乡土中国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孙晓培2010年7月读书报告:
1、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爱弥儿•涂尔干 著 汲喆 付德根 渠东 译 渠东 梅非 校 世纪出版社
2、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 著 康乐 简惠美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经济通史  马克斯•韦伯 著 姚曾廙 译 韦森 校订 上海三联书店
4、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斯•韦伯 著 胡景北 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5、中国绅士研究 张仲礼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孙晓培2010年6月读书书目:
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爱弥尔•涂尔干 著  渠东 汲喆 译
2.《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爱弥尔•涂尔干 著  渠东 付德根 译
3.《道德教育》 爱弥尔•涂尔干 著  陈光金 沈杰 朱谐汉 译
4.《教育思想的演进》 爱弥尔•涂尔干 著 李康 译  渠东 校
5.《清代地方政府》 瞿同祖 著 范忠信 晏锋 译 何鹏 校

孙晓培2010年5月读书书目:
《社会分工论》涂尔干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E•迪尔凯姆 著 商务印书馆
《自杀论》埃米尔•迪尔凯姆 著 商务印书馆
《中国士绅》费孝通 著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江村经济》费孝通 著 商务印书馆


2010年4月读书数目:

房龙                人类的故事

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

卢梭                社会契约论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正在阅读中
[ 此贴被孙晓培在2011-06-13 12:30重新编辑 ]
附件: 2010年4月到8月读书报告.rar (13 K) 下载次数:0
时间就像渔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Posted: 2010-04-25 17:46 | [楼 主]
曾红萍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3
威望: 83 点
金钱: 83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8
最后登录:2016-04-27

 

有质有量,厉害,继续加油啊!
Posted: 2010-04-25 23:20 | 1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有同感啊!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0-04-26 01:28 | 2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4-23

 

你们这一届都很厉害哈,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希望你们不要拘泥于数目,不要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真心投入进去!从读书状态上看,你们做的都不错!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4-27 12:56 | 3 楼
李觉华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3
最后登录:2011-01-15

 

同感同感。一起加油咯。。
Posted: 2010-04-30 21:05 | 4 楼
毒菇酒拜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3
威望: 73 点
金钱: 73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2-01-29

 

不错。再接再厉。
Posted: 2010-04-30 22:06 | 5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很好的开头,加油!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10-05-03 18:02 | 6 楼
张建雷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金钱: * RMB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努力拼搏!
Posted: 2010-05-05 10:15 | 吉林省长春市 7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
Posted: 2010-05-28 23:14 | 8 楼
孙晓培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8
威望: 78 点
金钱: 78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6-13

 

自己也来顶一下吧
时间就像渔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Posted: 2010-05-29 09:25 | 9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07
威望: 707 点
金钱: 707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4-23

 

读书状况还是很不错的。
说的也很好——“读书需要兴趣,也需要坚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在家读书一般都会受到影响,读书要求的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很不同的。还好马上就开学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29 23:42 | 10 楼
毕赛男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2
威望: 32 点
金钱: 320 RMB
注册时间:2010-09-12
最后登录:2012-05-03

 

加油加油,向你学习哈
腹有书香气自华,心有梦想志必达
Posted: 2010-09-14 18:55 | 11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笔记写得好。
踏雪留痕!
Posted: 2010-09-14 22:46 | 12 楼
丁镇1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0-10-08
最后登录:2012-06-14

 

很快就进入状态了,自愧不如啊,以后多多向你请教!
Posted: 2010-10-12 17:43 | 13 楼
毕赛男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2
威望: 32 点
金钱: 320 RMB
注册时间:2010-09-12
最后登录:2012-05-03

 

加油,嘿嘿~
腹有书香气自华,心有梦想志必达
Posted: 2010-10-12 18:40 | 14 楼
胡君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3
威望: 63 点
金钱: 63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7
最后登录:2012-03-07

 

向你学习。  加油加油
Posted: 2010-10-12 21:31 | 15 楼
高万芹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52
威望: 252 点
金钱: 252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8-26

 

质和量都很高,我很欣赏你仔细和认真
思想作泥,汗水化雨,静待花开
Posted: 2010-10-12 23:20 | 16 楼
冯小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3
威望: 193 点
金钱: 193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8
最后登录:2016-01-05

 

看到你们在图书馆的表现很好啊,读书需继续加油!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共同进步!
Posted: 2010-10-13 09:22 | 17 楼
陈靖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2
威望: 122 点
金钱: 1220 RMB
注册时间:2008-10-14
最后登录:2015-12-19

 

总结的很好,长期坚持必定会后大收获
欲速则不达,读书如是
Posted: 2010-10-13 09:28 | 18 楼
王晶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0
威望: 50 点
金钱: 50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6
最后登录:2018-12-22

 

师妹,刚开始就开了一个好头,不错,坚持必有收获
Posted: 2010-10-13 16:18 | 19 楼
张建雷
级别: *


精华: *
发帖: *
威望: * 点
金钱: * RMB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厉害!一起加油!
Posted: 2010-10-13 23:11 | Unknown 20 楼
韩庆龄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57
威望: 157 点
金钱: 157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9
最后登录:2012-08-11

 

晓培的读书报告真认真,向你学习!!!!!
努力积蓄鹤立鸡群的资本,方能做到卓尔不群
Posted: 2010-10-14 10:54 | 21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表现确实很好!!!!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10-10-15 08:53 | 22 楼
钟琴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65
威望: 65 点
金钱: 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5
最后登录:2011-05-18

 

不错,如果再集中一些就更好了。
Posted: 2010-10-15 19:10 | 23 楼
高万芹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52
威望: 252 点
金钱: 252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8-26

 

稳,快,好和谐发展,多向你学习
思想作泥,汗水化雨,静待花开
Posted: 2010-11-11 19:17 | 24 楼
毛曼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0
威望: 40 点
金钱: 4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6-08-16

 

加油 加油 打打气 晓培好样的 继续努力
水本无华,相荡了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了成灵光。
Posted: 2010-11-12 00:33 | 25 楼
王晶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0
威望: 50 点
金钱: 50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6
最后登录:2018-12-22

 

每个月都保持住这种势头,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一起努力哈
Posted: 2010-11-12 10:33 | 26 楼
曾红萍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3
威望: 83 点
金钱: 83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8
最后登录:2016-04-27

 

晓培的读书状态大家有目共睹,非常不错。继续保持啊!
Posted: 2010-11-12 11:23 | 27 楼
孙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09-03-09
最后登录:2012-04-21

 

读的真好,而且梳理的这么清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Posted: 2010-11-12 12:39 | 28 楼
dyy19870201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45
威望: 245 点
金钱: 245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1
最后登录:2016-03-07

 

呵呵,。向你学习
“书龄”决定你思想的深度。
Posted: 2010-11-12 14:47 | 29 楼
« 1 23» Pages: ( 1/3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74951(s) query 4, Time now is:05-07 18:1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