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儒学与现代之惑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uli郭洁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2
威望: 32 点
金钱: 320 RMB
注册时间:2010-04-01
最后登录:2013-03-07

 儒学与现代之惑

  额,《古今中西之争》这本书让我想了很多,但一直想不清楚,挺郁闷的~~~
      甘阳在书中提到儒学在现代的最佳发展道路:即把它的全副价值关怀均转入全力发展精神科学,人文研究的方向上去。儒学应在少数人的手中力争焕发出一个真正的“文化”上的繁荣。反对从儒学中开出一条能够顺应或促进工业文明,商人精神,自然科学方法,以及民主制度等现代因素的种种努力。
    总结起来原因有三点:第一,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是从入学本身的立场,原则去反观、评价、批评现代社会,而是力图使儒学去顺应、服从现代社会的某些标准和原则。第二、“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乃各自具有高度相对独立性的系统,不应犯规约主义错误。第三、今日及今后中国必须以“经济增长”为本、以“工具理性”为原则,而已“道德理想”为本、以“价值理想”为原则不啻是一种倒退。因此儒学遭拒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我觉得可能是想不到一些方面吧,总觉得儒学不应该走那条路:不应成为纯粹的学术。勒庞再《乌合之众》里说:传统支配着我们的生活”。说支配不知道是否合适,但足见传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儒学已经内化在我们的生活和精神中。而我们消极的使用的确有功利性的倾向。说不同价值观领域应当分离化,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各个领域之间必有相互的借鉴,孔子就将文化成果投入到社会领域,用于辅助君王,教育平民,提升其品格。这也是他治学的目的之一。虽说一个时代的经验不同于另一个时代,但我认为这两者终究是不可分离的,否则会造成某些方面的缺失。经济的发展同样需要文化的参与,不然容易发展成为经济沙漠。学术不应像小泥屋笔记里写的是自私的,只是致力于个人性灵的完善,而是还应该有助于社会整体的完善的。
    额~写完之后还是觉得糊里糊涂,好像想得太偏了。。希望学长学姐提点提点,以后也许少一些这样的问题吧
[ 此贴被wuli郭洁在2010-04-09 08:25重新编辑 ]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Posted: 2010-04-08 17:40 | [楼 主]
冯川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43
威望: 243 点
金钱: 2430 RMB
注册时间:2008-09-19
最后登录:2014-04-28

 

        现在很多中国人都意识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开始重新重视传统文化,一方面是“文化大国”的号召,一方面是国人精神的需求,还有一方面是,韩国的猖狂让国人意识到他们对传统文化是多么重视,从日本文化中挖掘失落的中华文明也让很多人感到悲凉,感叹“礼失而求诸野”,这些都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开始重新挖掘自己的文化财富,我们很多时候也属于这种心情。但我们要坚信中国文化的生命力,它与西方文化的互补和互通性,它是实践的,是包容的,所以和基督教以及西方思想是可以对话的,并且我们的文化没有进博物馆,还在国人的道德意识中延续,还在被不少人研究和提倡。
    我们看中国典籍也不要仅是一种“研究”心态,我们需得首先入乎其中,让我们的生命变得顺势调畅,让那些话语、思维以及那种担当天下的责任感贯注到自己的生命中去,这才是活的文化,才真正落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去。
    儒者是“清刚正大”的,是“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有一种人格独立的气节和风骨,真正的儒者不会落于庸俗!而庸俗媚俗的、唯唯诺诺的,还有那些阿谀奉承和骑墙主义的,都是被孔子骂为“乡愿”的,这一点要区别开。
    你可以在闲暇时读读原典,结合原典进一步消化中国传统思想,然后“体道践仁”,在读书方面便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迈!这诚然是宗教性的,是一种信念和理想主义情怀,但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应当具有的学格和热情,是传统士人精神的延存。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Posted: 2010-12-27 10:53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171809(s) query 5, Time now is:05-04 19:1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