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Pages: ( 1/2 total )
本页主题: 孙新华读研以来所读书目(更新至2011年6月10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孙新华读研以来所读书目(更新至2011年6月10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snzg 从 三农研究读书会读书报告 移动到本区(2009-04-09)
2011年5月6日至6月9日读书: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卷)
          旧制度与大革命
王绍光:民主四讲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
      学术与政治

2011年3月31日至5月5日书目:
肯德里克等编: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
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
斯考切波编: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
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上下卷)
牟宗三:人文讲习录:中西哲学的会通



寒假至2011年3月30日书目:
福柯:规训与惩罚
性经验史(第一卷)
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
瞿林东:简明中国史学史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新史学
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
    中国大历史
杜维运:中西古代史学比较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布莱德雷:批判历史学的前提假设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
布洛赫:为历史学辩护
布罗代尔:论历史
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



2010年12月13日——2011年1月13日读书: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埃德加:哈贝马斯:关键概念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
福柯:疯癫与文明
知识考古学
杨善华等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
附:我的自学小史


2010年11月12日——12月12日读书
陈戎女:西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书店2006年版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兹纳涅茨基:知识人的社会角色,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年版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4年版
布迪厄: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布迪厄:继承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梁漱溟:朝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010年10月12日——11月11日读书:
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西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帕累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科塞:社会思想名家(西美尔、凡勃伦、帕累托、曼海姆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10年9月10日—10月11日读书: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1998年版
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1998年版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1998年版
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亲民关系的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地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10年6月15日—7月9日读书:
精读: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8年版
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选读:
齐美尔:历史哲学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社会调查自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人大出版社2007年版



2010年5月14日至2010年6月14日读书:
1、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斯宾塞:社会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法〕马里埃蒂:实证主义,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5、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6、李凯尔特: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英〕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科塞:社会思想名家(孔德至韦伯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三联书店2000年版
10、欧阳静:策略主义与维控型政权,博士论文
(欧阳师姐将她的一本博士论文存放我这地方,谁要看可以来我寝室拿!)


[color=#0000FF]2010年4月9日——2010年5月13日书目:

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选读:顾忠华:韦伯学说
      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2010年3月4日——2010年4月8日书目:
韦伯:(广西师大版)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学术与政治》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支配社会学》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上海译文2007
邓晓芒:《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大2005
康德:《论优美感与崇高感》,商务2009
汤姆森:《康德》,商务2004
摩罗:《中国站起来》,长江文艺2010


寒假期间读书:
《马恩选集》3—4卷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贺雪峰:《村治的逻辑》
《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的若干篇章



2009年12月20日——2010年1月24日
马克思专题:
《资本论》第三卷
《马恩选集》一、二卷

枕边的人文情怀(睡前一两小时所读)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钱穆:《湖上闲思录》、《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2009年11月16日—2009年12月20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册)
梅林:马克思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论(1、2卷)

2009年10月15日—2009年11月15日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孟德斯鸠与卢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原始分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吉登斯《杜尔凯姆》,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朱元发《涂尔干社会学导论》,香港三联,1988年版
陈秉璋《实证主义先锋——涂尔干》,台湾允晨,1982年版

2009年9月5日—2009年10月15
作者          书名                    版次                   
社会学入门专题
于海      西方社会思想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伯格      与社会学同游        北大出版社2008年版           
柯林斯等  发现社会之旅        中华书局2006年版             
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三联书店2005年             
涂尔干专题
社会学    社会分工论          三联书店2008年版             
              自杀论              商务印书馆2008版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商务印书馆2007版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在读)
2009年4月
费孝通:《中国绅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吴晗、费孝通等:《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
    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中国绅士》与《中国绅士的收入》的合出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09年2月下旬—3月
《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温铁军
《私人生活的变革》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阎云翔
《平凡的世界》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路遥
《文化、权力与国家》                  江苏人民2008              杜赞奇                                                                                                                                                                                                                   
《中国乡村生活》                      中华书局2006              明恩溥
《哲学是什么》                        北大2002                  胡军
《西方哲学史》(上卷)                中华书局1966              罗素 
《大气候》                            陕西人民2009              李昌平
《沉思录》                            三联2008                  奥勒留
《中国不高兴》                        江苏人民、凤凰2009        宋晓军等 

2009年1月
《晏阳初全集》三卷                    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992  宋恩荣主编
《告语人民》                          广西师大2003              宋恩荣编
《不懈的精神追求》                    天津人民2002              徐友渔
《知识分子与观念人》                  天津人民2002              萧功秦
2008年10月21日—11月28日
《学术与政治》                        三联199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陕西师大2006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广西师大2004              马克斯韦伯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  广西师大2005              顾忠华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之书》    辽宁教育2006              严耕望
《我想总理说实话》                    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        李昌平
《传统与对外关系——兼评中美关系的意识形态背景》三联书店2007    相蓝欣
《什么农村 什么问题》                法律出版社2008            贺雪峰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04-08 23:04 | [楼 主]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我的是复印本,下次带给你。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04-09 13:34 | 1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近几个月读的书,从量和质方面来说,纵向看应该是比大学前三年好多了,但是横想看,较之于读书会的绝大多数同仁则差远了,还不是一个档次。所以,自己在明显体味到进步的同时也看到了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聆听了5号晚各位师兄师姐的汇报后,更是如此。所以,能做的就是快马加鞭,迎头追赶,以求哪日能望及各位师兄师姐的项背。在给贺老师的去信中,我这样说道:“也许真如您所说的,学长们的今日正是我们的明日,但唯一的进路就是沉下心来好好读书。”作为后来者,只有摒除一切杂念一心读书,才有资格与各位切磋交流。希望诸位师兄师姐多多指导。
    当然我们09级同学之间也要互相学习交流,形成良性的竞争,在此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以及我们的整体水平,给师兄师姐以压力,为师弟师妹树榜样。
    但也不要忘记,生理上增长一岁往往变化不大,但是读书路上相差一年却是泾渭分明啊!中心本科生读书会的学弟学妹们,虽然在年龄上小于我辈,但却在读书路上个个是我们的前辈啊!引韩退之在《师说》中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找准了方向和目标,我们下一步就是付出行动了。“行远重于说”,各位同仁,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04-10 10:55 | 2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学长说的是,这一点贺老师以及桂华学长都提到过,我会注意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04-21 12:12 | 3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回顾自去年10月份以来的读书情况,实在汗颜。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达标。我不想说任何理由,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都不成立。一句话是没有完成任务。现在只能把它作为一种负债,我会联本带息一起还上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09-10 18:23 | 4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在一起加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09-10 22:34 | 5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2009年9月5日—2009年10月15
作者          书名                版次                   
社会学入门专
于海      西方社会思想史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      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伯格      与社会学同游        北大出版社2008年版           
柯林斯等  发现社会之旅        中华书局2006年版             
米尔斯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三联书店2005年             
涂尔干专题
社会学    社会分工论          三联书店2008年版             
          自杀论              商务印书馆2008版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商务印书馆2007版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版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在读)
这段时间主要读了两部分书:9月份主要是入门;10月份以来研读涂尔干的著作。
几本入门书各有千秋,有的从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学派讲到走向新千年的布迪厄,有的仅仅评论一个时代的主流学派;有的涉及几乎所有主要社会思想,有的点评几位大师;有的浅显易懂,有的艰深抽象。它们很多内容是谈同一个问题,有许多“重复”和碰撞,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相关思想的认识。通过这几本书,初步建立了对社会学的整体认识,对社会学的历史流变、主要思潮、及若干大师的经典也有了初步认识。当然仅仅是初步认识,也不能算完全入门(若是时间允许把桂华师兄曾推荐的13本读完更好)。
由于涂尔干的著作还没有读完,接下来继续读下来。有关涂尔干的感受到时再发上。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10-16 08:01 | 6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大家状态都很好,继续加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10-18 23:16 | 7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感想随后发来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11-16 12:48 | 8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涂尔干著作的时代性

近一个半月来一直在研读涂尔干的著作,在其各著作间穿行,我似乎感觉到了其思想的一以贯之,尽管也不乏种种张力充斥其间。所以,我就想弄清楚涂尔干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此文就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一、WHAT——涂尔干干了什么?
涂尔干涉猎的领域比较广泛,从大的方面看,就包括一般社会学、知识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政治哲学、方法论等;从具体方面来看,其关注的社会现象囊括了社会分工、自杀、宗教、教育、职业伦理、公民道德、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等。这些反映在其主要著作中(据说涂尔干的著作有二十余种,大陆可见的中译本大概有十二种,但已基本可以反映其思想概貌,它们依次是,《社会分工论》,三联书店2008年版;《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2007版;《自杀论》,商务印书馆2008版;此外就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涂尔干文选”(1—6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99版;《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2006年版;《孟德斯鸠与卢梭》, 2003年版;《道德教育》, 2001年版;《教育思想的演进》,2003年版;《乱伦禁忌及其起源》,2003版;“袖珍经典”三种——《原始分类》, 2000年版;《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2000年版;《社会学与哲学》,2003年版)。但体系广博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思想的精深,也许他的语言没有韦伯的晦涩,他的分析没有马克思的深刻,但读他的著作无不感慨其逻辑推演的严密、批驳分析的透彻,如果读他的哲学著作的话,我想也一定会被他强大的哲学思辨所震撼。面对这样一位大师,妄想用一篇文章全面概括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简直是不知高低深浅。自知浅薄,笔者只想结合自己的读书感悟谈几点体悟,不免挂一漏万,所幸不是从事专门研究。
总体而言,我觉得,涂尔干主要在做两件事情,一个就是具体的研究,一个就是方法论的工作。但贯穿于两者的是始终如一的时代关怀,或许可以借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加以概括。当然,“两个基本点”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该说方法论是在具体研究中形成并指导了其开展,而具体研究又是其方法论的具体实践和示范。
我们知道,发表于1895年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晚于《社会分工论》两年,可以看出在写作《分工论》时,涂尔干已经在探索其社会学研究方法了,在某种程度上说,《准则》中准则正是对《分工论》方法的总结和扩展。自此之后,在他的著作中就始终不渝的坚持这一方法论的指导,这些方法论的实践为实证社会学的真正确立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标杆和范本,由孔德开创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只有在这时才算真正的确立起来。
只有拥有殷切的时代关怀才能写出大气的作品,也只有当作品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才可以永存不朽。社会学古典三大家都属于此列人物。他们恰巧都处于西欧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期,也都试图抱着时代关怀去把握时代脉搏并对此间遭遇的危机作出自己的回答,这也就是成就他们伟大的根本所在。从涂尔干的几乎所有著作中都能看出这一点,在具体研究的著作中,他对自认为最主要的时代危机进行分析并力图作出尽可能有效的解决方法(最明显的就是他在多处强调的“职业团体”)。此外,他的方法论的工作也是直指时代危机的,因为在他看来,对现代社会各种危机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进行探讨,只有通过“实证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进行客观深入的研究才能得以完成,这也就是其毕生致力于社会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原因。这也就是我说的在他所有的研究背后都有一种殷切的时代关怀和担当。
所以要回答涂尔干在干什么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他一以贯之的时代关怀,所谓“两个基本点”就是在围绕“中心”而展开的方法论工作和具体研究。

二、WHY——涂尔干为什么这样干?
涂尔干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欧工业化达到高潮的时期,但伴随社会的转型也产生了各种社会危机。在经济方面,随着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越来越多,“从1845年到1869年,破产现象就增加了70%”,这频发的工商业危机和破产已经证明“在有机体的某些方面,某些社会功能相互之间是无法调和的”。在社会方面,进入19世纪以后劳资冲突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激烈。涂尔干忧心忡忡地看到,“工业职能越是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劳动和资本的对抗就越是激烈,远远超出了社会团结的水平”,工人和雇主之间永无休止的敌对状态已经成为工业社会的显著特征。在精神方面,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叔本华哲学、无政府状态、神秘主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这种“集体悲伤情调”变态发展的产物。自杀率的急剧上升就是这种悲观情绪的一种重要表现。
面对这般时局,作为有着敏锐观察力并充满着强烈责任心和道德关怀的涂尔干不会无动于衷、熟视无睹。在他看来,这些危机对于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具有极大的威胁:工商业危机和破产足以使社会团结发生断裂,劳资冲突则正在将融为一体的社会成员分裂成两大阵营,自杀风的兴起明显意味着危机和骚乱。除此而外,道德危机、教育危机、民族意识危机等等都使涂尔干忧心忡忡。所以,涂尔干将自己研究的重中之重定格在了,如何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人类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涂尔干从研究中得出工业社会及其问题解决之道是这样的一幅图景:工业社会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他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范当成是工业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将重建工业社会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做自己的最基本的理论关怀;他将集体意识看做是工业社会中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转型期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重建集体意识才是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他反对通过阶级斗争改变制度方式解决危机的学说,也不主张放任自流的自由主义学说,而是主张在传统的废墟上重建自由和秩序相结合的社会。这就是他的各种具体的研究向我们呈现的主要主张。
然而,正如上文所说,理解工业社会并提出危机的解决之道需要一种实证科学的方法,或者说需要建立一门独立的社会学。而在当时,人们对社会现象还缺乏真正科学的认知态度和研究方法,仍然不习惯科学地看待社会现象。社会学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主观意识阶段,热衷于从各种观念甚至常识中推理出各种结论,即使是像孔德和斯宾塞倡导用实证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实证主义先锋也没能彻底摆脱传统方法的束缚,正如涂尔干所说“他们显然是有影响的大师,但他们的所谓社会学研究却都没有脱离社会自然性的一般记述,没有脱离社会与生物界的一般关系的范畴,没有脱离对宇宙进化的一般进程的解释”。概言之,当时的主要问题一个就是在研究对象上主要是一般问题,这就只能停留在哲学思辨阶段,另一个就是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靠逻辑推理和主观臆断。而社会学要想独立于哲学和心理学就确立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这既是《准则》的主要意图。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现象,而研究方法则是将社会现象当作物来看待和研究。
综上所述,涂尔干面对转型期带来的各种危机,出于强烈责任心和道德关怀的驱使用其敏锐的眼光抓住时代跳动的脉搏,为其诊断疗伤,写出了大量的不朽之作;出于客观需要他也必须在方法论上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推进。
时势造英雄。当下的中国也正处于转型期,处于这一伟大时代的我们理应向前人学习,关注时代动向,把握时代脉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11-17 16:40 | 9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41楼李宽于2009-11-23 12:25发表的  :
和你去年的书目比较一下,有什么感想呢?

是啊,前后比较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成长,尽管是缓慢的。
我们每个人都在摸索着往前走,不免会走很多弯路,但是在集体中就可尽量将可能的弯路最小化、最少化,所以我们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要相互关心,鼓励和批评都是需要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11-27 10:21 | 10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2009年11月16日—2009年12月20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册)
梅林:马克思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资本论(1、2卷)
    读书过程中,发现自己对西方文化、历史认识很不够,想在阅读马克思之前,读一些有关书籍,但读了斯氏的通史上册后,发现思维的挑战性很不够,于是就转向马克思了,姑且安慰自己,在读西方经典中了解西方文化和历史吧。但确实有一个问题需要处理,我们要阅读的基本经典著作几无不是西方的,而它们是深深植根于其历史文化的土壤,如此一来,如不对这一土壤又一定了解,读书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
    我和陈靖约定共同开始阅读马克思,事实上他比我早读了几天,他速度极快,资本论第一卷三天就解决了,而我则花了九天,压力很大,不过还是决定慢慢读、细细肯,收获很大。第一卷经马克思亲自整理润色,读起来很爽快,恩格斯虽花很大精力整理第二卷,但相比还是逊色些,读得不是特别好,有的地方没读懂。现在正在阅读第三卷,待读完再整理一番,到时将感想发来与大家交流。
    接下来的一两月都会花在马恩著作上。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09-12-25 10:30 | 11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47楼马流辉于2010-01-01 23:04发表的  :
想请教一下楼上是怎么读书的,读书做摘要吗?如果做的话,阅读的速度会变慢,你是怎么处理这种矛盾的?谢谢

你好,说实话,我之前也有这种问题,不做笔记觉得没什么收获,做的话速度就很慢。和大家交流后,才慢慢摸索出自己的读书方法,我只是选择比较好的句子,抄一遍,加深记忆;有什么感想随手写下;有的书将其主要结构摘出;读完一本书后,可以写几百字的东西。就像贺老师说的,读书最主要的作用是深入其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具体的知识是最次要的,而且这些知识在当今网络时代都可很容易的找到。所以,可以适当少摘抄一些,只要认真地去读,读到一定阶段(一般两年),自然后有通的感觉。加油。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1-02 15:54 | 12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2009年12月20日——2010年1月24日
马克思专题:
《资本论》第三卷
《马恩选集》一、二卷

枕边的人文情怀(睡前一两小时所读)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钱穆:《湖上闲思录》、《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这个月继续攻读马克思,花了三十几天终于将《资本论》读完了。读完后的感觉就是,有种成就感,也有点畏惧感,不想总结了,面对这样一部具有庞大体系的“天才的著作”,想总结时也只能望而却步了。一是能力问题,二是时间问题。于是就接着读《马恩选集》,至今只读了两卷。感觉马克思的思想体系十分庞大而有复杂,政治经济学领域只是其研究比较深入的一个领域而已,只是冰山一角,其他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我们去发掘。计划年前将选集读完。
      每天晚上回到寝室,有一两个小时乱翻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杂书,也算换下头脑,休息休息。一两个月来也翻了几本书。
      总体而言,这个月定的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一些琐事,状态不是太好。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1-24 16:53 | 13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寒假期间读书:
《马恩选集》3—4卷
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贺雪峰:《村治的逻辑》
《毛泽东选集》和《邓小平文选》的若干篇章

    学校放假后,我和夏柱智一起待到2月8号才回家,这一个多星期将马恩选集的第3、4两卷看完了。那段时间,整个校园很静谧,比较适合读书,虽然没有大家的陪伴,状态较之于平时有些逊色,但还是完成了既定任务。
    本想回家后接着读毛选和邓选,毕竟过年比较热闹,走亲访友也占了不少时间,再加上帮父母赶了几天农活,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太多,只看了其中的几十个篇章而已。此外还读了贺老师的新著,受益匪浅。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3-02 00:01 | 14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根据计划,这个月继续攻读三大家之一的韦伯,但中间开了下小差,读了有关康德的三本书,不过收获还是蛮大的。
        韦伯也是个百科全书式的通才,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神学甚至文学艺术无所不通,在其著作中展示无遗。他的他的知识是十分广博的,视野是也是非常宽广的。看了他的几本书,可以看出他对历史的维度和区域的视野特别强调,并且一直在贯穿于各部著作中。阐述一个问题,他通常回溯到历史中去检视其发展变化,寻求原因,进行前后比较等等,还有就是他的著作也充斥着很多经验材料,俨如一步历史著作。其实马克思和涂尔干也都特别强调历史材料和历史方法,也就是说,古典的三大家都特别强调历史的维度,历史社会学是他们研究的一大特色。此外,韦伯运用区域比较的视野也是非常明显。当然这种区域比较不仅局限在欧洲内部的德、法、英、意等等国家内部的各地区和各国家之间,亚洲东部的的中国、日本、印度,中东的伊斯兰世界和北美等等当时的主要地区都纳入了其比较视野。当然他研究的立足点还是西欧特别是他的祖国,即使也有一些有关宗教的作品是以中国、印度、古犹太等地区宗教为主题,但他还是以西方文明为依归。从这点来讲,韦伯是个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者”。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研究外国也要立足于中华民族嘛。韦伯的这两种视野活维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在纵向和横向的交织中探索事物的比较全面的。我们说“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就是说宇是指空间,宙是指时间;“世界”也是这个意思(世指时间,界指空间)。这样一横一纵就囊括了宇宙万物。其实我们都是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也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来谈问题的。假如我们只局限在一定的时空可能会有“一叶障目”的感觉,但是假如我们在此基础上有一个伸缩(特别是伸)那就是豁然开朗了。
        关于读书内容的部分再做整理稍后发来。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4-09 11:06 | 15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多谢大家鼓励哈,我还有很多地方要向大家学习,我们要多交流、多探讨。
时间很紧迫,也希望大家都能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和进度。共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4-12 23:41 | 16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75楼wonderful于2010-04-21 23:07发表的  :
看来大家已经自觉掀起了向新华同志学习的热潮,新华同志也要继续不骄不躁,谦虚奋进啊!

看了师兄的话诚惶诚恐哈!我一直在向各位师兄师姐看齐。你们已经为我们淌出了一条大道,我们只需跟进便是。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4-23 11:31 | 17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2010年4月9日——2010年5月13日书目:
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
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钱穆: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选读:顾忠华:韦伯学说
      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这个月还是继续读了几本韦伯的书。到现在还有韦伯四本宗教社会学和一本法律社会学没有读,留待以后专门读宗教社会学时再研读。所读主要涉及其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和方法论、宗教社会学部分,也想试图从总体上去总结一下,但又浅尝辄止,主要是自己很难从总体上对其思想进行把握,所得主要还是一些碎片化的知识,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作罢。
    花了六个月大概将古典的三大家了下,基本上是抱着一扫而尽的想法,将其主要的著作看一遍,应该说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起的是奠基的作用,后来的社会学家是绕不开他们的。但以后还采取这种读法显然不妥,也没有必要,所以我想采取这种策略:后三大家选其若干部最重要的著作和一部介绍性书籍,其他社会学家只选一两本即可,或以学派来读,或以专题来读。这样即能窥其(社会学)堂奥又能把握其全貌,又能在多元的碰撞中锻炼思维激发灵感。
    阅读中西经典著作的过程中,越发感觉到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必须建立两个参照系:传统中国社会和西方社会。当然这两个参照系内又有各自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只有熟知这两个参照系,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和定位当下的中国。相对而言,现在的很多人是了解西方多于中国,尤其是在传统中国的认识上很是匮乏,传统是我们的根,尽管我们的现代化过程中不乏断裂的现象,但即使外表断裂,但其背后照样是内里传统的延绵,所以,对传统中国的了解对于我们极其迫切。值得注意的是,清末和民国时期有一大批知识分子致力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尤其是对中国传统的反思,如梁漱溟、钱穆、张东荪等等,他们一是相距传统中国社会较近也较了解,二是他们确实大都是功底深厚的学者,研究还是很有启发的。但他们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对于他们的研究当然也保持批判反思的精神。我们说对西方的了解比较多也只是相对而言,我们真了解西方吗?至少绝大部分人对西方充满幻想和迷信。这绝不是真了解!所以,还是任重道远!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5-14 12:45 | 18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87楼拼命九郎于2010-05-16 22:12发表的  :
我感觉韦伯还是理解社会学的一个绝对的关键和源头,新华搞的不错,可否什么时候交流下?

有空是要好好交流下,还有很多要向你学习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5-22 23:52 | 19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89楼王海娟于2010-05-21 11:47发表的  :
师兄可以就韦伯做一个系统的总结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过程。大家要多多交流。

我还真想试着总结下,但看了几本研究韦伯的书,觉得很多别人已经讲的很好了,自己也没有形成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也没有一种表达的冲动,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总结。我想这与我读的还不够多,面铺的还不够广有关系。不过,我也觉得总结的过程也是自己认识提升的过程,以后会慢慢去总结。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5-23 00:00 | 20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这个月读书主要围绕社会学传统中的实证主义和诠释学两大传统来读的,讲涂尔干和韦伯放进其思想的历史脉络中加以理解,涂尔干直接或间接的受到了孔德和斯宾塞的影响,同样韦伯深受新康德主义学派的狄尔泰、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的影响。至于这两大传统内的逻辑依赖性和历史连续性以及这两大传统之间异同,还没来得及总结。待总结后再与大家分享。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14 23:05 | 21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94楼冯小于2010-06-15 12:16发表的  :
老大的步伐一直是那么快哦!

呵呵,不敢不敢。相对而言你的速度倒是比我快多了,向你学习。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17 16:52 | 22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96楼曾凡木于2010-06-17 09:45发表的  :
三大家读完了开始了新阶段呀!

这个学期还要把其他古典社会学家的书看一些再转向现代,一起努力!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17 16:54 | 23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2010年5月14日至2010年6月14日读书:1、孔德:论实 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2、斯宾塞:社会学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3、〔法〕马里埃蒂:实证主义,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4、 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5、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6、李凯尔特:李凯尔特的历史哲 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7、〔英〕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8、科塞:社会思想名家 (孔德至韦伯部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9、邓正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三联书店2000年版10、欧阳静:策略主义与维 控型政权,博士论文
    上个月主要主要看了给予涂尔干和韦伯很大影响的实证主义先锋——孔德、斯宾塞和新康德学派的一点著作。下面是一个小结。主要选择方法论这个角度将两者加以比较。由于要交一个作业,所以呈现出来的是论文的形式。可能还存在很多问题,敬请大家指教。
   
实证与人文、实在论与建构论的交响
——涂尔干与韦伯的方法论比较

摘要:本文选取方法论这一视角试图对韦伯和涂尔干加以比较。首先对涂尔干和韦伯的方法论进行概述,然后将它们加以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历史渊源和认识论基础进行了简单的爬梳。笔者发现,如果具体研究是以“方法论”为基础,方法论又植根于“科学观”,那么科学观则是由其认识论决定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他们二人共同演奏的这一“实证与人文、实在论与建构论的美妙交响乐”,构筑成了社会学“三重奏”中的“两重”,启迪着后人,但他们之后的社会学家除了聆听还有超越的使命。
关键词:涂尔干与韦伯  方法论  实证与人文  实在论与建构论 

一般认为,社会学有三大传统,即实证社会学、解释社会学和批判社会学,涂尔干、韦伯和马克思分别为此三大传统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他们三人也各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当然分别体现了三大传统的特色——并一直影响着以后的社会学的发展。本文试图比较其中的韦伯和涂尔干的方法论。
  现有资料没有明确显示过处于邻邦的韦伯和涂尔干有过任何交锋,尽管他们年龄相仿且在各自国家都是一流的社会学家。所以,我们无以获得两人学术对话的任何痕迹——像韦伯对马克思的回应那样。幸运的是他们都在方法论上颇有建树并为我们留下了这方面的专论 使我们有迹可查,本文便主要立论于这两部著作。当然他们的方法论的部分论述及其具体运用散见于他们的各种具体研究中,但是“百变不离其宗”,其主要精义已在这两部著作中得到了体现,而且具体研究也是以其方法论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研究他们的方法论意义非常重大。
  在下文中,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在第一部分,首先对涂尔干和韦伯的方法论进行概述,然后将它们加以比较,以呈现出它们的异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两者的历史渊源和认识论基础,试图揭示它们如何而来、对前人是如何扬弃的,并在此基础上展示它们各自的认识论。最后一部分也是结论部分,对本文加以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这两种方法论的继承和超越。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且对两位大师的理解还很不够,因此在论述中难免挂一漏万,甚至可能歪曲了两位先贤的本意,鉴于此,敬请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一、涂尔干和韦伯方法论的素描与比较
(一)涂尔干方法论概述
涂尔干毕生致力于社会学学科的独立这一伟大事业,而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则是任何一个学科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2009)中便主要用力于此。
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它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这体现了社会事实的两大特性:外在性(独立性)和强制性(普遍性)。这就从研究对象上将社会学区别于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
在研究方法上,涂尔干主要是强调观察和解释两个阶段。它首先提出观察社会事实的最基本的准则:“要把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这是他“方法论的基础”(涂尔干,2009:7)。所谓“物”,即客观存在的事物 ,如同自然的事实,他意图使社会事实同“物质之物”(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同等的地位”(涂尔干,2009:7)。他反对用观念(“通俗观念”或“预断观念”)代替存在,“用思想分析替代实在的科学分析”(思想分析即使借用事实也只是作为观念的证据或例子),而主张回到“第一手材料即感觉”上来。无疑,他认为我们的感觉能够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而形成“准确表达事物的概念”,即“表示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概念”(涂尔干,2009:61)。只有这样才可以将“科学研究的根基建立在坚固的土地上,而不是建立在流沙上”(涂尔干,2009:63),才可以使社会学“从它还没有摆脱的主观阶段走出来,而走向客观阶段”( 涂尔干,2009:49)。在以上理论阐述的基础上,涂氏还提出了三条具体的操作准则:(1)“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涂尔干,2009:50);(2)“只应取一组预先根据一些共同的外在特征而定义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并把符合这个定义的全部现象收在同一研究之中”(涂尔干,2009:54);(3)“当社会学家试图研究某一种类的社会事实时,他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涂尔干,2009:63);
对社会事实进行观察只是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步,下一步则是要对观察所得事实进行解释。他区分了原因解释和功能解释,并认为不仅应该对它们分别研究,而且应该首先研究前者,再研究后者,因为前者为因,后者为果(涂尔干,2009:109-110)。社会事实只能用社会事实来解释:“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之中去寻找”(涂尔干,2009:122);对于社会事实的功能也一样适用:“一种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永远到它与某一社会目的的关系之中去寻找”(涂尔干,2009:122)。此外,他还认为一切比较主要的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应该到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他指出有两种社会环境——社会容量和动力密度——可以影响社会事实。

(二)韦伯方法论概观
    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理解与解释的结合;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的区分。
1、理解与解释的结合
韦伯为社会学下的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韦伯,2005:3)。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中最基本的分析单位,然而对于社会行动的分析不能不触及当事者本人的“主观意义”,其实社会生活就是由各种“意义”交织而成的网络。因此对意义的理解就是社会学家必须要面对的任务。韦伯将“理解”分为两种:“直接观察的理解”和“诠释性的理解”。后者由于包括动机理解在内,对于行动的“意义关联”能够更妥当地予以掌握,因此也更为韦伯所青睐。
因果性解释本是自然科学的通用准则,韦伯将其引入社会学。在他看来,我们研究社会行动,不仅要对行动者的主观意义进行诠释性的理解,而且还要去解释它。而且理解和解释也是相互关联的。“只要行动在一个可理解其动机的意义关联中,我们的理解可以视作是实际行为过程的一个解释。因此,对一个涉及行动意义的学科而言,解释意味着能够掌握到根据行动者自己的主观意义,他的行动所系属其中的意义关联”(韦伯,2008:10)。也就是说理解中包含解释,解释也要以理解为铺垫,在韦伯的学说中,理解其实是解释的前提和必经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解就是一种解释,解释也是一种理解。这就是为什么韦伯的社会学被称为“理解社会学”或“解释社会学”。
2、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的区分
韦伯认为研究者应该区分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经验的现实证明自身是一种漫无边际的无限杂多,我们的认识无以将其穷尽,我们能做的就是一种改造或新的建构,与现实性相比,认识总是一种简化。“有限的人类精神对无限实在的所有思想认识都潜在地依赖于下面的前提:每次只是这个无限实在的一个有限部分才构成科学探讨的对象,惟有它才应在‘值得认识的’意义上是‘根本性的’”(韦伯,2008:23)也就是说,我们面对无限杂多的现实,要进行选择,犹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但何以选择?关键在于这种文化产物同文化价值有无联系,有则取之,无则去之。但是,这种文化价值是个人的还是时代的,是特殊的还是普遍的?
韦伯认为,毋庸置疑,“价值观念是‘主观’的。在对家谱的‘历史’兴趣和对可以想象的最大的文化现象的兴趣之间……存在着一个无限的‘意义’阶梯,它的等级对于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将有一个不同的次序。同样,他们是可以随着文化的特点以及支配人们观念本身而在历史上发生变化的。但显然不能由此得出一个结论说,甚至文化科学的研究可能只是这种意义上的‘主观’结果,它对一个人有效而对其他人无效。相反地,所不同的只是它们使不同的人感兴趣的程度。换言之,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以及这种研究深入因果关系的无限性之中达至多远。这取决于支配着研究者和他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它如何起作用呢?在研究的方法中,主导的‘观点’虽然——如我们还要看到的——对于他所运用的概念结构的构成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但在这些概念的运用方式上,显然研究者在这里与别处一样受到我们思想规范的约束。”(韦伯,2008:34)
显而易见,韦伯在承认这种“文化价值”“主观性”的同时,更论证了它的的“时代性”,也就是说它既具有特殊性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就是“价值关联”的内涵。其实说到底,无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要通过价值关联来选取研究对象。
“价值关联”是必然要做出的,因为我们要选择材料;但是“价值判断”则是不必要的,因为它不利于研究的客观性。所谓“价值判断”是研究者对于对象采取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的“主观源泉”是“完全具体的、高度个别化地形成的和构建起来的‘情感’和‘愿望’或者可能是关于某种仍旧具体地形成的‘应当’的意识”(韦伯,2008:98)。因此,可以看出“价值判断”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本身包含评价者的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它带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含有“应该是什么”的预设。与此相对应的是“事实判断”,它以经验材料为指引,在研究中悬置价值,追寻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因此,韦伯主张在通过价值关联挑选好研究对象后,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坚守“事实判断”,即“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有人说“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韦伯首先提出来的,其实休谟早就提出来了,但韦伯将其运用于社会学还是值得肯定的。
而韦伯提出的“理想类型”则是连接价值关联和事实判断的桥梁。它是一种根据价值关联提炼出的一个逻辑一致、内在统合的而又自洽的思想秩序,也就是说它帮助我们将现实非理性的现象安顿成一个理性的秩序;但它本身不是现实,而只是存在于思想中的乌托邦,它是由片面强调现实中的某些因素而整合成的一个理想的概念工具;它最主要的功能则是让我们用这一理想类型与我们研究所得的资料加以对比,以检视现实在多大程度上接近或远离这种理想类型(韦伯,2008:39-40)。也就是说,抽象的理想类型不是作为目的,而是方法和手段以达到认识现实的目的。不难看出,理想类型是价值关联的一种具体表达,同时它又被用来检视现实,认识事实,从而将“价值关联”和“事实判断”或“价值中立”勾连了起来。

(三)两种方法论的比较
1、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在这一点上,韦伯和涂尔干的差别很大,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涂尔干认为社会学要效法自然科学。这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事实普遍性和外在性的规定、将社会事实作为“物”来考察以及对规律性的追求(涂尔干,2009:48),此外,他还经常将社会学与自然科学相类比(涂尔干,2009:7、9、102、115、136、149-150),也能体现这一点。不过他也指出,社会现象较之于自然现象更为复杂:“社会现象和生物学、物理-化学诸现象相比,仅仅是社会现象要更为复杂而已”(涂尔干,2009:136)。而韦伯则认为社会科学(当然包括社会学)有别于自然科学。他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即文化产物具有个殊性,对此只能借助于诠释性理解才能把握其内在意义。不过韦伯并不否定社会科学的经验“客观性”,并借取了自然科学的“因果性解释”。
2、研究对象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事实”,相对于个人它具有“强制性”和“外在性”,也就是说他是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且对个人具有约束力。而韦伯认为社会学应该以研究“社会行动”为使命。社会行动无非是由具有内在价值和意义世界的个人发出的动作,因此他具有“内在性”和“主观性”。由此可见,两者的差别:一内一外,对于个人是一“扬”一“抑”。
3、观察与理解
研究对象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研究方法的迥异。由于社会事实具有强制性和外在性(尤其是后者),研究者只能像自然科学家一样采取从外部观察的方法,将其视为“物”加以考察。而社会行动由作为意义体的个人发出,因此对其内在意义的理解便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观察和理解也体现了“内外”之别。
4、因果解释
在通行于自然科学中的因果解释应该应用于社会学研究这一点上,两者达成了共识。涂尔干说:“因为因果定律已在其他自然的领域里得到证实,即其作用范围已逐渐由物理-化学世界扩大到生物学世界,进而由生物学世界扩大到心理学世界,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把它用于社会学世界也同样是恰当的”(涂尔干,2009:149-150)。而韦伯也明确提出在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解释的同时,要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解释。尽管他们都主张因果解释,但在因果关系上却有不同的看法:韦伯主张“多因多果论”,这已成社会学界的共识,而涂尔干则主张“单因单果论”——“同样的结果总是有其同样的原因”(涂尔干,2009:138)。限于篇幅,恕不能在此展开。
5、对象选取
如上文所述,韦伯借用价值关联选择研究对象,将那些与文化价值有关联的事物选取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将无价值关联的事物拒斥在外。涂尔干也论述了选择研究对象的问题,这体现在观察准则亚定理的第二条:“只应取一组预先根据一些共同的外在特征而定义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并把符合这个定义的全部现象收在同一研究之中”。他特别强调,“这个定义显然应该毫无例外地和不加区别地包含具有这一相同特点的全部现象,因为我们既没有任何理由,又没有任何办法从它们当中进行选择”(涂尔干,2009:54)。在涂氏看来,我们没有理由也无办法进行选择,而只能将所有符合定义特征的全部现象收入定义中。当然他还有关于社会类型或社会种划分的论述,但这种划分标准犹如他所说的“定义”一样只是起到了“筐”的作用用以承载符合它的全部现象。
6、客观性
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也是他们共同坚守和追求的。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三篇文章中都有对“客观性”的探讨。“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区分,即给科学研究划清界限,因为科学研究只属于“事实领域”,是“价值无涉”的。类似于韦伯,涂尔干在观察准则的亚定理第一条明确提出:“必须始终如一地摆脱一切预断”。他指出这些预断包括,政治信仰、宗教信仰和道德规范等。由此可见,他们在此的共通性。但涂尔干接着在亚定理的第三条又提出了另一个层面的客观性:“当社会学家试图研究某一种类的社会事实时,他必须努力从社会事实脱离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而独立存在的侧面进行考察”。他认为“一切客观性的条件,是要有一个固定的、始终如一的、使表象能够联系起来的、能使感觉排除一切变化不定的因素即主观因素的基准点”(涂尔干,2009:62)。因此感觉所触及的客体越固定,它就越客观。他认识到个别事件随时随地都在改变它们的面貌,即处在永不停息的流动性之中,所以与个别事件不可分离的社会生活就会受到个别事件的影响而变化不定。但它同时认为,社会生活同时具有一种既能使自己保持同一性又能使自己“结晶化”的特性,比如,集体的习惯除反映它所制约的个人行为以外,还以法律条款、道德准则、民间格言、俗语和社会构造的事实等固定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它们是长久不变的,不以个人为转移的“固定客体或永恒标准”,是固定化了的社会生活,因此是客观的,通过它们研究社会生活就是合理的。
韦伯同样认识到个体的流动性:“无比巨大的事件之流向着永恒奔腾不息。推动人们的文化问题总是不断以新的色彩重新形成,因而始终同样无限的个别事物之流中对我们具有意思和意义、成为‘历史个体’的东西的范围也变动不定”(韦伯,2008:34)但在韦伯看来,正是由于个别事件的流动性和个殊性,它们才具有特殊的研究意义。那么何以从这种流动性和个殊性之中达至客观性?他认为关键在于支配着研究者和他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它对一个人有效也对其他人有效——“只有对于所有向往真理的人都有效的东西,才会是科学的东西”(韦伯,2008:34)。综上所述,它们都看到了个别事件的流动性,但在达至客观性的路径上分道扬镳:涂尔干否定了这种个别事件,将其拒斥于研究对象之外,而选择结晶化了的社会生活;而韦伯则认为正是这种流动性才是社会学的独特对象,而借用价值关联中文化价值的普遍性和稳定性探索出了通往客观性的道路。

二、两种方法论的历史渊源和认识论基础
上面简单爬梳了涂尔干和韦伯在方法论上的论述并择取若干方面进行了比较。但如果要对它们有更深入的理解还得将它们放入各自的学术脉络中加以把握把我并从其认识论基础上加以梳理。
(一)历史渊源
本文无意于追问两者的最终源头,因为原因的追寻无疑是无法穷尽的。笔者仅仅试图从对两者方法论有直接影响的两个流派中的几位思想家着手,探讨其间沿革及后来者对前人的扬弃,以有助于对本文主题的把握。
1、孔德、斯宾塞对涂尔干的影响
    涂尔干深受实证主义先锋孔德和斯宾塞两人的影响。从涂氏著作中对两位前人的引用和回应就可见一斑,尽管很多时候是对他们的批判。所谓实证主义,(从广义上说)是指“试图将自然科学里的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并因而预先假定科学的统一性”,“一个更为基本的观念是,实证主义将科学看作是对外在于科学的客观存在的研究”(德兰逖,2005:1)。(从这两点来看,涂尔干的方法论完全符合实证主义的定义。)作为19世纪后启蒙时代意识形态的实证主义是与自然科学的兴起并占据统治地位密切相关。孔德创立的具有逻辑依赖性和历史连续性的科学秩序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作为唯一基本目标的社会学要依赖于之前的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孔德,1996:70),而且也应该借鉴它们的研究方法。斯宾塞对此也有类似的看法:“为有效地进行社会学研究,必须有一种从所有这些科学(除了以上学科外,他还添加了逻辑学、地理学等)中诞生出来地思维习惯”(斯宾塞,2001:290)。观察和预测是他们的核心概念,孔德提出“真正地实证精神主要在于为了预测而观察,根据自然规律不变的普遍信条,研究现状以便推断未来”(孔德,1996:32)。简言之,他们都坚信科学的统一性,以自然科学的标准为标准。涂尔干在这一点上继承了他们的观点。涂尔干方法论中的几乎所有思想——社会事实地特点、将其视为物来观察、观察地准则以及因果解释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2、新康的主义对韦伯地塑造
韦伯深受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其中狄尔泰(1833—1911)、文德尔班(1848—1915)和李凯尔特(1863—1936)居功甚伟。“这三个人把披着现代外衣的古典康德学说传授给他,并使他有机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论——与他们的教诲部分一致、部分对立”(科塞,2007:214)。他们三人都致力于将文化科学(或人文科学)从建立的更好的自然科学中区分开来,并使之独立。他们认为康德哲学太过于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而忽视了文化科学。康德主要探讨的在何种条件下知识是可能的,而他们追问的则是文化知识是如何可能的,也就是说他们将康德有关“纯粹理性批判”的概念转移到“历史理性批判”(德兰逖,2005:44)。
狄尔泰在哲学史上享有“历史领域的康德”的美誉。他认为存在两个世界: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分别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加以认识,这两个领域具有“不可比性”(狄尔泰,2004:9)。自然科学可以通过观察物质世界发现自然规律并进行因果解释,而精神世界里的人类生活是有意义的,因此当我们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时,不能像认识自然界一样把它们当作外部的东西,而只能当作内在的东西,借助“神入”他人的内在状态而理解他们的意义世界。因此,如果说“意义”是人文科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理解”便是把握具有如此意义的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基本手段。狄尔泰反对因果解释,“解释”在他那里是辅助于理解的,“只要人们需要通过运用理解的艺术把握某种陌生的东西,他们就需要进行解释”(狄尔泰,2002:18)。因此他的解释有点像韦伯的“诠释性理解”的“诠释”,只是具体内涵上有些微的差别。由此,面对不具确定系统的精神世界,他说“任何建立在确定原则基础上的系统的计划,不管是黑格尔的思辩的唯心主义,还是孔德、穆勒的自然科学的实证主义,都注定要失败”(狄尔泰,2004:183) 。
此外,狄尔泰还区分了人文科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的任务,并且他特别强调的是实践的任务,他说既然人文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实践的,它们的理论主张不应该仅仅是概括为“是什么”,而应该是“应该是什么”。他写道:“因为人文科学已经有所发展,除了现有的知识以外,它们还应该包括一种价值判断系统的意识与价值、观念、法则和规则,与形塑未来的目标也应该有关”(狄尔泰,2004:184) 。
李凯尔特不同意狄尔泰的划分,不过,显然他在有些方面受到了狄尔泰和和他老师文德尔班的启发。他主要从质料和形式两个方面将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加以区分。从质料(对象)上来看,现实分为“自然”和“文化”两个部分。所谓自然,是那些从自身中成长起来的、诞生出来的、任其自生自长的东西的总和;而文化或者是按照预计目的直接产生出来的,或者虽然已经现成,但至少是由于它所固有的价值而为人们特意地保留着的(李凯尔特,2007:29)。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有无“价值”,前者无,而后者有。他的“价值”类似狄尔泰的“意义”。而从形式上划分,可以将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更确切地说是“历史的文化科学”)。他的这一划分源于他的认识论。他认为现实具有“连续性与异质性”或称为“异质的连续性”。所谓“连续性”,即现实中的一切都在渐进地转化,不停地流动着,没有任何飞跃;而所谓“异质性”则是指每个现实之物都具有自己特有的、个别的特征,现实中的一切都不是绝对同质的,而是互不相同的。也就是说现实在广延上和内涵上都具有无限性,是由茫无边际的杂多组成。所以科学不可能如实地反映现实,而只能在概念上把现实的连续性和异质性分开,也就是说对现实加以改造:一种把现实地异质的连续性改造为“同质的连续性”,在此基础上就可采用“普遍化的方法”,以发现普遍联系和规律,这便是自然科学的方法;另一种则将现实改造为“异质的间断性”,而对此只能采用“个别化的方法”,从对象的特殊性和个别性方面叙述一次性的发展,这即是文化科学的方法。
然而,即使是改造后的文化现象依然是无限的杂多,而我们的研究无以也无需全盘收录,那就面临着选择的问题。在李凯尔特看来,选择的依据就是“价值联系原则”,即“与文化财富所固有的价值的联系”,有联系则是“本质之物”,即成为研究对象,无联系则为“非本质之物”,排除在外。而这种文化价值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得到普遍承认的。
与此同时,他还区分了价值与评价的不同。他认为价值与现实的联系有两种方式:一种联系方法是价值附着于对象之上,并通过这一点使对象变成财富;另一种方式是价值与主体的活动相联系,并通过这一点使主体的活动变成评价(李凯尔特,2007:83)。他认为实践上的评价(后者)和理论上的价值联系(前者)是两种就其逻辑实质而言有原则性区别的活动(李凯尔特,2007:84)。历史学家仅仅遵循价值联系原则,确定哪些历史条件是本质的或非本质的,是有意义的或无意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个对象作出评价,因为评价始终必须是肯定的或否定的。他举例说,“历史学家作为历史学家来说可以不必对法国革命对于法国或欧洲有利或者有害这一点做出决定。这是一种评价。但是任何一位历史学家都不会怀疑在法国革命这个名词下所包括的哪些事件对于法国和欧洲的文化发展来说是有意义的或主要的。因此,必须从其个别性方向把它们作为本质成分包括到欧洲史叙述之中。这绝不是实践的评价,而是理论的价值联系”(李凯尔特,2007:84-85)。
由此可见,新康德学派对韦伯的影响是再明显不过的了。他从狄尔泰那里吸收了关于“意义”和“理解”的学说,但对其关于价值评价的理论则加以否弃;他承继了李凯尔特关于“价值学说”和“特殊性和个别性”的学说,但是韦伯认为“研究者的价值观影响着他的选择,而李凯尔特则认为存在着全人类共有的文化价值观”(科塞,2007:215)。同时,在韦伯的方法论中,我们还能找到他从自然科学中借鉴而来的“因果解释”和“客观性”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韦伯学说是在综合了前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独特理论,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新康德学派的影响是最关键的和根深蒂固的。

(二)认识论基础
通过以上分析,涂尔干与韦伯的差异已更加清晰,他们具体的方法论学说根植于他们的“科学观”即对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涂尔干承继了孔德和斯宾塞以自然科学的标准为楷模的原则,因此他们被称为“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而韦伯受新康德主义学派尤其是其中的狄尔泰和李凯尔特的影响,认为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可化约,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对象和方法,故被冠以“解释社会学”或“人文主义”的传统。如果我们继续追问下去,他们这种科学观的不同植根于他们认识论的差异。
吉登斯指出,实证主义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是确信所有的“知识”或所有被认为是“知识”的知识都能够以一些术语的形式被表达出来,这些术语直接涉及可以通过感官理解的某些实在,或实在的某些方面;第二种含义为人们相信就像在经典物理学中所归纳的那样,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形式也可以应用于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吉登斯,2003:235)。前者为其认识论,后者是“科学观”。与此相应,解释社会学的含义也可以概括为两种层面:在认识论方面,认为实在与知识之间有一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知识无以原本地反映实在,而只能是对无限复杂的实在的一种简化,是在思想中的新的建构或改造;而在科学观方面,它认为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是无法化约的,因此自然科学的方法不适应文化科学,有些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当然也不否认两者存在某些共性。前面在对两者的历史渊源的分析中主要涉及科学观部分,下面梳理下两者的认识论基础。
总体而言,涂尔干和韦伯的认识论分属于“实在论”与“建构论”。所谓实在论,是指认为我们的认识可以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即“物自体”。涂尔干的方法论中明显体现了这一点,他说社会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物”,我们通过观察(感觉)能够认识它,他攻击的主要对象也是“用观念代替实在”的唯理论,而且他说,我们应该将符合某一定义的全部现象纳入定义之中,因为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办法进行选择。从这些都可以看出他是位经验主义的实在论者。而韦伯建构论的特点体现的也是相当明显。他认为现实是无限的杂多,我们的认识无法反映这些现实,而只能改造它们并进行新的建构,认识较之于现实总是一种简化,而这种简化借助于“价值关联”以进行挑选材料。
其实在康德以前的欧洲哲学界一直有两大派别在认识论上进行着不断的论争,即大陆的“唯理论派”和英国的“经验论派”。唯理论最早由笛卡尔创立,后经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人而得以发展,他们推崇绝对的理智,即强调先验的观点,主张人心中有一些先验的观念,我们凭借着这些观念去把握知识,一切知识的基础就是理性直观的知识,而理性的知识有些是不证自明的和不言而喻的。与此相对应的是海峡对岸的经验论,它由培根开创先河,并经过霍布斯、洛克到贝克莱和休谟等人而获以发展。他们注重经验,注重从感性经验和感觉里面获取知识,最有代表性的是洛克的“白板说”:人心本来犹如一块白板,所有的知识都是由外界印在人们心中所留下的印迹。其实近代实验科学就发端于此。实证主义一派中的孔德、斯宾塞和涂尔干承继的正是经验论的这一思想。
康德试图调和这两大流派,并且他做到了。他认为物自体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无法认识它,不过我们的思维结构(也称认识之网)能够建立起一种对象观念,即现象,它能够反映观念,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从而为我们所认识并形成科学知识。这种知识之所以是客观的(具有普遍必然性),乃因我们的思维结构具有普遍性。(邓晓茫,2005:第一章)
这已然具有建构论的色彩。新康德学派继承了康德这一传统,只是将其运用于区分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李凯尔特的建构论和“价值联系原则”(与康德的“思维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明显带有康德的影子。韦伯从新康德学派得受康德哲学的启蒙,继续发扬了这一建构论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韦伯的认识论基础更加综合——康德对于经验论和唯理论的整合,而涂尔干则主要受到经验论的洗礼。
这里应该思考的是这种认识论与它们各自的科学观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在笔者看来,认识论正是科学观的基础。具体观之,在实证主义认识论看来,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虽有不同,但本质上讲均属实在的范畴,即“物自体”,我们的感官能够如实地反映它,并通过观察能够获取客观的知识。既然如此,那么自然科学的方法和逻辑形式自然可以运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建构论在康德那里只是致力于建立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而新康德学派接过建构论的大旗却将其运用于区分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在他们看来,人类的认识无法直达物自体,而只能是一种新的建构,这种建构在自然和文化之间又有区别,用李凯尔特的话说就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质的连续性”,而文化科学的对象则是“异质的间断性”,鉴于此,就应该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加以把握,前者借用“普遍化的方法”,而后者适用“个别化的方法”。而韦伯基本上接受李氏的原理。
因此,我们可以说如果具体研究是以方法论为基础,方法论又植根于科学观,那么科学观则是由其认识论决定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

三、承继与超越(代结论)
本文的标题为“实证与人文、实在论与建构论的交响”,这一点通过前文的梳理,相信已比较明显。实证与人文其实和实在论与建构论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后者是前者的认识基础,也就是说,如果说实证与人文是他们方法论和科学观的总结,那么实在论与建构论则是他们认识论的概括。这两大传统其实在涂尔干和韦伯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哲学界并成为西方哲学界两大针锋相对而又不相上下的流派,只不过他们将它们引入(而非首先)社会学并将其发扬光大罢了,而且从此以后成为社会学三重奏(三大传统)中的两大交响乐。这里所谓的“交响”不仅仅是指它们在社会学的舞台上同台演奏了一个多世纪,而且是指它们之间难解难分的交融,比如二氏都坚守社会学研究的因果解释和客观性。
但是作为这一交响乐听众的社会学家,如果仅仅作为一个听众,那便是不称职的,因为他们还承担着修改和完善乐谱的重任,舍此社会学便无以前进和发展。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第二版序言”中坦言:“显而易见,我所规定的准则,实际上将来也必然有所修正。根据我个人十分有限的实际经验,我认为这些准则将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扩大和丰富,也必会有所发展。另外,说到方法,我们所能做到的永远只能是暂时的,因为方法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改进”(涂尔干,2009:6)。韦伯也有类似的说法:“在学术工作上,每一次‘完满’,意思就是新的问题的提出;学术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任何有志献身学术的人,都必须接受这项事实……将来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被别人超越;这不仅仅是我们共同的命运,更是我们共同的目标”(韦伯,2004:166)。他们都道出了学术的本质——在于超越和过时。其实,他们之后的有所成就的社会学家无不对他们的学说有所超越和发展,在方法论上吉登斯的《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吉登斯,2003)便是一杰出的代表。从这个角度来说,涂尔干和韦伯的方法论已经过时。但又没过时,因为超越必须建立在承继和吸纳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完善乐谱必须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完成。可以说,涂尔干和韦伯的交响乐乐谱至今还焕发着不尽的生命力启迪着后来者继续谱写美妙的悦耳之声。



参考文献:
〔1〕德兰逖.2005.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2〕邓晓芒.2005.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狄尔泰.2002.历史中的意义.艾彦、逸飞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4〕狄尔泰.2004.人文科学导论.赵稀方译.华夏出版社.
〔5〕吉登斯.2003.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田佑中、刘江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科塞.2007.社会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7〕孔德.1996.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
〔8〕李凯尔特.2007.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涂纪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9〕斯宾塞.2001.社会学研究.张宏晖、胡红波译.华夏出版社.
〔10〕涂尔干.2009.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
〔11〕韦伯.1999.社会科学方法论.杨富斌.华夏出版社.
〔12〕韦伯.2004.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3〕韦伯.2005.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韦伯.2008.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15〕朱元发.1988.涂尔干社会学导论.香港三联书店.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23 15:00 | 24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103楼拼命九郎于2010-06-27 14:13发表的  :
好,推荐一本,蒯因,《词语与对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谢谢,我也想这一段时间围绕这一主题读下去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29 22:36 | 25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104楼刘大龙于2010-06-27 14:33发表的  :
师兄读书越来越强大了,除了佩服,就是学习!

过奖了,我还有很多要向你们学习,共同努力、奋斗!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29 22:38 | 26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105楼wonderful于2010-06-27 23:56发表的  :
超越!
比我读得好,思考得深刻,忒深刻咧~

师兄过谦了,你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标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29 22:41 | 27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Quote:
引用第106楼杜鹏于2010-06-28 11:26发表的  :
把师兄的整个帖子都浏览了一遍,师兄真厉害!!我也要继续加油了

过奖。我还要向你学习哈,我看过你的读书和文字,还很缺你的读书感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06-29 22:43 | 28 楼
孙新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8
威望: 718 点
金钱: 7180 RMB
注册时间:2008-10-22
最后登录:2024-05-16

 

2010年9月10日—10月11日读书: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1998年版
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1998年版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1998年版
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亲民关系的变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贝克: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贝克、吉登斯、拉什:自反性现地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这个月主要读了吉登斯和贝克。加上以前读的《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和《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吉登斯的主要著作也算过了一遍。所以这里主要谈一下对吉登斯的认识。
读吉登斯后形成的总体印象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对传统的批判性重估、结构化理论和现代性研究。吉登斯的发家是从对经典大家尤其是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三位大家的系统清理开始的,集中反应这一成果的《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让其在西方学术殿堂中一举成名。对传统的批判性重估不仅为其赢得盛誉,更重要的为他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他的每一突破和进步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取得的,都是因综合前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的独特创见。
在其结构化理论和现代性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在吉登斯之前的学术界一直存在结构和个体的二元对立,结构主义认为社会结构对于个体及其行动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即在就结构和个体的关系中前者居于至高无上的霸主地位;而个体主义则认为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社会只不过是个体集合的标签,因此研究社会应还原为对个体的研究,在此,较之于结构而言个体具有霸主地位。这种二元对立自孔德所处的社会学开创时代就已存在,在涂尔干和韦伯学说中更有明显的体现。涂尔干自然是结构主义的倡导者,他认为社会结构对于个体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而在韦伯的学说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的或者其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即极强的个体指向。当然在学术界尤其是在社会学界,结构主义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个体主义从来也没有沉默过,于是在社会学领域一直存在着结构(主义)与个体(主义)的二元对立。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便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攻克前述的两种各自自封的霸主地位,用二重性替代二元对立。所谓结构二重性,是指结构既作为行动的中介,又是这种行动的结果;结构既规约着个体的行动,也在行动的过程中得以生产和再生产。也就是说结构和个体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互构关系,犹如硬币的两面。吉登斯对传统思想的梳理中,涂尔干与韦伯是其重要的思想来源也是其批判的对象,在其批判中马克思是作为进化论的主张者而被划归强调结构的一方的。但是我的感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中从来没有贬抑人类的能动作用,所以看到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在我脑中的第一反应便是觉得这一思想很有点马克思的辩证法色彩。当然这只是一点随想,没有深究。
现代性分析是吉登斯的研究中的又一重要领域,在其中也体现了其结构化理论。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一书中从结构上分析了现代性的四大维度。在经典三大家中,他们分别提出了对现代性源起和发展动力的不同解释,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分别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关系和生产力、社会劳动分工与资本主义的理性化,吉登斯认为他们都偏执于一方而忽略了其他,于是他主张将三者综合起来,并加进了军事方面的“战争的工业化”。与此相对应,他提出了现代性的“四大制度丛结”:资本主义、工业主义、监控和军事权力。其实军事强力在韦伯和马克思的著作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只是他们没有将其提到那么高的高度。除了从总体上描述现代性,他还从个体的角度加以阐述,这体现在《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和《亲民关系的变革》。在其中,他探讨了个体在现代性的冲击下的反应,包括被动的应对和主动的能动。
此外关于现代性,他不认同所谓的“后现代”的提法,而主张两个现代性的看法,他认为工业社会以来现代性经历了“早期现代性”和“晚期现代性”或“高度现代性”。这一点他与贝克的观点相当类似,所以他们才合作了《自反性现代化》一书,当然这种提法主要是贝克的提法,吉登斯还是坚持他的“高度现代性”的提法,虽然叫法不同,其实异曲同工。在吉登斯看来,高度现代性具有以下特征:对自然力理性的广泛怀疑;对科技作为双刃剑的普遍认可等。这与早期现代性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其实这一点在贝克的《风险社会》也有精辟的论述。除此之外,吉登斯和贝克还同时看到了“亲密关系的变革”,在吉登斯称之为“个人生活的民主化”,而在贝克则是“个体化”或“个性化”。尤其突出的表现便是妇女地位的变革。在早期现代性中,工资劳动自然预设着家庭劳动,也就意味着制度要求妇女被束缚在家庭中,正如贝克所说“工业社会从来不是也不可能单独地作为工业社会而存在,而总是仅仅一半是工业的,一半是封建的”,而所谓的工业的便是指工资劳动,封建的则是从传统社会中延续来的家庭劳动。但是随着高度现代性的到来,妇女越来越多的涌向市场,走向了公共舞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吉登斯的主要研究都渗透着他对传统社会思想尤其是古典三大家的吸收与批判、承继与扬弃。李康在总结吉登斯学说时说他“以清理起步,以综合见长”。如果说每一位学人都是踩在前人的肩上才得以进步的话,那么,这一点在吉登斯身上和学术脉络中则体现的更为明显。其实学术之所以为学术就在于它的积累与否弃,或者说在否弃中积累,只有这样学术才能得以发展和延绵。所以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性重估是必要的事情,但是折中性的综合则不一定是要的的。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Posted: 2010-10-12 08:12 | 29 楼
« 1 2» Pages: ( 1/2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29668(s) query 5, Time now is:05-19 19:2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