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沈迁读书报告(更新至12月22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沈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6
最后登录:2014-12-31

 沈迁读书报告(更新至12月22日)

11.19 —— 12.22
书单: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世界》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古犹太教》

                                                                          韦伯的宗教伦理观
    在韦伯的上述宗教著作中,可以明显感受到韦伯论述的重点并不是宗教教义本身,而是着重于宗教教义所体现的精神对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亦即是因宗教而激发的行为。韦伯在宗教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范围仅在于宗教的伦理对现世的关系,他首先对西方的基督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试图去解释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方产生及宗教在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韦伯对基督教的研究主要是以西欧社会为对象,得出了相关研究假设,同时在其随后对美国的访学中,他发现美国这个社会清教徒大量存在,并在美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起来了重大的作用,使其研究假设得到了充分的论证。韦伯所得出的研究假设即是,新教伦理为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主要的精神驱动力。在这里对韦伯的研究历程进行概括,从而展现两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韦伯首先注意到的是西欧商业社会活动,他发现新教徒不论在何时,均比天主教徒表现出更多的经济理性主义,更愿意参与现代商业生活。韦伯进一步对其宗教信仰进行解读,得出禁欲主义新教的实用经济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具有某种“选择亲和性”。那么什么是资本主义精神呢?韦伯认为应该对其进行清晰的界定,在他看来人们存在一种误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会有某种精神气质,这明显了颠倒了因果关系,事实上是因为西方社会产生了资本主义精神,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韦伯看来,要想知道资本主义精神是什么,就必须对这里的资本主义进行区分,实际情况是存在传统资本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的透彻分析,自然也就知道资本主义精神到底是什么。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商人追求财富的利润被看成是功利的,他们的行为被认为是财迷心窍,是无耻的;但是在现代资本主义中,商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乎情理的,并且不再过那种安逸享受的生活,不再放贷,而是将利润再投资,全身心投入商业活动中,将其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天职,他们的行为被看成是道德的。(从纯粹个人幸福论来看,这种理性主义其实并不是理性的,到我们知道它确实是现代资本主义文化特有因素之一。)
    既然知道了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含义,我们就应该将视野转到西方的新教,去寻找到底新教具有什么信仰内涵与伦理,促进了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从而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韦伯认为有必要也对以往的基督教分析,认为理性资本主义宗教基础不仅仅只有激进的新教主义,而且还有基督教历史传统。天主教即为宗教传统主义的典型,具有巫术性质,巫术是传统及非理性的力量的缩影,必须消除巫术,才能发展处理性资本主义力量。中国的儒教、印度教显然均为消除。随后出现的新教的发展,伴随着理性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和发展,韦伯对此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从而发现了两者之间的因果链,包含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基督教控制着宗教力量,但是仅仅用于修道士和修道女;
第二阶段:
    道德的宗教改革废除了修道院,把寻常的职业变成了宗教的天职。此即路德的“天职观”,认为应该信仰神圣天命,把绝对的安于现状等于绝对地服从上帝的意志。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它依旧是经济传统主义,即认为追求超出自身需要的物质利益,预示着得不到天恩,尽管其参与世俗事务,但是有明确地限制,只需履行上帝赋予的职责即可,从而出现了人们服从权威与安于现状;
第三个阶段:
    激进加尔文主义得到发展,赋予了日常生活追求道德完美的持久动力。最开始的加尔文所提出的“得救预定论”,即人类只有一部分得救,其余均被罚入地狱并且无法通过努力改变这种上帝的恩宠,没有谁可以帮助他人,从而使人们陷入了一种空前的内心孤独感。但随着对加尔文主义的修正,即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一些事情确认自己的得救性,凭借着一种有助于增加上帝的荣耀的行为来辨认真正的信仰。因此人们通过服务于上帝创造的尘世王国来增加自己的恩宠,并且将其有组织化的生活方式固定下来,从而出现了理性的生活方式。而现代资本主义之所以不断发展,不正好是与形式上自由的劳动力的组织联系在一起吗?理性化资本主义经营包含着两个要素,有纪律的劳动和有规则的资本投入,这些都正好与这个阶段的新教伦理相得益彰,从而促进了理性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个阶段:
    清教徒开始发家致富,持续不断地劳动,加之把利润再投资于商业扩张,从而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功,并在此过程中宗教教义淡出了西方人的生活。(亦即在现在的美国人当中,很少有人会说勤劳是宗教信仰的原因,这种努力工作的生活方式以及在多年商业活动的持续过程中根治人心,形成了一种文化传统。)
    总之,韦伯将新教的这种伦理观念与现世的关系,称为入世禁欲主义,正是在入世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衍生了理性资本主义精神,从而促进了西方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于发展。但是,韦伯并没有就此停下他的宗教研究,随后他在世界各地寻找经济的理性化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他的比较宗教学研究,以此借基督教之外的其他宗教来检视“这些地方之所以没有先于西方产生理性资本主义,是因为他们的宗教并不具备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萌发所需要的经济的伦理。”韦伯论述的世界其他宗教观如下:
1.中国宗教观
    根植于中国的宗教观念主要是儒教与道教伦理观。其中作为正统宗教的儒教,其担纲者主要是士人阶层,它是在封建制社会向官僚制社会过渡中,通过与皇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中国的士人阶层奉行“礼仪”与“恭顺”,因而唯有遵循礼仪才能达到一种警觉的自制、内省与谨慎,才能更好地融入现世。儒教是入世的俗人道德伦理,并且是适应这个世界及其秩序与习俗。这些与清教恰恰相反,它所要求的自我控制,为的是有条理地进行经济活动,而儒教徒一般运用财富去追求道德生活,亦即达到士人阶层的高雅生活,这可见之于中国古代乡村一般都有资金用来帮助学子去考取功名,从而步入官场。这些均表明儒教的理性主义是理性地适应现世,他们的自制行为是消极的。西方的新教之所以能得到发展,是因为下层阶级与上层阶级之间具有某种紧张关系,因而这些清教徒希望进行改革,亦即“变”;而中国的儒教思想强调了世界的秩序是不可变的,只能去适应,达到人类的幸福。
    此外,作为中国宗教异端的道教,也同样无法提供理性资本主义精神萌发所需的营养,因为道教具有处世的“神秘态度”,认为一个人只有将其完全脱离俗世的关注与欲望,才能及于道,故无力改造世界,寄希望于巫术信仰。因此,道教是比儒教更加倾向于传统主义的。

2.印度宗教观
    韦伯认为,印度其实已经具备了理性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有利因素,如合理的算术制度,法律和数学等科学的发展,但是从印度社会内部却没有产生理性资本主义,主要是由于印度人的宗教精神。印度教的拯救伦理是超脱现世,通过暝想达到与“梵”的合一。在此过程中,必须严格履行种姓义务。种姓秩序在印度社会根深蒂固,就其整体本质而言,完全是传统主义的,并且在效果上是反理性的。因为在印度社会任何职业上的变更,任何劳动技术的变革,都可能会导致礼仪的降等,在这种礼仪规则的氛围内,自然不足以自内部产生出经济与技术的革命。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得以成功发展的诸多经济因素,在印度社会均不可能出现,比如自由市场,而印度社会种姓的四大阶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之间的界限严格到甚至禁止同桌共食,那么自由的贸易就自不必说了。

3.古犹太教观
    韦伯在诸多宗教的比较中,发现犹太教和新教最相似,并且基督教最开始也从古犹太教中受到启发而产生。那么为什么犹太教不具备使资本主义兴起的犹太教精神呢?韦伯认为犹太教的“贱命”身份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犹太人的经济活动,亦即只能从事商业活动,却无法从事生产,并且犹太人在进行商业活动时,奉行双重道德标准,即对待本族人与异族人的态度完全不同。此外,犹太人信仰耶和华,期待奇迹的出现,以此恢复和平的秩序,虽有“自制”和理性主义,但是由于犹太人总是处在恐惧迫害的环境中,故无法形成一体化力量,从而也无法促进理性资本主义的产生。犹太人所看重的“安息年”也一定程度抑制了生产活动。

    韦伯主要从上述三种亚洲社会的宗教来进行验证他在新教中发现的规律,将这三种亚洲宗教与西方的新教进行对比,发现亚洲拥有与西方同样的永无止境的营利欲,然而却缺乏西方经济中的关键要素,亦即对营利追求的这种冲动性格加以破除,并加以理性的切事化,且将之规制于一个理性的、现世内的行动伦理的体系里。
    总之,韦伯对世界诸宗教的比较研究中,将世界宗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出世禁欲主义。以古代和中世纪基督教为代表。
第二种:入世禁欲主义。改革后的基督新教。
第三种:适应现世型。以中国儒教为代表。
第四种:逃避现实型。主要表现在道教、佛教和印度教。
(在犹太教的宗教类型归属上,我还不太清楚,不知是属于入世禁欲主义还是适应现世型?)
    最后,补充说一下,韦伯并不是认为新教伦理在理性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中国发挥着唯一且完全的作用,理性资本主义的成功发展包含着众多的因素,而韦伯仅仅是从宗教伦理这个新教的角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宗教改革后的经济伦理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精神的主要源泉”。

个人感受:
1.这个月看书非常吃力,感觉消化不良,也许速度太快了,这几天需要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绪;
2.对自己的生活缺乏规划,看书的节奏多次被打乱,重拾经典时,有种陌生感与无奈感;
3.看着韦伯的宗教著作,经常走神,不知道看这些宗教的意义何在,看书的欲望和激情锐减,“时间去哪了”,原来就是这样日积月累的过去了,心里很难受;
4.愿耶和华带给我更多的动力!

——
10.11——11.18
书单: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原始分类》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迪尔凯姆论宗教》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系统地写读书报告,有些吃不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了”。我读的都是涂尔干的作品,在读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有几个词语不断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如“集体意识”、“社会事实”、“社会整合”,它们都代表了涂尔干的社会学思想。在涂尔干的作品中,很明显分为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作品是《社会分工论》、《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它们是涂尔干所提倡的社会学基本原则的贯彻;后期是《原始分类》、《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迪尔凯姆论宗教》,它们标志着涂尔干开始转向宗教的研究,突出强调宗教在社会构成和运作过程中的作用。但他的前后两个时期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都是立足于社会生活,剖析各类“社会”,以求全面清晰认识社会。下面对他的作品内容及其思想进行简要的概括:
    《社会分工论》作为涂尔干的开山之作,可以从中窥探出他的社会学思想。不难看出,本书是以社会团结及其两种类型为主线,讨论了社会团结的类型特征、社会转变、相对应的法律保障以及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反常形式,最后提出了对策。在涂尔干看来,机械团结的主要特征是:社会依靠“集体意识”来维持,这种“集体意识”是因为个人之间的相似性而形成,人与人之间差异很小,个人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它所对应的是原始社会,通常不发达落后的社会。而有机团结恰恰与机械团结相反,是以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为基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自由发展空间很广,社会分工高度发达,个人相互依赖性很高。此外,在以有机团结主导的社会中,一方面,劳动越加分化,个人越贴近社会;另一方面,个人的活动越加专门化,他就越成为个人。这里我有一个疑问,这两种社会团结所主导的社会与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所提到的利他主义自杀和利己主义自杀存在的社会基础有相似之处,不知道这两种自杀是不是就对应这两个社会团结主导的社会,即环节社会和组织社会。暂且先放在一旁,在我后面具体阐述其自杀论思想时再讨论。
    涂干尔认为这两种社会团结都有其存在的法律基础,分为压制性法律和恢复性法律,前者对应机械团结,因为机械团结当中的集体意识是维持社会团结的重要纽带,所以压制性法律是集体意识遭到侵犯时所进行的补偿行动,以维持社会整合;后者对应的是有机团结,它需要保护个人的利益,促进个人之间的合作,以维持个人和群体间的相互依赖模式。在这里涂尔干的研究切入点非常好,从法律的功能入手,分析法律对集体意识、社会凝聚力的作用。但是,涂尔干在对这两种社会团结之中有所取向,揭示出社会必然会从机械团结主导的社会转向有机团结主导的社会,即“环节社会”演变到“组织社会”。因为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渐削弱和瓦解了机械团结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即个人之间的相似性,分工使人们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来,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集体意识”必然会越来越衰弱;另一方面,劳动分工促使了人们之间的交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相互依赖程度增加,故会形成以差异性为特征的有机团结主导的社会。
    与此同时,涂尔干并不是盲目地追求劳动分工,认为分工并不一定会产生有机团结,可能会出现一些偏离形式,如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过度分工,即所谓的社会病态现象。而涂尔干最关心的是失范的分工,认为它是当今社会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要解决这种危机,必须发挥道德规范的调节作用,重新提倡职业群体的关键地位。
    很显然,在上述涂尔干所提到的社会病态现象中,自杀日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涂尔干构建“职业群体”的理念很自然地成为了解决自杀的对策。在接下来对其《自杀论》的分析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再次提及刚才我在上面提到的疑问并尝试做出解释。
    《自杀论》作为运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社会学现象的第一部作品,严格地按照科学研究的过程进行,涂尔干沿着“提出问题”→“界定概念”→“提出研究假设”→“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涂尔干在提出“自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之后,开始按照他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关于“社会学者第一步是将所研究的事物加以明确的定义”的要求,首先将自杀界定为: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一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这样界定的目的是清晰地区分哪些死亡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研究范畴之中。
    涂尔干在开始提出自己的理论假设之前,先否证了目前流行的一些自杀观点,这是涂尔干研究的风格,与他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首先对“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进行批判的研究思想如出一辙。在《自杀论》中,他提到了两种非社会原因,即心理素质和自然环境的性质,在对它们进行否定的过程中,根据对白昼长短以及仿效的分析,逐步过渡到社会因素对自杀的影响,打开了“集体生活与自杀倾向相关”的大门。涂尔干提出了三种自杀类型,第一种是利己型自杀,首先将个人的自我在社会的自我面前过分显示自己并牺牲后者的情况称为利己主义,从而将其界定为产生过分个人主义的特殊自杀;第二种是利他主义自杀,利他主义指自我不属于自己,或者和自身以外的其他人融合在一起,或者他的行为的集中点在他自身之外,这种极端利他主义所导致的自杀即为利他主义自杀;最后一种自杀是反常自杀,它具有如下特征:容易愤怒,通常伴随着失望而来的一切情绪,出现不受限制的欲望,既不能相互适应,也不能适应他们应该对之作出反应的环境,很容易出现冲突。涂尔干认为反常自杀普遍存在于工商界。
    在这里,可以解释上面提到的问题,机械团结主导的社会主要出现于原始社会,它是以“集体意识”来维持的,而正好利他主义自杀也是盛行于不发达落后的社会,以及正是集体意识过于强大以至于抹杀了个人思考的空间,从而导致利他情绪蔓延出现自杀。而有机团结主导的社会正好提倡个人思考,与利己主义自杀存在的社会基础相得益彰,这也正好说明了涂尔干作品思想理念的一脉相承。此外,如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所谈及的“机械团结转变为有机团结”一样,在《自杀论》中,他也相应地提出目前我们应该将关注点放在利己主义自杀和反常自杀,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劳动分工所带来的个人的差异,利他主义情绪已经逐渐消散。而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最后提出解决失范的分工这种社会病态现象的关键所在是“职业团体”,同样适用于应对利己主义自杀,包括反常的自杀,现在可以说明其合理性。因为这些自杀都是由于社会整合度过低,个人缺乏归属感,缺乏能够管理人们生活的团体。而职业团体正好可以补偿这种失去的社会功能,因为它是由从事同类工作的个人组成,兴趣一致,有利于形成社会思想和集体感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存在,可以使人们摆脱精神上的孤立状态,而这正是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弊端。
    涂尔干的作品中所出现的许多研究思路,逻辑分类都可以明显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一窥究竟,比如对社会团结的划分、对自杀类型的区分等等,均是其“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的体现,认为应该以它们构成的性质和组合方式为分类依据;此外对自杀社会原因的分析,亦遵从了“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和“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认为应该将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就是社会事实来观察,从社会整体出发,忽略个人的意识和心理的影响,由此立足于“社会”这个整体得出了研究的结论;涂尔干提出的“关于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也同样适用于涂尔干在《自杀论》中将“自杀界定为正常现象”这个大胆的假设,因为自杀是普遍存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的,而正常现象在涂尔干的眼中不就是指“最普遍的形态事实”,依据这条准则去判断涂尔干的假设也就不会感到吃惊。最后,涂尔干的“关于求证的准则”可以从《原始分类》和《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发现许多端倪,突出体现了他的思想中的基本命题“同样的结果总是有其同样的原因”。
    由此我们根据涂尔干一生研究的脉络将关注点转移到宗教上面来,《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本书的基本研究对象是宗教现象,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决定性作用,这也同样是对社会事实的分析,以及对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的阐述,而这些正是涂尔干一生所关注的焦点。抓住了这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涂尔干的思想,不论是前期社会学基本准则和社会形态的分析,还是现在所要阐述的宗教生活。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这本书同样遵循前面所提到的研究思路,涂尔干首先是对宗教与巫术进行区分时,提出了宗教的定义: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并且就像在上面我已经说明的涂尔干的研究逻辑一样,在这里他同样并没有首先提出自己的宗教观,而是对目前流行的“泛灵论”和“自然崇拜”进行批判。他认为泛灵论的观点中潜藏着这样的逻辑,即承认各种宗教信仰是许多虚幻的表现,没有客观基础,以梦来说明,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所熟知的法律和道德均是来源于宗教,但它们均有存在的现实基础。而关于自然崇拜,涂尔干认为人类不可能因为对自然感到诧异就产生宗教感情;此外,自然现象的重复出现,只会使人们逐渐习惯,故不可能由此产生产生神圣事物。在此基础上,涂尔干阐述了自己的宗教观念,认为原始社会的宗教应该产生于图腾制度,图腾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还是一种标志,被用于宗教仪典的过程中,是礼拜仪式的一部分,因而图腾作为集体标签,也具有宗教性,它是典型的圣物,受到人们的膜拜。
    在涂尔干的所研究的宗教生活中,“集体欢腾”这个词语占有很大的分量,即宗教活动几乎都在集会中进行,这也证明了涂尔干关于宗教的观念起源于社会的理论。在集体生活中,人们会获得某种道德力量,即宗教力,也就是社会。并且涂尔干列举了原始部落通过“集体欢腾”从而使人脱离凡俗进入神圣境界,证明了神圣性是来源于社会集体的。在宗教定义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神圣信仰之外,仪式同样在原始宗教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里,涂尔干主要从仪式的功能入手,以分析宗教的社会作用。涂尔干认为仪式主要以膜拜的形式体现,分为消极膜拜和积极膜拜。对于消极膜拜而言,它只限于禁止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全部采用禁忌的形式,主要是宗教的禁忌,其目的是将神圣是事物与凡俗事物分离开,规定的是崇拜者的态度。而积极崇拜是指人们坚信与宗教力之间维持着一种积极的、双向的关系,一套仪式仪轨的功能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规则和组织,主要有祭祀、模仿仪式和表现仪式,其目的是将个体聚集起来,加深个体的关系,使彼此更加亲密。
    涂尔干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宗教是社会性的,宗教表现是表达集体实在的集体表现;仪式是在集体之中产生的行为方式,它所激发和维持的即为图腾崇拜的社会功能:社会整合和团结。而这些思想也正好印证了我一开始所概括涂尔干的社会思想的延续性,他的作品处处可以找到这些思想的痕迹。
总之,涂尔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实在论者。

个人感受:
1.曾经自豪地说自己很爱读书,周末基本在图书馆度过,可是,当我要准备“一个月的干粮”时,我却突然发现自己踌躇了;
2.同学以诧异的口吻询问我,“你都保研了,还来图书馆干嘛?”,我却只能一笑置之,是啊,我来干嘛了,难道是找虐的,看着身边保研的同学每天过着舒适的日子,这种感觉愈加强烈;
3.我要感谢“学霸”这个词语,曾经听着刺耳,此刻它却突然成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好面子的我怎么能因为保研这件小事就放弃我一直爱好的书籍呢;
4.每读完一本书,我竟然要休息半天甚至一天,还是躁动惹的祸,洋洋得意自己如此快就读完了一本书,也许我需要读书会小伙伴们的一些打击,一句流行的话语可以表达此刻的愧疚,“这是病,得治!”;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此贴被沈迁在2014-12-22 22:59重新编辑 ]
Posted: 2014-11-15 22:16 | [楼 主]
王旭清清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6
威望: 26 点
金钱: 26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5
最后登录:2017-10-17

 

棒棒哒!一起加油吧!
Posted: 2014-11-19 13:07 | 1 楼
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对涂尔干的解读,精彩,到位!真是厉害,果然当得起"学霸"。保持高的心气,读个风生水起,轰轰烈烈。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14-11-19 20:15 | 2 楼
张欢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8
威望: 168 点
金钱: 1680 RMB
注册时间:2012-06-06
最后登录:2015-06-07

 

读得不错!这么早就可以系统阅读经典,真好。要做名符其实的学霸哦!加油
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Posted: 2014-11-19 21:09 | 3 楼
毛一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75 点
金钱: 7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10
最后登录:2017-11-17

 

加油加油。你比我跟老甘幸福多了,我们俩在祖国的大西北和大东北只能遥望你的优越环境啊!
Posted: 2014-11-20 12:06 | 4 楼
刘景琦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4
威望: 74 点
金钱: 74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17-11-16

 

第一个月就读这么好,令人佩服,加油!另外,不要给自己设限!每个月都要挑战自己速度与深度的极限!
Posted: 2014-11-22 21:44 | 5 楼
沈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6
最后登录:2014-12-31

 回 5楼(刘景琦) 的帖子

好的啊,继续努力,现在在读韦伯的宗教,感觉比较吃力,请教阿
Posted: 2014-11-23 20:14 | 6 楼
沈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6
最后登录:2014-12-31

 回 4楼(毛一敬) 的帖子

恩恩,加油,为我们2015级争光,你们也要努力
Posted: 2014-11-23 20:15 | 7 楼
沈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6
最后登录:2014-12-31

 回 3楼(张欢) 的帖子

哈哈,一定的,继续奋发向上
Posted: 2014-11-23 20:16 | 8 楼
沈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6
最后登录:2014-12-31

 回 2楼(郑晓园) 的帖子

恩呢,一步步来,脚踏实地阅读
Posted: 2014-11-23 20:16 | 9 楼
沈迁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9
威望: 9 点
金钱: 90 RMB
注册时间:2014-10-26
最后登录:2014-12-31

 回 1楼(王旭清清) 的帖子

哈哈。。。风雨同舟
Posted: 2014-11-23 20:17 | 10 楼
刘景琦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4
威望: 74 点
金钱: 740 RMB
注册时间:2014-04-18
最后登录:2017-11-16

 

读书吃力就读慢点,多思考,多反思,把握好自己的节奏,不要急躁,调整好心态,做好硬读书的打算。还有就是不要想走捷径,把握好自主性,多跟进度差不多的交流做笔记、写总结、写反思的这类共性问题。这些基本问题、共性问题解决了,就好办多了!
Posted: 2014-11-24 00:06 | 11 楼
xhf91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4
威望: 34 点
金钱: 340 RMB
注册时间:2014-04-21
最后登录:2015-11-30

 

学霸,继续加油哦!记得要休息好哦
过简单的生活
Posted: 2014-12-26 12:15 | 12 楼
舒丽瑰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70
威望: 270 点
金钱: 270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5-12-11

 

小师弟很厉害,要继续坚持好好努力哦!!!  
Posted: 2015-01-13 18:56 | 13 楼
刘荣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15-01-05
最后登录:2015-01-28

 

学霸
Posted: 2015-01-18 14:35 | 14 楼
吴海龙
好好读书 天天向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3
威望: 123 点
金钱: 1230 RMB
注册时间:2012-03-14
最后登录:2016-02-21

 

学霸,要认真啊!韦伯的宗教这么经典又这么难!降低速度,全身心进入
在自我反思批判中成长!吸取批判的能量!
Posted: 2015-01-22 16:45 | 15 楼
小迁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46
威望: 146 点
金钱: 1460 RMB
注册时间:2015-01-22
最后登录:2017-06-14

 

好的,师兄说的非常对啊,我会努力的,找好节奏,多思考
Posted: 2015-01-22 20:22 | 16 楼
@朱战辉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2
威望: 132 点
金钱: 132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7
最后登录:2017-11-16

 

先把自己的胃练得足够强大,后面什么都可消化!一步步来…读得很好,继续加油!
Posted: 2015-01-23 17:29 | 17 楼
小迁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46
威望: 146 点
金钱: 1460 RMB
注册时间:2015-01-22
最后登录:2017-06-14

 回 17楼(@朱战辉) 的帖子

好的,的确要慢慢来,开始读慢点,以后就开始轻松了的
Posted: 2015-01-24 07:32 | 18 楼
易卓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8
威望: 68 点
金钱: 68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6
最后登录:2019-06-25

 

我真的是很佩服你!!进入状态很快,虽然我俩都有赶的毛病,但是我们要一起加油!!
Posted: 2015-03-02 16:55 | 19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10539(s) query 4, Time now is:11-27 02:1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