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2008年5月读数书目以及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邢成举
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恬静淡雅,卓而不凡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240
威望: 242 点
金钱: 2420 RMB
注册时间:2008-03-09
最后登录:2011-11-13

 2008年5月读数书目以及报告


2008年5月读数书目以及报告
(英)鲍曼:《废弃的生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利与知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1、(英)鲍曼:《废弃的生命》
作者是利兹大学和华沙大学的教授,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当代西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后现代性及其缺憾》、《被围困的社会》、《废弃的生命》等,本处要讨论的便是其代表性的一本。
如果从整体上简单评价本书,我觉得作者知识渊博,学术涉猎广泛,对事物的观察深入细致,本书从几个方面对现代性与人类关系的阐述是极具功力的。正如本书四个章节标题所显示的那样,作者分别从秩序建构(制度设计)、经济进步、全球化发展和废弃性文化四个方面深入讨论了现代性所带来的剩余人口即废弃的生命。作者的论述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类比的方法,还引用了大量的事实实例和统计数据。通过对现代性带来的大量问题的描述,作者表达了对世界、社会、生命的深刻忧虑及对现代性之非理性的控诉。作者的现实关怀是强烈的,但是我觉得作者的悲观情绪过于沉重,这样我们就读不出希望和动力。本书一气读下来,让人充满了忧患和愤怒,这也许是不利的,似乎作者也告诉我们这是我们选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命运。对于现代性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是否无可奈何还是我们有自己的解决道路,我们应该更加主动!
“人类废品”的制造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结果,经济进步和对秩序的追求是现代性的特征,但是现代性的后果却是人类废品的制造。现代性剥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方式,但是可容纳他们的空间却飞速减少。作者谈及的种种问题是我们应正视的。本书的精彩言论提示了现代性变化对当代文化和政治的深刻影响,也成为我们理解当代一些问题的另一把钥匙,诸如恐怖主义、难民问题、贫民窟等。本书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很有帮助。

2、(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论文明、权利与知识》
作者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他出生于德国,经历了纳粹政府的上台,后流亡海外,在英国度过了半生的时光。其代表作品是《文明的历程》,在里面作者勾勒了欧洲上层社会从中世纪以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的变革实际上隐藏着社会权力关系的变化。以此为始,作者以进程的眼光将他的进程社会学拓展到了新的更广阔的领域。对艺术、文化、国家的形成、暴力的控制、体育社会学、知识和科学的发展、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原创性分析。
本处要讨论的这本书是作者有关以上谈及问题的最重要论述的精彩汇编,浓缩了作者具有原创性思想的社会学理论。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文明、权力、知识。对三个部分的精彩论述都倾注了作者对文明进程推进的细微考察,文明部分中涉及的礼仪与艺术描述了生活方式之文明进程的转变,可以视为文明进程之生活侧面;权利部分主要讨论了游戏类型、垄断形成、体育中的文明比较、两性权力地位的演变等;第三部分关于知识,主要讨论了时间、闲话和封闭人的思想等。作者的见解深刻,同时附加事例的说明为读者理解理论打开了门窗。作者对众多知识的产生和演变及其与权力关系进行了历史的社会学的分析。关于超脱与投入的阐述对社会科学工作者摆脱意识形态的干扰,创造真正可观可靠的社会知识极具意义。
总的来讲,本书的主题虽然在社会学领域内是常见的,但是作者的深度论述加上其原创性思想使得本书具有它自身的魅力。本书值得我们与相关主题进行比较阅读。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972年人民出版社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学习和思考的,但是我们关于马克思的思想并没有直接的接触,更多的时候我们是通过别人的眼睛和嘴巴获得相关知识的。所以读原著便是我一直的期望,然而即使这样,因为翻译问题,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译者本人对作品本身的理解程度都会对我们的再认识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一卷包含众多内容,其中最吸引我的部分主要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产阶级与反革命、雇佣劳动与资本。至于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对波兰、德国、法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革命的描述,因为我的世界历史知识的不足并不是很感兴趣,但是可以看出这一点是作者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反映。作者要通过对革命运动的历史考察,再结合不同国家的区别,主要是为了看清楚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再革命中的运动形态,明确对无产阶级的依靠,为无产阶级革命积累总结经验,避免出现历史的再次失误,作者在这一方面的阐述使我觉得无产阶级在那个年代即是可悲的,同时也是可怜。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尽管他们是最彻底的革命者,但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的行动大多时候是盲目和冲动的。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常被对手愚弄。受教育水平低、生活环境质量差、缺乏组织保障和强有力的领导人、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等就是留给马克思思考的社会大环境。
黑格尔法哲学思想体现的是德国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作者对这一点的批判就是对当时的那种意识形态的批判,表明马克思已经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在此也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使命,并且表达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在这里作者锋利的批判思想已经显现,对统治者的不满对社会大众深受苦难的同情,作者之所以尖锐是因为作者也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如果不是恩格斯的帮助,马克思本人的生存都不会有保障。这样的经历让作者对社会弊病有更深的体会,这也许也坚定了改造社会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决心。我一直在想,正如作者所看到的那样,资产阶级内部本身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斗争,金融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社会的发展既然遵循它自己的规律,那么结合作者提出的社会形态更替的进程,是否社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段资产阶级的统治呢,这段统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有占据什么位置呢?是否是只有在资产阶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无产阶级才可以夺取政权或是掌握政权?也许过去的历史已经给出了一些线索,东欧、苏联的解体并不涉及什么宿命论的思想,但是这却给我们很多思考的余地,为什么革命可以胜利但却没有坚持下来?我们不想将其解释为一种逻辑,历史的逻辑,所以要有更充分的理由。而少数几个同时代诞生的无产阶级政权之所以可以坚持下来是因为在他们的国内历史上本身就没有什么完整的资产阶级,所以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在于反封建,而封建势力是注定在那样时代要没落的。但是尽管这样,我们似乎依旧无法回避资产阶级的影响,这在我们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为多见。其实以上我们无非是在讨论历史阶段是否可以跨越的问题,历史没有答案,我们要从实践中寻找答案。
关于费尔巴哈,作者主要批判了他的唯物主义的消极直观的性质、不了解革命实践的意义,提出实践的认识和改造作用。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又是两人交锋的一个焦点。在我看来两者对于革命的观点差异主要在于两人阶级立场的不同或是生存环境的差异。作者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是与其困苦的生活环境不可分离的。因而关于人的认识包含政治和阶级的因素也在很正常了。费关于人是抽象的观点主要强调了人的意识面,无形的一面,而作者坚持人是虚与实的结合,这也体现了两人方法论的差异。
至于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可与雇佣劳动与资本放在一起考虑。前者是马克思从哲学或方法论层面上对德国现实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揭示其论点缺乏充足的依据,;而通过对雇佣劳动与资本这一主题的讨论使得上面的批判有了更多事实的支撑,这是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的一个产物。在这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并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为无产阶级的争取自身权利提供充足的理由。
共产主义原理和共产党宣言也是一体的。前者是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对人的认识、社会发展基础上的。对于这一点我也同样认同,共产党宣言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号召,我们可以感受作者宣读此文件时的慷慨激昂与意气风发,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远了,今天重读给我更多的是冷静与疑惑,在这里面我们可以获取很多,但是需要用时间、用心思去琢磨。
享受独立之思想,品味自由之精神
Posted: 2008-05-31 19:45 | [楼 主]
耿羽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4
威望: 314 点
金钱: 31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18-10-07

 

继续加油哦!
Posted: 2008-05-31 22:56 | 1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读书挺好,不过要继续保持,还得继续积累。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08-05-31 23:25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69915(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1:2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