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2年调查趣事
»
潘东葳:在希望的田野上——暑期调查随感兼评作为方法的乡村调查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潘东葳:在希望的田野上——暑期调查随感兼评作为方法的乡村调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小
中
大
潘东葳:在希望的田野上——暑期调查随感兼评作为方法的乡村调查
很幸运地,参加了衷心组织的暑期调研,在东北度过了愉快、紧张而又充实的二十天。二十天里,我们密集的访谈、积极的思考、激烈的讨论,努力去除先前“熟知”的偏见,尽量去发现乡村的真实。在东北的二十天无疑又是幸福的,因为这里的风土人情,还有这里的百姓故事,当然还有我们的成长。一个曾经陌生的村庄,在这次调查后,对我和我们小组的其他人竟都有了不同的意义。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八十年代的农村真实写照,改革之初广阔的乡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希望,然而乡村的日渐凋敝成为自九十年代以来全国农村的普遍现实。从不断涌向城市的人财物到追逐城市化的消费主义,从渐渐脏乱的乡村环境到无序的乡村治理,这一切又都在证明和验证着乡村的凋敝。理智告诉我,在感性的乡村现状背后还有更深的东西,作为乡土中国的根的广阔乡村上上演的是最大规模的中国变迁图景,乡村为青年的成长和社会研究提供的场景。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作为人才培养方法的村庄
第一次近距离的如此深入地去了解家乡之外的村庄,第一次按照研究者的逻辑去理解村庄,第一次如此紧密的和这么多“陌生人”生活这么长的时间而变得亲密,还有那对农村的若干问题有顿悟之感的喜悦和又陷入模糊的失落,相信如我一样第一次参加暑假调查的同学也有同样的感觉吧。虽没有像高年级师兄姐们发现有价值的学术问题点时的那种收获,但我以为就成长而言,二十天的调查收获最大的当属如我的第一次参加调查的同学了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为这样的村庄调查是我们成长的过程,村庄作为人才培养的方法因此而可能。在村庄里,我们成长的是思维、能力、情怀和团队。
思维、能力、情怀和团队是在传帮带中实现的。我们小组七个人有五个都是第一次参加暑期调查,面对这么多新手,师兄师姐也就面对了一大堆很“弱智”的问题,但他们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讲解和为我们分析。刚开始调查的时候,访谈主要是师兄师姐在问,我们几个新手也只有跟着做记录的份。在此之外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每天回住处的路上师兄师姐给我们讲他们提问题的逻辑和思路。这种训练下,到了后期我们被师兄姐们安排两三个新手单独去做访谈,虽然心里紧张但竟也能做半天的访谈了。不得不说的是每晚的总结讨论,这时候总是一天中最紧张的时刻,因为面对成堆的信息和材料竟不知怎么入手去分析什么问题,也是在师兄师姐耐心细致的分析、手把手的教我们怎么去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虽然依然生疏但后期也渐能把一个问题说清楚。毫无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和能力都收到了训练和冲击。
处身于这个在我年轻的生命历程中算是“陌生”的乡村里,不时的受到触动,这些触动也是调研中慢慢有的。在调查初期,我对看到的东西总觉得很熟悉,似乎和我的家乡的情况都是那么相似,我也分析不出调查的信息和问题来。师兄说那是对家乡也不真正了解的原因,熟视会无睹。调查的时间往前推进,我感受越强烈,就是不论是乡村社会生活还是乡村治理中竟有那么多以前忽视的问题点,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理解。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们调查的另一重要价值之所在,那就是去除感情、情绪和价值的偏见,进入到真正的农村现实和问题中去。当我们在乡村里触摸到大地的真实时,乡村研究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主体性情怀也就自然而生了。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作为研究方法的村庄
虽以前有过几次农村调查经历,但这是我第一次做研究性的调查(虽说也是教学性调查),我感到既新奇又有意思。经验研究是听过的词,心里的理解经验研究就是一堆理论加上一堆现实材料,并没想更多的东西。而此次调查,亲身去经验了,发现此处的经验与众不同,那就是以村庄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讲究的是经验质感和问题意识。
经验获得可以通过两种途径,阅读中体验和亲身去经历。阅读对人的要求特别高,“板凳要坐十年冷”,古人洞明世事依靠长时间坐的功夫,今人怕是难有那样的坐功,而亲身去经验就显得更为现代人所推重。真的能去经验也是可贵的,现在的人更多的是读了几本书就去想象现实的世界,或是去盲信报刊上经过少量调查得来的所谓“真相”。我们在村庄里的长时间调查为我们提供里理解农村的途径,而这种调查,如果不是长时期的贴着地面,如果不是大范围的不同区域对比,真正的理解农村、真正的经验都是不可能的。而这种长时间、跨区域、紧贴地面的农村调查,培养了我们的经验质感和问题意识。我虽看到了这种方法的奥妙,这次收获的却多是问题,我知道我还需要长久的训练。
结语
中心每年都在全国各地开展大规模驻村调查,老师、高年级博士生亲自带队,不管调查还是讨论都侧重教学性,每个人尤其是初入者在村庄里学到很多,这样的培养方式在全国是没听说第二家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惜的事情,在人们同感于“钱学森之问”之时,我们的老师却自己拒绝了躬身带学生,更重要的是拒绝了农村这个无比丰富的青年的成长大地。而我们今天选择了村庄,在她的哺育下的是中国的希望。
还未到村庄时,就为这里秀美的风景所折服了,去村里的公共汽车,绕着盘山公路走,我们也领略了一路的风景,这也正如我们在双岭村的经历一样,曲折又多彩。而我最喜的是村旁山顶的那颗雪松,它是村子的守护者——顶着天,立着地,枝叶插入云际,根须深入山石。可以看出,中国的希望还在田野上。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2-09-19 20:0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2年调查趣事
Total 0.258032(s) query 3, Time now is:01-15 17:3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