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注册,看到田孟学长在催了。额,那天说过的再写下来吧。
重点低了两本书,齐格蒙特.鲍曼的《社会学之思》,上个月说要读完的。刚开始的兴趣缘自这本书对身边现象深入而独到的分析,或者是有让人顿悟的“醒点”。不过看到后来才发现这本书真正的亮点在思路和视觉,就像作者自己说的,他只是期望激发思考,而不是校正知识。举一个例子,我们一路以来的学业,很少有问过为什么。这本书就提到:并不是所有价值都源于自觉选择,因为许多行动都只是习惯性例行常规,很少追问服务于什么样的价值。就像第一节思修课。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上大学。似乎谁都能说,但似乎没有谁说得清。关于例行性行为有没有思考,我对鲍曼的观点持保留态度,也和逻辑学老师探讨过。也许很多次思考证明一些行为的正确,当我们用习惯来行使时,经历的是一个没有意识到的思考过程,自动选择最佳路途。
另一本是王海光的《旋转的历史--社会运动论》,讲了社会动荡的因缘、形态、效应等等。他把激情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上,激情是推动社会改革的重要的因素。例如农民起义,他解释为“生存本能激发的战斗力。”,对农民战争的创造性不予以承认。然而农民战争有没有涌现创造性也值得进一步探究。
另一方面,他表示出对理论的蔑视,认为只有动员力量而会因为理想化色彩太浓在实践中走形。个人认为有点绝对。但确实不应对理论和知识太过迷恋,重要的是自己的判断。有理由有根据的判断。
在读的是S.布鲁斯的《社会学的意识》,很有趣的对社会学的阐释,算是一本入门书吧。本月准备重点好好读《论语》,杨叔子院士的讲座让我意识到,中国的智慧,很多是被忽视的。我们越来越浮躁的追求速成直白有煽动力的理论,而古人早对做人处事,有了深刻而优美的阐述。
嗯,就这些吧。因为考试,这个月压力会有点大。加油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