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郑皓的读书随笔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郑皓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21-06-28
最后登录:2022-05-21

 郑皓的读书随笔

新自由主义与当下的中国

一、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一)自由主义的发展史:
一般认为自由主义经历了以下发展路径:
    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 liberalism),也称自由意志主义
    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也称凯恩斯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
    新古典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也称新自由主义(则前一条被称为自由主义)
    古典自由主义是一种政治经济哲学,活跃时间截止至19世纪中期。该学说认为个人的权利天生,而不是由政府立法创造的,主张个人的权利应高于包括国家在内的一切集体权利,政府的任务是保障个人的自由,而不是对个人行为进行限制。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经济自由和自由市场等观点,都是由古典自由主义最早提出的。由于其将财产权视为个人主权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经济自由主义”被视为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边沁的功利主义和约翰·穆勒的《论自由》。

(二)凯恩斯主义的建立:
二战后,国家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建构都旨在防止再次出现1930年代的灾难状况。
在国际层面,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一种新型世界秩序,而多种机构的建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等,则是为了稳定国家关系。
在国家层面,这些国家普遍都同意,国家应该充分关注就业、经济增长、国民福利,而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家力量因该按照市场过程进行自由配置,或在必要时介入甚至取代市场过程以进行干预。这种被称为之“凯恩斯主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被广泛用来抑制经济周期,确保合理的充分就业。资本家和劳工之间的“阶级妥协”大体上得到支持,被认为是国内和平稳定的主要保障。
这种政治经济组织形式如今通常被称为“镶嵌型自由主义”,用以表明市场进程和企业公司活动处于社会和政治约束的网络之中,处于监管的环境之中——这种网络和环境有时限制了,但更多情况下是引导了经济和产业策略。因此,重要的经济计划和涉及公共福利的重要部门通常都归国家所有(例如能源、矿业、交通等)。
凯恩斯主义 在西方表现为英国自由福利改革、美国罗斯福新政和社会自由主义。罗斯福新政我们很熟悉,比如说罗斯福总统通过修建胡佛大坝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且修建了具有公共福利意义的基础设施。而在英国自由福利改革者看来,社会无权去限制个人的自由,但却有义务保障每一个公民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只有在有利且可控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个人的自由才能得到充分尊重。许多人因为贫困和无知而无法发展个性与自由,因此一个强力的、实行福利政策的干预性政府就成了实现个人自由的必要条件。
在鲍曼看来,福利国家的诞生的多重条件造就的结果,除了自由福利改革者的努力之外,最关键的条件要素在于,福利国家式的公共保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共赢点:福利国家在永久性的“劳动力商品化”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通过提供良好的教育、完备的医疗服务,适宜的住宅,并为贫穷家庭的孩子提供健康的营养品,以确保资本主义工业拥有稳定供应的可雇佣劳动力——福利国家维持了随时能够积极投入服务的劳动“后备军”,并且在不需要他们服务的时候,让他们保持良好的状态。
这样一种良好的状态使得1950-1960年代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镶嵌型自由主义产生了高经济增长率,工人阶级的组织,如工会和左翼政党在国家机器内部发挥了切实的影响。

(三)凯恩斯主义的崩溃与新自由主义的诞生
但到了1960年代末,镶嵌型自由主义在国际和国内经济领域中都面临垮台。各国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税收持续下滑,社会支出急剧增长,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也不再奏效,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岌岌可危,1971年,固定汇率被放弃,黄金不再充当国际货币的金属基础,汇率能够浮动……
我们重点讲一讲政府面临财政危机的原因——税收持续下滑,社会支出急剧增加。我们上面提到福利国家的诞生最关键的条件在于福利国家式的公共保险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需求之间产生了共赢点,但随着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资本开始在全球流动,资本在全球寻找廉价劳动力,其再也不需要为劳动力的“再商品化”承担额外的责任——这些责任被完全抛给了地方政府。于是福利国家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关系变成了资本的流动全球化与福利供应的地方性的关系,二者间的共赢点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形下,坚持要维持福利国家水准的国家承受了“双重打击”的恐惧:无家可归者与无继承权的人成群而入,而资本(以及潜在的收入来源)则蜂拥而出。
在此情形下,能够使资本或者说雇主留下来的方法只有降低当地的劳动力成本,而这一点又与福利国家的核心观念,即“由国家保障最低生存水准”所冲突。失业率暴涨,通货膨胀此起彼伏,一次波及全球,持续了几乎整个1970年代的“滞胀”时期就此到来。
【需要提醒的是,导致1970年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原因还有很多,限于能力,此处无法继续展开】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以哈耶克为首的,包括米塞斯、弗里德曼乃至卡尔·波普尔的朝圣山学社成立,他们宣称自己从根本上信奉个人自由的理想,支持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自由市场原则(因此,新自由主义又称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Neo-Liberalism)。他们同意亚当·斯密的看法,认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最好的工具,它可以为了所有人的利益而调动哪怕是最卑下的人性本能——诸如贪吃、贪婪、对财富的欲望和对权力的欲望。所以,新自由主义学说激烈反对以凯恩斯主义(new Liberalism/ social liberalism)为代表的政府干预理论,并且更加激烈的反对国家中央计划理论,例如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就认为:在集中的计划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有意识地权衡所有必须顾及的因素,只有在竞争之下的价格体系能够提供供求条件变化细节的信息,并把它收集起来和传播出去。集中管理这种方法便更显得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笨拙、原始和范围狭小的方法。新自由主义理论更加由于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分别于1974年和197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受到学界尊敬。
在这种种因素,以及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系列迂回曲折的过程与混乱的经验后,才磕磕绊绊地走向了新自由主义化的方案——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与1979年的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为标志,新自由主义在1990年“华盛顿共识”中被正式确立为正统思想。

二、新自由主义简史
(一)新自由主义是什么:
①【基础权利:私有财产+自由贸易】新自由主义首先是一种政治经济实践的理论,即认为通过在一个制度框架内——稳固的个人财产权、法治、以及令市场和自由贸易得以自由运转的制度——释放个体企业的自由和技能,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的幸福。
②【国家的角色:保护基础权利+组建市场并维持市场】国家的角色就是创造并维持一种适合于此类实践的制度框架,例如国家要确保货币的质量与信誉,要以合法的暴力确保个人财产权,并维持市场正常运转。如果有必要的话,国家要在不存在市场的领域(教育、土地、水、公共资源等)里着手建立市场。但政府在市场中的干预必须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因为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政府不可能获得足够的信息以预期市场信号(价格),同时也因为庞大的利益集团终将为自己的利润而扭曲和妨碍政府干预——国家从许多社会供给领域中退出。
③【市场的角色:市场交换指导一切;市场的许诺:市场交换带来幸福】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交换本质上具有伦理性,能够指导一切人类行为,代替所有先前的伦理信念。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中契约关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市场交易的达成率和频率最大化,社会公益会因此最大化,新自由主义试图把一切人类行为都纳入市场领域。

(二)新自由主义的逻辑:
①市场可以促成社会公益的最大化。因为不断增长的生产率会因此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水平,根据“所有船只都会随潮起而高涨”或“涓滴效应”的假设,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国内和世界范围内的)贫穷问题能够最好地通过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得到解决。
②私有化、市场和贸易自由保障个人自由。新自由主义者认为,缺乏清晰的私有产权是阻碍经济发展和人类幸福的最大制度性障碍之一(大锅饭),权责分明是抵挡所谓“共用品悲剧 ”的最好手段(包产到户)。遵循竞争规则的竞争被看作是首要美德。私有化和松绑与竞争结合起来就能消除官僚制的繁文缛节、提高效率和生产力、改善质量、降低成本,而计划经济与官僚制则会侵害责任自由。此外,这一过程可以直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宜的商品和服务,而且间接减少了税收负担。【此处的论证不够充分】

(三)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与措施
国际:
    开放资本市场。各个部门、地区、国家之间的资本自由流动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切阻挡资本自由流动的壁垒(关税、惩罚性税制、计划和环境控制等)都要拆除,除非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关键领域。超越于商品和资本流动之上的国家主权,自觉自愿地听命于全球市场。所有国家都必须协作减少交易壁垒,因此与之配合结构组织便不断涌现出来,例如G7,亚太贸易协定等。【新阶级】
    为金融机构松绑,并支持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新自由主义化就是将一切都金融化。(这块儿我没太搞明白)【新阶级】

国内:
    推行国有部门的私有化,对公有资产进行企业化、商品化、私有化。各种形式的公共设施(自来水、电信、交通)、社会福利供给(社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养老金)、公共机构(大学、研究室、监狱),甚至战争,某种程度上都在资本主义世界之中和之外(例如中国)被私有化了。【但是不同国家的私有化程度不同,例如:撒切尔夫人将社会住房和公用事业私有化,但对于国家医疗体系和公立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核心领域则并未改变】【新阶级】【裁员】
    调整福利国家制度,逐步停止福利供给,并减少在医疗卫生、公立教育、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开支。
    调整税收体系,降低个税税收比例。如:里根政府于1983年将个人最高税率从78%降到28%。
    改造劳动力市场。一方面,打击各类工会、劳工组织,或者直接将有工会组织的核心工业区域进行去工业化,而将企业迁移到无工会组织且“自由工作”的其它地区。(典型代表为美国的“锈带”——汽车之城底特律,以及美国将工业活动转移到南部各州);另一方面,主张灵活具体的劳动过程和弹性劳动时间,此类积极要求能够成为新自由主义劝服个体劳动者的说辞,尤其是说服那些被强势工会带来的垄断性利益排斥在外的劳动者。【这一点接下来还会进一步论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自由”——对于资本家和劳工来说,劳动力市场的更多行动自由都被视为一项“美德”】【深圳劳动条例改革】

(四)建立赞同——“自由”只是个代名词:
任何一种思想若想占据主导,就必须首先确立一种概念装置:它诉诸我们的直觉和本能,诉诸我们的价值和欲望,诉诸我们居住的社会世界所固有的种种可能性。如果成功的话,这一概念装置就能牢固确立在常识中,以至于被视为理所当然、毋庸置疑。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基人认为,关于人性尊严和个人自由的政治理念至关重要,是“文明的核心价值”,他们认为,这些价值不仅受到法西斯主义、权威主义、共产主义的威胁,还受到一切政府干预形式的威胁,因为这些干预以集体判断取代了个人的自由选择。
关于尊严和个人自由的种种概念本身就有力而吸引人,此类理想促成了一系列的政治、学生运动,他们呼吁着追求更多的言论自由和个人选择自由。这类运动吸引的是每一个将自己为自己做决定视为圭臬的人。
自由确实是匹好马,但关键还要看它往哪里去,关于“自由”的政治口号很可能成为掩盖其它意图的修辞技巧。“自由”一词在美国人的常识理解中引起广泛共鸣,以至于成为一把“精英打开走向民众的大门”的钥匙,并借此为几乎任何事提供合法性。在新自由主义运动寻求大众认同的过程中,任何将个人自由提升到神圣位置的政治运动都有被新自由主义收编的危险——从而使人们越来越将新自由主义视为一种“自然的”、理所应当的管理社会秩序的方式。
新自由主义修辞就这样以其对个性自由的基本强调,实现了将自由至上主义、身份政治、多元主义、自恋的消费主义的收编,尤其是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强调消费者选择的自由——不仅是选择特殊产品,也包括选择生活方式、表达方式和一系列文化实践,新自由主义者在政治和经济上建构起了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新自由主义大众文化,并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冲动兼容并存。【这里的论证逻辑有缺陷】
就是在这样一种赞同的建立中,上文中提到的灵活具体的劳动过程和弹性劳动时间的“自由劳动制度“得以施行,即便这一制度对于劳动者来说意味着“低工资、增加工作不稳定性、造成劳动者利益损失和劳动保障损失”,他们也欣然接受这一工作方式,并将其视为一种“好”的工作制度。【这里的逻辑和消费主义具有共同性,都是将一种“强迫”以一种“选择自由”的名义让人欣然接受】

(五)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
国际:
    资本剥削的全球化。资本日益在全球流动,金融市场经历了强烈的创新浪潮以及国际范围内的经济松绑,使得精英阶层和发达国家得以从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和企业机构抽取高额利益,榨取剩余价值,并将竞争压力转移到其它更严格的劳动力市场中(欧洲-日本-东亚,具有更灵活与更少福利供应的劳动力市场)
    金融风险的全球化。1980年以后开始的金融化抢进浪潮,呈现出投机和掠夺的姿态。经济松绑使得金融体系可以通过投机、掠夺、欺骗、偷窃,成为再分配活动的主要中心之一。存货促销、庞氏骗局、借助通胀进行的结构性资产破坏、通过合并与收购进行的资产倒卖、债务责任等级提升,乃至通过信贷和证券操作进行企业欺骗和资产掠夺——这些都是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核心特征。而一旦发生金融危机,权力总是掌握在那些能够保持自己资产不受损害以及有权制造信贷的人的手里。以亚洲1997-1998金融危机为例,西方和日本的企业是大赢家。【风险社会】

国内——新自由主义两个逻辑的失灵
①市场可以促成社会公益的最大化,并可以解决贫困问题。
    涓滴效应的失灵。“所有船只都会随潮起而高涨”的假设最终变成了:

    福利国家的退出。随着国家逐步停止福利供给,并减少在医疗卫生、公立教育、社会服务等领域的作用(这些领域曾对镶嵌型自由主义而言十分根本),国家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变得贫困潦倒。
    一切福利责任转移至个人,个人失败基本被归结于个体自己的过失,受害人经常反遭指责。虽然市场中的人身和个体自由得到保障,每个个体却要为自己的行为和生活安康负责。个人成败被解释为处于创业精神或个人弱点等原因(诸如自己没有在教育上投入足够多,以获得足够的技术资本),而不是归在任何系统性因素上面(比方说,一般把阶级排斥归咎于资本主义)
    灵活就业增加了劳动者工作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很难得到较高的工资和完善的劳动保障(饿了么骑手不给上社会保险),此外,在灵活就业机制下,失业被认为是个人自愿的选择。然而对于资本家来说,灵活的劳动就业是一种灵活积累的高度剥削体系,这种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灵活劳动分配积聚起来的所有利益都归资本家所有。
    阶级力量重建。新自由主义宣称的公共目标(所有人的幸福生活)与其实际结果(阶级力量的重建)之间不断增大。收入不平等日益加剧,通货膨胀率下降了,利率也下降了,但却产生了高失业率。尽管美国和英国的生产率很低,但劳工生活标准还是持续下降,而上层阶级则过得越来越好。
    资本和金融的全球流动造就了一批全球性的新贵,也使得富人更有能力和机会实现对下层的剥削:

    公有资产的私有化使得大量的公有资产被私人侵吞(改革开放后的价格双轨制、国企私营化过程中大量国有资本被低价贱卖等),个税税率的降低等均使得上层阶级可以得到极大的好处。此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商业和企业也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后面会讲到),一个新的阶级形态渐渐掌握着越来越多的资源与权力。
【1970年代后期,美国收入最高的1%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喀什迅速上升,再二十世纪末达到了15%(刚接近他们在二战前所占的份额)。美国收入最高的0.1%人口,其收入从1978年占国民收入的2%上等到1999年的6%以上,而工人与行政总裁的平均收入比率从1970年的30:1上升到了2000年的将近500:1.这很明显的体现出,收入和财富越来越多的集中到社会上层阶级中。】

②私有化、市场和贸易自由保障个人自由,一切政府干预形式都是以集体判断取代了个人的自由选择的威胁。
    新保守主义登场。新自由主义国家虽然被认为应该只是设置市场运作的舞台而不进行干预,但新自由主义国家又被假定要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并在全球政治中扮演竞争性实体的角色。此外,在朝向市场自由和一切事物商品化的推动过程中,社会消失了,只留下了个人,而个人利益的混乱最后很快便会颠覆秩序,市场的无政府状态、竞争的混乱状态,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混乱状态(多元性取向)会将社会推到无政府状态与虚无主义的边缘。于是,为了重建解决个人利益混乱的秩序,一种诉诸权威主义、等级制甚至军事手段来维护法律和秩序的新保守主义粉墨登场。新保守主义认为,为了恢复秩序而采取某种程度的强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警察社会),所以,新保守主义强调军事化,夸大国家完整和稳定所面临的威胁——真正的威胁或想象的威胁,国内和国外的威胁,这引起了“美国政治的偏执狂风格”,在其中,美国被描绘为受到内外敌人的围攻和威胁——中国和伊斯兰激进主义开始成为两大首要的外部敌人。【新自由主义国家在必要时会诉诸强制立法和治安策略,用以驱散或镇压反对企业力量的集体组织形式。(深圳佳士事件)形形色色的监察和治安手段层出不穷;在美国,监禁成为对付下岗工人和边缘群体的关键政府策略。国家的强制武装力量被用于保护企业利益,并在必要时镇压反对者。】
    反民主性。新自由主义实践对民主抱有极大怀疑,认为多数人的治理会对个人自由和宪政自由带来极大威胁,而更偏向于专家和精英的统治。政府强烈偏向行政命令和司法判决,而不是民主和议会的决策。倾向于把央行等核心机构与民主压力隔离开来。
    越来越难维持的平衡。在市场实行过程中的权威主义与个人自由的理想令人不安的并置在一起,新自由主义越是偏向前一方面,它就越难维持在后一方面的正当性,也就越是揭露出其反民主的色彩。与此矛盾并行的是企业间力量关系和个人间力量关系的日益失衡。如果“企业力量窃取了你的个人自由”,那么新自由主义的承诺就彻底泡汤。【996】

    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抬头。新保守主义主张一种更高的道德目标,从而使某些更高秩序的价值占据政治体的稳定核心,并认为这是维系政治体安全免受国内外威胁的必要社会纽带(以便消除新自由主义带来的个人利益的混乱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其核心便是诉诸民族主义。这就表现在中日韩三国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奥运会为国争光);撒切尔夫人通过马岛战争,并凭借其与欧洲的敌对姿态,诉诸民族主义情绪支持她的新自由主义计划;普京则诉诸直接的权威主义。其结果便是:每个国家都拥护自己独特且被认为更优越的道德价值,使得各个国家沦为相互竞争乃至相互敌对的民族主义。

    失去公正的法治。新自由主义理论聚焦于法治与对合宪性的严格阐释,因此冲突和对立就必须通过法院调解,任何问题的解决或补救方案都要由个体通过法律系统来寻求 。虽然司法在名义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司法判决则具有明显的阶级倾向。

(六)新自由主义的矛盾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在新自由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没有一样与新自由主义理论吻合,但新自由主义者担心特殊利益群体会败坏和颠覆国家,于是这种情况就最明显不过的在实践中发生了。这种矛盾产生的原因大致总结如下:
①新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严密性并非严丝合缝地与其政治上的个人自由理念相合,而其对一切政府力量的不信任前提,也与“要求一个强大且在必要时具有强制性的政府,保护私人财产、个人自由和企业自由”不相符合。【因此才会产生出威胁政治自由的威权政府】
②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之所以认为“市场可以促成社会公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共同富裕”,是因为他们没有假定存在权力或信息的不对称。但市场中拥有更多信息和力量的一方可以轻易借此良机获得更多信息和相对更大的权力。此外,知识产权的建立鼓励了“寻租”行为等等【印度仿制药】。因此,在此情形下的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会越来越多而不是相反,除非政府介入逆转这一趋势。新自由主义假定了完美的信息和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这看起来要么是处于天真的乌托邦,要么是故意混淆视听,最终为的是聚集财富并因而重建阶级力量。
③其他原因还有,新自由主义者将竞争的德行置于首位,但事实上却造成了在少数几个集中的多国企业内部形成越来越多的寡头垄断力量【马克思】;市场失灵的问题;技术变革理论中的拜物教信仰等。

此外还有两对关系的矛盾:
①诱人但异化的占有性个人主义与渴望有意义的集体生活的矛盾。虽然个体被假定为能够自由选择,但他们却并未被认为能够将选择去建立强大的集体组织(如工会),而只能建立虚弱的志愿性结合(如慈善组织)。新自由主义者为了抵抗他们最担心的事情——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暴民专制、甚至多数人的统治——不得不为民主治理设置了很大限制,并转而选择了精英和专家政治。
②个人自由的价值和社会正义并不必然相容,追求社会正义预设了社会团结和下述前提:考虑到某些更主要的,为社会平等或环境正义进行的斗争,需要压抑个体的需求和欲望。


三、新自由主义视野下的新穷人
(一)何为新穷人?
    【消费社会】当生产者的社会转变为消费者居多的社会,穷人意味着完全不同的事:“成为穷人”曾经的意义来自于失业,今天,它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有缺陷的消费者的困境。
    【缺乏公共关怀】穷人遭受了以往的穷人所遭受的一样苦难,不同的是,他们不能或者没有试图把苦难变为公共的共同关怀。

(二)消费社会里的穷人
1. 消费主义占据社会评价
    生产社会里的穷人被认为与失业挂钩,穷人因此被认为是不愿意工作,从而背负上道德堕落的骂名。但消费社会里的贫穷意味着“达不到标准”,而这一标准的生活方式是“消费者的生活”,消费社会里的穷人是失败的消费者,或者是有缺陷的消费者,他们也因此无法获得“快乐”,并因此导致自尊心的降低,以及羞耻感和负罪感。
    消费社会的重要情绪:无聊。无聊是消费文化着手根除的对象,消费社会致力于创造一种永不无聊的快乐生活——要不断“有事发生”、有新鲜和兴奋的事情——而好的消费者应该有好奇的道德——但这需要钱——钱是进入那些可以治疗无聊的地方的通行证(在那些地方可以保证欲望的沸腾,不受压抑且不可遏制)。
    无聊成为了社会分层的心理学维度,成为了那些低社会层次的人最感到痛苦,并最愤怒拒绝的对象。【抖音的盛行】【无聊大作战】
    在生产社会中,失业者可以通过家务劳动等对抗“懒惰”的指责,但在消费社会中,即便你居住在穷人区,而无法逃脱作为不充分消费者的污名和羞耻——因为正确的标准已经制定,并且其来自于远程的控制。
    人们崇拜的偶像从生产偶像转变为消费偶像,人们越来越崇拜有钱人,因为穷人和富人生活在一套文化之中,穷人必须接受为那些有钱人的利益所设计的同样的世界。但随着经济的增长(职业越来越高度流动化),贫穷“会因为经济增长而加剧”,有钱人却会越来越有钱,而有钱人在穷人眼中的形象却会显得越来越值得追求、崇拜和效仿,以及高不可攀。

2. 消费美学占据工作伦理
    消费美学占据了工作伦理的位置,同时,被工作占据的地位无可避免受到当前美学标准的深刻影响。工作也不再是伦理关注的焦点,不是道德升华、悔改与救赎的必选之路。就像人生其他的活动一样,工作现在首先由美学来判断。从伦理角度来看,所有的工作都再增加人类的尊严,但工作的美学强调区别,把差异放大,且将某些职业拔高到令人入胜的层次,而把其他工作认为是可怜且毫无价值的。工作于是被区分为“有趣的”和“令人厌烦的”。
    娱乐式的工作是最让人垂涎的特权——这是精英的特权——作为职业的工作,灵活劳动力市场则成了大部分人的归处。

3. 公共关怀的消失
    消费社会中,“选择”具有“元价值”,这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对劳动者不利的“灵活就业”却能够被劳动者接受的原因。同时,在此风气中,福利国家制度提供的服务——“分配”,与消费社会的气氛格格不入,即便国家提供的服务比现在更好,其还是缺乏依其申述的自由消费者的选择,从而具有了一种无可消除的缺陷。
    吊诡的是,那些得到社群协助、脱离原来最初劣势处境的人,不但不再需要帮助,还成为这种制度最激烈的贬损者。以美国的“特别保障法案”为例,该法案使得升学政策倾斜于非裔群体,但在里根政府教唆废除该法案的过程中,大量的非裔美国人加入了抗议行列。这些抗议者认为“我们不需要拐杖”、“我们可以靠自己的双腿行走自如”……这些曾经在社会福利政策中获益的人认为:如果他们“做到了”,那么其它每个人都能做到,如果有些人不行,那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这样的宣称是他们“自尊宣言”的一部分。他们为了维护自己新获得的独立,却把成功者协助那些依然失败的人作为责任的理念连根拔起。
    进一步,福利国家被指责为依附,而工作伦理使得“依附”名誉扫地,依附逐渐变成一个肮脏的字眼——这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一切福利责任转移至个人,个人失败基本被归结于个体自己的过失”。通过把穷人的依附贬斥为一种罪孽的同时,当前大行其道的工作伦理给富裕者的道德不安则带来了最大的慰藉。
    资本主义发展之所以不断伴随着扩张,就在于农业新技术使得小农经济破产,劳动力市场变得过于拥挤,因此不得不开拓新的殖民地。换句话说,减轻劳动者生活的压力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的把那就是减少寻找新工作的人的数量,只有通过大量输送剩余人口,才能将现代化国家本国的社会问题转移到另一个国家。但现在的地球已经满负荷了,剩余人口的转移场所越来越少。于是,对于新穷人来说,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失业”,而是“冗余”。“失业”一词还意味着一种反常状态,意味着“找到工作”才是正常状态,也意味着终究可以通过工作进入公共生活。但现在的他们已经成为了多余的,无用的人,唯一适合他们的地方是一个“容器”——这不再是为了教化犯人,让犯人重新回到群体的监狱,而是一个“容放”无用人口的容器。(清除低端人口)


四、新自由主义下的中国
1978年的改革开放,与1979年的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1980年里根当选美国总统被视为世界新自由主义转向的三大事件,且在中国的的市场经济改革中,新自由主义要素与权威主义的中央控制交叉结合,清晰地建立起了权威主义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兼容并存。
公平平等作为中国的长远目标并没有被放弃,邓小平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就已经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但是,“在中国,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然后再解决发展起来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某种程度的不平等,被理解为了一件需要容忍的事情。
①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私有化。并没有采取1990年代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华盛顿共识”强加给俄罗斯和中欧的“休克疗法”。农业上包产到户,开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业上逐步进行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1983年,国有企业被允许雇佣“合同工”,这意味着该职位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和有限期的职位。国有企业还被认可在公有制外拥有更大的生产自主性,管理者可以保留一部分的利润,超出目标的剩余产品可以按照自由市场价格出售。市场价往往要比官方价格高出许多——这就是那个年代所确立一种艰难而短命的“价格双轨制”。但这一制度并没有改变国有企业债务累累的状况,因此在1994年,除最重要的国有企业外,其余国有企业均转为“股份基础的合作制”,并于90年代末开始了一场国有企业私有化/转制的浪潮,而我们熟悉的“下岗潮”也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②对外开放。中国政府指定了几个“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给外国投资,95年后,中国政府实际上把整个国家开放给任何形式的海外直接投资(海外华人商人的散布提供了关键的外部链接,尤其是香港的回归)。但这造成了1997-1998年席卷乡镇制造业的破产浪潮,并波及了主要城市中心的许多国有企业。
③基建狂魔。破产浪潮中产生的大量失业人口给中国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东北烧烤业的勃兴,小商小贩的人口来源),中国政府意识到,要想维持自己的存在,就得吸收大量过剩劳动力,而这并不能仅仅依靠日益庞大海外投资来解决问题。因此,自1998年起,中国就开始了贷款投资大型工程项目,进行基础社会建设改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工程的修建。此外还有高铁、公路的修建。但政府也因此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些工程是财政赤字投资的(凯恩斯主义),如果投资不能如期收益,那么财政危机就会很快到来。
④财政赤字与房地产业。各省市和城市都抵制中央对其投资的管制,部分是因为它们有权力出售房产开发权,从而为自己的规划筹措资金。(今年税收改革,卖地所得归中央所有?)于是,城市就成为了疯狂的地产开发和房地产投机的聚集地,大量资本泡沫也因此蜂拥进地产行业。
[ 此贴被郑皓在2021-07-23 21:08重新编辑 ]
Posted: 2021-07-20 23:2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86516(s) query 3, Time now is:11-26 03:1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