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 Pages: ( 1/3 total )
本页主题: 贺苏园读书报告(20170316更新201702)[涂尔干视角下的个体与社会]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贺苏园读书报告(20170316更新201702)[涂尔干视角下的个体与社会]

V12(20170211-20170312)
2017.02.11-2017.03.12

二月

书目: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社会学与哲学》
《自杀论》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哲学讲稿:1883-1884桑德斯中学课程笔记》

Theme: 涂尔干视角下的个体与社会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群体,但人类群体同时又是由人类个体所组成的。因此,要研究群体就避不开研究作为基本组成要素的个体。但同时群体又不是个体的简单加总,单独聚集起来的人的集合不等于由群体构成的社会。社会的道德与规范由每个个体构成,每个个体的心态又有社会起源,社会直接影响个人意识。

    由此涂尔干引出了人类的两个两重性结构,第一个两重性表现在人自身体内肉体与灵魂的二重性,分别代表了人类个体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而在精神世界中,二重性又在个体心智上表现为个人性与非个人性的对立,具体表现在感觉与倾向(感官上的,利己的,个人的),以及概念思维和道德活动(非个人的,普遍的)上的分歧。物质世界的生活构成了精神世界存在的基础,精神世界上的二重性又反过来决定个体在物质世界的行为方式。

    心智上的两重性在起源、性质和目标上都互不相同
个体存在的意识仅仅表达了个体自身,具有严格的个体性
社会存在则是将社会转移到个体身上进行的重构,使个体与事物发生关系,只有通过这种集体的非个人的意识,个体才能同外部交流。但是由于社会具有自己的实在,作为社会整体的利益不必然等于某个特定个体的利益,所以个人与社会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当冲突发生时,就会出现社会病态(失范)。

    滕尼斯把人类集体分为两个种类,一种是作为共同体存在的集体,一种是作为社会存在的集体。共同体的特点是未经分化的集体,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集体形式。由于该集体未经分化,个体差异尚未出现或被压制,因此该人群的任何行动都是集体行动,不存在脱离的概念。共同体作为一种人们在自然条件下精神默许和自发状态下的产物,需要意识有很大的相似性才能建立,其群体生活不是个人意志的结果而是由习俗所决定。在共同体中也不存在交易或是契约及其派生概念。社会则与共同体相对,作为一种高度发展的群体,其中每个个体的社会意识得到了区分,并彼此对立。

    实际上,滕尼斯所讲的两种情况是作为极端的代表性情况,实际中的集体实体往往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存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交通通讯方式以及政治实体的变化导致了集体的范围越来越大,集体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扩展化。集体的扩展使诸如分工等社会分化的形态出现,而这些社会分化导致了各种各样的次级道德规范的出现,或者是长期处于变动中导致没有规范可言甚至于不从属于群体的个体的出现。这些变化使得共同体存在的基础不复存在,社会同一的共识减少。集体规范压制减弱的空隙被个人意识相对共同意识的觉醒和增强所填补。

    涂尔干借助欧洲自杀情况的变化推断出了这个内部结构的变迁过程,由自杀这种反常过程为切入点来分析集体道德规范的变化路径。按他的分类,自杀的类型应该根据动机被归为三类,分别是利己主义的自杀、利他主义的自杀以及反常的自杀。这三种自杀动机分别反映了不同的群体意识对个体行为的塑造,而这种影响过程是外在于每个个体的。这反映了涂尔干对社会实在的认识,每个个体的加总不等于群体的存在,而群体中个人与单个的人也是完全不同的存在。人们既按个人本性行事,同时他们有构成了规范自己行动的群体。这种规范在长期中会演变为社会道德规范,而每个不同的道德规范在同样的社会条件下会对应在总人口中占不同比例的利己主义、利他主义与反常自杀数量。

    在排除了逆向选择机制后,涂尔干发现宗教与家庭在个体生活中的存在可以抑制利己主义的自杀,他将这种作用归结为个人主义填补了集体一体化程度降低后的空隙导致的利己主义自杀。他随后通过考察了历史上国家中发生重大社会事件期间的自杀情况确认了这一观点。由于社会动荡导致了个体的危机感,使个体的集体感(如爱国热情、政治信仰等)被激发出来,增加了社会一体化的程度,使得利己主义的自杀相对而且绝对的减少了。而相对的,利他主义的自杀程度则随着个人集体一体化程度的减少而减少,因为利他主义的自杀不是由于个体有自杀的权利,而是由于个体对于社会而言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肩负着自杀的义务,如果不履行这种义务,个体会受到惩罚从而强迫其自杀。集体道德对这两种自杀的干预方式分别表现为社会向个人灌输个人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生命的权利的个人主义论调(利己主义自杀),或是集体明确的要求其中的个体结束自己的生命(利他主义自杀)。利他主义的自杀的根源是集体一体化程度过高导致的个体个性的缺失,使得集体能够将个体的规范置于个体的生命之上。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自杀的动机实际上都是来自于某种社会美德的夸张或是变形的极端表现。

    同时,当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反常属性的自杀会大量增加。这是由于社会肌体发生调整过于迅速或是剧烈时,对原有传统社会结构与肌体秩序的破坏造成的。这种破坏使得旧社会中适用的道德形式与规范权威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又尚未建立,由此导致了社会的失范。工业化率与反常自杀率的同步提高的根本原因是工商界对传统社会的侵蚀造成的传统秩序的破坏而不是由于现代化直接使人们倾向于自杀。例如现代产业对旧时代手工业的冲击导致的结构性失业导致了短时间内大量原有社会次级群体的结构性变化。这种侵蚀是开始于社会分工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构成根基。工商业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逐渐的摆脱一切限制,不管是进入到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完全自由市场还是进入加尔布雷斯所说的计划体系,其中都表现为波兰尼所说的资本主义为了贸易而贸易,经济系统从一个附属性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为在整个系统中的主导存在。而经济系统内在的不稳定性则造成危机在社会中的日常化与扩大化,进而导致传统的社会规范在经济活动主导的条件下无从建立,使社会开始始终处在失范的状态。

    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反常自杀与利己主义自杀实际上是出于同一个原因——集体规范与道德约束的缺失,但利己主义的自杀是由于集体灌输的个体主义代替了集体一体化规范退却后出现的空隙,反常自杀则是由于集体的消失导致个体的无所适从,反映的是变迁对传统集体的破坏而不是变化。类似于经济变迁作用的对反常自杀加强的活动还有例如家庭的解体,政治结构变化或技术进步对初级集体的消解等,不过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冲击范围是在整个社会层面上进行的,也最容易辨识和分析。

    实际上涂尔干在分析自杀行为层面表现出来的两重性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在《刑罚的演化规律》中他认为刑罚的演化是由于社会神圣性的消解及其通过物品在历史条件下转移到个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道德规范组件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组成结构的变化,集体的组织能力下降使得刑罚针对的行为由对社会神圣性的攻击转移到对个人生命财产的侵犯,由此使得个人主义得以抬头。他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也认为乱伦的禁忌是来自人对于血液的神圣塔布构成的社会禁忌整合到了图腾制的社会体系中,最后随着社会的进一步演化成为了社会中内在规范的存在并由此导致了两性间文化上的分化。这些构建都是围绕着社会(在原始时期社会人格化的表现形式为宗教中神的形式)与个体间的交互式发展而建构的。神圣性由集体而起,然后在整个历史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神圣性由宗教(社会)随着社会演化转移到人性的过程。

    作为社会最高组织形式的国家,涂尔干认为其存在不仅仅是一种引导和集中的工具,国家本身作为一个集体,也应该有自己的社会实在。其存在不是所有民众意志的集合,否则其就单纯沦为了一个对外的工具,而国家功能中对内的一面恰恰是随着时间推移变得越来越强的。国家本身同时还是作为一国范围内次级群体组织的核心,其存在本身也由国内次级群体的存在而得到确认。

    一般而言,普遍认同的国家的功能性起源有两种,第一是个人主义的,这种说法认为国家的唯一目的就是满足个体的发展,国家所处的地位应该是消极的保障正义;第二种则是神秘主义的,认为国家存在的目的是设立并完成社会目标,社会目标的存在与个体无关,但是个体可以通过完成社会目标获得意义和满足感。涂尔干认为这两种解释都很片面,国家既不会按经济学家所要求的退化到仅仅满足于消极的干预生活,更不会按社会主义者所说的演变成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齿轮。同时,国家的产生也不是用来防止个人滥用自身的自然权利,因为离开了国家,所谓的自然权利根本就不存在,国家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创造、组织与实现这些权利,从而实现个人的解放。当个人所在的群体太小时,次级群体会挤占并同化个人,只有当群体大小达到一定规模时,个体才能在群体中表现出个性从而体现各种各样的多样性。国家的作用就是作为一个超越性的权威来对社会发展中自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次级群体进行统括与整合,使其在同一个大框架下达成最基本的共识性规范从而避免次级群体中产生集体特殊主义与完全投入的个人导致对个人的压制。

    国家的义务在此表现为使个人以一种道德的方式在社会中生活。因此涂尔干认为国家在道德生活中的作用类似于仪式首领在宗教活动中的作用。以科斯观点来看,国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意识形态,对其中遵守这个意识形态的个体来说,这套制度降低了他们在其中运作时的交易成本,还在提供了一套使社会自我整合的机制同时赋予了个人意义。国家与其附属机构还能通过立法与树立社会规范的方式自我强化社会组织。

    但是个人主义意识的抬头会带来一个副作用,就是民主的民粹化。按涂尔干的观点,民主的概念不在于统治者阶级的人数多少或者是政体形式,而是在于统治者(或统治阶级)与一般的民众之间的沟通是否通畅。而随着现代化与工业化的推进,传统的次级结构大量解体,这就造成了国家与大量的民众之间没有中间阶层,民众直接通过选票影响国家的状态。这就造成了议会变成了仅仅反映各种选民所占比例的工具,国家与大众间如此直接的交流造成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国家意识与民族大众意识的混同。国家意识的消失使得国家不再是一个独立运作的实体,而仅仅是多数人暴政的工具。国家应该表达的是作为一个超越个人的实体,表达出与个人或者个人情感的加总不同的东西,构造出某个非人的角色。涂尔干建议在国家与个人间通过行政手段人为的增加以职业法团为基础的次级群体,这样既能使国家作为独立主体发挥功能,也能把个人从国家中解放出来而不至于陷入无政府主义。

=========================================================


   
V10 (20160908-20161109)
2016.09.08-2016.11.09

阅读书目:
《农业与工业化》(上中下)
张培刚
《知识自由与秩序》
格尔哈德帕普克
《贫困与饥荒》
《资源价值与发展》
阿玛蒂亚森
《发展经济学的革命》
《华北小农的经济与社会变迁》
黄宗智
《资本主义发展理论》
保罗斯威齐
《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
诺斯
《农民经济组织》
恰亚诺夫
《改造传统农业》
舒尔茨
《区域经济学通论》
安虎森


小农与传统农业的改造专题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小农是传统落后生产方式的使用者,是不愿接受新变化的存在;给人的感觉小农的特点是守旧,麻木,懒惰,生产效率低下以及不愿储蓄不愿投资。
    但实际上,这些对于小农的观点都带有很强的片面性,没有考虑到他们所处的特定环境与对象。在土地广阔以至于存在剩余土地地区的农户在生产逻辑上基本与人口密集区域一致,但其由于不存在土地制约,所以其在租金以及与资本主义农场的竞争方面的问题都不存在。所以在下文中将以自然家庭为生产单位,处在人地关系紧张,不能随意扩展种植土地面积条件下的农户为对象进行分析。

小农经济相对于一般经济而言的特点

家庭农场的生产逻辑与组织逻辑

人们会认为小农懒惰不愿意工作是由于小农在生产上的特性,小农的生产往往带有满足家庭自身需求的性质而不是利益最大化的性质。在恰亚诺夫看来,单个家庭农场的生产是基于家庭人数与这个家庭所在的生命周期决定的。当由于家庭人数导致的家庭农场的消费需求较大时,农户将尽力去满足其需求,而家庭农场的劳动绝对值基本上与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弱相关。
    农户家庭的这种行为可以从文化和利益两种角度来进行解释。其中,文化角度的考察是由人类学视角进行的,我们在此重点从经济学的视角从利益的视角进行考察。
    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农民的生产需要满足两个需求,一个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所有的生产要素以期最大利益,另一个则是满足农户家庭再生产过程。其中,按加尔布雷斯的分类方法,维系家庭在生产过程是最低目标,而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则是积极目标。当农民手中的要素按最高效的投入方式所获得的收入不能满足其家庭再生产需求时,只好退而求其次,通过过量的要素投入,以较低的资源配置效率获取较高的绝对产量。又由于农户在要素配置上能够以较低代价增加配置的只有劳动力本身,所以具体表现在农户的要素配置上就是劳动力相对其他要素的超量配置以及边际劳动的收益率被压低至一个很低的程度。当在农业生产中不能获取足够的土地或生产资料以至于所得不能满足家庭需求时,小农在非农报酬率低于农业时将不得不转向手工业或商业以维持生存(在俄国乡村的情况),或者使劳动集约程度提高,例如引入更加劳动密集型的作物进行种植或者使耕作方式更加集约化。

小农的生产方式在国民经济组织上的后果

    小农的这种能够过量投入低机会成本劳力的组织方式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其所能承担的地租与利息要远远高于市场生产上的最优价格,由此部分的造就了小农极为顽强的生命力。如前所述,小农在生产时优先要保证的是追求能够维持家庭再生产过程的绝对产量而不是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投入产出比,并且相比经营性农业主体来讲,传统的小农缺乏退出机制。所以小农的生产方式能够在生产要素稀缺的情况下比以赚取收益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农场存活更久。这种强有力的生存能力导致了实际上小农能够在某些情况下通过抬高地租或者劳动的价格传导到利润上,进而由收益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挤出资本主义农场,市场环境越是苛刻,家户生产模式替代经营性农业的能力就越强。但小农是缺乏组织能力的,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对原材料的需要或者其他原因,例如在英国圈地运动时期,资本主义存在支付超额地租的意愿时,又能够轻易的摧毁家庭农场。

从要素配置来考察传统小农生产方式的生命力
    传统小农的生产方式可以从文化因素、制度因素或者生产过程的技术特点来进行解释,但舒尔茨给出了一种将传统农业视作一种特殊类型的均衡态的视角。到近代以来,相对与其他部门,传统农业框架内的农业部门的发展,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是相对缓慢的。这就使得农业部门在生产的过程中,更有机会相对于其他部门的“创造性破坏”达到一种“长期中的均衡”。这种“长期的均衡”意味着,相对于新的生产方式,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经历了更长时间的调整,有更多的经验与规范从而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建立起了路径依赖效应导致农民不愿意很快的接受新的生产方式从而继续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这种视角给出了一个农民在已经存在相对与绝对收益均增加的新生产方式时,为什么还执着于继续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一个文化视角之外的富有解释力的说法。由于旧的生产方式在实现均衡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经过获取的经验形成了各种定规与条例,作为一种可以将这种生产方式(也就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框架下潜力最大化的结构而存在,使得农民在这种框架下能够规避由于自然条件、政策甚至市场的风险,极大的削减了不确定性。而新要素的采用则将面临至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这个要素导致的收益,在一个新的市场环境下,究竟是超额收益还是一般性收益一般人无法做出区分,如果是超额收益,那么,在不存在技术门槛或者技术门槛很低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传统农业主体来说,只能引进相对低技术水平的生产方式),这种超额收益很快会被大量的新加入者抹平,市场饱和后超额收益消失,从而相比传统生产方式,采用新技术在长期而言没有优势。同时,由于新技术产生的时间较短,其生产特点还没有经过环境变化的考验,当市场发生变化时,其生产环境将难以预料。最后,由于农业生产的长期性与(除开自家劳动后)固定成本投资比例较大,超额收益消失将产生投资无法收回的风险。对于将总资本在投资与家庭再生产之间进行分配的小农来说,这种带有多方面的不可知性的风险是难以接受的。而传统农业中的定规与习俗都削减了生产中的这种不确定性与风险。所以传统农业与小农家户生产方式的结合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在某些条件不齐全的情况下难以用现代生产方式进行取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逆向运动,挤出其它的生产方式。
   
对传统农业的改造
    小农生产方式的低效率性来自于传统农业的潜力被挖掘殆尽,以至于在传统要素的框架下进行的要素投资和资源配资都难以提高其生产效率。这时,只有跳出传统农业的框架,引入新的生产要素才能使农业脱离传统的定规。当符合一定条件时,新要素将被农民采取,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可以以文化为方向切入,而经济学提供的解释,则是从有利性进行切入。农民之所以不愿意采用已有的新要素,如上所述,主要是由于对新要素的生产特点缺乏了解,对其在长期中的表现缺乏预期导致可能存在风险的担忧(对极端贫困的农民尤甚),以及无法利用新要素。无法利用是由于农业主体缺乏新要素相关的技术要求,这可以通过农业推广站及组织农民进行专题培训部分的解决,在国际视野下,可以由援助组织及相关计划提供一部分帮助,但最根本的解决方案还是提高教育投入(人力资本投资)。而从新要素的供给方面来讲,在一开始的阶段,需要行政手段来形成一个初步的框架与路径,由包括政府在内的非营利性机构来铺平道路以降低经营性要素提供主体进入该行业的成本,进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农产品要素市场。例如,由当地政府牵头组织农业推广机构,及育种改良试验田等,帮助农业主体选、育种,又或者,成立当地农产品(期货)市场,使本地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下降等。随着体系的建立,要素的商品化与农民生产过成的资本化,新的商业性企业会自然进入这个市场并提供满足农民需要的要素。
    但这种方式同时意味着小农与市场的接轨,也意味着以家户生产方式为单位的小农在传统生产方式解构之后将毫无组织的暴露在市场的风险下。农业的现代性同时也伴随着社会性的危险。在传统社会中,资本主义只能通过跨国贸易等方式在农业主体的剩余中进行运作,而在现代农业中,资本主义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对小农进行渗透,直接手段包括成立经营性农业主体如资本主义农场或农业公司的方式从种植入手。但在种植方面,资本主义农场是很难竞争过家户生产模式的,除了之前提到过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支付意愿要低于家庭农场外,从农业企业本身还有作为一个企业的监管成本以及不在管理的问题,这些都导致资本实际上很少参与到种植环节之中。由于资本主义农场在种植层面难以竞争过小农,稍微间接一点的方式,则是参与农业上下游产业运营,成立大型农产品公司如粮油业大公司等,以及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对农产品的生产销售进行控制,或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农技等从生产资料方面入手。更间接的方式,则是通过金融行业,对农民进行贷款,以及从农产品期货市场上进行买卖来控制农业。
    这是不是又预示着一个农业的再集体化过程呢?在市场的作用下,横向伸展的大型农业公司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垄断,挤压未经组织小农的生存空间。小农想要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组织起来。但具体组织的方式就千千万万,可以像美国一样,通过影响选票政治来在政党中寻找代理人;也可以像社会主义集体农庄一样,虽然性质可能不同,但基本思路是在单独加总的基础上实现纵向一体化,作为一个团体来抵御外部风险。可是这些又组织方式又都有各自的问题,例如通过政治手段来进行组织,就和通过文化手段来解决一样,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到满足,而且其又成为了一个新的食利者阶层,对增加生产效率毫无帮助;而再集体农庄化实际上也面临着农业企业种地中面临的不在管理的问题,实际上国有土地的性质就相当于国家作为要素的所有人不在地进行管理,如何解决好其中的各种问题也十分复杂,在这里就不展开进行探讨了。

几个误区
    实际上,在进行与农业经济相关的讨论时,存在一些固定的话语与误区。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欧洲话语中的农业优先,把农业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产业,作为根基产业来对待,对农业进行大量的保护政策,这其中既有政治的因素,也有社会思想的影响。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讲计划经济、产业政策的比较多,大都是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优先,而农业则作为剪刀差中让利的一部分,在工业发展后再回过头来带动农业发展,作为一个从属的对象。以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农业中存在规模效应,生产资料存在最小不可分性(例如大型拖拉机),所以苏联选择了集体农庄和重工业优先的道路,我国早期也师承苏联模式进行发展。但后来事实证明这几种说法虽然都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但都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他们的主要结论都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甚至经常不成立。当听到基于这些思路的简单论断时需要按具体应用条件加以辨别。




==========================

V09 (20160707-20160819)
2016.07.07-2016.08.19

阅读书目: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经济周期模型》
小罗伯特·卢卡斯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罗宾逊夫人)

《垄断竞争理论》
张伯伦

《用商品生产商品》
斯拉法

《自由与繁荣的国度》
冯·米塞斯

《重申自由主义》
德·雅赛

《知识、自由与秩序》
格尔哈德·帕普克

《丰裕社会》
约·肯·加尔布雷思



这一期是三个月合在一起的暑假读书月,跨度比较大,从六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时间较长,可以相对稳定的读一些书。由于期末考试的关系,六月底在进行备考以及处理学期末的一些事,消耗掉了一些时间。在会议开完后,因为电脑损坏的关系,电子版的报告延迟了一段时间才发到论坛上来,不好意思。这个月的书目选的有些不是很好,三个方向分的比较散,众多内容不太好写在一篇报告里。另外,本来以为是在八月底进行报告,没想到时间比预期的提前了近十天,新自由主义的书看到正中间不太好断掉,再加上哈耶克的书都是在本科时看的,具体内容有些模糊,结果等看完了留给写总结的时间也不多了,所以写的内容没有预期的丰富紧凑。



新自由主义专题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内核来自于指导了帝国主义殖民时期放任自由经济的古典经济学,其建立的基础是来自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人类唯一可结成具有生命力社会的方式。

由生产资料私有化衍生出的是自由这一基本概念。对自由这一概念的争论直接导致了自由不能成为自由主义所直接追求的独立目标。事实上,在新自由主义内部,对如何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限定自由,也存在相当程度上的分歧。
当自由取其最大化意义时,意味着人人都我行我素,负责将自由最大化的当局将无权对任何人做的任何事施加限制。这种朴素意义上的自由意味着人们能将那些本来很少做出的选择的机会加大到物质上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用德·塞雅的话来说:“可供焚烧的干草堆越多,人们的自由越大。”有些人(例如罗尔斯)试图用平等的观念来对自由加以限制,但实际上对此并不适用。平等条件下的自由最大化,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共同分享一套体系时人们所能享有的平等权利,实际上并没有使这种自由最大化的原则体系更加完善和适用。在这个体系下,这种损害甚至比分配不平等时更加有损于全社会的总自由。“如果甲有焚烧干草堆的自由,那么乙就应该‘平等的’有焚烧干草堆的自由,包括焚烧甲的干草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自由得到了最大化,但对他人利益的相互损害使得他们相互“平等”的满足感进行了抵消从而没有人能从中得到好处。于是新自由主义认为,盲目的追求自由与平等的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应该合理的设下一些限制性的规则,从而避免对自由的追求跌落进一种荒谬的结果中。
哈耶克随后对这种限制性的条例提出了两条原则:
1、如果采取某一行动或威胁采取某一行动,以图强迫使他人做出某些抉择,那么这种行动便是不正当的侵权行为。但国家的存在是基于这种强制(无论正不正当,但是合情合理)而存在的。在古典自由主义者与部分新自由主义者看来,一个政治实体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将这些强制尽量收紧并使国家受其制约(同时,自由意志论者与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任何形式的强制都不应该存在)。但这并不能保证自由的最大化,也不能防止人们以实行自己的自由为名,相互侵害对方的自由。
2、整个社会需要一套基于保护性框架法律的“必要的强制”来按照自己的处事标准来过自己的生活。但他并没有指出这套“必要的强制”的细节及相容的法律体系的渊源,整个规则依然处在模糊之中。
根据米塞斯的设想,自由主义通过私有制概念带来的自由应该是出于功利主义目的而存在的。其目的不在于实现人人生而平等或者天赋人权之类的古典自由主义观点,也不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由于基于私有化保证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以及支配自己劳动力和财产的自由)能够最大化的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全社会的生产力能够达到最大。
由全社会的人人自由这个概念中,又衍生出在这个社会中应该人人平等的概念。源自古希腊以及基督教的古典自由主义者表现出一种处于道德目的或者自然主义的天然平等观,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应该是一种社会追求的向善的目标。但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在实际上人人是生而不平等的,不仅每个人出生时的条件不同,而且其成长环境也不一样,这种组合的千差万别又给人与人之间带来了更大的不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唯一行得通的方式是采取法治的手段,使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从而取代朴素的古典自由平等观。由法律上的平等保障的自由将使得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同时还能维持社会安定。
但是,新自由主义认为平等的观念绝不包括经济上的人人平等。甚至于,他们反对任何形式的经济再分配。他们认为,社会财产再分配的不平均实际上对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起到了一个激励和促进的作用。如果实行经济再分配、甚至于平均分配政策将会消除人们企图以最低成本进行生产以及尽可能多的进行生产的驱动力。如果这种驱动力消失,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全社会的生活质量都处于低水平均衡并且低于之前没实行财产再分配制度时生活最差者的情况。并且,收入分配不均带来的贫富分化将使得富人进行奢侈品消费,这种消费将在人们中唤起新的需求,鼓励消费水平的提高,刺激工业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从现实上来讲,新自由主义者指责共产主义者不切实际的想法在这里也适用于他们自身。因为抛开经济平等,想要仅仅依靠法律实现平等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假设我们明晰了哈耶克所想建立的法律体系的模糊部分并克服了建立这一体系中的种种困难,终于得到了一套严密完整而又稳定,且不相互矛盾的法律以及适合这套法律运作的政治体系。但这套法律在执行中将会由于其复杂程度,会在实施效果上大打折扣。从已有法律体系的推断中可以预见到的是,由于法律的复杂程度一般人无法全面的掌握(或者说,没有必要的精力加以掌握,更不用说一部更加概念化的法律),必然会催生一个专门以法律为生的律师阶层,靠收取经济利益来给予聘请方自己在相关方面的知识。市场将使得越有钱的人,在遇到纠纷时所能聘请的律师越好,相对经济能力较差的人来说,打赢官司的可能性越大。这使得经济上的实力将能直接影响到法律上的裁决,请不起好律师的一般民众,即使拥有法律上规定好的平等权利,但他们也没有能力、甚至不知道去利用这个权利。结果最后依然无法达到自由主义者所宣称的“人人平等”的目标。

对无政府主义的反对

米瑟斯认为,社会主义的不可实现性是不仅仅是出于社会主义前提下的道德品质不可能达到以及由此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问题。更由于一个更基本的因素——由于社会主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这将导致。社会主义的经济生活中缺乏一个基本的共同分母,从而一个社会主义社会将不具备最基本的计算与核算能力,这将使得社会主义经济无法在无数可能的生产方法中做出决定并在混乱中走向毁灭。同时对资本主义制度来说,由于在经济生活中占主要部分企业的逐利性质,在一个完备的竞争性环境下,将会由在价格核算以及利润收益上最优的企业来进行各种项目的建设,从而将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及劳动力投入到消费者比较需要的生产领域中去或是采用最节省的方法进行生产。

对于干预主义,米瑟斯讲到,干预主义的本质实际上是企图通过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决定而不是让市场自由的决定这些项目的价格来避免资本主义和财产私有制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果市场运作正常,则国家不会进行干预;但当市场运作失去均衡时,国家一旦进行限价出售将导致市场上商品的消失。米瑟斯由此论证到,国家要么放弃对市场的干预,要么就要全面接管生产领导权和分配领导权,这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中间不存在中间道路。


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发展是有很深重的时代背景的,在新自由主义出现的二十世纪早期及发展的中期,由于大萧条与国际资本市场的崩溃,新自由主义思想在社会上都没有占有什么地位。直到二战后,在全球性的中央控制浪潮退去后,作为一种对计划经济的反动,新自由主义才得以崭露头角,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政治正确”的思想基础一同形成思潮。
我们可以发现,在早期新自由主义的论证中,有很多与后来发展背离的情况,例如它讲到:除了完全私有制和完全公有制外,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不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西方政府大规模干预并控制了经济与社会生活之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看这条,发现也没有变成他们所说的那样。其关于垄断不存在的论断,更是又是错的离谱。但是,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大部分时间里贯穿并引领了整个战后西方社会发展思想中“政治正确”的部分,了解这种思想对于深入了解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派生学科的发展及理论逻辑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由私有制派生出个体对自由平等的追求,构成了新古典中行动个体是单个理性人假设的基础。由私有制经济对干预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组织方式的否定以及对基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资本主义是唯一可行经济组织方式的论证,呼应了新古典经济学中关于政府作用以及市场组织形式的部分。还有诸如此类等等不在此一一列举。









------------------------------------------
V08 (20160512-20160621)
2016.05.12-2016.06.21

阅读书目:

《经济哲学》
《凯恩斯之后》
琼·罗宾逊(罗宾逊夫人)

《十年来的新经济学》
詹姆斯·托宾

《利息理论》
欧文·费雪

《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
本杰明·M·弗里德曼

《丰裕社会》
《新工业国》
《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约·肯·加尔布雷思

《加尔布雷思》
傅殷才


因为社科院这边六月底七月初考试或者结课作业之类的会很忙,所以回去在十号报告的基础上又续了十天,稍微晚了一点


加尔布雷思的理论脉络


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核心概念是经济系统的两个构成部分,即二元经济体系理论。
他认为,古典经济学理论来源自大部分商业行为还是农业时期的早期社会。这时期企业规模较小,形式简单,具有如下一些特点如卖方随买方需求改变生产,导致卖方对市场的服从。由此进步而来的新古典,则是在垄断时期开始发展的。由于社会进步到了由手工业生产向大机器组织产业化生产过渡的阶段,所以垄断时期的经济学认为,虽然垄断者可以通过操纵产量获得垄断利润,但企业仍然是市场的一个被动接受者,也就是说,卖方仍然是由市场的外在因素限制的。所以,新古典派的核心观念体现为权利的收入与可花费的收入结合在一起将引起自我纠正作用(即在市场上通过价格进行竞争达成市场的自我内部均衡)。
但是实际上,现代市场的内部并不是像古典学派认为的铁板一块,而是在内部相互分层,在区域上互相间隔的。在实际中,虽然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市场价格和规则的接受者,但是构成经济总量一半的数百家大企业,则具有影响市场规则的能力。古典经济理论给他们提供了一层掩护的外衣,使他们能够在市场行为的掩护下继续对社会加以影响。
    加尔布雷斯将当时的美国企业分别划分为两个系统,分别是由一千二百万个独立企业构成的市场系统,以及占经济体量最大的一千家企业构成的计划系统。在1971年的美国,前100个制造业公司占总制造业产出的一半以上,在工业公司中,前300家企业占总产出的七成以上。在整个美国经济中,产值最大的前一千家企业(即有组织的计划系统)占了其全国经济体量的半数以上。
在原本的古典市场系统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大企业,进而生长发展从而构成了计划系统。在建成了有结构的计划系统后,市场系统就屈服于计划系统,沦为了计划系统的附庸。这种附庸化的实现是由计划系统在极大程度上控制了其上游而实现的。计划系统不仅向市场系统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提供交通运输及消费品和各种经受过不同程度培训的劳动力,还向市场系统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等基础服务。实际上,市场系统是靠着在计划系统提供的价格基础上的市场环境(如果真的有市场的话)运作。
    是什么决定了一家企业能否进入计划系统呢?乍一看去,似乎仅仅是由于前一千家企业的体量足够大而使得他们能被单独归为一类。但实际上,加尔布雷斯讲到,计划系统的企业与市场系统的企业是有根本性的区别的。就企业结构来说,表达为专家组合取代了企业家个人或股东对企业的直接控制;而在企业权利上则表现为企业对价格、消费者偏好等在市场看来是外生的因素存在实际可控的影响力。
在古典经济学中,企业对自身周边的环境,如市场的上下游是无力进行控制的;而对现代代行企业而言,能够控制产业链,改变自身周围的环境,进行主动风险控制是对其企业生存的基本需求。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消费品生产过程越来越具有技术性,生产周期越来越长,工序与制作技术越来越复杂,这直接导致了生产过程中风险的增加,为了对应各个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现代企业的构成越来越复杂,组织层级越来越多,当其企业结构复杂到一定程度,业务范围拓展到一定数量时,它的控制权将由小微型企业时期的企业家自身的个人意志,转移到构成企业中各个方面代理掌管相关事务的专家组合手中。这种权利的转移将造成企业的行动目标的变化。
    在典型的新古典模型中,是不存在企业这个概念的,所有的企业都是直接由企业家个人所有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利益最大化的投入产出安排。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加尔布雷斯所讲的企业系统中,所有的中小企业决策可以视为直接由企业家本人或股东(资产所有者)所做出,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在特定条件下依靠有限信息与其偏好。在市场系统中,当企业直接由资产所有者控制时,他们行动的动机可以分为保护性目标与积极性目标。作为企业的直接所有者与控制者,与新古典学说不同,他的首要目的不是如何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是如何在市场上生存下来。所以,市场系统中的企业的控制者有一个保护其地位与资本,从而使其事业存续的保护性的目标。在实现了这一点的基础上,接下来才是实现如何最大化增进其利益的积极性目标。
    而对于由于体量继续增长,业务范围扩大的公司来讲,进一步的发展是需要企业组织结构上变化支撑的。如前所述,企业的直接控制权将由所有者手中转移到专家组合的手中,由这些专家组合来决定企业的行为与行动策略。在这个控制权发生转移时,将发生加尔布雷斯在《新工业国》中具体阐述了企业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导致的企业决策机制的变化。处于计划系统中、在专家组合领导下的企业的保护性目标分裂为了两个,首先是企业的存续,使企业能够维持下去是所有相关人员最基本的需求;但专家组合的控制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保护性目标,那就是防止自己被排挤出公司的决策体系,从而无法为自己(个人)争取利益,同时尽力排除所有来自外界相关的不稳定因素。这种不稳定因素来自很多方面,例如来自工人(工会),消费者,政府与股东(企业所有人)的干扰。这就直接导致了专家组合控制的企业会进行一些无关于生产效率,而确保自己对企业控制的行为。例如针对工人,计划系统中的企业更容易在工人福利问题上向工会妥协;针对政府,计划系统的企业会有组织、有意识的对政府进行引导或谈判;针对企业所有者,专家组合则通过将企业复杂化、多元化发展使股东难以掌握大部分的情况与自己的行为,并分散企业的股权使单个或者少量的股东难以获得决策权。而企业的积极性目标,在原有的追求利润、发展企业上,还新增了一条对专家组合自己福利的增进。实际上,在专家组合控制的企业下,企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视为是为专家组合福利的增进而服务的。并且,在这种有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委托代理人模式下,实际上存在两个轴心,其目标的分离导致了以上计划系统中企业保护性目标与积极性目标在许多情况下的矛盾。
    在二元经济并行的情况下,资源的获取方式与古典学说中按市场价格进行资源配置的方法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在市场系统中,如前所述,其交易是建立在由计划系统提供的各项输出与服务上的,其市场中存在的主要是基于价格的垄断、竞争与政府管制下的资源分配。例如美国的农业系统中,虽然三十万个农业经营主体虽然没有或很少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有控制力的主体,但由于政府设定了市场限制收购价格,所以美国的农产品市场虽然不是计划系统的一部分,实际上其并不能视为古典意义上的市场。
    而在计划系统中,由于价格在企业的控制下,所以价格在资源配置与反馈方面的作用将大为降低。在这个体系下,实际上重要的是企业对价格、消费者、上游供给者和政府影响力的全面展开。关于计划系统中的企业是如何与古典理论中的企业不同的,在1971年的《商业史评论》中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家企业企图向女界推销某牌香烟,但是由于其绿色包装与女性服装颜色不搭配,所以销路不佳。于是与一般大家认为的企业会改变包装颜色不同,这家企业向服装界展开工作,花了一年时间使绿色服装成为时代潮流,进而带动了香烟的销售。这种做法,在生产者完全接受使用者爱好的新古典派分析模式下是完全无法预测和分析的。在这里,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是由生产者塑造的,这导致了古典理论中消费者实际上占有最终权力这一点的幻灭,这将导致整个经济体系(无论是怎样不合理的)最终都是由消费者决定并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说法不再令人信服。计划系统一直以来就是以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为外衣,实际上在主动地利用自己的权利来进行资源和价格的配置以达到专家组合想要实现的目的。并且,这种权利会随着计划系统中企业的壮大而得到增长,到二战后,计划系统实际上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有力控制。
    计划系统中的企业一般的来讲,都十分依赖依于政府的作用,这种依赖关系导致了计划系统与政府的关系越发的紧密。计划系统与政府关系的核心实际上是政府作为整个计划系统的最大买家,所以政府为了保证计划系统的正常运行,政府将会对整个计划系统提供数量不等的资源,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行政手段制造舆论氛围、通过教育系统培养专业人才、对计划系统产品行销时的配套设置及技术投资和对相关企业提供资本。计划系统对政府的权利和影响力主要来源于计划系统中居于高位的各种专家领导对公众的影响能力。在一般的经济学观点中,这种对公用民用商品与劳务之间的选择机制是通过候选人和政党之间的互动实现的,具体表现为执政者在税收方面的方针以及在既定政府收支水平上的公共资源分配问题。当官僚组织与专家组合相遇时,便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交相支持的倾向,加尔布雷斯将其称为“官僚的共生关系”,例如运输部与汽车行业之间的关系、原子能委员会与其供应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电讯交通委员会和电视广播网之间的关系。显然,这种共生关系并不是由公民意志衍生出来的,这种关系使相关的生产者的权利达到最高高度,而公民权利则达到最低限度。
    计划系统在消费方面的革新与传统的经济学中革新的概念略有不同。在传统经济学中,革新的作用有两个,开发新的商品或劳务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是变更现有商品与劳务的生产方式以获得更低的单位生产成本,这些改变都是基于市场上消费者已有的需求而产生的。因为传统理论中的革新被认为可以给个人提供质优而价廉的东西,以至于一般的来讲,即使考虑到了工人和生产者面临的各类风险后,对“技术革新”任何干扰都被认为是错误的。但在计划系统中,企业不仅是简单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如前所述,他们引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在当前的市场上,在由专家组合领导的企业的考虑中,对于革新的目标,他们首要考虑的是迎合他们的积极目标,即对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革新的唯一用处在于扩大企业产品的销路。要适应这个目标,企业需要做的不是迎合消费者使用上的需要,而是用各种各样并没有实际功能(或者实际功能很小)的革新来迎合消费者心理上对革新的追求。并且,革新在广告业的协助下,可以轻易的创造大量新的需求,不仅是增加人们对具有新功能商品的需求,广告也使人们停止继续使用和拥有老式的商品,转而追求功能重叠的新近商品。这使得企业对于商品的生产时所考虑的,不是在于其是否适用,而是在于是否适合行销。
    加尔布雷斯所揭示的这种二元经济体系还导致了一些其它的后果。首先,二元经济导致了人们收入上的不平等,由于计划系统中的企业相对控制价格的能力而言,对劳工的影响能力更小。所以计划系统内的劳工更加容易在谈判中取得优势获得更多工资以避免在通胀情况下带来的损失,而市场系统中的企业家则通过剥削自己和工人来换得企业的生存,这可以被视作一种计划内系统对社会的其他部分的剥削,进而会导致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对此,他提出的改革建议有“结构改良”和“权利均等化”,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四条:首先要改善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间的关系,消除计划系统的特权;其次,要以公共目标的重要性而不是以专家组合的目标为国家目标的先决条件来进行资源分配;再者,在工人阶级中采取收入均等化的措施,防止造成结构性的分配不均;最后,提高市场系统的竞争力,扩大市场系统,采取措施限制计划系统的权力造成的影响。虽然其基于权力结构视角对二元经济系统的划分很有启发性与现实意义。但他提出的这些改良计划实行起来相当有难度,甚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不现实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中,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讨论、新出现的货币主义视角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及欠发展国家的经济考察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



V07 (20160407-20160508)
2016.04.07-2016.05.08

阅读书目: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完)
熊彼特

《国民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方法论探究》
门格尔

《资本与利息》
《资本实证论》
庞巴维克

《自然价值》
弗·冯·维塞尔



首先,在此对我上个月提前看了几本社会学的书引起春凯大师赶忙准备跨学科的恐慌表示歉意。万分对不起。

这个月主要阅读内容是奥地利学派,由于其内容较为连贯,观点相互之间也比较类似,所以读起来感觉还比较顺利,进度也快于预期。其中奥地利学派较有代表性的书为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庞巴维克的《资本实证论》和维塞尔的《自然价值》三本,《经济学方法论探究》主要讲的是与德国历史学派之间的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涉及的问题相对比较有针对性。而《资本与利息》一书则详尽系统的描述并分析了十九世纪前绝大多数关于利息问题的理论,可以作为早中期关于利息问题的总结性读物。



门格尔的财货观念
在门格尔的定义中,财货是可以满足人类欲望的所有物,在形态上分为物体财货和有用的人类行为。高级财货(生产资料)通过一段时间的生产,最终形成低级财货(消费品),而低级财货则能够直接满足人类的欲望。人们实际上是通过对相对应的高级财货生产可获得的低级财货的预期来调控高级财货以及低级财货的生产过程。这意味着高级财货的经济性质实际上是由相对应的低级财货的经济性质所制约的。
从经济概念上,财货则可以分为经济财货和非经济财货,其中,经济财货的需求量比支配数量大,而非经济财货的支配数量则大于需求数量。由于非经济财货不具备稀缺性,所以非经济财货不是经济活动的对象,同时也意味着非经济财货不是财产的一部分。在经典的“水与钻石”悖论中,在河边的水由于其可支配数量远远大于需求数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水不能算是财货,同时也没有价值。而钻石由于其支配数量远远小于需求数量,所以其作为经济财货是具有价值的。

价值理论
门格尔将价值尺度区分为主观价值尺度和客观价值尺度,其中,主观的价值尺度为“各种欲望的满足所具有的大小不同的意义”,而客观的价值尺度则是“各种欲望满足对于各具体财货的依存性”。庞巴维克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将主观价值限定为某种特定的财货对于物主在某种具体的情况下所具有的重要性,而将客观价值定义为该种财货与经济无关的、为人类服务的客观用途。就具体情况而言,价值是经济人对于财货所具有的意义下的判断,因而其决不在经济人的意识之外。任何财货都只对一定的经济主体才有价值,而且只对一定的经济主体才有一定的价值。这种价值等于该经济人依靠财货依靠他所能得到的欲望满足的意义。可以看出,主观的财货价值是以客观财货价值为基础的。庞巴维克在此继承了孔狄亚克的价值观,提出经济物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不仅有效用,而且数量是有限的。对人类而言,一切物品都有用途,但是并不是一切物品都有价值。一种物品必须同时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才会具有价值。
维塞尔则在《自然价值》中提出了边际效用的概念:决定物品价值的,是该物品在具体经济情况下得到合理使用时可产生的最小效用。边际效用的大小由供应与需求决定,其中,商品的供应决定了该商品的稀缺性大小(其造成的效用水平等于该商品在具体情况下边际效用实际达到的值),而人们对该物品的主观需求决定了该商品的有用性(物品为人类提供服务的能力——效用水平等于在极端情况下,边际效用可能达到的最大值)。
门格尔称,在一定时间内支配着一定数量的经济财货,是经济主体更好的并且更完全的满足其欲望的手段。由于将高级财货的组合变为能够直接为人类福利服务的低级财货之间需要一段生产时间,所以要从事低级财货的生产,就必须在一个生产周期内持续支配着所需要的资本。在这个时期中,各要素是固定在生产过程中,也就是说不能从生产过程中抽离的。所以,门格尔由此认为,在一定期间内对于财货的支配就是一种财货,这种支配权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资本的利息也由此而生。

庞巴维克在他的理论中重新阐述了生产手段的价值原理:
各个生产要素的成本不是价值最后的原因而是价值中间的传递过程。在经济运作的过程中,最终产品不是被动的由各个组成要素的价值之和被赋予一个价值,而是先有产品,然后从产品中取得价值。古典经济学中的成本规律就结论而言是正确的,但是,其作用过程与人们一般认为的完全相反,不是由各个要素的价值组合起来得到最终产品的价值,而是由最终产品的价值反过来决定各个要素的价值,并且总价值将基于各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及其经济特性在各要素之间进行分配。在物品的生产过程中,各级的生产手段单独的集合的价值实际上都依赖于最终产品(低级财货)预期所能得到的边际效用,因此各生产要素及手段集合的价值实际上一定是相同的(并且等于最终产品生产出来时的预期边际效用)。
但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在理想情况下,对可以进行再生产的商品来说,其市场价格由于竞争的作用,会逐渐与生产成本趋于一致。所以在实际运用中,成本规律针对一般商品在价格层面上是会起作用的。



资本
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中分析了作为生产工具的资本的资本理论和利息理论。

显然,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是制造满足我们需要的物品。但是相对于直接进行生产(不用生产工具,靠双手直接进行生产),用迂回的方法(先制造劳动工具,再利用工具生产,庞巴维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法)生产财货所得到的结果,比直接进行生产效率更高。用间接的方法生产可以得到比等量劳动直接投入生产时所得到更大的结果。
庞巴维克把用来获得财货的手段的产品叫做资本,由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来讲,只有生产才能获得新的财富,而对个人意义而言可以通过出借物品(或者服务)获得利息。所以在同一个资本的名称下,根据其概念的不同资本又可具体分为社会资本(生产资本)和私人资本(获利资本)。其中,社会资本是作为促进生产的产品总和,而私人资本则包括所有的社会资本以及非本人消费的一切用来交换获取财货的消费品。

作为生产手段的资本

资本本身不过是作为自然劳动力的一种中间产品,资本本身的起源,存在及之后的作用,也不外乎是一个生产要素。所有的生产都是来自于自然和劳动的结合,自然和劳动是生产的技术要素,土地和劳动的使用则是经济要素。所以,土地的使用和劳动的服务是最重要的经济生产力。根据庞巴维克的说法,劳动过程与资本主义方法联系在一起相较直接劳动的有利之处是技术生产力会变大,而不利之处则是耗费时间,生产周期较长。较长的生产周其虽然生产效率会变高,可获得的物品更多,但是这种周期会导致获得物品前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假定一个社会获得并运用一定数量的原始生产力(如劳动和土地)的能力按年更新。若该社会一年内在生产消费品上使用的生产力比例越大,则该社会的生产过程将越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而一个资本主义程度高的社会每时每刻所生产的要素,在将来使用的比例就越大;同样的,(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一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程度高社会在生产中所使用的来自过去积累的生产要素也越多。

庞巴维克认为,资本实际上代表的是社会中生产力的储存,社会中储蓄的增加将增加资本的数量,消耗财富将导致社会资本的减少。通过储蓄并将储蓄的要素用于生产活动,才会增加资本的数量。



关于价格的讨论

门格尔与维塞尔关于市场价格形成的讨论较为基础,基本上限定于静止的完全市场情形下的价格决定。另外,庞巴维克还孤立的讨论了一些对价格产生影响的因素。
但有几个要点值得注意,庞巴维克在讨论资本主义生产与跨期消费时,没有考虑技术进步、不可预期风险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也在一些地方略去了折旧带来的影响。所以在讨论时间的推移对物品价值的影响时,也有一些观点和论证不够完善。另一个关于价格讨论中的疏漏在于在他的理论中,商品的卖主对商品的主观价值将成为商品价格的一部分。但是在随后的论证过程中,他的论证结论却清楚的表明商品的价格符合市场的规律,而与卖家的个人意愿无关。



现在和未来

现在的物品通常比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的未来物品更有价值。
我们的经济行为和现在的关系很少,而差不多完全和未来有关。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们几乎完全是由未来的需要做出的决定,人们的需求不是作为当下实际的感觉,而是作为对将来的预期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所以人们通过当下的行动来为未来的利益储蓄物品或物质服务。

人们对未来物品的价值的估计是由将来物品出现时的预测供求关系决定的。在对于未来的预期中,由于不确定性(庞巴维克:不定性)的存在,对未来物品的评价将低于在同等供求情况下的目前物品。就消费品(低级财货)而言,这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主观价值决定的,而主观价值又决定客观交换价值,所以目前物品的交换价值和价格要高于未来物品。而对于商品来说,目前物品在市场上相对未来物品而言具有较高的交换价值与价格,这种高价值与价格又反过来决定了对于物主而言,现在物品相对未来物品而言具有较高的主观价值。
人们对未来物品估价较低的原因有如下三点:1、在设想自己未来的需要时,所进行的预测并不完善。2、由于人类意志上的缺陷。3、考虑到人生短促无常,所以越长远的预测就越难以实现,因此为未来早作准备的必要性就越低。而现在物品在技术上来讲,一般是能优先(相对未来物品而言)满足人类需要的手段,因此具有较高的边际效用。在人们对各个时期的不同预期进行比较时,作为参考的是人们对未来不同时期供应的预期和人们对该物品未来效用的主观估计作为指导,而不是其真正的边际效用。

人们对未来物品的低估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时间延长具有更高生产率的结合共同构成了庞巴维克的跨期价值理论。人们的经济行为就是在1、现在和未来供应情况的差别的预测;2、对未来利益和物品价值的低估;3、与更高的生产率相伴随的是更加冗长的生产过程,这三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人们在获得现在物品与不同的未来物品之间的取舍博弈过程。这导致了市场平衡将未来物品的抑价与时间上的差距成为有规则的比例(在价格上平滑)。
   

利息的来源

资本是被生产出来的生利手段集合体。从资本得到的收入(资本的租金)叫做利息。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的第五章中指出:利息的来源是由于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之间的价值之区别。根据他的论述,利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三类:

1、    消费借款中的利息
借款利息的存在,根据庞巴维克的理论,是由于现在可以支配的现金是现在物品,而将来才可以支配的金钱则是未来物品。利息是用来补偿未来物品减值的损失的部分。

2、资本主义企业的利润(企业家取得利润的活动)
企业家购买较远的各级商品,并将其转变为低级物品。在此过程中,企业主得到个人报酬以及一笔大致与他投入在企业中资本总额成比例的收益。较远级的物品虽然在本质上而言是现在物品,但是在经济上而言,这些高级物品实质上代表的是未来的低级物品。所以,在经济意义上,现在的较远级物品与未来的消费品是等价的,其效用等于一个减值的“未来效用”。企业家经由生成过程将未来物品变为现在物品,导致未来物品减值的原因消失,由此带来的价值增额即为企业家获得的利润。庞巴维克在此指出,在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中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在他的理论中实质上是未来物品与现在物品之间的价值之差。

3、固定资本的利息
由于未来物品和未来服务的价值较低,所以包藏着未来服务的原来物品,其价值将被估计的低于他们以后逐渐提供出来的服务的总价值。资本化了的数量将小于他逐渐提供出来的服务所实现的数量,因此其收益中将存在净剩余。而这个净剩余就是耐久生产性物品的利息。

在这一章的最后,他阐述了劳动力出售的具体机制。劳动者使用劳动的方式实际上只有两种,要么直接出卖劳动获得工资(例如产业工人或农业雇工),要么采用生产率较低的方法自给自足(自耕农)。但是在现代工业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劳动者实际上都没有足够的资本来进行需时几年的劳动生产方式来运用自己的劳动。因此,对于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唯一的出路即是成为工资劳动者,依附于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


关于社会主义者利息理论的错误
根据奥地利学派的观点,社会主义利息理论存在一些谬误
1、    社会主义者理论家由低价买进劳动来解释利息的存在,但在他们的理论中,利息同时也由低价买进土地所产生。
2、    商品买卖时的差价并不像其表面上那么大,因为买进的要素与劳动组合的价格是以未来的低级物品为指标进行度量的,而社会主义者计算时所按的是现在物品的价格。
3、    劳动价格的相对低廉不是由于工人的贫困而不得不接受强制剥削,而是有其他理由。但庞巴维克只是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说明,而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到底是因为什么。


利率

庞巴维克认为:利率是受制并决定于经济上容许最后一次延长的生产过程的生产力,以及经济上不容许的进一步延长的生产过程的生产力。根据屠能的理论,在连续的实际经济过程中,利率是由最后一次延长的生产期剩余收益所决定的。根据庞巴维克的社会对利率的影响机制,在一个社会内,国家维持基金越少,或该基金雇佣的工人越多,或由于生产期进一步延长所得的剩余收益变高,那么利息就会越高;而这三个要素在反方向的相对变化会使利率降低。


----------------------------------------

以上就是我四月份的读书总结,由于时间仓促,在一些细节上有所缺失或未加完善,望大家指正。基于大多数读书会的同学都不是经济学专业出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奥地利学派的观点为当前主流经济学吸收较多,所以本篇在加以介绍时可能会将有些在经济学内部的基础假设作为前提,希望各位在阅读时加以鉴别。








V06 (20160120-20160405)
2016.01.20-2016.04.05

阅读书目:

《经济分析史》(卷三)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
《制度经济学》(上、下)
康芒斯
《单身者舞会》
《男性统治》
布迪厄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


过年期间能够回团队集体读书效率还是很高的,半年没见的各位读书进步非常大,我一个人在北京读的有点心虚。这次总结本来想以熊彼特这个人为总轴来进行总结,但是他的涉猎面实在太过于广阔,三套书分别讲了古希腊到凯恩斯的经济分析史、提出了一套全面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经济层面的全面分析,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实在是难以穷尽其全貌。最后本着以经济学为主的原则退而求其次,以他提出的经济理论为主线进行了总结。熊彼特作为经济学的大师,提出了创新理论震动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界,但是其理论在很长时间中一直未得到实际应用,我想,这是由于经济学的现有工具不足以来解释这套理论所致。

对今后要读经济学的各位来说,经济分析史确实是一本内容很多的书。但内容有点太过于超出一般能够把握的范围了,并且编纂工作未能完成,所以建议想读三个学科的同志可以跳过这套书。
由于过年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情,所以书单里有几本临时作为补充的社会学书目。



熊彼特经济学的总结


熊彼特经济学中作为分析主轴的三对矛盾
1.运行过程的对立
经济在循环流转过程中达到均衡的趋势vs制度内部运行中自发的变化趋势
2.理论工具的对立
静态的vs动态的
3.行动的对立
单纯的经理vs企业家

研究方法

熊彼特眼中的“静止状态”
假定存在静止的“均衡状态”,在其中进行对经济各要素流转循环的分析
在这种状态下,不考虑1、企业家,2、创新要素的存在,3、各类非内生的扰动(由于在静止状态下,经济内部是稳定循环的,所以内生的扰动也不存在)
这和古典经济学中的简单再生产类似,只是为了便于分析搭建的一个假设的框架。

静止状态的经济分析

熊彼特将货物离最终消费行为的距离分到不同的“位次”,消费品属于第一位,消费品所由以直接生产组合中的货物居于第二位,以此类推。到最后,熊彼特得到了最终生产要素——劳动和土地。所有的货物都能分解为“劳动和土地”,其中,消费品作为特殊的一类物品,其特性是可供消费;其余的物品,作为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一方面是土地和劳动这两种最原始要素生产货物的体现,另一方面又是“潜在的”消费品或其组成部分。这类中间商品是没有独立存在的,全部可以分解为劳动和土地。
对于土地和劳动这两种要素到底谁比较重要的讨论始终存在。以魁奈早期观点为代表的重农主义者们认为土地是在劳动之上。而亚当·斯密则认为劳动是在土地之上,不过亚当斯密的论证是在一个不存在土地私有制的社会前提下进行的,这就造成了一些考察上的困难。不过幸好大多数的古典经济学家在劳动优先于土地的观念基础上对斯密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例如李嘉图。在这些较为系统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通过地租理论实际上由生产过程中排除了土地及其价值。而熊彼特则认为土地和劳动两种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熊彼特在这一点上认为劳动和土地一样,都是被“节约使用”的,它们受到的评价应该根据其经济原则来决定。由于这两者都是作为原始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不再涉及别的因素,所以熊彼特在这一点上赞同边际学派的观点。在静止循环的情况下,所有的收入应该都要最终归于原始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和土地。在这种情况下,市场里的所有商品组合都处在严格的互相关系中,相互界定个别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在这个价值体系中,不仅是生产这个商品的要素所造成的生产关系,连同其他所有货物,都受到其它所有货物的价值影响。在这个价值体系中,由于人不可能同时意识到价值体系的所有部分,所以他的反应是由已有的经验在价值体系中给定的。而这种价值体系,在我们考察的前提下是非常稳定的。由于人们在这种时候是在根据反复经过证明的经验行动的,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在这种前提条件下将按照最佳知识组合来行动。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将不会有存量的积累,各个人虽然是在为下一时期工作,但由于循环的静止性,为下一时期的生产也等同于在这一时期进行的消耗。这一过程中,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也不过是暂时的项目,没有任何的净收入因素附着在其上。因此,所有的收入都被吸收在工资或者自然力量的租金(即地租)的名义之下了。整个经济流量的全部,都是在劳动和土地与消费品之间的交易过程。

在这种假设下,熊彼特做出了关于静态经济的一些结论。在这个体系中,企业的唯一职能是将劳动和土地两种原始生产要素结合起来,一国的全部产出将在这些单位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说除了从事某中劳动或者在生产中提供土地服务的人之外,没有人对产品有任何要求权。所以在这个社会中,不存在拥有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或者消费品这样一个阶级。在这个循环经济中,存量是没有意义的,库存的商品在每一期中流进收入同时又被再生产出来,总数仍然维持不变。同理,在这个系统中,储蓄是没有什么重大作用的。熊彼特认为,这样的一个假想的经济体在交换方面将分为两部分,分别是劳动及土地服务与货币的交换和货币与消费品之间的交换。由于货币的价值与价格一方面必须与消费品的价值和价格相等,另一方面又必须与劳动和土地服务的价值和价格相等,所以货币在中间只是起到一个技术工具的作用,并不会改变任何本质性的东西。在这个经济体中,货币完全是作为一种流通手段而存在,同时,由于这个经济体系下不存在利息,所以信用工具的作用与货币完全相同,所以并不需要加以讨论。



熊彼特眼中的经济发展

他将发展的原因归到企业家的创新,进而导出了资本主义。他将资本家和企业家进行了区分,创新作为企业家独有的机能,其主要功能是将手头现有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以在当时的整个生产体系中相对获得单位更多或代价更低的产出。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通过众多的企业家不断的实现这种“新组合”所实现的。

熊彼特认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从经济生活内部自行发生而不是从外部强加于它的。如果经济领域本身只是在数据上变化而经济只是不断地在适应这种数据,熊彼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存在经济发展的。也就是说,他认为经济发展不应该由经济方面的数据来解释,应该在经济理论描述的发展之外来寻求原因。
在他的理论中,生产意味着不同原材料的结合(即两种基本要素的结合),生产新的产品,或者以不同的手段生产相同的产品意味着通过不同的方式把原材料组合起来。当新组合间断的出现的时候,经济的发展就出现了。
在这里,企业家所进行的“创新”可以通过他列出的五个方式来达成,分别是: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使用更具效率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新的原材料供应;5、实现新的企业组织,使用更具效率的管理方法。

熊彼特随后还指出了动态的经济能够发展而静态的经济不能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静态经济中,进款与支付之间是没有缺口的,在静态机制中,路径一旦形成,整个体系就会自动运转。而在动态经济中,存在着对产物的支配手段,由此产生的这种可支配财产的特权就是可以用来实现新组合财产或者用来交换必要的货物和服务的财产的来源。熊彼特将这些在生产上实现了新组合的人定义为“企业家”,他随后对“企业家”和“资本家”做出了区分。其主要的区别是企业家不承担任何的风险,并且,只有在企业实施创新组合的过程中,其主导者才称为企业家。一旦创新得到推广,新的生产方式或资源组合固定下来,则其又将失去企业家身份,变为企业的管理者、一个纯粹的经理、资本家。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虽然企业家往往自然可能是发明家,但这只是一种由于偶然的巧合。发明家并不代表企业家,经济上的领导与发明不应该混为一谈。如果一项发明(或者新手段)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应用,那么在经济上就是不起作用的。企业家的功能是使这些新发明在经济中得到改善并行之有效。

熊彼特将创新视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个内生要素,发展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趋势。内生性增长在这之前基本没有得到讨论,这一着眼点与以往的经济学理论大相迥异,所以有了完全不同的视野。

信贷
关于信贷,熊彼特讲到:“在原则上来讲,只有企业家需要信贷”,即信贷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一个企业家要使其新组合得以实现,就需要暂时的得到购买力从而成为一个企业家。而这种购买力不会自动的流向他本人。如果他恰好没有购买力,那么他必须借入购买力,如果他借不到,显然他就做不了企业家,自然也不能实现他的新产品组合。在企业家有购买力的情况下,向前推理一步到他还没有购买力的时候,他一定是通过借贷来实现第一次新产品组合实现的。按熊彼特本人的话来说,企业家只有先当债务人,才能成为企业家。虽然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还有许多由于其他原因借贷的情况,例如企业由于时运不济、或者个人处于消费享乐目的进行借贷,但这些都被熊彼得归类于消费—生产性信贷的情况中,作为经济运行的正常摩擦,并不属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本质部分,因此没必要专门拿来讨论。企业家得到信贷的基本意义在于,企业家能够把他所需要的产品从原来派上用处的场所抽出来,按需要加以利用,从而使经济进入新的轨道。这种信贷的另一层意义在于为生产品创造了一种新的需求,却并未同时为这些生产品创造处于一些新的供给。于是,熊彼特将信贷的本质归结为:信贷在本质上是为了授予企业家购买力而进行的对购买力的创造,但并不是单纯的购买力转移。可以说,凭借信贷企业家有了在还不具备对商品有要求权前就能参与经济活动的机会,信贷以一种虚拟的要求权代替了这种要求权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托付给企业家的信贷,不仅使经济体系本身抽出了资源来适应企业家的目的,同时也使得得到信贷的企业家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从完全均衡状态的简单循环流转中实现经济的发展。在运用信用的情况下,整个社会的购买力总量会增加,但同时整个社会的生产性服务总量(即总产出)并没有增加。这将造成整个社会价格水平的上涨,接着引起从原先用途中“撤出商品”的现象。这就是企业家使用信贷在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产品下,依靠此前存在的购买力使经济发展。而这种发展,是以牺牲此前存在的购买力所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信贷工具的外形和形式只是表象,毫不影响其中的实质。
新增加的信用进入经济循环将显而易见的导致信用膨胀。但由企业家引起的信用膨胀与以消费为目的引起的信用膨胀是由本质性区别的。在消费信用膨胀的情况下,整个过程只会单纯的引起价格水平上涨。而由企业家导致的信贷,将使社会向前发展。由于企业家在完成新组合生产后,一定会正常的将新生产的商品导入流通环节。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讲,他的新生产组合是要优于社会现有的生产组合的,所以他在偿还贷款之后,将得到一个剩余。这意味着货币流转额与商品流转额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恢复而有余,信用膨胀得到了消除而有余,对价格的补偿得到了补偿而有余。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信用膨胀仅仅在短期内出现,长期的来看,甚至还意味着整个社会的信用紧缩。

企业家利润

由上所述,在企业家的一个活动周期结束后,将新产生一个剩余,熊彼特称之为企业家利润,这是企业家在清偿信贷后还存留在流通中的唯一部分。这种超过成本的剩余的存在意味着企业的收入减去1、企业家再生产中的直接和间接支付,2、企业家自己花费的劳动的应得工资,3、企业家自己拥有土地的租金,4、额外的风险酬金,5、资本的利息后还有超过成本的剩余。这个剩余是由于企业家实施了创新的资源配置组合或者生产方式等导致的与其它企业投入/产出比的差额,并且这个差额一时间不会由于这个企业家的出现而消失。但是由于这种利润的刺激,整个行业开始全面改组,技术得到推广与应用,过时的企业纷纷被淘汰,最后将导致一种在新水平上的均衡。这时,引入创新的企业家和他的直接效仿者的剩余就逐渐消失了。这个过程中陆续产生的剩余将大部落入将创新引入产业的人。这些人,或者说企业家,并不是以具体的商品来做贡献,也不是以他们拥有的购买力来做贡献,因为作为企业家,他们的新技术是买来的,购买力是从信贷借来的。他们唯一做出的贡献就是对现有生产手段进行了更有利的运用,实现了“新的组合”。

利息

熊彼特指出,利息实际上是来自企业家利润的存在,除了企业家创新产生的剩余之外,没有东西能作为利息的源头。因此,在静态经济中,利息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持续发展的经济体中,才会始终存在利息。利息如同一种针对所有企业的税,在激励创新组合的同时淘汰掉过时的企业,使得经济体得以持续发展。这就完全脱离了古典经济学的“忍耐”的成本,即庞巴维克利率理论的时间成本的解释路径。如果经济中的创新停止,按熊彼特的理论,利息将会消失,但按庞巴维克的理论,利息将会继续存在。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我想留到阅读庞巴维克的书时再做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在此就先打住。

实际上,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内容十分充实完备,上述部分即使是作为一个基本框架来讲,也难免有所缺漏,望各位批评指正。




--------------------------------------------------------------------------------------------


V05 (20151213-20160118)
2015.12.13-2016.01.18

阅读书目:

《经济分析史》(卷一、二、三(未完))
熊彼特
《企业、市场与法律》
科斯
《博弈论基础》
吉本斯
《理解经济变迁过程》
诺思

这个月,很不幸的,中间被考研、考博、期末考、坐火车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截成了几段。结果熊彼得只读了一半,再加上报告时间突然提前了不少,最后弄得十分慌张。最后现场报告的时候不停地有新的东西涌出来,在写的时候反复添加内容,结果拖到现在才发送真是不好意思。这次的主题是以科斯和诺思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为主轴进行总结。

现代微观经济学引出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
现代经济学对人的偏好集缺乏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当要引入个体行为时,经济学家往往使用经济人的假设来进行推演。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个假设面临着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人类面临的是一个不可知的世界,而并不是一个风险世界。在一个风险世界中,各种事件的后果要么是确定的,要么是可以根据公式或者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的;而在一个不可知的情况下,各种事件所面临的不是风险而是不能用理论解释的不确定性。这就导致了人们无法对自己的外部情况、行为后果进行准确的评估。
    再者,人们既不能也不愿意准确的把握自己的偏好与效用集。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无法准确的给出一个偏好排序,或者说,人们认为耗费时间在仔细进行排序上所带来的负效用甚至要大于选中效用较高的商品带来的好处,在现代商品种类丰富的消费主义社会中,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除此之外,人们的偏好是直接受到周边环境与社会习俗的影响的,而他们的消费、生产、生活习惯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与周边环境。即使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消费模式肯定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从而导致区别。但现代经济学在进行推演时往往认为这种非市场的作用是外生给定的并且不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消费者的偏好集从一开始就固定不变。
    最后,除了经济利益,人们还追求许多显然不符合经济利益最大化甚至是与财富最大化完全相反的目标。例如个体的社会地位,或是个体自我内部的满足。在微观经济学中,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模式来定义个体或集体行为是缺乏解释性的。

【诺思】有一种夸大逻辑推理在人类行为中的影响,而忽视演化理论作用的倾向。


第二个问题
    在整个经济过程中,经济学家仅仅将交易作为一个结果接受,而缺乏将交易行为作为一个过程进行考察。在新制度之前的经济学研究中,研究的主要方面都是针对交易产生的结果而不是对于交易的过程。实际上,在这些研究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交易本身,也没有考察作为交易组织承担者的企业与市场。因为在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假设中,生产是直接由价格机制直接通过市场调节生产消费。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任何的生产组织或者集团都不会(也没有必要)存在,所以也没有必要讨论企业和市场的存在形式与运作方式。
    在这种0交易成本的假设下,任何谈判、交易、分割产权与执行行为的进行都可以毫无代价的完成。在这其中隐含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说法,“毫无代价”不仅包括交易费用,同时也包含了交易之间不存在任何时间成本的假设。在不存在任何费用,同时交易瞬时完成时,任意的资源配置将在一瞬间达到稳态,即既定状况下的最优态。
    我们将时间纳入考虑,在资源配置没有费用但需要时间的情况下进行考察。理论上在长期中,资源配置会达到最优,但就现实中的情况来讲,这种情况下的讨论毫无意义。首先,长期意味着一个所有的要素都能自由的进行重置的时间尺度。在这种时间尺度下,一个经济体系,即使没有受到外部冲击,也会由于自己内部的增长或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从而永远无法达到理想的最终状态。另外,虽然在理论上来讲,经济最终达到稳态时资源配置将达到最优。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其达到最终状态时的变化路径,在某些情况下,在达到稳态之前社会可能将经历长时间的萧条,甚至在达到最优配置之前社会本身就解体了。
    科斯定理讲到“如果定价制度的运行毫无成本,最终的结果(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不受法律状况影响的”。但是,科斯本人也讲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0交易成本这个脱离现实的假设上,离开了这个假设,上述讨论将毫无意义。现在有很多滥用科斯定理的人,声称只要确立产权、开放交易,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就能达到最优。这不仅无视了科斯在这里说的前提条件,也无视了科斯在接下来其它文章里对有成本交易时的讨论。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在这种脱离实际的情况下讨论问题呢?因为现实情况十分的复杂,我们考察0成本世界的意义在于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分析体系,以作为进一步分析并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开端,而不是直接用半生不熟的、附有诸多限制条件的理论来指导现实。
    科斯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的阐述了交易费用这个概念,交易费用的提出使得以下三个主题的讨论变为可能。1、企业与市场的性质;2、边际成本定价是否可行;3、使社会成本最小化的定价制度。

1、    企业与市场的性质
企业和市场都是作为降低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成本的组织而存在。如果交易本身不需要成本,那么市场和企业都将不会存在。当存在交易成本时,人们为了降低交换的成本,会自发的组织集市,进而演化出各种交易制度保证契约的安全执行,最后形成了市场。而企业则是允许企业家在他所有的要素中用行政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而不需要通过交换的方法。一般的来讲,企业家的生产成本要低于(至少不会高于)从市场上进行购买的成本,当他无法保证这一点时,人们将会回到市场上进行交易。
企业能与市场共存是由于以下的几个因素。
首先,相对市场来讲,企业在两个方面降低了成本。首先,企业将人们从市场的不确定性上解放了出来,规避了大量的不可预期变化。市场上的长期契约首先面临一个预测方面的困难,契约签订的越长,其实现的可能性将变得越小。如果通过一系列短期契约来规避长期契约无法实现的风险,签约方将面对多次反复的谈判带来的高昂交易成本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使用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方法不仅规避了价格波动带来的反复,同时也确保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避免了市场上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另外,管制的力量(如政府等)常常对企业内部交易和市场交易作区别对待,所以企业内部交易受到的管制也比较少。
但企业也不能无限制的进行扩张,这是由以下四个方面决定的。1、在企业扩张时,企业的内部交易成本将会急剧上升,特别是生产部门数目的增加将使企业内部的复杂程度上升,进而导致调节、联系等环节工作大量增加。2、企业家掌握的资源越多,他使资源配置最优化的能力就越低。这是由于他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假使他寻求代理人来替他完成一部分工作,他又将面临代理人道德风险与个人意志难以贯彻的问题。3、增加的交易必须满足资源使用的部分要低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操作或者委托其他企业家进行生产时所要使用的资源。4、在企业大小达到某个规模之后,某些要素的供给价格将随着企业的扩大而上升,这使得较小的企业在某些方面具有成本上的优势。
    综上,企业是作为市场交易成本过高的一种直接替代资源配置方式,在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讨价还价都被取消了。要素的配置是直接作为行政安排的结果而不是通过价格来进行调节。在很多情况下,通过行政安排配置的成本要低于市场交易的成本(尤其是信息获取与规避风险的成本)。这直接导致了企业与市场共存的状态。


2、边际成本定价
定价制度可以被分解为两个基本问题:收入和财富的最优分配的问题以及使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者的需要相适应的价格体系的构建问题。在此处,我们假定收入和财富的最优分配为既定条件,单独讨论定价问题。
显然的,在现代经济学中一般的观点认为,当每种要素的价格与其边际成本相等时,系统的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理论上来讲,当某种要素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每一个愿意为该商品支付大于等于该商品边际成本的个体都能得到该商品从而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为此,政府(或某个有能力的组织)应该对厂商进行补贴,使他们获得按边际成本进行销售时遭遇的损失。
    但是,当纳入交易成本进入考虑之后再来审视这个定价方案,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该方案将会导致生产要素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错误分配。由于边际成本定价方案使得消费者能够无视交易成本进行消费,这要求政府有一套高效即时的对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进行估价的机制。这一点显然难以做到,当政府无法对购买者的需要程度(意愿)进行排序时,所以政府只有对所有的交易进行补贴这一种手段。实施这种方案的同时也意味着政府要具有很强的在没有价格自我反馈机制下的自我调节能力。再者,这种定价方案将导致收入的再分配,对于该商品需求较多的人或交易成本较高的人将从中获得较多的补贴,这时,最优的财富分配就被打乱,获得补贴的人的购买能力实际上提高了,这又导致了各种要素在不同群体间的重新分配。并且,基于交易的数量与交易费用的占比,这种再分配在规模上会表现的相当显著。最后,政府补贴的增加将导致额外的赋税,增加税负的种种影响在此就不再阐述了。
    科斯在此处初步的提出了复合定价制度,但并没有详细的给出具体的方案。

3、    最优定价制度
以往的一般意见来自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的观点,造成损害的一方应该进行赔偿。在交易不需要成本的时候,这一方案并不影响经济要素配置的效率。实际上,科斯证明了,在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任何初始分配方案都不会影响要素最终达到最优配置。这个推论被人总结为著名的“科斯定理”。庇古的观点认为,外部性问题只能通过政府之手来解决。他的著作中表明应该对外部性的受害者进行补偿,或对产生者进行管制或进行税收。但很不幸的,他将由加害者直接补偿受害者与由政府对受害者进行补贴混为一谈;这种情况仅在0交易成本的前提下才是等价的,同时,讽刺的是,在这个前提下,不对受害者进行任何补偿的方案也和以上的方案一样,是等价的。遗憾的是,庇古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对这个方面进行更多的阐述。
    但是,在引入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就要同时考虑通过市场重新配置资源时所花费的成本与带来的效用增加之比。只有在重新安排资源带来的好处超过配置资源所耗费成本之时,通过市场重新进行要素分配才是可行并有利的。这将导致权利的初始界定将对资源的配置与运行效率带来影响,与0交易成本情况下的运行完全不同。
    在配置资源上,企业与市场并不是配置资源的所有方式。当许多不同的活动集中在单个组织的控制之下时,其控制成本可能高昂至难以忍受的程度。
    一种替代的方式是对这类活动采取政府管制。在进行政府管制时,政府不是通过设立法律规章来进行调节,而是直接使用行政命令来直接进行要素配置,例如强制禁止某种类型的交易或者对某种或多种资源的分配采取配给的方式。政府在这类活动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类似于一个超级企业。由于政府具有非常强的通过行政手段配置资源的能力,并且也是所有方式中唯一能够正式合法的使用强制手段和暴力的主体。由于其权威性得到支撑,所以其能够以低于私人组织的成本进行某些活动。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虽然通过政府机制解决某些问题的成本要低于通过企业或市场,但其成本依然大的惊人。而且由于政府固有的特性,在执行过程中几乎会确定的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在考虑中更多地倾向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不是经济因素。
    因此,有时不对这类问题做任何操作,从经济角度上来讲,也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方案。


下月的读书计划,本来想趁着回来前读完熊彼特,但是没能完成。所以先搁置熊彼得待开学再读,这个月先读时间可能会被分割的比较厉害,不太适合读大篇的连续著作。所以准备先读完新制度经济学的部分。

--------------------------------------
V04(20151024-20151206)
2015.10.24-2015.12.06

阅读书目:

《经济学原理》(上、下卷)
马歇尔
《现代世界体系》(卷一、二、三)
沃勒斯坦
《大时代: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卡尔·波兰尼
《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
《西方经济思想史》
杨玉生
《经济分析史》(卷一)(未完)
熊彼特


这个月还是很长的,以至于如果读书会再延迟几天就变成双月汇报了。这个月先读完了上个月剩下来的马歇尔。想起之前有人说过,连着看了几个月的个人经济著作,可以适当看一下总结性质的书。于是选了《西方经济思想史》和《现代世界体系》作为前一段时间阅读的增补。《西方经济思想史》是教材,所以看起来比较轻松,大致分流派和时间介绍了各个流派的主要思想和学术主张及应用情况。而《现代世界体系》的涉及范围则比较广,内容繁杂,包含了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以及大量的宗教相关内容;作者试图较为完整的描述自十六世纪中期以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历程。因为涉及的范围多,时间跨度长,同时讲到多个国家的多起事件,并且夹杂着不同学派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视角讨论。所以不得不承认阅读这样一套书还是比较难的。《大时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从资本主义市场的内部整合机制导出了古典经济学的终极目标“完全自由市场”的内在逻辑错误,进而推出不可能存在古典经济学家所推崇的理想情况下的“完全自由市场”。完全按照自我调节市场的逻辑来配置资源将导致经济从社会的“脱嵌”,进而反过来把整个人类社会与其存在环境卷入毁灭之中。《大时代》看完之后,感觉和以前看过的《通往奴役之路》遥相呼应,于是又去图书馆借来哈耶克的书快速的再过了一遍。《经济分析史》的阅读尚未结束,到目前为止只能说这本书的内容比较多,要慢慢阅读。
因为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大家都十分熟悉,所以这次以批评自由主义的《大时代》为主线作总结。
古典经济学的内部矛盾,在于市场将能够自发的进行调节从而达成均衡这一假设。波兰尼认为,市场的缺陷一直存在;土地、劳动力和货币并不是为了在市场上出售而生产出来的商品,将这些资源完全经由古典经济理论在市场上进行配置将摧毁整个人类社会。
波兰尼对这个过程的论证集中于两个方面,首先是道德上的;其次是对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的阐述,在此略过他道德层面上的论述不谈。在国家层面上,他讲到古典经济所要求的完全市场只有在政府的不断调节下才有可能达到类似的状况,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自身调节达到;经济学家所要求的“自发调节”与“完全市场”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而对于更加激进的要求政府完全至于市场之外以维持市场完全自由的观点则更认为是不可能。
显然,假定政府不对市场加以任何管制,那么贸易市场会自发的产生贸易壁垒,而要消除这个壁垒,将自由贸易作为结果而不是过程得到,应该要做的是扩大而不是缩小政府的职权范围,新增一批能在商业的各个行业确保自由贸易得以实施的部门,赋予政府更多的权力以打破企业联合体与价格同盟来维护自由贸易。
从资产阶级的角度来看,1662年住所法与斯品汉姆兰法令的颁布体现了旧势力对资本化进程的阻挠,1834年新济贫法案的颁布则以最极端的方式打破了这个限制,促进了劳动力的流通。但发展到现在,英国针对失业者的社会福利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极大的增加了,这从国家层面的实践上证明了自由主义者在政府政策上的失势。
    甚至连资本主义企业自身都得寻求保护以避免被不受限制的市场机制毁灭。波兰尼认为这一点最直接的体现在于中央银行的成立上。中央银行在生产中起到的实际功能是保护国内所有商业活动即企业的机构,而最终这种机构所带来的正是国际体系的崩溃。这其中的本质原因是市场机制不被干扰的情况下,自发产生的货币与工业产品将不相兼容。
由于商品货币仅仅是一种碰巧发挥了货币职能的商品,所以,商品货币的数量从原则上来说是不会增加的,只可能减少不作为货币的商品的数量。在实践中货币往往是金或者银(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虽然他们的数量可以增加,但其生产数量在短期内的变化不会很大。但生产的波动很容易剧烈变化,这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通货膨胀,但伴随着产业的发展,缓慢的金银生产更容易导致的情况是毁灭性的通货紧缩。为了避免通货紧缩的灾难性后果,代币在很早的事情就被发展出来,但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代币显然不能在国外流通,于是金本位制被确立为国际贸易的基本制度。这就造成了国内与国际贸易间的脱节,在国际贸易条件相对金银生产发生相对急剧的变化时,贸易的急速扩张将导致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结构性失调。
而中央银行将一国的信贷进行集中之后,其将具有组织市场并平均传导价格变化的能力,从而避免灾难性的震荡的发生。但这种集中式的通货管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金本位制情况下自动调节能力的丧失。这时便出现了如路德维希·冯·米塞斯等人对单个国家放弃中央银行调控的呼吁。在不实行金本位制的现在我们都知道,一国的经济系统能够正常的运作,货币能够成为人们的支付和购买手段的原因是国家政府的信用在背后作支撑,但在古典经济的学说里并没有同时考虑政治和经济的同时作用,而是简单的将经济分离与政治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框架与其是说为了实际运用,不如说是为了便于分析而不得不做出的简化。
自由主义的论调认为是工厂法、贸易壁垒、关税、出口奖励和补贴以及对移民、投资和进口的限制,更不用说对国内人口流动的限制以及金融限制导致了对竞争系统的运转的阻碍,延长了商业萧条,加重了失业,缩减了贸易,以至于最后严重毁坏了市场的自我调节机制。要不是各种国家的、社会的、垄断的保护性主义学说对就业、贸易和通货自由的干涉,要不是他们的贪婪短视联合起来粉碎了经济自由,今天的世界早已经享受着几乎能自动生产物质财富的体系所带来的后果。尤其是接受过一定经济学学习的人,更容易理解双轨制在长期经济中的种种弊端,更加赞同此类论断。
这个论调的基础是如此简单,以至于每个人(包括我在内)刚开始学习经济学的时候都能由此感受到“看不见的手”几乎无所不包的无穷魔力。由比较优势与自动调节的市场两条公理的简单加总得出的最直接的结论就是:每个人只要努力去赚最多的钱,这世界上所有的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我们将了解到,这些推论是建立在一些假设上的,而且还有一些便于(仅仅是从理论上)讨论的附带条件。但当下的新自由主义者的论调,还是在坚持全球经济的整合在于摒弃国家边界,当所有国家都认可了市场的逻辑并完全开放,国际冲突将被温和的、商业的竞争所取代。但这种观念的巨大问题在于,首先,经济问题不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其次,一个自由主义的、伴随着剧烈波动的市场将不能满足普通大众,这意味着工资的自由涨跌,人们必须周期性的忍受数年的萧条,而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将摧毁现有的经济并自发性的催生保护主义。即便自由市场得以实现,其在短期内带来的也都不是好处;例如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在英国修建了铁路网,将当地的传统社会结构打破之后将印度大部分地区接入了世界粮食市场。而随之而来的是多次使印度人口减少超过10%的大饥荒。而在金本位制的黄金时期,英国规模庞大的殖民贸易所伴随的是炮舰贸易;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即自由市场的引入并不能一劳永逸的立即解决所有问题,至少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说到这里,刚好我们所长正在讲农民市民化的意义,前几天有几位老师还讲过土地自由流转的意义与引入大量资本的农业规模化经营,刚好就在这里,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生产效率上的问题,还有当将传统模式的生产、生活方式突然暴露在市场条件下时的巨大风险与可能遇到的反动。这种转变过程应该是缓慢进行的,而不能突然之间一步到位。我们要讨论的不是一个长期的,甚至终极的社会结构或者效率,而是如何在整个区间内低风险,不破坏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的引导性的过渡,而不是片面的追求城市化率,无视居民意愿推行市民化。
总的来讲,波兰尼在这本书中解答了许多我大学学习经济学时针对西方理论体系中被老师认为不值一提的疑问,尤其是对哈耶克所讲内容的一个反面回应。《大转型》与《通往奴役之路》两本书,都写作于同一时期,恰好从正反两面讨论了同一个问题;但是因为冷战的开始,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一本被捧上神坛,一本却默默无闻,不得不令人感慨。


本月计划的是调整月,所以没有做学者专题。
    下月本计划读奥地利学派,但一直缺几本书找不到,所以调整顺序为先读熊彼特的著作,不知道这个短月读不读的完。




------------------------------------------
2015.10.07-2015.10.22

阅读书目:

《政治经济学史》(卷三)
卢森贝
《资本论》(卷三)
马克思
《有闲阶级论》
凡勃伦
《经济学原理》(上卷)
马歇尔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小结及扩展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的部分手稿中较为详细的阐述了他的地租理论
这次报告中将试着以其为主题进行专题导向的总结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前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支配了包含农业在内的整个社会的一切部门,在这个情况形成的地租定价机制。对于农业来说,可以具体表现为农业劳动者的土地与其分离、并且农业劳动者的劳动从属于一个为利润而经营的资本家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农业生产部门,具体分为了农业雇佣工人、产业资本家与土地所有者三个阶级;产业资本家使用工资雇佣农业工人,并向土地所有者阶层支付地租以获得土地进行生产。其中,马克思指出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即增殖价值的形式;也就是说,地租是由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垄断从而得到的从农业资本家手中夺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实际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的地租集中在农业生产中的级差地租,并由此为起点对其它地租进行阐述,所以在下文中如无特别指明处,所讨论的地租均为级差地租。
利用自然力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举例来说,假定在某处有且仅有一个瀑布可以驱动水车以输出动力,则在此处建厂的产业资本家可以无偿的利用此自然力为其生产带来便利,他可以从生产中节省出对蒸汽机的固定资本支出及维持其运转的零部件、燃煤等辅助材料支出。这样,该资本家的产品的单位价值要低于社会平均生产价值<1> ;由此,这个资本家可以通过以市场价格出售产品中获得超额利润。但由于这个超额利润并不是由资本家自己的技术或者生产改进产生的,而是要借助瀑布的条件下才能产生,因此,瀑布的所有者可以对其征收等于其产能最优化时超额利润的地租,而其它没有瀑布的地方则不能对工厂收取这种额外的地租。
在这种假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地租就是级差地租,因为它的产生不参与商品价格的形成,并且其产生是以这种商品的生产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为前提。并且,这种地租和资本不同,其支出并不用于对生产力的增加,而是由于一定的投入一个生产部门的个别资本同那些没有可能利用这种有利条件的投资相比,有着更高的生产率,所以土地所有者对这种有利条件的渡让形成了超额利润,进而形成了级差地租。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是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由这种自然力是导致一个比社会平均生产率高的劳动生产率出现的自然基础,而超额利润的获得,要在这个产业资本家利用水车生产的产品平均化为一般的社会生产价格后才会存在。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看,不需要代价的自然要素是作为无偿的自然力加入生产,但其具体将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如果其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需要,则对自然力的使用将不计入价格中。但如果要利用人或人的劳动产物(即死劳动)来生产追加产品时,要获得这个商品将付出较多的资本,生产将变昂贵。
在这整个过程中,瀑布的土地所有权本身,对于超额剩余价值的创造完全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土地所有权不是超额利润产生的原因,而是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的原因。

在对单位面积土地投入相同资本量的情况下进行考察时,马克思认为产生区别的原因来自肥力与土地的区位。其中,在农业生产的情况下,土地的区位与肥力结合作用一同影响产品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因此可以结合到一起进行考察。<2>

在只讨论肥力的情况下<3> ,马克思将土地分为A、B、C、D四级,每块土地的肥力依次增加,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马克思又将级差地租分解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其中,级差地租I是由于各级土地肥力的区别导致的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特定的土地上进行连续投资(由于规模报酬变化或不变)导致的级差地租。


我将马克思的级差地租I的表现形式总结如下图,可以看出他的级差地租I理论大致是自李嘉图的基础上而成的


->图一
其中,农业资本家利润=农业资本家投资X平均利润率

级差地租I有下列特征:
序列在完成时,总是表现为一个土地单位产量下降的序列(如图一),这是由于没有出租的土地没有纳入这个序列而导致的。
不提供地租的最坏土地的生产价格对所有产品起调节作用,只有在更好的土地产量超过总需求时,调节价格才会变化。如图二表现了C级土地的增加导致B级土地退出市场的情况。此时C级土地为最差土地,没有级差地租,并对所有产物起调节作用;C级土地退出市场。


->图二

级差地租的产生是由于高肥力土地的稀缺性。
级差地租产生的等级顺序是不确定的<4> ,无论在级差地租I还是级差地租II中都是如此(注意,图1中只标出了生产中使用的土地,而这些土地的开发顺序是不确定的)。
级差地租的存在与否与农产品价格无关,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是土地肥力不同(即单位土地投入-产出的不同)。


而对于级差地租II来讲,资本的投入并不导致耕地面积的扩大,而是会导致资本在同一块土地上的连续投入。这两种投资方式就超额利润的形成来讲,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是,对于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来讲,这个区别却具有重大的意义,因为后一种方法将导致土地的改良,进而使土地所有者增加地租,这将直接的影响超额利润在农场主和地主之间的分配。
马克思将连续投资的可能结果分成了三种来进行讨论,生产价格不变、生产价格递减和生产价格递增三种情况<5> 。

生产价格不变时
1、 投在BCD级地上的追加资本,只和投在新的A级地上的产出相同(情况1),则这个追加资本只按起调节作用的生产价格提供平均利润,其对地租的影响为0。(见图三)


->图三

2、 投在各级土地上的产出与各自的量成比例的追加产品,每一级土地的产量将按增加资本的比例增加(情况2)。这种增加等同于同质的提供地租的耕地的面积变大,并且使用和过去一样多的资本来进行耕种的情况,地租也将按比例进行变化。

3、 追加资本带来超额产品(情况3),因此形成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地租将会绝对增加,但并不遵循一定的比例<6> 。


生产价格下降时
1、 追加投资的生产率不变时
在该情况会导致在各级土地的差别不变时,剩余产品按投资增加的比例而增加。所以A级土地上显然不会有任何影响级差地租的追加投资。所以A级土地上产生的超额利润率仍然为0,因此,超额利润率也不变。
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下,马克思认为调节生产价格作用的不是A级土地,而是BCD级土地中某一种(或几种)较好土地的生产价格<7> 。由于追加投资会导致市场需求得到满足,所以资本会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从A级甚至B级土地上退出。

2、 追加投资的生产率降低时
(略)


->图四

3、 追加投资的生产率升高时
(略)

生产价格上升时
(略)

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级差地租II进行的分析,不仅过程繁复,而且各个部分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这可能是由于马克思尚未完成这部分而由恩格斯待出版了这部分带有草图性质的手稿所致。并且,由于马克思对土地的考察是建立在土地间的差别在不连续的等级差别之上。显然,这种假设得出的结论会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李嘉图进行关于地租相对较简单的考察时,这种假设是可以接受的;但到了马克思这里,继续使用土地不连续分级的假设会对讨论造成极大的干扰。以下使用土地条件连续变化的假设对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进行一个简短的再阐释

土地等级连续假设下的级差地租I
一般的来说,若优质土地量较少而劣质土地量较多,在按顺序排列好各块土地的单位产量与数量后,在图像上会表现为类似单调递减的凸函数。若相反,劣质土地较少而优质土地较多的地方,按顺序排列后会表现为单调递减的凹函数图形。但在此处这并不重要,所以我们在以下的讨论中假设各级土地数量相等,在图像上表现为线性递减(图1A)。
其中,蓝色的阴影面积代表土地所有者所能以实物形式收取的总地租(若要转化为货币形式,简单的乘上市场价格即可),绿色的部分代表农业资本家能以实务部分获取的利润,其中DC/OC为此时资本的一般利润率,OD代表资本家在每单位土地上的支出,绿色+蓝色的阴影部分代表全部农业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产物。


->图一A

在土地等级连续的假设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在级差地租I中马克思所说“不提供地租<8> 的最坏土地的生产价格对所有产品起调节作用,只有在更好的土地产量超过总需求时,调节价格才会变化”,在此处不提供地租的是A点土地,其生产价格对所有产品起调节作用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在这个条件下他的生产成本是整个社会(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也就是指所有的资本家)的边际生产成本,当需求或供给改变时,A点将会移动,进而导致低等级土地的使用量变动,从而影响边际产量,进而影响所有土地的地租大小与土地产物的市场价格。这也正是李嘉图在他的地租理论中运用的边际思想的延续。


土地等级连续假设下的级差地租II

对土地等级连续假设下的级差地租II的讨论要土地等级连续情况假设下的级差地租I的基础上,并且在这种假设下,级差地租II的讨论要与级差地租I同时进行。
以下给出了在同时考察级差地租I与级差地租II时,按开发先后的一种可能情形的图像(见图三A-1)画出的土地投入-产出图,其中X代表开发的总土地数,y轴代表在该土地(单位)进行的投资量,z轴代表该地在该投资水平下的产量增量。总产量水平由xyz围成图形的体积确定。



->图三A-1

将图三A-1中参与参与生产的土地按初始产能由高至低排序后的土地投入-产出图(图三A2-甲),再用间隔高度为3的等高线将其分割,得到图三A2-乙。


->图三A2-甲
{ [x,y]=meshgrid(0:0.5:10);
z=10-3*sin(x)+2*cos(y)-x+y.^1.4;
surfc(x,y,z);}



->图三A2-乙
contour3(x,y,z,12,'k');

若将图三A2-乙中的等高线之间的土地的差别抹去,视为同一等级土地,则我们得到了马克思的级差地租II中讨论的情况与结论:各追加资本用超额生产率投在同一土地上,即使这种生产率越来越下降,单位土地的绝对地租也会增加——投资增加代表立体图形在y轴方向的延伸,由于增加的是超额投资,所以其投资一定在单位土地投资+一般利润平面<9> 之上,所以整个代表地租部分的体积一定是增加的;只生产平均利润,超额生产率为零的追加投资,绝不会改变现有超额利润量——显然,沿着一般利润平面上进行投资并不会增加地租(在一般利润平面之上)部分的面积等等。这种方式也解决了马克思关于在追加投资时,界限价格(即他在级差地租I中说到的调节价格)到底要由哪一级土地来决定的情况;在这里,土地等级连续的假设下,我们可以同时考察土地数量的变化与对土地追加投资对产物数量以及地租的影响。实际上,调节产物价格是连续变化的,变化的方向(x方向为增加耕地数量,y方向为增加现有等级为x’的耕地投资)取决于该处图形的梯度,若现有边界上某处在某方向的下降速率越低,则土地投资相对其他地方在此处的变动趋势就越大。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了马克思所讨论的三种基本情况的示意图。


->图三B-1
{ [x,y]=meshgrid(0:0.5:10);
z=10-x+y.^0.8;
surfc(x,y,z);}

在各级土地上的投资生产率始终不变的假设下,土地的投入-产出图像



->图三B-2
{ [x,y]=meshgrid(0:0.5:10);
z=10-x;
surfc(x,y,z);}

在各级土地上的投资生产率降低的假设下,土地的投入-产出图像



->图三B-3
{ [x,y]=meshgrid(0:0.2:4);
z=10-x-y.^1.4;
surfc(x,y,z);}

可以看出,利用边际的分析方法不仅涵盖了马克思所讨论的九种不同情况,还涵盖了马克思没有讨论到的情况,例如:单位土地产量随投资量增加先增后减、不同土地的单位产量变化趋势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等,也能通过边际方法给出解答;最重要的一个进步是,通过边际分析,使得对同时包含级差地租I与级差地租II的定量研究成为可能。但是,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说明,做定量分析的意义似乎不大,所以就没有进一步考察这些问题。


->尾注
<1>其产量对市场价格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
<2>对土地区位的考察不仅限于级差地租I,在级差地租II中也可存在影响,虽然单位土地的投资数额不能改变土地区位,但是其产量的变化对于其单位运输成本也存在不可预测的影响。
<3>实际上在这里只讨论肥力是为了行书的简便起见,对于区位亦可通用。
<4>在同时考察肥力和区位的情况下,假定有ABCD四级地单位产量依次升高,则在CD级土地产量能满足需求时,B级土地不会进入市场。但一旦需求超出CD级土地的供给,则B级土地得到开垦,同时B级土地作为最差土地对所有土地产品价格起调节作用。当B级土地加入市场后,BCD级土地之间就不存在开垦顺序问题,当需求有波动时(需要调节生产时),抛荒或新开垦的土地可以是B、C或者D级,因为对资本家来说此时在任意等级的土地上进行生产,都等同于在B级土地上进行生产。当需求进一步增加时,A级土地进入市场,以此类推。但是,一旦市场需求少于CD级土地的供给,B级土地将退出市场,调节价格由C级土地决定。
<5>即边际成本不变、边际成本增加与边际成本减少三种情况。
<6>追加的数量将由具体的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决定
<7>即生产将增加在具有最优边际生产价格的土地,这个边际价格同时也定义了调节价格
<8>马克思所说的“不提供地租”在此是对级差地租而言
<9> 一般利润平面:z=对单位土地的单位投资量X(1+一般利润率)

----------

由于十一期间图书馆关门的影响,这个月感觉过得特别快。这段时间看的书不多,但是杂七杂八的事情倒是做的挺多的,例如在做这份报告时突然心血来潮学了下matlab,由于政治课作业的原因跳着进度去看了几章熊彼特和托克维尔,这些先不表。感觉还是要有人在一起讨论,思路和不足才能比较清晰的体现出来,有些东西不自己给别人讲一遍,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了,能不能讲清楚。
这次报告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导师的意见改进了一下总结的方式,这次试着以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为导向做了一个小专题报告。之前似乎有很多社会学的同志们在看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时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这次在写的时候有人曾经问过我的地方展开的较为详细,有点啰嗦;但没人提的部分我就适当的略过了一些,望大家见谅。没有人讨论的时候很容易出现一些误区或疏漏,如果对报告中的哪些地方有什么批评或者问题可以发邮件给我或者在底下跟帖指正,我会及时回复大家。



=====================

V02(20150914-20150931)

201509读书报告


书单

卢森贝《政治经济学史》(卷二)(卷三<未完>)
马克思《资本论》(卷二)(卷三<未完>)
魏镛《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


关于《资本论》前二卷的总结

卷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行了阐述。他在基于劳动价值论的视角上分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本身的再生产过程,并且在流通领域中讨论了劳动力的买卖,并描述了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机制。

资本的积累、资本主义的积蓄及国内市场的形成

初始的产业资由中世纪遗留的资本形态:高利贷资本与商业资本中萌芽,而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公债和国际信用制度也极大的便利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随后资本在资本集聚(信用)和资本积累(竞争)下发生集中,最终导致大垄断资本和联合公司的出现。

再来看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在农业革命中,被驱逐的小农失去了土地和生产资料,在不能出卖本人劳动所依实现的商品、也不能自己生产生活资料的情况下,被迫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以换取工资,然后使用工资在市场上购买生活资料。这不仅产生了一个持续的相对稳定的劳动市场,同时也创造了一个稳定的消费品市场。这两个市场的存在未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同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性是资本自身会追逐利润,这就导致了资本自身的无限扩张,进而将传统的生产方式摧毁或吞并。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比传统的个体生产方式来讲,因为其更具组织化,分工更加明确,所以拥有更高的生产力。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对传统的集体生产方式来讲,经历了各种竞争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具有更高的生产力。3、由于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资本家生产的大量商品将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而生的市场将冲击传统生产方式的产品,国内市场(乃至国际市场)的形成,将使以前以地域、城市划分的地方生产保护主义机构解体,使原有的工人失业,由个体劳动者(如手工匠)转变成为产业工人。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原材料、半成品等需求,将产生大量的订单,将非资本主义生产的劳动者卷入,使他们的生产转化为以出售自己产品为目的的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延伸。
在生产过程中,随着资本集聚与资本积累,原有的产业将进一步分化为更加专业化、分工更精细的几个部分,这将导致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也就是说,可变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将变小(虽然绝对量往往仍然是变大的)。这将导致人口的增加速度快于产业的岗位增加数量,导致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相对过剩人口的产生,这使得资本主义的产业可以随时在不损害其它部门生产力的情况下进行扩张或为新兴产业提供劳动力。在萧条时期,相对过剩人口将施压于现有劳动人员,使其在工资低下时仍进行劳动;在产业扩张时期,相对过剩人口又阻碍了现有工人对提升工资的要求,使得在一定的程度内,劳动的供给与劳动者的供给成为了相对独立无关的两回事,资本家可以尽量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不用担心没有劳动力。而这种压榨就造成了西斯蒙第所说的努力与报酬的分离:“不是同一个人先劳动后休息,而是一个人劳动,另一个人去休息”,形象的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对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占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未来的展望
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劳动的社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土地和生产资料将进一步变为社会共有的生产资料,当现有的生产方式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外壳所不能容纳时,资本主义就会开始消亡。在这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似乎表现出一种较为缓和的态度,这可能是由于分析的阶段性与本书讨论的问题范围所决定的。


剩余价值

马克思分析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典型的生产过程中,必须的要素有
1.    劳动
2.    劳动对象
3.    劳动工具(在大部分情况下)
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使用劳动手段在劳动对象上生产出一个包含着使用价值的物品。个体生产方式中,劳动资料大都由劳动者本人持有,他自己保有所有的劳动产品,并且决定自己生产的数量。

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力是由资本家购买的,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并且,劳动产物是资本家的私有物品,而不是劳动者的所有物。
实业资本家进行生产的目的是使自己的资本增殖,其在生产中直接表现为生产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并将其出售。即以出售为目的的生产,资本主义的生产产物全部为商品。
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得到的工资,在经济稳定时应该为劳动力阶级维持自身规模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总价格。而剩余价值则来自于劳动者劳动量(相对其工资)的超过,即劳动者在产品中产生的新价值超过了劳动力阶级进行再生产的价值(即维持劳动阶级规模的生活资料价值,也就是劳动力的工资),这部分超出了必要劳动时间进行的生产形成的价值即为剩余价值。
而资本家付出的全部价值(除了他本人的劳动)都在商品中得到了回报,他的固定资产的损耗、原材料等不变资本的付出与工资(可变资本)的付出,都转移到了劳动产物之中,另外,还增殖了一个来自工人剩余劳动的剩余价值。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将资本的本质归结为“资本在本质上是对劳动的支配”,而马克思更进一步,将其归结为“资本在本质上是对无给劳动的支配”。


卷二

在第二卷中,马克思分三个部分,分别考察了资本在循环中的不同形式与循环本身的各种形式;资本的循环与各部分资本如何交替并同时执行职能以及社会总资本作为两个部类进行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
马克思将资本循环分为了三种形式
分别为
1、货币资本的循环
G-W…P…W’-G’
其中,W可以分为A与Pm,W’=W+w,G’=G+g
2、生产资本的循环
P…W’-G’-W…P
表示了生产资本的周期性更新
3、商品资本的循环
W’-G’-W…P…W’
当表现扩大的再生产时,最后一个W’改为W’’

虽然各部门之间存在一些差别,但三个循环统一实现资本循环过程的连续性

资本家以货币形式投入流通的价值要小于他从流通中取出的价值,这是由于资本家以商品形式投入流通的价值要大于他从流通中取出的价值,这是由P过程中的剩余劳动产生的剩余价值造成的。

资本的周转


资本的周转期间分为流通时间与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又可分为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出售时间和货币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生产时间又分为劳动期间与非劳动期间。其中,劳动期间是指某个生产部门,为提供一件成品所必需的、互相联系的工作日的数目。非劳动时间则是指劳动力所不能加速的、需要自然力作用的过程耗时。

资本的周转时间越短,资本家以货币形式预付的可变资本部分就月迅速的转化为工人补偿这个可变资本创造的价值产品的货币形式,从而在既定的规模下,他的预付资本就可以越小。


在生产资本中,马克思将生产资本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使用期间需要不断更新的生产资料划分为不变资本,劳动力构成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一同构成流动资本,由于其周转上的特性在生产资本形式上与固定资本相对立。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损耗而在实物价值上丧失的部分价值,将作为产品的一部分价值进入流通,取得货币形式后体现在资本家的准备金上,随后进入固定资本的再生产。而可变价值将能够生出剩余价值,进入流通。马克思在这里解释了资本家是如何从流通总取出比他多投入的货币的:由于资本家在生产中获得了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他在出售这些商品时,将能获得一个剩余价值。而能够将这些剩余价值货币化的货币则是来自生产资本在生产中增值产生的商品价值,即原预付资本+剩余价值。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亚当斯密与马克思在社会简单再生产机制上的不同

亚当斯密:将社会总体的净产出称为纯收入,其中,
工人维修固定资产时:工资为纯收入,修理结果不作为纯收入计入
工人生产消费品时:工人的工资与生产的商品都计入纯收入

马克思:社会总体产出都是来自于劳动,所以剩余价值即为社会净产出
马克思将社会的年产品归类于两种,补偿资本的社会产品(社会再生产)和归入消费基金,由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产品(个人消费),其研究的前提假设为1、产品按其价值进行交换,2、

                  可变资产      生产(P)                                 
  劳动      +              -----------------------------商品                             
  ↑            固定资产                      ↓ (经货币在资本家间相互交换)                           
    I                ↑            生产资料(生产资料价值转移与劳动价值转移)                         
    I                  L-------生产资料再生产----------------I              I                                               
    L-------------------------------------劳动力再生产-- 有偿劳动价值(工资)-------I无偿劳动价值                 


马克思将社会生产分为了生产生产资料与生产消费资料的两个部类。
随后马克思讨论了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与生产
其中,货币在流通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
I资本家-------------------------------------------------------→I工人
  ↑    ↖                    ↙                   
    I      → IIa资本家←-------------------------→IIa工人
  ↓    ↙                    ↖                       
IIb资本家----------------------------------------------------→ IIb工人
对于产于资本家来讲,货币流通的终点是对消费资料的购买。而货币流通的起点则是购买消费资料的支出,或是对生产要素的预付。



由于开学诸多事项、并且还在调整期的缘故,这个月的整个前半部分读书状态都不是很好,主要体现在读书过程总是被打断导致的有效读书时间不多,总结时间不够上。同时资本论第二卷又比较难于理解,有些地方跳跃比较大,又因为资本论第三卷还没读完,所以这次对资本论的总结只能算是个类似备忘录的粗略的归纳,并没有能抓住一个或几个重点来进行阐述。希望随着读书内容越来越多,内容之间能够相互串起来;并且掌握适合自己的读书技巧。




V01
20150622-20150817

书目
经济学
《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杜尔哥)
《魁奈著作选集》
《国富论》(亚当·斯密)
《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原理》(上/下)(斯图亚特·穆勒)
《资本论》(卷一)(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史》(卷一)(卢森贝)



重商主义时期

重商主义在经济学史上有其特殊性,是先有实践再有理论的一个时期。由于早期人们缺乏系统理论的经验整理与实践,未能正确的认识货比与财富的关系,重商主义时期的特点表现为简单的的货币拜物教及其拓展。
重商主义促进了商业资本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产业资本)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具体表现为A:集中了货币财富,B: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打下了基础(重商主义时期税收由实物税转向货币税使得货币被全部大众所需要)

早期
代表人物:斯塔福特
市场在这个时期的具体表现为小商品生产者在当地市场上出售自己的货物,市场被都市和行会由地方保护主义所分割垄断,所以在商品的流通上表现为较强的地方性。
此时的大众与政策制定者认为货币即是财富,一国的金银存量即代表该国的财富多少,所以在贸易政策上表现为保留货币禁止金银出口或对此类行为加以重税,即重金学说贸易体系。

晚期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
小生产受商业资本支配及手工作坊的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极大的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表现为世界市场的出现。
这时的政策制定者在原有的绝对的货币拜物教上作了改进,表现为相对的拜货币教。具体表现为对国际贸易管控的放松,对货币的流动表现为从使用行政手段来禁止货币的绝对流出转为利用市场力量追求相对货币流入,以此为目的进行国外贸易产生了贸易平衡论,即狭义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的解体
到了威廉·配第的时期,手工业工厂与资本主义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生产与流通相互独立的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配第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但他的观点很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在他的理论中,只有生产金银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其他的劳动必须要与创造金银的劳动进行交换才能体现出其价值。配第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他的地租理论,他从地租中发现了地租=产品—生产费用,并从中引出了一般利润率的概念。
配第的继承者
洛克
洛克继承了配第重商主义的一面,仍然将行政力量放在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认为利率的大小直接与一国国内的货币数量直接相关。
诺芝
诺芝论证了利息与地租都是货币租金,从理论上推导出了风险平价理论的雏形。诺芝还指出了利息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不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将利息从货币中区分开来与资本挂钩,提出过剩的资本将使利率降低。
其对经济政策提出建议:A,要求完全的经济自由(包括对外贸易);B,将货币商品化,使其能够自由流动。这个诉求最后发展为自由贸易主义。

重商主义的实践
约翰·劳
在重商主义的晚期前往法国进行经济改革。其认为金银货币的作用不在其本身,而在于成立银行,以不动产(土地)为抵押发行纸币,可以不受金银数目的限制在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发展财富。改革在实施仅两年后即在前所未见的投机狂潮中宣告破灭,这次改革失败宣告了重商主义的理论存在重大缺陷,并直接促成了法国重农学派的诞生。

重农主义学派

魁奈
魁奈是重农主义的创始人,他较为特殊的主要观点有A:所有新生产出来的财富都来自于土地。工业劳动不会增加财富的数量,是土地所有者为了享用工业品,而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了工业劳动者手中。B:工业劳动者对人口和财富增加不做任何贡献的原因是由于手工业者的劳动只能养活自己的家庭,而农业劳动者的劳动除了能养活自己以外,还能养活其他人(需要向地主上交地租),有剩余产物。并且,工业如果占用了原本可以用于农业的劳动力的话,将对本国的财富生产过程造成妨害,这种现象应该被加以防范。
由于当时手工业者的生产方式具体表现为小手工业者或家庭作坊,大规模的手工作坊与资本主义工厂尚未出现,手工业者在作为工人的同时也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所以在工业并未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分离,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全部为他本人所占有,所以魁奈并未能从小手工业者身上发现工业实际上也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而在当时的法国,农业存在一个地主阶级,他们能够通过收取地租的方式从农民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由此魁奈误认为农业是生产额外财富的(即地租)。后来魁奈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这个错误,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又将工业产生的财富归入了人民财富的再生产中,但之后其它的重农学派学者并未提过相关的内容。
魁奈针对当时法国的对外谷物输出禁令,在谷物论中阐述了农业与人口数量相互促进的机制,表现了他对农产品地位与国际谷物市场的重视。
其推导逻辑如下:
当谷价高于成本时,应该允许在国际上出售本国谷物
本国谷物在国际上的出售将导致土地收入的增加
若不允许本国谷物进行贩售,则国内的谷物生产将减小以至于将损害整个国家财富积累过程
土地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国民的总收入增加
国民总收入的增加将导致国民总支出增加
总支出增加造成的国民生活环境改善将导致国民人口增加
总人口的增加将导致国内谷物消费的增加
国内谷物消费的增加则可以对国内的谷物价格形成一个支撑
从而农产品的生产将由于人口的增加进一步扩大
由此使国内的财富生产过程得到扩大

重农学派的集大成者是继承魁奈思想的杜尔哥,他在魁奈将人们分成生产与不生产阶级的基础上,又分出来一个新的可自由支配阶级,具体划分如下:
生产阶级:农夫/农业工人
不生产阶级:工人/手工业者
可自由支配阶级:土地所有者
对商业人员来讲,国内商人由于并不进行生产,而且要从贸易中获利养活自己的家庭,所以国内商人是不生产阶级;而对外出口谷物的商人,由于将过剩的谷物进行了贩售从而创造了价值,所以是生产阶级;而高利贷者由于与地主获得的都是货币租金,所以归类于可以有支配阶级。
杜尔哥分析了理论情况下(农业资本家处在完全市场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中的收入构成:
A.固定资产的垫付,固定投资投入农业生产的风险溢价与固定资产的折旧
B.农业工人工资的垫付
C.投入的无风险利润收入
D.农场主本人的劳动报酬
E.地租(供地主享用的剩余价值,即纯产品)
其中含有很多现代经济学的假设雏形,如考虑到了风险溢价与无风险利润,初步阐明了风险中性理论的逻辑,在此就不一一展开了。


古典学派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时期,大手工业已经相当普及,大机器工业开始萌芽,由此劳动分工变的普及起来。亚当·斯密在继承了重农学派诸多观念的基础上敏锐的发现了劳动分工对原有的小家庭式生产模式变革到资本主义生产模式的重要意义。他的地租理论的传导机制与重农学派的地租传导机制恰好相反,根据重农学派的理论,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将由地租决定。而按照斯密的理论,工资与利润水平将反映到商品的价格上,而商品价格则决定地租的多少。
亚当·斯密在重农学派的基础上系统的提出了他的工资理论,
当社会进步时,由于劳动的短缺,劳动者的利益会得到增长,劳动者将会增殖。
当社会停滞时,资本家分给劳动者的报酬将恰好能够维持劳动者阶级的人数,劳动者将生活在贫困的边缘。
当社会退步时,劳动力将过剩,这时劳动者的工资将不能满足劳动者日常生活的最低需求,劳动者数量将变少直至需求与劳动供给的平衡价格达到劳动力能维持生存的标准。
社会之所以一直持续不断发展而没有经历大规模的倒退的原因是新的机器的发明能够抵消劳动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
他还讨论了各行业之间工资区别的成因,这个思想最后发展为了现代经济学中的效用机制。
亚当·斯密的价格理论
他提出商品的价格由劳动力、利润与地租组成,这个说法最后被李嘉图发展为价值生产的三要素。而商品的价格则由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分,自然价格为生产耗费、无风险利润、风险补偿与运费等诸多部分组成,而市场价格则由其在市场上的出售价格决定。市场价格将围绕着自然价格波动,市场价格可以长期高于自然价格,但不会长期低于市场价格,因为当自然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时,厂商将会把生产资源投入其他地方以获得更多利润。(实际上,斯密并没有想到在市场价格长期高于自然价格且没有自然或行政垄断时,将会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增加供给造成市场价格下降直至等于自然价格)而这个说法最后则体现在马克思的价值与价格说之中。

李嘉图
李嘉图所在的时期的生产已经开始运用大机器生产,这标志着资本主义与工业化的结合。
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将地租分解为A.土壤不可磨灭肥力的报酬(真正的地租)B.支付给地主对该块土地投资的报酬(如土壤改良,地上附着物等),其中,真正的地租等于该地的产量减去耕种最差的土地(即肥力最好的荒地)的所得产物的售价。由于谷物的需求增加,谷价将会升高,由此,开垦原来最好的一部分荒地将变得有利可图,从而导致原有土地的地租升高,升高幅度为原有最好的荒地产量—现有的最好的荒地产量的农产品的价值。李嘉图由此推导出了他的利润理论,在谷价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资本将在其中横向流动至利润最高处,直至各行各业有一个统一的利润水平。
在国际贸易方面,李嘉图提出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并建议一国将生产资源配置向本国具有贸易优势的一方进行倾斜,并大力进行国际贸易。这一理论发展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本论点。
随后李嘉图花了大量篇幅在讨论税制上,由于时代性太强,此处略去不表。



感想:读书要时刻带有问题意识,敢于联想,善于转化。在读重农学派时为什么穆勒会认为工业不产生财富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看到马克思的资本论时突然想起来要以时代的眼光,结合社会背景去对当时的学说进行考察。最后得出了穆勒时期的工业仍以个体手工业为主,而农业则出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时代背景。结合这个背景来考察,重农学派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失误在那个时候确实也很容易犯,从而解开了心头的疑惑。
[ 此贴被贺苏园在2017-03-16 14:05重新编辑 ]
Posted: 2015-08-20 21:00 | [楼 主]
易卓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8
威望: 68 点
金钱: 68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6
最后登录:2019-06-25

 回 楼主(贺苏园) 的帖子

第一个月读经济学就读这么多,总结的也非常有条理,非常系统化,加油!!
Posted: 2015-08-25 23:04 | 1 楼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脉络很清晰,很有线条感,很不错,继续加油~
Posted: 2015-08-27 12:33 | 2 楼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9月更新
Posted: 2015-09-30 22:40 | 3 楼
朱云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2
威望: 162 点
金钱: 162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7
最后登录:2021-11-21

 

已经读到社会学来了,看了你的资本论,我这个月在读,从你这里学习一下。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Posted: 2015-10-01 12:01 | 4 楼
曲振龙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0
威望: 90 点
金钱: 900 RMB
注册时间:2013-10-11
最后登录:2017-03-17

 

感觉很有经济学的味道,好好加油,坚持就是胜利!
Posted: 2015-10-02 21:48 | 5 楼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不明觉厉啊!!!加油!!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5-10-16 16:09 | 6 楼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4
( ゚ 3゚)还在继续看经济学,计划今年先看一年经济学再说

->6
( ・_ゝ・) 不明觉厉的话,说明写的还不好,表意不清,大家看不懂啊
Posted: 2015-10-22 18:58 | 7 楼
毛一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5
威望: 75 点
金钱: 7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10
最后登录:2017-11-17

 

从专业的经济学视角看马克思资本论,哈哈,十分清晰简洁啊!加油
Posted: 2015-10-25 09:40 | 8 楼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更新至十月份地租专题
---------------------
看图如果挂了的,麻烦在底下回复一下
[ 此贴被贺苏园在2015-10-26 09:20重新编辑 ]
Posted: 2015-10-25 18:37 | 9 楼
王春凯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5-08-12
最后登录:2017-07-01

 

不错,以专题形式汇报内容很多,把一个点搞通搞透。期待你更多的专题形式。综述与专题,这两个形式各有风格
Posted: 2015-10-26 08:52 | 10 楼
易卓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8
威望: 68 点
金钱: 68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6
最后登录:2019-06-25

 回 9楼(贺苏园) 的帖子

图挂啦!
Posted: 2015-10-26 09:37 | 11 楼
朱云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2
威望: 162 点
金钱: 1620 RMB
注册时间:2015-03-17
最后登录:2021-11-21

 

深入一个点和方面的论述需要很大的思考和发散,从你的总结里面可以学到很多。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Posted: 2015-10-27 15:07 | 12 楼
冯润兵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1-05-19
最后登录:2019-01-07

 

可以呀,条理清晰地很,回头发我有限一份,这里不带图缺了很多洞子。
狭路相逢
Posted: 2015-10-30 00:53 | 13 楼
田舒彦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1-27
最后登录:2017-05-23

 

梳理得很清晰。加油!
Posted: 2015-11-10 14:31 | 14 楼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Quote:
引用第13楼冯润兵于2015-10-30 00:53发表的  :
可以呀,条理清晰地很,回头发我有限一份,这里不带图缺了很多洞子。


图居然还是挂的!?
我都修复两遍了...
我发你QQ邮箱?
Posted: 2015-12-04 16:13 | 15 楼
贺苏园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5-08-06
最后登录:2020-01-05

 

已更新至201511
Posted: 2015-12-10 16:42 | 16 楼
望超凡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5-03-23
最后登录:2017-06-22

 

既然我看不太懂,那应该是读得很不错~~
------多少关心事,书灰到夜深
Posted: 2015-12-10 20:08 | 17 楼
范凯文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
威望: 12 点
金钱: 120 RMB
注册时间:2015-08-19
最后登录:2017-02-22

 

特意先来看看级差地租的部分,最近看《资本论》,发现还是有必要慢慢看。
大道至简!
Posted: 2015-12-10 23:08 | 18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经济学很庞杂,分支很多,尤其是古典经济学,当时社会科学还没有分科,新古典经济学就专门化了,《经济分析史》是本好书。农业时代与工商业时代的经济学原理有很大差异,经济学争论似乎忽视了这个差别。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5-12-11 10:03 | 19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经济学只讲量,社会学讲性质差异,这个差别很有意思。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5-12-11 10:06 | 20 楼
林辉煌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6
威望: 156 点
金钱: 1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6
最后登录:2019-09-09

 

“读书要时刻带有问题意识,敢于联想,善于转化。”说的很对,读书重在读出自己的味道!
Posted: 2015-12-11 12:45 | 21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读书期间,没有看下经济学,现在要用再看,很吃力。资本论的地租那一块,看了好几遍,还是只能模糊理解,期待详解啊,赞一个。
Posted: 2015-12-11 13:08 | 22 楼
高万芹0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11-10-08
最后登录:2016-01-07

 

西方一些政治经济学虽然很片面,但也有很值得思考的东西,对他们的反思性批判能得出很多深刻的东西,所以正方两种观点对比的看还是很值得的,你们的水平还是挺高的,我们当时真看不太懂,厉害。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Posted: 2015-12-11 14:00 | 23 楼
李祖佩
做人要有“大志”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1
威望: 351 点
金钱: 3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2
最后登录:2015-12-13

 

读的很细致、很系统,也很扎实,继续加油!!
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Posted: 2015-12-11 17:15 | 24 楼
李宽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4
威望: 154 点
金钱: 154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5
最后登录:2016-04-06

 

读经济学的著作很成体系,很不错。
Posted: 2015-12-11 18:17 | 25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经济学读得很专业。。。读书劲头好猛,厉害厉害!
Posted: 2015-12-11 18:28 | 26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经济学是真读进去了,很厉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5-12-11 18:29 | 27 楼
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你的经济学非常专业,可以给大家发挥引导作用。。。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15-12-11 18:32 | 28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经济学读的相当专业啊,很厉害!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5-12-11 18:45 | 29 楼
« 1 23» Pages: ( 1/3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50849(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1:26,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