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慧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3
威望: 3 点
金钱: 30 RMB
注册时间:2014-10-10
最后登录:2015-06-21

 读书报告

《资本论》第三卷、
约翰.洛克《政府论》
卢梭《社会契约论》
西美尔:《宗教社会学》、西美尔文集《历史哲学问题—认识论随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货币哲学》正在看
西美尔是文化哲学家,他有的观点与马克思、韦伯不同。他的社会思想是从社会分工论开始,以文化的视角,将社会分为男人与女人,并且不存在男女共通的文化。总体感觉,西美尔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唯心主义者。如他在驳斥历史实在论时,通过采用康德为了将精神从自然界里解放出来所使用的认识论批判,将精神从历史中解放出来。历史只有作为一种形式、心灵的构成性活动的一个产物才是可能的。只有当事件或经验满足构成作为一种形式的历史的先天条件时,事件或经验才能变成历史。同时,他也借助历史唯物主义的力量,经济生活的属性和群体生活的结构和过程取决于生存手段的生产和分配,他们决定了历史生活的整体。在人类生产和分配过程中,“饥饿”是他们行为的出发点和最终决定因素。“饥饿”这一心理因素再次为驳倒历史实在论提供了一个论点。在论述两物品相交换时,决定两者量的比例关系是各自物品的拥有者,对对方所拥有物品的渴望强度来衡量的。这些都或多或少有唯心主义的影子。下面我将以“价值”为切入点,来谈谈西美尔所定义的价值与马克思所定义的价值的相似与不同。
西美尔主要是从哲学角度来解释价值。他认为,我们之所以称一物件有价值,并不是因为给他增添了新的特性,而是由于它有特性,所以才获得了价值。正是由于事物的已经完全确定的存在,所以才把事物提升到价值的领域。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假定一个东西是真确的,是因为我们预先假定了另一个东西,并把这另一个东西和这一个东西在内容上联系了起来,用这种层层推进式的回溯,追溯到更加基本的东西上。所以价值证明不过是把一个现有价值援引到另一个客体之上,用相对价值来衡量相对价值。所以,价值就来自于实在之内容的结构。沟通价值与实在桥梁的正是心灵。西美尔认为,价值不是物的一种特性,而是主体内心对物做出的判断。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渴望,是主体需要通过征服距离、克服障碍和困难才能获得的东西。没有代价,就没有价值。客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换,最终目的是主体的主观感受得到满足。主体从自己的欲望出发,通过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最终获得了所追求物品的享受。在欲望和享受的这两极上,价值的意义既在于扩大这段距离,同时也在于缩短这段距离。正是人们在征服这段路途中所经历的波折,人们才感受到它的价值所在。在经济领域里,实际有效的经济价值不是一个一般价值,而是某一特定价值量,这个量只能由两个主体渴望的强度来衡量,也就是牺牲与收益的交换。正如他在《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中所论述卖弄风情的心理学所说的,不仅仅是一种可购买的东西的魅力决定我们想为它支付的价格,而且,一个东西之所以对我们来说充满魅力,令我们渴望,经常是因为它要求我们付出一定代价,因为赢得这个东西不是不言而喻的,而是需要付出牺牲和辛劳才能成就的事情。这种心理转变的可能性导致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发展成了卖弄风情的形式,他们之间总是有种暧昧的关系。总之西美尔认为,价值的起点是欲望,终点是享受和效益,这一段距离是困难和牺牲,二者相交换的比例是心理渴望的程度。这点与马克思不同,马克思认为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耗费了人的无差别劳动,并且是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的,总的趋势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西梅尔认为,人们将拥有的物品相交换,是因为另一个物品能给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物品带来更多或更大的效益,如果我所换来的物品还没有我之前拥有的物品给我带来的收益大,我为何还要去交换呢?这就间接否定了马克思的等价交换原则。
西梅尔同马克思的相似之处在于,物的交换都是以物的效用为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将其命名为使用价值,交换发生的机制是因为存在着共通的第三者——价值。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与西梅尔所认为的用人的欲望和渴望来衡量的标准明显不同,与马克思相比,不得不说西梅尔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2015年4月10号——2015年5月14号
书单:《资本论》上、中部
    马克思从商品的二因素出发,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层层递进地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对于复杂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和其被隐藏起来的剥削本质,马克思似乎使用了“显微镜”,从细微处入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从一开始,马克思就指出了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征——商品生产占据统治地位,并由此引发对于商品价值和商品交换的讨论。商品使用价值的不同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要性,商品的价值则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可能性。商品的二因素也导致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和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不论商品的具体形式是什么,都是人类无差别的劳动的凝结,因此在《资本论》的研究中,放下了使用价值,而把目光聚焦在商品价值上。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到一般的价值形式即一般等价物的出现,直至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马克思将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展现出来。交换过程的前提是:“商品监护人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互不侵犯对方对于自己商品的占有”,也就是私有制。在商品交换的社会中,人类劳动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交换的生产关系,这导致了交换过程的一种神秘性——本是由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却成为人们命运的主宰。
    接下来,马克思以货币的职能为基础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其中贮藏手段使得货币成为财富的社会表现,一种对货币的占有欲也随之产生,交换的目的不再只是为了购买商品,更多的是为了取得货币。而支付手段的职能,也使得为了到期偿债而必须积累货币。这些都为货币变成资本提供条件。而资本的产生,是由G-W-G’这种流通形式的产生为标志的,在这种流通形式下,买者支出货币,是为了作为卖者收入货币。但是货币是同质的,等价交换前提下,用同量的货币换取同量的货币,是毫无意义的。实质上,在流通过程中,货币获得了增值额,而这种增值额的来源,是一种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价值的商品,这种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变成商品,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础,也由此引出了本书的理论核心——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将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售给资本家,因而工人的劳动力的使用权属于资本家,劳动和劳动所生产的产品也就归资本家所有。生产过程不仅包括生产资料的使用价值变成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价值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包括工人消耗劳动力到劳动对象上,把新创造的价值加入到劳动对象的过程。而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价值差额,就是剩余价值所在,资本就是利用这一差额实现价值的增值。从中也可以发现,资本可以分成完全不同性质的两部分——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和作为可变资本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中,工人付出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对应必要劳动),一部分变成了剩余价值(对应剩余劳动),工人的劳动就好比一根线,中间有一个节点,而真正对于资本增值有意义的,是节点之后的剩余部分。资本的本能就是实现价值增值,因此“资本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家为了实现资本疯狂的增值,不人道地延长工作日(不改变线前半部分的前提下延长线的长度)或提高劳动强度(移动节点)来榨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或者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例),即剩余价值率,就是资本家对于劳动者剥削程度的一个反映。
即便不改变工作日的长度,资本家也可以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剩余价值率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来实现的,因而资本主义有其内在的发展生产力的动力。劳动力间的简单协作,到工厂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再到机器大工业时期人成为机器的附庸,都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方法。特别是到了机器大工业时期,机器的使用将资本家压榨的双手伸向了妇女儿童。同时劳动力需求的减小会对工人产生排挤,然而工厂规模扩大后,又会对工人进行吸收。因此工人人数相对数量的减少和绝对数量的增加并行不悖。不稳定的工作以及独立生产的可能性的消失最终将工人阶级推入了无助和苦难的边缘。之后几章,马克思从工资和资本的积累进一步说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性。不论是计时工资还是计件工资,工资都有其欺骗性,掩盖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因为所谓的劳动价值只是劳动力价值的不合理用语,真正由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非劳动,通过劳动力劳动中的的无酬劳动部分,资本家进行了疯狂的资本积累。甚至这种积累的原始积累,都充满暴力和掠夺性。
    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资料同生产者的分离,是资本主义的根基。“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社会财富的资本巨头的不断减少,随着工人阶级的贫困和受剥削压迫的程度不断加深,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的反抗力量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已经到达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于是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因此马克思的观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最后必然导致社会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感想:这月读《资本论》,感觉结合着《共产党宣言》看会比较好。《共产党宣言》告诉了我们结果,“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资本论》就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后者让我们知其然,前者则让我们知其所以然。下个月会继续《资本论》的下部。

开学--2015年4月10号
书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陈秉公
《我的人学》池田大作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费孝通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

从家庭的形成看国家的命运
正像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是在前人理论成果或思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恩格斯关于家庭的起源观念的形成也不例外。在巴霍芬的《母权论》出版之前,人们是没有家庭观念的,家庭史完全处于宗教观念的支配下,认为家庭根本就不存在。即使存在,那也是杂乱的性关系。巴霍芬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提出,在史前史,人们过着毫无限制的“淫游婚”生活,这就使得出生的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这只能按照母系,也就是母权制来计算。因为妇女在哺乳孩子及新生代方面唯一确定的亲人方面的特殊作用,使得妇女享有高度的尊敬和威望,甚至男子都归妇女来支配。但是在由母权制向父权制发展的过程中,巴霍芬认为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们头脑中的宗教观念,即妇女必须献身于外人来赎罪或赎买个体婚的权利,而不是现实中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变化,这就不免陷入了神秘主义的泥潭。之后的麦克伦南指出了外婚制的流行,并认为母权制的世系制度是最初的制度。但是他的这些大都是建立在貌似有理的推论上,比如,他对外婚制的理解建立在“抢劫婚姻”和女孩出生后立即杀死的基础上,而这些又和他的方法不符,所以最后只能用假说来说明。紧接着,摩尔根从亲属制度出发,发现了原始的母权制氏族是文明民族的父权制氏族以前的阶段。摩尔根根据他的分期法将人类史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恩格斯将其概括为,蒙昧时代是以获取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人工产品主要是用作获取天然产物的辅助工具。野蛮时代是学会畜牧和农耕的时期,是学会靠人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方法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
恩格斯肯定了摩尔根把家庭关系当作一个历史的范畴来考察,同时更为深刻地指出家庭作为经济细胞和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之一,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又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制约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恩格斯深入考察了史前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发现婚姻家庭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两性间的性生活受到风俗的规定的某种限制的时候才产生的,归根结底也是由于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恩格斯考察了随着习俗和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婚姻、家庭依次更替的四种形式。
血缘家庭是家庭的第一个阶段,这里的婚姻集团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在血缘家庭这一阶段上,兄弟姐妹的关系也包括相互的夫妻关系,这种最初的家庭形式决定着家庭后来的全部发展。普那路亚家庭的特点是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实行外婚制。恩格斯指出,氏族制度在绝大多数场合是从普那路亚家庭中产生的。氏族制度是确定的彼此不能结婚的亲族集团,它的形成使人们只能在不同的氏族之间结婚。在群婚制时期,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这是按照母系来制定血统的亲族集团。后来,随着婚姻受到各种限制,于是,群婚制逐渐被对偶家庭所代替。对偶制家庭产生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的交替时期。它是野蛮时代所特有的家庭形式,是从群婚制向个体婚制的过渡形式。对偶家庭是一个男性只能和一个女性结婚,但是,这种家庭形式很容易解体,很不牢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父权制”逐渐代替了“母权制”,女性丧失了原来的被尊敬的地位,贬低为男性的奴仆和奴隶,以至成为生孩子的简单工具。恩格斯指出:“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 历史意义的失败”。 专偶制家庭形式是在野蛮时代的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交替的时期从对偶家庭中产生的,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专偶制家庭的出现同氏族社会的解体和私有制的产生是同步的,从此,家庭成为社会的经济细胞。在专偶制家庭中,丈夫居于统治地位,大量财富集中在男子手中,妻子像其他物品一样成为私有财产,子女将来要以亲生的继承人的资格继承他们父亲的财产。这种家庭尽管是专一制的,但并不是对男女双方而言的,只是对女性适用。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赶走他的妻子。在神话时期,女神的地位使那时的妇女还享有比较自由和比较受尊重的地位,但是到了英雄时代,妇女已经由于男子的统治和女奴隶的竞争而被变贬低了。这种专偶制不是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而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即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产生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
除此之外,恩格斯以摩尔根发现的北美印第安人部落易洛魁人氏族为例,并结合古代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和德意志人氏族的大量历史资料,从原始社会末期最能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金属工具的出现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分析了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原因及其过程,说明私有制和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了国家问题,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寻找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根源。他以雅典国家、罗马国家、日耳曼国家为典型进行了剖析。从恩格斯对三种国家形式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外部条件只起延缓或促进作用。“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在详尽阐述了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同时,恩格斯也指出了国家的消亡问题。他说: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不可避免地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这个月看的书特别散,有的是把年前看的书又看了一遍,有的是老师要求看的,有的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看的,总的来说很不系统。返校后这段时间,总感觉自己一直静不下来,坐不下去,情绪比较浮躁。这期间也进行过一些调整,也和导师沟通过,感觉自己的整个状态和步调在慢慢恢复正常。
反思一下开学的这一个多月,觉得自己的读书结果很不理想,别的小伙伴们都在大踏步地前进,但总觉得自己没什么进步,好像还是在原地踏步一样。每次看完一本书,也知道书中的关键词和想要说明的主要内容,但是如果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写下来的话,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写和怎样写了。自己心里明白,却不知道从何落笔。我也同别的小伙伴们交流过这个问题,直到现在我还在摸索中。我觉得我是属于慢热型的(可能这是我为自己找的借口),但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读书,一本本慢慢地读,也许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只要我不放弃,终究会有“热”的一天。(我还有一个问题,每次做报告,总感觉自己是在复述书中的内容,说的都是一些具体的知识,而不是像其别的小伙伴们把书中的内容提起来,总觉得自己提不起来,哪位伙伴能够指点指点)
在年前,大部分同学都将《资本论》读完了,而我却一直不敢碰《资本论》,因为我觉得《资本论》实在是太伟大的著作了,我一直用敬畏的心态将它高高地放在我的心中,以至于我连触碰它的勇气都快没有了。但是从下个月开始,我将克服我的这种心理,开始我的《资本论》之旅。
[ 此贴被陈艳慧在2015-06-21 15:53重新编辑 ]
Posted: 2015-04-13 10:20 | [楼 主]
卢青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32
威望: 232 点
金钱: 2320 RMB
注册时间:2014-09-01
最后登录:2018-09-11

 

速度和质量都有很大提升,读的越来越有感觉了,一起加油哦~
Posted: 2015-07-01 09:29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01878(s) query 4, Time now is:11-23 11:21,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