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云飞12月读书情况汇报
本月阅读书目有:
《发展型社会政策》安东尼•哈尔,詹姆斯•梅志里
《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迈克尔•谢若登
《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帕特丽夏•威耐尔特
《成功之源——对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发展经验的总结》诺曼•厄普霍夫,米尔敦•J.艾斯曼,安尼路德•克里舒那
《印度社会观察》王晓丹
《中国社会政策:特点与经验》景天魁,张志敏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转型》王三秀
读书感受:
上次开读书会贺老师点评我的读书状况时说,读书太不体系化。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到底怎样才算体系化?我该怎么看书?说实话这个问题困扰我很久,让我不知所从。我本想找人借鉴一下经验,或者交流一下体会,却无奈发现读书会里之前的成员没有学社会保障专业的,我们这一届也只我一人。因此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贺老师也说自己对社会保障没有太多涉及,因此不好给出什么经验。我便像个行夜路的人,只能摸索着前进。
之前几个月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读,逮着哪本看哪本,完全没有考虑专业问题,同时忽略了系统性(虽然自己感觉还是有点系统的,可能是因为还比较无知吧)。这个月便刻意地想让自己读的书在某一个系统中。就在这时,我们一门课的老师推荐了以上的书目,并且要求我们阅读,而且每节课都会针对书中的问题测试,这也让我少了犹豫和选择,直接看起了以上这几本书。
但是看书的感觉并不好。一种原因是老师在课上已经将书的核心内容作了介绍,并列举了各国受其核心思想影响所采取的具体做法,这大大减少了我看书时的好奇和兴趣;另一个原因是我下意识地觉得这些书都太偏应用,主要是介绍情况,很少思维上的训练,有点逆反心理。
书的主要内容其实看书名就已经知道得差不多了。
整个月都在这种迷茫中度过,甚至觉得很有挫败感,觉得这样读书不会有什么效果。不过,经过复杂的心理过程,我给了自己这样一个答案。开卷总归有益吧,也许对我来说,读什么书不重要,读书的过程才重要。在读书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自律的能力、排除干扰的能力、坚持的能力也许更重要些吧。带着这样的心理读了这几本书。对于下个月要读什么书,并没有太具体的想法。大概还是因为没在体系中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给自己一点希望: 淡定而不松懈,理智但不失热情。
田云飞11月份读书情况汇报
本月阅读书目如下: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
尼采《权利意志》上卷
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厉以宁《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
迈克尔•哈德逊《金融帝国》
这个月首先看了亚里斯多德的选集,是因为上个月看了柏拉图的书,深深觉得柏拉图的著作很有趣很经典,因此想去亚里士多德那里再次找到一种有趣又经典的感觉。但事与愿违,《亚里斯多德选集》这本书让我觉得很乏味,许是它不像《政治家》《理想国》那样还有点文学色彩吧,毕竟两个人是两种论述问题的风格。这本书由于我看着不太感兴趣,所以看得比较快,属于泛读。
看尼采的《权力意志》上卷,是因为实在久闻尼采大名,想目睹一下他的风采。但翻开《权力意志》后才发现,尼采写东西的风格和我之前想象的差别很大。这本书基本上是尼采灵感的采集,并没有把灵感论述成文,因此到处可见类似随想、提纲之类的文字。因此我在读这本书时,基本上把精力放在了理解尼采点滴的随想所表达的观点上,对于他想阐述的一些哲学问题的提纲,由于是太高度的概括,充分理解需要有大量的理论祭奠做基础,我感到难度很大,因此只是看了看形式,没有太试图去理解这些提纲背后的内容和思想体系,我想这也是我一直到最后也没有理解这本书为什么名为《权力意志》的原因吧。
接着看了叔本华的两本书。在看《人生的智慧》时,看到序里说,有一种观点认为叔本华思想的影响结果,便成为近代“权力意志”政治的始作俑者,没有叔本华就不会有尼采“权力意志的超人哲学”,没有尼采“权力意志的超人哲学”就不会有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心里不由得一惊,首先我没有看出来尼采的《权力意志》和叔本华的思想有什么关系,第二,我没有看出来尼采和叔本华的思想和国家社会主义有什么关系?不禁一头雾水,相当挫败,看来两个人的书都没看透,实在郁闷。
不过,在看叔本华的两本书时,我做了很多摘抄,主要是他对于一些事物的看法或分析。有些问题我认为他的观点很独特,但有些问题他的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以至于后来在读他的观点时,我甚至非常生气不愿看起。我想我有点理解为什么后人称叔本华是“悲观主义大师”和“神秘主义者”。为了不让叔本华的文字过多地影响我的价值观,我决定近段时间内不再读他的著作。不过,对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我倒是有点好奇。
读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读的有点太投入了,以至于那段时间我的情绪一直很低落。书里有太浓郁的绝望,尽管有欣喜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作平衡,但还是太绝望了,让我不禁很同情这位思想上的大师,也很尊敬他。读书过程中,一直萦绕脑际的问题是,伏尔泰是个什么样的人?狄德罗是个什么样的人?卢梭所处的时代,他所说的那些人物,真的这样处心积虑地迫害他吗?究竟是什么原因以至于会这样?
重读厉以宁的《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我感到很痛苦。第一次读这本书时主要是去了解了一下西方福利经济学发展的大概脉络,没有怎么关注发展中的主要思想的异同及其详细的论证。而这次,为了强迫自己掌握一些经济学的主要概念、问题,并且更深刻地理解福利思想的发展过程,我开始极其认真地去理解每位经济学家对他们的思想的论证,并且做了相当多的笔记,比自己本科时上《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时还要用功和努力。因为需要读的很慢,所以很考验耐心。读到后来,看到这本书就有点崩溃,心想到底哪辈子才能读完?目前这本书还没读完,还在挣扎与反挣扎中斗争。
读迈克尔•哈德逊的《金融帝国》,主要是对当前的世界经济体系有点兴趣,想看看这位有名的作者怎么说,为什么这本书这么红。看了之后,一方面对书中所阐述的美国的“金融帝国主义”和“货币殖民主义”深恶痛绝,对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如此虚伪深感痛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到底是何出路深表怀疑,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很有疑问;另一方面也说服自己,哈德逊的书也不过是一面之辞,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用他的观点来拓宽下视野,提高下认识,加强些警惕虽是件好事,但也别让自己太受此情绪的影响。路漫漫其修远兮,政治本来就只有利益,没有真理,一直以来都是。想把这个问题想清楚,还早的很。知道怎么过自己的生活再说吧。
下个月再接再厉,准备偏向于社会保障方向。
田云飞10月份读书情况汇报
本月阅读书目有:
《理想国》 柏拉图
《政治家》 柏拉图
《乌托邦》 莫尔
《太阳城》 康帕内拉
《傅立叶选集第一卷》 傅立叶
《傅立叶选集第二卷》 傅立叶
《沉思录》 马克•奥勒留
《就业、信息与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得•凯恩斯 (未完)
《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 厉以宁 (未完)
读书感受:
本月本打算读一些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是为了一睹自己的上课时反复听到的著作的内容如何,以方便对上课内容的理解。这也是本月初拿起《货币通论》和《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的原因。一开始,我将白天的主要时间用来读《货币通论》,闲散时间读《西方福利经济学述评》。但是后来发现自己选择的《货币通论》的版本不行。(虽然这个原因微不足道,而只是一个微小的促成因素)。我选择的这个版本太新,把凯恩斯的每个小的观点都分开来讲,并且为了减少读者读书的难度(我猜),在每一个问题旁边都插入了很多图片和说明。这样读书导致的结果是,我每翻开一个问题,注意力首先被那些图片和说明吸引了去。另一个问题是,刚开始对一个问题有些思考,书里已经将它作为一篇单独的内容结束了。于是又要再次进入状态看下一篇的内容。我个人认为,这样看下来的感觉是很不连贯。时常是刚刚有些思路,就忽然断掉了。一路看下来觉得非常痛苦。于是某天我一气之下,把整本书的插图和说明都看完了,这本《货币通论》也放了回去。心想之后改看从图书馆借来的商务印书馆的小白本的《货币通论》再从头看吧,一气呵成可能看起来更舒服些。
于此同时,我又产生了另一个想法。因为在看书过程中反复看到书里提及关于财产共有的制度,我很想先目睹下这些思想的风采,再来看后人对私有制的著述。因此借来了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看完之后,心中有着非常复杂的感受。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长期以来被灌输的价值观过于强大,在看《太阳城》中关于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设想时,一直觉得很不切实际,甚至觉得莫名其妙。尤其遇到康帕内拉用占星术的知识来解释或安排社会的一些方面时,更加有逆反情绪。我想也许哪天我对占星术的知识非常精通的话,也许能跟作者产生共鸣吧。现在看《太阳城》,只觉得康帕内拉对人的想象,对社会的安排都那么的不切实际,甚至不觉得有什么创新(也许在他所处那种历史条件下,他的思想确实能有很大影响吧)。但我还是说服自己应该把作品放到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去评判。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很尊敬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否则他也不会劳神地去构建这么一个设想。
因为看《太阳城》时的特殊感受,我忽然想看一下《乌托邦》,大概是出于一种很想被说服的心态。因为我潜意识里觉得,应该有人比康帕内拉说的更精彩,更能说服我吧。没有被说服的感觉很不好。带着这种心态,我看起了《乌托邦》。说实话,对莫尔还是比较敬佩的。首先,他讲的很多东西,我并不觉得不切实际,反而觉得他看的非常深刻。而且是在那么多年前,他就能看的那么远。真的非常敬佩。后来读到他的人生经历,更是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另外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莫尔在描述私有制的罪恶的时候,我竟然觉得非常有同感。因为莫尔在几百年前所揭露的私有制的罪恶,在现代社会里同样表现的非常明显。他关于道德、法律、社会公平的所有论述,我都忍不住抄了下来。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很多让人想不明白的社会阴暗面,在莫尔的文字中已经有所解释。我以前一直认为读这些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训练思维,这次才发现,原来读经典著作本身,也能在内容中找到对现实的启示。非常感慨。
既然连《乌托邦》都看了,就没有理由不去看柏拉图的《理想国》了。因为既然在看一个问题,就把一个问题看完整吧。在这里有个小插曲。因为我去图书馆借了几次《理想国》都没借到,实在不甘心,就掳了本《政治家》回去,心想,反正都是柏拉图写的嘛,先打个擦边球认识认识。
拿到《政治家》时,我以为柏拉图会在书里描述政治家如何如何,或者是这个那个。我期待柏拉图阐明政治家的本质,痛快的话,还可能会有一些鞭辟入里的分析。没想到的是,柏拉图在《政治家》里并没有专注于把政治家批判的一无是处。而是一开始就从复杂的分类开始,分类了大半本书才把政治家给界定了出来。我掩书一叹:我怎么忘了柏拉图是搞哲学的啊。后面终于看到了柏拉图关于政体的论述。不禁非常感慨。怎么柏拉图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把政治看的这么清楚?真是让人费解。虽然,由于我的大脑以前被灌输的价值观太过强大,我不认同柏拉图的贤人统治的观点。(没准将来会改变)但我还是觉得他关于法律的论述还是很精彩的。他老人家在那么多年前就看到了法律的不足。我真的非常佩服。另外,我发现,我在看书之前希望他批判的政治家,在柏拉图的概念里并不是政治家。似乎更接近是诡辩者,或者其他。在柏拉图那里,能被称为政治家的,已经是和诡辩之人区别开了。
然后看《理想国》,印象很深。虽然觉得柏拉图反复的类比有点单调,但不得不佩服他的论述能力。我记得在看第二卷“个人与国家”时,觉得他并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觉得他每次想说明一个问题都开始绕圈,从最外面的圈开始绕,绕了半天才说到之前提出的那个问题上,然后才说明问题。然后我接着读了100多页,忽然发现柏拉图终于把之前的那个问题回答出来了。我不禁无限感慨。柏拉图可真不容易啊。看了100来页,我都快把之前那个问题忘掉了,柏拉图却又环环相扣,把100来页的内容扣了起来,说清楚了前面的那个问题。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柏拉图关于政权和形式、专制和独裁的论述,简直太精彩了。精彩到几乎每一页我都想要抄写下来。我怎么觉得关于历史上的、现实中的很多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柏拉图的这些论述说明清楚。我觉得仿佛自己在看一本现代人写的书,因为他说的内容是那么的能够解释现实,能够概括历史上的很多问题。这真的是两千多年前写的吗??
我还想从文学上评价一下柏拉图。我觉得他对辩论中的几个人物的性格形象描述的都很鲜明,很有意思。我常常在听他们辩论的时候,忍不住在脑袋里描画这几个人的形象,忽然觉得这几个参加辩论的人物性格是那样可爱而生动,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接着我看了傅立叶选集的一、二卷。可能是先看了序之后再看正文的缘故,总觉得在看文中内容的时候,很符合序中的概括。这种感觉很不好。就好像有框框扣在你的眼前,你看什么东西都觉得在这个框里,很没意思。另外,在读傅立叶时,有了读《太阳城》时同样的感受,总是边读边想问:是吗?是吗?是吗?尤其看到傅立叶用生物学、物理学、几何学的知识来解释和安排社会,我有一种又回到《太阳城》中复杂的占星术中的感觉。也许傅立叶说的有道理,但以我现在的知识储备和强大的既有价值观,实在是没有耐心去仔细理解他的逻辑。而只是从大概上明白了他的观点,看到了序言里“框”进我脑袋里的作品的可取之处。
之所以看《沉思录》,是因为在借书时瞄到了它,又好像觉得这本书比较有名。但看下来觉得很没意思。因为通篇都是作者在讲什么是什么,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没有任何逻辑的、思维的乐趣,因此草草读完了。
总的来说,本月前多半个月读书状态很好,速度也特别快,但后面老是心焦考试的事情,乱了阵脚,状态不好。下个月再接再厉,希望超过本月。越看越好!
[ 此贴被田云飞在2011-01-15 21:1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