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七月读书小记】与社会学同游乃至于整个学术事业同游
一、社会学是一本邀请书社会学是本邀请书,或者说学术是本邀请书。我们都是无意中或偶然间学习到这门专业,培养起学术兴趣,从而热爱起学术。
首先是我与社政相识的契机。最开始读社工也只是一个偶然的原因,只是因为我本科四年来远离家乡,想回家继续学习,这才来到安徽大学。又根据安徽大学与我相关的适配专业,才选择了社会工作专业。所以说我对这个专业一直以来没有什么感情,只是说想回安徽而已。但现在情况不同了,我慢慢地好似培养起了对学术的兴趣。还是那句话,非常庆幸加入了我们读书会,跟随孙新华老师的教导,不断的进行经典训练来提高自己。
在书里我了解到了很多社会的情况,比如说布迪厄《社会的苦难》,以及贺老师的《认识中国》。尤其在贺老师的《认识中国》里,我认识到了许多中国社会的底层现状。比如说宗族问题、年轻人进城务工问题等等,我深深了解到在我们的领域里,有多少人正在遭受着社会的苦难与打击。在一次纵向分组中,我听了19期同学的一个分享,说他支教的故事,那里的家长仍然存在着落后思想,对家里孩子的学习也不上心,甚至需要他去家长孩子的家中进行协调。在协调的过程中,该同学也发现这其实并不是家长的问题,而是家长也没有能力水平来支撑孩子的学习。我也有着亲身的经历,前两周我实习时进行了入户调研,在敲到一位93岁老奶奶的房门时,她哭诉着恳求社区工作人员帮她进行燃气的维修。负责人勤恳的回复老奶奶说,回去会给她想办法,但到楼下时,这个负责人姐姐询问的却是我们这项服务包不包含提供物质资源。这是在帮助吗?不是,这还是机构与社区推卸责任的利己主义。
在这些情况下,我才慢慢培养了对学术的兴趣。以前你问我为什么要升博,我回答的肯定是为了博一个好未来,但现在确确实实是对学术感兴趣,因为我想通过学术来向政府敬言献策,希望能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改变中国底层的现状。
这种对于学术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于师兄师姐以及老师们的交流之中,更体现在我们十九期同学交流之中。我自己的思想境界觉悟不够高,不代表同期同学的思想觉悟不够高。在本次研讨班中,我与各个高校的同学们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向我分享了他们的想法,说我们有着同样的志向,所以才聚集在这里,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同期人对学术的热爱程度。所以说学术还是要培养的,不可能说一开始人们就是开始对学术感兴趣,或者说热爱学术,只有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真正的培养起对学术的兴趣。
总之,正如彼得伯格所说的那样,社会学更像是一种激情,是一种特殊的激情的邀请书,驱使人们不断的拷问他自身的问题。社会学是理解人与社会的一种觉悟,一种知识,一种人文修养。我们要关注社会现实,关注发生在社会现实中的每一层意义,用新的目光审视我们生活的我们好似非常熟悉的世界。
二、人与社会(一)人在社会
社会学问题永远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人的社会定位使人处于被动的地位,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社会控制机制,比如说暴力、初级群体,社群机构,职业系统和个人生活圈子。人生活在给他划定的坐标里,人的认知被固化,人的生活被生活控制,社会迫使人回归固定轨道,讥讽、闲话都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工具。引言中概括的特别好:这种社会控制机制就像一张网,谁也逃不掉,又好比是一个个禁锢人的同心圆,谁也无法突破重重封锁,又好像是重重大山压的人难以动弹。
所以说,社会外在于我们,包围我们,涵盖我们生活的一切方面,我们的定位几乎预先决定和界定了我们所做的一切,如果我们跨越雷池,针对我们的社会控制机制和压制手段几乎是无穷无尽的,社会是让我们身陷囹圄的历史囚笼。所以我们更要追求学术,想一想能不能从源头上改变这样的现状,提高人的自主性,将人从社会这所大监狱中解放出来、解脱出来。
(二)社会在人
“人在社会”讲的是来自社会的外部压力,“社会在人”讲的是来自人内心的压力。一个问题在于社会使人压抑,人们却能够承受没有被枷锁压垮。这是因为我们想要服从社会,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们已经被规训化了。作者在解释这部分内容时参考了其他一些理论,比如说角色理论、知识社会学和参照群体理论,核心意义就在于论述人的身份是被动接受的,而不是主动接受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承担他人角色的过程。自儿童开始,我们就从与父母的互动中完成了社会分配的角色,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形成泛化的他人,纵身跳入了社会的陷阱。
三、措施与社会学同游中讲述了四种方法,包括揭露真相,不恭敬的态度,中性化趋势和世界眼光。其中,世界眼光给我的感想最大。世界眼光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博,是开放的视野,是摆脱了束缚的视野。彼得伯格论证最优秀的社会学家能够欣赏奇乡异土,他的内心向无限丰富的人类潜力开放,他热情追求新的事业,追求人类意义的新世界。
但彼得伯格是大师,我们还是学术界的小虾米,以我们的现在的知识水平去形成世界眼光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们只能从现在开始做起,其实不就是一种在当下吗。我自己总结了几个我们可以做的措施方法。
(一)培养学术意识。如以上文所述,学术兴趣以及学术意识是慢慢培养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扎根于经典阅读打好基础,先从书本认识世界,再进入田野观察世界。
(二)多交流。优秀的人有很多,只有到外面看看,才发现外面的人比自己优秀的多,所以一定要和周围的同学多交流,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先进的思维逻辑方法,以及学习的方法。
(三)多总结。没有行动的认识,等于没有认识,所以我们在学习到其他人的方法时,一定要及时记录下来,回去之后也要对他进行总结以及反思,避免遗忘。
(四)多反思。一定要拒绝教条主义,不能把老师们当成拐杖,不是说做事情一定要按部就班的,而是要有自己的思维逻辑,一定要有主体性,解放自我,成长自我,要觉醒摆脱内耗,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及洞察力。对知识进行清理,定期总结出来,往前看,思与行结合,把思内化,最后立足于行动。好好读经典,无用即大用。一步一步慢慢走,将有限的生命转为无限的热爱,答案会在偶然间出现,我们要注意听,认真听,时间会为我们解答一切。
四、总结总之,社会学要看一件气象万千的世界,拒绝孤芳自赏,我们并非只是木偶,我们也能反抗挣脱。那我们的身份是学生,我和赵珂要努力成长,成为一个学者,来投身学术。投身学术既是一种职业生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要有社会学的想象力,要有能力从一种视角转换成另一种视角,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起对整个社会及其组成要素的充分关照,努力理解纷繁多样的人类社会,是如何以错综复杂的方式选择和塑造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男女,改变我们时代人的生活的本质。
【2024六月读书小记】福柯——话语实践
在《词与物》与《知识考古学》中,词语、陈述、话语、档案等都是福柯讨论的主要内容。语言问题的讨论不是指分析语言的结构和规则主谓宾这样,而是为了揭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社会结构关系,探讨这些关系是如何被语言建构起来,又如何在语言的控制下存在断裂和变异的。
其中陈述是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语由彼此关联的陈述组成,他们共享一个空间,共同建立语境。不同的场景或场合有不同的陈述话语,上到有法律话语,下到我现在在会议室做的这段总结。陈述可能消失,也可以为别的陈述所取代,像以前计划生育和现在的计划生育是完全两种不同的陈述。
话语体现在各种制度和行为模式之中,对话语的分析不能仅限于个别作家的作品,也不仅限于某个学科话语,话语往往横跨许多的学科和研究领域。这些对话的集合会作为考古学分析对象,也称之为档案。构成档案的话语是实际发生的事件,也是能够超出事件发生的情境,能够始终发挥作用的体系。档案一方面记载了当时实际发生的事,一方面不断被新的话语实践所运用,纳入到新的话语之中。
话语实践在福柯的多个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一、医学话语——话语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的体现《临床医学的诞生》中,福柯探讨医学从传统的“观察医学”转变为“临床医学”的发展过程,核心问题在于科学话语如何制约人们的感性经验。
古典医生认为,癔症患者每天要泡浴盆,经过十个月后,神经系统中的干燥的膜性组织就会不断脱落,随小便排出。现代医生则通过解剖脑部,真正看到了病灶形成的假膜。两种医生使用不同时期医学的话语形式,古典时期的人会相信古典医生的话语,而我们处于现代时期,采用现代的医学话语,就会相信现代医生说的话。也就是说,每个时代的知识体系都受到特定的“话语秩序”的制约。
同时,知识和权力是紧密相连的。在医学领域,临床医学的诞生不仅是医学知识发展的结果,也是权力关系在医学实践中重新配置的体现。在临床医学诞生之前,医学知识和实践可能更多地依赖于传统、经验或是权威人物的看法,而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医生通过观察、实验和统计数据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权威,增强了医生的专业地位和权威。
二、疯癫话语——话语在《疯癫与文明》中的体现在《疯癫与文明》中,也有话语的建构,这里的话语在于理性对人性的扭曲。福柯考察了不同时期欧洲精神病患者和精神病医生的话语实践,总结了理性压抑人性的档案: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理性成为了主导一切的力量,而那些被认为是“非理性”或“疯狂”的东西则被边缘化和压制,得出了"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的结论。
疯癫并非固定不变的自然现象,而是随着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的社会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解释。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序幕时期,疯癫作为一种美学现象或日常现象出现在社会领域,疯癫者被认为是受到神的惩罚或者是邪灵附体,他们虽然被社会边缘化,但仍然被认为是社会的一部分,有时甚至被视为具有特殊的知识或能力。然而,随着现代性的发展,疯癫者开始被视为完全非理性和危险的存在,需要被隔离和治疗。从17世纪开始的古典时期,疯癫经历了一个沉默和被排斥的时期。精神病院开始在欧洲出现,成为隔离和治疗疯癫者的场所,这些机构通常采用残酷的方法对待病人,如冷水浸泡、束缚和隔离。这些做法基于对疯癫者的非理性和危险性的假设,而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需求。从20世纪以来的现代时期,疯癫被归为自然现像,被视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疯癫被分为不同的疾病和症状,如躁狂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这种分类和诊断的做法将疯癫者定义为病人,需要接受医学治疗。然而,这种做法忽视了疯癫者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复杂性,以及社会和文化因素对疯癫的影响。
总之,在《疯癫与文明》中,不同的时期展示了理性被用来定义和对待疯癫的不同做法,以及这种做法如何导致了对人性的扭曲,体现了话语建构的作用。
三、性话语——话语在《性经验史》中的体现在《性经验史》中,福柯提到“压抑假说”与“话语爆炸”的相关内容,用以分析现代社会性话语的运作方式。19世纪以来,社会对性的态度主要是压抑和禁止的,性在现代社会中被视为一个禁忌话题,人们在公开场合避免讨论性,性知识被严格保密,性表达受到严格限制。然而,福柯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性话语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普遍和多样化的,性话语并没有被压抑,它反而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讨论,如医学、精神病学、教育学、法律和文学等。
性取向也通过社会的话语实践和知识体系被建构和规范的。性别身份和性取向不是本质的或生物学上预先决定的,而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通过各种话语实践(如医学、精神病学、法律和文学)来定义和分类不同的性身份和性取向。这些话语不仅创造了关于性的知识,还规定了什么被认为是正常的和异常的性行为。例如,同性恋身份是19世纪末随着性学的发展而出现的概念。在此之前,虽然同性性行为存在,但并没有明确的政治或社会身份与之相对应。性学的研究和分类创造了一个新的范畴,将某些行为和倾向定义为“同性恋”,并将其视为一种特定的性取向。
总之,福柯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谈及了话语,强调了话语,在构建社会现实与个人身份中的重要作用,话语与权力和知识密切联系在一起,从来塑造了我们所理解的真理和现实。
【2024五月读书小记】齐美尔—货币、命运、爱情
一、货币(一)货币使人与财产关系分离货币在人和财产之间既起着结合的作用,也起着分隔的作用。比如货币经济使得联合会成为可能,股份公司也是其中的一种体现。货币也促进人员和财产之间的分离,因为它把两者之间的关系变成一种被调节的关系。比如人们随心所欲的交换供应商,不考虑供应商是谁,只考虑所要求的产品,这种关系也会产生强烈的个人主义。这样一来,货币一方面提高了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产生着经济行为以前未有的非人格性。
(二)货币使人的生活越来越空洞越来越多的东西可以用金钱来支付,于是金钱作为中心点出现在一系列现象里,导致人们往往忽视经济交往中的很多东西,和某些不能用货币来表达的方面,“什么是有价值的东西”的问题越来越被“值多少钱”的问题所取代,人们更加追求货币量的价值。质的价值被量的价值所取代,人们的生活变得迟钝麻木,最终的满足变得越来越罕见,但其实“质”才能满足人的需要。此时就构成了齐美尔意义上的异化。这种异化就是指生活的所有实质内容变得越来越形式化的空洞,越来越没有个体灵魂的恒印,生命质地越来越稀薄,人的自我却把根本不再是个体生命感觉的东西,也就是追求货币,当做自己灵魂无可置疑的财富,只在乎金钱而不在乎生活的品质。
(三)货币无道德性货币一视同仁的支持截然相反的生活品质,同样推动大相径庭的思想和情感方向,就好像同一个观念可以被不同的人所利用,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其语言表达其道德偏好。以前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是固定的,但是在货币经济生活中,人们则很少依赖确定的人,每个人只依赖自身,所以货币使人们可以随意更改具体的依赖对象,比如供货商。因为货币现在抵偿着比以前多得多的东西,因而更加毫无色彩,毫无特性,所以在涉及人格最内心和最本质的东西时,它不再用来进行补偿,所以货币不能再能够补偿一些习俗美德之类的要求。
(四)货币是手段不是目的大多数现代人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里不得不把挣钱作为首要目标,所以就会产生一种观念——认为生活的幸福和最终满足都与占有一定数量的钱息息相关。我们假设人们的目标是通往幸福,而通往幸福的道路上,货币是人们达到幸福的手段。但同时又因为人的目标是幸福,人对幸福的渴望是不断增加的,此时人的贪婪也不断增加,所以人们就会变得更加追求货币,此时货币就从手段变成了最终目的。因为人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变得幸福,追求货币只会让生活变得浮躁不安,将生活变得机器,所以说货币只不过是通往最终目的的桥梁,而人们是不能居住在一座桥上的,所以说金钱因此被当做是手段来使用。
(五)货币在两性关系中的作用在齐美尔时代,两性关系从抢夺妇女到买卖妇女,使妇女获得某种价值。但其实这种购买的方式压低和贬损了人性的价值,因为妇女被作为纯粹的享用物被对待,是没有人格的。此外,在娼妓业中,妓女付出了更本质的自我,但在他人眼中,妓女是一种货币等价物给予和接受,货币意味着对妇女人格最深刻的贬压。
二、命运问题命运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之所以把它拿出来,说是因为里面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为什么说涉及选择问题,我之后给大家做出解释。
命运有两个基本因素,一个是主观感受,其次是一些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发生事件。并非我们所遇到的一切都是命运,因为许多世间才涉及到实际生活的外围,并未触及富有特色个性的我,只有那些能够触动我们内心,与我们个性特征和生活情调相符合,并经过我们主观加工的事件,才能被称为命运。一旦我们把自己的感觉,思维意愿也列入事件的范畴,那么我们源远流长的主观生活就会为这些观念所触动。只有为我们的生活情调所接受,并加工成命运的东西才是命运。
举例来说,假设有A和B两人,他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并且都遭遇了公司裁员。对于A来说,这次裁员成为了一个转折点。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最终决定创业。多年后,他的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回望过去,A将这次裁员视为他命运的一部分,是一个促使他追求自己梦想并最终实现成功的契机。相比之下,B对裁员的反应不同。他感到绝望和失落,认为自己倒霉。他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另一份工作,但这并没有改变他对生活和职业的看法。对B来说,裁员只是一个不幸的事件,而不是他命运的一部分。
在这个例子中,就涉及到我开头所说的选择的问题。命运不仅仅是发生在A和B身上的客观事件——公司的裁员,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解释和理解这些事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来解决这些事件,如何与他们生命的整体路径和目的相结合。A将裁员解释为一个机会,他选择并将其整合到他的生命故事中,这使得这个事件成为了他命运的一部分。而B则选择接受,因此裁员对他来说只是一个不幸的偶然事件。
所以命运不仅仅是外部事件的结果,更是个体如何内化、解释和赋予这些事件以意义的过程。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一无二的,它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生命旅程的理解和赋予意义的方式。所以说,没有什么“都是命”,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在于我们如何去进行选择,人各有路,相信自己的选择就好。
三、爱情琐谈爱情具有改变和歪曲对象客观面貌的力量,这意味着在爱情的视角下,被爱者往往会被赋予一种超越其本身特质的光环,从而在爱者心中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象。爱情与其他理智的塑造能力不同,它首先在主观中形成一个全新的基本范畴,也就是说,爱情是一种先验的、主观的建构,它不是基于对象的客观属性,而是基于爱者对被爱者的主观感受和想象。然后,爱情才补充情爱的因素,将这种主观建构的情感投射到对象上。也就是说,爱情所获得的对象是事先并不存在的对象,被爱者往往不是以其真实的、全面的自我被爱,而是以一种理想化的、被爱情所创造的形象被爱。这种创造性和理想化是爱情的核心,它使得爱情成为一种强大的社会和文化力量,能够深刻地影响个体的生活世界和存在方式。
在齐美尔看来,爱情在整体和最终本质方面支配着对象,爱情所获得的对象是事先并不存在的对象,这就是爱情的核心。但同时,他也提出一个人在被爱前,首先应该存在于世。
这个“存在于世”不仅只是指活着,还有一种意思是自我意识的存在。在爱与被爱之前,个体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包括了解自己的身份需求愿望等,这是与伴侣建立深层联系的前提。当一个人了解自己,他们更有可能与他人建立真诚和有意义的关系,因为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且能够理解对方的。这句话也暗示了爱与被爱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个人复杂背景有关,一个人的存在状态,包括他们的行为、思想和对世界的态度,都可能影响他们被爱的可能性。
举例说明,A和B在实习中相识,A是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职员,有着平凡的外貌和普通的兴趣爱好。在一个活动上,A帮助B处理了数据方面的事情,B对A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这种好感逐渐发展成爱情。在B的眼中,A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职员,而是变得非常特别和独一无二。B看到的A是理想化的,她的微笑、她的谈吐、她的每一个小动作都在他心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这种理想化的形象是B的爱情所创造的,它并不是A真实的、全面的自我。B的爱情让A在他的生活中占据了一个全新的基本范畴,这个范畴是先验的、主观的,而不是基于A的客观属性。A在B心中的形象是被爱情所塑造的,她成为了B情感投射的对象。
但A在被爱之前,首先是一个存在于世的个体。她有自己的自我意识,了解自己的身份、需求和愿望。这种自我认知是A与B建立深层联系的前提。A的存在状态,包括她的行为、思想和对世界的态度,都可能影响她被B爱的可能性。如果A是一个自信、独立且对生活有积极态度的人,她可能会更容易吸引B,并建立爱情关系。
所以,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打开心扉去感受和创造,还需要清晰地认识自己,不轻易为他人做改变,只有你是你,才是最开始别人所爱的你。
2024四月读书小记:马克思 《资本论》
一、资本如何运作在资本主义下,人们可以自由买卖物品,而这些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物品,就是商品。商品不是凭空出现的,是由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所以,商品的本质就是人类的劳动,通过消耗一定的时间,获得了一定的商品。工人付出劳动,生产出来了商品,但商品是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只是将劳动力卖给了资本家,获得了工资。对资本家来说,他并不关心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关心商品能不能卖出去。当卖价高于原料成本加上工人的工资,就产生了利润,即剩余价值。
在生产的过程中,原料成本通常是不变的,称为不变资本。工人劳动因为工资可多可少,或者工作时间可长可短,是可变的,称为可变资本。因此,工人每天的生产的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时间生产的价值恰好等于自己工资,工人劳动必须超过这个时间,这样资本家才能维持生产不亏,所以称为必要劳动时间。第二部分时间则生产剩余价值 ,工人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越高。所以,当工资固定的时候,资本家会不断延长工作时间来压榨工人。
除了压缩工人的时间外,还压缩工人的工资,资本家只会付给工人尽可能低的工资。但是压缩也有限度,压到工人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不能接受,就不能再压缩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食物、衣服这些必需品会越来越容易,价格也会越来越低 。那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费就会越来越低,所以发给工人的工资也可以越压越低。这就导致了工人的生产力越强,工人就越穷,资本家就越有钱,这样的诡异现象。
当社会平均的生产力固定的时候,资本家可以通过改良技术来超过平均的生产力,从而获得超额的剩余价值。资本家是否能通过不压榨工人,靠不断改善自己的技术赚钱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过程不会长久,这会强迫其他竞争对手也改良自己的技术,否则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到最后,大家技术又相等了,也都没有取得超额的剩余价值,只是整体生产力提高了。
资本家用初始资本购买原材料并雇佣工人,生产出的商品卖出后获得利润,一部分被资本家自己支配,而剩余的用于继续投入生产,周而复始。初始资本好像是资本家自己拿出来的,但从整个循环过程来看,实际上是工人通过劳动不断生产出商品,将其出售获得新的资本。资本家无需做任何工作,就无偿获得资本和剩余价值。与此相反,工人的劳动反而剥削了工人自己,当工人进入工厂时一无所有,离开时仍然一无所有。工人的个人消费只是为维持劳动力运转而存在,与资本家无关。但资本家必须不断扩大其规模,才能在市场上与其他资本家竞争。这样一来,工人队伍会越来越庞大,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同时也导致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存在,使得工人阶级越来越贫穷。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提高生产力的一切手段都是以牺牲工人为代价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成为统治和剥削的手段。这一规律使得资本家过着奢华的生活,而工人则变得越来越贫困、受折磨、奴役、无知、野蛮和道德败坏。以上即是“异化”。
二、异化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指的是劳动异化,并将其分为四种形式。首先是劳动对象的异化,劳动对象即生产的产品,工人所生产的产品实际上归资本家所有,这与原本工人所期望的产品归自己所有的情况相悖。工人需要出售自己的劳动力给资本家,然后用重新购买这些产品。其次是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工人像牲口一样,失去了对劳动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的劳动被规定和分配,只是被动地执行任务。第三是劳动者与劳动的异化。工人所赚取的工资通常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劳动成果由资本家占有和支配。劳动不再成为自我实现和满足的手段,而仅仅成为谋生和获取收入的手段。最后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社会关系被利益和利用所主导,人际关系丧失了亲密、私密的特性,转变为商品、货币和资本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异化导致社会的冷漠和竞争,加剧了人们之间的疏离感。
三、地租资本家利用土地的特定优势和市场机制,通过地租赚取剩余价值。地租的实质其实就是支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它分为两个基本形式,一是级差地租,二是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指基因较优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最终归土地所有者占有的超额利润,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土地面积优越,二是土地的经营垄断。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Ⅰ主要区分为土地肥沃程度和土地位置的差别,因为土地越肥产量越高,利润相对就越高。同样的,土地的位置距离市场越近,则运输成本就越低,利润也就相应的越高。级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资产生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它其实是一种人类劳动对土地所做的改良。比如说我在同一块地上对它不停的施肥,使这个土地的肥力增加,从而提高土地的质量。级差地租Ⅰ是由于土地本身质量所导致的不同,土地之间的比较,而级差地租Ⅱ是由于人类劳动使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使同一块土地投资前与投资后的比较。
四、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和其走向灭亡的因素首先,现代大工业生产过程由许多生产部类和部门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实物和价值上的比例关系。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导致每个资本家独立做出生产决策,从而破坏了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发了生产过程的障碍和危机。其次,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与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之间存在矛盾。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通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改进生产技术来实现,但这同时导致了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当利润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资本家减少投资,导致收入、销售和就业的减少,引发经济危机。最后,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与社会消费需求相对不断缩小存在矛盾。资本主义的发展驱动力来自于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则意味着在社会总资本中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工资)的比重不断减小,意味着在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中,作为其主体的工人阶级所占的比重不断缩小。这就将使许多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的剩余价值最终得不到实现,引发生产过剩危机。
【2024三月论坛小结<宗教会消失吗>】
一、问题提出吉登斯提出“现代社会理论的每一位奠基者都认为,宗教会随着现代制度的扩展而逐渐消失。”认为虽然各个社会科学的奠基者(马克思、涂尔干、韦伯)经常有关于宗教与传统之影响是如何日渐衰落的讨论。然而,现代社会生活的绝大多数情境显然与全面渗透日常生活的宗教并不相容。宗教不仅没有消亡,而且我们随处可见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
宗教会不会逐渐消亡,谁的观点才是正确的?
二、各人观点(一)马克思关于马克思的观点提炼来自于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中的描述以及多年学习马克思思想积累的常识。马克思对于宗教制度影响的论述带有敌意,他关注的主要是现代资本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对它的超越。马克思将宗教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环境限制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而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对人们处境的超自然解释,或者是对社会不公正的安慰。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资本主义废除了封建主义的一切人身依附关系,代之以非个人化的市场运作,通过把科学应用到理性技术的建设中去,去除了传统秩序中意识形态的装饰,而这样一来,人们对宗教的依赖会逐渐减弱。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会更多地寻求现实世界中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依赖宗教来解决问题,宗教信仰对资本主义秩序的起源所产生的影响便越来越为人所忘记了。
(二)涂尔干涂尔干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理性和社会契约来建立道德体系,强调人类的尊严、平等和正义。
《社会分工论》分析的演化维度必须置于对原始社会宗教功能的描述,以及与当代社会秩序的关系之中来思考,从机械走向有机。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图腾崇拜中的思想范畴是由社会事实的表征形成的,宗教建基于事实的秩序,即社会之上。人们在追求知识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依赖科学和理性思维,而不是宗教信仰。
但涂尔干也承认,在宗教中确实存在某些永恒元素,但是这些不朽之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宗教,而是在世俗情境中为政治理念之赞颂而保存下来,以显示集体的团结一致的象征。但其实我并没有发现涂尔干对于“宗教消失”这个话题的直观描述。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涂尔干的观点中,宗教并非消亡,更倾向于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在变化中继续存在。
(三)韦伯说实话我也并没有在韦伯的书中看到明确的描述“宗教消失”的内容,但是现代化却是他研究的中心。我便结合他的现代化与宗教,得出如下结论:韦伯并未断言宗教会完全消亡,但他认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宗教会逐渐丧失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首先,成熟的资本主义世界中,技术理性在组织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现代社会的价值和道德准则更多地建立在技术理性和经济效益上,而不是宗教信仰。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现代社会对于理性化和计算性的需求日益增长。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组织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得宗教信仰逐渐边缘化。
其次,韦伯将巫术从日常生活行为中驱逐出去,这是一种对世界“去魅”的过程。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与世界的“去魅”,宗教将逐渐消亡。
尽管韦伯并未断言宗教会完全消亡,但他认为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被其他社会组织和技术理性所取代。因此,将宗教的边缘化视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并将其视为对宗教的冲击和替代作用的结果。
(四)吉登斯吉登斯认为虽然各个社会科学的奠基者经常有关于宗教与传统之影响是如何日渐衰落的讨论。但他认为宗教不仅没有消亡,而且以宗教感悟和精神寄托等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
首先,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现代性和自我认同的特征密切相关。宗教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会随着现代化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性的进程,人们对于宗教的需求和表达方式也在变化,宗教感悟和个人化的宗教体验变得更加重要。人们更倾向于从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意义和个人成长。这种宗教形式的转变可能涉及到宗教的民俗化、个体化和多元化。
其次,宗教衰退不等于神圣消失,宗教宇宙观被反思性的组织起来的知识所取代。现在这个由人造风险所构筑的世界几乎没有为神灵的影响留下一席之地,也没有为宇宙力量或精灵的巫术慰藉留下什么活动的余地。在这样的事业下,关于命运的观念在大多数时候只能以迷信的边缘化形式残存起来。
所以吉登斯认为宗教不会消亡,因为宗教不仅仅是关于信仰和仪式,更是一种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宗教可以为人们提供认同感、归属感和道德规范,这些都是人们需要的。随着社会变迁,宗教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宗教本身不会消失。
三、总结综上所述,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统治阶级用来麻痹人民的思想工具,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阶级斗争的消失,宗教将会衰退。涂尔干则认为宗教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超自然解释,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不再需要宗教来解释世界。韦伯则认为宗教是理性的源泉,但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宗教将会被世俗化,人们将不再需要宗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吉登斯认为宗教以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虽然宗教的形式和内容可能会变化,但宗教作为社会关系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社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我们现在的生活观点,谁才是正确的呢?
在中国的话,短期的观点我赞同吉登斯的,长期我赞同马克思的观点。
我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本身是马克思提出的设想。在社会发达到一定程度后,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就会基本消失。但是,由于人们意识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旧习惯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消除。此外现在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和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宗教在一部分人中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还会长期存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财富的丰富,以及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等一切条件具备之后,宗教终究是要消亡的。
【2023十二月论坛小结——韦伯<理性与现代性>】
在本月论坛中,刘娜同学向我们分享了韦伯支配社会学思想以及支配权力的下移,其中,赵柯提出一个问题“韦伯一直谈论的理性化到底是什么”,当时对于这个问题大家几乎保持沉默,因为我们通常关注韦伯的宗教以及支配,忽略了“理性与现代性”这个思想,但实际上理性是韦伯在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韦伯正是从西方社会特有的理性化为视角和发展脉络,考察了西方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并揭示了西方以资本主义主制度为特征的现代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学术与政治》上期论坛中,两位同学都为我们分享了《学术与政治》这部书,但二位同学更为关注“学术”与“政治”这两个关键词相关内容的分享,但是这本书也具有理性与现代性的观点,虽然不多,但也提到过一点。
首先,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韦伯强调了学术自由的重要性。他认为,学术自由是理性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也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志。韦伯呼吁保护学术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审查和思想压制。只有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下,学者才能够进行真正的理性探索,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其次,在《政治作为一种志业》这一部分中,韦伯认为现代政治的发展关键在于政治行为的理性化。那什么是政治行为的理性化呢?就是政治家应该以理性为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这种理性政治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官僚制,即以规则、制度和专业分工为基础的行政管理体系。官僚制是理性政治的典型形式,它能够有效地实现政治目标,提高政治效率。
无论是学术还是政治,二者皆具有责任伦理。责任伦理是理性政治和学术研究的基础,强调在现代社会中,政治家和学者应该以理性为指导,对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以确保其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上个月我们23级的分论坛中,单影同学向我们分享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作品,虽然这本书的重点是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关联,那我在这里继续抓取其中关于“理性与现代性”的思想。
首先,在这本书中,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是追求利润,在此我补充一点,这里的<追求利润>指的是理性地追求利润。资本家在市场竞争中,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来分析市场趋势、制定经营策略,以及改进生产技术。这种理性追求利润的精神是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关键动力。
其次,韦伯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和职业道德精神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教徒将勤勉、节俭、诚实等品质视为神圣的道德准则,这些品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一种理性。
最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信仰逐渐从神秘、超验的领域转向理性、经验的领域。新教伦理强调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和行为,体现了宗教伦理的理性化趋势。这种理性化宗教伦理有助于世俗化进程的推进,从而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宗教社会学》首先,韦伯强调了宗教理性化的概念,即宗教信仰趋向合理的方向。他通过比较不同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不同教派,探讨了理性化在宗教中的表现。例如,在新教伦理中,韦伯观察到一种与世俗工作伦理相关的理性化趋势,这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次,韦伯观察到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而宗教的理性化对于这一进程有所助力。通过理性化,宗教信仰更容易与现代社会的理性、科学等价值观相协调,促进了社会的世俗化。这并不意味着宗教变得无关紧要,而是指宗教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更为详细的观点我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这本书跟大家分享。
四、《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在《西方社会学思想》一书中,书上描述了韦伯的理性主义有不同的含义,可以指系统论者靠世界观设计出来的那种理性化,精益求精抽象的概念,逐步从理论上把握现实;也可以指另外一种理性化,通过精益求精的设计,有计划有步骤的达到某种特定的实际目的。后一种是韦伯所谓的带有功利色彩的目的理性。
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韦伯指出,理性主要可以分为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韦伯对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表现在于他对社会行动的分析。在儒教与道教的第二节中,他将社会行动分为目标合理的行动和价值合理的行动,目标合理的行动,是指以能够计算和预测后果为条件来实现目的的行动,着重考虑的是手段对达成特定目的的能力或可能性。至于目标所针对的终极价值是否符合人们的意愿则不论。而价值合理性行动是指主观相信行动具有无条件的排他性价值,而不顾后果如何,条件怎样都要完成的行动。
儒教和道教都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儒教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追求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具有明显的理性特点。而道教虽然强调顺应自然,但也倡导内省、修身、养性等理性实践。这种理性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在《儒教与道教》的导言中,苏国勋指出,事实上,目标理性和价值理性都为以纯粹的形式在现实中实现过。任何实际行动总是既包含工具合理性的成分,又有价值合理性的因素。因此,韦伯进一步也指出合理性和非理性的相互转化,探讨了合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价值合理性之所以是合理性的,是因为行动者把追求的目标视为某种特定的价值,也就是说,只要行动者认为价值具有合理性,则他会不计后果的激情、理想、信仰所驱使。另一方面,目的合理性是因为行动职位追求利益的目的所驱使,把功利目标视为唯一的目的,导致行为方式的常规化。
不过在这本书中,我一直有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明白,就是我们称儒教为儒学或者儒家,是不称之为儒教的,儒学是否为一种宗教呢?
五、《印度教与佛教》在《印度教与佛教》这部作品中,韦伯的理性和现代性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韦伯在这部作品中分析了印度教和佛教的教义和信仰,指出它们都包含一定的理性精神。例如,佛教强调“四圣谛”和“八正道”,提倡通过内观和修行来达到解脱,体现了佛教的理性追求。印度教则有着丰富的哲学体系,包括瑜伽、梵志和数论等,这些哲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印度教的理性精神。
其次,韦伯探讨了印度教和佛教在印度社会中的影响。他认为,印度教和佛教的信仰和教义对印度社会的文化、伦理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印度社会的特点,同时也为现代性发展提供了某种基础。
六、小结韦伯通过对宗教、经济、社会制度和城市化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理性化与现代社会的紧密联系。他强调了理性化的多重面向,既包括文化和宗教层面,也包括制度和组织结构等方面,为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深刻而全面的分析。
【2023十一月论坛小结】:涂尔干的“道德”思想
在读了涂尔干这么多著作之后,我发现他对于人类行为背后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观念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的作品中,道德并非空洞的规范,而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选择、行为以及社会关系。
首先,涂尔干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常见场景的观察,呼吁人们在行为中蕴含更多的道德思考。他认为,即便是平凡的日常决策,背后也应当有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通过强调这种微观层面的道德,他试图唤起人们对生活中琐碎事务的重视,使之成为塑造品德的一个环节。
其次,涂尔干关注人际关系中的道德维度。他通过分析亲密关系、友谊和家庭生活,提倡在人际交往中注重互相尊重、理解和关怀。他认为,道德在人际关系中的体现不仅体现为道义准则的遵循,更包括对他人情感需求的关切和支持。这种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在涂尔干的著作中贯穿始终,强调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应当展现的善良和关爱。
此外,涂尔干关心社会中的公共道德。他通过对社会现象、政治问题的分析,呼吁人们在对待社会问题时保持敏感和责任心。他认为,每个个体的行为都与整个社会伦理的建构息息相关,每一个决策都应当被看作是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一种贡献或影响。
综合而言,涂尔干在其著作中通过对道德的关注,试图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参与中更加注重道义和伦理。他的观点旨在唤起人们对于道德观念的思考,并通过在个体行为中体现出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尊重,为建设更加和谐、善良的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我将以以下四本书中涉及“道德”的论述做一个小结。
一、《社会分工论》中的道德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关注社会分工对道德的影响。他提出了“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种社会类型。在机械团结中,成员之间相似性很高,共享相似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使得个体几乎是一样的。而在有机团结中,社会分工导致了人们在职业和功能上的差异,这就需要更为复杂和差异化的道德规范来维持社会的一致性。
他认为,道德并非来自于个体,而是来自于社会。道德在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它不仅仅是对个体的规范,更是社会的维系因素。道德规范通过约束个体行为,促使他们以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式行事,从而维持社会秩序。社会的力量和集体意识形成了道德规范。他把这种社会性的道德称为“群体性意识”。这种群体性意识是社会成员共享的一组信念、价值观和规范。
涂尔干还讨论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法律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体现,是群体性意识的正式化。法律在有机团结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差异性更大,需要更为精细的法律体系来调和不同的兴趣和价值观。
二、《自杀论》中的道德《自杀论》中,涂尔干认为,社会的一体性对自杀率有着深远的影响。社会一体性指的是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和融合程度。在具有较高一体性的社会中,个体更容易受到社会规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的约束,自杀率较低。相反,在社会分化程度较高、一体性较低的地方,个体更容易感到孤立和无助,自杀率可能较高。
强大的道德约束能够限制个体的行为,从而降低自杀的发生率。他将道德约束分为两种类型:积极的道德约束和消极的道德约束。积极的道德约束是指社会中存在的对行为的正面规范,例如宗教、道德准则等。消极的道德约束则是指个体对于社会失去信任和对道德规范的放弃,这可能导致自杀率增加。
三、《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的道德《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涂尔干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的产物,是为了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他将道德看作是社会对个体行为进行规范的一种手段,以确保社会的正常运作。
强调了群体意识对于道德形成的重要性。个体在社会中的交往和互动中,通过共享相似的信仰和价值观,形成了一种道德共鸣,这种共鸣有助于维持社会的一致性和团结。
此外,宗教仪式和社会礼仪对于道德的传递和巩固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仪式,个体对于社会的价值观和规范得以再现和强调,从而强化了道德的影响力。宗教的神圣概念也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关联。涂尔干认为,神圣的存在和道德规范相互支持,形成了社会共同体的基础。在宗教中,人们往往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体的力量,这有助于维系社会秩序。
四、《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在《道德教育》这本书中,道德由预先决定行为表现的行动规范组成,这些规范规定着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行动怎样举止得当。在规范中,有某种能够超出常规性观念的东西,即权威观念。权威具有强制作用,借助权威,人们能够理解所有承认高于人类道德力强加给人类的影响,人们才会按照被规定的方式行动。
道德由三种要素组成,分别是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和自主。
1、纪律精神是道德的首要要素,由行动的常规性与权威性构成,经常含有权威的意涵。人类各种各样的情感都必定处于各种限度之内,纪律的功能就是要保证约束这种欲望。只有通过或凭借这种道德特性,我们才能按耐住欲望,并为各种各样的渴望确定限制,并借助这种限制来确定人的各种活动目标。只有限制某种倾向,压制某种欲望,行动才能成为合乎道德的行动。
2、道德的次要要素是对社会群体的依恋。道德训练要求人们做出某种特定的行为,既然所有这样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特性,那么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也应该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也就是说,无论行为可能是什么,如果行为只指向行动者的个人,目的就不具有道德价值。因为道德是有共同属性的,如果一个人只追求他个人的目的,无论这些目的是什么都不能说,他履行了义务,也就是说他没有受到道德的限制,这就不是道德的。因此,道德行动追求的非个人的目的,他们是超个人的道德目标,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目标而合乎道德的行动,也就是根据集体利益而行动。如果人要成为一种有道德的存在,他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感到与社会一致,而不管这个社会可能多么低级。
3、道德的第三种要素是自主或自决。我个人认为自主是将前两种要素连在一起的桥梁。道德的前两个要素是社会的两个方面,纪律是作为“父亲”的社会,他对我们发号施令,促使我们尽职尽责。对群体的依恋就像是作为“母亲”的社会,是善的化身,吸引着我们。这样就可以说道德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似乎是一种权威,约束人,限制人,防止人做出违规之举;另一方面,社会是仁爱的保护对象,人从社会那儿可以得到人们的全部道德和智力养料。自主以可靠的知识将二者联系起来,不管是出于遵从规范还是忠于集体理想,我们必须对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尽可能栖息明完整的明了这些理由。自主与服从之间的差别就是是否有能力精准预测可供选择的行动过程的后果,自主会导致一种个人的决断,这种决断的基础是全面了解不同行动过程所造成的不可改变的后果,这样对道德法则的理解就促成了自主。
五、小结总之,涂尔干的道德思想在他的不同著作中体现了多个维度,涉及社会分工、宗教、道德教育等多个层面。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看,道德都是至关重要的。在理论上,任何持久的人类关系体系都必须被认为是本来就合乎道德的。还有一些强制行为的要素,而且这些要素代表着人们共享的善的观念,所以为社会的统一性提供了基础。在实践上,健全的世俗道德是国家健康乃至国家生存的条件,而人们的首要义务就是创建一种道德的共识。他的理论强调了社会对于个体道德观念的塑造和规范作用,为为后来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在道德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2023十月读书有感知:《社会学思想名家》】
在《社会学思想名家》中,作者科瑟教授追溯了每种社会思想主要形式的文化前提,也在一定程度上考察了他们后来的命运。除了对各种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考察之外,他还从社会学自身的角度对这些思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对于每一个经典学者的思想与其相似的思想进行比较,给我带来深入的思考。而通过对各种学者各自的生平经历、社会结构等具体背景联系起来的时候,便加大和加深了我对他们思想的理解。
例如上月,我在《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对马克思·韦伯的见解,只有强调分析中心在人类个体行动者理论,在韦伯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以及他的宗教社会学方面的认识之外,我在《社会学思想名家》之中又了解到,他强调历史与社会具有因果性,同时他用或然性来表述之间的因果性,强调意识与社会结构是多种联系的,并非只有马克思所述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通过对两本书籍的结合,加强了我的了解。
【读书有感知:《社会分工论》】涂尔干这本书主要描述了两种概念,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涂尔干论述道,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就是由机械团结的社会逐渐向有机团结的社会发展的过程。所谓的机械团结指的是人与人之间机遇相似性建立起来的团结,而有机团结与之相对,指的是由社会分工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存在高度意志性的团结。
涂尔干对社会变迁的讨论是从团结入手的。围绕社会团结,涂尔干分三卷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劳动分工的功能,也就是与之相应的社会需要,劳动分工得以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分工的反常形式。
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劳动分工的功能。在涂尔干之前,其实也有不少学者讨论过社会分工,就比如说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使财富的重要来源。在亚当斯密的基础上,涂尔干提出劳动分工的道德影响比经济作用要更为重要,它真正的功能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团结感,劳动分工的最大作用在于形成社会。
接下来,涂尔干分析了社会分工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他首先驳斥了分工的来源是人类持续不断的追求幸福的愿望。涂尔干认为,每个人只能享受属于他们自己那个时代的幸福,他们并不会因为没有享受到我们这个时代所拥有的文明而产生任何的痛苦。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是社会分工产生的直接原因,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社会密度的恒定增加和社会容量的普遍扩大。他通过实证资料证实了这一说法。他借助法律这种看得见的符号来研究社会团结。第一种是以刑法为代表的压制法所对应的机械团结,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相似性所导致的团结。之后,他重点讨论了有机团结和与之对应的以民法、商法、宪法等为代表的恢复法。这种法律并不具有抵偿性,而只是将事物恢复原貌。除此之外,他还强调了影响分工形成的两个次要因素,集体意识越发微弱和遗传性集体意识退化为个人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他也意识到分工与有机体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和更新条件也有关。
在第三章,涂尔干总结到,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相似性的基础上,有机团结以个人的相互差别为基础。机械团结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集体人格完全吸纳了个人人格,后一种团结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行动范围,都有自己的人格。分工越停留在低级水平,压制性法律相对于协作性法律就会越占优势。涂尔干认为,社会分工细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分工越精细,每个人所承担的工作就越具体。,各种职能和劳动形式才能够得以发展。由机械团结的社会逐渐向有机团结的社会发展,是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最后,涂尔干重点分析了分工的三种反常形式,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分工的松散和混乱现象。
在全书末尾,涂尔干重新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他提出社会学研究不是要让传统习俗重新复活,而是应该家境更多的公平因素,把不平等的外部条件统统消除掉,这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学者对社会的高度关怀。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固然会出现分工的各种反常形式,如失范、不平等、强制松散等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提倡倒退回传统社会,而是应该建成一个民主、自由、法制的现代化社会。尽管涂尔干这本书最早写作于19世纪末,但是某种程度上,这对今天的中国社会也是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的。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我们生活的环境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解社会发展和变迁的机制,对我们理解中国社会存在的种。这种问题和不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想这也是我们阅读和学习经典的一个重要作用。
【读书有感知:《自杀论》】《自杀论》和《社会分工论》内容十分密切,基本上可以称之为《社会分工论》的续篇。在《社会分工论》的最后一部分,涂尔干对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病态(失范、不平等、强制松散等)进行了分析,由此强调社会中各种现象的发展与增多都是由于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社会病态所引起的。
在《自杀论》中,涂尔干把自杀分为三种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和由于社会混乱所引起的自杀。
首先,涂尔干驳斥了《自杀论》是由于精神失常而导致的。他认为,自杀不是一种性质不同的精神错乱,精神错乱只是自杀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是有限的部分,所有精神错乱的自杀都没有任何动机,或者是纯粹想象的动机所引起的。因此不能把自杀和精神错乱紧密的联系起来,甚至从归纳推理上来看,社会自杀率和各种神经衰弱的倾向也没有任何明确的关系。总之,在非社会因素之中,不是精神错乱导致的自杀,也不是神经衰弱导致自杀,也不是酗酒导致的自杀,而是个人知道后果后进行的主动性自杀。
之后,涂尔干又探讨了自杀率的提高是否与种族和遗传有关,但是通过数据证明,自杀只有在个人的体质不加拒绝时才可能发生。自杀不是以上原因所带来的后果。
经过前人的分析,得出自杀率占首位的几乎都是夏季,而涂尔干经过数据证明,白天有利于自杀,是因为这时候各种事物最繁忙,人际交往错综复杂,社会生活最紧张,这是社会生活最沸腾的时候。而冬天是休息的季节,故自杀率较低。
紧接着,涂尔干又分析了仿效的现象。他认为,当一种行为有一种类似的、以前由别人完成的行为的表现作为直接的先例,没有明确的或不明确的思想活动,介乎这种表现和实施之间来影响这种重复行为,则效仿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自杀的念头不是传染的,自杀是出于一种集体的决心,一种社会协调一致,而不是出于一种简单的传染。因为这个区域内的社会环境到处一样,所以这样一种自杀的倾向或思想才是通过仿效来传播的。反之,如果没有仿效的对象或者榜样,则不会有效仿。
以上无论是遗传还是仿效,或者是气温等,都是非社会因素。实际上,通过这种排除法,得出自杀率的倾向必然取决于社会原因。
自杀分为三种类型,首先是利己主义的自杀。利己主义的自杀主要来自个人思考的忧郁与享乐,伴随着对现实的疲惫和对其他事物的漠不关心。而利他主义的自杀主要来自于社会规则、个人良知与尊严产生的义务性。当一个人脱离社会时,他很容易自杀,而当他过分的与社会融为一体时,他也很容易自杀。如果说利己主义的自杀是由于个性太强,那么利他主义的自杀则是由于个性太弱,由于社会过分使个人从属于社会故引起自杀。最显著的利他主义自杀的案例则是军人的自杀率,因为军队的风气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原始社会风气的残余。当人的活动时常并由此受到损害时,则是异常的自杀。表现为愤怒与失望,是欲望情绪与环境的不相适应。
关于如何控制自杀率的增高,涂尔干提出要加强人的社会化,减少利己主义自杀与反常自杀,使人在社会中感受到归属感,融入社会的同时,也感受到个人存在的价值。
在这本书中,涂尔干运用了大量的图表数据,展示了实证主义的优势。对数据的使用与分析,为自杀论提供了说服力。那我们以后写论文,是不是也应该多做调查,或者学习SPSS的使用方法,将理论与实际或者说数据证明相结合,既重视定性研究,也不能忽视定量研究的巨大优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打好文章底层基础。
【读书有感知:《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主要讲述了职业伦理、公民道德、财产权和契约权的四个问题,将《社会分工论》中的团结的理念进一步铺展,强调集体意识的重要性,并强调国家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集体意识的重要性,涂尔干认为人们彼此之间负有义务是因为他们同属于某个确定的社会群体。当一个人成为罪犯,即他脱离了所在的群体,罪犯即指那些与群体及家庭或宗教和政治秩序相对抗的人,所有威胁到社会政治结构的人,总而言之,他们违背了集体的意识。
关于国家的作用。国家代表着众多的社会情感,国家的责任就是制定某些对集体有利的表现,将团结确立为现代国家构成和建设的途径。国家的目的是执行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目标,而个人只能是施行这一计划的工具。只有设计好社会环境,个人才能充分的实现自身集体机智的管理,才能更少的妨碍个人发展。
此外,国家是民主制的。在民主制中,人们之所以要遵从法律,是因为法律表达了公民的意志,人民之所以服从法律,是因为人民希望它成为法律。遵从法律的真正根源,实际上是对事物之间自然的相互关系的明确,表达个人特别是民主制中的个人对法律的遵从,仅仅取决于他对法律性质的认识程度。
在这本书的思想中,职业问题是涂尔干研究的一个焦点。他认为,一个人想要生存于社会之中,首先要成为国家的公民。不过,他们所遵守的规范却是多样化的,共同构成了所谓的职业伦理,在各个社会之中,我们都可以找到并起作用的各种各样的任务,而所关注的恰恰是这些任务中的伦理问题。
在这本书里,涂尔干对于财产的一个定义颠覆于我们以往之前对财产的定义。在涂尔干定义不可转让的才叫财产,如若财产不被占有,财产就不是财产。获得财产有两种主要方法,或者通过契约或者通过继承,这跟我们往常普罗大众认定的财产的定义是完全相反的,我们认为的财产是有形的一些资产,比如说货币、房、车等等。但是对于涂尔干来说,不可转移的才叫财产,财产由物的隔绝状态造成,其从公共领域中被分离了出来。这种隔绝具有神圣的起源。
这本书虽然叫做《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但是有一大部分内容在讨论契约的演变,还有经济学家,法学家,道德哲学家关于伦理与道德的看法。因此,对于后半部分尤其是讨论环节,我没记住太多的东西,因为各学者对于道德的讨论是我暂时没有特别关注的地方,但是这一部分的讨论,让我对道德问题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还是不能畏难,应该再仔细点。
【书单】 2023.9.13—2023.9.31《在野之学》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册》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册》
【基本情况】我来自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所学的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管理方向,因此,我对于社会学的了解是不充分的甚至连皮毛都没有触碰到,这点在我阅读西方社会学理论上面尤为体现,比如我在阅读第一章托克维尔的社会学理论便感到困难。我深知我的知识是浅薄的,在同窗同学已经在阅读涂尔干、韦伯等名人时,我只能从最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开始读起,我深知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对接下来阅读的重要性。以下是我这个月以来所阅读的书目感想。
【读书有感之《在野之学》】在受到我的导师孙新华老师的指引下,我首先读了贺雪峰老师的《在野之学》,了解阅读对于当代研究生乃至博士生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我们总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实际上教师的教大于学生的学,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非常弱的。学生为了得到奖学金,加满综测等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变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同时还是因为参加如此多不那么不重要或者说根本不重要的事情将自己所余下的课外时间碎片化,只完成老师所布置下的任务,对经典阅读了解甚少,无法掌握基础知识,更无法通过阅读基础知识锻炼背后的思维与逻辑能力。甚至考研的同学也只阅读过跟所考学校相关的“二手书籍”,成为应试教育下的产物。
对此,贺雪峰老师提出“两经一专”,“两经”即阅读经典和经验质感,“一专”是指专业化,其中,阅读经典尤为重要。通过阅读经典,一方面可以磨砺学生的心性,试想下学生通过8107式阅读,将时间集中化,如何不增加学生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书籍,读硬书,硬读书,由浅入深,由外到内,不断的去粗取精,将知识加以思考与内化,从而掌握一般性的基础知识,在通过这样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能够锻炼思维,训练的分析能力。此外,老师与同辈群体的督导能使主动性较低的同学提高自主性,使学生加入读书会,利用组织化阅读的优势帮助学生避免懒惰性。
当然我也存在一些疑惑,比如在做田野调查式,如何平衡阅读经典与田野调查的时间,如何避免高强度阅读模式带来的与快速发展的网络化的脱节,我相信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会更加打开思维,解决我目前存在的问题。
【读书有感之《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读《在野之学》花了我三天的时间,而读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却足足用了我整整14天的时间。对于跨考社会工作的我,再去读社会学的书目其实是很晦涩难懂的,无论是读托克维尔还是福柯或者是布迪厄等学者的思想,对于我来说都过于深奥,把握不住重点,这点在我以下的读书报告中也有体现。只能说现在处于“读硬书,硬读书”的阶段,我相信再过一两个月,这种情况会有好转。
[ 此贴被杜楠楠在2024-12-09 23:3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