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知行读书会24级分论坛(更新至第一期)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邵雨晨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4-05-30
最后登录:2024-12-27

 知行读书会24级分论坛(更新至第一期)

2024.08.05
知行读书论坛2024级研究生第一期:涂尔干与韦伯宗教思想的比较

主讲人:许思佳
主持人:赵珂
评议人:陈万柱
整理人:李申冬
参与者:李申冬、邵雨晨、曹帅星、吴林静、许思佳、朱承睿、赵珂、陈万柱
参考书目:《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赵珂:
      今天是24级第一次的读书论坛,本次论坛的内容涵盖两个部分,首先,许思佳同学作为首位主讲人,给我们分享她的主讲内容;最后我简单讲一下参会的感受,以及分享交流之后所学到的方法和经验,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补充,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部分,大家掌声欢迎!

许思佳:
       这期的主题是涂尔干和韦伯在宗教社会学方面的比较。宗教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吸引了众多社会学家的关注。在我读过的两本书中,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都体现了社会学界对于宗教研究的热忱。以下是我以这两本书为基石,对涂尔干和韦伯宗教思想差异的总结,希望能引起大家对宗教社会学更深入的思考。
       首先,他们在研究宗教的路径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涂尔干倾向于把宗教视为社会事实,并主张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宗教,从而发现其本质。例如,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他批判了其他学者关于宗教起源的学说,认为宗教的神圣性信仰只能来源于群体生活。因此,涂尔干特别强调整个社会,认为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应从社会现象中寻求解释,这可以说是从外部对宗教进行研究。他的研究侧重于宗教的社会功能、仪式象征和图腾等方面,尤其关注宗教如何促进社会团结和道德秩序。
       相反,韦伯主张从内部对宗教进行研究,将其视为影响个人行动的社会现象,并通过教会教规教义和宗教伦理等方面揭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通过对自由劳动之理性组织、法律行政机构、理性主义等中介变量的层层分析,回答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在世界上质的形成与量的扩张的影响程度。韦伯认为,宗教的核心问题是通过信仰使人的灵魂获得拯救。因此,韦伯的研究主要体现了对宗教内在的倾向。
        第二个不同点是对宗教的定义。涂尔干习惯于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下一个严谨的定义。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他定义宗教为“一种与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和仪轨将所有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之为教会的统一体制内。”简而言之,宗教信仰加上宗教仪式,通过教会这个载体结合起来。而韦伯没有为宗教下明确的定义,他更注重对宗教的历史探究和其教义教规的阐释,是对一种现象的追寻,而不是给宗教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第三个不同点是对宗教功能的认识。涂尔干认为,宗教的主要成分不是教义,而是集体仪式活动,通过宗教仪式促进社会整合。他认为宗教仪式以共同目标把人们团结在统一的社会活动中,通过活动持续加强信仰情感和道德责任,从而促进社会整合。例如,基督教的礼拜仪式通过将具有共同信仰的人结合在一起,增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韦伯则更注重宗教教义的内容研究,认为宗教对人的功能主要通过教义发挥作用。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分析了德国路德教的职业观、法国加尔文教的天职观和英国清教的禁欲主义,总结出新教教派信奉天职观和禁欲主义伦理观。他认为,宗教对经济的影响更为重要。
        第四个不同点是对宗教未来发展的态度。涂尔干在研究过程中夸大了宗教的作用,将社会视为神,认为宗教起源于群体生活,宗教信仰和宗教的起源都来源于社会。他认为宗教永不消亡。而韦伯则认为,随着财富的增长,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和天职观的作用逐渐减弱,宗教的影响力在减弱。他认为宗教力会被世俗化打败。
       总结起来,涂尔干认为宗教的力量非常强大且作用重大,宗教永不消亡,而韦伯则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宗教力量在减弱。以上是我通过《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两本书对涂尔干和韦伯宗教思想差异的比较总结。希望这些对比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谢谢大家。

赵珂:思佳准备得非常好。比较其实也是一种输出方式,通过路径、定义、功能和态度等方面,对这两位大家的宗教思想进行了全面比较。他的总结相当完整,许多观点很有她自己的理解。接下来,我们邀请万柱同学进行评议。

评议:
陈万柱:
       刚刚许思佳同学通过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和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两本书,比较了涂尔干和韦伯在宗教研究上的四个方面的差异:研究路径和侧重点、对宗教的定义、宗教的功能、以及宗教的态度。许思佳的总结非常全面,为我们展示了这两位学者在宗教问题上的不同侧重点,使我们对宗教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接下来,我想就以上内容对两者在探究问题上的分歧进行总结。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并批评指正。
       首先,许思佳同学提到,涂尔干认为宗教是社会事实的一种表现,体现了社会的集体意识和道德规范;而韦伯更注重的是宗教信仰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他们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研究方法的不同:涂尔干倾向于使用演绎的方法,他喜欢提出大胆的假设,通过自己的研究进行论证,最终得出结论。比如,涂尔干在研究中批判了其他学者关于宗教起源的学说,认为宗教的神圣性信仰只能来源于群体生活,从而发现宗教的本质。而韦伯更注重归纳的方法,从历史事实中归纳出基本规律和理论,然后用来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例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通过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详细分析,回答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与扩展的作用问题。
2.宗教的社会功能:涂尔干从社会学主义的角度研究宗教,强调了宗教在社会团结和秩序中的作用。他认为,宗教的主要成分是集体仪式活动,通过宗教仪式可以促进社会的整合,强化信仰情感和道德责任。例如,基督教的礼拜仪式将具有共同信仰的人结合在一起,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韦伯则更注重宗教与经济等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他研究了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和天职观,认为这些宗教信仰对经济行为和社会结构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3.研究的深浅程度:涂尔干的研究集中在宗教的仪式、象征、图腾等组织制度层面,注重外部社会现象对宗教的影响。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应从社会现象中寻找解释。韦伯则更多关注思想观念层面的研究,从内部视角探讨宗教对个人内在气质的影响。例如,他通过分析新教伦理中的教规教义,揭示了宗教信仰对个人行为和社会变迁的深远影响。
4.对宗教未来发展的态度:涂尔干在研究过程中夸大了宗教的作用,认为宗教起源于群体生活,把社会当作神,模糊了神圣宗教与现实社会的差别,认为宗教永不消亡。韦伯则认为宗教力会被世俗化打败。他指出,随着财富的增长,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和天职观的作用逐渐减弱,宗教的影响力在减弱。例如,韦伯认为,新教徒在勤勉劳动中获得了财富,但随着财富的增长,人们对现实的热爱增强,宗教的力量逐渐减弱。
       这些分歧为我们现在进行宗教研究提供了许多启示。首先,我们应采用多维视角分析问题。现代宗教研究可以借鉴涂尔干和韦伯的不同视角,一方面关注宗教作为社会事实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结构,另一方面探讨宗教信仰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及社会变迁。其次,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要注重方法论的多样性。无论是演绎方法还是归纳方法,都提醒我们在学术研究中要结合多种方法,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以获得更加全面的理解。此外,这两位学者在宗教问题上的分歧和不同侧重点启发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运用批判性思维,不断质疑和讨论先前和当前的研究,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最后,这些分歧也启发我们探讨更具体化的课题,如宗教与世俗化、宗教组织与信仰、宗教与个体认同、宗教与经济等方面的关系。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评议,谢谢大家。

赵珂:万柱讲得非常好,我想补充一点。刚刚提到韦伯和涂尔干在研究方法上的不同,确实,韦伯的确更倾向于归纳和解释。思佳只看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一部作品,但韦伯还有很多关于宗教的著作,比如他研究中国的宗教、印度的宗教和犹太教等,这些都可以放在一起比较。他研究了世界各地的宗教,就是归纳解释出韦伯他认为的理想型,即他认为什么宗教或精神能够促进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他在研究中不仅采用归纳法,还融入了解释法,这体现了他的综合方法论。然而,他的研究可能带有个人偏见,比如他认为儒教和道教不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认为这些因素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个观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因此,我们需要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韦伯的观点,考虑到他个人的偏见以及他所使用的方法论的局限性。以上是我想补充的内容。现在我们进入讨论环节,大家有什么想要讨论的呢?

自由讨论:

许思佳:在阅读这两本书时,因为我主要在做比较,所以准备了一个问题想与大家讨论一下。在刚才的讲解中,我提到涂尔干认为宗教主要是通过仪式发挥作用。这些仪式将具有共同信仰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各种仪式对人们进行规训。例如,一些仪式要求禁欲或禁止某些行为,或者在某些部落,进行割礼等仪式。这些仪式通过具体的行为来发挥宗教的功能。另一方面,韦伯认为宗教主要是通过其教义来发挥作用。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研究了三个教派的天职观和禁欲主义,这些都是教义或伦理的内容。因此,韦伯认为宗教通过宗教教义来发挥作用。那么,涂尔干认为宗教通过仪式来发挥功能,而韦伯认为宗教通过教义来发挥功能,大家觉得宗教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呢?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赵珂:涂尔干研究仪式,主要论述的是仪式如何促进社会团结和维护社会秩序。我感觉不是对人的直接规训,而是通过信仰将人们主动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社会整合,强调宗教仪式在促进社会团结和稳定中的作用。相比之下,韦伯的侧重点是宗教教义,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他研究了天职观,教义告诉信徒要禁欲、积累财富而不是消费,以此来获得上帝的救赎。我感觉这更像是一种规训机制,这种规训引导信徒去积累财富,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涂尔干和韦伯的研究侧重点不同。涂尔干关注的是宗教仪式在社会整合中的作用,而韦伯则关注宗教教义如何引导经济行为中的作用。

许思佳:我觉得师姐说得非常好。刚刚我想到一个“规训”的概念,实际上涂尔干的宗教仪式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规训。涂尔干提到的宗教仪式和韦伯的伦理教义,其实都是一种规训方式。涂尔干的宗教仪式不仅仅包括做礼拜,还涉及到允许或禁止某些行为。例如,回族不可以吃猪肉,或者一些原始部落要求成年男子进行割礼。这些仪式虽然听起来荒谬,比如要求人们去一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不吃东西等,实际上都是一种规训。通过这种仪式,个体获得了部落成员的资格。所以,即使是看似虐待自身的仪式,也是宗教规训的一部分。包括规定人们在特定时间参加特定活动,穿着特定服饰等,这些都是涂尔干在书中提到的宗教仪式发挥规训作用的体现。韦伯的规训主要体现在教义中。例如,他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到的禁欲主义和天职观。这些教义也是一种规训,鼓励或禁止特定行为,告诉信徒要积累财富而不是消费,以获得上帝的救赎,从而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无论是涂尔干的宗教仪式,还是韦伯的宗教教义,都是一种规训方式,宗教通过这些规训来发挥其功能。

李申冬:我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刚刚思佳和师姐的讲解都非常精彩,让我想到一个新的角度,就是规训的问题。涂尔干的宗教主要起到了规训的作用,他通过将不同的人整合在一起,实现整体的协调。通过宗教仪式和集体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秩序,这种规训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整体协调性。与此不同,韦伯的宗教规训则更多依靠教义来实现特定目的。我认为这两个方向可以用韦伯的行动合理性理论来解释。在我看来,韦伯通过教义规训人,更多的是关注目的合理性。他的核心在于通过宗教教义将原本在前资本主义时代中懒散的劳动者或贪图享乐的企业家转变为勤劳且禁欲的个体。他的目的在于通过教义塑造出一种符合资本主义精神的行为模式,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相比之下,涂尔干的宗教规训则更倾向于价值合理性。他的重点不在于改变个人的行为模式,而在于通过统一的宗教仪式和集体活动实现社会的团结和协调。对于涂尔干来说,宗教的作用在于促进社会的合作和统一,而不论其教义是否朝向资本主义还是封建主义。他关注的是集体的统一性和协作性,而不是具体的目的。总的来说,韦伯的宗教规训注重的是目的合理性,通过教义实现特定目标;而涂尔干则注重价值合理性,通过宗教仪式实现社会的团结与协调。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

李申冬:我还想补充一点,刚刚思佳和师姐提到儒教的内容,让我想到,实际上,我们对韦伯的理论不能全盘接受。韦伯在研究宗教时带有其时代的偏见,他所处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工业革命为欧洲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在那个时期,西欧社会对亚洲地区常常持有东方主义的偏见。例如,黄祸论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韦伯的视角可能只关注到亚洲宗教与欧洲宗教的差异和不足,却未必全面理解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中国的宗教普及率与欧洲不同,这是因为中国历史上并非一个以宗教为主导的国家。中国的科技进步,如活字印刷术,虽然早于欧洲,但机械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大量廉价纸张的涌入,使得欧洲的宗教传播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在这种背景下,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本圣经,宗教的传播和社会控制力因此达到了历史上的空前水平。韦伯能敏锐地察觉到宗教对社会的影响,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但我们需要批判性地反思他的理论,认识到它们背后存在的时代和文化偏见。在吸收韦伯理论时,我们应当合理筛选,对有益部分进行批判性吸收,而不是全盘接受。

邵雨晨:我想进一步探讨一下韦伯和涂尔干在研究宗教时的方法论差异以及他们对宗教未来发展的观点。韦伯采用的是工具合理性,他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分析宗教如何通过教义影响人的行为。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韦伯关注的是宗教教义如何塑造个体的经济行为和社会角色。他的研究聚焦于宗教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因此他的分析中常包含一定的目的性倾向,即宗教如何通过其教义达到特定的社会和经济目的。相对而言,涂尔干使用的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他主要关注宗教的社会功能和起源,分析宗教在社会中如何产生作用,而不是单纯地聚焦于个人行为。涂尔干试图从宗教的本质和功能出发,探讨它如何促进社会团结和协调。他的研究更注重宗教如何在社会中发挥整合作用,而不是宗教如何直接影响个体行为。因此,涂尔干的分析较少关注具体的行为目的,而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功能角度进行探讨。这些方法论上的差异也反映在他们对宗教未来发展的观念中。韦伯在他的研究中展现了对宗教未来的悲观态度。他提出“理性的牢笼”理论,认为宗教逐渐被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性化进程所侵蚀和消解,导致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逐渐减弱。他认为宗教的功能和影响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消散。相比之下,涂尔干则对宗教的未来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他挖掘了宗教存在的根本原因,认为宗教源于集体意识,是社会团结和协调的重要基础。涂尔干认为宗教的集体意识和社会功能使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因此宗教会继续存在,并在促进社会整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总结来说,韦伯和涂尔干的观点和方法论差异为我们理解宗教的社会功能提供了不同的视角。韦伯关注的是宗教如何通过教义影响个体行为并与现代资本主义相互作用,而涂尔干则关注宗教如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促进社会团结和协调。这些差异不仅揭示了他们对宗教的不同理解,也为现代宗教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李申冬:我认为,对这两位社会学家的宗教观念进行比较,揭示了一种有趣的悖论。涂尔干,一个秉持实证主义的方法论,通常将社会现象视作客观的研究对象,竟然从价值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寻求全人类的解放和社会的深层次整合。与此同时,韦伯,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悲观的视角冷静地分析社会的演变,揭示了社会正在走向一种计算性的目的合理性。这种悖论展示了社会学的独特魅力:在科学的客观研究中寻求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在悲观的分析中发现理想的社会进步。这种复杂的对立和融合,正是社会学作为学科的魅力所在。

吴林静:我比较认同思佳的观点,即涂尔干和韦伯在研究宗教时的侧重点不同,主要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涂尔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始社会中的宗教,探讨其如何作为社会团结的力量,维护社会秩序并促进社会整合。他关心的是宗教仪式如何通过规范和整合社会成员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韦伯则在资本主义时代进行研究,他的重点在于宗教如何与资本主义互动。尽管我未读过他的书,但我推测韦伯可能在探索宗教是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支持,或与之对抗。在他提到的“积极膜拜仪式”或“消极膜拜仪式”中,这些仪式具有规训人们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并最终促进社会团结。总的来说,无论是涂尔干的研究还是韦伯的分析,都涉及到宗教如何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无论是通过仪式还是教义,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团结。

赵珂:关于涂尔干为什么要研究原始宗教,而不去选择高级社会的宗教的补充,包括你们在讨论中也提到韦伯选择的高级社会宗教进行研究,而涂尔干选择原始社会的宗教,涂尔干选择原始宗教的原因就在于原始宗教会获得宗教本质的洞悉,宗教本质是什么,在于它把社会区分为神圣社会和世俗社会,神圣社会是权威和理性的,而现实社会则是日常生活的,现实的和世俗的,现代宗教会掺杂一些意识形态比较高的因素,比如说经济因素,很难去把握宗教的本质是什么,而原始宗教意识形态比较低,更能去体现知识和道德的统一。

朱承睿: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涂尔干和韦伯对宗教的不同看法。虽然我没有读过韦伯的书,但我可以就涂尔干的理论做一些发言。涂尔干认为宗教主要通过宗教仪式发挥作用,而韦伯则认为宗教主要通过教义来发挥作用。我倾向于支持涂尔干的观点,即宗教仪式在宗教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以伊斯兰教为例,每天的五次祷告,无论身在何处,都需要严格遵守。这些仪式不仅强化了信仰,而且通过不断的实践,使信仰深深植根于人的内心。如果没有这些仪式,信仰可能会逐渐被遗忘。此外,宗教仪式还为宗教赋予了神秘感和与世俗的界限,使宗教更具独特性。我在阅读涂尔干的《原始社会的宗教生活》时,发现他也强调了仪式的重要性。例如,他讨论了美洲和澳洲原始部落的禁忌和仪式,如外婚制和图腾崇拜。这些仪式不仅具有社会功能,还反映了原始宗教的本质。图腾作为一种原始宗教的形式,虽然不属于教义的范畴,但它在仪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涂尔干研究原始宗教的原因在于他希望揭示宗教的本质。他认为,原始宗教相对纯粹,不受经济或社会因素的干扰,因此能更好地反映宗教的核心。他认为,宗教将社会划分为神圣的领域和世俗的领域,通过这种划分来统一人们的信仰和行为。韦伯的研究重点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宗教作用,他可能关注的是宗教如何通过教义影响人的行为和社会发展。而涂尔干则通过研究原始宗教,探索宗教如何作为社会团结的力量,促进社会整合。两者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不同,也反映了他们对宗教功能的不同理解。

曹帅星:截止目前,我还没有阅读过涂尔干和韦伯关于宗教的书籍,因此我的发言只能基于目前的见解,这肯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不过,我还是想分享一些个人的想法。我比较认同韦伯的观点,即宗教主要通过宗教教义来发挥作用。原因如下:首先,每种宗教都有其核心的教义或纲领性精神文件,这些教义指导着宗教的信徒。宗教仪式通常是为了服务和维系这些教义。因此,我认为韦伯关于宗教通过教义影响社会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当然,我也很赞同其他同学的观点,这次的讨论非常深入且富有启发性。

许思佳:在思考宗教的未来发展趋势时,我最近和申冬同学进行了一次讨论,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及年轻人对宗教的态度。然而,我们的讨论仍然相对局限。涂尔干认为宗教是永不消亡的,而韦伯则持悲观态度,他认为宗教会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俗化的增强而逐渐消散。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对宗教未来发展的看法。特别是,你们认为宗教在全球范围内,或者在特定国家例如如中国或欧洲的影响力和作用,是在增强还是在减弱?你们是否认为宗教的未来发展趋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曹帅星:我还是分享一些基于我所见所闻的而得出的观点。我认为宗教不会完全消亡,但它确实会经历世俗化的过程,对与社会的控制力会得到削弱。下面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首先,以极端宗教主义为例,比如阿富汗的塔利班。他们在治国过程中严格依照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的教义行事,但在实际操作中,塔利班临时政府为了得到各国对其政权合法性的认可,在一定程度上在宗教政策方面也做了一定退让,他们也不得不面对世俗因素的压力。虽然有些行为,例如女性不得随意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限制女性受教育权等等,仍被各国所不认同。但是这已经实现或表明即使是宗教极端主义者,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世俗化的影响。其次,以中国为例。各种宗教组织在中国必须遵守党的管理和相关规定。虽然宗教教义仍然存在,但它在实际运作中必须适应国家的法律和政策。这种调整反映了宗教在面对现代化和世俗化压力时也在积极的寻求改变。因此,我的观点是,宗教可能不会完全消亡,但会随着世俗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发生变化。宗教在当今社会中会继续存在,但它的形式和实践方式会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邵雨晨:我认为,宗教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消亡。虽然它的形式和影响可能会变化,但宗教的存在有其深刻的根源。宗教满足了人们在面对痛苦和困境时的需求。当现实世界无法提供合理解释,或无法给个人的痛苦一个安慰时,人们常常转向宗教寻求支持。宗教为信徒提供了一种解释世界的框架和精神寄托,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困境时找到意义和希望。宗教信仰帮助人们应对现实中的无力感,让他们相信自己的痛苦是有意义的,甚至可能为未来的幸福铺平道路。即使在现代社会,许多人仍然经历痛苦和困境,特别是在战乱或贫困的地区,这些地方的民众更容易寻求宗教的安慰。对于这些人来说,宗教提供了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的解脱和支持。因此,我认为宗教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它持续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

吴林静:我也认为宗教不会消亡,但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确实会有所下降。与原始社会相比,现代社会中许多传统的宗教仪式,特别是那些以消极膜拜为特征的仪式,比如触犯禁忌就会受到惩罚的仪式,已经不再普遍。现代社会的宗教仪式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形式上也趋于简化。在原始社会中,宗教往往是维系社会秩序和集体认同的重要力量,但这种大范围的宗教凝聚力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很少见了。现代社会中的宗教仪式通常局限于小规模的社区或个体,像部落这样的广泛集体信仰已经不多见,除非是一些边缘的邪教组织。尽管如此,宗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一些人群,比如老年人。正如邵雨晨同学提到的,宗教对他们来说常常是精神寄托。比如,我身边有一位长辈,每当遇到家庭大事,比如亲人手术或子女考试时,他总会去庙里拜佛、求菩萨保佑。这种宗教行为虽然不如以前那样广泛,但仍然在个体生活中发挥着安抚和支持的作用。因此,我的观点是,宗教在现代社会中不会消失,只是它的控制力会减弱,但它仍然在为一些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寄托。

李申冬:我非常认同吴林静的观点,认为宗教不会消失,但在当代社会的控制力会减弱。我认为宗教的本质并不在于其教义的具体内容,而在于它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将不同的人群组合在一起。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世俗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宗教将逐渐消亡,特别是那些依赖于迷信的传统宗教。然而,世俗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影响的是传统宗教,例如那些信奉神灵的宗教。实际上,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可能催生新的宗教形式,比如以科学为核心的宗教信仰,这反而是世俗化的一种表现。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过程中,宗教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会呈现出更多的亚群体,同时这些亚群体内部的整合能力也会增强。这种现象意味着尽管宗教的整体影响力可能减弱,但它在特定的社会角落中仍会存在,并且可能会形成新的宗教形式。这些新兴宗教通常范围较小,控制力也比较局限。另一方面,当社会的集体力量或控制力增强时,也会出现相应的反抗力量。这种反抗力量有时会以宗教的形式出现,例如之前欧洲的一个年轻人为了反对罗马教皇的权威,自创了一个“飞天意面神教”,其教义宣称宇宙的本质是一团会飞的意大利面。这种宗教虽然看似荒诞,但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对精神需求的真实反映。总的来说,我的观点与吴林静的看法一致。我认为宗教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不会消亡,尽管其控制力可能会因为社会分工的细化而减弱,但它仍会在社会的各种角落中继续存在并发展。

赵珂:涂尔干他是研究宗教时,他的关键词在与社会团结和社会整合,传统社会是机械团结,能够通过宗教发挥一种整合的作用,那现代社会则是有机的社会,宗教的作用会逐渐减弱,会被一种新的职业伦理道德所取代。但我觉得什么算是宗教是值得探讨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儒家思想讲究中庸,我们把它称为宗教了吗,其实不是,但是西方学者的观点比如说韦伯却称为儒教。从这一角度而言,我们如何看待宗教的作用其实具有多重视角,如果我们从宗教的本质和组织形式来探讨这个问题,会发现宗教并不会消失。宗教作为一种组织方式和信仰体系,虽然形式可能会不断演变,但其核心功能以理想和信仰的方式将人们聚集在一起,那依然存在。如果宗教仅仅被视为一种信仰和仪式的集合,它可能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但其组织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不会消失。从韦伯的视角来看,他提出了“袪魅”这一概念,指的是宗教中的巫术和迷信。随着现代社会科技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迷信成分会逐渐被剔除。例如,现代社会中的宗教可能会更加注重精神寄托和文化感悟,而不是传统的迷信仪式。因此,宗教会在保留积极功能的同时,逐步摒弃消极的迷信成分。总的来说,宗教的核心功能和社会作用仍然会保留,只是形式和表现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宗教会继续以新的形式存在,但它不再以封建迷信为基础,而是以更符合现代社会的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方式出现。

朱承睿:在讨论宗教的发展趋势时,有人认为宗教会永不消亡,而有人则认为宗教可能会被逐渐取代。我的观点是宗教将永远存在,因为即使在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和法律完善的背景下,宗教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和科学逐渐脱离宗教的控制,这种变化对社会有好有坏。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法律的完善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人类作为生物体,仅仅依靠法律来约束自身是不够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额外的精神和道德约束,这种约束有助于个人的自我管理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进步,宗教的形式和影响力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核心功能和对个体的约束作用仍然存在。虽然宗教的影响力可能会减弱,但它提供的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南,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依然不可或缺。因此,我认为宗教不会消亡,它将继续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继续为人们提供精神和道德上的支持。

李申冬:我再补充几句。刚才大家的观点都很接近,普遍认为宗教不会消亡。学姐提到的宗教定义不同的问题,让我想到了一点。我们进行研究和讨论,不仅仅是为了理解宗教本身,更是为了应对现实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当我们说宗教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永不消亡时,实际上这是因为人类需要通过这种社会组织来结合在一起。然而,深入研究宗教问题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处理现实中的某些宗教现象或问题。比如,韦伯研究宗教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合理性,试图为其民族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同样,我们研究宗教也应该服务于现实需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辨别和破除迷信,同时保留和维护对社会有益的宗教因素。学姐的发言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将理论束之高阁,而是应当将其与现实紧密结合,服务于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实际需求。

赵珂: 接下来,大家可以交流读书时的疑惑或者是交流读书的方法。

陈万柱:我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读书。

赵珂:我可以顺着万柱简单说一下参会的感受以及我学到的一些读书方法,希望能够帮助你们找到成长的方式。
      首先就是说什么是务虚,其实我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意思,然后我就去搜了一下它主要包括思想交流、理论探索和战略思维的突破。开交流会是提供了一个平台,与同期同学以及师兄师姐老师们交流,能够在互动中获得很多有价值的收获。务虚还强调着重从形而上的层次反思。为什么要反思,生活中会发现共产党人不断需要开各种会议,那我党为什么需要开务虚会,目的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像一种抽丝剥茧的过程,把自己不断的变革和改变通过自我革命与深入的讨论,去找到最好的自己。
        怎样去务虚?开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即批评和自我批评。我觉得也可以把这个环节带入到无论是检查汇报会和论坛交流中,反思自己一个月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首先对自己进行批评,然后接受他人的批评,这需要参与者在交流中勇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有刀剑向内的勇气,这样做可以帮助个人保持先进性,不断突破自我,使自己变得更强大。会发现和以往的交往不同,我们平常的交往是把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隐藏起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别人,但是为什么把自己的不完美暴露出来我们还能交到朋友,前提是每个人保持真诚和善意,勇于面对问题和挑战,红红脸,出出汗,反思自己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把缺点变成特点,把特点变成优势。
      其次,这次参会的最大感受就是心灵上的净化和境界的提高。刚刚你们讲涂尔干提到宗教仪式信仰去促进社会团结,其实我感觉这也是一种仪式,看到一群有理想和信仰的人,就会感受到他们的步伐一致,都是以学术为志业,建设有主体性的社会科学,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贡献智慧。每个人都是有温度,关爱学生;是纯粹的,以学术为主;是轻盈的,淡泊名利。生活中,大家都太功利和短视了,都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利益,本来你可能是一把利刃,但是会因为太多的外在符号的加成,磨的一个一个都是缺口,就变得不锋利,变得很趋同,大家都去工作,如果你去读博,大家就会觉得你很不同,但是在那样一个环境中,读博不再显得异类,而是成为一种共同的追求。
      最后,关于自我成长和解放自己。我们强调要有主体性,对于自己来说要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和目标,分清哪些方面到底是对你们成长有用的。对于我们现在阅读经典来说,读书、写作和表达是三个重要方面。一是读书服务于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我之前也不懂到底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我总觉得读书读不懂,就一直拿读书的数量和读懂的程度来衡量,但是我这种思想就是把读书当作一种任务,而不是服务于自己的成长。怎样去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才是重点,包括张老师在会上说了怎样去训练,核心就是学习作者提出什么问题,他是以什么方式去回答他的问题,而不是说结论,结论是知识,知识会忘却,但能力不会忘记,会身体化;二是写作。有想法就要多输出、多练习,读书不要去赶进度,有是需要停下来慢慢思考的过程。在开会交流时也学到了一些写总结的方法进行分享,第一记笔记使用卡片法记录灵感,而不是单纯摘抄。那一页那一段你有什么想法及时纪录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这样,当你最终进行总结时,可以轻松回顾和整理你的思路,而不是从头开始回忆书中的所有内容。这样做不仅帮助你更好地总结书籍的核心观点,也能使你的思考过程更加系统和有条理。硬书没有说容易的,只能说比较难读和难读的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难度的,要捉住作者论述的结构,尝试做思维导图,二是特别难读,搞不清楚逻辑结构的,可以尝试做二三百字总结,搞清读者在书中在讲些什么内容;三是表达,一定要认真听,多思考,多交流,多训练。要认真倾听他人,注意自己在交流中的触动点,培养问题意识,并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别人讲话时,就会觉得一句话一个词可能会特别触动你。即使当下你可能觉得无法准确表达,但如果某个点打动了你,试着表达出来,即便逻辑不够清晰。可以花几秒钟思考一下,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触动。多交流是很重要的,和优秀的同学交流,你会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圈子,要保持开放,积极参与。方法就是特别是在读书汇报时,尽量不要依赖稿子,而是尝试脱稿表达。你会学会如何构建自己的框架,写框架。这对你的思维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不要依赖稿子念,每次依赖稿子念的总结,可能只是在重复二手甚至三手文献的观点,而不是你自己的深刻理解。
      虽然开会交流时外校的人,思维跳跃,表达流畅,但他们之所以能做到,首先是专注听的状态,我们也要发思自己在开会交流时到底有没有全身心参与其中,其次就是他们经过了大量的练习和训练。我们也可以通过练习来提升自己,不要只停留在读稿的层面。也许我们感到压力,觉得自己无法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这种感受很正常,不要因此失去自信。读书的目的在于训练你的思维能力,要学会如何有效训练自己,认识差异,正视差距,并且拒绝自我设限。虽然功利通常与现实和金钱相关,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个人成长的背景下,提升自己,明确自己成长的方向,了解哪些方面对你的成长有帮助,哪些则不那么重要,其实这也是功利的一面,但它却是服务于自我的成长,也可以视为一种激励。希望你们能从中获得启发。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讨论,欢迎随时提出。

邵雨晨:很多专业课的书太晦涩了完全看不懂应该怎么办呢?

赵珂:我读懂的地方其实也不是很多,一开始就很焦虑和内耗,和大家交流之后,普遍存在这一状态,读书一方面你训练的是你自己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训练的是你自己的专注程度。8107它是一种状态,不是说你读懂了多少,不要拿读懂去衡量,不要拿量去衡量,慢慢来比较快。

曹帅星:是按照书单上作者的顺序读,还是按照书的内容关联性读呢?

赵珂:都可以呀,你可以选择一个主题和你自己的读书兴趣去读经典,去读硬书,到时候依据主题进行串联,也可以选择作者的顺序读,到时候把握一个大家的思想脉络,去总结和输出,不要让读书成为一种束缚,可以在一个月开始就想好这个月读写哪些主题和人物的书,有主体性和灵活性选择硬书。

赵珂:如果没什么还需要交流的,本期论坛就到此顺利结束,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与发言,希望大家探索出真正适合自己、解放自己和成长自己的方式!
[ 此贴被邵雨晨在2024-08-12 15:35重新编辑 ]
Posted: 2024-08-12 15:1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安大知行读书会

Total 0.315992(s) query 3, Time now is:12-31 00:3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