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刘瑞成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刘瑞成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1
威望: 1 点
金钱: 10 RMB
注册时间:2016-04-05
最后登录:2016-06-09

 刘瑞成读书报告

书单:弗洛伊德  《狼人的故事》
            霍欣彤    《完全图解弗洛伊德》
            王晓明    《成长的烦恼》
            《道德经》
            《中国历代帝王》
            从武汉回来一个月了,不得感叹时间的速度。这是第一次在论坛发帖子,不知道为什么注册了三次都登录不上。又重新注册了一次。那天读书会上老师让我们读名著,让后我回来看的第一本书是《狼人的故事》。
          以前只读过一本弗洛伊德的书。是那时候上课学到弗洛伊德,就去看了《梦的解析》。梦的解析还是比较容易懂的,看完后收获还是很大。这次看的是《狼人的故事》。讲的是弗洛伊德的一个“狼人”的案例。这是他的五大案例之一。这本书并不是只讲了狼人这一个案例,还有小汉斯和鼠人。考研的时候背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现在真的接触,读到弗洛伊德的书,不得不说的是,真的是读的一知半解。或许我该在读一遍。在这里只说说我读懂的部分吧。主要是首先是小汉斯的故事。在治疗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对案主早年生活经验的探索,加上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分析整个过程。他从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分析案主,案主似乎试图掩饰自己一些不为人知的习惯,但是他的一些无意识的行为总会出卖他。不得不说,小汉斯的俄狄浦斯情节有目共睹,该治疗的实现与小汉斯父亲的精心记录是分不开的。他从日常生活之中,像日记一样记录了汉斯的日常生活,并科学的分析汉斯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最后五岁小汉斯的恐惧症的治愈适于弗洛伊德的治疗和他父亲的协助分不开。通过对汉斯幼时生活经验和压抑与阻抗的分析等成功治愈小汉斯的恐惧症。狼人的故事主要是对一个患有强迫性心理症的治疗。这个故事由案主的一个梦开始。案主曾经做梦窗子打开,房间外的胡桃树上坐满了白狼,引发其极大的反映。然后弗洛伊德从释梦的角度逐渐减轻其心理压抑。走出梦魇折磨。鼠人的故事,父亲的去世和心爱姑娘的离开都让他想入非非。他总会以一些附加条件来限制自己的某些行为。这一切都是强迫性心理症的体现。强迫性心理症和歇斯底里症的一个区别就是歇斯底里症虽然也是内心极度纠葛,但是在纠葛的同时也会伴随失声和手足剧痛的状况,甚至会对重要的事情间接失忆。我在想很多电视剧里失忆的情节是不是就是这么一个情况,内心极度纠葛,突然失声或者失忆,然后在同样极度悲伤的状况发生时一下子发声或者想起来......
        因为第一本书没太看懂,所以又看了第二本《完全图解弗洛伊德》补了一下课,当然这肯定是通俗易懂的,在这本书里了解了弗洛伊德早年复杂错乱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洞察万物,分析心理的基础。看到了一些和书上不一样的弗洛伊德。。。
          《城长的烦恼》一书主要是介绍了城市的变迁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老虎的饿死、熊猫的发福吸引我饿哦们眼球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以这样势利的眼光来办公益那么公益早晚会被功利所吞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逐渐变成培训机构,公共设施和财产变成赚钱的工具,公益在变,城市在成长,成长有烦恼。城市原有的风貌经过一两年的洗牌,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可言。深深触动我的一句话,“有钱人真是有钱啊,乞丐也到处走着,淮海路上什么样的人都有,一起走着。”啼笑皆非,两极分化。作为一个没有交通工具的学生,在以脚步丈量马路的同时,我常常看见车窗里探出头来的狗狗,穿着比我华丽的衣服,我也时常看见学校超市二楼街角午睡在楼梯转弯处的农民工,睡着我不愿多看一眼的脏被褥。我是一个平常人。跻身在这忙碌的校园生活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不公平,可是,什么又是公平呢?社会发展的脚步太快,我无暇去思考,就这样忙碌的生活,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思考,这样的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看着身边崛起的一座座城,一幢幢楼,快节奏的生活,是快乐还是烦恼。传统的中国文化,慢节奏的原始社会,与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是城市加快了步伐。书里用东京街头的快餐店的慢条斯理与上海快餐店里的催促拥挤相对比,用车让人和人让车作对比,用找不到取款机的东京街头和遍地取款机的上海街头对比,引发我们对城市的思考。我大学在滨州,这是一个生活节奏很慢的城市。人少的原因吗?我不会知道,但是吃饭的时候不会像大城市一样拥挤,早晨的八点道路也不会赌城济南的四点半。城市的中国式发展,我们该如何思考。城市的快节奏快的是人们的生活,还是那急切的心理。一大波相亲节目铺天盖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相亲节目的忠实观众。但是你可以思考,这些相亲的男女多是事业有成的金领,优秀的条件为什么使他们成为剩男剩女。因为他们根本都没有时间去谈论感情生活,他们的奢侈品可能不是宝马车子兰蔻香奈尔,而是感情生活。对待爱情也开始急不可耐只追求效率,后来离婚率随着楼层也升高了。不禁思考努力奋斗挤进一线城市难道就是为了每天花费五小时在上班的路上,这种生活真的能与农家的田园生活相比吗?但是中国在发展,城市在发展,“城”长得烦恼需要我们的思考。世博会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需要我们思考,需要我们改变,与城市的成长与时俱进,这才是美好的中国式发展。
      后边两本是出于兴趣而读的。关于《道德经》是因为我比较赞同老子的无争无为的境界。对于《中国历代帝王》的阅读完全是因为对历史了解太少,希望读书以明志,还有一点小八卦的心理,或者说看古装剧可以找穿帮。
      下个月将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提高阅读效率。
                                                                                                                        2016年4月10日周日晚于滨院
                                                                                                                        刘瑞成
书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是比较忙碌的一段时间,二十多天以来实习工作的总结,毕业论文的修改以及五一小假期、与毕业同步而行的各种工作让我每天过的忙碌而又充实。这二十多天主要是读了三本书。分别是涂尔干的两本:《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以及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在读书的过程之中,读名著所遇到的困惑与求知欲在不断战胜春末夏初的倦怠。对于第一本《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了解比较多一些。因为遇到的困惑多,所以下的功夫也大了些,可是不得不说,还是很多不懂的地方,期待有人能够共同探讨。在这里先引用书里笛卡尔的一句话:“在科学真理的链条中,最初的环节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很赞同这一句话。做学问和研究,要像发现亘古不变的真理,就必须探讨这些最初的、未经雕刻修饰的东西。涂尔干认为先验论者是理性主义者,他们确信这个世界是有逻辑面向的,理性能够把这个面向准确的表达出来。宗教把这个世界分为两个基本的领域,一个领域包括神圣的事物而另一个领域包括的是凡俗的事物。我对宗教了解的并不多,但是这样想来,宗教是的确发挥着这样的作用的。靠着这种特殊绝对的异质性区分神圣与凡俗。二者界限明确,人们不会随便将其混为一谈。但是,二而也并非没有任何关联。二者之间通过仪式连接起来。凡俗向往、追逐神圣就必须有所抛弃。二者是不可能相互接触又独善其身的。
    然而宗教和巫术之间又存在着巨大的区别。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石村存在着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纽带。这就提到了信仰。在宗教的信奉者之间,他们有一系列共同的信仰,有强大的凝聚力。而在巫术之中,个体与巫师萍水相逢。不存在这种纽带关系。宗教是一种既与众不同,又神圣而不可冒犯的事物之间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与所有信封宗教的教徒结合起来形成教会。如果有机会接触到信仰宗教的人,我们可能就会意识到信仰的力量。
    谈到信仰就不得不引出图腾。说来惭愧,我对此了解很浅。以至于在阅读的过程之中多次遇到困难。在我最初的意识里,图腾肯能就是一种象征符号,很多人把图腾印到身体上,这就形成了纹身。我的了解就是这样。但是读书后,我发现图腾不仅是一种象征符号,而且是一种严格的标识,具有很大的维系力和辨识力。书中在讲图腾的时候讲到了弗雷泽的《金枝》。幸运的是在2014年学民俗的时候阅读过这本书,书里对于各种细节的介绍记忆犹新。就是对那些最原始的仪式进行剖析后分析原始的部落生活。金枝是说部落所守卫的一棵树上的树枝。这棵树由部落逃奴所日夜守护。其他逃奴有资格与之决斗,只要战胜该守卫者并取下这棵树上的一截树枝(就是所谓的金枝),便可成为新的森林之王。作为基本宗教的图腾制度,涂尔干认为弗雷泽将图腾和原始的宗教崇拜混淆起来了,这是弗雷泽广泛容纳各种仪式的结果,其实,二者的差距是巨大的,要想真的了解真正的图腾制度,必须回归原始社会。所以在本书中作者将研究定为原始的社会,这里以澳洲为研究对象,因为这是最原始的。图腾便是通过一种信仰建立起动物与植物之间的联系。弗雷泽认为原始的宗教制度是怀孕性的。在这里本书讲到的动植物之间的各种联系与弗雷泽之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弗雷泽的研究处处充满着神话的色彩。
    生活中我们常常或看到宗教信徒做礼拜。社会这种服与力量与生气的作用格外明显。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政治的、经济的、或者宗教的团体都要认真的定期举行聚会的缘故。因为在聚会上,团体成员通过一道表明宗教信仰,使他们的信仰重新被唤起了。这不得不使我联想到各种考前动员大会,姑且说我们这是凡俗的聚会,但是不得不说,在这种氛围之中,某种共同的力量仿佛逐渐变得强大,在这种氛围之中,似乎每一个成员都热血沸腾,唤起了无形的力量,置身其中,热血沸腾。这种集体行动所凝聚的力量会如同雪崩一样不断沸腾的。
    然而,宗教生活之中所举行的各种仪式将信仰的作用放大,体现了纽带的力量。在各种膜拜中以消极膜拜所体现的各种仪式让人叹为观止。在仪式之中,以成年礼为例,为了保持仪式的圣洁,身体和精神都要备受折磨。全部仪式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预期与偶然事件的不确定性又大大增加了人们参加仪式的信心。举例子来说自然界降雨、繁衍与自然规律相结合使得人们更加充满信心的举行仪式。所以在我看来宗教生活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我对宗教了解的比较少,在读书的过程之中所遇到的困惑还需要不断探索。
    第二本书《实用主义与社会学》致力于介清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从普遍性的意义上探求实用主义对于理性的关系。从民族上来说,法国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理性的文化。从哲学传统上探讨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关系。对于社会学中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是有待谈论的。经验主义比较注重内心和感觉,在我看来就像我们所说的感性。而理性主义更加侧重于理性。认为理性可以作为一切的来源,独立于感官认知,可以作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各章节部分也分别对各个社会学家的见解和看法进行了的介绍。大三时候学习西方社会学史的时候曾跟随老师探讨过这些内容,但是作为一名社工的学生还是需要努力。
    第三本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这是我读的卢梭的第一本书。卢梭作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前驱,这本书的也是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制作。参照旅行家的游记,论述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是私有制。他也认为应该从最原始的部分在研究不平等。抛去桎梏人们思想的枷锁。去除这些社会性的东西。从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状态之中的人,那些野蛮人和未经文明开化的原始人,遇到困难或者说是攻击之时的状态是窜上蹿下,掷石头,抛石子来进行攻击。就人和动物来说,人在幼年时期的状态是比较长,幼年期比其他动物长,寿命比其他动物也要长一些,所以在这一点上人与其他动物差不多是平等的。原始人不断进化和发展逐渐拜托了自然,同质性减少异质性增加,开始经过社会化,家庭出现,私有制的开端也就打开了不平等的基础。人和动物之间的差异和不平等显现出来。于是人和动物出现了不平等。财富的分化出现的穷人和富人,战争出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一切的一切奠定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读书简单但是真正的读懂并融入自己的见解并非这么容易。接下来的一个月继续阅读名著,对于名著还需要静下心来深入的阅读,才能有所收货。可能读书所带来的充实只有量的积累后才有质的收获。
                                                           

                                                            2016年5月6日
书单:《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社会契约论》卢梭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这本书全文都是在讨论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坦诚地说,这本书我没怎么读懂。就我看的说一说吧。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者一种理性的缓解。上片的第一章,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当时,新教的出现是终止了一些流于形式的规定,实行了一些更有效率的规定。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的。“吃好睡好,二者择一”一语道破二者的区别。天主教更为恬静,更少攫取欲,哪怕收入不高但是向往安稳的生活;对于新教徒而言,他们选择吃的舒服,机会名利双收但是担当风险。谈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以前说道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别的时候,不恰恰就是天主教徒与新教徒的真实写照吗?传统保守的中国人特别强调中庸之道,愿求安稳平淡的生活。西方人则热烈而富于挑战,敢于冒险。
谈到资本主义精神,书中以富兰克林为例将资本主义精神解释的淋漓尽致。“善付钱者是别人钱袋的主人”。富兰克林这句话告诫人们要有借有还,讲求诚信。但是韦伯看来,前付钱的目的依然是成为别人钱袋的主人,这是一个功利性、目的性的信条。目的是成为别人钱袋的主人,大资本家就是不断的剥削追名逐利。
第四章谈论到了禁欲主义的四种主要的新教形式。加尔文宗、虔信派、循道派以及在浸礼运动中分裂出来的一些宗派。禁欲主义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在实际的历史发展中,大多数情形是加尔文教的禁欲主义,或是受到其他禁欲主义运动的模仿,或是成为灵感的源泉,或是作为各个不同原则在发展中以资比较的材料。虔信派力图在团体内过一种摆脱了尘世的种种诱惑,在一切细节上都按照上帝的旨意行事的生活。真正皈依者的教会,这对所有真正的虔信派团体都是如此——希望通过强化了的禁欲主义来享受此生与上帝合一的福佑。循道宗作为一个晚生子并未给职业观念的发展提供任何新的东西,它的重生仅仅为预定论被抛弃后,作为禁欲行为的宗教基础的德行教义提供了一种补充。所谓禁欲主义所反对的邪恶是指对财产的占有和占有财产的诱惑力。
《社会契约论》 让·雅克·卢梭
  Man was born free, and he’s everywhere in chains.
  Liberty can be gained but never regained.
英译的这两句实在是太漂亮了!
个人感觉社会契约论还是比较易读的。尽管领会起来还是比较费力,但是起码能专注的读起来。通读全文不难发现,全文至始至终都在提“约定、原则、条约、契约、公约、条款”一些词汇。读完全书,我不得不佩服卢梭清晰的思路和恰到好处的比喻,或许这种天才就真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导致我这一后辈哪怕阅读他举得例子都得在脑海中反复论证,好像知识不能完美整合而无法理清思路,然后再返回阅读,拜倒在名著脚下。在他的眼里,世界都是小的。或许我这小学生看来世界好大好大当真是读书少不得要领不能把世界完美整合了吧!
在谈及转让之时,卢梭提到:“社会契约所规定的这一转让,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共同体在接受个人财物的时候远不是剥夺了个人的财务,恰恰相反,它只是确保了个人对它财务的合法占有;它把具有当成了正当的权利,仅仅把享有转变成了合法的所有权。”这一段体现了对权力的严格划分,财务的归属权和所有权各归其主,而不会混乱,从而保证了公民社会的稳定。“社会契约远不是破坏了自然地平等,恰恰相反,它用道德和法律的平等取代了自然状态强加给人类的任何身体上的不平等,所以人与人之间如何在体力上合只能上不平等,都通过契约、通过权力,人们变得平等了。”这就是社会契约保证社会平等的作用,而公平和平等恰恰是安邦定国的根基。
“权利可以被代表,但一直不能。”“主权是一部分人的意志,是不可分割的“正向自然赋予了每个人控制他肢体的每个部分绝对的权利一样社会契约也赋予了政治共同体控制它的成员的绝对权力,正是这种权利处在公意指导下的时候,正如我们以上所说的,就拥有了主权这个名称。”这是社会契约的赋权作用。是主权拥有者所属的权力成了明文规定,这就相当于当今的法律。确保了其权威性。
“社会契约的目标就是为了保护缔结条约者。”“制订法律的人不能发号施令,发号施令的人不能制定法律;否则,法律会被立法者的感情所左右,而且要经常维护他的不公正,他的偏袒的判决就会经常索嗨他的工作的神圣性。”这体现了一个制定法律的相互制约作用。避免了权力过大,为所欲为的恶果。拥有权力的人想要制定法律,为了公正性起见他必须辞掉他的职位,所以很多城邦邀请外邦人来制定法律以确保权力的公开公正。
在《论政府的不同形式的建构原则》一片中,卢梭提到“还有一点是无疑的,即随着负责的人越来越多,公共事务的处理就会越来越慢;大机构过于强调审慎而忽视运气,他们失去机会,他们如此长时间的深思熟虑,以至于失去了深思熟虑的好处。”这一点我们是有目共睹感同身受的。在机构臃肿、办事人员众多的社会之中,办事效率反而低,人多力量大便成了悖论。这和和尚挑水的道理一样,人多的就会相互依赖扯皮从而一事无成。现在很多的地方再精简办事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论君主制》中提到“征服一个国家比治理一个国家更加容易。”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就像一头狮子征服了这个森林但是从他拥有森林的那一刻他就不能放松,因为随时有其他强者虎视眈眈。由此而言,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当领导的潜质的,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所以他开始借助于强大的法律来规范这一切。
《论主权如何维持自身》之中谈到“除了由于那些不可知的事件所必需的特别集会之外,国家中还必须要有固定的、定期举行的集会,而且什么事情都不能废除或终止这些集会。”这可能和宗教的定期集会一个道理。就像基督教的做礼拜一样,定期的集会可以在群众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然后更有利于精神的加强,或者说就国家而言,社会的稳定。这让我想到集体行动的力量。在集体行动中,人们的情绪亢奋、集体意识开始高涨,这种情绪在集体制中不断的上升,最后实施行动。所以说在集体行动之中人们有时候会做出许多单个人无法做出的事情。或许这也是国家定期举行集会的原因。加强人们的主权意识,形成强大的向心理。
卢梭的民主自由思想贯穿于全书,很多思想的表达真的是叹为观止,我发现自己真的是很不会写读书笔记。只能一边阅读一边摘抄,读完回味的时候还能留下一些东西,然后谈谈一己之见。就要毕业了才发现图书馆真的好神圣,读书真的是一种力量。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涂尔干
阅读了涂尔干的这本书,不仅扩充了知识,而且加深了对于涂尔干的了解,似乎读懂了一些他的情怀。该书共有十八章。从职业伦理讲到公民道德,其中在公民道德中又从国家与个人的关系讲到民主制,第十章独立成章论杀人,看到这里我总会想到涂尔干的《论自杀》。之后陆续论述了从财产到契约。
    在第一章中讲到,“从某种意义上说,牧师和士兵的意义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在规定的范围内令行禁止完全是强制性的。有时候,医生有说谎的义务,不能告白真相。而其他职业却可能有一种相反的义务。所以,在每个社会里,我们都可以找到并行起作用的各种各样的义务。我们所关注的,恰恰就是这一部分的伦理问题”谈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这就涉及我们要运用到专业价值观在道德和职业伦理之间衡量。
同时,作者借助了法团的演进和规范作为例子来讲述职业伦理。讲述了在大工业体系之中借助主题关系和社会的有序化来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惟有依靠自身动力,惟有依靠事实和经验的压力,才会形成这样的重新分配”这种重新分配势必也会促进社会而公平和稳定。
作者提到民主制的形式一方面可能是大多数人的意志,另一方面,民主制在保证民主的同时也是在对大多数人的控制。不同的政体有不同的意义,真正了解它的真面目还得追究其根源,只有全面的把握了这些东西才能加深我们了解公民义务的起源和基础。
2016年6月9日
[ 此贴被刘瑞成在2016-06-09 12:49重新编辑 ]
Posted: 2016-04-10 20:42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134320(s) query 3, Time now is:11-23 07:2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