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09 — 0922
书单: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陈嘉映 《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第一次如此郑重其事地读一本书,同时也是第一次读哲学类的书,原本想的是既然一个哲学大师都不了解,那从谁开始读都是一种开始,于是一上手选择的就是《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的代表作。陈嘉映教授评价海德格尔的行文风格,“喜欢以矛盾式的语句惊动读者”,的确,初读《存与时》完全摸不着头脑,一是因为海德格尔的文风,并且他一开始就打算将这本书写得高深艰涩;二是因为翻译自德文,陈嘉映教授通篇的长句,一些与中文意思相左的概念词,这些都是阅读的障碍。几度放下之后,被推荐了陈嘉映自己所著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当作是《存与时》的导读,相比之下通俗易懂一点。因为两本书关联度甚高,一脉相承,所以就不分开报告了,而且都还在研读过程中,只能就我已经看过的部分,作一些浅显的交流。
海德格尔原本主攻神学,准备从事牧师行业,直到二十出头,因为《论“存在者”在夜里士多德那里的多重意义》这篇论文的影响,他弃神学转投哲学事业。在海德格尔正式走上哲学道路之后,有一个对他影响和帮助很大的人——胡塞尔。早年海德格尔对胡塞尔十分崇敬,机缘巧合得以师从胡塞尔,做他的助教,二人过从甚密,海德格尔可以随时查阅胡塞尔未出版的手稿,深受其现象学的熏陶;胡塞尔也积极地帮助海德格尔出版书籍、评教授等等。虽如此,但其实二人对哲学的见解差异很大,这在海德格尔声名鹊起之后表现得更加明显,胡塞尔喜欢从体系方面穷究基本概念的结构联系,而对哲学史既无兴趣也无专研,而后一方面恰好是海德格尔的专长。遂二人逐渐交恶。
海德格尔认为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很多提法难以接受。胡塞尔讽刺海德格尔的哲学立场是人类学立场,达不到真正哲学的层次。这段经历涉及到海德格尔在现象学领域的成就和影响,虽然师从胡塞尔,但是实质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出入很大,他后来更是很少提及胡塞尔的现象学,就连其教授就职演讲也与胡塞尔的现象学毫无关系。也难怪胡塞尔说他是现象学运动的背叛者。
海德格尔一直关注的是“存在”问题。
在《存与时》的扉页上,印着柏拉图的一段话:“当你们使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然而我们虽曾相信懂得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海德格尔认为自柏拉图开始,存在问题就已经在被遗忘,它逐渐被埋没在众多的成见之中,而现在有必要将存在问题重新提出来。
陈嘉映讲,山脉、洪水、教堂、国家、拉斐尔的画、古罗马、人都存在、我们跑遍海角天涯遍觅远古当今所遇到的事物都存在。到处都是存在者。但何处是存在?
“一旦要去把捉存在,我们总似扑空。”
存在的意义飘忽不定,我们可以明确感知存在者存在着,山川鸟兽都存在着。我们每时每刻碰到的存在者,是在存在中来照面的。
存在是通过存在者通达,但不是所有的存在者都可以做到。于是海德格尔提出“此在”的概念。他认为只有懂得对存在发问的人,才能够领会存在。不是因为人是理性动物或社会动物或作为任何一种特定存在者,而是因为人能够领会存在,所以海德格尔才提出人而把人称作此在。
此在是存在通过人展开(即有所领会)的场所和情景。
此在有两项特质。一是此在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其存在,就会对自己的存在有所领会有所作为有所改变;二是此在包含着向来我属的性质,“向来我属”指的是人作为存在者的存在,无论什么时候这个存在都是属于他自己的,无关他人。但向来我属又区别于传统的唯我论,因为“在世界之中”是此在生存的先天的基本依据。这两个特征都要从“此在在世界之中”来探索。
这里海德格尔提出“世界”的概念,世界像此在一样根本不是一件现成的东西。意思是说,世界不是附加到已经现成存在的万物之上的;相反,是世界的出现使万物有一个世界并从而存在者才能如其本然地显现、存在。世界不是无数事物的聚合,也不是单纯想象出来的观念,它其实比任何可以真实感知的东西更加真切。
只要我们在诞生和死亡、祝福与诅咒的路径上被迷狂地拥入存在,我们就依然臣属于世界。
随后海德格尔提出了“用具”、“寻视”等概念来讨论世界与世内存在者。世界不存在于世内,它不是世内的事物。世界意指存在者如何存在而非存在者本身。世内存在者分为上手状态(工具或器物作为某种东西来使用)和现成状态(看待上手事物的一种角度)。对工具的使用,首先揭示着世内事物的存在的,任何用具又通过其用处而指向别的用具。如此一说,使用也是一种揭示,使用有它自己的领会和认知,于是这种方式被称之为“寻视”。寻视跟随用具被用于何处,而得到其能够有何用处,该用具又是另一用具的用处。
例如,鞋是一种用具;作为用具,它不只是鞋,它指向的上手状态是穿鞋。它不仅向前指向穿鞋状态,还向后指向它的成分来源,比如毛皮、线等等,而这些又指向动物、森林等。这些联系被海德格尔称为“因缘关系”。陈嘉映教授承认这样翻译有些不妥,但确实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中文。
因缘最终指向于此在,此在和世界其实没有更多的区别,“此在生存着就是它的世界”,世界是此在的外化。
也就是说,人和世界具有统一性,而统一性又包含着差别。
前面海德格尔讨论了世界与世内存在者,他接着向存在者发问。
谁在世?
此在在世。但此在是谁?“此在向来是我的存在”。但这个我又是谁?海德格尔不接受“我”的给定性。
有人认为,可疑的是感觉材料、外部世界、他人的心思;而我和在我之内的一切,诸如善意、思想、统一人格之类,则是明白无误的。我的生存当然是我自己的,只要我活着,我就真正地活着。
但海德格尔却并不认同。
[此在只要生存在世就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共同来照面”的还有他人,他人与此在存在方式一样,二者共同在此。
海德格尔说,他人从此在身上把存在拿去了,这些他人不是确定的他人,任何一个他人都能代表这些他人。人本来属于他人中的一员,但又要将其称之为“他人”,就是要掩盖人从本质上属于他人。
这些他人,就是“众人”。众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众人对文学艺术怎样阅读判断,我们就怎样阅读判断。
众人展开了他的真正独裁。
此在在日常状态中从来都不是它本身,而是众人。海德格尔把此在日常存在的基本方式称为“沉沦”。
沉沦的基本样式是闲谈、好奇与两可。
在闲谈中,人们的意思总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共同地在同样的平均状态中领会所说的事情,到头来只是闲谈了一番。平均领悟从来无法分辨什么是原始创造的东西,什么是学舌得到的东西,大家都可以振振有词地闲谈。
好奇是指众人的猎奇心理,这种心理仅仅止于看。好奇与观察探究不同。
两可是闲谈与好奇的联合,不仅现成摆在眼前的事情人人都知道都在议论,而且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未发生,众人也会大发议论。这让真实的创新在未来到公众面前就已经变得陈旧。
“先行的议论与好奇的预料被充当为真正发生的事情,而实施与行动反倒成了姗姗来迟与无足轻重之事。”
海德格尔声明这三种状态都不含有道德评价。这一切都是在更原始的生存论维度来看待的。
前面叙述的概念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结合陈嘉映教授的哲学概论做出的解释,而且上述概念海德格尔又细分了很多小的概念,比如“烦忙”、“烦神”等,我选择了舍弃旁枝末节,此举可能会偏离海德格尔的思想,而且将几百页的书简写至千百来字,肯定无法准确清晰表达出大师真正的内涵。海德格尔本人也说,每一篇对其哲学的陈述必然导致不幸,直到《存与时》本身也会导致对哲学的不幸。然而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尽管理解粗浅,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分析。希望会有更多的人去读《存与时》,去读海德格尔,领会他更多意蕴,使不幸减少。
[ 此贴被wenhengs在2017-11-14 10:3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