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李琼读书报告 更新至12月11号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李琼读书报告 更新至12月11号

时间2017 11 10——2017 12 11
书单《资本论》第二卷
    《劳工的力量》贝弗里。西尔弗
    《马克思传》弗。梅林
第二卷主要阐述资本的形态变化与周转以及社会总资产的再生产和流通。
一、资本的形三种态
      资本是可以增殖的价值,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有三种存在方式即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通过这三种资本的转化完成资本运动。
      在货币资本的运动中,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资本,是因为货币可以购买劳动力,从而获得一个不花分文就可以取得的剩余价值实现增殖,这里需要的社会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工人完全对立,工人只有被雇佣的自由。货币资本的循环以货币资本为出发点和复归点,但每次周转结束后,新的货币资本比原来的增加,这可以清晰得看出资本循环运动的目的。
      其次,在生产资本的运动中,以生产要素为流通起点和终点完成资本的再生产。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的产物,当它进入资本家个人的消费中时,进行的是简单再生产,当剩余价值货币化后而转化为资本时,进行的是扩大再生产,但货币通常要积累一段时间达到最低限度才能执行资本职能。
      而在商品资本的运动中,起点商品形式的资本是已经增殖的价值,而区分于前两者是预付资本的价值。
      这三个资本并非各自完成它们的循环,而是为了便于我们的观察,才将它们的循环区分开来。社会资本分割为这三种资本,在时空上同时存在,相继进行从而完成产业资本的周转,并且促使一切生产转化为这种大规模的商品生产。
      资本的循环运动要通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在这两个领域停留的时间之和为周转时间。流通时间会影响生产过程,因为流通的时间越短,资本的效率越高,越快速的发生增殖。实际上,流通领域只发生价值的形态变化而不创造新价值,所以在流通领域内由于商品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不会把价值追加给商品,比如商人从事买卖而付出的劳动费用,这些费用要从资本的总价值中被扣除。但有两种费用,即保管费用和运输费用要追加到商品价值中去,前者是为了保持商品的使用价值,后者是为了加快使用价值的消费。
二、资本的周转
      根据生产资本的价值周转方式,生产资本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价值部分固定在劳动资料上,部分转移到商品中去,每次转移的价值实现货币化后,不在当年进行实物补偿而要积累起来,直到固定资本全部转化完毕即不再有使用价值时才进行实物补偿,相反,流动资本的价值在每次资本周转时一次投入流通,在周转结束时又一次取出,获得实物补偿。固定资本的寿命决定了资本的周转时间。
      马克思还考察了单个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资本的周转时间分为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家总是会投入越来越多的追加资本加快资本的周转,获取更多剩余价值。在生产领域内表现为缩短资本处于自然形态和劳动期间的时间,在流通领域表现为缩短商品的出售时间和购买时间。并且由于大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在流通时间也要进行新的生产,从而又需要追加流动资本。追加的资本由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的比例而确定。马克思还研究了可变资本的周转时间与年剩余价值率、预付资本量的关系,如果周转时间太长,可能会由于只买不卖而引发货币危机。
      资本周转的目的在于增殖,所以马克思自然也要研究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的流通。那么剩余价值所需要的货币从何而来呢?马克思得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结论,剩余价值货币化的起点仍是资本家,他将用以个人消费的货币投入流通,再以剩余价值的货币流回自己手里。
三、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是由这些单个资本相互间错综复杂的交换而形成的,所以马克思要接着考察总资本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根据社会商品资本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将其分为两个部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他通过公式的推导发现,不管是两个部类之间还是每个部类内部的交换都要符合一定的比例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需要有事先的生产计划,才能使生产既不中断又不过剩,但单个资本家在生产的时候只会考虑自己的生产甚至投机生产,无法按照应有的比例进行生产,因此整个社会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商品价值的实现是必然会发生的。
感想:看书的时候没有必要纠结于小的细节,不影响把握作者的论述逻辑的地方可以放过。



时间2017 10 15——2017 11 10
书单:《资本论》第一卷
    资本论第一卷主要阐述资本的产生过程。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基本元素,因此马克思从商品的属性入手分析资本。商品是用来满足人类需求的劳动产品,它含有两个必要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有使用价值商品才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基于价值商品进行交换和流通。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这是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的,那商品的价值是什么呢?这要放在商品交换中来认识,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含有一种共有的东西即无差别的抽象人类劳动,这形成了商品的价值实体,每件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其价值量。
    在交换中得以认识商品的几种价值表现形式。首先是简单和个别的价值形式,商品可以互相表现为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比如20码麻布等于1件上衣,20码麻布和上衣能交换是因为缝和织都是一种社会劳动,而他们按照比例进行交换,则是因为他们含有不同的劳动量即价值量。其次为扩大或总和的价值形式,每一个商品都有无数的相对价值形式,比如麻布与任何商品都可以按比例地进行交换,这种情况下人类劳动并没有获得一种统一的表现形式。最后为一般价值形式,有一种商品从商品世界中被分离出来获得一般等价物的性质,任何商品都可以用这个一般等价物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商品世界的价值形式就获得了统一,这样的商品即货币,历史上有金银。
    每种商品都是私人劳动的产品,在交换的过程中变为商品,使得这种劳动带有社会的性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通过一般等价物连接起来,从而也连接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形成了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货币是商品的价值尺度,商品的价值量由此转化为金量。货币打破了交换的时空限制,人们可以用货币储存商品的价值形态等待下次交换,货币由此实现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流通量取决于商品的价值总额和流通的速度。
    简单的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随着商品生产和贸易的扩大,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刚开始出现时,人们是为了交换和消费使用价值才使用货币,即为买而卖。到了后期,商人为了贮存和扩大价值而使用货币,即为卖而买,货币成为商品流通的起点和终点,借助商品形态实现价值的增殖,用公式可表示为G—W—G+ G。那么这个增殖的价值来源于哪里呢,是否行流通中产生呢?可以从这个公式中寻找答案。这个公式的第二阶段是商品转化为货币,流通遵循价值规律,这里没有发生价值的变化,因此价值变化发生在第一阶段G—W中,因为这里的W商品是劳动力,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劳动力的消费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前提是,劳动力的占有者是自由的,可以让渡自己的劳动力。
    商品的生产过程既是劳动过程也是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过程创造社会财富,价值形成过程包含,转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力创造的新价值,这两个部分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的。转移的价值由于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称之为不变资本,劳动力的价值是剩余价值的来源,称之为可变资本。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前者生产自己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进行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后者创造的价值则为资本家无偿占有,这两个劳动时间的界限不分明,资本家总是延长这个无偿劳动时间。通过延长工作日生产的剩余价值为绝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劳动力价值,也等于剩余劳动比必要劳动,体现了劳动力受剥削的程度,剩余价值量取决于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资本家总想增加可变资本或提高剩余价值率。
    通过缩短必要劳动而延长剩余劳动生产的价值为相对剩余价值。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意味着工人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使得商品的价值减少的手段是提高劳动生产力。这在历史上表现为协作,分工、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大工业所需的劳动更加简单,儿童和妇女也加入了雇佣大军,工人之间的竞争使工作强度更大。
    资本形成之后,便开始自身的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购买劳动和生产资料,购买劳动实际上是用工人A生产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B。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更积累和集中,资本中的可变资本不断减少,人口总是相对过剩。
    最后马克思还提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即原始积累。货币和商品在封建社会也一直存在,那他们如何能转化为资本呢?这里条件则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自由劳动力的存在。原始积累以英国为例,地主和资本家由于工场手工业的刺激,纷纷把耕地转化为牧羊场,圈占公有土地,农民失去生活资料,必须要进入劳动市场挣得货币来购买商品,由此可见原始积累并非田园牧歌,而且要运用国家暴力。作为生产资料和工业原料的农业产品被游离出来,成为农业资本和工业资本,小农成为雇佣工人,工场手工业代替小生产者,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诞生了。资本主义使得小生产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排挤,但随着资本的集中,它不能再容纳自身,最后会实现社会所有制。在美洲殖民地,新移民由于拥有个人的生产资料而不必从属于资本,在那里,资本寸步难行,这证明了,资本主义的积累以小生产者自我雇佣的私有制的消灭为前提,劳动者自由得一无所有,资本才能生存。
读书感想:
    这个月节奏有点慢,时间拖得太长,没有及时总结,前面的容易忘记,争取下个月进度加快,及时总结。
书单(9月14号——10月12号)
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
《城市——非正当性支配》
《社会科学方法论》
厉以宁:《欧洲经济史》
第一部分:支配
    《经济与社会》第一卷的内容主要涉及正当性支配、社会学的经济行动诸范畴和宗教社会学。在阐述正当性支配时,韦伯先从支配的定义开始,将之区别于日常用语中支配的涵义,由此引出支配的几种正当性基础:法理、传统和超凡魅力。
    在法理型支配中,除了对规则和法律的信仰,还需要支配的结构:官僚组成的一套行政班子,这就形成了官僚制的雏形。因官僚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其优越性表现为可以高效率、大范围地运作行政任务,行为具有可预算性,由此带来的支配后果是形式上的平等、非人格化的支配和由于需要长期的技术训练而导致的财阀政治。
    其次,在传统型支配中,支配依赖于人们信仰传统先例而产生的个人忠诚,其支配结构有统治家族、扈从亲信等,它缺乏支配的权限范围、有序的晋升程序和技术训练等等,这是跟官僚制比较才凸显出来的。根据行政班子的不同,传统型支配有如下几种类型:老人统治即家长制,家产制,等级制等。传统型支配通常以垄断手段满足经济需求,对理性经济活动造成了很大的限制。韦伯还阐述了封建制与家产制的转化过程与冲突。
    最后是超凡魅力型支配,它取决于基于情感的组织群体是否承认超凡魅力。超凡魅力的来源有个人品质、神谕、官职、亲属关系等,超凡魅力拥有者在支配生涯中,为了追求安全感使社会特权正当化而将超凡魅力程式化,即通过一些程序化的手段使超凡魅力得以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客观上,也需要行政班子的日常行为来满足行政功能。
    这三种类型的支配在历史上并非有先后出现的固定顺序。例如,在当时德国的民主选举中,便出现了超凡魅力支配。公民在投票中的理性水平是有限的,通过投票选出领袖,在选举的过程中,领袖便获得了超凡魅力,随之再进行了超凡魅力的程式化。虽然由此选举的官员专业行政水平比较官僚低,但一定程度上会促进社会生活的形式理性化。
    历史上不但出现了不同的支配类型,还产生了一些特殊的组织和手段来限制传统或理性基础上的权威,韦伯称之为团契。它与领袖之间休戚与共又充满竞争。现代的三权分立便是团契类型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有利于促进行政活动的客观性,消除个人影响。
    在韦伯的分析中,我们除了看到权力与支配的本质,还可以看到对于理想类型这一概念化工具的运用。理想类型并非一种对对象的假设,也非对之进行的直观描述,而是根据对象的本质和特征而抽象出的一种纯粹形态,对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性,因此它并非研究要达到的目的,而是一种研究手段。它虽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但表现了社会行为的各种客观可能性,通过理想类型,我们得以窥探历史的种种趋势,而后,对社会行为发生过程进行现实地历史分析,而得出社会现实间适合的因果关系。理想类型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它囿于自身的时代文化和社会问题而具有有效性的边界,因此会被后来者所超越,使社会科学不断进步。这些,值得再深入体会,更应该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所继承与发扬。
第二部分:宗教社会学
    在韦伯的宗教社会学及其宗教论文中,围绕着宗教理性与经济理性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展开。宗教理性化的标尺主要有两点,第一,对巫术摆脱的程度,第二,神灵与世界的关系、宗教与世界的伦理关系。
    在《儒教与道教》中,韦伯认为,孔子对鬼神和巫术的态度是隐晦和暧昧的,其允许巫术的一定发展,以让人们的巫术需求得到满足。儒教崇拜祖先神灵,最高祭司是皇帝,在儒教的经典教义中,强调的是维护伦理秩序的重要性,否则就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儒家教育使士大夫掌握知识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伦理的理性体系,获得卡里斯玛,它是一种文学教育,缺乏系统性思维,重视表义而非逻辑推理。儒教的救赎目标是此世的,祈求福气和长寿,缺乏转世和救赎学说,不思考超验的价值。由于儒教的祭祀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与个人利益无关,这就使得自然神脱离了人格化,而道教的巫术与教义则较好地满足了个人的需求,其巫术逐渐向系统化发展,出现了一套占星术与风水学说,创造出专业神,但这些却抑制了交通和实业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道教通过冥想达到神圣状态,摆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与世无争,因此是一种出世的神秘主义宗教。
    古犹太教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与巫术性的宗教做斗争。先知并非掌握巫术的营利者而是作为神的工具,颁布神的预言而获得了卡里斯玛。在王权时代,由于统治者的贪得无厌、腐朽堕落,而使得危机四起。先知出于宗教目的而对世界图景提出了一套合理的解释,它认为以色列人之所以遭受苦难,是由于背叛了耶和华与亚伯拉罕订立的契约惹来了耶和华的怒火,因此要求人们遵守与耶和华的约定(表现为先知的预言和祭司编纂的律法)而获得尘世的幸福。古犹太教的救赎目标也是此世的,人依神的预言和命令而生活,等待救赎。犹太教出于礼仪隔离,禁止与非以色列人同桌共食,禁止通婚,这一系列禁忌阻碍了经济关系的理性化,还发展出了对内和对外道德的二元论,这使得以色列人成为贱民。
    在印度教中,对巫术的态度有一个转变的过程。首先,需要了解印度教与种姓间的关系。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根本基础,根据种姓来决定社会阶序。种姓是宗教仪式主义取向的,各种姓有共同的生活样式的特征,婆罗门和君王决定各种姓的义务。婆罗门并非组织实体,是从巫师转化而来的王侯贵族的家庭祭司,而后基于礼仪知识获得巫术力量,其生存依靠土地租金与贡租年金,具有反狂迷和仪式主义的性格。印度教是一个救赎宗教,其基本原理为灵魂轮回信仰和业报,相信种姓制度是永恒的,它有三大救赎目标:转生、不死和涅槃,在救赎手段方面,印度教徒除了重视仪式行为,还认为必须恪守种姓义务才能获得救赎,其伦理行为影响灵魂转生后的命运。由于印度教中的种姓间有仪式性的藩篱和各种姓特属的职业,比如身体接触和饮食上的禁忌,阻碍了行会的正常发展,这造成了经济上的停滞。例如,村落工匠依存于实物给付,在城市手工业者中则表现为礼仪规则不允许职业变动甚至包括某个职业的技术变革,这些使得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的劳动组织。
    佛教也提出了业报理论,即每一世都要在因果报应中浮沉,但它敌视生之欲望,因为正是存在意志导致了业报。它的救赎手段就是断绝渴望,沉入冥思中才能开悟,从而免于业报,巫术并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在原始佛教中,巫术的地位很低。佛教拒斥任何理性禁欲的形态,更不消说支持经济上的经营,因为它认为日常生活是无意义的场所。佛教并没有形成教团,它要求修道僧在行走四方中苦行,佛教还无视身份秩序,反教权制,贬斥婆罗门的礼仪知识,吸引了大贵族和富裕市民,因而并非是劣势阶层的产物。
    在原始佛教变成大众宗教的过程中,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佛教的先知由主智主义的神变为全知全能,拥有巫术的神,比如出现了对菩萨的偶像崇拜和地狱概念。佛教也不再是个人救赎的宗教,而要通过救赎别人来脱离业报。佛教缺乏清晰的俗人伦理,这更使得世人的功利主义渗入到佛教的实践“理性”中,通过巫术力量获得对生活的控制,阻碍了生活态度的理性化。
    只有清教最彻底地拒绝了巫术的作用,它认为唯一的救赎之路是在尘世中对上帝的信仰。在经济上,它反对不义之财,但它认为通过理性主义的合法行为,可以证明自己受到了上帝的恩宠。因而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理性化,即通过最合理的手段达到生活目标,因此清教徒的行为不仅具有价值合理性,还有工具合理性,这与当时的时代精神——理性主义不谋而合,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
    最后我想探讨一下理性和理性主义的区别与联系。其实,当每个宗教发展出一个有系统且合理化的世界图像时,它表达了知识分子理性化的救赎理念,此后,它在不同的人群中找到了其受众,变为大众宗教,一方面,对大众进行了规制,另一方面,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妥协。从宗教自身出发,每个宗教都由于其理论体系而具有价值合理性,也因救赎手段而具有工具合理性。但是站在资本主义的角度来看,只有入世的,没有因教义和仪式阻碍经济的理性化,甚至增强了人们的理性化盈利的动机的宗教才是一个既理性又理性主义的宗教。
  有人认为韦伯的观点是西方中心论,这是在所难免的,因为韦伯所要回答的问题就是资本主义精神为何产生在西方,而不是要回答为何儒学为何产生于中国这样的问题,在他的论述中,西方就是它的出发点或者说参照系。
感想:
1、对西方历史了解的比较模糊,因此偶尔会凸显对阅读的障碍,这个需要慢慢克服,心态上不必紧张,如果实在难以理解,可以先放下,等到空余休息时间再把觉得有必要的东西查一下。
2、上课感受,上课的内容很没意思,吸收知识极其被动,思考的东西很浅显。看书看似是一种很慢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消化、梳理书本内容使我们的思考能力得到了训练。
3、加强锻炼,规律作息。


时间:7月2号——9月13号
书单:《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西方宗教文化》
《革命的年代》霍布斯鲍姆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儒教与道教》
《古犹太教》
《印度教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经济与社会》(第九章至第十六章)
    《西方宗教文化》是赵林的早年著作之一,作者认为西方宗教文化的源头是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希腊文化的元素有希腊多神教及希腊城邦的政治,这两者的指向都是感觉主义和现世生活,对立于于神秘主义和彼岸性的宗教精神。基督教在发展历程中吸收了希腊和东方文化、最终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并由于西欧的分封制度,教皇成为了最高统治者。总得来说,西方宗教文化统治了西方一千多年,对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民族意识、科学理性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
    《古犹太教》一书,韦伯阐述了犹太教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犹太人就贱民民族,这是由于犹太人特殊的历史处境和独特的宗教心理形成的。犹太人在耶和华的指导下找到了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后来由于其他民族的侵略,他们成为了流浪者,但他们却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因为违背了和上帝的约定,遭到上帝的惩罚,其表现是由上帝通过世俗力量即其他民族对犹太人进行驱逐和镇压来发泄怒火。因此解救自己的方式就是在尘世中遵守与上帝的约定,而非仅仅依靠军事力量打败敌人。犹太人中的先知和祭祀不断发展仪式、法律和心志伦理来规范自己,并且与狂迷之道做斗争,它发展的是此世思维,人在世俗生活中依神的命令而行动,而摈弃思辨性的知识。犹太人坚守的仪式对他们的历史处境影响巨大,根据其他民族的宗教态度来决定与他们的关系,造成了他们的贱民处境,并且发展出经济道德的二元论,经济经营并非如清教徒那般是为了确证自己的救赎,而仅仅为了尘世的生活。法利赛人是犹太人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流派,他们固守旧约和仪式,忠于律法,并最终形成教团。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基础,并由种姓决定社会阶序,印度教徒必须恪守种姓义务,遵守各种姓的仪式要求。种姓还是个职业性团体,但由于仪式性的藩篱,而损害了行会利益。种姓代表着传统主义,这表现为经济上的停滞:村落工匠依存于实务给付,城市手工业者因遵守礼仪规则,而不允许职业的变更和技术变革,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劳动组织的发展。婆罗门将禁欲看为获得巫术力量的手段,另一方面则反抗非理性的禁欲。
      佛教认为存在意志导致了业报,所以不管是对彼岸的渴望还是对此世的执着都是一样的,因此解脱的方法就是通过冥思和开悟而摆脱生之渴望。佛教并非底层人民的宗教产物,相反,它吸引了很多贵族和富裕市民,因为佛教无视身份秩序,反教权而赢得了他们的好感。
      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如下,因为日常生活是无意义的场所,人们应舍弃俗世的理性行动。由于非理性的宗教生活对立于日常生活,阻碍了生活态度的理性化,且俗人的救赎在经济上是非禁欲的。
      读书状态总结:暑假读书的第一个月劲头很足,虽然感觉到书的难度,但是仍然可以迎难而上。第一个月读书的状态比较好。八月份读书时,速度降下来很多,我反省了一下,主要的原因如下,由于天气炎热等原因,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效率大大下降,还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知识盲点——社会经济史对读书影响比较大,这一点应该比较有针对性地去弥补一下。其次读书和做笔记的方法还要继续改进,暑假虽然做了笔记和框架图,但是每看完一本书后没有及时得总结,而是到最后过去了一两个月再总结时,书里的逻辑主线在脑中不再那么清晰,导致总结得不够全面和有条理性。以后要看完一本书或者是一周定期地总结一下看过的书。
    最后,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读书不易,砥砺前行吧。

4.13——5.13
书单《自杀论》                  涂尔干
      《学术与政治》          韦伯
      《原始分类》              涂尔干
      《人生的枷锁》          毛姆
      《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莫里斯麦斯纳
      《地下室手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
      《爱的艺术》                弗洛姆



《自杀论》
      涂尔干先根据自杀的特点,死者自己有意识的行为所引起的死亡,定义了研究对象——自杀所对应的社会现象。涂尔干的研究路径是,把特定社会里一段特定时间内的自杀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这样的自杀形成了新的事实和新的特性,但由于自杀的社会结构是稳定的,自杀的统计数字也因此没什么变化的地方,即特性也是稳定的。那引起自杀的社会条件或者结构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部分,涂尔干从心理因素和自然环境的性质两方面考察了可能导致自杀的非社会因素。
      自杀与心理变态有关系吗?有人从部分的经验而总结出自杀是精神错乱者所特有的,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正常人也会自杀,涂尔干划分了四种精神错乱导致的自杀类型。躁狂型自杀,忧郁性自杀,强迫性自杀,冲动性自杀,这些自杀都没有动机,从而区别自愿的自杀。为了区分精神变态和社会条件分别对自杀造成的影响,涂尔干比较了男性和女性的精神错乱者自杀率,结果发现男性远远高于女性,即自杀更像是男性的感情表现方式,而不仅仅是精神错乱的结果。涂尔干因此发现了引起自杀的另一个变量,性别。接着他又比较了不同宗教信仰者的精神错乱倾向,犹太教徒的精神错乱更常见,但是自杀在犹太教中却最少发生,因此他得出结论,自杀与心理变态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他又比较了不同年龄和不同社会中精神错乱者的自杀率,更加证实了以上的结论。
      自杀与种族之间有关系吗?但同一种族中不同民族的自杀率是不同的。那自杀就是民族的产物吗?只有每个民族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自杀都表现出同样的特点才可以证明这一点。然而作者发现不同城市中的自杀率并不因为某个种族的多少而有相应的变化。涂尔干又把同一民族中不同宗教团体的自杀率进行了比较,进而发现了宗教可能造成的影响。那么自杀是否由于心理因素而是代代相传的呢?他考察了精神病患者家庭的自杀遗传倾向,这里同时存在两个变量,即精神病和亲子代身份,因此不仅不能说明自杀的遗传性,也不能说明非精神病家庭自杀的遗传倾向。他还把不同性别和年龄群体中的自杀率进行比较推翻了遗传的作用。
      自杀与自然因素有关系吗?有人把自杀的影响归于气候和季节。尽管不同纬度区域的自杀率不同,但是同一纬度即使气温相同,但在同一纬度内的不同国家的自杀率却是不同的。有人认为自杀与季节有关,因为不同季节的温度是不一样的,但是如果按照月份来观察自杀,那么可以发现气温对自杀的影响不是确定的。涂尔干又接着比较了自杀人数与每月昼长的关系,他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变化是相似的,它们之间必定有对应的关系。涂尔干认为,这是因为白天的社会生活更丰富,越丰富的社会生活越导致自杀。在农村,农忙的时候自杀人数最多。在城市,由于人工照明,则不受白昼长短影响,而同样与社会生活有关。
      自杀与仿效有关系吗?涂尔干首先澄清了仿效的概念,它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行为。仿效的传播作用随着距离增大而减弱,如果自杀与仿效有关,那自杀率会由于离仿效的榜样的距离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社会事实却否定了这一点,自杀没有传播中心,仿效即使对自杀有影响,也是很微弱的。
第二部分中涂尔干首先确定了划分自杀的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涂尔干根据导致自杀的原因假设了几种不同的自杀类型,然后用统计资料来验证这个假设。涂尔干十分明确的指出,他研究自杀的角度不是探究自杀的原因在个体身上的表现,而是确定自杀的社会条件是什么。
      第一类是利己主义自杀,涂尔干比较不同的宗教信仰对自杀的影响。在这里涂尔干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在同一个社会中比较两种宗教的影响,从而排除了文明的影响。事实是新教教徒比天主教教徒的自杀率高。那如何解释这个事实呢?涂尔干认为天主教和新教最大的区别是后者更允许自由思考和有很多的教派。因此天主教更能使整个社会的意志趋向一致,使得社会更加团结,自杀的情况就比较少。英国的新教教徒比其他国家的都要低,因为英国新教更加传统,有更多共同的仪式、法规和教师。新教教徒可以自由思考的前提是他们接受了普及教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因为需要自己解释圣经而使得国家更重视初等教育。这里有一个例外就是犹太教,虽然他们发展了自己的智力,但并不用来思考,而是为了生存下去。宗教对自杀之所以有预防作用,并不是因为教义,而是宗教社会是传统的,有整体化的作用,维持集体升高。
      涂尔干接着比较了婚姻和政治对自杀的影响,他认为宗教,婚姻,政治使社会的一体化程度越高,即个人的需要和目标在社会中被构建和实现时,自杀率越低。这种社会里的自杀是由于过强的个人主义,所以涂尔干称之为利己主义的自杀。
      第二类是利他主义的自杀。在低级社会中,老人、奴隶和寡妇的自杀是被尊敬的,他们有自杀的义务。在低级社会中,个体的人格被贬低,没有个性,个人从属社会。涂尔干称之为利他主义的自杀,它有若干变种:义务性利他主义、非强制性利他主义、强烈的利他主义。印度宗教和日本文化尤其推崇这种自杀。今天,在军队中利他主义自杀大量存在。高级军官中尤其突出。因为军队也像低级社会,是利他主义的土壤。
      第三类是反常的自杀。经济危机下自杀人数急剧增加,但生活富裕却并不使得自杀人数减少。这是因为无论是危机还是繁荣都打破了社会平衡。具体来说,人的欲望总是无穷的,但是社会给予了每个职业等级的人应有的回报,这种平衡的情况下,人是幸福的。在发生经济危机和经济过于繁荣时,人的等级会发生变动,欲望不再受到限制,但他们的要求是不可能都得到满足的,这导致了反常的自杀。工业和商业的混乱总是持久的,所以这两种职业的从业者的自杀率也最高。
      涂尔干接着描述了三种自杀类型的表现形式和心理特点,利己主义自杀有忧郁形式,也有庸俗的形式。在前一种情况中,人感到空虚,否定外界存在的权利,进而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后面一种情况中,自杀者对生命冷漠,一旦享乐的欲望不再,就会平静地自杀。利他主义则是出于义务,荣誉等。反常的自杀是由于自杀者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在一个自杀者身上,这几种自杀的心理特征可能同时存在。涂尔干还考察了自杀方式是否与社会因素有关系,然而事实推翻了这一点。
      某些哲学家以普通人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的规律性,认为社会的特性最普遍地表现在一般人身上。然而一个社会中自杀的人数是少数,这就无法用普通人理论来进行解释。普通人的平均值计算也无法应用在自杀率上,因为没有正反的因素从两个方向来影响自杀率。社会没有大的变动的情况下,自杀的人数也不变,这是因为导致自杀的社会条件也没有变化。个人的事件虽然是自杀的直接原因,但是这些原因有时却是刚好相反的 ,比如贫穷和富裕同样会导致自杀。有人认为自杀只是个体之间的传播,但是这无法解释自杀人数的稳定性。社会自杀率只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的自杀倾向决定了个人自杀倾向的强度。
      涂尔干比较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性质,他指出社会一旦形成,就有了自己的属性,比如宗教社会并不是由于个体的感情需要,因为动物也有这种需要但是却没有形成宗教,宗教社会是由于宗教规范与仪式才延续下去。但是社会规则与社会真实生活之间也存有差距,社会意识也外在个人意识。因此测量一种集体类型因素不应该计算它在个人身上的平均值,而应该计算其总值。社会自杀率即是每一种集体个性的特殊标志。心理学可以解释个体自杀的心理机制,但是它无法解释影响自杀的社会潮流。
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社会,自杀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而在希腊城邦中,未经批准的自杀是违法的。自杀者要向元老院说明可以被接受的理由才能躲避自杀的惩罚。因为宗教社会有对生的崇拜,人的权利来源于社会,因此他不能反对社会从而去自杀。
      劳动分工的发展使得人类群体的差异越来越大,我们剩下的唯一的集体感情就是对人的崇拜,这使得每个人活着都要服从人类的利益。自杀因此损害了整体的利益和感情应该受到惩罚。涂尔干还考察了自杀与犯罪之间的关系,仍然用统计资料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最后,涂尔干提出了社会应该对自杀采取的态度。自杀并不是文明所带来的必然后果,而是特殊条件下的病理产物,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反对文明的发展。对自杀的恫吓性惩罚因为某些自杀者所具有的美德而得到了宽容,道义上的惩罚作用很小,仅靠这些不能消除自杀现象。和今天一样,很多人认为教育可以重新塑造人们的信念和性格从而改造社会,但涂尔干指出教育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反映,无法承担这一职能。社会应该给个人提供目标,从而使他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恢复社会的团结。政治、宗教、家庭也无法承担这一职能。一种不同于中世纪的职业团体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不仅调节人们的利益,还要明确团体生活的规范和道德生活,由国家来整体地协调这些团体。
      上个月看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时,不太适应涂尔干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两点,第一,涂尔干的写作思路为定义和澄清研究对象,接着分析当时社会对于某些社会问题的主流观点,一般是用思辨的方式来用先验的观念来得出结论,但涂尔干用社会事实一一否定了这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根据社会事实,提出了自己的假设,然后用事实来进行检验,这不就是今天的定量研究的思路吗?今天我们有了更强大的工具,统计论和计算机可以进行大量精确的计算以检验假设。第二是涂尔干关于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看法。社会不是个人简单相加,而是有机整合形成了社会,这些整合的因素有宗教、政治、家庭、劳动分工等,社会越是把个人吸收到社会中,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越强。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自杀的社会条件不应该到个人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该到头脑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去寻找。这可能与涂尔干的时代背景有关系,当时的法国一直处在政治和经济动荡中,这使得关注社会问题的学者去思考,稳定的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涂尔干认为由于劳动分工,社会出现了高度的分化,但是每个职业群体因为所处的环境相同,因此有可能建立一个小团体即行会,重新燃起人们的集体意识制定道德规范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学术与政治》
以学术为业:
      韦伯首先冷静而残酷地说明了当今以学术为职业所要面临的生存环境,并且将此比喻为赌博。在学术专业化分工高度发达的分工,他指出了取得专业成就所必须的品质,勤奋,激情,机遇,灵感。并且澄清了一些误解,学术偶像和个性崇拜的荒唐,再次强调以学术为业最需要的品质是明知道自己会被时代的进步所超越,但仍献身于工作。
      科学的实践意义是什么呢?它增进了我们的理性化和理智化,即通过计算掌握一切,为世界除魅。那科学对于人类的人生意义又是什么呢?由于文明的不断进步,它使得人生历程不断发生变化,过去的一切丧失了意义,因此生死也变得没有意义。科学不再是通往上帝之路,相反,它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思考世界的终极意义。而科学作为职业的意义是什么呢?它有个不证自明的前提假设是科学成果是值得研究的。比如医学不去考虑病人是否应该活下去,它只要尽自己所能治病就好了。科学不应该有价值立场,宗教才有伦理立场和道德倾向。那科学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它训练了我们的思维方法,进而使得我们头脑清明,如果仅仅站在实践的角度,那我们只要考虑目的可以不计手段,但如果从学术角度出发,就要对实践的终极意义进行探究。神学由于预设了太多的前提,它只要求接受拒绝理智的怀疑,因此与科学是对立的。
以政治为业:
      韦伯根据政治的手段是暴力对政治进行定义,即运用暴力的国家之间或一国之内争夺权力的过程为政治。国家通过三种支配类型使得人支配人。传统型,超凡魅力型,法制型。韦伯详细阐明了第二种支配,在这里,领袖因个人的超凡魅力获得统治的正当性,比如巫师,战争头领,帮佣首脑。他又根据支配的过程中行政工具所有权的归属将国家进行分类。
      近代国家将组织的物质工具集中自己手中,占据了领袖的位置。职业政治家起初是君主的臣僚,而诞生于地中海的政治家则与之不同。职业政治家中根据收入来源是否源于以政治为业,又分为靠政治生存和为政治生存,革命时代,只要是以政治为业的人都可以得到定期的收入。今天的党派斗争,既是政治目标的斗争,也是获取官职的斗争。韦伯又接着介绍了专业官吏的兴起,将美国的业余官吏与欧洲专业化的官吏进行对比。
      既然政治家手中握有权力,为使这些权利得到正确的运用,政治家应具备如下素质,激情,责任感和判断力。既要有为政治献身的激情,也要防止激情演变为虚荣,政治家要同时具备客观性和责任心。
政治不同于道德,它必须对利益和未来负责。圣人要遵守绝对道德,就算是失去尊严。而政治家在必要的时候是不放弃武力对抗恶的。
      一切行为都受到两种伦理取向的支配,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这两者在根本上是对立的。信念伦理的信徒是盯住信念之火,不让他熄灭,不考虑可能的后果。但是如果想得到一个善的结果,责任伦理的信徒有时候不得不运用恶的手段。政治的手段是暴力,因此可以看出来在政治中,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紧张。
      宗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真实生活中却总是出现相反的情况。为了缓解这种矛盾的状况,出现了伦理准则的专业化,使得社会的伦理准则有机的形成了一个整体。比如新教赋予了国家拥有暴力手段的正当性。路德教和加尔文教都承认宗教战争,这不会危及信徒的灵魂得救。
      宗教王国不属于现实世界,它追求绝对的善,不对恶的后果负责,因此为追求灵魂得救的人不适合以魔鬼为守护神的政治。如果有政治家说,善的目的由于恶势力而使得世界变得丑陋,那也不应该由他来承担责任。韦伯称之为自我沉醉的浪漫情怀。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一个成熟的人,他意识到了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责任,真正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一责任,然后他遵照责任伦理采取行动,他说‘这是他的立场,他只能如此’”。这是韦伯心中真正能承担政治使命的人。真正的英雄,不仅接受善的信念,恶的手段,还能承受得了信念的破灭。
      “一个人得确信,即使在这个世界在他看来愚陋不堪,根本不值得他为之献身,他仍然能无怨无悔;尽管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仍然能后说:‘等着瞧吧!’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说他听到了政治的召唤“。
      读完韦伯的这两篇演讲稿,能感受到韦伯的精神贵族气质,他冷静地指出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主客观困境,又点出面对这些困境需要的精神品质和原则,读完令人充满激情,因此豆瓣上有人称之为励志文。。。我想以后遇到人生困境的时候还可以再来回顾这两篇文章。中间有几章内容我没有总结,职业政治家的来源和英美德政党经营的比较,这个我不熟悉,有些每太读懂,还要去看相关的东西加深理解。
      这个月看书的感悟,第一,读书应该及时做笔记和总结,不然一本书看完了,只能零碎地想起来一些东西,这次我是把自杀论又看了第二遍再写的总结,有点浪费时间。第二,我有的时候看书不是很细,因为我想重点把握住作者的思路,具体的内容如果不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快一点。第三,以后看书的方向要更加集中一点,先把应该看的书看完,跟上大家的节奏。




 
[ 此贴被17李琼在2017-12-11 13:03重新编辑 ]
Posted: 2017-05-17 00:02 | [楼 主]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时间:7月2号——9月13号
书单:《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西方宗教文化》
《革命的年代》霍布斯鲍姆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儒教与道教》
《古犹太教》
《印度教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经济与社会》(第九章至第十六章)
    《西方宗教文化》是赵林的早年著作之一,作者认为西方宗教文化的源头是希腊罗马文化与基督教。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希腊文化的元素有希腊多神教及希腊城邦的政治,这两者的指向都是感觉主义和现世生活,对立于于神秘主义和彼岸性的宗教精神。基督教在发展历程中吸收了希腊和东方文化、最终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并由于西欧的分封制度,教皇成为了最高统治者。总得来说,西方宗教文化统治了西方一千多年,对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民族意识、科学理性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
    《古犹太教》一书,韦伯阐述了犹太教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发展,犹太人就贱民民族,这是由于犹太人特殊的历史处境和独特的宗教心理形成的。犹太人在耶和华的指导下找到了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后来由于其他民族的侵略,他们成为了流浪者,但他们却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宗教文化。他们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因为违背了和上帝的约定,遭到上帝的惩罚,其表现是由上帝通过世俗力量即其他民族对犹太人进行驱逐和镇压来发泄怒火。因此解救自己的方式就是在尘世中遵守与上帝的约定,而非仅仅依靠军事力量打败敌人。犹太人中的先知和祭祀不断发展仪式、法律和心志伦理来规范自己,并且与狂迷之道做斗争,它发展的是此世思维,人在世俗生活中依神的命令而行动,而摈弃思辨性的知识。犹太人坚守的仪式对他们的历史处境影响巨大,根据其他民族的宗教态度来决定与他们的关系,造成了他们的贱民处境,并且发展出经济道德的二元论,经济经营并非如清教徒那般是为了确证自己的救赎,而仅仅为了尘世的生活。法利赛人是犹太人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流派,他们固守旧约和仪式,忠于律法,并最终形成教团。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种姓制度是印度教的基础,并由种姓决定社会阶序,印度教徒必须恪守种姓义务,遵守各种姓的仪式要求。种姓还是个职业性团体,但由于仪式性的藩篱,而损害了行会利益。种姓代表着传统主义,这表现为经济上的停滞:村落工匠依存于实务给付,城市手工业者因遵守礼仪规则,而不允许职业的变更和技术变革,这些都阻碍了资本主义劳动组织的发展。婆罗门将禁欲看为获得巫术力量的手段,另一方面则反抗非理性的禁欲。
      佛教认为存在意志导致了业报,所以不管是对彼岸的渴望还是对此世的执着都是一样的,因此解脱的方法就是通过冥思和开悟而摆脱生之渴望。佛教并非底层人民的宗教产物,相反,它吸引了很多贵族和富裕市民,因为佛教无视身份秩序,反教权而赢得了他们的好感。
      亚洲宗教的一般性格如下,因为日常生活是无意义的场所,人们应舍弃俗世的理性行动。由于非理性的宗教生活对立于日常生活,阻碍了生活态度的理性化,且俗人的救赎在经济上是非禁欲的。
      读书状态总结:暑假读书的第一个月劲头很足,虽然感觉到书的难度,但是仍然可以迎难而上。第一个月读书的状态比较好。八月份读书时,速度降下来很多,我反省了一下,主要的原因如下,由于天气炎热等原因,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效率大大下降,还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知识盲点——社会经济史对读书影响比较大,这一点应该比较有针对性地去弥补一下。其次读书和做笔记的方法还要继续改进,暑假虽然做了笔记和框架图,但是每看完一本书后没有及时得总结,而是到最后过去了一两个月再总结时,书里的逻辑主线在脑中不再那么清晰,导致总结得不够全面和有条理性。以后要看完一本书或者是一周定期地总结一下看过的书。
    最后,感谢小伙伴们的陪伴,读书不易,砥砺前行吧。
Posted: 2017-09-14 11:01 | 1 楼
陈忠杰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6
最后登录:2018-07-04

 

师妹阅读的数量和读书总结都很不错啊,另外更新帖子可以直接点击上面的“修改”
Posted: 2017-10-10 22:35 | 2 楼
梁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1
威望: 201 点
金钱: 201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23-10-23

 

总结的很认真,可以慢慢尝试把几本书串起来
读书,思考。
Posted: 2017-10-11 10:58 | 3 楼
王文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9
威望: 129 点
金钱: 1290 RMB
注册时间:2013-10-27
最后登录:2021-08-31

 

没有听到你的现场汇报,不过看了你的书面总结,感觉对内容的把握很到位,确实体现出来了你的思考力度,不过书目还是太散了一些,在起步阶段还是要集中精力,这会有助于快速形成读经典的感觉,加油!
心无旁骛,心诚则灵
Posted: 2017-10-11 11:47 | 4 楼
罗茜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7
威望: 77 点
金钱: 770 RMB
注册时间:2013-12-05
最后登录:2018-11-29

 

师妹总结得很全面啊,内容梳理的很清楚,接下来可以尝试加入自己的思考,在知识的总结上更进一步,看好你。
成长总是单调且艰巨的。
Posted: 2017-10-12 23:16 | 5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2楼陈忠杰于2017-10-10 22:35发表的  :
师妹阅读的数量和读书总结都很不错啊,另外更新帖子可以直接点击上面的“修改”

好像还不太会把握书的逻辑,导致笔记像摘抄,会继续改进的,多谢鼓励!
Posted: 2017-10-13 13:32 | 6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5楼罗茜于2017-10-12 23:16发表的  :
师妹总结得很全面啊,内容梳理的很清楚,接下来可以尝试加入自己的思考,在知识的总结上更进一步,看好你。

嗯嗯,下次看书的时候一定提醒自己要有问题意识,抓住逻辑主线。
Posted: 2017-10-13 13:33 | 7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4楼王文杰于2017-10-11 11:47发表的  :
没有听到你的现场汇报,不过看了你的书面总结,感觉对内容的把握很到位,确实体现出来了你的思考力度,不过书目还是太散了一些,在起步阶段还是要集中精力,这会有助于快速形成读经典的感觉,加油!

嗯嗯,马上要开始《资本论》的阅读啦,会更加专注的!
Posted: 2017-10-13 13:34 | 8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3楼梁伟于2017-10-11 10:58发表的  :
总结的很认真,可以慢慢尝试把几本书串起来

读书的时候没有注意逻辑主线和问题意识,作总结的时候有点力不从心,下次会改进的!
Posted: 2017-10-13 13:36 | 9 楼
李对月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2
威望: 42 点
金钱: 420 RMB
注册时间:2013-12-19
最后登录:2018-04-11

 

师妹现在已经可以逐渐打破书与书之间的界限了,不用着急寻求逻辑主线和问题意识,下一步可以先慢慢尝试把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不同的支配类型和不同的宗教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的行动类型与不同的支配类型有什么关系,先把理论微观层面的关系先串起来,自然而然就会过渡到有主线的情况。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Posted: 2017-10-13 20:42 | 10 楼
shazishi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9
威望: 79 点
金钱: 790 RMB
注册时间:2016-04-12
最后登录:2023-09-28

 

总结的劲头很猛,力度很够,继续加油。如果感觉归纳梳理困难可以先选取某一点,然后展开梳理。
心若沉浮,浅笑安然
Posted: 2017-10-16 23:43 | 11 楼
陈世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3
威望: 53 点
金钱: 530 RMB
注册时间:2015-12-08
最后登录:2018-04-02

 

厉害。。很有想法
Posted: 2017-10-16 23:53 | 12 楼
李欣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9
威望: 139 点
金钱: 139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6-28

 

加油,琼!
Posted: 2017-11-14 10:44 | 13 楼
黄垚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9
威望: 59 点
金钱: 590 RMB
注册时间:2013-10-26
最后登录:2018-07-05

 

资本论是大部头,读的时候进度慢一点没关系,
思考和交流都很重要!
Posted: 2017-11-14 15:16 | 14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13楼李欣茹于2017-11-14 10:44发表的  :
加油,琼!

加油,欣茹,忘记顶自己的帖子了,谢谢欣茹!
Posted: 2017-11-14 23:15 | 15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14楼黄垚于2017-11-14 15:16发表的  :
资本论是大部头,读的时候进度慢一点没关系,
思考和交流都很重要!

嗯嗯,谢谢师姐鼓励。我会再多思考的。
Posted: 2017-11-14 23:16 | 16 楼
梁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1
威望: 201 点
金钱: 201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23-10-23

 

放下一切,坦然读书,成长自然巨大!
读书,思考。
Posted: 2017-11-14 23:46 | 17 楼
黄佳琦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1
威望: 121 点
金钱: 12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06
最后登录:2019-06-28

 

琼很棒,一起加油!
Posted: 2017-11-15 01:05 | 18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17楼梁伟于2017-11-14 23:46发表的  :
放下一切,坦然读书,成长自然巨大!

嗯嗯,读书使我进步,哈哈~
Posted: 2017-11-15 15:25 | 19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Quote:
引用第18楼黄佳琦于2017-11-15 01:05发表的  :
琼很棒,一起加油!

感恩有你一起成长~
Posted: 2017-11-15 15:26 | 20 楼
陈万莎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0
威望: 80 点
金钱: 80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8
最后登录:2019-05-21

 

读得很细致,很认真,如果能把具体的知识抽离,用自己的逻辑线将抽象概念串起来就更好了
Posted: 2017-11-21 18:42 | 21 楼
17李琼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4-12
最后登录:2017-12-12

 

12月 加油
Posted: 2017-12-11 13:25 | 22 楼
白冰雪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1
威望: 31 点
金钱: 310 RMB
注册时间:2017-03-27
最后登录:2019-05-20

 

一起看资本论,一起交流,一起成长!
Posted: 2017-12-11 22:41 | 2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3129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21:5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