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莫梓懿暑期读书报告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莫梓懿暑期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莫梓懿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22-06-25
最后登录:2022-10-23
小
中
大
莫梓懿暑期读书报告
莫梓懿
在读书会的期间,从一开始零碎地阅读社会学经典,然后到暑假期间开始梳理一些脉络,集中把涂尔干的系列阅读完,对于涂尔干的思想和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社会学经典也有了不同的认识,包括对读书这件事,身处读书会集体都有了更深的感悟。现将其中的部分思考做一个总结。
涂尔干身处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关心现代社会的动荡、暴力和堕落,冷静的观察着各种主义的支持者,分析在法国经常出现的、歇斯底里的非理性狂潮。他从社会本质的角度,揭示出17世纪以来理性主义思想家们所忽略的社会事实:社会是一种仪式秩序,是建立在人们互动的情感基础上的集体良知。他在他的著作《社会分工论》里从多个角度入手这个问题。首先,他认为社会是建立在共同的道德基础上,而非理性的自我利益上。因此霍布斯、卢梭的社会契约只能是理论上的虚构,而非社会的真实。契约只可能建立在社会建立之后,而非之前。社会不可能通过理性的协议而构建成,因为要达成协议,就必须是每个参与者都互相相信对方会遵守契约。这证明,必须有一种先于契约之前的团结,或者说“前契约的团结”。而构建这种团结的,并非理智的一致,而是某种共享的情感。他称之为集体良知,或集体意识。集体意识并非某种不可言说的高悬于我们头上的群体精神,而是我们对某一集体的归属感。我们共同享受对集体的归属感,并因为这归属感而觉得自己有义务为了集体的道德律令要求行事。我们共享同一种是非观,同一种审美观,同一种饮食观,都与对集体的归属感有关。这种归属感通过一群人的集体仪式营建而来,当人们聚集在一起参加共同的仪式,并将自己的注意力凝聚在某种共同的对象时,人们的心理便以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在群体中随之流转,形成了一种神秘的力量,并最终超越于凡人之上。当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此上,并知道他人也如是作的时候,共同持有的观念便转换为他们的世界。为了论证道德感是社会互动的结果,他从历史中寻找证据,考察是否社会条件发生变化,人们的道德观便发生变化。他发现法律是道德的不是完全精准,但又可以一般性的显现民众情感的指示器。一般法律主要分为刑法和民法,刑法是极度强烈的集体良知的体现,而民法则是较为温和的集体良知的体现。刑法的功能是惩罚,则民法的功能是赔偿。在小型社会,基本上不存在民法,以惩罚性的刑法为主,任何触犯社会秩序的事情都可能招致严刑拷打等惩罚方式。但随着社会发展,小型社会一步步向现代的大型社会演变,刑法的比重越来越少,严厉程度越来越轻,处理的内容越来越窄。相对应的,赔偿性质的民法成为主流,法律大部分篇幅皆为民法、行政法所占据。究其原因,涂尔干发现这是与社会分工的变迁息息相关的。惩罚性法律主要存在于劳动分化程度较低的社会,补偿性法律主要存在于劳动分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前一种社会建立在涂尔干所谓机械团结的基础上,个体是强制性、机械的被组织起来。大家彼此没有多少差别,可以在武士或农民之间的身份中互换,因此共同经验可以产生许多共同的观念,由是集体良知很强,任何违背集体观念的行为都将受到惩处,以避免社会秩序受到挑战。而补偿性法律社会建立在涂尔干所谓有机团结的基础上,因为社会分工程度高,不同人之间彼此所拥有的共同经验明显不如机械团结社会,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大大减少。但身处在一个市场交换的社会,又对对方的生活有所了解。于是,集体良知在这样的社会里表现的极为温和。他表述于法律,便是只用于维持一个共同的商业规范,维持这个复杂社会的正常运作。对于违反私人之间契约的人,不会将整个社会的愤怒加诸其上。之所以称这样的团结为有机团结,在于其自身各部分是相互交换的,一如人体。从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集体良知尽管形式有所改变,但是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并构成我们社会的隐性秩序。可以验证其存在的,是我们社会中比比皆是的偏常行为。因为在这些行为中,社会秩序得到最鲜明的显现。任何一种偏常行为,比如杀人、强奸、诈骗,被披露出来以后,会激起许多人的愤慨,尤其这些人的直接利益并没有被触及。原因在于,这触犯的并非单个人的利益,而是集体良知本身。人们因为普遍的共同仪式,比如遵守法律法规,而与社会产生与个人利益无涉,非理性的从属关系,遵守并维护形成的集体良知。一旦仪式被破坏,就必须实施仪式惩罚恢复其纯洁性。这也是为什么公众关注法庭审判,哪怕死刑对暴力犯罪并无多少威慑也要支持死刑的原因。于公众之中,法律的惩罚主要体现的是仪式作用而非实践作用,将自己与某种仪式连接起来的人因而支持这仪式以维护内心的集体感情。
Posted: 2022-09-05 10:43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Total 0.262584(s) query 3, Time now is:02-06 05:5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