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刘鑫凯的读书报告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刘鑫凯的读书报告

还请大家多多指教,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Posted: 2017-10-12 13:50 | [楼 主]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2017年暑期读书总结
书单:
【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发现社会之旅》,李霞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德】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上海:商务印书馆,2015年。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伦理之业》,王容芬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德】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韦伯出身于中产阶级额家庭,父亲是一名知名的政治家,他所处的时代处于自由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韦伯却提倡自由主义,逆社会主义潮流。他说:“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在个人才智方面保持冷静的头脑,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的研究方向经历了由工人社会学向宗教伦理的转变。

《社会科学方法论》
1.研究目的:致力于方法论的变革,他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致力于认识具体历史联系的文化意义。
2.韦伯观点的来源:吸收狄尔泰意义与理解的学说,把它与李凯尔特的价值学说、特殊性与个别性学说结合起来。
3.方法论特点:属于与康德极为一致的思想方式——多元论:凡是适合于解释科学知识形成的内容都予以接纳,而不论其本源是否为尖锐对立的哲学派别。韦伯方法论的出发点和立场在于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而不只是单纯地捍卫某种信念。
4.方法论:理解、理想类型、价值无涉。
(1)关于文化科学的认识。韦伯认为人们无法用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即建立精神的自然规律的方法来达到文化科学的认识目的。
“文化现象”的因果解释得到考虑的地方,有关起因的规律的认识只能是研究手段,这种规律愈普遍、抽象,为理解文化事件的意义所做的就愈少。但对于精确的自然科学来说,规律愈普遍有效,他们就愈重要和愈有价值。科学工作的理想目的是把经验的东西还原为“规律”,在这个意义上,“客观地”对待文化事件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实在的意义。韦伯认为:实在本身绝非当然的文化对象,而是在研究者的价值关联中变得重要了,便对我们有了意义。
历史学的对象:历史上起作用的东西。对于这有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一是意识历史因果联系中的现实环节的“历史兴趣”;二是作为人事手段对历史学家具有重要性的事实。这种作用往往不是客观地,而是主观赋予的。
(2)文化意义和价值解释。选择研究对象的依据:依照某种价值观点对主体有意义的实在组成部分,才会成为研究者的对象。所谓的价值分析就是凭借解释,是对象中可能的精神内容成为人们的情感,愿望或应当的观念的表现形式。
价值判断和解释的互相融合。作为历史的现实因素,那种过程毫无意义;作为可能的认识因素,它的分析具有非同一般的丰富意义。动机考察大都逾越可靠知识的界限,往往只是以“发生学的”方式对行动的阐述,这种行动无法依据已有的材料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动机考察将某些后果从因果归源方面归结为已知的“性格的”性质和行动者的动机。
(3)理解。韦伯认为社会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以解释的方式理解社会行动,并将据此而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对这种活动作出因果解释。理解有两种样式:合理的和神入的。合理的理解,即逻辑的、数学的理解,神入的理解是情感关系的重新体验,后者更复杂,理解的是价值或终极目标,宗教的激情行动,虔诚的或极端的理性主义狂热等一类内在的心境。理解的可能性与文化事件的特殊性刚好成反比关系。
(4)理想类型。世界本身是充满矛盾的,韦伯建立一种乌托邦的理想图像,即将历史活动的某些关系和事件联结到一个自身无矛盾的世界之上面,这个世界是由设想出来的各种联系组成的。它的根据是:一方面主体的价值性趣决定了整个图像的联系得以建立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实在里面的人的行动动机和社会活动中的支配观念。韦伯在书中将宗教、法律、社会、政治等都加以类型化,建立了自己提出的理想类型来解释它们对经济的作用。
(5)价值无涉、价值中立。科学的实际分析过程必须排除价值的干扰,将价值判断从经验科学的认识中剔除出去,划清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界限。经验科学只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价值判断教导人们应该怎么样?
5.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批判与及另辟新径
批评历史唯物主义试图在社会科学领域建立某种普遍有效的规则,以及强使一切历史的因果解释最终归溯到某种经济因素。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
(1)对于揭示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的要求,除非以某种方法在某一个地方证明了(或在他们看来)经济原因的参与,否则永远得不到满足。
(2)满足于“一元论”:经济的动力是“最根本的”、唯一“真实的”动力,是“最终到处起决定作用的动力。”
(3)为了维护经济因素的至上地位,把所有非经济因素贬低为历史上的偶然的“条件”,而以为在他们背后“起作用”的是经济动机。
应该弄清楚的是,韦伯不是要全盘推翻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尤其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解释,而是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做另一种解释。韦伯的独特的方法论思想对于社会历史的新现象进行具体的考察研究的方法论变革提供十分有益的参考。
6.韦伯方法论的意义
韦伯的功绩在于他指出了解决社会科学实践问题的多种可能性,提出许多迄今还带人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而不在于他是否利用这种可能性解决了全部的问题。

个人感受:
这是读的社会学的第一本经典著作。读韩水法为此书作的序言的时候感觉很是轻松,条理逻辑清晰,重点突出,很抽象化的将韦伯的方法论概括为五个方面。而真正读起来时才觉得吃力,有时候读了几页根本不知道书上的内容与主旨有什么关系。并且自己做的笔记也不成系统,往往一开始认为是重要的甚至是核心的内容,到第二遍看的时候发现其实没什么用处。也可能是当时读的时候只是为了提炼一个段落中的内容而已。这时就愈发觉得韩先生的厉害之处,当然读着读着也意识到了:更重要的不是我对韦伯的思想能够怎样抽象化的概括,而是应该去感受经典,体会韦伯在论文中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他的方法论有着什么样的独特性。

《学术与政治——伦理之业》
(一)以学术为业
不要想着如何出人头地,而要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任务。学术重要排除价值判断。
如果一个人不能用热情去做一件事,这件事对于作为一个人的他来说就毫无价值。
不管在哪里,人都必须思考出什么,而且是正确的,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
《以学术为业》一章,韦伯从德国与美国大学教师资格、状况的对比中,指出学者的“天职”;然后阐述学术、科学的进步;对科学的理智主义与理性主义进行了区分,指出了学术工作及其前提(适应逻辑和方法论的规则);之后阐述教授的身份:领袖或教师;指明了科学的意义以及学术的目的(认识自己、认识实际中的联系);分析神学的前提;最后劝诫人们:在脱魔化的时代,澄清立场,做好自己工作。
(二)以政治为业
从哲学的角度,阐述政治家的伦理。
1.“自由共同体”:“自由”并不是说从暴力统治下解放出来,而是说没有那种被传统合法化了的、作为一切权威的唯一源泉的君主权利了。
“帮派统治”:没有使命感,没有使人成为领袖的内在的卡里斯玛素质的“职业政治家”的统治。
3.政治家类型
(1)“职业政治家”:为政治而生活、为生活而从政。
在美国,根本没有终身的职业公务人员。原因:行政管理的纯粹技术性的无从回避的需求决定着这种发展。
(2)主导政治家:君主极权制战胜贵族等级,君主亲政逐渐让位于专业官员。
政治家的素质:热情、责任感、判断力。道德高尚的当官的却恰恰是道德低下的坏政治家,因为他在政治上毫无责任心。
4.政党与政党组织
(1)副业政治(绅士统治与议员的操纵)
主业政治(“企业家”身份,固定薪水官员)——广泛的民主化。
(2)党魁:政治性的资本主义企业主
特点:
a.不求荣誉,只求权力,作为金钱之源的权力及权力本身;
b.暗中工作;
c.只接受参议院的参议员工作(任命官员权)。
利处是把能干的人送上了高位。
《以政治为业》一章,韦伯从政治谈起,讲到国家及其统治;之后对几种政治家类型进行分析,先后论述职业政治家、主导政治家、专业官员与职业官员、民主领袖——新闻记者;然后在美、英、德三国的对比中论述了政党和政党组织;随后阐述政治家的素质,提出了以政治为事业的伦理。

个人感受:
总体上文章线索比较清晰,在现代国家的学术、政治对比中将所要阐述的东西更加清晰、明确的表达出来。但觉得读完之后,做的读书笔记仿佛只是写下了极少的一部分内容,甚至连“骨架”都算不上,很多“精华的肉”都给抛在了脑后,不知道这是不是对经典的浪费。读这本书倒没有读不懂的时候,文章还是很容易理解的。究竟作者眼中的学术和政治应该是什么样的?心里也大概清楚。尽管韦伯本身带有政治倾向,但他却极力主张学术去政治化,并主张随着专业化的推进专业官员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Posted: 2017-10-12 21:23 | 1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不好意思,没来得及调整格式就发上去了。
Posted: 2017-10-12 21:30 | 2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10月15日)

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10月15日)
读书报告(9月16日-10月15日)
书单: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下)
  上个月读了《经济与社会》的第一卷,故想针对这本书做一个整体的汇报。
《经济与社会》[h1]
[/h1]
——理性秩序的历史发展

  名字为《经济与社会》,但实际上却是讲社会、经济、政治、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涵盖面之广泛,论述之深入、逻辑,为韦伯其他书籍所不能涉及。本书第二部分为具体内容的论述,是韦伯早期所写,第一部分是概念的讲解,是韦伯之后若干年所写。总体来说,韦伯在叙述理性的历史发展,他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中寻求一种理性的秩序。他在政治支配类型中,找到了官僚制这种合法权威;在经济社会学中,找到了资本主义这种理性经济形式;在宗教社会学中,找到了拥有天职观的新教这种最具有理性的宗教形式;在法律社会学中,找到了法律专家主导的司法行政这种最合理性、系统性的法律秩序。经历了自由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历了战乱的德国的韦伯,怀着对自由主义的执着追求,渴望建立一种理性的秩序,能够让这个社会更好。
  
  第一部分是概念讲解。韦伯对社会学基本概念做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正当性的基础:传统、信仰、成文法规。韦伯认为,在合法性秩序的服从下,才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状态。韦伯还对社会学的经济动力进行阐述:侧重提到了技术的作用,边际效用原则,经营,生产资料的占用,职业选择的依据,劳动生产率的最优等。韦伯推崇的是一种理性的经济类型:以功能的专门化为基础的现代理性商业组织。他提出绩效最优的三个条件:对功能的最大适应性;通过实践获得的最佳技能;从事工作的最佳意向(劳动生产率的可计算性、可评估性)。以及资本核算达到最高度形式合理性的若干条件:所有者完全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市场是自由的;所有选择管理者时的完全自治;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以及对劳动者的选择是自由的;实质性契约自由;理性技术(技术条件可计算性;具有形式合理性的行政与法律;经营与预算单元及其财产关切的彻底分离;形势和理性的币制。
  对正当支配的类型概念的讲述,是韦伯思想的极其重要部分。他提到正当性的效力(权威的三种纯粹类型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理性基础上:规则、合法权威的信仰;
  第二,传统基础上:传统的神圣性,传统权威的牢固信仰;
  第三,超凡魅力基础上:超凡魅力型权威。
  
  第二部分的主题是“经济以及规范性权力和实际权力的角斗场”。我将这一部分内容分为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支配三个主要版块。
  1.在宗教社会学(宗教群体)中,韦伯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宗教的特点以及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对比分析,发现了宗教的两面性特征的进程:(1)神的概念以及对人神之间可能的关系的思考的日益广泛而理性的系统化;(2)精于计算的实用理性主义的日益衰退,宗教行为的无理性。
  韦伯对不同阶级与宗教的关系进行了对比:(1)农民与宗教。只有在受到奴役或无产阶级化威胁的时候,农民才会成为宗教的载体。除了现代宗教外,其他宗教的发展都对农民抱着宗教怀疑态度或者实际上的排斥态度:蔑视农民。(2)贵族漠视宗教,但宗教又必须依赖贵族的经济支持,所以会极力争取贵族信仰宗教。(3)官僚对宗教漠视,但有时又不得不利用宗教。(4)资产阶级对宗教抱有狂热虔诚的态度,并保持一种经济理性主义。(5)手工艺人有着明确的会众宗教、救赎宗教、理性的伦理宗教倾向。(6)社会最底层的奴隶、短工、现代无产者具有宗教惰性,他们极易接受宗教布道事业的影响,但情感因素远比理性的宗教伦理因素更容易获得成功。
  还对世界各地的宗教进行对比,并发现这些宗教中,清教徒的入世禁欲主义是与理性资本主义最契合的。清教徒的使命是忠于理性道德要求并遵照严格的合法性以发挥经济能动性,这决定了他们要通过理性的经济经营来确信自己的恩宠状态,改造尘世。清教徒的天职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动力。他们获取利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救赎。
  
  2.在法律社会中,韦伯对世界各地的法律、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秩序进行的分析,发现法律的实质是相互利益集团之间达成某种妥协的产物或技术手段。法律秩序仅仅存在于不同亲属群体和他们当中属于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之间。法律的内涵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授权与自由:权利来源,看重为个人提供保障与安全;另一个是强制:管制,看重秩序。我想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韦伯最渴求的那种理性的法律秩序,在韦伯看来这种法律秩序为理性经济秩序的建立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法律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应不同的法律主体和法律来源:a.法律先知——超凡魅力法律启示;b.法律显贵——依据经验创制和发现法律;c.世俗权力、神权统治权力——强加法律;d.法律专家——对法律和专业化司法行政作出系统阐述。在不同阶段法律的形式特性也不一样,在a阶段,法律具有形式主义无理性;在b、c阶段,法律具有实质性权益做法的特性;在d阶段,法律具有合理性与系统性。
  政府的特性在于不仅要实施法律,而且要追求政治、伦理、功利等其他方面目标。法律的形式主义理性往往会被政治动机、职业动机等削弱。
  
  3.在政治支配中,韦伯对政治共同体进行了定义,并论证了正当性支配的三种类型以及其他支配类型。政治共同体指的就是其社会行动的目的是由参与者借助已经准备就绪的物理暴力——包括通常的武装力量——使一定“领土”以及领土之内人员的行为服从有序支配的共同体。法律秩序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政治共同体实施物理强制的正当性也就是为了保证支配的正当性。
  政治支配分为利益支配和权威支配,利益支配会逐渐的变成权威支配。正当性支配包括:
  第一,合法权威:官僚制行政班子。在一个官僚制组织的最顶端,必然会有一个至少是并非纯粹官僚制的要素。官僚制与资本主义体制的关系:官僚制的发展中,资本主义体制发挥了不是唯一但是主要的作用,是最理性的经济基础。但如果没有官僚制,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可能持之以恒。
  第二,传统权威:家产制。凡是发展出一种行政与军事力量且纯粹成了主宰者的私人工具的地方,一般就会出现家产制。家产制与资本主义关系:家产制统治的支配下,只有某些类型的资本主义可能会得到发展:a.资本主义贸易;b.资本主义的包税制以及官职的租售;c.以资本主义方式供给国家必需品和战争筹款;d.某些情况下的资本主义种植园和其他殖民地经营。除非家产制统治者为了自身的权力和财政供给利益而依赖具有专业技术素养的官员,发展出一个理性财政体系。
  第三,超凡魅力权威。日常的经济需求在传统权威领导下就可以得到满足,需要核算的经济需求在官僚制领导下才能满足,某些例外的情况则需要超凡魅力的引导,超凡魅力权威用于满足超越日常经济轨道的需求。这种权威厌恶拥有和赚取货币(比如圣方济各)、拒绝尘世,是共产主义的第二个重要历史代表。只有军事生活的共同患难或者超尘拔俗的门徒关系那种仁爱精神气质,才能维系这种共产主义。超凡魅力权威沿着民主化方向的变革产生出公民投票产生的领袖,这种方式被韦伯阐述为:无论怎样评价其作为表达平民一直的一种方式的实际价值,他都是从被统治者的信任中产生权威正当化的专门手段,尽管这种信任的自发性只是形式上的或者虚伪的。而这种手段产生的领袖制民主利于这种人:最不同凡响、几乎会做出任何承诺、会使用最有效的宣传手段去竞争领导权。
  对三种纯粹类型权威的分类和阐述:其目的绝不使用一个刻板的框架囊括或者界定全部历史现实。而是有着益处的目的:针对一种特定情况,它有可能区分出一个特定的有组织群体的哪些方面能够合理地归入或接近于此类或者彼类范畴。
  在官僚制的叙述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华帝国的官僚制,整个帝国行政都是民事行政,而非司法行政因此不是一种现代官僚制。中国官职候选人的教育声望与长老的传统权威重叠,在政治上管制候选人是后者庇护,在地方事务上,却往往决定于后者。
  
  读书状态:这个月读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慢。这种慢和暑期的一字一句读,一章一章做笔记把握核心内容还不一样。一方面是在读书上花的时间,最主要的还是读书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不能很好集中,两个小时的阅读其实只读进去了一个小时。以至于平均每天只能读二十来页书,还存在好几天几乎没看书的情况,最后一个月下来只读了《经济与社会》第二卷的上下册。这是实在不该的。这个月读书,一个小时始终无法突破十页,在最后一页熬夜阅读,才终于达到了注意力高度集中一个小时读三十页的程度,但是因为未做笔记,留下的只是一种整体感知。现在虽然知道应该注重量的积累,可总是无法忍受自己囫囵吞枣似的读书,总是想尽力去理解一章后再去理解下一章。
  后来一段时间渐渐地不和大家每天一起固定时间、地点吃饭、看书了,自以为可以找到更好的状态,结果连之前的状态都不如。以后还是要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有一个最纠结的问题就是,自己总是在该用功的时候不全力用工,在该放松的时候却总是放松不好,还想着学习上的事情还没做好,看到大家劳逸结合的舒适状态,自己总是一个人心里苦闷,只希望以更多的时间来弥补,却总是过犹不及。还好国庆后读书状态渐渐变好,才能自然地融入大家,成为每天坚持最好的。希望接下来可以再接再厉,铭记初心。
Posted: 2017-10-15 18:15 | 3 楼
梁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1
威望: 201 点
金钱: 201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23-10-23

 

总结的思路很清晰,可以看出你的归纳能力很强大,继续加油!!!
读书,思考。
Posted: 2017-10-17 16:58 | 4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谢谢学长鼓励!现在状态好多了。不过韦伯的城市这一块,读了《经济与社会》以及《经济与历史》仍旧觉得比较混乱。不知道学长有什么建议没?
Posted: 2017-10-18 22:49 | 5 楼
小小小梦梦梦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2
威望: 72 点
金钱: 720 RMB
注册时间:2013-12-09
最后登录:2018-05-18

 

总结很系统,很不错!读书的笔记只是为了帮助理解和思考的,阅读中思考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书容易读比较快,有的难读的慢都是正常的。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Posted: 2017-10-18 23:47 | 6 楼
小小小梦梦梦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2
威望: 72 点
金钱: 720 RMB
注册时间:2013-12-09
最后登录:2018-05-18

 

另外你的读书报告可以发到一个帖子里,每次修改一个帖子就可以了,可以参考参考其他同学的
君子豹变,其文蔚也
Posted: 2017-10-18 23:48 | 7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嗯嗯。好的。一开始发的时候我就想那样,但是一点修改,一直刷不出来页面。
Posted: 2017-10-20 14:09 | 8 楼
赵国栋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5
威望: 35 点
金钱: 350 RMB
注册时间:2014-07-30
最后登录:2019-12-29

 

鑫凯很有状态呀,看你对韦伯的理解很深入。整理的非常棒
俭以养德,静以致远
Posted: 2017-11-12 12:50 | 9 楼
梁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201
威望: 201 点
金钱: 201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23-10-23

 

每次发报告,在帖子上直接修改就可以了~~不懂的欢迎骚扰
读书,思考。
Posted: 2017-11-12 14:52 | 10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我是点了修改,它刷不出来页面(无奈)
Posted: 2017-11-12 22:50 | 11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Re: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11月8日)

  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11月8日)
  读书报告(10月16日-11月8日)
  书单: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历史》
  马克思·韦伯:《支配的类型》
  马克思·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韦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在读中
  社会学以外的书就不列举了。
 
 韦伯的经济社会学

  对韦伯论著的阅读,除宗教社会学外,已接近尾声,然仍未对其经济社会学内容进行梳理。上个月读的《经济与社会》,汇报时也只是从法律社会学、政治支配、宗教社会学等角度详细论述,对于经济社会学,虽然知道韦伯的最终目的是找寻一种理性经济,但总是有点不通的感觉,读着不顺、不通畅。经过这个月的相关方面著作的阅读,已经有了一些感觉,故书录于此。
  一、经济史的研究任务
  第一,某一时期的经济功效是如何分配、如何专门化与如何结合。
  第二,被占有的功效与机会,是作家计还是营利的利用。
  第三,经济生活里,合理性与非理性之关系。
  社会行动与团体是韦伯观察社会现象的两个基本点。故韦伯经济社会学领域的主要内容就是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二、经济组织的主要形态
  韦伯认为社会团体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共同体”关系,一种是“结合体”关系。“共同体”关系是指:社会行动的指向建立在参与者主观感受到的互相隶属性上,不论是情感性的或传统型的。“结合体”关系是指:社会行动的指向基于理性利益的动机(不论是目的理性或价值理性的)以寻求利益平衡或利益结合,它是基于双方认可的理性同意。具体到农业、工业、商业方面则有以下几种主要形态。
  (一)农业经济组织的主要形态
  1.移动耕作
  2.村落共同体和马克体
  3.约制性的庄园领主制
  4.自由的庄园领主制
  5.耕地共同体
  6.大规模耕作地制
  7.财货经济
  8.农民为所有者的农业经济
  东方封建制度与西方差异最大地方在于东方没有“领地经济”而以强制摊派占支配地位;另外,农民以实物纳税,转换成货币时,稍有障碍,立刻就会出现倒向自然经济的倾向。
  庄园制度:
  崩溃的原动力及影响
  (二)工业经济组织的主要形态
  1.部族工业
  2.种姓工业
  3.庄宅式工业
  4.自由工业
  5.工厂经营
  韦伯认为大半的情形下,作坊似乎是用来作为年金收入的来源,因此和任何一种“工厂”或其先驱形态根本上就是两回事。他否认了马克思的工场——工厂的经济组织发展说,而是认为对以下问题的不同回答,会得出实质上极为不同的经济组织模式来:
  a.作坊属于谁?
  b.谁是劳动所需生产工具的拥有者?
  c.自由劳动者是否在此工作?是否自业自得?
  d.奴隶是否在此工作?谁拥有奴隶?
  e.劳动者为自利计算而劳动?还是为领主利基而劳动?
  韦伯认为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作坊最贴近一般语义下的“工厂”。
  三、资本主义社会
  (一)概念及先决条件
  凡是利用企业方法以满足人类团体所需要的产业之处,即有资本主义,无论其需要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时期有各种不同形态的资本主义,然而以资本主义方式来满足日常所需,只西方有之,且即使在西方,也是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事。
  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合理的资本计算制度成为一切供应日常所需的大营利经营的规范。这种计算制度产生的条件:占有一切物质的生产手段;市场之自由;合理的技术;可以计算的法律;自由劳动力之存在;经济生活的商业化。
  资本主义为何最早在西方产生?只有西方,始有专业行政、职业化官吏阶层以及基于市民观念之法律的近代国家;合理的法律;市民;城市;现代意义的科学;具有理性生活伦理的人——明确的理性主义。
  (二)西方资本主义的特征
  1.合理的劳动组织;
  2.消除内部经济与对外经济、对内道德与对外道德标准的差异,并将商人的原则以及基于此一原则的劳动组织引入内部经济。
  (三)产生资本主义的精神因素
  资本主义的产生除了理性的持久性企业;理性的簿记;理性的技术;理性的法律等因素外,还需要理性的精神;理性的生活态度;理性的经济伦理
  资本主义需要一种营利性活动范围的有节制的经济生活,需要对内道德(共同体内不得无限制地追求盈利)与对外道德(视一切外人为敌人,不受伦理限制,可无限制地发挥营利欲)由对立到消除差异。
  经济伦理观是一种相信个人利害的可以调和的、启蒙运动的乐观主义。只要还能给予劳动阶级救赎的希望,他们就可能安于其命运;慰藉一旦幻灭,社会内部不断成长的紧张,将日趋严重。它出现在禁欲理想的地盘,现在却已脱落其原有的宗教意义,志业观残存,巨大宗教感化力消失。
  (四)货币经济
  1.经济行动的形式理性与经济行动的实质理性
  经济行动的形式理性:即可计算性;表现出任何理性经济固有的“事前准备”,
  经济行动的实质理性:考察目的理性的、技术上最为适切的、伦理的、政治的等多重要求,借此来衡量经济行动的结果是否为价值理性或实质目的理性的。
  韦伯认为社会行动过程中许多特别明显的规律性,尤其是经济行动,并非决定于任何有效的规范取向,也非基于风俗,而是完全取决于:参与者的社会行动方式依其特质而言,乃是尽量配合他们主观的正常估算下的利益,并将行动倾向于这种主观的想法和知识。
  2.货币是“最完美的”经济计算手段。
  四、城市
  (一)概念
  城市的本质是一种“市场聚落”,可以分为“消费者城市”、“生产者城市”、“商人城市”三种主要类型以及更多的混合类型。
  在韦伯看来,只有西方才出现大量的城市共同体。城市共同体的特征:a.较强的工商业性格;b.防御设备;c.市场;d.自己的法庭(至少自主的法律);e.团体性格;f.自律性与自住型;g.市民的特殊身份。
  城市产生了政党与政客、城市产生了艺术史上的独特现象;城市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城市是宗教制度的基础。
  (二)古代与中古城市的比较
  1.共性
  只有身兼地主与商贾两种身份的人才能获得市民权;利用贸易所得以累积土地的现象;无土地者被视为“客人”;城市的公共服务是强加于地主的义务;市民是以军队方式编组,特别是居于重要军事意义行业的成员;另外还有存在于骑兵与步兵间的社会鸿沟
  2.相异性
  骑士贵族:在古代城市普遍存在,且为城市发展核心力量;在中古城市不一定皆如此。
  自由劳力:古代城市有,但不成熟;中古城市的自由劳力第一次得以大规模组织起来。
  奴隶:古代城市隶属民依其行业不同而与其他自由身份的同业群居;中古城市不分自由与否,可共同组成一个“目的团体”。
  代表:古代城市,领主代表城市;中古城市,自主性的共同体代表中古城市。
  工业:古代城市,工业不占据主导,工匠地位并未随财富增加而得到改进;中古城市,工业城市占主导性地位。
  社会结构与阶级斗争:古代城市,农民与贵族间的斗争,大地主与小地主、债权人与债务人;中古城市,行会与贵族间斗争、商人与工匠间对立。
  支配权:古代城市,乡区组织(贵族农民化);中古城市:行会(贵族行会化)。
  贵族住所与城市性格:古代城市,从居住在城里的君主统治下开始发展,被城市贵族推翻,乡村反过来支配城市;中古城市,从土地贵族阶层开始,市民阶级从其束缚中解脱。封建政权出现在大封建国家中,是一个统一体;从国家的王宫或领主取得特权,受其制约(导出:北欧与大陆工业城市明显的资产阶级特质,奠基于来自垄断工业或批发贸易的利润。)
  建立目的:古代城市,为军事目的而建立;中古城市,为经济目的而建立。
  垦荒与拓殖:古代城市,土地征服后随之即为定居,建立殖民地;中古城市,农民属于封建制度一部分,拓殖由庄园领主及领土诸侯所控制。除了少数大城市外,其他城市只只想和平地扩张本地及邻区的市场而已。
  总结说来:古代城市的民主政治,实为一种政治行会、古代自治市民是主体,是利益的分配者、法律的制定者。而战争能使他们分配最大利益。
  中世纪市民在军事上不比骑士,改以和平手段获利。
  (三)中西城市比较
  早期的西方城市一开始就是个防御团体——一个由有能力在经济上自行武装、自行训练的人所结合成的团体。
  中国则没有这样的武士,只有统帅军队的军官及统一武装、统一训练的士兵。
  军队组织之是否具备自治的基础,还是由一个军事领袖来提供马匹、武器和粮食,其间的区别正如经济生产手段实为工人所有,还是为资本主义企业者所有一样,是社会史上最根本的问题。
  (四)水利统治基础上的王国:埃及、西亚、印度语中国(大河文明)
  水利问题决定了官僚政治、臣属的赋役、臣属对国王官僚系统的依赖等现象的存在。皇家官吏与军官从一开始便是这种发展的中心人物。
  与之相反:西方早期是宗教性的兄弟友谊的结合与军事的自给。
  思路的启发:韦伯提出科学的问题,不是探求是否应该采用“计划经济”的问题。而应该问:计划经济(在既有的形态下)比较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倘若此事得已实现,那么必须承受什么代价。此时,保持公正是绝对必要的,亦即所有的方面都必须关照到,不只是某些已知的因素,部分未知的因素也要善加思量。

  读书状态:总起来说,比上个月好了一点,但是读的不够细致了,对内容的思考不足,整理读书报告时纯粹是读书笔记的再梳理,难免会遗漏很多问题,关注点就很局限。另外感觉读了韦伯的《经济与社会》后,仿佛已经把韦伯的思想全部融汇到一本书中了,再读其他书,只觉得是对他思想的详细阐述,所以读其他书时觉得有点冗杂,兴趣有时候不是很高。
  这个月对韦伯经济社会学方面的梳理太过仓促,也不够好,希望下个月的宗教社会学阅读能更进一步。
Posted: 2017-11-12 23:21 | 12 楼
张一晗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112
威望: 112 点
金钱: 1120 RMB
注册时间:2016-10-09
最后登录:2023-11-12

 

不仅内容丰富,排版也让人很舒服,向你学习,一起加油
Posted: 2017-11-13 00:06 | 13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加油(微笑、握手)
Posted: 2017-12-17 19:22 | 14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12月15日)
  读书报告(11月12日-12月15日)
  书单:
  马克思·韦伯:《宗教社会学》
  马克思·韦伯:《宗教与世界》
  马克思·韦伯:《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马克思·韦伯:《印度教与佛教》在读中
  社会学以外的书不再列举。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一、宗教社会学的研究结论
  结局的吊诡:信仰者所造就的结果往往与他们原初的意图恰好相反。任何选择都有其代价;为了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势必要牺牲对他人而言也同等珍视的价值:儒教徒欲使国家富强,民众安居乐业,但其对传统的固执却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清教徒欲荣耀上帝,但其对财富追求的正当化,却缔造出不断增加的财富、愈使人们的信仰丧失。
  一切皆理性化的经济世界,亦即物质财货的供给之最高度理性化的经营形态,打自根底起就是一种完全没有爱附入其中的结构。人不只是逻辑性与心理性的存在,更是有血有肉地存在与历史之中的个体。
  韦伯个人对西方“理性化”的全面发展,即世界的彻底“除魅”后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实际上怀抱着相当悲观的态度。
  现代社会的问题:完成职业责任,不再直接和精神、文化的最高价值有什么联系,职业中的枯燥、无聊、压抑,竟成为新时代的文化病症之一。
  二、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念类型:把相反的一对概念并列研究。
  1.神秘主义与禁欲主义
  神秘主义:圣灵的容器;重在思,冥思苦想;得救途径:神秘的直观;
  禁欲主义:神(而非圣灵)的工具;重在行;得救途径:积极的道德活动;
  2.理性与魔法
  合理化程度与魔法的削弱程度成正比的;
  礼仪与祭祀成分减少,教义与道德的成分增加,这一宗教的合理化程度就越高。
  (二)韦伯的长时段研究法
  源自年鉴史学家布劳岱。
  韦伯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幅大不同于我们惯常所见的中国的“历史图像”,他呈现的是尝试其中的一些不变的、静态的现象的解释。
  例如:中国的赋役制度上,韦伯不研究其制度演变、变迁原因,而是从赋役或供应这一概念出发,将长时期的赋役供应分为两种方式:
  (1)中央单位责成地方单位征集所需物资及人力;
  (2)中央单位直接“经营”生产事业(庄宅式经济)
  韦伯认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力强弱变化下,两种方式所发挥作用不同,但都是这两种方式。
  三、内史
  1.宗教的发展(宗教原初的此世性及理性的发展)
  自然主义:可直接操作的力量。
  向象征主义转化:不可以具体的意识来掌握或认识。事物超越其实际(或可能)内在固有的效用而“意义化”。
  从而产生了经象征主义所合理化的巫术,进而产生了类比的思维,并逐渐为根据理性包摄作用所形成的三段论法的概念结构所取代。
  通过对比世界各宗教,韦伯认为宗教处于一种独特的、双面性的发展过程:
  一方面,有关神观及人与神可能之关系的思考,有日益扩展的理性体系化(巫术袪魅:抑止巫术信仰,逐渐或愈发要求世界以及整个生活态度必须都服属于一个既重要又有意义的秩序之下);
  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是一种特殊的、从原初的实际与精打细算的理性主义的倒退(?)。
  2.身份、阶级与宗教
  一种文化中,基本的社会模式愈是农业取向,例如罗马、印度或埃及,其人民中的农民阶级似乎愈容易滑入传统主义的模式,(至少)民间的宗教愈不会有伦理的合理化。
  韦伯依据丰富的宗教资料对不同阶级与宗教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确定了在什么条件下,在什么地方,在哪些阶层中,是祭祀仪式的因素,禁欲主义的因素,还是神秘主义因素抑或理性的教义占主导地位:
  农民与宗教。农业民族和农民特别倾向于自然崇拜,他们的宗教含有更多的魔法的因素。
  贵族漠视宗教。贵族易于接受与他们的地位和尊严意识相一致的宗教观念。
  官僚对宗教漠视,但有时又不得不利用宗教。
  征服者和军人阶层的宗教特点是相信命运和劫数。
  资产阶级对宗教抱有狂热虔诚的态度,并保持一种经济理性主义。
  手工艺人有着明确的会众宗教、救赎宗教、理性的伦理宗教倾向。手工业者由于较少依赖外界自然条件,较多地从事有组织的协调劳动,他们的宗教具有理性的性质。
  社会最底层的奴隶、短工、现代无产者具有宗教惰性,他们极易接受宗教布道事业的影响,但情感因素远比理性的宗教伦理因素更容易获得成功。
  从而得出结论:
  救赎宗教极有可能源于社会的特权阶层(源自内心的困顿,离生活更遥远,更为理论化与体系化,相比非特权阶层的救赎),但当其传布到并非特别(或专业性的)关心知性主义之教养的一般信徒团体时,这种知识性格通常会有所转变。这种转变是为了配合大众之需求下的产物。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将祭典宗教转化为纯粹的巫术;第二种方式是转化为救世主宗教。
  中下层市民阶层的宗教需求:多半是较感性的传说,具有内在教化的倾向。这一点正相应于中产阶级温顺的性格及其对内在与家庭生活的重视。
  享有优势社会与经济特权的阶层赋予宗教的主要功能是将他们自己的生活态度及现世的处境“正当化”。
  3.宗教的问题
  神义论的问题:神的万能与世界的不完美。这一矛盾的解决:预定论、二元论与灵魂轮回。
  宗教与现世的紧张性:宗教与既有的共同体之冲突、宗教与经济事项间的冲突、宗教与政治因素间的紧张性、宗教与军事的紧张关系、宗教与艺术的紧张性、宗教与性欲的紧张关系、宗教与知性的紧张关系。
  4.世界各大宗教的发展史
  最主要的是对比出不同宗教背景下的中国、印度、犹太与西欧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结果。尝试探求宗教信仰与信徒经济生活的关系、不同教徒与各自所处环境的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宗教信仰对社会发展路径的影响等,从而得出信徒的宗教信仰行为何以得以作用并重构他们所处的社会。
  以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为例。
  儒教的本质:完全是入世的俗人道德伦理。儒教保持着一种强烈的此世倾向,他们祭祀是为了在此世的命运——为了长寿、为了子嗣、财富以及在很少的程度上为了祖先的幸福。理性的伦理因素与非理性的魔法因素共存。儒教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理性化,它看不起宗教。认为心灵的平静与和谐是一切善的根源,为了融入此世,要拜托所有不合理的欲望。
  儒教担纲者:士阶层。拥有官职者以及官职候补者,由于他们的巫术性卡里斯玛,以及他们的保举关系,他们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告解神父”及其氏族之所有重要事务的顾问。官吏是最有机会累积财富的。不过在氏族内部,长老的权威还是个强大的制衡力量。如果统治者能屈从于士人对仪式与典礼的要求,士人就会屈服于统治者。
  国家的宗教改革保持着简单的形式:一方面,将祭祀的重典交付给国家;另一方面,又容许那些承袭自古、并且是个别人民所不可或缺的私人职业巫师阶层的存在。
  儒教与道教:都顺应世界(道),紧张关系在中国不存在。但道教追求的是大德(完全绝对的伦理),而非儒教的小德(社会化相对的伦理)。道教提倡不证自明、开悟,排斥典籍。把重心放在神对于此世与来世之健康、幸福与财富所做的许诺上,来世的许诺特别能够吸引大众的心。以此世为考虑的出发点。道教总是与反对士人的派系站在一起。道教之所以难以根绝的理由,在于作为胜利者的儒教徒本身从来没有认真想要根除一般的巫术或特别是道教的巫术,他们只想要独占俸禄;况且,巫术信仰是皇权之宪法基础的一部分。
  四、外史:宗教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宗教对社会履行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能。主要有两种:其一,“使道德的价值、情感和行为体系的规范具有认识上的意义”。其二,“平衡了合理期待行为后果和实际能看到的结果之间的差异”。(去除世界的吊诡)
  宗教对经济的作用正确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韦伯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的多元化思维,在于他论述宗教时,同时论述宗教与经济、政治、法律之相互关系的“大问题意识”。
  但无疑,韦伯最主要论述的是宗教与支配以及宗教与理性经济的发展。宗教与支配上个月已经提到过。这里主要论述宗教与理性经济的关系:
  基督教:基督新教的现世禁欲为最虔诚及最严守伦理的人打开了通往营利事业的道路。最先创造出一种资本主义的伦理。
  儒教:自然法与形式的法理思想之阙如;自然科学思维之阙如(一切都停留在精纯的经验层次上)。家产制的理想是实质的公道,而非形式的法律。因此,财产与营利,一方面是个现实权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却又是个供养群众的社会伦理关怀的问题。儒教主张一种通才,反对专业化,认为其不过是受到实利主义驱使,是卑微的。
  印度教:印度种姓制度之宗教性约束对经济行为之精神的实际影响,与理性主义恰恰背道而驰。特定的职业皆被赋予宗教性的约束以及神圣“职业”的性格。但此种职业伦理之贯彻与确认只在于此行业所创造出来产品品质的完美。
  犹太教:数千年来,典型的资本主义是利用财富的方法不外乎包揽国家事业、包税、军费融资、殖民地事业的融资、贸易、高利贷。这些犹太人都从事,但却缺少工厂经营。犹太人在法律上与事实上不确定的身份状况,使得他们很难经营具备固定资本的、持续且合理的企业,而只能从事贸易及货币交易。犹太人的经济心态:有决心与机智地、冷酷地利用任何赚钱的机会,“为利扬帆赴地狱,不顾炼火烧灼”。这种心态与近代资本主义的特色相去甚远,严格来说,正好相反。
  
  读书状态:
  本月读书时间比之前更加集中,但是读书思考不深入的问题依旧存在。读书时做的笔记太多,在不重要的问题上花了太多时间,却未能抓住最核心的问题。对于一些概念,也往往读过后就忘记了,并没有深入理解。
  只读了三本半的书,韦伯的书还剩下一本《古犹太教》,加上先前一些没有彻底读完的书,下个月想一起读完,然后对韦伯思想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再开始涂尔干著作的阅读。
Posted: 2017-12-17 21:15 | 15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2018年1月17日)
  读书报告(12月16日-1月17日)
  书单:
  马克斯·韦伯:《德国重建后的议会与政府》(《经济与社会》附)
  马克斯·韦伯:《印度教与佛教》
  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钟涨宝:《农村社会学》
  张波:《西北农牧史》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通史》(明清卷)

《理性与权力:韦伯的学术与政治》




  读完韦伯的书,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韦伯的论述究竟只是做一种描述,并分析原因,还是希望从中找到一个答案——如何解决当下的问题,如何更好发展?有学长给我说,韦伯并没有想找到解决方法,而只是对问题作系统的分析。但是我并没有就此打消心中的年头。

  读了苏国勋的《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让我对韦伯的思想有了一个系统的认知。不得不说,要想对韦伯的思想做一个全面系统的阐述,非穷尽一个人全部的精力不可为。尽管苏国勋的书仅仅是对韦伯思想的结构性概括,却也以其系统性、思想性之深度,让人读后充满敬佩。下面来谈谈阅读韦伯的一系列著作后的一些收获。
  
一、韦伯其人

  作为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者,他崇拜权力,期望通过使用权力促成资本主义在德国获得长足发展,使德国跻身世界列强的行列;作为一个教授和学者,他追求理性,希望以理智分析的超然态度指点人们走出信仰、理性、价值的迷津:所谓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乃至种族主义,无非都是一些价值观念,说到底都是作为理性价值工具的意识形态。(但是,当权力的可能性摆在他面前时,他却因为要去海德堡就职而放弃了,这是为什么?——(联邦德国)菲根著;王容芬译《马克思·韦伯》)
  
  韦伯内心世界与外部生活之间充满了严重的冲突与紧张。这一紧张的根源?是了解韦伯一生和理解其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线索。

  来源于父母的双向影响。父亲:柏林市议员,国家自由主义者,崇尚成功即道德的英雄伦理,权力和庸俗的化身;母亲:基督教徒,资本家女儿,奉行在内心宁静、身心行为中追随上帝。

  他无政治地位,更无权力可言,他的见解始终不能对当权者的政策发生决定性影响。这也是造成他内心紧张和痛苦的一个原因。
  
二、韦伯的研究

  韦伯的研究内容包括宗教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社会科学方法论等五个方面。

  韦伯的宗教问题研究是从“世界祛除巫魅”的理性化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把握的,亦即从非常清醒而实际的实用角度加以研究的。在他看来,世界五大宗教中,基督新教是最具理性的入世禁欲主义的宗教,这种宗教作为一种价值观的引导,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认为东方的印度教、佛教、儒教等宗教包含着明显的神秘主义,理性的发展大大受到限制。

  韦伯的经济社会学从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两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并论述了不同经济组织的形态,他认为最符合资本主义发展之需要的是西方城市中的市民阶级。

  韦伯的政治社会学研究重点论述了权力、权威、统治、合法性、官僚制、政党、合理性等概念及其在现代民主制度中所起的作用。提出了合法统治的三个纯粹类型:卡里斯马型统治,传统型统治与法理型统治,这一理论继承了亚里士多德、马基雅维里、维科到黑格尔的政治学传统。在论述中国政治的时候,韦伯突出了官僚制、科层制的重要作用;在论述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理性国家”时,韦伯提出它的基础是具有技术专长的官吏阶级和合理性的法律。

  

  韦伯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他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层面,揭示了理性化这一现代人生存的两难处境。
  其伟大之处在于其复杂而多元因果性的比较历史研究。用历史来进行类型比较,用社会学来进行因果分析。这种理想类型,并非随心所欲的虚构,而是处于特定阶段的“历史文化现象”的逻辑和规则。在类型的比较中,他充分运用了长时段的静态研究法,从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寻找静态的因素。正是在类型比较和因果分析中,韦伯得出了他对于社会各方面全面的认知。

  韦伯思想最广为人知的,是他提出的资本主义精神,这是以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这一精神与其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事业的成败。

  韦伯的社会学研究全部建立在他对社会行动的分析和理解之上。社会行动:行动者赋予主观意义并指向他人的行为。为了解这种意义必须探究行动者是在什么价值观念驱使下作出这一行动的。
  
  韦伯的合理性、理性化思想直接来源于其对法律的分析。本质上说,合理性就是社会演进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合理性由于自己内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而成为现实性,或在未来成为现实性。

  工具合理性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之家的紧张关系,既是相互冲突着的不同价值之间的对立关系,也是利益相悖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对抗关系。关注形式合理性的群体,是希望从可计算性和效益性中获利的群体;关注实质合理性的群体是希望从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实质政策和法规里得到利益和实惠的群体。这种紧张关系,既是现代社会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经济矛盾、冲突的根源,也是当代世界不同民族国家之间重大政治斗争的潜在原因。


  
  解决紧张和冲突的途径/化解科学与宗教、理性与价值之间冲突的途径?

  按照责任伦理行动。按照自己既定的价值参照去决定行动的取向;以履行“天职”的责任心去应承日常生活的当下要求。要想做到这样,必须过着既是合理性的又是符合道德的城市生活。
  
三、科学与宗教(紧张和冲突的领域)

  科学追求的是工具合理性(形式合理性、客观合理性,追求实在是什么?);宗教追求的是价值合理性(实质合理性、主观合理性,追求实在应该是什么?)。

  科学是从有效处理现实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功能着眼;宗教是把主观预定价值的正当性当做目的。

  科学在理智上起作用,目的是使人获得自我清明和认清事物之间的现实关系;宗教时在情感上起作用,与人的灵魂拯救、精神解脱有关,目的是使一种有意义的维系生命的方式成为可能。
  
读书状态:

  读书的时候太功利化,带着回答问题的态度去读书,缺乏一个字一个字抠的工匠精神,未能深入的理解、分析作者是如何一层一层剥开问题的表皮,透视其实质,丧失了读经典的感觉;读书的时间利用不好,在读社会学经典上花的时间不够,制定好的规划被打乱,没有坚持从头到尾读下来。

  总结的时候,总是看到什么就抓到什么,未能去想最重要的是什么,本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提炼总结能力的锻炼没有达到。做笔记和写读书报告时缺乏独立思考、自我理解,读书缺乏相互交流。

  另外,从集体来说,我觉得我们读书会呈现退化状态,从一开始的紧密关系、自觉读书到现在的思想懈怠、行动分散,即使不断下命令、纠正心态,仍旧只有小部分人都能做到一个月读好四本书、读完一个人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事情变多了,我们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变少了,这是难以避免的,但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最该克服的还是自己行为的惰性和思维的逃避性。当然,还是要尽力避免很多事情压在心上,让生活变得纯粹,在纯粹生活中安放理想。
Posted: 2018-01-20 16:36 | 16 楼
splendour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9
威望: 89 点
金钱: 890 RMB
注册时间:2015-11-18
最后登录:2023-11-27

 

格式可以稍微调整下哈,内容非常充实,有自己的思考!
规矩绳墨之间,一个人跃马扬鞭。
Posted: 2018-02-24 22:53 | 17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201833日)
  读书报告(120-33日)
  书单:
  涂尔干系列著作阅读
  《社会分工论》
  《自杀论》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未读完






《自杀论》






  在《社会分工论》中已经针对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病态进行了分析,《自杀论》一书算是其续篇,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数据,分析影响自杀的各种因素、自杀的类型,从而探究自杀的根源。这正符合涂尔干指出的社会学应该热衷于把各种具有明确界限的现象作为研究的对象。
  自杀的内涵:自杀是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一、影响自杀的因素
  (一)非社会因素:对自杀不产生影响。
  心理变态:列举欧洲各国自杀与精神错乱的关系表以及法国各省自杀与精神错乱的关系表,通过分析发现自杀与精神变态的数据并没有一定的规律,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身心衰退者比健康的人更容易自杀,但他的自杀不一定是由于他的身心状态。
  正常心理状态:列举奥利地各省、瑞士各州不同种族的自杀数据,列举不同年龄的自杀数据,发现种族与遗传都不能单独地起作用,推理出文明(社会生活)对自杀的影响。
  自然因素:通过列举每月或每个季节自杀人数的变化,排除了气候和气温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体现出的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对自杀的影响。
  仿效:通过分析法国各县的自杀人数以及中欧的自杀情况,不同的社会和每个社会内部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的自杀倾向是不同的,推论出单靠仿效的力量是根本不可能影响自杀的。正如莫雷尔所说;同样听到或读到一种特殊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印象,精神正常的人身上并不足以引起类似的行为。(《论自杀的传染》)人们赋予仿效的种种功效都是虚构的,因为它不足以对社会产生影响,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传染某种行为。


  (二)社会因素
  通过分析法国自杀人数的绝对数和每种动机自杀比例数的情况,提出被认为是自杀的动机的这些并不是自杀的真正原因,而只是自杀的表面原因,是人们赋予自杀的或者自杀者本人用来解释他的行为的。
  宗教社会:犹太人不太倾向于自杀,尽管各种环境相反地可能使他们倾向于自杀。在英国,共同的和强制的、因而不允许个人自由思考的宗教信仰和宗教仪式要比德国多得多,但是英国在所有新教大国中的自杀人数是最少的。犹太人把严格的纪律与高度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他们具有现代人的全部智慧,而部分向现代人的绝望。当然文化阶层的自杀倾向相比较严重,但这是由于传统信仰的削弱和由此而引起的道德利己主义的状态造成的。科学进步的今天,自杀之所以增多,并不是科学带来的,而是信仰的丧失造成的;而宗教对自杀起到预防作用,因为宗教是一个社会,构成这个社会的是所有信徒共有的、传统的、因而也是必须遵守的许多信仰和教规。宗教社会的整体化越牢固,自杀也就越被预防。
  家庭社会:其中一方的消失之所以增加另一方自杀的可能性,不是因为把他们彼此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断裂,而是因为由此而引起的家庭动乱。家庭越大,家庭关系越稳固,对自杀的免疫力就越大。
  政治社会:巨大的社会动荡以及全民战争等危机会暂时造成比较牢固的社会一体化,这种情况下人们紧密团结起来,更多想到的是共同的事业,而不是自己,对自杀的预防得以增强。
  自杀人数的多少与宗教社会一体化、家庭社会一体化、政治社会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得出结论:自杀人数的多少与个人所属群体一体化的程度成反比。集体的力量是最能遏制自杀的因素之一。利己主义的状态和人的本性是矛盾的,人总是想要寻找一个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目的,不让自己的努力化为泡影。
  当一个人脱离社会时,很容易自杀,而当他过分地与社会融为一体时,他也很容易自杀。


二、自杀的类型
  利己主义的自杀、利他主义的自杀、反常的自杀以及混合类型。
  利己主义的自杀产生于那些人再也看不到活下去的理由;利他主义的自杀则产生于这些人认为这种理由超出了生命本身;反常的自杀产生于这些人的活动失常并因此受到损害。
  社会是调节个人感情和活动的一种力量。生物的需要完全与它的谋生手段相适应时,他才可能幸福、活下去。如果它的要求超过了它所能得到的,或者只能得到另一种东西,那么它就会不断的受到伤害,而且不能毫无痛苦地活动。活下去的倾向是其他倾向引起的结果。


三、如何看待自杀
  自杀在进化的最初阶段就出现了,而且又是极度地严重。没有任何理由认为自杀必然与非常文雅的习俗有关。古代的自杀类型有一部分已经消失,在今天自杀却变得更加严重,可见自杀的增加不是由于进步的固有性质,而是由于今天发生自杀的特殊条件。说明自杀倾向高涨的不是我们的文明日益光辉灿烂,而是一种危机和动荡的状态。这是一种可怕的反常现象。
  应对自杀:唯一能使我们比较严厉的办法是对悲观主义倾向直接采取行动,使这种倾向恢复正常并加以限制,使大多数人的意识不受其影响并更加坚定。一旦大多数人的意识恢复了正常,就会以适当的方式抵制一切有害的倾向。
  教育只是社会的映像和反映,教育模拟社会并以缩小的形式复制社会,而不是创造社会。只有在社会本身得到改造的时候,教育才能得到改造。(过于注重教育的社会性,忽视了其独立性与自觉性)
  利他主义的自杀在某种程度上是保持尚武精神所必需的,它并不是病态。
  利己主义自杀的蔓延,是因为混乱而虚弱的社会听任它的许多成员完全摆脱它的影响。纠正它的唯一办法,是使各种社会群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以使群体更加牢靠地留住个人,个人更加依恋群体。
  这种团体不是政治团体,因为它离个人太远,不能有效地不断影响人。
  也不是宗教团体,因为施加有益影响的必要条件(宗教只有在不允许人们自由思考、限制理性的情况下才能减少自杀的倾向)现在不再存在。很多人把宗教看成自杀蔓延的唯一补救办法,是因为他们误解了宗教权力的起源,来自它使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服从的强有力和详细的纪律,当宗教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性的理想主义,一种可以讨论,与我们日常工作没有多大关系的传统哲学时,它就很难对我们产生许多影响了。
  家庭团体的预防作用也减弱了。作为永久性的不可分割的严密整体的家庭在今天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家庭只有夫妇二人,家庭力量的不可分割性不存在了。因此,如果人们不更换这种背离他们的旧的活动目标,生活就很可能出现极大的空虚,人们的生活需要找到其他的存在理由,不再只是为了家庭。
  是职业团体或行会。同类劳动者、履行同样职责的合作者联合起来形成的,没有比它更适合于形成社会思想和社会感情的场所了。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存在,而且影响涉及到大部分人和几乎全部的生活。涂尔干认为,行会具有围绕个人、使他脱离精神上的孤立状态所必需的一切。
  但是夫妻的不正常生活引起的自杀不能被这种方法制止。只要一方首先需要自由,而另一方首先需要束缚,那么婚姻就不可能对双方同样有利。
Posted: 2018-03-05 08:25 | 18 楼
刘鑫凯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7-08-14
最后登录:2018-06-09

 Re:刘鑫凯的读书报告(更新至2018年4月7日)

  刘鑫凯的读书汇报(更新至2018年4月7日)
  3月读书报告(3月4日-4月7日)
  书单:
  涂尔干系列著作阅读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伦理学与道德社会学》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涂尔干的道德社会学


  道德和法律事实是由具有制裁作用的行为规范构成的,对行为采取容忍还是禁止的态度,取决于行为与规定之间的关系。
  制裁的形式:刑事制裁、道德制裁、民事制裁。制裁要诉诸规范。
  规范的类型:第一种,是普遍的道德应用的规范。其对人们规定的义务,皆来源于人类天生的人性。这种规范不会随着个体的变化而变化,可称为公共道德或共同道德,舆论是共同道德的基础。第二种,适用于特殊群体的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体现于家庭道德之中,在职业伦理中发展到极致。
  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区别于其他伦理的地方,在于它无视公众意识对它的看法。因为这些伦理的功能并不是与每个人有关的,也就与舆论无关。有多少职业,就有多少种职业伦理。每种职业伦理都具有相对的自主性,都有其被限定的区域,分别处理各自规定的关系。职业伦理的存在,会使道德生活呈现去中心化的趋势。这样的职业伦理并不只是不同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还有职业本身以及职业群体之间的道德规范。 使职业伦理发挥正常作用的必要条件:一切事物平等;群体结构牢固、稳定,群体统摄成员的权威足够大,群体紧密地凝聚在一起,群体具有产业和贸易等经济功能;个体之间的联系紧密、频繁,观念和情感的交流多;舆论容易扩散并覆盖更多的事物。
  职业伦理存在的必要性:两个世纪以来,经济生活从被贬低和委诸下等阶级的次要功能,一跃成为首要的功能,军事、行政和宗教功能都逐渐败落,科学若是无法提供物质上有用的东西,也很难占据基础地位;大量个体的生活已经被纳入到工业和商业领域,他们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远离了道德的影响,更多地遵循自我利益的明确规范(这就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中所提出的危机和动荡的状态——法律和道德的失范)。 舆论由于得不到个体之间频繁联系的有效保证,也不能对个体行动实行充分的控制。所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济生活必须受到规定,必须提出经济生活的道德标准、伦理体系,使那些不能长久结合起来的个体所组成的职业群体(商业公会或法团),转变为界限明确的、有组织的团体。从这一点上来说,涂尔干实际上与古典经济学家的看法不一致。因为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协约的自由法则不仅可以调节自身,也可以自动地获得稳定性,没有必要屈从于甚至说没有可能屈从于任何约束力。他们认为经济生活是自行组织的生活,并按照有秩序的、和谐的方式发挥作用,任何道德都不会介入进来。而涂尔干认为经济生活若没有道德纪律,便不具有社会功能,只剩下个体的欲求,一种本质上来说无限的、无法满足的欲求。
  为何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职业伦理以及法团的存在?首先,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是以破坏和平、引发战争的方式产生的;其次,尽管人们不再有食物短缺的危机,却有了局面更加混乱、更加严重的工商业危机;最后,人们越来越追求高产量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有规律的物质流动,造成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
  法团。法团具有古老的起源,罗马法团和中世纪法团曾发挥巨大作用(法团的功能:宗教功能;家族功能;道德功能;经济功能)。只是到了18世纪随着大工业的兴起,才几近被弃绝。被弃绝的原因:法团的传统主义以及因循守旧的倾向。一是因为工业范围越来越大,仅仅是地区性的法团无法适应需求,而且法团未能改变性质,与国家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二是因为大工业的兴起,给人们带来了更广阔的视野,人的意识被唤醒,有了全新的需求和观念——期望认识闻所未闻的事物,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趣味也多样起来,而法团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依旧死守着自己过去的方式和习惯,对人们全新的要求无动于衷。 涂尔干主张的法团体系的基本原则:强制性;劳资双方都在负责监督团体的一般性事务和福利的主导机构中有所体现;依附于中央机构,即国家。如何使法团这样的职业群体发挥作用?或者这种协作体需要什么样的形式?这需要发现法团体系的演化过程及演化条件,然后再结合现有社会条件,确定这种体系应该具有的样子。
  国家。由家庭群体与职业群体构成的政治社会。国家把家庭群体与职业群体统一起来的根源:国家的基本义务是促使个人以一种道德的方式生活;还要消除团体所形成的某些病态效果;执行真正意义的社会目标。 道德个人主义的进程与国家进步之间的关系:国家越强大,个人就会越受到尊重。个人受到尊重的表现是用来确认公民之尊严的得到认可的条文和具有与众不同的法律特征的自由,它与思辨能力的发展无关。 国家与个人的中介。国家要想解放个人,需要某种相应的平衡机制,国家需要受到其他集体力的约制,这就是次级群体或中介。它可以调整和支配它们服务的利益,避免集体特殊主义和完全投入个人;它又构成了个人解放的一个根本条件;它只有通过国家才能获得一种道德存在。人口的流动性越来越大,间接议会制代表制这样的群体具有外在的和人为的特点,已经不再适应于这个社会。而对那些个人为其奉献一生的永久性团体来说,个人总是最紧密地依附着它,这种群体就是职业群体。在国家和个人之间设立中介,让政府解脱出来,这个中介就是具有反抗能力、自然的、持久的职业群体。 爱国与爱人类的冲突:除非有这样的一种爱国主义,它的目的直接指向社会的内部事务,而不是外在扩张。它不排斥任何民族自豪感,却也对公平、组织好、道德结构合理的社会引以为荣。 国家的产生:只有通过把由个体组成的某些群体从集体群众中区别出来,这样的集中化过程才能形成国家。如果没有这样的集中,如果社会思想分散零乱,那么国家就会显得极其模糊,政治社会也缺少明确的特征。分散的、模糊的、朦胧的集体情感遍布于民众之中,没有任何用来支配人们生活的清清楚楚的思想,这样的社会不能作为进步中的一个明确的阶段被提出来,相反,它们是一个起点。 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它们是国家处于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极端情况下,政府意识尽可能脱离于社会的其他部分,只具有非常狭小的范围,具有贵族的特点;政府意识与社会其他部分之间的沟通越紧密,就越会扩展开来,越具有民主的特点。民主政体是社会发展的程度越来越深的一种形式,民主是具有反思基础的体系,会使公民更有理智,而不是过于被动的接受国家的法律。
  道德社会。道德的任务是恢复人类的秩序状态与和平状态,这不可能依靠纯粹的物质根源或盲目的机械论自发的形成,而要依靠人们内心的相互理解。所有的行为方式,只有通过习惯和训练才能按部就班地起作用。现实中道德的实践作用是使社会成为可能,帮助人们不受损害,没有冲突地生活在一起,总之,就是要保护伟大的集体利益。所以,它不关心人的终极意义,它更应该被称为政治经济学的道德目标。 道德生活的两种形式:道德与不道德。不道德状态越发丧失激情,越来越成为更有反思性、更理性、更冷漠的东西,这种精明也正是我们的道德特征。康德:激情超出任何道德以外,激情是没有道德的。 道德目标:单个人的道德超越了所有其他道德时,不再有本质上的共同特性,只剩下从人性本来具有的属性中产生的情感,它自然而然地变成了集体感觉的更高目标。我们不再只是追求集体感觉、集体目标,而是学会了追求比集体目标还要高的人性固有属性中产生出来的具有独特性的个人目标。 个人道德规范:普遍性义务——禁止杀人;财产权;契约关系的道德。
  神圣约束关系。因为具有神圣性质,归众神所有的物才能为凡俗所有,这些物本身神圣不可侵犯。神:不过是以物质形式人格化和结晶化了的集体力。神对于人的至高无上,其实就是集体对其成员的至高无上(这揭示了神圣化的根源)。私人占有的前提,是最初的集体占有。
  国家:世俗世界的核心。
  众神:宗教世界的核心。
  契约发展四个阶段:血缘盟约→物权契约→要式契约(庄严的立约或契约:意志神圣化、意志的不可撤销性)→合意契约(双向的约束关系,当事人双方同时宣布他们同意在彼此达成共识的条件下进行交换)。
  
  言辞:只是解释促生它们的心态和意志。失去神圣性。
  意志:最终决定了人们彼此结成的义务。契约存在于当事人的意图或意志之中。
  
  涂尔干认为,把人们彼此拉近的都不是通常所说的血缘关系;而是语言、习惯和举止的相似之处。证据:最早的社会不是家庭,而是不确定的集合体,它的纽带不是靠血统形成的。这也是他用来论证职业群体的合理性的前提条件。涂尔干总是寻找事物最初的表现形式,而不是从当前立场或本身就不确定正当与否的事物的角度去解释。这就是他的历史的社会学视角。拿乱伦禁忌来说,不是从现实中可以观察到的人类本性或社会本性去解释,也不是从信仰和习惯(既不能对自身做出解释,也不能说明自身是正当的)去解释,而是从最原始的形式——外婚制法则去解释。涂尔干先是分析了外婚制是乱伦禁忌的最初表现形式这一论证的合理性,然后又分析外婚制产生的原因,在分析中排除了因近交而谴责其为乱伦的可能性,因为外婚制本身允许血亲之间的婚姻,它所不允许的,只是同一氏族内的婚姻。
  外婚制产生的可能原因。(1)暴力劫持。麦克伦南:杀婴仪轨;卢伯克:个体婚的扩大;摩尔根与巴霍芬:共同权利对其他人的无效;斯宾塞:战争和劫持——荣誉。(2)麦克伦南:部落转化。(3)摩尔根:近亲结婚的危险。涂尔干认为,直到17世纪,才有了近亲结合会导致种族退化的观念。近亲结合导致缺点放大的同时,会更加突出优点。(犹太人神经衰弱与新星强大的兼容)通过四个可能因素的描述与对其观点的反驳,涂尔干提出了他认为可能的或更可靠的原因:塔布(宗教禁忌)。
Posted: 2018-04-17 22:39 | 19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29522(s) query 4, Time now is:11-22 21:30,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