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钟瑞读书报告(更新至2018.6.30)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钟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16-01-20
最后登录:2018-10-10

 钟瑞读书报告(更新至2018.6.30)

朱迪斯·巴特勒
《脆弱不安的生命-哀悼与暴力的力量》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
卢梭:
《社会契约论》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柏拉图:
《理想国》
哈耶克:
《通往奴役之路》
罗尔斯:
《正义论》
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波兰尼: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贺雪峰:
《南北中国》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阿普特:
《现代化的政治》
阿伦特:
《极权主义的起源》 
李普塞特:
《共识与冲突》
米格代尔:
《强社会与弱国家》
 

这两年:葡萄挂满了枝头


有的人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很坚定的说自己要考研,有的人是到了最后关头的时候因某种原因突然决定考研,即使是后一种的被迫情况,那些同学后来和我说的时候,他们都是庆幸的和我说感激幸研究生的两年,让自己成长了很多。她们说她们即使在知识上和专业上收获甚微,但是内心却更强大了。我想说,对于我来说,我的研究生收获更是沉甸甸,像葡萄挂满了枝头,把树枝都压弯了腰。



一、以时间为顺序的回忆

从我们刚上研究生的时候,贺老师在会上和我们说,很多人上研究生空长了两年的岁数,既然这样为什么要上这个研究生呢?这句话一直警醒着我,告诉我自己,我不能让自己空长年纪蹉跎岁月。我现在也可以很大声的说,我收获了150本经典,收获了社会学的想象力,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自律和毅力,收获了一份兴趣、收获了友谊、收获了一个大家庭,内在的我和外在的我都因沉淀而自信!

先谈一下读书吧,其实我一直都不排斥读书的,甚至还是有点小喜欢的,本科的时候,周末还会和同学去图书馆看书,每次理论课上老师推荐的书自己也会找来看看。但是当我接触了我们读书会的时候,原来竟然是这样的。我才明白为什么在推免报华科的时候,师兄会和我说这边抓的很紧,你作为女生要自己考虑清楚哦。我当时在想,都什么时代了,还有男性行女性不行的男权思想,这更激发了我的好奇和斗志。所以,我更加坚定地选择来了华科。着两年的生活经历正如桂华老师说,别人看到我们团队只是看到了冰山一角,还有90%在水下的,他们并没有看见,只有我们团队中人经历过才会懂得。大四的时候,我在华农单独看书,那个时候,偶尔在路上看见世杰,田志达师兄都感觉特别的亲切,每个月一次华科读书会,我们三个人都是和财大的春凯师兄一辆出租车回来,往往送到宿舍底下的时候已经是十二点了,宿舍熄灯停水没法洗漱,蹑手蹑脚的就躺下睡觉了。十二月底结束完考研之后,宿舍都空了,一个人、一本书、一碗饭就是我的生活,大四,没有毕业旅行没有太多聚会,有的是经典的相伴,那时特别渴望团队,特别期待集体生活的开始,每次和华科的同学相聚的时候,都很羡慕她们能一起读书而且还有那么多交流机会!到了2016.7.5号,我们正式开始集体读书,那一天下很大的雨,尧哥帮我搬东西到新宿舍,我们住在沁苑,沁园的格局总让我想起致青春的女生宿舍,没有铺过地板的老房子,宽宽的走廊总是不太明亮的视线,还有一群如影随形的室友兼书友,那个暑假现在都记忆深刻,每天早上七点半起床,大家一起去东一吃饭,去我们的老馆三楼老地方,当你看书累了松懈的时候,抬头看见大家的状态你又不由自主的投入到经典中去,我们集合一起吃午饭,78月的太阳真大,但是行走在森林大学里,更多的是清凉,真的很爱华科的树,就像一群小伙伴一样,是清新的是与众不同的。暑假是我们研究生读书生活的开端,他能让我们更快的适应接下来的读书以及校园环境,所以那个暑假是至关重要的,那个暑假自己读完了齐美儿,而且是在这种完全不间断的环境下读完它,时至今日,我都觉得齐美儿的理论如此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和师兄师姐去森林公园暴走,师兄师姐可真,第一次就带我们走大圈,而且还是以如此快的速度!舒燕师姐在前方带队,易卓师兄在后面急不可耐的催,那一次我们好像连山都爬了不止两座!暴走一结束,我一口气喝完了好大一杯冰镇西瓜汁,每个人的小脸蛋都红扑扑!我好喜欢这种快速的感觉,这一次的大圈暴走竟然成了这两年里的唯一一次!还记得我们一起在大中午的去森林公园烧烤,昌诚学长介绍我去集贸买又大又甜的西瓜,我们那一组肖宁的黑暗料理,还有后来在喻家湖划船,杰哥和大家泼水的狼狈样子。暑假留给自己的总是欢声笑语,很多人会觉得,最后一个暑假了,在家好好休息或则出去做兼职多爽,他们觉得我们很枯燥,很累,其实是他们不懂我们的高级乐趣。

一眨眼,就到了正式开学了,幸好有暑假的读书经历,所以才在开学后能迅速投入到阅读当中。开学的华科对自己没有了新鲜感,所以就不存在适应的磨合期了,虽然课程还是很多,像stata那么课程又非常的让自己受挫,但是好歹浪费的时间不算。研一上还是和我们暑假读书有很大的区别,暑假读书大家7-8个人一个小组,能保证每个人都有比较平均的接触和交流,但是一下子变成了二三十人以后,有时候一些很小的事情因为观点不一致,就容易变得复杂难处理。那个时候的团队有一个特点,高度一致化和半军事化,我们坐的都比较集中,大部分都坐在老馆三楼里,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坐在新馆,从吃饭来说,一个星期七天,一个月30天,每天中午十一点十五在新馆大厅集合,然后去东一食堂二楼吃饭,下午五点十五继续大厅集合去图书馆吃饭。这一点对于吃货本性的我真的很排斥,那时候总觉得,每天最幸福的进食时刻都被固定在了不变的食堂不变的菜,自己真的很想换换口味,这件事情,一直到现在,我都觉得我能坚持这样的饮食方式,自己都还挺佩服自己的。从在图书馆读书来说,我们一起坐在一个阅览室,一个阅览室少的时候有我们七八个同学,多的时候有十几个,有一次,我们临时要开会了,大家都开始收拾东西起立准备出去,这时阅览室一半的人突然做出了要离开的动作,旁边的人问我同学,现在是要闭关了吗?,我们真的哭笑不得,有时候很多这样的小事情只有在集体里才会发生,它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欢声笑语。我们大部队每天从图书馆去两个食堂的路上,一起在东园路口集合,一起在森林公园暴走,我想这些都是属于我们特有的风景,可惜没有照相记录下来,好在留在了深深的脑海里。我记得研一上的读书主要是回顾和补充了古典大家的书,那个时候大家进度不一致,很多同学还在后面,所以就没着急着赶路。研一上是我们团队读书建设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我们管的比较严格,到了研一下的时候,我们就比较放松些了,一个星期有了几次自由吃饭的机会,我们就是这样很容易满足,再加之课程比较少了,大家好像读书更认真了。

然后,就到了暑假麻城会议,和研二阶段了。麻城会议是个很大的转折点,这次会议也许进行了拨乱反正。这次会议,让我们认识到团队除了进行读书建设,更要进行精神建设。一两百人的会议室,除了我们这群最低的硕士,其他的都是博士以及工作的老师,那几天,我感觉自己快把中国社会学博士见了一大半。正是这样浩大的场面,以及老师们的战略演讲,我真正认识到我们不止止是读书,我们日后还有经验的训练,还有中国本土社会学建设的宏伟任务,不可妄自菲薄,这些真的需要我们的努力,现在陪伴在一起读书的伙伴,日后也会是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同事!所以我们怎么会仅仅只是读书的团体呢。麻城会议对于16级成员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大的触动和反思,在那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会议上,从形式上这是一次我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过的特殊会议,从本质上讲,我们作为现代人是非常注重隐私,我们注重形象管理因为我们害怕暴漏自己的缺点给别人看,我们害怕别人看见我们的不足,就似乎让我们赤身裸体的站在广场上,会极度恐惧想找个地方钻进去。但是这次会议上,我们自己对自己进行深刻反省,同学们也一针见血的指出你的问题所在,成人是圆滑的,宁愿假装看不见也不会冒着得罪一个人的风险去指出它不足的地方,但是在团队里我们收获了一群以铜为镜的朋友,虽然这个过程就好像不打麻药的手术刀一片一片的剖析你,让你害怕让你焦虑,但是事后,大家并不没有绝交或疏远。相反,却好似蒙在耳朵里的一层水终于流出来了一样,不再是沉闷闷的了,我们再见面时更近的坦然和亲密。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魔力呢?因为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他人的成长而不是攻击,因为我们彼此都是真诚的,都是开诚布公的。这两年的相处下来,我真的觉得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很简单,是真的纯粹,这种特殊的气质是能很明显的区别与我们团队外的其他人的,,不仅在我们这一级,在高年级身上也是,既是是没有和你直接接触的高年级师兄师姐,你也总是特别的高度信任他们,相信他们!

研二的生活进入一种倒计时,当读书的时间倒着算的时候,紧迫感是每天笼罩在你心头的。研二我们生活上放松了许多,不再那么严格的要求集合了,大家读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调整了,属于你的大块大块的时间更多了。我记得有一次贺老师召集我们华科的同学开了个讨论会,那次会议做了个决定,让我们集合在一起看书,空间上的碰触增加会自然而然的增进我们的心理距离。那个决定做的是非常对的,确实不再集合以后我们和不坐在一起的同学总是见不到面,有时候只有开会才能打个照面。现在每天打水路上,洗手间路上总能碰到,不经意间就多了交流的机会。每天早上来图书馆第一件事情,环顾四周总想着看一下我们读书会的同学,看到同学们比自己早会有压力,看到同学还没来,还有点不习惯,有时候还会在心里想想他是不是今天生病了呢。这些小事情总是不经意的让人怀念。我们这一集看书慢,研二的时候真可谓快马加鞭,社会学八大家的任务在前,还有更感兴趣的政治学、经济学追在后,那一段时间如饥似渴忘乎所以的时间是对自己的挑战。研二之后,中午总是想着多看会多看会,一般食堂快关门了才会去,下午也是有同学都吃饭回来了自己才想着去吃饭,不想吃饭的时候,绕着华科的树木走一走腾空一下脑子晚上继续到图书馆的老师催我们走。我确实很享受那一段的时光,我觉得对自己这种慢吞吞性格,做事拖拉的人是种挑战。我现在还在后悔的是,如果我这两年都是这样抓的紧,我能读的书岂不是更多了?收获更大了?也许是王文杰无意间说到的一句话有这样一年、甚至只有半年,沉浸在其中的时刻对日后已经是巨大的财富,已经足够了。虽然自己还有遗憾,但是不完美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二、以心路为历程的认识
1.论个人

读经典不是让我们去进行知识性的学习,而是为了思维上的锻炼。那些经典大家里,德国的人书最难读,真的会出现,字你全认识,但是你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的情况。这种书在回过头来总结的时候会花耗费你很多的功夫,但是当你完成了之后,自己会心花怒放,好像攀登了一座高峰一样。人生就是有许多的无名高峰,可能无经意你就克服了某个陡峰,也可能无意见你就从某个陡破滑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觉得累觉得痛苦,那就证明你在爬坡,毕竟下坡的时候是如此的轻松。人们总说,往上很难,往下很容易,但是在团队里,正因为有集体在下面托着你,所以你只用跟着大部队走,你就不会往下掉,团队也不允许任何一个人掉队。团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进取的渠道,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们是可以在团队里划水的。一个人能假装在图书馆读书两年,这样极度伪装的人也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更何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团队的地方就会有竞争,当你看见同伴都在大口吃肉大快进步的时候,你的自尊心你受过的高等教育和你之前的付出会允许你沦为他人之后吗?进取心也在推动着我们。可是终有一天,我们也是要长大的,我们要走出已有的舒适区,我们不能事事都依靠团队,一个弱小的人不能总是依靠一个强大的人,安全感应该是自己给予的。要做有主体性的自己就是这个意思。只读了一年书的我还是没信心的,但是又多了一年的经历,确实强大了。别人说读书可以提高人的情商,我之前一直这个情商指的是说话的技巧、为人处事的方式,现在我恍然大悟,读书当然不是提高我们和别人打交道的能力和圆滑,这是肤浅的情商。读书是让我们能够坐下来能够忍得住非议和寂寞,能够不为暂时的恩惠利益所动,有真正的学术追求,这才是本质的情商。所以这两年的读书,围绕着自律、目标、奋进这三者作为自主性不可获取的能力,像老树盘根错节一样的围绕着自己,丰满着自己。当再有一道难题出现在自己面前,我第一反应就是那些我以为自己能力不能阅读的书我竟然也看完了,永远的不可能这件事只要从你决定做的那一刻开始,你就已经打败了他。日后的难题,就像换了汤没换药一样,我要勇敢的、刻不迟疑的去行动,这是两年的经历告诉自己的。

另一个给自己的的改变,我想如果我没有参加读书会,没有这几年的心路历程,我就不会得出这些认识,这些认识会是我日后的事业、日后家庭教育的很重要意识形态工具。第一个,我想谈一下,鼓励式的培养方式,在团队中,特别是每次的读书汇报会之后,听见大家庞大的书单和逻辑缜密的分析总结之后,自己会产生技不如人的感觉,他有的时候会成为你消极情绪的很大一部分,有的时候会化为动力追赶,形成了我们这一级的比学赶帮超,贺老师说,我们都不是很优秀的人,因为我们其中绝大部分人都只是考了普通的大学,但是,正是我们自己的努力会使我们卓越。团队给了我们使力的方向和空间,即使自己不认可自己的时候,其他同学却觉得你好像似乎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他们佩服你,老师也没有放弃你,给了你调整和追赶的机会。慢慢,回过头来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可以做成一件事的,我们需要的是鼓励,不管是自我鼓励还是他人鼓励,我们需要的是时间来证明,我们也需要自己后天的努力,整日无所事事的焦虑解决不了问题,还不如从每天的读书开始,有规律的充实的生活会鼓励你一步步攀登。我现在对于自己的成长,是自信的,对于身边那些以前不怎么优秀的朋友,我也总鼓励他们现在做也还不晚,只要你想做,你就可以实现你的梦想。做一个鼓励别人相信别人的人,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全是阴暗负面思想的人,这也正是要我们做一个阳光阳刚之人

第二个,我想谈一下包容性的心态。社会学本来就是一门海纳百川的学科,他需要的是各种声音。且不说到了后现代之后研究内容的多样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人类的非理性现象和疯癫行为,从古典的影响因素分析总是单一的线条型,比如经济化约论、功能化约论、意义化约论等,到现代的社会现象分析,就更偏重于多因素的视角,强调社会、经济、文化等的综合建构作用。所以,这几年的阅读下来,自己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多元的视角,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总是会考虑从各个方面去分析,去分析制度机制”“社会结构”“社会与人,自己的视野不再是单一的,当有另一个声音出现的时候,是高兴的愉悦的,觉得自己又可以收获另一种逻辑了。

第三个,我想谈一下性格的磨砺。人,特别是作为脆弱的女性,总是会陷入 是不是不招人喜欢?我是不是很讨人厌?我是不是在某些地方不经意的得罪了某些人。这是一种矫情,也会让自己陷入人际交往的误区,我刚开始团队生活的时候就是这样的状态,但是后来的会议、后来大家单独的单独深聊,以及日常互动,我悟出了要做一个坚强的人,要自我肯定而不是自我否定,与其敏感人际关系,不如注意把握和他人日常交往的事实。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慎思但不独行的人,当你说话的时候你的大脑就没办法去思考,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上,减少伤害行为的产生,当然,这些只是最简单的说话技巧,作为长久相处的团队,你的真诚你的真实往往更重要,永远真诚待人,永远乐于助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论集体

有人说野狼都是独居的,只有猪才群居,我想说,在我们的团队,我们是因为强而结合,而不是因为弱而依靠。我们是一群一个个都很勇猛的野狼,这样的集体必然势不可挡。集体是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是我们随时充电的地方,而不是懦弱的人走路时永远要放在前面的挡板,仿佛一点点风沙都能把他吹倒。在集体里面生活,我们肯定要牺牲掉一些个人的东西,我们必然要为集体而付出些什么,因为如果我们总是从集体中汲取,那集体又从哪里来的能量呢?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正如齐美尔所说:我们因付出而爱。也正如一句歌词你多付出了几分,爱就圆满了几分。我们是团队的建设者,当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建立起来之后,所有的付出好像都是我们心甘情愿的,是主动做出的选择,这样一个有机团结的组织怎么可能越来越不好呢?



经典之旅已经结束,虽然我意犹未尽,但是也要抱着这份遗憾踏上新的征程了。往事历历在目,都成为了最美的风景。学习的能力不可丢,要永远保持摄入,“stay hungrystay foolish



整理一下经典语录:

1.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机会,正是机会太多了,我们才不知所措,一事无成。

2.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

3.麻城会议的断奶回炉重造

4.建设0.3毫米距离的小团体,不仅仅是学习共同体,还是精神共同体。

5.“纯粹,你如何理解纯粹。

6.深山老林苦练内功,擂台比武出手即伤人。

7.精品小团队

8.两经一专

9.读五个一年级和读到五年级,你选择哪一个?哪一个给你成长呢?

10.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

11.累是因为你在爬坡,是因为你在进步

12.那些优秀的人,严于律己的人,他在你身边不做什么,你就能感受到他们的威慑力,不由自主地会心虚、害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ign=center]读书报告2018.5.15

2018.4.9

书单:
哈贝马斯
《实践与理论》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行为理论》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后形而上学思想》
《后民族结构》
《包容他者》
曹卫东《哈贝马斯精粹》
内容:
阅读完哈贝马斯后,我脑海中缠绕着关于他的高频词汇就是“公共领域”“现代性”“民族国家与全球化”“生活世界”“交往行为和交往理性”。其实每一个都有丰富的内涵展开,当把这些概念一个个剖析清楚之后,我们恍然发现,哈贝马斯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他那里表现为哲学与政治的完美自我解释,他已经从哲学理论的高度,从纵向历史动态的角度分析了各个哲学大家的现代性思考。(从黑格尔、尼采、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海德格尔、德里达、福柯),也分析了形而上学思想的演进过程,(唯心主义作为形而上学的根基,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开始,康德的形式理性、费希特的自我建构过程、米德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从而提出了形而上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就是阐释个体性。从而抛出了困境解决的后形而上学思考出路,用交往行为来解释个体化和社会化的关系过程。这种层层递进的理论,一个不断解决问题又跑出新的哲学问题的过程,从而给我们的现代欧洲社会的现代性危机和结构化问题以深刻的分析。
一、    哈贝马斯的哲学思考

哈贝马斯的哲学思考主要也是沿着两个脉络展开,一就是关于现代性的思考,现代性在其眼里主要是理性化的过程,所以借助对理性概念的思考而展开,二就是关于形而上学思想的演变历程而展开。
黑格尔早期探讨理性的和解力量,他认为艺术作为面向未来的和解力量,理性宗教应当把自己委托给艺术,以便把自己改造成民众宗教。黑格尔是第一位意识到现代性问题的哲学家,首先提出了现代性自我批判和自我确证的问题,力图解决“现代性、时间意识和合理性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尼采打开了后现代大门,海德格尔和巴塔耶则在尼采的基础上开辟了两条通往后现代的路线。整个现代意识都充满了历史知识,尼采却把历史理性当做梯子,目的是为了抛弃历史理性,而立足于理性的他者—神话,他分析了酒神精神,和浪漫主义精神。试图在权利理论中寻求出路,批判所暴露出来的理性与权力的混合,已经把世界抛入不可调和的权力斗争当中。
霍克海默—工具理性。霍克海默早先对实证主义科学观的批判,发展成为对整个科学的不满,他们认为科学已经完全被工具理性所同化,随着娱乐的兴起,艺术也失去了其批判内涵和乌托邦内涵。启蒙的过程导致了自然的非社会化和人类世界的非自然化,这在皮亚杰眼中就是世界观的解中心化过程。意识形态批判成了总体性批判,它反对资产阶级理想的非理性功能,反对资产阶级文化本身的理性潜能。
海德格尔用存在的天命揭示了日常交往实践的外在扭曲。海德格尔引入了基础本体论的核心概念---世界概念,世界构成了意义的显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存在者摆脱了生存上的此在,并把自我显示出来,世界首先建立一种语境,为存在者提供了一种前理解,因此人从一开始就被放到世界关联当中。
早期德里达用文字学来研究形而上学的自我克服问题,这种研究一直追溯到了语音文字的起源。他认为“世界是一个从未得到彻底理解的他者世界的手笔,只有存在才能逐步破译出世界的意义”,现代性就是对一种书写踪迹的寻找,书面形式把文本从发生语境中分离了出来,书写使言词独立于作者的精神,也独立于接受者和语言对象的在场性。德里达的批判仅限于对符号学的思考。
巴塔耶是存在神秘主义者。他提出的异质--拒绝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以及日常生活同化的东西。试图超越主体主义,打破现代性的牢笼。巴塔耶攻击理性的时候,并没有触及认知合理化的基础,他从无神论的角度来思考神圣概念,用社会的同质因素和异质因素来分析法西斯主义对现代性的结构具有怎样的意义。
从知识考古学转向谱系学的理性批判的福柯。把疯癫的形成过程看做是理性建立的过程,临床医学的诞生导致了医学意义上精神病的出现。福柯想到的还是话语分析,他试图用一种深层解释学的方法去探索疯癫与理性分道扬镳的起点,以便从表达中揭示出没有言说出来的一切。疯癫具有镜像功能,用一种反讽的方式揭露出理性的脆弱。主体通过把自己周围的一切都变成客体,最终把自己提升为人类的普遍性,将对象客观化,从而实现理性升级。后期的福柯将权力看做是战斗双方的互动关系,看做是面对面直接冲突的解中心化的网络关系,最后还看做是对对手的积极渗透和主动征服。福柯转向了权力理论。
最后权力理论也面临了困境,福柯的思想也遭到了瓶颈,以上关于现代性的思考,凡是从唯心主义的行为上学角度出发,都未走出主体哲学的困境。在这里哈贝马斯创造性的提出了交往理性和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这条道路。
关于后形而上学的路径分析:
行为上学的代表人物是亨利希:将认知和行为主体的自我关系与自我理解作为出发点,主体回到作为自我解释的标准视界,并且具有建构世界功能的主体性那里。生活世界是沿着自我关涉的思路对整体世界追问的源头。康德将理性分为“客观认识潜能”“道德认识潜能”“审美判断潜能”。随程序合理性转到形式合理性,内容合理性变成了结果有效性,而这种有效性又取决于人们解决问题时所遵守的操作过程的合理性,所以形而上学也陷入了尴尬境地。
1.    意识哲学转向语言学哲学
意识哲学的着眼点在于表现和处理客体的主体的自我关涉,而语言学理论的出发点则是语法表达的理解。其转向动机在于,语言是人类心灵在历史和文化中的表现媒介,所以对于心灵活动的分析从意识现象的语言表达入手。
2.    实用主义转型
以语言为中介的互动和生活世界。对比交往行为和策略行为。
形而上学非常强调“一”,这个一不是多个中的一,而是整体上的一,所以,一就是一切,在这种一的视角下,形而上学也属于世界历史进程,其带来的矛盾指向了对物质论的怀疑。
3.    形而上学不能解决的个体化的难题。
借用米德的主体性理论来回应个体化和社会化。个体化依赖于由外到内的控制行为的力量的内在化、内在自律行为、良知力量使我们与角色分离。个体化是一个以语言为中介的社会化过程和自觉地生活历史建构过程,个性结构表现为主体之间相互承认和主体间性意义上的自我理解。
米德的自我意识不是主体固有的,而是一种在交往中产生的现象。自我意识的出现,在他者中认识自己,行为者在影响对方的同时也用同样的方式对自己施加影响,根据他者对行为反应的阐释,来领会自己的行为。社会个体化意味着,人们期望他们能够自我决定和自我实现,前提是一种非传统的自我认同。个体化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正如公共自主和私人自主互为前提。
二、    哈贝马斯的政治探索

道德在共同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约束作用,也就是社会团结的源泉,但是随着社会复杂性的增加和社会分化,那么道德作用式微,道德从义务领域沦落到了权力领域。且,过去,任何宗教最终都是提供一条自我拯救的道路的,宗教思想就是道德的世俗再现。可是现在宗教作为非科学的,在科学至上的时代被打压成巫术。(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自然科学使得社会越来越客观化,但是却无法解释人的起源人的意义,那么精神的空虚由谁来弥补,所以这就是精神科学对其的补充)。这时候,出现了另一个角色。在个人的身上,他表现为理性,在当前的时代,准确来说,应该是交往理性。在一个共同体身上,他表现为民族精神。具体而言,交往理性和工具理性不同,交往理性是在彼此信服的基础上,是自愿的,是相信对方作为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能够理解自己,并做出合适的行为反应。这是一种达到主体间性的互相理解。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之上的。但是工具理性不同,工具理性把所有可能的手段和对象作为工具以实现自身的目的,他是建立在胁迫和私我的角度。交往理性总体而言还是具有反思性、抽象性和无限性的特征。他不仅作用于个体之间,更应该是在政治、文化等公共领域之间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交往行为还离不开语言这个中介,关于语言的探讨又离不开,20世纪,从意识哲学向语言学专项的大潮流。意识哲学从先验的主体出发,具有唯心主义的色彩,它为了避免主体陷入经验的误区,而强调主观主体的自我关涉。但是到了语言学转项的时候,语言的语法结构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语言的沟通功能、表达功能,强调意义的理解。这触发了交往理性的产生。交往理性也是建立在平等对话主体、可达成理解一致主体的可能性上的。民众作为国家公民相互之间不断包容,为国家提供新的世俗合法化源泉,也提供了一个以法律为中介的新的社会抽象一体化层面。民主的自决具有包容意义,要把一切民众都平等包容到自我立法过程中,包容意味着,这样一种政治秩序对于一切收到歧视的人都敞开大门,容纳一切边缘人,而不将其纳入单调又同质的人民共同体中。第二个民族精神。哈贝马斯对民族的定义借用雅各布•格林的观点:一个民族就是由说同一种语言的人组成的集体。民族精神和交往理性取代了道德,他们赋予现实新的合法性,并普及开来。民族精神成为国家合法化的来源,即新的社会一体化形式。民族国家对内表现为独立处理国家内政,对外表现为领土完整军事能力捍卫主权。但是现在,民族国家越来越受到全球化过程的冲击,民族国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内部的公共行政管理职能也越来越薄弱。国家作为一个最高的政治组织,本应具有指导一切的能力,但是现在功能弱化退居边缘,反而是经济组织和文化类组织越来越能指手画脚。可是,即便如此,民族国家也不应该抗拒全球化。今天,我们必须用超越民族公共领域的交往关系来建立欧洲的一体性,贯彻人权和民主的民族国家框架超越了部族和方言,这样就出现了新的社会一体化形式,形成涉及整个欧洲的政治公共领域和一种共同的政治文化。他应该做的是,呼吁建立跨国性的区域组织,在欧洲国家尽早订立一部宪法。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和平观念已经深入欧洲民众之心,欧洲经济一体化已经十分成熟,而政治一体化则明显滞后,这种不平衡关系可以通过建立更高层次的政治权利机构来加以克服。一种真正的认同形式要想超越民族界限,就必须满足下述实际条件:必须要有一个欧洲公民社会;建立政治公共领域;创造公民都可以参与的政治文化。制定一部宪法,可以大大加快这个过程,并使发展更为集中。因为一部宪法具有催化作用,立宪过程本身就是跨国交往的特殊手段,它具有自我履行诺言的潜力。一部宪法不仅可以明确潜在的权力转移,而且也将推动新的权力格局的形成。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解、共和主义的政治理解、最后就是对二者的结合,程序主义的民主概念:即话语政治。
感想:
阅读的过程已经越来越乏力了,感觉哈贝马斯围绕着民主和交往绕来绕去,冲击感不那么强烈。后期有一点鸡肋的感觉。但是好在写总结的时候,感觉形成了一个关于他的理论的大框架,这种收获感给了自己极大的


2018.1.11

书单:
福柯《主题解释学》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合法化危机》《认识与兴趣》
波伏娃《第二性》(上)
汇报内容
从批判的角度去解决重新封建化的公共领域和系统合法化危机

这三本书,已经展露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遭遇到的民主问题,这些民主问题可以表现在公共舆论领域的批判监督功能转向特权展示和摆设,社会系统里面出现了严重的认同危机。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社会进步复杂化的必然产物,国家主体性失去控制能力,个人失去独立批判公共事务的能力,这时候哈贝马斯借助于哲学上的认识论与兴趣的思考,提示我们重新发展批判的视角和反思的能力,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要在所有的市民阶级中崛起,我们应该要让个人的复杂性超越社会的复杂性。国家也要反思它滥用的干涉主义在各个系统中起到的副作用,特别是对文化传统。
1、首先是关于公共领域结构的梳理
1)什么是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说到底是公共舆论领域,它可以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抗衡。公共领域存在的基础在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离,也就是在这样的中间自由地带才会存在着公共领域。国家是代表着公共权力机构的,市民社会是在私人领域中由商品交换和劳动领域构成。公共领域的存在可以调节市民社会,作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介它的批判的政治功能最值得我们关注。其中文学公共领域也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历史上曾经有两种公共领域,第一种是代表型公共领域,第二种就是我们现在所提到到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在代表型公共领域中,是存在封建社会时期,有着诸多宫廷礼节,也就是有少数的精英和合法统治者占据公共领域,但是在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她的主体应该是市民,当然这个市民不是指所有人,马克思认为劳动者被剥夺成产工具被异化之后成为工人,因此形成城市,这些工人群体就成了市民群体,但是我认为哈贝马斯在这里,最初的资本主义公共领域中主体应该是从那些最初参与沙龙讨论、读书会的人而来,这群人的特质就在于具有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他们不是被商品化娱乐化的知识所填充也不是某个利益群体的工具,这群人在社会中存在,也就是要与国家和个人化的家庭或其他系统都保持着距离。社会作为国家的对立面出现,一方面明确划分一片私人领域不受公共权力管辖,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又跨越个人家庭的局限,关注公共事务,所以中间的公共领域成了公众对它进行合理批判监督的空间。
公共领域的存在也需要法律的保证,这种建立在普遍意志上的法律是自由的保证,他应该是由民主参与而制定的,也就是公共领域的主体来决定的,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法律成为统治工具的一部分,宪法就是为了维护国家正当性的幌子,那么法律的不自主也就不能保证公共领域的自由。
2)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转型:
这个转型当然是一种退后,它是一种重新封建化的公共领域。具有批判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沦为为了操纵的表象。这种转型的原因我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1、公共领域的基础也就是国家与社会的分离走向了融合趋势,也就是意味着类似晚期资本主义时期,利益冲突无法再私人领域内部解决时,冲突向政治层面转移,产生干预主义。国家大肆的行政决定干预到了私人生活,干预到了私人性。2社会领域和内心领域的两极分化,内心领域变成走向公共化,公共领域又染上了私人的色彩。家庭结构发生变化,家庭养老和应急功能被公共保障取代,小家庭的内心世界私人化,不能再塑造个人,家庭中每个人都越来越社会化受外在力量的直接作用,。3.批判的文化到消费的文化,现在的文化不仅是从物质购买力上,还是从其心理接受程度内容等上,都大大降低了门槛,所以文化现在产生的只是消费的大众。4、代表普遍意志具有普遍效用性的法律沦为被控制的工具。普遍性意味着知识的客观性的有效价值的合法性,他们共同确保对于社会生活世界具有构成意义的共同性。
所以综上所述,哈贝马斯赞扬了17世纪英国和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律制度和舆论制度所起的政治功能以及其所以来的自由和理性原则,但是后来的转型,19世纪下半叶后,公众的喉舌—报纸和宣传工具,被少数人社会团体,最后被国家掌握,成为了他们的利益服务工具,公众市民可自由发表意见的媒介物,也丧失了他们过去享有的权利,他们原来在政治上发挥的作用,现在被以集体利益为幌子,实际上是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社会团体和政党所代替,公众决策愈来愈成为行政裁决,且行政裁决对于公民来说,越来越成为了看不见的东西和不能批评的东西。曾经具有批评权利的公众,现在成了被愚弄的公众。

2、关于合法化危机的梳理
危机的概念就是客观力量的介入,主体性被破坏了,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但是危机同时又是一个很好的转折点。那么社会危机呢?社会柯旭系统危机的概念就是指社会规范结构的共识基础受到严重破坏,社会制度的瓦解。哈贝马斯借用了卢曼的系统理论,提出将社会划分成各个系统:比如经济系统、社会文化系统和政治系统。其中哈贝马斯认为经济系统的功能就在于投入生产与劳动,产生消费的动机,经济危机会使阶级危机再次公开化;社会文化系统的就在于提供人们的行为动机,政治系统就在于提供人们的普遍动机,政治系统的投入危机表现为合理性危机,产出危机表现为合法化危机。合理性的危机也就是行政系统不能成功地协调和履行从经济系统那里获得的控制命令,合法化危机表现为合法化形态贯彻行政系统的决策不能使大众忠诚维持在应当水平,是直接的认同危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里经济系统的变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阶级关系已经去政治化,也就是说阶级关系通过劳动市场而制度化了,市场因此双重功能,具有系统整合功能的经济系统也承担起了社会整合的任务。
系统危机出现的原因:1.社会进化,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复杂性增强,所以就需要国家的干预,但是国家的干预若不是合理的,不是完全掌握情况的时候,就会出现干预偏差,那么就会产生对国家合理性的危机,以及公众的各种认同危机。2.行政干预传统文化,导致人们的认同危机,文化的在生产条件脆弱,对文化传统的批判占有破坏了话语媒介的自发性。、3.系统局限,众所周知,现在各个系统功能都有膨胀的趋势,就拿经济系统来说,经济系统的发展,导致了阶级的关系去政治化,过去的阶级关系直接根据政治成分来划分,但是现在劳动和生产力的加入阶级划分标准变了,经济系统也会影响到政治系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金融危机不仅使资本家的生产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工人的也面临着大规模的失业,从而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各个系统的危机会相互传染。
区分一下韦伯的合法化概念?
韦伯的合法化其实就是合理化,并且退回到了正当性信念的意味,也就是说建立的是现代社会依法形成并由程序条件的统治,合理性让其认同其统治的合法性,从而权力为自己辩护。
借用涂尔干的道德共同体的概念?
涂尔干一直把社会视为一个道德现实,只有与保证认同的世界和道德体系联系起来,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才能塑造起同一性。所以合法化的危机就在于,社会进步带来的复杂性,世界解释系统产生偶然性的混乱,各种世界观的认知意义日益贫乏,道德也形式化,认知因素与社会整合因素分离,人们的普遍动机不一,认知出现不同一的危机。
我认为合法危机也是重新封建化的公共领域的派生物,这两个的解决方法是同一的,我们都要回到《认识与兴趣》中的批判中去。
只有当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潜在阶级结构得到改造时,或行政系统所受到的合法性压力消除,才可避免合法化危机,这需要内在自然的整合与需要证明的规范脱离开来,寻求另一种社会化方式。
3、关于认识与兴趣的指导的梳理
哈认为认识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工具和创造新生活的手段,它是主体借助于工具活动和交往活动,在使用技术占有自然的进程中,在把握人的共性的进程中完成的。彻底的认识论必须具有社会理论的形式,不能离开社会历史。
哈认为兴趣就是乐趣,它贯穿于人类日常的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中,人类为维持和不断扩大自身存在和再生产的条件所做的努力。主客体的联系,最初就是借助于兴趣建立起来的,所以他把兴趣称之为“与人类再生产的可能性以及与人类自身形成的既定条件—劳动和相互作用—相联系的基本导向”。
他反对实证主义把认识与兴趣相分离的观点,指出兴趣先于认识,指导认识,是认识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兴趣也只有借助于认识的力量才能实现,认识与兴趣的融合,只有发生在自我反思的领域中,即发生在理论认识与追求独立判断或追求解放结合在一起的领域中。在兴趣里面他划分了三种:技术的兴趣、时间的兴趣和解放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解放的兴趣,哈贝马斯认为:对自由独立主体性的兴趣,一切批判性的科学就是在解放的兴趣的基础上建立,人之间建立一种普遍的、没有压制的共识。
哈贝马斯试图重建的认识论是一种以自我反思为基础的、具有强烈社会性的,把认识与兴趣密切结合起来的、批判的社会认识论。他寄希望于他的这种认识论能造福于人们社会关系的改善
哈贝马斯分析了康德的先验逻辑的认识论到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的认识论,最后再到马克思在社会劳动分析上建立的认识论,指出了认识的不断科学化过程。然后又通过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结构理论试图来建立主体间性从而建立自我反思的解释体系从而克服各种认同的偏轨。批判是认识与兴趣的统一,批判要在自我反思中建立,这样才能建立主体间性,科学就是这种反思的最好例子。
4、综合分析与整合
舆论经过公众精神发展成公众舆论,中间存在具有判断能力的公众的批判活动,舆论法每个公开运用理性的人都具有启蒙的能力,启蒙也就是脱离自己所价值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启蒙对于个人而言是自我反思的主体性原则,就全人类而言是一种迈向绝对公正秩序的客观趋势,启蒙必须以公共性为中介。
感想:
1.关于读哈贝马斯的时候确实觉得哈贝马斯就是后四大家的巨头,随便一节都能感觉到他强大的哲学功底,被他的各种主义(实用主义实证主义历史主义)和颠倒的句子(理论的理性实践的理性纯粹的理性理性的基础理性的原则)绕晕,光总结认识与兴趣就花了2天的时间,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没有弄清楚费希特对理性自主性的突破和尼采如何超越之间的人关于认识与兴趣的局限的,虽然知道哈贝马斯最后的观点是什么,但是梳理过程不通,可是我们读经典的目的在于锻炼思维而不是知识点,所以担心这一点上效果并没有达到。
2.在团队中读书,感觉大家的读书状态都特别好,大家每天都很珍惜时间,都在埋头于自己的成长,不管是每次的交流上还是日常在阅览室观察到大家,所以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和动力。
[hr]
2017.12.10

]书单:
福柯
《性经验史》
《不正常人》
《必须保卫社会》
《惩罚的社会》
《生命政治的诞生》
内容:
从肉体的解剖学---人口的生命政治

  这个转变说明的是一种权力逻辑的转变,权力从一种让人死到让人生的权力的转变。让人死很简单,利用过去残暴的惩罚仪式就可以直接实行,利用君主制对法律的凌驾可以肆无忌惮,但是让人生存,并按照当前的意识形态生存这才是权力的难点。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权力的演变过程一直都是通过在寻找减少经济成本和政治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福柯就发明了全景监视的方法和对时间控制的惩罚方法以使人规训于这个同质为主题的社会。
  我们先讲一下关于肉体的解剖学,在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福柯对肉体的解剖学产生兴趣是来源于临床医学的诞生,在这里,福柯认为医学的发展,人们不再从症状出发去研究疾病,不再通过表象去猜测内在的哪个机理发生了改变,而是采用了死亡的目视出发,直接通过刚刚死亡的尸体解剖来寻找疾病的根源,这显示是一种知识超越了表象的表现,同时,在这里,也有着一种话语权的关系的转变在里面,过去的医学话语掌握在那些。。话语关系的转变是什么?(不解得地方)
  是如何突然从解剖学到人口生命政治的?寻找这个跳板和过渡机制?
  我认为福柯是通过对性和精神病学的探讨从肉体解剖学过渡到人口生命政治学。
就性而言,一方面, 性属于身体的规训,各种力量的强化和分布,各种能量的调整和节制。另一方面属于人口的调节,它引起的所有后果都是关乎全局的,性成了以管理生命为中心的权力的中心目标,使规训的个体成为可能。同时,性与血缘结合,成为政治上的种族主义。性变得比我们的精神和生命还要重要,我们通过一种对不同的性经验机制的策略性翻转,利用身体、快感、知识的多样性及其反抗的可能性来反对权力的控制,我们一定要从性权威中摆脱出来,反对性经验机制的支点不是性欲而是各种身体和快感。     
  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说,精神病理学与临床医学又是紧密着关系的,精神病学的典型表现为于布王式的谵妄,过去人们会认为这是着魔的入侵,但是我们现在参考精神病学有了三大参照性“家庭参照系、政治参照系和社会参照性”。精神病理学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特别是在不正常的人中,我们将这群人作为潜在的社会危害性的存在,福柯认为:精神病理学是与刑事制度构成了基本前提条件关系,当今的刑事审判都是在被精神病学鉴定之后才进行的,一旦这个人的精神异常那法律对他就会存在不适用,所以在这样法律的不可调控地带就需要精神病理学的介入。起初我很不能理解福柯为什么要花取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精神病人”和“不正常的人”这些群体,我满满领悟到福柯就是这样从事物的对立面去分析的,他要分析同质,他就去研究异质,从边缘出发去包围中心,他对这些边缘人群的选取是他的理论所在,这些人群才能更体现社会规训、社会权力,就好像涂尔干选取自杀群体是为了研究示范现象,默顿选择社会中最严密精神的群体科学知识分子来研究科学社会学。所以这些怪异的研究对象,虽然是我们自己的思维中绝对不会去考虑到的群体,但是他却与作者的研究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作者在选取它时已经有很强烈的价值关联在其中了。                       
  那么何为人口的生命政治学呢?
福柯是通过两种手段来实现人口的政治学的。第一个很简单就是惩罚,第二个对性的道德主体的塑造。(我现在开始思考是不是就是权利的规训和主体塑造两个方向)
  福柯认为根据这个社会对死人的处理方式“火葬”或“活埋”我们可以发现两种类型即:排斥或同化,“麻风病社会”和“鼠疫社会”就是两个很形象的比喻。鼠疫由于爆发强没有过长潜伏期直接暴毙所以是可以做到直接的分区控制的,在这里,社会的关注对象就是未得鼠疫的正常人,要避免他们感染建立一种安全机制。惩罚的作用很明显,在过去,惩罚还有诸多的形式:比如直接的残酷惩罚、印记、放逐,现在监禁就是最典型的惩罚制度,监禁需要做的就是要将人的时间控制起来并划分它,控制时间的长度并控制时间的使用方式,让所有的生活时间都服从于生产时间,在劳动中人会得到摆脱万恶的根源---懒惰,在监狱里的严格作息时间制度要让你彻底放弃过去的饮食和作息习惯,用社会的规则改造人以适应社会。这种惩罚机智的一点在于它将这些犯罪的人变成了社会的公共敌人,权力不再以光明正大的形式露面,而是以各种知识、习惯的潜在形式出现,人们看不见权力了所以对权力的愤慨消失了,只会认为犯罪人侵害了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希望他收到应有的惩罚。可是我们看不见民众的非法活动和资产阶级的非法活动是如此的不公平。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看到的规训就一定是压制和强权吗?他有没有可能与另一很重要的“安全”联系起来,福柯用内战的概念代替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概念,也代替了霍布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自然战争状态概念,在这里又延伸出的种族主义和纳粹集权,是不是需要规训的秩序来保护呢?
  第二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对性道德主体的塑造,性这个范围是一个交叉地带,它交叉了欲望与快感,他交叉了人口政治和生育行为。为什么性那么的重要呢?首先,从道德上来讲,性即使不是被压抑的,他也总是被人们所隐藏的,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那么越是具有这样的特质在宗教领域就特别喜欢将它作为忏悔技术,坦白是话语的仪式性行为,现在性的坦白又掌握在了谁的手中呢?快感产生性行为,性行为又带来欲望,欲望又作用于快感,性如果只降低到肉体快感的层次,那么我们是很容易将自己降低到动物层级的,(同性是不建立在肉体愉悦而是建立在友谊基础上伴随的可以区别开来人与动物)。其次,从病理学上来讲,很多不可解释的疾病都被认为是由不合适不适度的性导致,性的神秘主义色彩和万物根源色彩。最后,从政治的角度上来讲,性是生育的重要手段,因为性的存在人类才得以繁衍,同时因为人的优生优育和对性的负责才能为城邦提供优质的公民,生育的下一代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劳动力,另一方面性的血缘继承也使得种族主义的概念得以产生,种族主义和不正常的人都与“退化理论”有关,认为他们是被淘汰理应抛弃的,所以社会对他们有特别的治理术。福柯一直很强调男人的独特气质在于节制,在婚姻机制中,由于生理的优势男人是天然的领导者,在这里,他的责任也更大,他如何去做到在内领导家庭在外领导他人,他需要做到就是节制,这里就是涉及到关怀自我,福柯的自我技术。我们看到,在性经验中将个人塑造成道德主体,也就是在知识中将自己塑造成真理的主体,这种理性批判的道理是想通的。
  福柯的生命政治理论,管理生命、治理这社会。就是他关于这个社会的治理术,他在治理社会的时候时,是通过对个人的规训入手,这种规训不是以那么直接让我们抵触的形式呈现,而是以学校、医院、家庭这些很常见的机构来实现,他们模仿的就是国家机制。
感想:
  我们去读福柯的时候总是试图去想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思路也是我们过去读其他家的时候经常用的思考方式,但是在福柯这里常常得到推翻。也许他研究的本来就是不正常的人,如果我们还是按以往的思维去理解他终究理解不了他,但是跳出自己固有思维又是多么难的事情。


[size=4]
2017.11.11

[b]书单:
福柯
《词与物》后两百页
《知识考古学》
《临床医学的诞生》
《性经验史》看了一百页
艾莉森·布朗
《福柯》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纲要》

内容:

福柯的著作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总认为我是晕晕的,就好像在一个很空很大的房子里面行走,每本书就是其中房间,但是这个房间我推开门却是很空荡的,房内只有那么两三个最基本的陈设物(也就是我留下最印象深刻的几个词)。但每个房间好像是可以连接的,不然怎么构成的这个房子呢?可是连着的门在哪里呢?当我回过头来看笔记写总结的时候,我试图去解开了福柯这座建筑物。
通过《词与物》《知识考古学》《临床医学的诞生》《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权利-话语实践-知识”这三个概念,我大胆的猜测如果我把剩下的福柯书看完之后,我会对“真理、主体、自我分析”有一个认识,这些汇集起来应该能形成我对福柯思想更全面的把握。
接下来我就阐述一下我是如何去理解“权利—话语实践—知识”。首先从话语实践说起。话语是福柯很核心的着力点,说它是分析工具也好,说它是他的哲学逻各斯也好,又可以说这是他所有研究的研究场域,这一切都表明话语的重要性。那福柯的话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我们日常的对话、它在我理解的中可能会更接近于文本所要表达的历史性的内容或意义。这个话语是与权利和知识联系在一起,话语是权利外在于知识的表象,虽然,在我们的对话中,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权利的所有者,但是真理却是掌握在学校、医院、这样的规训机构中。
(三者关系)
福柯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去研究话语的呢?去研究话语的功能呢?去研究话语的机制的呢?去研究话语的转变的呢?
福柯是从考古学的立场去分析话语的,我认为他所说的考古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历史分析的维度”,历史又是与时间是分不开的,所以福柯的话语实践和知识都会与时间强烈相关。福柯在这个历史的维度里排斥线性历史和连续历史,它非常关注断裂的时期,选择了文艺复兴—古典时期—现代时期的断裂期间。所谓的断裂,也就是文化采取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方式去思考,并开始以不同的的方式思考其他事物。这是在这个差异性里面,我们能够更深入的挖掘到了“表象、指明物、所指物和关联(即一种关系主义)的动态变化关系。
从考古学的立场出发去研究话语,福柯发现了物的书写依靠相似性符号的记录使得文本话语成为可能,真理才有了陈述的空间,话语要借助词的工具来创造实体性物的表象,这个表象可以是符号的、可以是类似于数学的精确计算的。在表明话语时,我们要借助普通语法和“命题衍生指明讲说’ 的语言四边形,普通语法是对与同时性相关的言词秩序进行的研究,而表象这一同时性,正是普通语法的任务。所以普通语法的对象是一系列言语符号的话语。
接下来,又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借助“交换、生产、财富、质押、价值、欲望”让我们明白了,价值只存在于表象的内部,在交换和可交换的内部,必须有交换、消费才能有财富才能有价值,价值不是生产的,而是通过消费形成或上涨。我们盈利,整个交换体系,昂贵的价值形成都可回想起业主的投资与大自然的慷慨之间确立起来的这个不平衡的、彻底的和原始的交换。只有这个交换才是完全活力。这与后面的“劳动、生命、语言”中的劳动做了基本的铺垫。
话语的形成还与大写的历史的渗透相关,大写的历史是将在一个时间系列中展开把独特的生物结构相互关联起来的同功,大写的历史逐渐把自己的法则强加在生产分析、有机存在分析及最后的语言群分析之上,大写的历史让位于同功的生物结构,恰如大写的秩序为接续的同一和差异开辟了道路。
最后,我将要解释福柯如何通过分析话语回应关于科学和人的哲学思考的层次。
福柯根据话语的规则界定了三个阶段“哲学—实证主义-科学”。
亚当斯密一开始就把财富观念归于劳动观念,财富最终表象的,不再是欲望对象,而是劳动。
交换是因为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商业,有商业就会有劳动。
又依托“劳动、生命和语言”三者,顿悟出财富中的秩序,直接归因为个人都服从时间、辛劳和疲倦,并且最终都服从死亡本身、。人受制于劳动、生命和语言,人的具体存在在它们之中发现了自己的确定性,我们只有通过人的词、人的机体,人制造的对象,才能靠近人,靠近真理。人的有限性在知识的实证性中得到了预告,19世纪之前(1718)正是人的有限性迫使人过动物生存的生活,辛勤劳动,用难以理解的词去思考,组织了他的完全认识,知识求助于由习惯、想象交织而成的语言进行思考。19世纪人的出现终结了形而上学的哲学,现代文化能思考人,因为他是从自身出发来思考有限性,古典思想只能认识人,给予人在世界中的秩序位置。
所以,我认为福柯讲话语,将语言这一知识展示出来,其实是为了剖析越来越接近真理的人,如何在现代性去思考人。

那么如何去理解权利呢?我总认为福柯的权利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概念,它笼罩这一切,是一种占据社会正当性的支配力量。福柯并不是要讲权利的消极概念,他在这里,是要讲述权利的积极功能,权利并不只是一种压制、排斥的消极功能,它具有生产功能,能够生产现实、生产对象的领域和真理的意识,我们个人所习得的知识都来自于权利的生产。
这个权利来源于哪里呢?在哪里都能够感受到它关于权利的概念,比如在临床医疗里面的医生权利由症状经验诊断者到实证主义病灶分析,要结合教学和实践才能拥有权利,权利在规训与惩罚里面表现的更为明显,我看到了权利将肉体作为靶子,在肉体所施加的各种酷刑和仪式性的印记。还看到了一种权利治理术,即达到了增加效应又减少经济代价和政治代价。现在将权利慢慢隐藏在一种温和的力量之下,你难道以为那是人文主义发挥的作用吗?那只是政治和策略的采用。在这个权力技术里面,我们看到了全景倘式主义监狱的诞生。这个监狱里,权力更加自动化和非个性化,权利不再体现在某个人身上,而是体现在对于肉体、表面、光线、目光的某种统一分配上,体现在一种安排上,这种安排的内在机制能够产生制约每个人的关系。这个监狱的功能主要是隔离功能、劳动功能、道德功能。在这里非常强调劳动对人的改造和功能,不仅是过去将懒惰视为道德问题的遗留,还更是因为劳动者的直觉世界是一个理智而节制的世界,它使情欲变得毫无意义,同时也使激情所激发的感情运动变得毫无意义,它压缩了幻想的活动余地而减少了谵妄可能性。
同时为了达到对人的规训效果,必须强调纪律,纪律能够使我们整合的时候发挥最大的功能作用,其功效才能大于全部人的机械相加,这时个人的能力不是最重要的,在集体的位置才是。还借用“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这三个手段,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社会网络,如学校、医院、精神病院,是监狱的直接外围,不断向外扩展形成了现代的全景敞式社会,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强制的治理。
在这里,又对应了人文科学所研究的主体—人的存在方式,所以我们的存在方式就是以这样被规训的形式压迫性的形成的吗?就是在权利话语之下沉默的存在吗?那难怪我们要倡导一种对自我的关怀了呢。

最后就说一下知识了。知识就在于使语言与语言发生关系,在于恢复词与物的巨大的统一的平面,在于让一切东西讲话,知识的本意是解释。语言又表现思想,古典时代的语言就是思想本身。语言被设定和反思为话语,即被确定为有关表象的自我分析,
首先,我们应当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讲疯癫呢?因为疯癫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就是知识,因为它的荒诞的形象构成某种玄奥的学术的因素,所谓的学术也只是某种知识形成一个流派以维护正统性罢了,半吊子的学术其实就是一种假正经,在经验表象与理论之间徘徊却拿不定主意的无用。
在古典时期,疯癫是无所限制的狂乱的不可预知的自由领域,非理性是疯癫的支柱,并规定了疯癫的范围,疯癫是“非理性”的经验形式,正如话语是知识的经验形式。
疯癫的智慧是一种被禁止的智慧,是被理性极力压制的,过去理性和非理性还可以对话,现在非理性已经完全被作为一种“恐怖“意向而被压制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他恐怖呢?这就要从疯人来说,之前的愚人船、疯人院,关的都是麻风病人人,现在却都是那些谵妄、穷困无劳动的人,但是禁闭的这个空间由于环境的恶劣一直都是传染病的来源,而且那些精神异常的人的免疫系统和感知系统又好像特别强大,不怕冷不怕脏不生病,就好像原始野兽一样。所以人们对从那里而来的人,也就是对于非理性有一种对野兽和疾病的生理性抵抗。对于主流理性来说,精神病人复现了人堕落到兽性狂乱极点的历程,暴露了潜在的非理性领域,这种非理性威胁到了绝对自由的空间。
可是谁又能说非理性不合理?因为非理性是我们从心理学给他下的定义,但是我们本身就不能证明心理学是合理。你看,将疯人禁闭起来,就是将非理性隐藏起来,从而泄露了它所引起的丑闻,但是却将疯癫的丑闻表象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种说法把疯癫甚至说成是某种道德过失的生理效果,这种道德过失与欲望有关,通过本能欲望的无限放纵,非理性转变成了心灵的谵妄,欲望的疯癫,表现为一种语言和一种欲望。

总结:
这个月写福柯的总结写的我很痛苦,我觉得是我汇报路上的滑铁卢。特别是在去消化“词与物和知识考古学”这两本书时,我总觉得自己想不通,不明白,糅合不在一起,导致我都很难坐下来了,越想越很生自己的气。可是我心里又给自己是这样设定的,我现在到阅读后四大家,我每次都能在论坛上通过阅读师兄师姐的报告给我启发和鼓励,他们写的报告那么好,我希望等我经典结束了,师弟师妹也能从我的报告中有所收获。



2017.9.10

书单:
布迪厄:
《区分下》
《自我分析纲要》
《继承人》
《国家精英》
《单身者舞会》
《男性统治》
《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
《自由交流》
《反思社会学导引》
《关于电视》
《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
汇报:
一、布迪厄到底讲了些什么,他想要突破的到底是什么?
每次我们提到布迪厄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他的实践理论,确实,实践理论是它最核心的部分,实践理论就是他的元理论,也就是能够征服一切的基本概念,为了让这个实践理论更加的立体而有血有肉,布迪厄又是通过“惯习、场域、资本”来解释它的,同时还需要借助“关系视角分析”“二元对立”的分析逻辑和新的概念“象征或符号”来完善它。这时,为了避免自己陷入理论误区,也为了避免他人将他的理论作为宏大理论过分夸大之后去解释不可解释的现象,或者是直接机械性的挪用,布迪厄对自己的理论边界有清晰的设想,非常注重研究者对自身,特别是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反思性思考,以确保社会学的科学性。他的理论基础就是他的纵向网,只有我们弄清楚了他的理论基础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就好像经历深层次的历时性一样。这时布迪厄的横向网也铺的非常的广而具,横向的共时性分析是通过各个研究领域也就是各个场展开的,这样,我们就能感受到布迪厄的三维社会学思想了。
以上的概念都可以有非常具体的展开,下文也会得到展开,前文只是对这些概念的关系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我认为,布迪厄通过这十几本著作,他的目的就是讲20世界中后期的法国社会所存在的特权现象,不公平现象的神秘化仪式和虚伪的合法性给揭开,让处于善意共谋的人们清醒过来,倡导集体性的行动,从而改变人们的心智结构,配套的是改变人们的行为,通过对社会表象的一点触动,从而对社会结构有所触动。人们长期以来已经分不清楚一些现象到底是个人归因还是社会原因?甚至人们都认为是个人因素了,这时,布迪厄重新引导我们将个人批评引到社会批判上来。整个过程,是可以看出布迪厄的学术抱负是非常具有政治性的,是非常具有民生关怀的。这也许与他出生普通人家后又进入巴黎高师这样的名校有关,也或许与他长期调研阿尔及利亚和卡比利亚农村社会有关,虽然揭露的现象是悲惨的,但是我们却感觉不到布迪厄的抱怨,而是带有一种正向的关怀,是要做的越来越好的肯定。很多时候,看到他描写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农村单身男性现象,感觉都与二十世纪后的中国农村社会很相似,有一种非常能激起你共鸣的阅读欲望。
这里,我还认为,布迪厄真正的突破了过渡时期帕森斯和默顿一直想要去弥合的理论与经验断裂的问题。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与社会理论》一书,就可知,他通过分析“涂尔干、韦伯、帕累托、马克思”的思想,通过对实证主义涂尔干到、经济为理性主义的帕累托,最后走向了唯意志主义的韦伯,抛出了当今社会学研究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然后默顿接着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宏大的中层理论和AGIL行动模型,自此美国社会学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也都是在延续着这两位大家的思路。我认为布迪厄就打破了这两人的思路,布迪厄为了糅合社会现象学(拥有很多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性往往直接通往事情的本质,但是把握的不好就是将现象规律普遍化的常人方法学)和社会物理学(非常强调客观性,强调分析的合理性和有理有据),他从结构主义走向建构主义,并用自己实践理论和反思性逻辑突破了经验与理论的两张皮,他每天都会坚持看点哲学著作,这让他始终保持根源性的灵感和哲学在那个时代的尊贵感,又扎根现实调研,拥有了现实的鲜活感。

二、布迪厄的核心概念   
1.元理论
布迪厄一直在声明,社会学应该是成为一名元科学,“所谓元”其实就是去解释一切,可以征服一切的,之所以让社会学成为一名解释一切的科学,不是妄自菲薄,而是提醒我们在建设雪珂之初就要有这种“元”的宏大意识,要承担起责任。同时,诸多的社会学家都在建立自己的理论,他们的目的也都是为了争取自己在社会学的元地位。那么布迪厄的元理论是什么?
实践理论是毋庸置疑的,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在特定的场域中,依据自己所处的位置,依据所拥有的资本,经过策略之后所实施的社会行动。那在这个里面,就又有很多重要的概念了。首先之一,那就是惯习,惯习是一系列历史性的、潜移默化的行为倾向系统,甚至是你的认知图示、评价图示,惯习固然不是习惯,为什么说它不是习惯呢?因为惯习的逻辑是模糊的,是不确定的,并不是像法律逻辑或游戏规则逻辑,我们是直接从这些规则里直接推导,但是我们不能通过惯习直接推倒,虽然惯习会根据他的历史行为的结果引导我们对预期结果做出行动判断,但是毕竟还有着场域和资本的因素再又一次影响着你的行为。所以把惯习固定化,用它去解释一切现象进行机械推导是偷懒行为是不可行的。惯习的自然倾向是再生产策略的原则,而再生产策略的目的就在于维持间隔、距离、等级关系,并且在实践中促进对社会秩序的差异体系进行再生产。第二个就是场域了,场域就是一个研究领域,在这个场域里面存在各种区分关系,这种区分通过不断的分离或强化来调整甚至重建着场域的结构。每个场域有每个场域的分析逻辑,在这个场域发挥作用的资本到另一个场域说不定就失效了,场域的边界一定要值得我们注意,因为边界具有神圣性,它区分着两种全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场域里面,你所处的位置和你拥有的资本有关。当你处于这个位置的时候,你就必然会感知到别人对你的目光和评价,从而做出符合这个位子的身体行动。举个例子,处于农村的男性认识到自己的身体是带有田野印记的身体,这是他们面对女孩子羞涩、紧张的根源,当农村的集体活动舞会出现时,这对他们的干农活粗壮的身体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和挑战;处于精英位置的人,他们为了掩盖他们成功的根源和他们的合法性,从而更加以一种谨慎、谦卑、努力甚至私生活检点来要求自己。那么资本又是什么呢?资本就是你所拥有的资源,它随时都是你的力量,无形中使你拥有了权威让他人服从于你,即使是那些间接的资本也能在需要的时候转化为你所需的。资本有许多的种类,我们最常见的就是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在农村很直接的表现为你拥有的地产的多少,在城市表现为你所用的金钱数量,文化资本有两种,一种是你受教育所得来的资本,一种是你继承所得来的资本,多是从家庭中习得,社会资本就是你作为社会人你的人际交往圈子,有点类似你的人际资本,同时还应当包括你的职位等为你提供的潜在权利资本。在一个类似XY轴的图表中我们可知,一般来说,拥有经济资本越多的人,它的文化资本越少,必然文化资本是需要一个大量时间投入的行动,不同的职业者,他们的资本划分量就不同。比如说教授就是文化资本多,经济资本少,高级经理或高级管理人员就是经济资本多文化资本少。很多时候,这些资本混合在一起,我们就直接称之为“符号资本”。就好像应了那个典故。一些人拥有智慧,另一些人拥有财产,当某个辉煌的日子到来的时候,智者将成为有产者,而有产者也将成为智者,他们的力量得以完善,面对这样的力量,谁都不会有半点意义。现在在权利场域中还出现了新的现象,文化资本成为经济场域霸权位置的先决条件,这也必然导致权利场域经济生产资料让位于文化生产资料。这时,经济权利持有者会扩大对文化生产场域的控制。

2.二元对立
布迪厄非常的擅长将一些二元对立的概念或者是相似性的概念进行区分,从而更深的加深人们对它的理解。最显著的例子应该是两性关系、阴和阳的对立。从实践感的第二部分的实践逻辑在卡比利亚的婚姻策略和仪式行为,我们可知,在当地,人们将男性和女性是绝对的对立,男性就应该是刚强的,向外的,干的,而女性就应该柔顺的、是向内的、湿的。因此,二者所食用的东西是不同的,男性应该吃干的辣的,女性就应该吃稀的。男性的尊严和荣誉应该是主动的去赢得或斗争而来,女性的尊严只能被动的去维护。仪式里也有许多根据类比的逻辑,比如对一些重大节气日的活动,开耕日,还有产妇为了保证同月生的孩子不被其他产妇陷害而共食一个盘子的食物。翻转的房屋就是翻转的世界,以门槛为边界,以屋内的摆设和墙壁的朝向不同,这是两个世界,外面的世界因男人而美好,里面的世界因女人而繁荣。
其次,社会结构与心智结构的对立。社会结构很好理解,但是心智结构是什么呢?心智结构在《国家精英里》体现的非常明显,布迪厄在解释文化的两种获得方式时,说到了这种不能被继承的,通过自己的受教育所习得文化,这个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建构我们的心智结构的过程,对于那些出生不是很好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目前所习得的文化肯定是与之前在出生地或生长地所被教予的是不同的,他们要经过一个文化断裂和再习得的过程。这也是说明社会结构是与心智结构相对应的,你处在什么样的社会结构中,你的心智结构和文化就会是什么样子,通过改变心智结构也就是改变社会结构的表征,可以改变社会结构本身。社会世界的认知重建是个体和集体转变的中心。
接下来,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中产阶级文化的对立。这三者的对立,就是很明显的区分所带来的结果。区分会让我们带来对与我们不同的习性或文化的根本性的厌恶,是不可调和和无意识的,也是相当激烈的,但是同时他又能团结相似的,巩固共同的区分性利润。这三种文化对应的也是社会中不同的人群,他们大多可以按照职业来进行划分,比如自由职业者和商人处于精英文化,小资产阶级者处于从中产阶级到精英阶层的上升阶段,工农和小学教师这样的人群属于大众文化。从低级到高级的文化消费,能够看出人们从消费的功效性转换到形式上来。
最后是言语与语言。言语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在言语的基础上进行表达的。但是语言之与言语的不同,是在于布迪厄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语言的。那么如何分析的呢?她认为语言之所以有效性,并不是因为语言注重的形式,而是这个说这句话的人是谁,这个人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他发出语言时的场域是否匹配,是否能让他发挥这种合法性。一针见血的看到了背后给他支撑的社会环境才是合法性的根源。

3.关系主义视角分析
关系这个概念也是布迪厄很重要的一个概念,我认为也是他的独创之处。他告诉我们行为一定要从关系的角度考虑问题,尤其是社会关系。很鲜明的体现之一就是他对男性统治的分析,在男性统治分析上,布迪厄分析男性和女性的关系当然首先是支配的,即男人支配着女人,但是男人又是怎样的支配者女人呢?很简单,在婚姻策略上,生女儿总是被认为是一张差牌,总是要为她准备大量的婚嫁财产,女人在整个过程中,只是男性考虑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之后进行交换的一个客体对象,是一种被感知的存在。后来,虽然婚姻市场发生了变化,而且女性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水平提高,她们拥有了在大城市生活的自主能力,女性的婚姻面向是非农的,范围扩大了标准也提高了,她们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去装扮自己的身体,最大的利用自己的身体资本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经济资本,但是布迪厄还是指出,这时女人的化妆仪式也只不过是男性支配价值的服从体现,他们只拥有象征的自由使用权,他们以取悦男性的审美来装扮自己,她们试图通过通过婚嫁行为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行为,恰恰放弃了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地位的可能。即使是女性上大学的人数变多了,但是她们却大部分所学的专业还是教育学、服务学上的,工作的内容也只是家庭职能向外的延伸,(如护理和教育)男性仍然掌握着技术核心和机械操作。我认为,布迪厄在分析男女两性行为的时候,除了从对立面,更多的是从更深次的分析男性女性的关系着手的,这才是他们行为表现有重大区别的关键所在,也是他的关系分析很显著的证明。

4.符号权利、象征暴力
这两个词我认为也是布迪厄在进行权利分析和力量分析提出的新概念。符号权利杂糅了文化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三者权利,因为这三者毕竟是混合在一起的,用于文化权利的人也必将有用经济权利,用于经济权利的人若干年后也毕竟拥有文化权利,在这个资本走向资本的过程中,符号权利就是根本的力量之源了。同时,在现在这个被冠以文明的社会,慢慢的是以温和的、象征暴力的形式取代了直接的物质暴力。这种力量更摧毁人,摧毁结构,紧紧举卡比利亚农村的瓦解可知。而且,更奇怪的是,也是更能让这种象征暴力发挥作用的在于被支配的人与支配者的合谋。特别是被支配者而言,她们意识不到这种温柔的统治,她们看不见升学过程的缓慢淘汰过程,比如先把你淘汰到B班,再把你淘汰到差的学习,再把你从学校场域中淘汰出去。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她们为自己编造着善意的谎言然后筑成自己枷锁。举个例子,教育场域的圣职授权仪式,当学业体制所传递的信息的结构与负责信息传递的老师和接受信息的学生心智结构达成共识和合谋的时候,教学机构实施的象征性强制便实现了它的效应。象征暴力与结构和共谋有关系,被统治者把从统治者视角出发建构的范畴用于统治关系,因此使统治关系看起来是顺其自然的,就会导致一种有系统的自我贬值,甚至自我诋毁。象征暴力又只能通过一种认识和无知的实践行为得到实现,这种行为在意识和意志之外进行,同时非常依赖结构。
为什么会出现象征暴力,也在于合法化环节的延长,现在由于自主性场域的大量出现和权利场域的多样化,导致权利变成了与权利场域的结构共外延的存在,行动者在场域中做出的反应周期越来越长,权力关系变得复杂,所以权利合法化环节也因此延长,理性化的机制取代霸权方式,肉体上的强制与压迫让位于象征暴力的更温和、更隐蔽的制约。

5.反思性
反思性足以捍卫实践理论,避免实践理论陷入僵化和自负的误区。反思性有三个层面,这些都是为了实现主观性的客观化和客观性的主观化而努力的。第一个是学者对自己的反思,要求学者反思自己的个人经历和阶级意识,避免带入研究中,保持科研的中立性和价值无涉,这一点是最容易做到的。第二是自我意识的反思,第三是要反思与研究对象的关系,这是最难做到的。要与常识划清界限,这种认识论的决裂时常也就是社会剧烈,与某个群体的根本信念发生重大分歧,从而拒绝半吊子学术。

三、布迪厄是如何去分析具体的研究领域
1.教育场
首先是揭示不同阶层在文化上的不平等,最初表现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不均,对社会地位低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观愿望比客观机会小,甚至有的人只有通过中介人或中介环境才能了解到大学的学业和学生,而对富家子弟选择文学院就是选择了学历上的“避难所”,他们迫于社会原因而接受表面上给他们声望的专业,其次表现在,文化或其他象征方面,出身把影响扩大到大学生经历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层次,对出身最底层的的人来说,学校是接受文化的唯一和仅有的途径,但学校社会价值观却与其出身阶级的价值观截然相反,故掌握学校文化就是文化移入,精英文化与学校文化是如此接近,从家庭继承而来的文化足以应对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接下来的不平等表现在学校的评价体系上,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和评价,并不是按照学业类别,虽然最后的输出是以学业形式展开的,其实是从别处得来的对学生的形体常态(暗含了社会类别等级化)形成对学生的评价,且社会出身越低下的学生,人们评价他们的方式就越严厉,越激烈,越不委婉,这很体现了社会类别与学业类别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随着受教育人数的增加所带来的学历膨胀和学历贬值,我们发现,越低的学历贬值越快,越是单有学业资本但是没有社会资本的人越受学历贬值的影响,从而在市场上边缘化。对于拥有社会资本的人,上大学就是一场严肃的游戏而已,甚至只是避难所,但是对于低下层的人来说,这是一场游戏严肃,更重要的在于严肃二字。最后的不平等也是最重要的不平等,那就是社会不平等的因素始终在作用于经济条件平等下的教育制度,把社会特权转化为天资或个人学校成绩,从而不中断地维护不平等,表面的机会均等实现得越好,学校就越可以使所有的合法外衣服务于特权的合法化。考试保证学生的表面平等,却以不具姓名的方式根本不考虑他们在文化面前的实际不平等,社会出身继续发挥作用,只是途径更加神秘化,这种成绩又被认为是天资(能力神授论),这完全看不见教育和文化面前的不平等。那么一旦学生在努力之后仍因社会资本问题而被淘汰时,他对教育的愤恨就会涉及到其他许多领域。要想真正解决教育问题,就必须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手段上从最不利阶级出发,前提是以真正民主的方式招收教师和学生。但是,出身差的学生也不应该因此绝望,布迪厄也指出,被支配阶层的学生在知识、才能、伦理习性检测的期限拉的越长,就越能令人欣赏他们勤奋、毅力、顺从、温良等品质,因而蓄能更久。
那么,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教育场域作为教育机构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发挥的是什么样的作用呢?大学事权利再生产的合法化场所。高等教育机构场域和名牌大学次场域,它作为一种结构运作时,它对社会空间结构和权利场域结构的再生产起促进作用。大学又有两类,一是社会水平(资历、声誉、文凭的社会价值)、二是学业水平(教师群体的水平、入学所需资格)等,个人的所有行动都是在结构的制约下完成的,个人行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选拔和分配,使他们进入学业体制为他们提供的各种框架。对行动者建构行为的分析,要重新把握他们表现行动的认知结构的社会根源,这次,对文化资本分布的再生产起决定性作用,进而又对社会空间结构的再生产起决定作用的教学机构,就成了人们为了垄断霸权位置而进行争夺的关键。学校教育的功能就像是圣职授任礼的仪式一样,对于已有家庭教育的人来说,无非只是教鱼游泳,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化的仪式,其目的是分离人群,给精英圣职授任礼以理性的合法化的表象,精英学校就是负责对那些被召唤进权利场域的人进行培养,并且对他们加以神化的机构。神话的职能仰赖于所有的人认识并且认同这条他们从普通人中分离出来的边界,并且使他们得以被神化的差别成为公开的,人尽皆知的,得到共识的事。对于那些精英来说,选拔就是“当选”,考试即“考验”,训练(一种为了获得脱离生活的文化,控制本性的能力)就是苦行。最后的结果关于杰出的定义多样,对于达到教学效果的目的手段也多样且不确定,所以教学效果也不一定,因人而言,这个过程之所以改变人或者说给人成长,在于群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信仰,相信所受的过程是有效的,这些信仰主观上和客观上改变了这些人。而且精英们秉承“是贵族就得行为高尚”,即二者无法分开,差异意识迫使名牌大学的学生不得不履行实践在客观上倾向于强加他们的差异,或者正是通过努力表现出高贵的外表和智力强大的样子,才有了自信的举止和作风以良好感觉支撑他们的野心和事业。
另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拥有学历的人的能力不确定性。社会能力在法律上得到认同的行驶权利的能力,这个权力很大时候表现为证书,权力机构颁发的关于能力的证明,是一种学业称号,有了它,就可以成为某种品德或者某种能力的合法垄断者,但是它之所以说拥有证书而不是说就是拥有技能,因为技术能力本身没有定义,在每个社会空间都不同,称号所保障的权能即可以与实际能力对应也可以与实际能力不对应,还可以不去适应由竞争导致的职位的变化,而且一般头衔越高,似乎就越不需要技术方面的保证。这时,学业称号只有在对领导者受益时,才大力宣扬,学业称号具有相对永恒的普遍价值,它能够确保经济行动者与其社会能力获得相对于市场法则而言的自主性。且称号与职位之间越模糊,彼此的定义越不成体系,则可供吹嘘的余地越大,社会资本和象征资本的持有者为他们的学业资本获取丰厚收益的机会越多,在这象征性与技术性、名义和实际之间,存在着永恒的距离,不同时间、不同职业,其距离有大有小,所以策略有各种可能,或者倾向于名义或者倾向于实际。
学校的象征性神化能产生真实的效应,主要因为神化将要区分的人是已经差异化了的人,神话主要是通过在大面积的投资中收获当选者来推动。从大学场域,到政府高级行政场域,再到经济场域,人们的工资随着场域的转移逐步上升,因为距离大学场域越远,社会资本所起的作用越大,也可以想到许多职业的成功更多与社会资本联系紧密,在某些教育机构,如中央高等工艺制造学校,其文凭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主要得益于他们的社会资本,如出身业主阶层被安置在最好的岗位。
个人和群体都倾向于将支撑他们存在的和支撑他们社会价值的东西作为优先价值,并且有意或者无意地致力于某些客观条件的建设,以便使他们自己的特性成为被认同的各种优势的根源,使他们的资本作为资本运作起来,这些处于霸权位置的人为了永保结构,必须付出更认真的努力,给所有人都可实现的希望,但是实际上只有少部分人实现,自身永远焦虑,才能让这个霸权结构永远发挥差异敬畏的效应,这样被支配者才能赞同这种社会结构,区分产生的利益才能永久实现。
整个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教育场域,它最终是要与其他场域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自身也受到其他场域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政治场域、经济场域的影响。教育服从的是经济权利持有者的技术要求,尤其是服从他们的社会要求,也即教育是一种从属于经济权利持有者们的伦理政治需求的教育。教学方法是以驯服为目的的,所以通过控制文化在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从而霸权生产得以合法化。再生产策略其实包含着某种形式的人数限制,所以在学校成分的再生产中就会有淘汰出现,一种缓慢、温和的淘汰方式。学业称号实际上也从来也不足以独自在经济场域中为人们确保一条抵达霸权位置的通道。

2.语言场
语言场与文化场和经济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交换,是一种象征性权利的关系,言说着之间或其各自的群体之间的权利关系正是通过它才得以实现。每次言语对话,都暗含着权力关系得以产生的可能。话语的意义只有在与市场的关系中才得以发生,市场是上流通的是以风格来标定的话语,所以语言作为区分的身体表现之一,是一种身体技术,也具有明显的风格性,是一个社会阶级的身体魔力特征,会带来象征权利利润和区分利润,如说方言还是说法语。那么这时,必然会产生对合法语言的争夺,这也就是通过争取能够剥夺大众通俗性表达方式来对象征性权利进行争夺,从而对心智结构的形塑与重塑,语言的差异系统对应的也就是文化和经济的差异系统。语言之所以具有合法性的条件就在于发出语言者的合法性,若语言遭遇危机,则暗示着确保合法的发出者与接收者的生产机制的危机。

3.婚姻场
每一个行动者或群体真正投入使用的再生产策略,体现在每一个情境中都取决于他所拥有的资本总量,尤其是取决于他的资本结构,客观上来讲,利润差别机构的结构是为认为在不同的社会交易中进行投资做准备。婚姻策略就是再生产的重要策略之一。过去的婚姻和现在的婚姻有诸多的不同,农村的单身汉现象是归因于个人还是归因于社会呢?布迪厄其实更多的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一直以来作为行政、商业中心的城市文化入侵到了封闭的农村。因此也导致了诸多女性对婚姻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
婚姻策略从来都是考虑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往往男人更多考虑到政治利益,女人考虑到经济利益。但是现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之后,婚姻策略的倾向也变了。过去地主家的长子是家族的继承人是很好找对象的,次子被迫充当家庭的劳动力或赚钱的机器,被压制着结婚年龄。那时候的两性文化是存在巨大差距,文化熏陶和整个价值体系倾向于在两性成员中间培养相互排斥的态度,并形成一种不可能毫无顾忌地被跨越的距离。同时女性择偶的标准就是干活,可靠。现在市镇和乡村之间的对立,农民和乡镇居民的对立,整个通婚圈的延伸,地理圈和社会圈同时扩大,且社会圈的扩大对农村男性非常不利,不管是农村女性还是城镇女性的通婚层次倾向于非农居民,而男性的通婚层次只能是中偏下的。社会距离所强加的限制远比空间距离所强加的限制更严厉,为了在新的社会单位组织婚姻,婚姻交换的圈子离开了他们的地缘范围,而新的社会单位是因为共享某些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而确定的,城市的生活模式和标准已蔓延到农民的保留地区。农村的封闭世界被打破,随经济和象征财产市场的统一的第一作用就是使农民的生存条件,商品化而言也使农业经营越紧依赖于市场,当封闭世界和无限世界相互开放,使两个世界的空间接近成为不可想象的主观隔阂逐渐消失的时候,农业和非农的差异才体现了出来,这时城市生活方式才对人有了诱惑力,世界观的集体转变把基于占主导地位价值的一致承认的象征力量给予处在统一的客观过程中的社会场域。这两种婚姻市场的统一非常不利的结果就是农民的再生产被禁止了。农民把自己的身体感知为带有社会印记的身体。带着与农村生活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态度和痕迹,所以他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尴尬,把他们的客观未来和统治者关于他们的形象内在化,所以在农民的意识中产生一种其集体命运的灾难性形象,从而威胁到自己再生产。
4.科学场
5.文学场

感想:
读书状态很平和,遇难则难遇易则易,布迪厄给自己的现实冲击感是很强烈的。通过他的阅读,是对以往的古典和过渡时期的大家的很不一样的体会,确实很有收获感!




···书单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民族国家与暴力》《现代性的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的纲要》《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

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内容总结

吉登斯是一个跨度非常广泛的伟大学者,它的研究内容包含社会学、哲学和政治学等多个方面,而且从他的书中,经常会引用诸多学者的观点,并加以自己的分析,可见他丰厚的理论功底,同时他又对时代有着敏锐的嗅觉,他总能给当代西方社会以精确的定位,并指处现代性的问题所在,国家的未来走向。如此现实的内容,也使得他高产但是却一点也不枯燥,他的结构化理论和现代性特征可延伸用来分析社会的诸多方面,他自己本人就已经探讨了纯粹亲密关系的变革、性行为的转变等。吉登斯自己也指出,现代化的过程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和国家体制的变革,同时这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行为惯例,影响到自我认同,人作为社会行动者又会反作用于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好比结构二重性理论的二次再现。可以说,当我读完吉登斯以后,不得不被他的深厚理论基础所折服,也不得不被他对实践的准备把握所震撼,吉登斯真不愧是生活在贵族中的平民。他有很多的创新点,他批判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过分夸大,但是也肯定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本质揭露,但是马克思却没有看到资本主义从创立之初起就是一个世界性体制的,它的本质就是扩大的,马克思忽略了资本主义的强大再生产能力、他的创新能力,正是这些,证明了资本主义不会消亡,反而会越来越兴盛。但是当然,社会主义不是一无是处的,他的价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西方的福利制度就是从社会主义而来的。

1.关于结构化理论的探讨

关于结构化理论,我们首先要明白,吉登斯为什么要提出结构理论?而且什么是结构理论?把握了哪几个方面会有助于我们把握结构理论呢?

从古至今,社会理论中所谓的“语言学转向”“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兴起等”都显著表现出认识论偏向,都执着于相对主义、证实、证伪之类的问题,所以她认为社会理论所需要的是重新构造有关人的存在与行为、社会再生产与社会转型的概念,而不是沉溺于认识论的争论。那么吉登斯提出的结构主义就不会陷入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二元论中去,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的规则与资源,结构化原则指的是各个社会或社会总体在结构上的属性,并挖掘矛盾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分析的具体价值。我们说社会系统的制度化特性具有结构性特征,就是指各种关系已经在时空向度上稳定下来。

关于结构化理论作需要把握的就是结构二重性概念,何为结构二重性概念呢?也就是认为社会行动的生产和再生产为根基的规则和资源同时也是系统再生产的媒介。人们的日常行动惯例就是例子,言语也是例子。结构二重性始终是社会再生产跨越时空的连续性的主要根基,反过来,结构二重性也需要以行动者身处日常社会活动绵延并构成这种绵延的反思性监控过程为前提。

2.关于现代性的的探讨

我们现在生活在极盛现代性的国家,我是很认同吉登斯对于资本主义的论断的,资本主义不仅仅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工业主义是他的根基,再加之他的扩张特性,资本主义肯定还是会继续向前发展。吉登斯是反对后现代的,因为她认为后现代是适用于艺术领域的词,也只有这些艺术领域才存在,而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虽然我们主张过去与现在是存在断裂的,但这种断裂也只是生产带力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所以他认为所谓的后现在在社会领域还是现代的。那么,吉登斯首先就指出了现代性的动力机制。他分析了三种:时空分离(基于历史学和地理学结合而来的社会科学)、脱域机制(脱域机制由专家体系和象征标识结合,互动摆脱了场所的特殊性)、制度化反身性。(定期把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之情境中,并成为社会生活组成和转型的建构性要素)。这三者都很重要,吉登斯认为现代性的展开离不开世界时间,正是时钟日历的发明,使得时间有了统一的使用标准,同时也使人们得以掌握时间。而且现代的时空分离,也使得人们能够跳出面对面在场的情境中的直接互动,那么这种社会关系就是脱域性的,但是同时又由于制度性反身性,科技的嵌入,我们也会再面临社会关系的再嵌入。

现代性作为一个变化快、不稳定的社会,风险就是他的特性,现代性还使人们拥有的视角叫双刃剑,即总是看到正反两面的效果。正如看待结构,涂尔干就认为结构是约束性的,他约束人们的行动从而产生集体凝聚力,有助于社会团结,但是吉登斯就认为结构具有约束性和动机激发性两种效力,权力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再只从消极的一面看待权力。因为过去的国家权力建立在暴力垄断上,但是现在的国家权力更多的在于监控,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渗透方方面面我们不再需要直接的武力就可以实现控制了。面对着,现代性带来的风险,我们做的不是抗拒他,而是勇敢的迎接风险的挑战。被压抑者的反抗,从解放的政治,到生活的政治的双重解放。现代性是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改变的,所以,以身体为载体,也以身体作为实践活动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形塑了现代性的自我认同。这种认同说到底是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在现代性中,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人们必须会有焦虑、信任、本体性安全,等多种复杂的情感矛盾性的纠缠在你的体内。吉登斯以婴儿期从母亲那里获得的初级信任开始探讨,他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即资本主义社会中,我们信任不是信任某个人,不是信任某个专家,现代的高度分工,使得不存在全面的专家,这个专家只能是一个领域的专家,在其他领域他又是外行,我们信任的是信任的原则,也就是在这个结构性社会中他得以运行的规则和资源,这是我们都墨守成规一致认同的共同知识。本体性安全就在于我们日常的惯例性活动中,如果我们打破了这种惯例,也就是风险的入侵导致我们原计划打乱,那么我们就会产生焦虑的情感,焦虑有两种,存在性焦虑和本体性焦虑。就好像物质性资源和支配性资源两种划分一样,一个是有关乎自然的,另一个是有关乎作为社会性的人的存在的。我们青春期我们成人后,遭受的挫折并不会压垮我们,而是挫折带来的意义失去感会使人陷入非我的困境。这一系列行动者采取的策略性行动与对未来的殖民不谋而合。

3.关于政治制度的探讨-即民族国家、社会民主主义等。

吉登斯是英语经济学院的院长,也是上议院的成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吉登斯对西方现代化国家的国家制度、社会政策都在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全力的分析。吉登斯很反对进化论和功能主义,他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时就直接了当的指出,批判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源就在于反对进化论,因为国家并不是按照单线性的进化过程进行的,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也不是简单的经济化约论,到了吉登斯,他很强调的一点就是多重因素的作用。吉登斯对比了阶级分化社会和阶级社会。这二者都有可能是资本主义类型的社会,这二者的区别就在于,阶级分化社会虽然也是阶级矛盾突出,但是却还并没有达到罪根本的因素。阶级分化社会就是指那些传统国家,这些传统国家有边陲无国界。阶级社会就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边陲变成了国界,国家会有明确的领土范围。在现代国家中,可以说是民族—国家推动着他的形成,那么何为民族国家呢?民族国家离不开民族、离不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个心理学概念,也就是民族凝聚力共同认识,民族是指以共同的文化而成立的民族。涂尔干、韦伯、吉登斯三人都分别对国家的性质进行了阐释。涂尔干认为国家是道德共同体。韦伯认为国家的发展在于官僚体系的建立,而吉登斯就是分析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取代城市成为国家的权力集装器。在这里,书写对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书写的出现,使的记录成为可能,也就是成了新的物质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的存储器,具有书写的能力的人可以优先成为国家的掌管代理人,极大的提高行政效率。那么,现代性带来的储存、监控方式的智能化就更不用说了。

现代性的五个困境(全球化、个人主义、左和右、政治的行动主体-亚政府的出现、生态性),和现代性的后果,带来了社会民主政治之未来的思考,就想吉登斯相信资本主义不会被社会主义取代一样,吉登斯也坚信,社会民主无论在意识形态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不仅能够延存下去,而且还会兴盛起来。我们不能简单地放弃推动他们前进的那些价值和理想,因为这些价值和理想中有一些事为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要创造的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我们既需要知道自己想要创造的社会是什么样子,也需要知道向这种社会迈进的具体方式。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思维框架或政策制定框架,它试图适应过去二三十年来这个天翻地覆的世界。这种第三条道路的意义在于:它试图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对国家和政府进行改革应当成为第三条道路政治的指导性原则,它是一个深化并拓宽民主的过程,政府可以同公民社会中的机构结成伙伴关系,采取共同行动来推动社会的复兴和发展。具体而言:对于福利制度,我们应从福利国家转向福利社会,口号是社会投资国家取代福利国家,推行的是积极的福利,公民个人和政府以外的其他机构也应当为这种福利作出贡献,而且,它还将有助于财富的创造,福利在本质上不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而是心理学的概念,它关乎到人们的幸福,原则是尽量在人力资本上投资,而最好不要直接提供经济资助。关于民主家庭建设,家庭是公民社会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家庭政策是新政治的试金石。家庭是影响整个社会的各种趋势的一个交会点:不断扩大的性别平等、越来越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性期待性行为等等均体现于此。重新回到传统家庭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建设民主的家庭呢?:情感平等与性平等、在共同生活关系中的相互权利和责任、共同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终身的家长契约、对子女有商量余地的权威、子女对父母的义务、社会整合性家庭。只有当强有力的家庭纽带不仅向内看,而且向外看时,它才可能成为加强社会凝聚力的一种重要资源,这才是我所说的社会整合性家庭。家庭关系时更广义以上的社会生活结构的组成部分。包括公民社会建设:育一个积极的公民社会是第三条道路政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公民素质、公民文化,政府都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公民社会的复兴:作为合作伙伴的政府和公民社会、通过激发地方的主动性而实现社区复兴、第三部门的介入、地方公共领域的保护、以社区为基础预防犯罪、民主的家庭。国家和公民社会应当开展合作,彼此的协作者和监督者。有时,普遍性的社会淡漠的标志,是对政治家和其他权威人物失去信任。一个健康的公民社会可以保护个人免受过于强大的国家权力的侵害。

···感想
这个月的看书状态就是快马加鞭、马不停蹄的赶路,争取利用倒数的读书时间,把效率发挥到最大化。转入政治学之后,心态也比较平和,觉得相比而言,通俗太多,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尽量读完这个学科!
[ 此贴被钟瑞在2018-07-03 23:22重新编辑 ]
Posted: 2017-09-09 21:28 | [楼 主]
陈忠杰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6
最后登录:2018-07-04

 

感觉你读书状态很好啊,向你学习!
Posted: 2017-10-10 22:27 | 1 楼
张金金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7
威望: 67 点
金钱: 67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4
最后登录:2019-05-02

 

总结很全面啊,以后多交流。一起加油咯!
Posted: 2017-10-12 18:30 | 2 楼
陈世杰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3
威望: 53 点
金钱: 530 RMB
注册时间:2015-12-08
最后登录:2018-04-02

 

总结得很细致。。。学习
Posted: 2017-10-13 12:39 | 3 楼
钟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16-01-20
最后登录:2018-10-10

 

继续加油!为自己打call
Posted: 2017-11-13 11:59 | 4 楼
夏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0
威望: 60 点
金钱: 600 RMB
注册时间:2016-08-26
最后登录:2019-04-07

 

福柯总结很棒,思考很用力啊!提一个小建议,应该是权力,不是权利。
Posted: 2017-11-13 13:09 | 5 楼
曾红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0
威望: 40 点
金钱: 400 RMB
注册时间:2016-10-01
最后登录:2018-10-06

 

从总结就能看出师姐读书的状态与思考的力度!向师姐学习!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Posted: 2017-11-13 19:02 | 6 楼
韩玉祥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1
威望: 131 点
金钱: 131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4
最后登录:2018-08-25

 

势头很猛,加油,状态越来越好了!
Posted: 2017-11-13 22:46 | 7 楼
夏日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11-05
最后登录:2018-12-29

 

闺蜜,要想你学习啊。心态好,总结好,汇报好,总之,热情满满
一萧一剑走江湖,一心一意化天下
Posted: 2017-11-13 23:04 | 8 楼
尚晓慧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6
威望: 26 点
金钱: 260 RMB
注册时间:2016-08-24
最后登录:2019-12-31

 

小瑞瑞的总结一直都很有想法!赞!
Posted: 2017-11-13 23:10 | 9 楼
钟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16-01-20
最后登录:2018-10-10

 

Posted: 2017-12-10 20:04 | 10 楼
刘慧
级别: dsgsdag


精华: 0
发帖: 16
威望: 16 点
金钱: 160 RMB
注册时间:2016-04-11
最后登录:2018-07-03

 

总结的很好,受教了
Posted: 2017-12-10 22:15 | 11 楼
王子阳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2
威望: 72 点
金钱: 720 RMB
注册时间:2016-12-08
最后登录:2019-06-29

 

师姐读的很好,向师姐学习
Posted: 2017-12-12 19:36 | 12 楼
夏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0
威望: 60 点
金钱: 600 RMB
注册时间:2016-08-26
最后登录:2019-04-07

 

推理式总结很棒!不管是临床医学还是规训还是疯癫,福柯的叙述方式都是一个关系的两头的不断变化的过程,通过展示这一过程同时就揭露了福柯想要说的东西
Posted: 2017-12-12 19:37 | 13 楼
黄垚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9
威望: 59 点
金钱: 590 RMB
注册时间:2013-10-26
最后登录:2018-07-05

 

思考很有特点,看起来挺有趣的
Posted: 2017-12-12 21:23 | 14 楼
梁琦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2
威望: 32 点
金钱: 320 RMB
注册时间:2017-03-17
最后登录:2022-09-03

 

学姐很厉害,向你学习~~
Posted: 2017-12-13 11:39 | 15 楼
卢丛丛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7
威望: 67 点
金钱: 67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3
最后登录:2019-04-19

 

感觉你读书思考上一直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向你学习!
Posted: 2017-12-13 22:14 | 16 楼
韩玉祥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1
威望: 131 点
金钱: 1310 RMB
注册时间:2016-03-14
最后登录:2018-08-25

 

反思之后是自我的重生,我们都在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新时代的女性终究活出自己的样子!
Posted: 2017-12-20 23:42 | 17 楼
夏冬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0
威望: 60 点
金钱: 600 RMB
注册时间:2016-08-26
最后登录:2019-04-07

 

总结很有启发性啊,而且很有条理,厉害!
Posted: 2018-01-12 18:58 | 18 楼
夏日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92
威望: 92 点
金钱: 920 RMB
注册时间:2014-11-05
最后登录:2018-12-29

 

提上来。学习。
一萧一剑走江湖,一心一意化天下
Posted: 2018-04-10 23:16 | 19 楼
snzg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596
威望: 594 点
金钱: 5940 RMB
注册时间:2007-12-15
最后登录:2024-01-16

 

及时发帖。
Posted: 2018-06-30 20:56 | 20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56556(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03:04,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