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读书、自我认同与主体间性——论读书的偏执与通融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读书、自我认同与主体间性——论读书的偏执与通融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龚为纲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00
威望:
200 点
金钱:
200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9-02-10
小
中
大
读书、自我认同与主体间性——论读书的偏执与通融
在儒家经典里有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教诲。吾非圣贤,不过即将告别大学,此时反省一下过去几年的大学生活,“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
既然要反省,那就从读书开始吧。可以这样讲,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确实可以把过去四年的生活连接起来。现在想来,开始两年自己成长太慢是因为没有读书,后两年在学术领域开始登堂入室是因为每天都在用功读书。
前段时间,我开玩笑似的批判过老焦对读书的一个看法,说心里话,那算不上批判,仅仅是在他的基础上的一种反思。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东篱读书座谈会上,老桂、老焦、还有老夏滔滔不绝的谈了自己关于读书的看法,我用非常概括性的语气总结了几个字——“读书就是培养自我”。在后来的交谈过程中,老焦还经常谈到这个观点,而我对自己曾抛出的话反倒不闻不问了。或许,这是因为我们“指责”别人容易,检讨自己很难吧。那在这里讨论一下那句有“概括性”的话。
读书是一个心灵(思维)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主我的发现与扩展的过程(强化并激活已有的知识并体系化),也是一个认识与提升客我的过程(反省自己的过去、再思考、再认识),读书如果和思考人生、社会结合起来,那就是一个主体间性的达成过程(认识问题的范式、角度不断宽展,能考虑到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能理解他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能更好的达成共识)。
开始读书的时候为什么会有偏执?人类传播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过程的终端有很强的选择性,说白了就是思维的选择性,或者说是视野的局限性。以我自己为例,我是学完定量分析之后才开始看书的,在玩数学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了很牢固的变量分析思维,在看涂尔干《自杀论》、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等书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被自己给屏蔽掉了,强化的是如何描述变量、控制变量、分析变量关系等等,这种情形经历了很久才开始改变,就是后来读的东西多了,认识到除了有实证的变量分析之外还有比如理解的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民族志等等,因为学术研究有不同的对象,我们不可能用同样一种方法去分析所有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对象当然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时候在方法论上就开始不偏执了。
读书也会在内心产生理念之间的张力,在这种张力的推动下我们费力思考,有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与认同,而有时候也象当局者一样,执迷不悟。这些张力比如说有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个人取向与集体取向、个人与社会;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左与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东方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意识与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价值中立与价值干涉、系统与个体、结构与行动、形式与内容、唯名与唯实、实证主义与唯意志论等等,在读书的过程中这些张力肯定会在我们脑袋里打架,而作者们的逻辑总是不可避免的象说服我们,有时候我们会亦步亦趋,去寻访作者的柳暗花明;有时候也会恼火,不以为然。尽管经常有人会提醒我们,读书的时候你可千万要注意作者立论的逻辑大前提,在阅读的过程中作者也会有意无意的告诉我们,但是在阅读完一本著作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假设往往被我们的记忆悬置了,我们吸取精华的往往是有很强的选择性,这个过程其实是我们脑袋里既有观念的复制与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就是读自己。
即便这样,随着阅读的日积月累,为什么我们又开始变的通融起来呢?那是因为我们能够选择的范围扩大了。正如一种有色眼镜,如果只能折射一个波段的可见光,那我们只能看到一种颜色,但是如果这种有色眼镜能折射全部波段的可见光,那么这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由可见光合成的白色光。当我们能够看到问题的多种可能性、能够理解多种理念的自恰的逻辑时,我们还是色盲吗?苏力提出语境论,就是说我们要用同情的眼光、结合作者思考问题的语境去理解一种观点,这样,一种主体间性就达成了,带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相互理解,人际之间能够形成共识(这里仅仅谈学术的问题,不牵涉到政治的问题,因为二者有不同的伦理)。
所以说,偏执在读书过程中形成,这是认知的必然。读书的时候,通融得以实现,主体间性得以达致,这需要有阅读量的积累。但即便如此,最后还是有自己坚持的一些东西,这可能就要超出读书的范围了。
经历了一定时间的阅读,形成了个人的反思与批判能力,能够领悟经典的精髓,并不代表我们就无惑亦或无执,这时候的惑与执其实是来源于经典同时又是对经典的超越,来源于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所以这里的惑与执在这个意义上其实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一层层、一面面的,它本身是有张力的。而作为现实的人有其基本立场和生活面向,而这些立场和面向的形成来源于多方面,社会经历当然是其中一种,就象是鱼生活在水中,它本身的物质构成是受水质影响的。然而人与水中的鱼又不尽相同,尤其是我们这些读书的人,我们不是海中浮萍,不是空中飞絮,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有的大量思考与自觉,读书让我们形成了对真善美的判断,这些归结起来就是我们的心灵(mind),当然还有主我(自己的判断),当心灵与主我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个体与社会之间发生的关系就既有认同也有张力,归结起来就是自我对社会的判断,而这些判断又会不断的内化、结构化为主我,如此循环往复,心灵不断健全,主我不断生成,主体间性不断扩张,对现实的把握能力逐步成熟,是非不断分明,惑一丝丝减少,执一道道破减,人生不断完美。
总而言之,社会有多种可能性,作为对经验抽象的理论也必然相应有多种可能性;我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去理解多种可能性,同时提升了我们理解与批判的能力;结合个人的情况,我们在这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形成个人认同,但是也可以理解其他类型的认同,个人与社会这时候既有张力也有和谐,但是我们不至于执迷不悟。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Posted: 2008-05-03 22:07 |
[楼 主]
阿健
让我们忠于理想,让我们面对现实。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2
发帖:
176
威望:
180 点
金钱:
180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3
最后登录:2011-07-30
小
中
大
大纲写得很好,我敢断定这个肯定是热帖,对大家的影响也会很大的。
我复制了一份保留,和更多的人分享,可能会公开的给更多的人看啊,大纲兄不介意吧?
苦心智,劳筋骨。长路漫漫,求索不息。
Posted: 2008-05-03 22:42 |
1 楼
龚为纲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00
威望:
200 点
金钱:
200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9-02-10
小
中
大
没问题啊,就是应你上次的意思写的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Posted: 2008-05-03 22:53 |
2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小
中
大
写得好啊,读书时就隐约有这种感觉,读了师兄的文字,才知道这是同感.是通感.对师兄提炼和领悟力愈发佩服了.师兄应该多写些,早些把我们小学弟领进门啦
Posted: 2008-05-03 23:13 |
3 楼
余彪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08
威望:
108 点
金钱:
10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5-03-19
小
中
大
确实写得很有水平啊!一看就是读了不少书的,所谓厚积薄发,的的确确!
水击三千
Posted: 2008-05-04 23:00 |
4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小
中
大
我在一次读书会发言中提到,读书有三个阶段(或层次):(1)作者在说什么(2)作者为什么这么说(3)我该怎么说.而就我个人而言现在还在第一个阶段.
我发现,在这个阶段,"作者说了什么"很容易演变成"我也是这么以为的"或者说"我"认为作者"很有道理"并认同之.总得来说,我并不认为这不是好事情.因为产生"自我意识"不是这个阶段的任务.(当然并不能因此而放弃自我的寻找)
第二个阶段中,就是读者在意思到了自我的存在的过程.读者开始"质疑"作者,开始试着跟作者对话.这是个人自我主体性得以意识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读者的一种批判性对事务可能性的发散思维.这涉及到创新层面.
当然这里的各个阶段的分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而且我发现往往根据个人习惯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常常出现一种顺序的倒置或者多阶段同时进行的现象.而且循环往复各个阶段也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08-05-10 13:12 |
5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小
中
大
好!
踏雪留痕!
Posted: 2008-05-11 11:04 |
6 楼
guansha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08-03-14
最后登录:2020-12-07
小
中
大
原来师兄境界如此之高,小妹折服,愿多多指教!
Posted: 2008-05-16 23:20 |
7 楼
张伟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08-05-25
小
中
大
学长写的很深刻!!以后要多向学长学习
和而不同 柔而不屈 是为“柔和”
Posted: 2008-05-17 16:33 |
8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142336(s) query 4, Time now is:11-01 10:3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