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10月26日至11月26日
【书单】:《爱欲与文明》、《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新功能主义及其后》、《普通语言学教程》、《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读)
【汇报内容】:对《爱欲与文明》的总结
动物性的人成为社会性的人类的惟一途径就是其本性的根本转变。弗洛伊德将这种转变作为是从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的转变。在人类的发展中,快乐原则被现实原则代替是一个巨大的创伤事件。从快乐原则到现实原则是压抑因素在起作用。人的本能是追求快乐,但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使得人在压抑自己的本性。弗洛伊德从个体发生层次(被压抑的个体从孩提时期向有意识社会生存的发展)和属系发生层次(压抑文明从原始部落向完全有组织的文明国家发展)分析了压抑性心理的机制发展。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被压抑的历史。文化对人是起到压抑的作用的。因此在第一章以及序言部分,我觉得马尔库塞就是要提出一种非压抑生存方式,解放迄今为止一直受到禁忌和压抑的本能需要及其满足。而这个途径就是让爱欲重新回到人的生活之中。
(一)爱欲与性欲:从快乐原则到现实原则中的压制力量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一下性欲和爱欲。(从性欲到爱欲的转变)爱欲作为生命本能指的是一种较大的生物本能,而不是一个较大的性欲范围。性欲的发展需要摆脱操作性原则的机构,将“以生殖器为目的的性欲”转向“从身体的某些区域某的快乐”的性欲。生殖器至上性与肉体的非性欲化被打破了,使得整个有机体都成了性欲的基础,本能的领域和目标得到了扩大,也就成了有机体本身的生命。在概念上,性欲转变成为了爱欲。
从快乐原则到现实原则原因是“压抑”的发展。马尔库塞总结了弗洛伊德从个体发生层面与属系发生层面对“压抑”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在个体层面,弗洛伊德早期阶段理论核心是性本能(力比多)与自我(自我保存)本能之间的对抗,最后阶段则是生命本能(爱欲)与死亡本能之间的冲突。在前期阶段,弗洛伊德运用了自我本我和超我的概念来解释个体从自我原则向现实原则的转变。他认为本我是追求快乐原则,但是如果本我完全无视巨大的外部力量,盲目地追求本能的满足,就会难免灭顶之灾。超我是让人符合现成道德和优质品质。而自我为了与现实适应,为了生存会废黜快乐原则,选择现实原则,压抑本我,实现超我。
在属系发生层面,弗洛伊德分析了部落中的家长制,父亲在家长制中对孩子的快乐原则的压制(马尔库塞认为原始父亲文明中通过强行的节制和对快乐的的强行限制为将来遵纪守法的“劳动力”创造了最初的前提。可能人的承受压迫的能力就是在原始家父长制的统治下发展的。)孩子为了追求快乐原则反对压抑而弑父,推翻父亲的统治。弗洛伊德认为由父亲之死而空缺的一大部分权利移交到了妇女一边,于是母权制时代接踵而至。但是儿子会进一步接过父亲的角色,家长制又会得到循环。原始家长制社会提供了一套社会秩序,我觉得是一种家长制权威的产生对快乐原则的压抑。
在性欲与爱欲转化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因素——幻想。幻想具有认识的性质,因为它保存了那个“伟大的拒绝”的真理,或者,从正面来说,因为它不顾一切理性的作用而保护了受理性压抑的、人和自然要求全面实现的欲望。幻想取消了现存的个体化原则本身,幻想之所以服从主要本能——爱欲的原因也许就在这里,因为性欲是“生命有机体具有的、能够超越个体而确保其与种的联系的唯一功能。幻想主要为了防御正常的性欲,幻想的目标是爱欲的实现。
(二)爱欲与死欲:打破时间障碍从而建构永恒性
尼采认为,人之所以要同时间斗争,是因为人要在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上醒悟过来,就必须打破变异对存在的统治。只要还有为被掌握、征服的时间——即无情的丧失,痛苦的、不能重试的过去的存在——存在就包含着颠倒善恶的破坏种子。只是在克服了超越性、在此时此刻出现了永恒性的时候,人才能醒悟过来。马尔库塞认为快乐只有通过自我才能成为现实,但是这种自我却完全受时间控制的。而人的爱欲要得到延续就必须与时间进行斗争,记忆是人们对抗时间的一个武器。因为只有记忆才能提供一种无需忧虑其消逝的欢乐,因而也只有记忆才能使欢乐具有一种未来不能具有的持久性。一旦记忆恢复了过去,时间便失去了其威力。
马尔库塞想要通过“爱欲”建立起一个非压抑性社会,使得社会中能够存在促进发展的否定性因素。死欲可以在两个层面上进行阐述:首先死欲并不是一种破坏性因素,而是要消除一种张力,死亡可以成为自由的一个标志。其次,死亡本能根据涅槃原则而起作用(死亡是作为生命的涅槃原则),他将趋向于得到一种毫无张力、毫无欲望的持久满足。在一定程度上,当死亡否定了时间的时候,使得爱欲得到了永恒。
(三)爱欲与文明:从消遣到对人的劳动本质的探讨
文明不是使感性理性化,使理性感性化,从而调和这两种冲动,而是使感性屈从于理性,(从而使得感性如果想重新表达自己的权利,只能以破坏的残酷的形式来表现,而理性的暴戾则使感性变得枯竭和芜杂。)马尔库塞认为消遣的统治将导致压抑的解放,文明的道德乃是被压抑的本能的道德,因此压抑本能的解放,也就意味着对文明道德的贬低。消遣冲动是把人从非人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工具,这种冲动的目的不是借助某物来消遣,而是生命本身的消遣,它超越了欲望和外部的强制,是无忧无虑的生存表现,因而是自由本身的表现。(异化的劳动和非异化的劳动本身)
弗洛依德认为负罪感在文明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文明的进步和负罪感的增强有关。负罪感的作用机制是这样的:由于文化受制于内在的爱欲冲动,而这种爱欲冲动又要求文化把人类组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团体,文化就必须留心使得负罪感不断地得到增强。假如负罪感本身的不合理就是文明本身的不合理,那么这种不合理就是合理的了。
在文化中,压抑之所以需要是由于在人类欲望与满足这些欲望的环境之间存在着“自然的”、持久的失调。个体与其文明的现存联系松弛了,在个体看来,文化过去是为他生产和更新当时流行的价值标准和社会机构的抑制系。而现在,现实原则的压抑性力量似乎不再为被压抑个体复兴和再生了。个体越是不表现为其自己生命的代理人和牺牲品,现实原则就越不能够借助“创造性”的自居作用和升华而得到加强。(自居作用:又称为认同作用、求同作用、表同作用或同一化,指出一种动机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以掩饰自己的缺点或不足的心理防御机制。
而在《爱欲与文明》中,马尔库塞对压抑性文明论进行批判性继承和创造性发展,提出了非压抑性文明。同时,马尔库塞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批判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概念的批判。在马克思的理论里,劳动是人的本质的生存方式,区别人与动物。异化就是劳动与生活相分离,劳动成为人赚取工资的方式,而劳动以外的动物性需求就成了工人追求生活的全部,也就是把动物的变成人的,把人的变成动物的。而马尔库塞认为追求快乐、消遣才是解放压抑的方式,是人应该追求的最终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和福柯的“劳动并非人的本质”有些相似。
【感想】:昨晚被室友善意的提醒最近没有坚持每天写总结,才发觉“快乐的时间”过的如此之快,已经一周没有写了。这个月每天看完书之后花半个小时尝试将看过的内容或者一天的想法进行一个总结。通过坚持写总结每日总结,我的这个月的成长很大。接下来一定要愉快地坚持下去!继续保持阅读状态和良好的锻炼。
-------------------------------------------------------------------------------------------
时间:2019年9月15日至2019年10月24日
书单:《社会行动的结构》《现代社会冲突》《心灵、自我和社会》《社会世界的意义建构》《污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社会学的想象力》《单向度的人》
内容:基于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对马歇尔、帕累托、涂尔干、韦伯关于共同价值的分析
帕森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中,通过对社会学家帕累托、涂尔干、韦伯以及马歇尔的分析,认为他们对一般理论的探讨虽然方法和路径不同,但最终都承认规范取向和共有价值对行动的重要影响。帕森斯认为社会价值规范是各派理论立场的一个汇聚点。正如序言中,帕森斯说道:他们每一个人从不同方面对这一单一却有自成体系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一理论即是帕森斯全文所有说的社会行动理论。
帕森斯在阐述自己理论之前,首先建构了“单位行动”。他认为社会行动最基本的单位是单位行动,一项“行动”在逻辑上包含有:(1)一个当事人,即“行动者”,(2)行动必须有个目的,即该行动过程所指向的未来事态,(3)行动是在一定的“处境”下发生的,“处境”又可以分为行动的“条件”和行动的“手段”,(4)行动具有一种规范性取向。帕森斯认为对于行动概念来说,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一个规范性取向,每一种行动都涉及主观目的,并构成行动中的意志自主因素。规范作为一种主观要素,对行动者的各种努力起到了调节作用。
规范是为行动者内化的社会公认准则,用以指导其行动。行动者在行动中存在着努力朝规范化实现行动意义的倾向。
(一)马歇尔
功利主义思想流派着重于从经济关系理论的分析来研究人类行动。马歇尔的经济思想中的假设可以总结如下(1)整个制度是建立在竞争的基础之上的。(2)这个体系的假设需求的生产与满足需求过程的效用方面无关,也就是说需求在经济平衡方面是常量。(3)假设所有非固定经济资源都是流动的和可分的。(4)行动必须合理地指向满足需求。具体的经济行动不仅仅被当做购买力的手段,而且它们有自己的意义。它们是行动的终极价值态度进行直接阐述的方式,是说明目的或需求的。但是这个需求与效用理论中的需求不同。后者对于效用的分析只是在构成需求功能的终级基础时才有意义,而马歇尔的行动价值直接体现在与需求根本无关的行动的具体方式中。马歇尔认为不应该仅仅用功利主义的“需求满足”的模式来认识个人主义社会,个人主义社会包含某些共同价值,如道德规范或自由。对马歇尔的分析,帕森斯想要说明的就是人的行动具有规范性取向这一观点。
马歇尔提出了“效用”理论,其基本假设是个人在使手段适合于目的是具有合理性。效用理论强调需求与行动之间的关系,其基本假设是需求的独立性与行动的合理性这两方面。满足需求本身的过程就是对行动的合理性的最概括和最明显的说明。合理性这个概念如果不与一定的目的联系起来,它就毫无意义,马歇尔虽然认为不应该机械的用需求满足来解释人的社会行动,他强调行动的合理性,我认为行动的合理性的内在表现则是需求的合理性。在社会规范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先是对个体内在需求进行合理化的塑造,进而对人的外在行动产生影响。
(二)帕累托
帕累托针对马歇尔的理论说明了即使在个人主义的经济秩序中,共同价值的成分在经验上也是重要的。价值成分在帕累托的非逻辑行动规范中是很重要的,帕累托证明了非逻辑行动对于行动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这使得帕森斯认为帕累托理论是朝着唯意志论的行动理论方向发展。
逻辑行动是那些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相一致的行动,即是理性的,可以通过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逻辑推导的行动。帕森斯认为举止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可以有一种科学的理论在内的基础上加以确定。也就是说帕累托企图把在特定的观察者有关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所能掌握的最广泛知识来说是可以论证内在的“手段与目的的相适应”作为他的行动逻辑性的标准。帕累托认为只有当行动者对他打算使用的手段与目的之间关系作出的判断是正确时,他的主观目的才能真正成为预期的客观目标。
规范与行动的实际过程之间的不一致,确实是行动的非逻辑性的一个主要方面。从另一方面看,行动之所以是非逻辑的,是应为它未能符合行动着所接受的那些规范。帕累托分析了非逻辑行动,区分了相对持久起作用的成分即剩余物和较为不稳定的成分即衍生物。帕森斯认为帕累托最终没有阐明行动体系中的规范方面的方法论地位,没有把规范性成分与非规范性成分作为分类的依据。假如他把这个作为分类的依据,他就接近帕森斯所描述的行动体系结构的形态。
(二)涂尔干
涂尔干提出了集体良知的概念:同一社会的成员共同的信念和情感的总体,构成了一个有其自己一定生命力的体系。这非常接近与帕累托思想中价值成分的某些方面所作的表述,两者最终都导致了一个基本相同的概念,即社会结构一方面是一种价值成分—— 共同终极价值体系。
帕森斯认为涂尔干希望把自己的“有机团结”概念理解为斯宾塞的“契约关系”,即各方通过各种交换取得的共同利益是这个体系的主要具有约束力的强制力量,在此,涂尔干想要说明的是社会成员共同形成的社会规范在社会行动中的作用。涂尔干起先把强制力量看作是自然主义产生的,后来渐渐转向持法律主义的观点,把强制力量当做是规范性规则所具有的制裁体系,进一步分析了个人行动,并且把作为制裁的强制力量的含义引申了出来。这种力量源自于规则体系的道德权威,涂尔干在经验层面上非常注意共同道德价值在行动方面的作用,他认为社会就是一种“道德共同体。
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认为机械团结中的镇压性法律被认为是共同价值和共同情感的标志。只要社会成员是相似的,镇压性法律就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在《自杀论》中,涂尔干认为社会规范对自杀是有影响的。社会失范也会是自杀的原因,因此社会规范在社会行动中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三)韦伯
韦伯关注人在社会行动过程中采取的主观目的。提出了四种社会行动类型:(1)目的合理性:对外部环境中事物和他人的行为有所预期,并以这些预期作为达成经过合理衡量和合理追求的合理目的的之“条件”或“手段”。(2)价值合理性:这种行动单纯出于对某一特定行为方式本身的绝对价值的自觉信仰,而全然不顾后果如何。(3)情感的,特别是由于特定的激发情感的因素和特定感情的状态而引起的激情的行动。(4)传统的,由于长期的习俗和习惯化的行动。目的合理性是一种立场在逻辑上所蕴含的行动的规范类型,在目的合理性中,目的是可变的,手段的选择是行动中重要考虑的。在价值合理性中,行动是指向某种结对的,永恒不变的目标。
宗教不仅是社会社会共同体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社会共同体的基础。他认为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的成员或者一个社会全体所共有的宗教观念和价值观念,他们乃是卡里斯玛的具体提现或者价值,具有无与伦比的社会作用。一个社会只能服从于某一种合法秩序,并且因此只有就该社会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而言,在某种非生物学层面上,社会在不止于是一种利益力量之间的平衡。
感想:读书的过程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一方面,每天坐在图书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或者一天,甚至聚精会神一动不动,这就是一种外在的静态,静态是确保读书状态的一个基础;硬读书,脑子高速运转,不断思考,与经典对话,同时动态也是在读书之余坚持运动,动态是读书获得感的来源。另一方面,静态是维稳的过程,是习惯养成后的不断坚持,动态是一个调整过程,是不断走出舒适区,不断突破的过程。我觉得这个阶段我的静态方面做得还行,但是动态方面在阅读中还要加强思考,不断跳出舒适区。
---------------------------------------------------------------------------------
时间:2019年7月5日至2019年9月13日
书单:《国富论下》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生命直观》
《现代人与宗教》
《宗教社会学》
《西美尔文集-哲学的主要问题》
《桥与门》
《时尚的哲学》
《货币哲学》一二三
《社会生活的交换与权力》
《社会行动的结构》
内容:对齐美尔货币哲学的总结
货币与人的关系——基于人的主体性的思考
1、从“质”到“量”的简化——货币放弃自身价值而成为商品交换中价值关系的纯粹表达
齐美尔认为,货币是经济客体共通之处的一种具体实现,也就是说货币表现的是一种一般等价物。那么货币拥有内在价值吗?可交换性是经济价值的先决条件,齐美尔认为“最重要的和最有意义”的商品更容易成为货币。某些物品能够行使货币的职能的原因是被认为是必需品,因而表现出特别频繁的交换率。由此可见,成为某商品在成为货币的早期时候,可能该商品就是人们的必需品,其使用价值是人们相对而言较为需要的。货币最初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被视为“货币”。
货币表达了有价值客体的价值关系,这一事实将他从这一关系中解放出来,并放置在不同的秩序中。货币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成为交换的媒介和稳定的交换的工具。在交换中,只有当不同的客体具有相同的性质时,这两者的量才可以比较;也就是说任何两种直接的量的比较都预设了它们之间要有相同的性质。货币要想成为价值交换中的度量物,就要放弃自身“质”的价值,而仅仅表现“量”上的意义。商品作为货币的时候就丧失了其原本的用途。一旦被选为行使货币的职能,那么货币质料的其他各种各样的用途就必须被放弃。而只要这种质料恢复其实际用途上的、艺术审美上的或是其他方面的价值时,它又不得不退回流通领域,不再担当货币的职能。因此,货币要想取得其自身价值的完美稳定性,自身就必须什么也不是,而只是具体商品之间价值关系的纯粹表达。
货币是代表所有存在的公式的最可靠的图像和最清晰的体现,据此,事物彼此得到了它们的意义,并且事物的存在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确定了。
2、从“手段”到“目的”的转化——货币在目的序列中不断强化了主体性
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它的使用使得原本备受阻碍的商品交换中变得畅通无阻。货币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体现价值关系的工具。货币由于放弃了自身的“质料”价值而成为最纯粹的工具。齐美尔认为纯粹形式的货币是一种绝对的手段,一方面,这个完全由目的性决定的,不会被任何别的目的序列所影响;另一方面,它又被限制为一种特定的工具手段,而这种特定的工具手段是与特定目的相关的,他并没有自身的目的,只是无私地作为一个目的序列的中介发挥功能。工具本身并不是目的的,他缺乏目的显示出的相对独立性,工具作为一种绝对的价值,一种内在的,能够对我们产生作用的事物,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手段。
对于实现同样目的的手段来说,如果人们发现了另一种更高级的、更易于获得的手段,那么,现有的这个手段就会立刻失去它的价值。货币放弃了其自身的价值,缺少与自己相关的任何内容。借助货币可以更好地完成价值的交换,更快地实现目的,货币成为一种最有效,最佳的手段。更进一步,货币了成为一种最高级,最易获得的手段。当货币成为一种绝对的手段,因此在心理上成为大多数人的一种绝对目的。货币由生活中最理想化的工具变为生活中大多数人最理想化的目的。如果作为终极手段的货币的特性超过了一个个体所能承受的强度贪财和吝啬就会显现出来。吝啬使我们成为一种冷漠无情的手段的奴仆,就好像这个手段是最高目的一样。
货币使得人们的目的序列变短了。人类的目标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客观事物的追求转化为对货币的追求。货币成为了人类生活中唯一的追求目标。当货币从“手段”成为一种“目的”之后,人们将会被金钱所奴役,把对金钱的获取成为人生的目的,成为栖息于“桥”上的人。
3、栖息于“桥”上的人——找寻具有主体性的人
货币经过一些列的蜕变与发展,不断的成为一种全能物在人的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着它的“天才”般的作用。货币在作为赔偿金和买卖婚姻等方面中体现的——人的价值简约为货币的趋势,不仅仅使得货币成为人的尺度,而且也使人成为了货币价值的尺度。首先,人们对某一阶层偿命金最终被固定下来,在这基础上个人就值这么多钱的这种观念就产生了。这就不再允许个人在整体意义上的价值与个人的差异性无关。其次,在婚姻买卖中女人被当作非人化的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客观事物。货币把事物安排到区别价值约减为数量上的差异这样一个序列中,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它剥夺了客观事物品质上的差异性和事物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剥夺了一种客观事物在关系上和品质上进行比较的权利。
齐美尔在《货币哲学》书中提到:可能正是符号的发展过程使我们自身从认知领域的符号中解脱出来,但是也正是符号发展过程也使我们在一些特殊的事物上更加依赖于符号。正是货币再现了那些无法度量的各种事物的价值,所以货币才会变得越来越中立,越来越没有感情色彩,这种特性使得货币在十分特殊而有不同寻常的情况下,也就是在设涉及最内心深处的以及最基本的内容的地方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经济将日益掩盖这样一个事实,即事物的货币价值无法全部取代我们自身可以从中占有的东西,事物还具有那些无法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品质。当我们沉迷于用货币符号去看待这个世界时,事物将不断地被标准化,个体性将会不断消除。
“假如生命缺少内在的差异,以至于人们害怕天堂里持久的幸福会变成持久的无聊,那么,无论生命在何种高度、何以深度流淌,对于我们来说,都显得空洞与无味。”齐美尔这句话为现代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思路。在货币经济不断地塑造社会文化,人们的差异与个性在货币的影响下不断被抹平的情况下,我们要增强对生命内在差异的感知能力,善于发现个体的魅力以及独特性,让生活因为各种各样具有主体性的人与事物而变得美好。
感想:1.学习状态:本月主要是阅读齐美尔的著作,相对于前三大家而言,阅读齐美尔比较有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结合生活有所感悟。和小组成员一起在图书馆阅读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这两个月可以心无旁骛专心阅读,阅读的状态和数量相对之前是很大的突破。
2.这两个月的集体阅读生活改变了很多之前的想法。原先看来阅读就是自己一个人静下心来看书,读好自己的书就行了。经过暑期这两个月,我认识到了集体对个体的巨大影响。在集体这个场域中,我的习惯能够很好地养成并巩固。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却能走的远。小组定期的讨论也让自己能够大胆开口表达观点。
3.存在的不足:在小组讨论中感觉自己还不够活跃,可能是由于看的书还不够多。接下来还要继续阅读,不断思考。在敢于表达观点,敢于积极讨论的基础上,尝试更加系统,深刻的阐述观点。
自评:A
---------------------------------------------------------------
书单:《古犹太教》
《资本论(卷一)》
《资本论(卷二)》
《资本论(卷三)》在读
《国富论上》在读
内容:
一、对商品的分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篇就对“商品”进行分析。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马克思从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来对商品进行分析。
【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物的效用使那物成为一个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性质决定了该商品具有何种效用,商品的效用促成人们如何使用商品,在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过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出现了。一个使用价值或财货之所以有价值完全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质化于其中,与人类占有效用时所必需的劳动量无关。
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链接两种商品使用价值的桥连梁,是交换的媒介。当作使用价值时,各种商品是异质的;当作交换价值,它们只是异量。
【价值】商品的价值是一种社会属性,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商品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上的共通物,便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必然的表现方式或现象形态。价值的衡量尺度是价值量,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的二重性】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指劳动的质,而形成价值的劳动则是指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这是没有质的区别的相同的人类劳动的量。商品中包含着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者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因此,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
二、剩余价值
马克思通过对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他发现资本家垫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物价值超过生产要素价值总和,而超出部分就是资本家对劳动力压榨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非常公平的。首先,从劳资双方平等关系上看,资本家用一定量的预付资本,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从而以工资的形式取得自己劳动的报酬;其次,从劳动力市场公平上看,劳资双方公平的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资本家可以选择雇佣对象,劳动者也可以根据薪资条件选择雇主,双方是一种自由平等选择的关系。
假设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用于偿还生产所消耗生产资料的货币量为c,用于支付工人工资部分的货币量为v,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的总投资则为:c+v。资本家的获利则为:c+v+m
(其中m为剩余价值)。在生产中,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为垫付的工资部分和剩余价值,然而
劳动者只获得了工资,剩余劳动力则被资本家剥削了。剩余价值,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大秘密,就隐藏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差别之间。当交换的商品变成劳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时,不平等和剥削就开始产生。当劳动力作为商品时,就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指劳动力的维持费用,即: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体力和脑力,在一天之中所要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资本家所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对工资的分析,我们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本质。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榨取绝对剩余价值和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以获取相对剩余价值的方式剥削工人。工资在表面上让人感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平等的,然而,对工资的分析却让我们发现,其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劳动力的实质。
三、资本的循环
资本的总循环公式:G—W…P…W’—G’的实现条件是工资劳动者阶级的经常存在,前提条件是资本已经在生产资本的形态上,并且已经有生产资本的循环。货币资本从初始点G出发,顺利经过上诉轨迹的各个环节,最后实现增值后重新回到初始点货币资本形态的一次运动过程就是货币资本的循环。
货币资本的第一个阶段G—W即购买阶段,表示一个货币额,交换成为一个商品额。商品额=劳动力+生产手段,因此货币额可分割为两个部分,即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和购买生产手段的部分。这一过程完成时,购买者所支配的,将不仅是他生产有用物品所必要的生产手段和劳动力,他还支配着一个较大于代置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实现了的劳动力,那就是支配者一个较大的劳动量,同时他还支配者使这个劳动量实现或对象化所必要的生产手段。
G—W是购买阶段,W…P…W’是商品的生产阶段,W’—G’是商品的售卖阶段,这三个阶段组成的资本循环才能实现预付资本的增值目的。同时存在的相等的价值存在,在G—W与W’—G’所代表的流通的两种形态变化中,是立于互相反对的地位,并互相代置。价值的变化,仅发生于P的形态变化中,仅发生于生产过程中,即表现为垫支价值的单纯的价值增值手段。
感想:本月结束了韦伯,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刚开始阅读资本论兴趣满满,阅读也很顺畅愉悦,但是阅读越后面,发现越难理解。特别是第二卷中的一些公式推导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所以在阅读资本论时偶尔也会上网查查资料帮助理解。
阅读马克思在书中多次提到了亚当斯密,于是我就产生了阅读国富论的兴趣。两本著作的一些观点还是有很大不同,对比起来阅读感觉很受启发。
本月初除了读书之外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干扰,论文写完后阅读状态就得到很大改善。
自评:B+
—————————————————————————————————————————————
书单:韦伯《支配社会学》、《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宗教与世界》、《宗教社会学》、《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古犹太教》(在读)
宗教社会学——涂尔干与韦伯宗教思想之间的比较
涂尔干在描述原始部落举行图腾仪式时指出:人们被一种外力来控制着,推动着,在使他们的情感行为极不同于平常的时候,他们自然产生了一种不再属于自己的感觉,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物体;由此,在这种兴奋的社会环境中宗教观念便产生了。涂尔干认为,宗教产生的原因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集体情感的沸腾状况下出现而导致的。因此可以说,涂尔干认为宗教是集体社生活的产物。宗教源于图腾崇拜。原始部落通过图腾得以维系,图腾影响部落人的生活,塑造部落人的饮食、婚姻等禁忌,部落集体生活是图腾崇拜下的产物。集体生活围绕图腾进行的大量的仪式活动,这些仪式慢慢演变成为巫术,在仪式中的兴奋与忘我的状态使人们感受到了宗教的存在。涂尔干的宗教研究偏向于宗教的起源以及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宗教生活与禁忌结合到一块,宗教规范着人的行为。
相对于涂尔干认为宗教源于集体生活不同的是,韦伯认为宗教与个体的超凡异能,即个人的卡里斯玛资质有关,人们通过卡里斯玛感受到宗教的存在,感受到神的恩宠。韦伯考察宗教与教徒日常生活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宗教教会组织、教规、教义等方面的对比来阐释宗教对经济及宗教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韦伯探讨基督教新教发展过程中逐渐减少巫术和迷信的成分,逐渐形成理性的“救赎观”。对比印度宗教、佛教、儒教、道教,韦伯认为宗教伦理影响教徒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宗教的理性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基督教新教的理性救赎观促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的进步又将会反作用于宗教理性化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韦伯认为宗教价值观与经济价值观是相互影响的。并不是新教教义直接导致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是新教教义对人产生的某些价值观,在这些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的经济行为导致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韦伯的宗教救赎观也体现了宗教对人的行为的控制与规范,但与涂尔干不同,韦伯又将宗教功能上升到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而非仅局限于人的行为规范功能。
感想:1、本月主要阅读韦伯宗教社会学的著作,阅读起来既有趣又艰难。也许阅读就像登山,在登山的过程中,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会有一种迷惑的感觉。当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看到更多的景色,之前不曾留意的景色回过头来也能看得到。
2、开学初阅读状态不错,对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感兴趣,所以会产生很多思考,并且和一起自习的同学交流,收获满满。前段时间因为毕业论文有些分心,阅读状态不如开学那几天好,这几天也在不断调整,保持良好的阅读状态!
——-----------------------------------------------------------------------------------------
阅读时间:11月12日至1月11日
书单:11月:《教育思想的演进》、《道德教育》、《孟德斯鸠与卢梭》、《学术与政治》、《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12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论俄国革命》
读书内容:
初步阅读了韦伯的几本著作,对韦伯的思想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结合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接下来我将梳理一下几点认识:
一、 理性的分析
韦伯认为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一个我们今日视为“普遍有效”的程度。印度、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无论科学、艺术、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皆未能走上西方独具的理性化的轨道。音乐上,西方以理性形式作和声;建筑上,理性地运用线与空间的透视法;学术上,发展出一种理性的有系统的专业科学研究;政治上,技术性的商业性的尤其是法律上具有专业训练的国家公务员成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日常机能的担纲者;而经济上,理性亦见之于资本主义中。韦伯认为“资本主义不外乎持续不断,理性的资本主义经营来追求利得,追求一再增新的利得,也就是追求收益性。”理性的运用促成了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首先,自由劳动之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方式在形式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其次,在经营组织上不是以武力——政治或非理性的投机利得机会为取向而是以财货市场的获利机会为取向。同时家计与经营的分离和理性的簿记这两项重要的发展因素促成了近代资本主义经营的理性组织的出现;最后,可估量的技术性劳动手段与按程序规则行事而可估量的法律与行政也是近代理性的经营资本主义不可或缺的因素。
资本主义中的理性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韦伯认为究其原因是欧洲宗教改革中崛起的加尔文教派和路德教派等基督教新教教义的逻辑心理所产生的“世俗禁欲主义精神”。
二、 宗教与资本主义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深刻地论述了宗教改革影响以及宗教的禁欲观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宗教信仰对社会分层的影响表现为得自教育的精神特征以及宗教气氛所制约的教育方向决定了职业的选择与职业命运。天主教徒的雇工显示出一直留守在手工业里的强烈意愿,所以较多成为工匠师傅,而基督教新教徒为了占有熟练劳工层与工业经理层的高阶位置更多流入工厂。
韦伯认为我们无法对资本主义精神作出明确的界定。暂且资本主义精神用来指代将工作奉为天职的有系统且理性地追求合法利得的心态。新教教义将人们从精神领域的救赎转变为俗世义务的履行。世俗职业里的义务履行成为评价个人道德实践所能达到的最高内容。经营神所喜的生活的唯一手段并不是借着修道僧的禁欲来超越俗世的道德,反而是端赖切实履行个人生活岗位所带来的俗世义务,这就成了个人的天职。新教教义不仅改变了救赎的方式,同时其塑造的禁欲主义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套伦理价值观。首先,赋予俗世职业生活以道德意义,为了此世的整体生活之故而从事的职业劳动是为了荣耀神。牧师,圣礼帮不了人进行救赎,唯有积极履行俗世义务成为上帝的选民才能得到自救。新教伦理以宗教的方式确认了正当追逐财富的合法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心理因素;其次,认为劳动自古以来即为验之有效的禁欲手段。人们需要不断劳动,创造财富才能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而财富断不是用来奢侈享乐的,而是用于增加上帝的荣耀。只要禁欲的生活经得起试炼,那么财富越是巨大,责任感就越是沉重,亦即有责任要为神的荣耀一直保有这财产,并借着不休的劳动来增加财产。这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提供了一套价值指导;再次,节制是禁欲主义的主要方式,基督教新教的入世禁欲举其全力抵制财产的自由享受,通过禁欲的强制节约而导致资本的形成,这并不是要强迫有产者苦行,而是要求他们把财产运用在必要的实际上有用的事情上,那就是投资。投资生产自然而然将会带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市民阶级的企业家在通过禁欲主义不断进行生产的同时,禁欲主义又为其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坚信劳动乃神所喜的人生目的的劳动者为其工作。禁欲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 天职观与志业精神
韦伯认为路德的职业概念仍然是传统主义性质的,路德的天职观更多的是出于对上帝的顺从,服从权威,接受现实。韦伯从富兰克林的观点出发,进一步论证人必须把劳动本身当作唯一目的,当作天职去完成。在过去的时代,人们之所以有职业精神是因为有一种天职观的内在推动。而具有一种客观上有价值的“使命”才能够成为一个人的志业。我觉得天职观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是奉上帝旨意行事,而志业精神则是在天职观的指引下由内散发出一种为了达成自我目标而不懈奋斗的意志力。根据韦伯的意思,唯有将事务在主观上把自己与它相联系,并以热情献身于此,方能称得上是一种“志业”。在人的一生中若有一件事能成为志业,那也将是多么幸福与充实。
四、 正当性的三种纯粹支配类型
韦伯将支配定义为“一群人会服从某些特定的(或所有的)命令的可能性”。韦伯从“支配”概念出发,深入讨论了卡里斯玛型支配、传统型支配与法理型支配。第一,传统型支配,这种支配形成的根源是“家长在家共同体内形成的权威”。韦伯重点讨论家父长制的支配。家父长制的支配是不受法律制约的,共同体的规范来源于“传统”。第二 ,法理型支配,法理型支配是家长制理性转化的对照版。法理型支配靠的是人对法规成文条款之妥当性的信任。对于按照合理性方式制定的规则所界定的事务性“职权”的妥当性有其信任。第三,卡里斯玛型支配,卡里斯玛型支配者的权力基础在于被支配者对个人使命之纯事实上的“承认”,其本质上是特别不稳定的,卡里斯玛力量是奠基于对启示与英雄的信仰,对一种宣示之意义与价值的情绪性确定,也奠基于英雄性。韦伯认为“志业”的最高表现,在卡里斯玛型支配中找到了根源。这三种支配是建立在三种不同的“妥当性”基础上。前两种是日常性支配,最后一种是非日常性支配。韦伯认为卡里斯玛型权威的不稳定性必然导致其被迫转变为“常规的”权威形式。同样,他也注意到在纯粹的传统型支配里,对于支配者的抵抗到达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传统的革命”。因此韦伯也暗示了社会会逐渐朝向一个理性合法的权威架构发展。
读书感想:
1、 读书的过程慢慢会变得平淡,平淡慢慢也会变得煎熬,需要为自己打打鸡血,多交流获得正能量。
2、 读书要有自己的进度,不要刻意赶上其他同学的进度,过分追求速度。要建立自己的主体性,踏踏实实进行阅读。
3、 感觉自己的总结没有主题,感想比较浅薄。应该是自己阅读还不够多造成的。希望今后阅读能更加深入,有自己的体会,在阅读一本书之后有一个总结。
---------------------------------------------------------------------------------------------------------------------------------
阅读时间:10月10日至11月11日
阅读书目:涂尔干:《社会分工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原始分类》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自杀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福柯:《规训与惩罚》
读书内容:
《社会分工论》梳理
一、 社会生活与社会分工
涂尔干在书中指出:在劳动分工之外,还存在社会生活,有了社会生活,分工才会产生。好比自然科学中在多细胞生物群已经形成的某种凝聚里,分工才存在。社会生活有两个来源:一是个人意识的相似性,二是社会劳动分工。
(一) 个人意识与集体意识
社会生活的其中一个来源是个人意识的相似性。个人意识中行为由个人的情感和意象决定。在低级社会中,个人意识被集体意识所覆盖。个人意识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而集体意识指的是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因为集体意识产生了非确定性,分工变成了团结的主导因素。有机团结最终取代了机械团结,所以随着分工的不断发展,集体意识变得越来越弱,越来越模糊。集体意识越能够全面地涵盖后者,社会关系就越紧密。
(二) 个人类型与集体类型
书中还提出一对概念与个人意识和集体意识相类似,那就是个人类型与集体类型。它们与两种法律类型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个人类型越能得到发展,工作越来越专业化,那么协作性法律相比压制性法律来说就越占优势;集体类型越能得到彰显,分工越是能停留在低级水平,则压制性法律优势将超过协作性法律。这也体现出其对社会团结的影响。
二、 社会团结与劳动分工
涂尔干在讨论社会分工其最终用意在于社会团结,即探讨究竟是什么是社会结合起来的。社会分工产生了社会团结,有机社会团结是分工带来的,有机团结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整合。
(一) 从两种法律制裁到两种社会团结类型
书中提到用法律类型来区分社会团结类型。因为法律表现了社会团结的主要形式。而最终涂尔干通过法律制裁的类型来划分:一类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通过一种分散的形式来实行的有组织性的压制性制裁;另一类是把已经变得混乱不堪的关系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的纯粹恢复性制裁。
与压制性法相应的是一种“关系一断即为犯罪”的社会团结关系,是一种与压制性制裁有关的规范,是从相似性中产生的团结条件,我们称它为机械团结,而另另一种是与恢复性制裁有关的规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否定的团结,我们称它为有机团结。
(二) 劳动分工下的社会团结
通过对比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差异,我们也许就能够理解社会分工产生社会团结这一结论了。机械团结是建立在个人的相似性基础之上,机械团结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集体人格完全吸纳了个人人格,换言之集体人格占据主导地位,人与人的相似性程度高是机械团结的重要表现。而分工将造成集体意识变得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微弱。社会分工造成的专业化打破了个人之间的相似性,从而产生了以个人的相互差别为基础的一种社会联系,因此有机团结的产生归因于劳动分工。
三、 职业群体与社会分工
在《社会分工论》的结尾,作者提出“目前我们首要任务就是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这正是本书的宗旨”。结合第二版序言《对职业群体的几点评论》以及《职业伦理和公民道德》一书,我想作者要探究建立职业群体的道德规范来保证有机分工的进行从而维持社会的有机团结。
书中提到分工越发展,规范就会变得越多,倘若没有规范有机团结就是不可能的或不完善的,然而只有规范还不够还必须要有公平。《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提到一句话:制裁是所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素。法律也是制裁的一种形式,为解决反常形式的社会分工,则必然要建立一种新型法制所必需的团体,即职业团体,凭此创建一种道德力量,为法律制定提供实质和形式。
阅读感想:通过阅读了这几本涂尔干的著作,对涂尔干的思想以及论述的逻辑有了一定的了解。在阅读过程中也慢慢感受到了系统阅读带来的乐趣。当看到作者系统阐述一个观点的时候就会想到在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中好像也提到过。脑子里面会有模糊的印象,希望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能够慢慢建立这种思维网络,不断强化系统阅读。硬读书是一个蛮难的过程,首先要静的下心来读书,我觉得在这一个月中我的耐力也得到的很大的提升,能够半天半天地坐在图书馆看书。其次,读书慢慢的又改变了我的一些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能够有计划有规律地完成事情,每天都有收获。最后,在看书过程中有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我的做法是,立马拉回自己的注意力,然后从哪里走神,再从哪里重新理一理思路。
[ 此贴被张锦滨在2019-11-27 23:5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