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周明的读书报告(更新至12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周明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2
威望: 2 点
金钱: 20 RMB
注册时间:2019-04-01
最后登录:2021-06-24

 周明的读书报告(更新至12月)

10月16日——12月11日书单
1、《货币哲学》
2、《时尚的哲学》
3、《现代人与宗教》
4、《桥与门》
5、《宗教社会学》
6、《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7、《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8、《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齐美尔:印象派的社会学

        重视生命感受、追问人生意义的西尔因为太过于“印象派”而未能跻身大师行列。作为严肃社会科学当中的印象派,西美尔把宏大而抽象的社会性概念和现代性感受翻译到日常的注脚当中,运用日常之物(货币)或是日常象征(玫瑰,桥,梨子树)来讲述现代金钱文化对人生存意义的吞噬。如果说马克思挑起的是对整套资本主义机制的愤怒、怨怼,西美尔以这些日常共享之物来表达一种共情。如同莫奈依靠日出印象革新了我们看待日常变幻莫测光影的感官,西美尔的货币哲学同样是在试图从现代社会最遍及的细微之处入手——重唤已经被均质化感官。
        货币作为现代经济手段,对人自我评定的价值的僭越使现代人心理负累:金钱攀升至价值与目的的高度,从手段一跃成为目的,而最终人“只对金钱产生感觉,以及对金钱的毫无感觉不过是生命感觉越来越枯萎,越来越无聊罢了”。金钱作为一个贴近人生活的媒介,并非直接的给人以抽象的‘异化’(人之于社会总体的疏离)感受,而是一种直接的概念性的转变,是一种‘平均化’的转向。西美尔以现代人周身最经常的物的使用道出了人无法成为自身尺度的现代困境,金钱平均化我们衡量世界的方式,以至于幸福当前,我们却已丧失了区别享受它的感官。“哦,不过如此”,“咳,就那样吧”,我们可以衡量商品价格的高低,却逐渐丧失自我赋值的能力,面对宏大的资本机器,个体变得“麻木不认”,以一律单调的货币换取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质。
玫瑰的故事
          西美尔善用类比,经常用目之所及的日常意象来讲述更大的社会议题。比如,在《玫瑰:一个社会学假设》中,他以童话式的笔调来讨论社会财富的问题。从前有个地方,每个人有一片土地,但公民之间仍有着“惊人的不平等”,有人先借地利之便种了玫瑰花,却引发那些没有玫瑰花的人不满、嫉妒、以及反抗。双方各形成党派,拥有玫瑰的保守党不仅要保护对玫瑰的占有,还继续创造对于玫瑰的羡慕与渴望。没有玫瑰的革命政党发起起义,赢得玫瑰,以关乎平等的社会正义的理想获得全面的,内在的胜利。尽管起义之后玫瑰遍开,但阳光、手气以及种植技术等因素让不平等无法避免,而新的玫瑰拥有者有开始躁动不安起来。
          “谁若从一种生活水平上升或下降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水平,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新的生命水平范围内的波动与差异,就可以完全一样的欢乐或悲伤情感来回答,正如可以用过去状态中何等强烈或微弱的情感来回答……我们同他人的关系、相对于他们的高度与深度的差异,一旦内化为某种情感,为了将这些感情相同的量同刺激变动的量联系起来,这些情感便清楚地显示,我们都是对差异何等敏感、同时有何等富有适应能力的生物。”
        玫瑰激发对不平等的敏感,也助长心理层面对“拥有”的执着:“幸福与痛苦的根据就在对对象的占有或不占有之中……唯有极其精巧和纯粹的灵魂才可能以享受的方式拥有客体……但群众决不会满足于事物的魅力,而是将自己的刺激同拥有联系在一起。”
          玫瑰在占有、匮乏以及嫉妒的裹挟中丧失了自己作为玫瑰的特性,玫瑰在象征上凋残,指代金钱与资本,而西美尔以此映射生命感觉的缺失:人们不再记得第一次见到“玫瑰所嗅,所见,所感的愉悦享受,而是开始计较邻家的玫瑰是否更盛更多。玫瑰的假设调动感官想象,但由于人之竞逐,玫瑰不再是玫瑰,而能成为任何一的种东西。在《货币哲学》中,西美尔直接论述金钱作为中介物对于差异感官的剥夺。
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货币哲学
        1908年,西美尔出版《货币哲学》。作为他唯一一部结构完整的大部头作品,他通篇所讨论的货币并非马克思所关心的作为商品的货币,而是作为文化现象的货币。他“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来考察货币的本质”,认为现代货币经济与人的历史现象“只能与哲学方式来处理”,而非依靠主流社会学的实证经验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因为实证社会学不分析“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肌理”,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生命的一般条件和关系”是瞎的。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观察货币对个体的内在世界以及整个文化的关联。
        在货币及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发展之前,人所委身于生活共同体当中,作为一个整体的人而全面委身于共同体所要求的社交、宗教以及政治内容中,一整套生活都是都嵌在共同联合体当中,有具体的对象和内容。货币的出现一方面制造了一种渗透到所有经济活动中前所未有的非人格性,另一方面提高了人格的独立和自主。13世纪英国农民支付金钱以取代附着于土地上的义务,农奴与妓女拿赎金换取自由,都是以一种非人身的中介来打破曾经的全身托付的人身关系,个体的人身连接被转化成为非人身的金钱关系,主体不再作为完整的人格,而是从限制性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货币制度能够使人的客观经济活动同他的个人色彩、他真正的自我出现一种更明确的分离,现代这个自我能够完全退出那些关系,并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自己最深邃内在的层面。
          西美尔提到了货币扩展让人忽视的方面:在人们花钱免除的义务中,还有权利和重要性同那些义务一起放弃了。曾经固定的单一价值形式被金钱所带来的更加自由的形式所取代,不受曾经物质以及人际交往条件的制约。但正是这种自由,同样意味着“生活的空洞和缺乏实质的生活意义!”农民以土地换取金钱,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生活内容的丧失,这种暂时的“自由”却剥夺了他拥有的那些无法估价、但却给自由以价值的东西:个人行为的固定对象。
        货币经济使曾经具有独特意义的对象品质不再受到心理上的重视,而是参与以货币价值为单一价值的估价。而结果就是人越来越迅速地同事物中那些经济上无法表达的特别意义擦身而过,从而产生沉闷、无聊、厌倦的现代感受。金钱所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居于中心地位,致使手段与目标本末倒置:曾经作为手段的金钱成为仅凭自身即可令人满意的目标。正如西美尔的另一重比喻: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独特性失落难寻,没什么变得不可替代,渴望和欲求都殊途同归,“货币给现代社会长上了一个无法停转的轮子,它使生活这架机器成为一部‘永动机’,由此产生了现代生活常见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金钱作为等价物的支配使事物失色,将粗糙打磨、夷平,它的扩张之快、力量之强使得越来越多的东西卷入到交换之流当中。现代货币文化一方面夷平差异,平均化价值的倾向,由此产生包容性更广泛的社会阶层。但另一方面,它因将人抽离全面绑缚的共同体而给人以内在的独立性和发展的自主性。外界趋同,而内在个体性蓬勃,这种矛盾性是西美尔提出解决心灵困境的审美性超越的基调。
          以货币作为中介物的角度出发,西美尔把看似没什么关系的个人、团体和处境都勾连起来,对现代生活风格全景呈现:从交换、所有权、挥霍、犬儒心态、个人自由、文化风格、卖弄风情的心理学……西美尔试图通过金钱这一“神秘物”抽绎出整个时代精神。“货币哲学只有在这个时代,在柏林才写的出来…..它以敏感的听觉从大都市的嘈杂中听出了现代生命最深沉的声音;毕达哥拉斯派听不到的天籁,同样,我们对这种深沉的声调也充耳不闻,因为它总在耳边回响”,1870年后的柏林,正逢大城市迅速发展和金融投机高潮,这个日渐成熟的货币经济时期正是孕育西美尔现代感受的背景音。
          西美尔在这部作品中醉心于货币的象征意义、货币的意义和重要性,把经济形式看作心理性的,试图揭示从生命的个别现象中找到生命的整体意义的可能性。从货币“心理学”到货币“哲学”,西美尔最终的目标是“以外在的经济事件为材料,探究人性的终极价值及其意义。货币一类的经济因素不过……表现了从古至今都有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而已。”
局外人西美尔
        在社会科学圈子谈审美、碎片化的感受注定使西美尔成为局外人。他所谈及的货币哲学不仅关注货币对社会及文化的努力,而且显出建立一套文化哲学,乃至生命形而上的努力。约尔认为,《货币哲学》“难免遭到误解,因为,货币对西美尔来说绝非仅仅是货币,而是世界的一个象征,所有交换的图像,说到底,是一个世界观的支配原则的无限相关性的形象”。
          西美尔拒绝历史维度,偏爱小品文形式、否弃系统分析,以社会交互关系的碎片来表征人失落的完整性。各个碎片都可以互联成为繁复多样的网络,勾连在其所处的语境当中,虽有审美意趣,但呈现出来的关系网络“最终不过是一个迷宫,而不可能是一个体系”。西美尔的这种个人风格是非学院化、甚至反学院化的,他不同于典型的德国大学教授,难以归类。正如韦伯所说:
        “不仅哲学领域里的许多专家明显对他不满,当今的哲学‘学派’带有典型的宗派性,西美尔偏偏不属于任何学派,自然会受冷遇,更不要说还有其他可能的动机。一些重要的学者虽然与西美尔的社会学领域相近……也承认西美尔对某些问题的学术成就,但却在整体上否定他的研究。例如,就有经济学家对他感到忿怒……经济学界甚至有人说,西美尔的本事不过是‘切割空气,然后再把它重新组合起来’”。
          当时学术圈的反犹倾向使西美尔成为双重意义上的局外人。尽管当时西美尔著述颇丰,被韦伯赞誉 为“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他仍因为犹太人身份无法得到教职。1914年,西美尔才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正式教授席位,此时距离他获得博士学位已经三十三年。
印象主义,审美主义,悲剧气质
        卢卡奇评价西美尔为“哲学的莫奈”、“地道的印象主义哲学家”,具有“观察细微、琐屑的日常现象的哲学眼力,使日常现象蒸发出哲学上的形式关联”。
        西美尔被称为“哲学的莫奈”和印象主义社会学家西美尔不仅写现代文化中的金钱,以玫瑰作为社会学假设,还将自己的写作涉及到卖淫、卖弄风情、时尚以及女性文化,他的笔触是现代社会的多面素描,他写既远又近的陌生人,吝啬鬼与败家子,探险家,他的触角伸向现代社会的多个维度,试图解释时代精神。
          曼海姆这样评价西美尔的审美维度:“西美尔喜欢精细入微地描述最普通的日常经验,就像当今的印象派绘画试图反映过去被忽略了的阴影变化和光影效果。西美尔也许可以被称为社会学中的‘印象主义者’,他的才华不在于建构关于整个社会的理论,而在于分析前任未予注意的各种社会中间现象意义。西美尔着重描述感觉的社会意义,比如穷苦人卑微的眼神和心态,社会化的各种形式,在西美尔笔下,社会生活中千姿百态而又不易觉察的关系都变得耀眼起来。”
          西美尔关注外在社会与内向性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以一种审美化的姿态和形而上的根本方向来完成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于他,现实世界仅是“诸多可能的世界之一”,具有无限的可能性,而内心性是超越物化的力量。这样的向内探寻的审美取向使得他将社会的维度一一关联,织成网络,任何一点皆可旁触其他,直通整体。而也正是这种内在审美底色使得他采用一种“虚拟的距离感”来对社会的文化方面批判。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维度不在西美尔的兴趣范围之内,他关注的是资本主义文化呈现出来的悲剧式历史片段:主体文化与客体文化、主体精神与客观形态之间无可调停的矛盾。他以个体切身体会到的物化的角度层层分析,而非像马克思那样去追究宏大结构中商品拜物教的起源。
          西美尔自己也对这种悲剧意识做了界定:“从生命的最底层涌生出一股摧毁生命自身的力量;换言之,这摧毁过程就在生命自身内部发生,并形成一种结构性的逻辑发展,生命自身据此建构自己的实在形式”。这种悲剧源于人的主体的对象化,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普遍根本紧张。以西美尔所构建出来的极端的主体-客体二元,人性的冲动被迫返回内在世界的悲剧观其实是漫灌于所有生命哲学的精神基调,从狄尔泰,舍勒,到曼海姆,卢卡奇的早期作品,这种悲剧观不曾在社会学理论传统中消失过。
西美尔与其他同时代著作一样,都在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来临与兴盛以及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虽然西美尔与马克思一样关注货币经济,但他对宏观机制并不感兴趣,而是着眼于货币经济的审美-文化批判,具体的心灵感受。他对于货币哲学中社会交换和分工的影响、物化、大城市生活等论题的全面讨论,很少有人能够相比。
另一支玫瑰
          距离西美尔年代已有一百多年,而货币的力量也在这一百多年的动荡中向全世界传播,渗透。现代都市人是否也面临着厌倦?是否坐拥玫瑰,而不闻其香?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同样的玫瑰给了我们不同的故事。
          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之后在看到万千一模一样的玫瑰花时伤心极了,“我以为我拥有一朵独一无二的花,我以为我很富足,原来她只是一只极平常的花”。而在遇到狐狸之后,他才知道他的玫瑰花是多么独特,对他的玫瑰有怎样的责任。他对玫瑰花园里的玫瑰说:“你们一点也不像我的玫瑰,你们还无足轻重,没有人驯养你们,你们也没有驯养任何人……你们长得很美,但你们的感情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人为你们而死。不错,行人会认为我的玫瑰与你们没有两样,但只有她比你们重要,因为我给她浇了水,我给她盖上花罩,我给她竖起屏风,给她遮风挡雨。我为她杀死了几条毛虫,我倾听她的抱怨,或她的吹嘘,有时也看着她默默无语的样子,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狐狸教给小王子,“你为你的玫瑰失去的时间,使你的玫瑰变得重要了。”
        这也是一个关于玫瑰的假设。与西美尔泛谈的玫瑰象征不同,小王子的星球中有一支玫瑰被倾注了独特的关注和心力。但其实,这样注重内在赋予价值和意义的底色与西美尔所提及的内在超越不谋而合。或许在现代“玫瑰园”里,人们能做的只是挑出仅属于每个人的那支,浇水、呵护、花时间。这种被“驯养”,并非韦伯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铁笼”,而是向均质化的世界烙刻自己独属意义与价值的必经之途。

【感想】
      一直不会用这个发帖子,每次都拖延很久,也不会回复,对不起同学的鼓励。
    这一个月其实是我状态非常不好的一个月,我选择了《货币哲学》开始,《社会学》结尾齐美尔,就注定了开始和结尾都不太愉快。现在齐美尔接近尾声了,前四大家终于,也没有,脑子里还是会经常冒出来各种比较,还有时不时的“xx也说过”。2019年的阅读真是让我知道自己的浅薄,还有周围人的厚积,也有大家的文采斐然与热情。最后为2020开好头就是买好书,乖乖地等我读。



————————————————————————————————————————————————————————————————————————————————————————————————————————————————————————————————————————————————————————————————————————————————-
9月1日————10月12日
【书单】
1、《资本论》卷3
2、《马恩选集》卷1、3、4
3、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感想】
开学以来一直沉浸在马克思的世界里,现在做好收尾总结。课程确实容易打乱节奏,不想看书的时候,这是一个借口。但想读书喜欢读书,愿意为此付出时间精力,就会找一个方法。我的方法就是时间模块化。每天把时间分为三个大的时间段,没有课就全天全身心投入,有课的上午和或者下午就做好杂事。最有收获的事就是国庆假期找回了暑假状态,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握了节奏,及时调整,做好了选择。

————————————————————————————————————————————————————————————————————————————————————————————————————————————————————————————————————————————————————————————————————————————————————————————
7.3——8.30日书单
1、《资本论 第一卷》
2、《资本论 第二卷》
3、《共产党宣言》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5、《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6、《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7、《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8、《支配社会学》
9、《经济与历史》
10、《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11、《非正当性支配》
12、《支配的类型》
13、《印度教与佛教》
14、《儒教与道教》
15、《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16、《古犹太教》

理性化与异化——韦伯与马克思之联系与比较

理性化
“理性化”是韦伯理论的总命题,是韦伯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范式。在此基础上根据理性化的两种逻辑:文化理性化和社会理性化。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代表的前期宗教社会学著作是“文化理性化”,而以《经济与社会》为代表的后期著作 “社会理性化”。我认为韦伯宗教社会学不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反题”,而可以被看作为是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拓展,“现代性批判”是韦伯和马克思共同面对的问题域。两人都反思现代性和资本主义社会,关注现代人的命运。在“共同的问题域”比较平台上,我们发现韦伯和马克思为现代性批判提供了两种基本范式:理性化范式和劳动范式。
“韦伯命题”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时代背景“强调了经济的部分”,但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经济决定论”,它同时强调宗教文化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作用,韦伯的新教伦理研究实际上就是对马克思“上层建筑”理论的具体发展。“物质决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最基本的原则,也是解释现代资本主义起源的最重要的原则。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和兴起的根本动力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于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的历史作用,我们可以想象,马克思并不会否认。在马克思看来,西方宗教自身的理性化绝不是根源于其理论本身,而是根源于西方社会现实及其历史进程,西方宗教历尽的上千年的理性化过程不是在抽象思维中展开的,而是根源于西方社会现实,并在西方现实历史中开展出来的。新教不是从人们头脑中自发生长出来的东西,而是由上千年的历史演化而来。所以,韦伯理论的出发点即宗教或新教本身就是西方漫长历史发展的结果。此外,宗教只是现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因素之一,而不是全部,也不是最重要的“形塑因素”。把宗教文化等因素说成是现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唯一因素也是韦伯本人所反对的。因为这必然导向了宗教或文化决定论。同时,需要补充的是,宗教文化因素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韦伯立足理性化逻辑不仅说明了宗教对经济的作用,而且也为说明经济对宗教的作用留下余地。这就是经济、社会理性化对宗教、文化理性化的“侵蚀”作用。现代资本主义秩序特别是经济秩序起初从新教伦理那里获得价值动力,但其一旦形成就脱离了传统宗教根基,并且反过来进一步削弱传统宗教、文化的力量。这实际上就是社会理性化导致了西方文化、宗教的衰弱,且朝向世俗化、功利化演变。

异化
       马克思把异化劳动领会为现代性问题的“本质性一度”,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一句话中:“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马克思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1、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马克思通过人与上帝关系的类比,指出了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己关系。劳动产品本应是人的生命表现,然,它却作为敌对的和相异的东西同人相对立。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成为“第二自然”与主体相对抗,并且日益成为统治主体的物化力量。2、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作为一种人的活动恰恰变成外在的东西。人们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此种劳动使人们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与自我实现的哲学人类学上的劳动相对照,异化劳动不是人们的自愿劳动,而只是被迫的强制劳动,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3、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人是过普遍的类生活的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通过类活动而获得自己的类本质。而异化劳动把人们的生命活动,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正是在维持生存的、以手段为定向的活动中,自由本性的生命活动不复存在,人的类本质荡然无存。4、人与人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是人同自己劳动产品、自己生命活动、自己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按照他自己作为工人所具有的那种尺度和关系来观察他人。”;异化劳动的以上四个规定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物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和人的社会关系的异化。
异化或人的自我异化的政治表述是:市民社会与国家、私人与公民、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内在冲突。黑格尔首先在市民社会与国家的框架内将现代性自我分裂、自我矛盾的基本建制揭示出来。在古代,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或社会与国家实际上是一体的;现代性的一个基本后果就是市民社会从国家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领域,具有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并与政治社会相对峙。
异化的社会表述:无产阶级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非人道”的生存状况最为直接地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异化。无产阶级受诸多社会枷锁所统治的存在方式也意味着人的“类存在”、“普遍性”的丧失。
异化的经济表述:纵然异化理论有诸多表述,或涉及到诸多方面,但就其根本而言,马克思异化理论乃是奠基于感性活动的领域,即“经济的异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物化”,以及《资本论》中的“商品拜物教”等概念都是在“经济异化”这一度诊释异化理论的。马克思指出,商品形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存在论基础,塑造着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商品、货币和资本成为现代社会“真正的主体”,而活生生的现代人则成为受商品、货币和资本支配、统治的客体,这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经济表述。

联系与区别
在某种程度上,韦伯将马克思异化理论置于社会学语境加以考察,将“生产之异化”推进到“管理之异化”、“组织之异化”等社会组织制度层面。这就是韦伯借助于社会理性化对现代官僚制度的分析,揭露现代官僚制度导致现代人的异化。韦伯在分析现代官僚制的形成就直接采用马克思生产领域的异化理论。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的异化一开始表现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分离,劳动者的生产工具被资本家所剥夺,日益集中到资本家手中。韦伯把马克思的剥夺工人的生产工具从直接的经济领域延伸到组织管理与国家政治领域。现代官僚制的形成同样经历了一个“剥夺”过程:只不过韦伯将马克思的“生产工具”概念替换成了“管理工具”。
韦伯并不直接反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而是将之转化为阶层理论,而现代知识阶层或专家官僚阶层则是现代官僚制的“阶级基础”。韦伯不是从“阶级利益”来解释现代官僚制,而是理解为政治领域的行为的专门化和行政管理的集权化,体现了管理的理性化趋势。可见,在韦伯那里,现代官僚制度是独立于阶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从经济基础和阶级结构来把握官僚制之本质,而韦伯在社会理性化(官僚化)框架中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官僚制度。此外,脱离了“阶级利益”来解释现代官僚制带来的结果是: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质化,两者都是庞大的理性官僚系统。
马克思在消除异化问题上持乐观主义立场,他认为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人们可以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消除异化的否定性力量,现代社会之“工业”为扬弃异化提供了感性力量。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必定在现实的历史过程中得到实现。而韦伯以一种悲观主义态度面对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在现实异化面前只能是“黑夜中的守夜”。对此,洛维特有一段提纲挈领的表达:马克思立足于一个明确的、否定性立场上,根据一个普遍的、可以改变的“自我异化”概念解释资本主义;韦伯站在一个含混不清的、中立的立场上,根据一个普遍的、不可改变的“理性化”概念来解释之。可见,异化在马克思这里是可以改变的、消除的,而理性化在韦伯那里则是不可改变的、无法根除的。

感受
       这两个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主体性和集体行,主体性让我和经典之间发生主动联系和思考,做阅读的主人;集体行让我在读书和生活各方面有了全方位参照系。假期读书打开了我看书的视野,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特别感谢这一段时间大家的陪伴,希望未来三年也能过非常纯粹和飞速成长的三年。
        而且在阅读过程中,读到很多点也会反省自己,对自己的状态和思想以警惕。比如在假期中的读书,就把它当作一个职业化的修行,每天早上八点左右固定上班,晚上回来。有时候很不安,觉得自己书读不通,没有看进去,救赎确证的标志,或消除宗教不安的方式有两条:1自信。每个人都有义务相信自己就是选民。不自信是欠缺恩宠状态的表现。因此,充满自信的“圣徒”、钢铁般坚定的教徒取代了路德所推崇的谦卑罪人。就给自己加油打气,暗示自己可以,只要慢慢来。2、职业劳动。“以孜孜不倦的职业劳动来作为获得那种自我确认的最佳手段”。
        面对价值多神论的纷扰,韦伯坚持“理智诚实”,求助于科学。然而,丧失了“古老目标”的科学对信仰还能做些什么呢?韦伯回答:“头脑的清明”。尽管科学无法告诉我们在好战的诸神中间,该侍奉哪一个神,但是科学可以协助我们对自己行为的终极意义做出说明,帮助我们澄清自己的终极立场,以及随之而来的后果。韦伯实际上提倡“责任伦理”来应对现代世界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责任伦理要求人们在决定目标、选择价值的过程中,要敢于为行为的后果承担责任;人们在寻求掌握他们的生命之弦的守护神之际,要警惕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中暗藏的陷阱。


——————————————————————————————————————————————————————————————————————————————————————————

1、4月1日——5月5日书单:涂尔干系列
     《自杀论》、《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社会分工论》、《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原始分类》、《教育思想的演进》、《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2、读书汇报
      整体是根据涂尔干思想脉络学术进程读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涂尔干着手于社会分工社会现实问题、到职业群体、到宗教与科学的转向,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多种路径来寻求答案。
     首先是《社会分工论》,在这本书中,涂尔干提出了一系列关键词汇: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压制性制裁与恢复性制裁、集体意识、失范、法团、功能等等。这些就奠定了其学术方向,在这个方面说,我非常佩服涂尔干在早期就确立的学术思想,在其论述中可见涂尔干涉及知识面的广度和引证的科学性精确性。而且发现,看某个人的思想绝不能忽视其时代思想潮流,涂尔干深受历史学派、人类学等的影响。
     其次是涂尔干最富盛名的两本著作《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与《自杀论》,再读的时候我将二者相互印证。涂尔干继孔德和斯宾塞后接过实证主义的大旗  提出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最基本规则是要将社会现象当作客观事物来看待,同时提出研究社会现象的特殊方法,从而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是从社会现象定义着手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现象的2大特点即现象的客观性和现象的社会性在他的思想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自杀论》就是从自杀的定义入手,区别于心理学和医学,然后收集官方资料,分析单位的确立,涂尔干虽然也讨论自杀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职业等,然而,他所确立的分析单位并不是个人,而是社会集团,如家庭、宗教团体、工作单位等,通过对个体特征的一般状况的汇集和抽取来最终把握群体特征,迪尔凯姆十分正确地指出:“把自杀作为社会现象。”最后则是对自杀现象的统计描述,建立假设并检验。
     第三个时期是,《教育思想的演进》、《原始分类》、《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结合《欧洲历史》和《欧洲脸谱》,简单了解了一下各个国家的宗教变化和教育。然后是教育思想中的分野,人文哲学和自然科学、私立与公立、教会与国家、基础教育与大学等,也可见现在教育发展的进程。《原始分类》我将它看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的序章,特别突出的是集体表现的形式,从人和自然的分类与对应来理解原始图腾和宗教。
    最后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主要从科学-宗教、神圣-凡俗、信仰-图腾-灵魂-仪式三个角度理解。对我现在认识周围的世界很有启发性,尤其是神圣性和凡俗性的鸿沟,在理解两性关系、乡村祭祀与日常活动、中国宗法制等方面都有启示。我想这就是大家和经典为什么值得一读再读,千人有千种角度的原因。涂尔干的书资料丰富,读起来非常有趣,看其专业程度和只是密集度,只需读序和导言就知。希望接下来的时间读韦伯有更丰富的收获,和更好的状态。
[ 此贴被周明在2019-12-11 18:39重新编辑 ]
Posted: 2019-05-09 00:14 | [楼 主]
崔昌杰~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9
威望: 29 点
金钱: 290 RMB
注册时间:2018-10-09
最后登录:2023-01-07

 

刚开始就很生猛,状态很好啊!
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Posted: 2019-05-09 10:11 | 1 楼
李景宜2019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8
威望: 28 点
金钱: 280 RMB
注册时间:2018-10-09
最后登录:2021-05-30

 

状态生猛,一起加油!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Posted: 2019-05-09 18:26 | 2 楼
梁阁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47
威望: 47 点
金钱: 470 RMB
注册时间:2019-04-01
最后登录:2019-07-22

 

一起加油啦!
Posted: 2019-05-09 20:03 | 3 楼
薛信xx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6
威望: 136 点
金钱: 1360 RMB
注册时间:2018-10-10
最后登录:2019-08-06

 

周明同学很棒哦!读书劲头十足!总结写得很棒! 一起加油!
Posted: 2019-05-10 18:19 | 4 楼
汪惠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24
威望: 24 点
金钱: 240 RMB
注册时间:2019-03-31
最后登录:2023-02-16

 

读书使我们快乐~一起冲吖
Posted: 2019-06-05 21:14 | 5 楼
贾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5
威望: 175 点
金钱: 1750 RMB
注册时间:2018-01-12
最后登录:2020-11-12

 

小明的报告让我眼前一亮,之前就知道齐美尔是一个具有艺术性的人,看了你的报告让我加深了解了齐美尔容易被人忽略的一面~下学期一起努力,增加交流嘻嘻
我是小猴,我在阳光阳刚的成长中…☀
Posted: 2020-01-20 22:25 | 6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09233(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13:08,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