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也谈读书

      寒假快回去时海娟姐要我们写一写自己的读书体会,我却一直没提笔,因为那段时间一直很乱,觉得有多东西都理不清。但看了最近一期的《读书汇》和《社会学导报》,深有所动,于是打算给自己做一下梳理。
      很少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刚上大学那会儿,我可是抱着囊括天下全部知识的“野心”的哦,现在想想有点可笑。开始读书时基本上是这个想法,后来发现一本书读了,过不了多久里面的东西就忘了,就有点泄气。泄气归泄气,书还是要读的,不然开会是要挨批的。不过慢慢的,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习惯,每天无论多忙,都要看看书。我认为,喧嚣和热闹表面上看着很光鲜,其实不过是过眼云烟,人在骨子里是趋向沉静的,因为只有静了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力,而读书与我们这种本性有着天然的亲和性。读书要真读进去了,会进入一种纯粹的境界:一个人,一杯茶,一本书,心无杂念,忘却了周围也忘却了自己。据说读到一定深处,会发生一种超越时空的心灵共鸣和沟通。我功力尚浅,尚未体会到这种心境,继续努力中。
      读书会是提倡读经典著作的。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我读的很多是杂书。最近才开始接触经典,发现经典真的不好读。有时候一页看完了,也不知道它在讲什么,只好从头再来,一字一句的读。这才体会到贺老师说的,读经典训练人的意志力,因为它要求全心全意。读了几本之后,渐渐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是一种永恒,知识会不断的更新,经典里蕴含的智慧却永远闪烁着璀璨与光芒。读大家的作品,虽然是在讲他们那个时代的问题,却可以对应该怎样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脉搏有所感悟。
有一期《读书汇》上说,读书是“悲壮”的,我有时候也这样觉得,因为读书的过程是寂寞的。年轻人少有不向往热闹的,读书意味着孤独的姿态。不过还好,有一群爱书之人相伴,会消淡这种感觉;也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读书贵在坚持。除了这个,集体读书还有一个好处。我们读一本书,是加进了自己的创造的;所以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韦伯。大家在一起交流,一是可以互相启迪开拓视野,还有就是可以给予引导,帮助纠正错误的方向。
      看过一句话,出处忘了,说一个人在年轻时期读什么书可不是一件小事,书籍、友谊、环境这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终生不可磨灭。我们有环境良好的大学,有浩如烟海的好书,有关心我们的师长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看来,我们所处的条件可谓是面面俱佳,唯独需要的是我们脚踏实地的勇气和毅力。
      加入读书会有一年半了,每个月只是保持着最低数量的几本书,要说读书感悟也没有多少,读书速度慢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现在想想我读过的那些书,感觉很是混乱,像一团乱麻。大二上学期,我的状态很差,所以一直在努力调整。最近觉得状态好了一些,读书进入状态比较快了,注意力比较集中了,零星有了一些感受,也在尝试梳理自己读过的东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自己能尽快找到感觉吧……
      晚上吃饭的时候碰到一位学长,他问我最近在干什么,我笑了一下:在读书啊……他说,“在读书”这个答案很好。始终相信的的是,只要走对了方向,结果就不会很差。
      上次开读书会,桂华师兄在最后的结语十分令人感慨,抄录下来,以此共勉:我们读书,是因为历史的车轮要从我们身上走过,我们这代人承担着思考中华文明驶向何方的使命;即使我们只是江海中的一朵浪花,历史最终也不由我们来解释,我们仍应当展现我们年轻的生命,通过读书为我们的生命留下一些波澜!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10-03-30 12:41 | [楼 主]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我们读书,是因为历史的车轮要从我们身上走过,我们这代人承担着思考中华文明驶向何方的使命;即使我们只是江海中的一朵浪花,历史最终也不由我们来解释,我们仍应当展现我们年轻的生命,通过读书为我们的生命留下一些波澜!
Posted: 2010-03-30 21:40 | 1 楼
拼命九郎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24
威望: 324 点
金钱: 32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5
最后登录:2015-07-05

 

很好的体会
踏雪留痕!
Posted: 2010-04-05 22:23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本科生读书报告

Total 0.174097(s) query 4, Time now is:07-01 02:1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