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韦伯
《道德与教育》 涂尔干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韦伯
《古犹太教》韦伯
刚开学的这个月读书的效率不高,进入状态比较慢,读的书目有点少,接下来就说说自己的读书总结和体会。
一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经济行动是人们为了获得相关的处分权,和平的运用现有可控的资源而采取的行动。根据韦伯所说,由于个人受到其目的、价值、理性和情感因素的影响,行动具有特殊性。个人行动的内在推动力各不相同,但又有其共同的目标。一切经济活动是在市场中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完成的,并且劳动、技术的分工,又使人们相互依赖,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经济行动要在社会关系中完成,必须依赖相应的组织团体。在团体中制定相应的规范,创造出大家认可的“习律”,并以非暴力的形式对团体进行管理,这样有着共同目标的经济团体就应运而生。
二 《道德与教育》涂尔干认为人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在共同理念下形成的共同集体。在这个集体中人们有着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观。而道德恰恰是集体达成的共同规范,道德的本质就是纪律道德,是社会的产物,反应了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涂尔干认为我们每个人身上存在着两种存在:一种是只适合我们个人的个体存在;另一种是我们所参与的群体与不同的群体所体现的社会存在。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必须形成社会存在,一方面要服从道德的规范,另一方面要追求道德。涂尔干认为教育是传播道德最好的方式,因为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化,体现了道德的三要素:纪律精神、克制精神和自助精神。
三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由于韦伯侧重从主观意图和社会行动去探讨社会。在本书中韦伯将整本书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社会学的基础”、“正统”以及“道教”。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中央君主的神性统治、封建社会的官僚体制以及农业社会的国家管理三方面论证了中国资本主义未能形成的原因;在第二部分中,韦伯将以儒教作为伦理根基的思想体系与行为模式称之为“正统”,从士人阶层与生活取向两方面对儒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了梳理;而在第三部分中,韦伯则选择了“道教”作为研究对象,他将极具神秘主义色彩的道教视为“异端”,并试图将其在思想渊源、理论归宿以及由自身而形成的统治体系等方面与儒教进行对比。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士人始终是中国的统治阶层。士人注重礼仪,以行政技术为取向的性格,使得儒教成为中国的正统教派。儒学推崇礼仪和传统,注重孝道和顺从,因此是种入世的俗人道德伦理,去适应这个世界及其秩序。儒教注重古籍阅读,培养有教养人士,而不是专业人才的培养。儒教推崇传统不免会出现巫术,这就为道教和佛教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但儒家的现世观适应性,改良现世的主张却与道佛的神秘主义、逃脱现世,希望来世的观念对立,使道佛成为异教。
为了直观说明中国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原因,韦伯对中国的儒教和西方清教做了对比。在《新教》中韦伯就是提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主义精神是因为清教推崇“上帝的恩宠”,为了实现自身救赎必须以劳动为天职,这种禁欲的职业观念,除魅化让人们走向理性化。而儒教传统的不可动摇性无法摆脱巫术手段,走向除魅。传统观念,注重血缘和氏族,私人关系和差异格局是中国社会的特征。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是“克己复礼”修身为本。而西方认为却是一种团体格局,信任有助于资本主义发展。同时清教禁欲的强制储蓄,而将所得作为资本,再投资于理性的资本主义经营,而中国的节俭更多的是购买土地和参与科举获得身份地位。
读书感想:这个月的读书感想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首先是自我批评。寒假过后整个人都变得很懒散,很难有一颗平静的心去认真的读书,效率很低。知道老师开完读书动员大会,给我了许多正能量,受到很大鼓舞,再一次激发了读书的热情。其次,对上一年的读书情况进行一个总结。虽然上一年的读书情况也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参加读书会的,我永远也没有机会再去读那么多的经典。感觉收获是不能否定的。正如人们常说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上学期的读书生活让我成熟和理性了许多。对于一些事情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再次,对新学期的规划。这学期感觉自己没有去年读书那么的费劲。发现书中的内容只要自己能够深入进去,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感觉很晦涩,这给了我继续认真读书的勇气和信心。还有一年的时间就要毕业了,所以要抓紧这半年的时间继续攻读社会学的书。按照大家的读书顺序精读,深入理解。
2012年11——12月份阅读书目 读书书目: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
《支配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
《街角社会》
读书内容: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反对涂尔干的社会现象和行为是由于集体意识对个人产生了影响才产生的普遍事情的整体观,认为每个人都受到主观意识的干扰,有其动机。因为社会行为都是个人的行动,在参考社会行动时着重理解主观意图,运用比较的方法,找其规律性,进行归纳得出理想类型。这些理想的社会行为是指向他人的有意义的行动,就会产生社会关系,当这种社会关系正当化后成社会秩序,进而使得社会有序运行。
性解释性理解。解释性理解主要是由于受到动机的干扰和主观意义,因此要找到其意义关联,遵循因果上妥协和意义上妥当的社会规则,通过这些可得出社会行动分为四类:①目的的理性式②价值理性式③感情式④传统式。伴随着社会行动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关系。为了维持这些社会关系需要你可决定的“准则”。于是传统、信仰、成文规定就形成常规、法律和伦理的社会秩序。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在经济生活中所谓经济行为是指目标在营求所欲的效用,或者获得处分此种效用的机会,继而有了经济者与经济共同体。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是自然经济的庄园制。随着土地私有制的普及,庄园制的奔溃,出现的新兴资产阶级为谋求政治权力,跻身于贵族阶级。传统家庭手工业的破产,农民失去土地出卖劳动力,成为自由劳动者,雇佣关系出现,产生了工场生产,商业得到发展。商业得到发现。商业行会和货币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资本主义时期,工厂及劳动组织,产生的理性化,促进了合理国家的出现,即官僚制阶级。
社会结构中,根据人与人的权力关系,对主观意图理解归纳,提出了社会支配。这种社会支配具有自圆其说的正当性,才具有它的规范及实际的效力。因而分为:①法理型支配②传统型支配③卡里斯马型支配。这三种类型都是纯粹类型。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文集》
韦伯认为整个社会是个封闭制度,理性化在不不断增强。世界之除魅力及宗教力量的侵蚀逐渐世俗化。使工作你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成为必需,逐渐走向官僚化。韦伯深受尼采的影响,并影响了韦伯从怨恨说角度对各种道德体系进行评论。认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权力关系。在道德领域主张禁欲主义,对人的本体论进行否定。在思想取向上,韦伯试图把“意识形态”现象纳入与经济和政治秩序的“物质”利益的某种相互关系之中,看到了“理性化“。在社会学方法上,韦伯否定客观意义,仅限于行动者的主观意图,通过比较分析、归纳形成”理想类型”。因此,观念往往与利益联系在一起,并且观念的内容与最初信奉者之间不存在预设的一致性,两者在选择的过程中发生了“亲和性”。正如资本主义观念中无理性手段,由宗教确定的“天职”和社会主义“乌托邦”与资本主义相融合产生了资本主义形式。通过程序化、制度化,产生了官僚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理性化。
《支配社会学》
主要指狭义的支配,即权威的支配,即服从。有三种“妥当性”①具有合理性规则的制度②人的权威③卡里斯马的信仰,分别介绍了官僚制支配;家长制支配和家产制支配。
在封建制中,采邑制形成了家产制。家产制的固定性和恣意性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制的身份“荣誉”与“忠诚”,使封建的社会关系强调个人性,恰与切事话的、业务性的关系相反。封建制的生活态度所引发的是一种反对理想化之经济意识的态度。然而,家产制的官之职“经营”却是一种切事化的“业务”,家产制官吏的荣誉来自其“执行职务”,接受身份伦理,于是逐渐走向官僚化。
卡里斯马型支配具有不稳定性,具有内在的确定和限度特点,需得到证实。因此具有革命性、注重内化和体验,是共产主义的财货分配。随着经济动机,合理化纪律的影响,卡里斯玛型逐渐日常化,发生变异,具有多种类型。
通过政治与教会的关系分析可分为政教合一制和教权制与市民达成亲和性,即福利制度;由于卡里斯玛与人的分离,而与制度特别是官职相结合,使得教会实行禁欲。宗教中的修道生活是种非经济性的,卡里斯玛日常化。教权制的意义有:经济行为定型化,资本主义滞碍(禁取息),西方文化影响。同时在民主制国家中也出现了国家与教会的分离。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西方信仰分裂,最主要的是卡尔文派和路德派。卡尔文派认为无救赎,否定情感、理性,主张令队爱。上帝预选说使人们把劳动天职,主张理性职业劳动。宗教的禁欲思想,形成新教伦理态度,主张经济的理性主义,而这种观念恰好符合资本主义的利益,于是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认为人的行为最主要的是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个人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于是韦伯在研究社会学中就特别注重个人的行动,反对涂尔干的整体论和集体意识的主张。韦伯根据意义上的妥当性和因果上的妥当性将行动分为目的型、价值型、情感型和传统型。再加上权力的因素,人们的身份、地位不同,阶级的存在,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关系,出现了三种支配类型:法理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和卡里斯马型支配。韦伯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分工的出现,逐渐产生了官僚制。韦伯认为官僚制最能够提高效率,符合社会的发展。读书感想:
对自己之前读的书很分散进行了反思,这个月也开始系统的读了一些韦伯的书。他的书感觉很广发,很难读懂,不知道到底在围绕着什么在讲。读《社会学基本概念》时虽然理论性很强,但感觉也不是那么的晦涩,《支配社会学》主要讲三种支配类型感觉也还行,但是《经济与历史》、《宗教社会学》就很艰难了。对韦伯的书我也做了简单的总结,把握了下大致框架,可是和其他读书会的成员相比非常缺乏深度的思考。对于封建制、庄园制、宗教制和政教关系就是只知道他说的三种支配类型,不知道他这样讲到底是为了说明什么,没有什么想法。感觉和自己性格急躁也有一定的关系,没有沉下心去花费一些时间去思考。准备在后面的读书过程中,稍微把脚步放慢一些,边读边细心体会,把看的书形成一个体系。争取做到郑静说的:细细品味,多加思考”。
2012年9月份 (9月1日—10月8日)
一 阅读书目: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发现社会之旅》
《与社会学同游》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的邀请》
《乌合之众》
二 读书感受:
(一)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读完这本书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对“社会的”和“社会事实”进行了解释,让从未接触过社会学的我对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有了大概的了解。“社会的:指要么以整体的政治社会为基础,要么以社会内部的个别团体为基础,不能用现象的普遍性来确定社会学上的现象的特点,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以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或者换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且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说明了社会学不同于心理学,它主要是通过社会事实来研究,社会事实存在于社会之中,通过集体的方式来展现的普遍现实,不是个人意识。
在书的后半部分主要对社会事实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列举了
1考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如(1)客观事实,作为物来考察(2)避免主观意识(3)作为整体考察,研究普遍性;2检验社会事实的准则,如:(1)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现象的普遍性与集体生活有关(3)这个事实与尚未完成其全部进化过程的社会种有关;3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1)寻找产生的原因及功能(2)到社会之中去寻找,社会事实与社会环境是紧密相联的;4如何求证社会事实的准则,(1)演绎法(2)共变法。因此,要解释某一较为复杂的社会事实,只有观察它在所有的社会中的全部发展过程才能做到,这需要我们把要比较的社会置于同一发展时期加以考虑就可以了。
心得:正如现今社会中出现的一种集体的普遍现象,所体现出的正是一种社会事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现象与社会发展相悖,成为一种病态现象,因而并不能把这种现象当作个人问题对待。
(二)《发现社会之旅》
这本书主要是介绍社会学方面的主要思想家的思想,了解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对主要思想要有宏观上的把握。
1 孔德认为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的分支,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进步的分支。马克思主要通过阶级和阶级意识来分析。达尔文的进化论、自由主义观点、种族主义。早期思想家对社会学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假设性探索,社会学依据什么发展,而并没有更深入的做出解释得出这种结论的原因及依据。
2 涂尔干:“社会是一种仪式秩序,是建立在人们互动的情感基础上的集体良知。所关心的根本问题是现代社会的动荡、暴力、、和堕落,他视现代分工为己任,但又不盲目乐观。” 3疑问:(1)涂尔干特别注重集体良知,认为集体良知决定着社会的团结程度。集体良知虽是一种社会事实,但总感觉它就是一种社会文化、道德。(2)涂尔干非常注重偏常行为的研究,但偏常行为通常受特定环境的影响,并且复杂多样,同样也有局限性。我认为可以把偏常行为作为一种检验方法。
4马克斯.韦伯:(1)分层、阶级、权力和地位。人们相互影响对方行为的三种主要的作用力:提供经济利益、施加暴力威胁,以及诉诸情感和信仰。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化领域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阶级、政党、身体群体等群体。(2)组织:世袭制和官僚制。(3)政治:传统、卡里斯马和法理合法性。政治有三部分组成:争夺权力的各个群体;作为谋求和运用权力的方式的各种组织:以及将权威合法化的各种观念和理想。
5 弗洛伊德:(1)压抑;(2)解释体系;(3)自我、本我、超我;弗洛伊德多从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研究,属于心理学研究方法,而社会学讲究社会事实。
6戈夫曼:主要研究称之为被忽略事物的社会学,他所研究的主题包括:难堪、不安、自我意识、尴尬的场景、失言、丑闻以及精神疾病。(1)标签理论;(2)社会生活剧场模式:生活像是一场戏剧;(3)功能必要概念:仪式对于维持社会秩序具有功能必要性。
7 疑问:托马斯定理:阐述了象征互动方法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人们将某些情境定义为真实的,那么在结果上它们就是真实的。(如何理解)
(三)《与社会学同游》
这本书从多个角度对社会学进行叙述。在本文的开头,作者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学问题”进行了区分。指出社会学问题首先是对整个系统如何运行、有效预设、靠什么结合为一体的问题(如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不是犯罪而是法律,不是离婚而是婚姻)。接着从社会形态入手说明社会学的目的是揭露真相,然后通过社会主要通过社会控制,社会分层,社会情境和制定来说明社会是如何运行的。然而在许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感觉到社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们指望正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想要服从社会,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身份和角色,社会定位决定我们的行为举止和社会存在。正如现在社会中虽然有许多社会现象受到大众的抨击,但它依然受到人们的跟随,例如学生辅导班、高考等。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人们通常会通过积极的方式如角色理论、知识社会学、参照群体和内化以及一些消极的方法如变革、超然、巧妙的利用(1)角色距离(2)游离。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们对于社会现状的无奈而又不得不迫使自己在这个社会上去适应的心态。社会的客观性人们很难去改变,所以出现了一些消极的思想。本书的结尾处写道:“在社会生活里,我们也被悬挂在操纵我们的木偶线上,我们借此给自己定位,并承认自己的定位。在一刹那间,我们觉得自己很像木偶。不过随后,我们就捕捉住了木偶剧场和人生戏剧的深刻区别。两者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可以停止木偶的演出动作,抬头仰望并感知操纵我们的那一套木偶线,这个停止演出的动作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四 《社会分工论》
当集体(共同)意识占主导地位时,人们的团结通常是建立在个人相似性的基础上的,是一种机械团结。然而随着个人自由发展空间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集体意识越来越淡薄,个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从而使社会出现了分工。社会的凝聚性也是由分工决定的。因此,劳动分工逐步替代了共同意识,具有不同职能的各种机构形成了一种新的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他人、依赖社会,从而促使着人们自觉的团结,是一种有机团结。
随着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增加,各种职能的接触交叉点越来越多,创造了新的生存条件,促进了各种职能朝着专业的方向发展。随着分工的发展,集体意识越来越微弱,逐渐产生了非确定性。集体意识很难牢牢地控制个人,也无法制止个人不断分化的倾向,从而使得分工变成了团结的主导因素。
但分工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首先,劳动分工使集体感日趋没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人们根本不去考虑经济应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以及他服务于什么,当分工超出某个限定阶段后就会出现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其次,分工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能力进行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平等的现象,分工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最后分工不能使个人活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伴随着这种浪费,各种功能之间还或多或少的缺少共同的协作。
总之,个人的意识越来越多,个人的智慧越来越丰富,个人的活动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分人与社会的依赖关系更紧密。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要为自己确定一种道德,它只能在内在因素逼迫和要求下,才能借助自己的力量产生出来,从而规定我们应该达到的目的。
五 《社会学的邀请》
这本书与前面的《与社会学同游》有一定的联系,其中相关联的是为什么我们会那样做,那样想,可参考其社会学视角。“社会学的想象力”说明了我们如何认识生活中历史与人生相互交叉的重要性。“历史”涉及我们日常生活所借以展现的地点和背景。“人生”涉及我们个体的、个人的经历。换言之,社会学的想象力是分析作为个体的我们与塑造我们生活的更大的社会和历史力量之间关系的意愿和能力。通过社会学的想象力引出个人与社会学的关系及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内容。解释了社会学的两大类型呈现方式,以及个人与社会建构的过程。并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紧密程度展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变化。最后又系统性的说明了差异性的后果。本书让我知道了个人是如何构建社会的,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会直接导致我们生活方式的一些变化。要想改变社会现状,我们就必须改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六 《乌合之众》
我们通常会看到不同的人因为相同的利益、目标、爱好等组成不同的群体。在本书中勒庞把群体分为异质性群体和同质性群体。认为“群体具有一般性特征:1自觉的个性的小消失,以及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但这不一定总是需要一些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2集体心理。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群体创造出来的新特点;1有些不同的原因,对这些为群体所独有,孤立的个人并不具备的特点起着决定的作用2传染的现象3易于接受暗示的表现。”
通过对群体的分析知道群体有强大的势力,不管情况如何我们注定要屈从于群体的势力。由于群体是一种无名氏,群体往往因为“法不责众”从而可以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这样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会彻底消失。群体主要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采取行为,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群体具有冲动、易变、急躁;易受暗示和轻信;情绪上的夸张与单纯以及偏执、专横和保守的缺点。同时群体虽然经常放纵自己低劣的本能,但群体在面对一些灾难、不满情境时也会表现其英雄气概,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
为了更好的领导群体,通过由那些有着坚强意志的人作为领袖。他们掌握群体的心理特征,采用断言、重复和传染的手势让群体接受一种新观念。
总之,群体虽然是一股强大的势力,能够扫清一切障碍,但群体往往是在无意识、非理性的指导下行为的,他们随波逐流并且没有对所作所为进行衡量和判断。作为群体的领袖人物,需要掌握群体心理,更好地利用引导群体。
2012年10月份读书报告
读书书目:
《自杀论》[法]埃米尔•迪尔凯姆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法]埃米尔•涂尔干
《原始分类》[法]埃米尔•迪尔凯姆
《江村经济》费孝通
《乡土中国》费孝通
《菊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
《小镇喧嚣》吴毅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康乐、简惠美译
通过阅读涂尔干的书籍,认识到他主张整体论的观点,因而就转向社会最原始的本源—氏族。氏族成员通过图腾信仰产生了集体感情,促进了事物和人的分离。宗教就是集体感情的体现,通过集体感情涂尔干分析了原始社会的分类和宗教的起源;自杀也是由于社会中集体和个人的关联度出现脱节从而使个人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产生了这种病态现象;社会分工的出现也是因为集体意识减弱产生了非确定性从而有了社会的有机团结。在涂尔干看来任何社会现象背后都隐藏着集体意识。
《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
都描述了中国乡村中工农业的变化,以及传统手工业的奔溃。只是《乡村经济》主要是通过开弦弓个案进行叙述的,《乡土中国》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普遍性写的。但基于农村经济得不到发展,为了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于是作者又提出了乡土重建,实现乡土复员和发展农村工业。两本书的不同点在于《乡土中国》还探究了乡土社会的结构。首先介绍了乡土社会中的普遍现象是人们靠土地生活,人口流动不大,与外界联系少。同时由于人们的“熟悉”感,使乡土社会文化水平低。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使人们都以己为中心,自我主义形成私人道德。社会的结构呈现出家族、人治和礼治、长老治以及绅权与皇权的结合。
《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精神。本书主要通过对日本人的性格进行描述,揭示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日本社会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从而使得国民在各自的阶级中各得其所、个安其分,维护了社会的长期稳定以及人们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同时日本,天皇的指示。“情义”分为两种。一种是报答的情义,当受到恩情时要等量报答别人。另一种是“对名誉的情义”,当名誉受辱后要进行报复从而洗刷污名。正因为日本人对“情义”如此看重才出现了对耻辱很敏感,进而不喜欢竞争。
《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在宗教生活中不同的宗教人们的信仰不同,生活态度也会不同。在新教伦理中,宣传“上帝预选说”、“恩宠”。为了增加神的荣耀,人们需要孜孜不倦的职业劳动作为自我确认的最佳手段,形成理性职业劳动,从而使得固定职业具有禁欲的意义。禁欲生活样式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形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人生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把劳动最为“天职”,这种资本主义“精神”适合课资本主义发展的形式,同时禁欲的职业理念,激励着人们实现自我证明,形成新教伦理态度。这种态度是特定的将求方法的理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形成经济的理性主义,为近代资本主义“精神”铺平道路。韦伯对社会学的研究主要是从人的主观意志影响人的行为来写的,这点与涂尔干不同。
读书体会:这个月读的书很散,没有一个方向,要改变这个毛病,打算这个月起要集中精力读韦伯的书。感觉我最大的欠缺就是理解能力很差,不能有深的思考和体会,只能弄懂书的表面意思。并且以后要和读书会的成员要多交流,向大家学习,把自己的读书层次提高下。
[ 此贴被何亚玲在2013-03-30 00:0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