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的读书汇报
《社会学》 【英】安东尼·吉登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
《网络社会的崛起》【美】 曼纽尔·卡斯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乡土中国》 费孝通 北京大学出版社
《悲情与理性——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 高明 解放军出版社
本月读的书比较杂,涉及影视文学和社会学两方面的书,而且没有专门就一个人的著作来读,从下个月开始打算从涂尔干、韦伯等开始系统的读。
1.《社会学》
吉登斯的《社会学》是一本涉及社会学各个社会问题和领域的书,其中关于全球不平等、风险社会、性别问题、老龄化等新话题是吸引我读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其实这本书相当于一本概论,也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补充。
2.《网络社会的崛起》
《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我试图整理出作者在整本书的思路:信息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经济的出现——网络社会的经济与组织形态——网络社会的出现。作者论述了由新经济与网络所造成的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并预见了现代社会网络化、信息化、全球化势不可挡的趋势。在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中网络和信息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和对经济生活和发展的影响在读了这本书后让我倍加感同身受,网络的出现为以信息化为依托的新经济形式诞生,卡斯特在书中提出“网络企业”是最适应全球性信息经济的组织形式。他的意思是说对于一个组织来说,信息技术和网络组织相结合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新的形式。
3.《乡土中国》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基层社会,对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和描述,费孝通先生所指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对中国社会的具体描述,而是对中国基层社会支配人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因素和现象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这是基层社会存在的基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们与土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厚的感情,土地即为人们提供了谋生的方式,同时又使他们世世代代禁锢在土地上。正是受到土地的限制,人们社会流动空间和范围比较狭小,人与人之间形成熟悉和亲密的关系以及长期共同的生活,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需要文字;“礼”是维持秩序,约束人们行为的重要力量,在“礼治”的社会中形成“无讼”的机制,人们通过约定俗成的道德和规矩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几乎是一成不变的乡土生活导致了“无为政治”和“长老政治”,然而生活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格局,从血缘逐渐转变为地缘,乡土性也随之消失。
费老在描述差序格局时以一颗石头投向湖里荡起圈圈涟漪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中国农村的社会关系,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中,个体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因亲密程度不同而像丢石头所形成的同心圆波纹一样,以个体为中心以一圈一圈同心圆的方式扩散开以及庞大的宗亲体系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复杂的关系网络。
4.《悲情与理性——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
《悲情与理性——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意识》这本书是看完吉登斯《社会学》一书之后,对女性主义和女性意识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借了这本书,虽然本书大多讨论的是李少红影视作品中女性意识的独特内涵和审美价值,而我在本书所关注到的是银幕上如何展现中国这个以男权社会为主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从古至今女性意识遮蔽—觉醒—成熟的过程。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中国男权社会中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息息相关,这种关系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于文化和其表意系统之中。
六月份的读书汇报
这个月开始从涂尔干和韦伯的一些著作开始读起,告别生活和学习了四年的大学校园真的有些许不舍,学校里的一些琐事也都处理完毕,回到家该整理好心情,好好刻苦读书,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相互学习。
1.《自杀论》【法】迪尔凯姆 商务印书馆
2.《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法】迪尔凯姆 商务印书馆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德】马克斯·韦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黑天鹅效应》【美】丹·加德纳 中信出版社
1.《自杀论》
如果说《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是研究社会事实的理论指导的话,那么《自杀论》就是涂尔干实践经验的结晶。涂尔干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自杀现象的分析是探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经典著作之一,他将自杀看作为一种社会事实,只有通过其他社会事实才能够加以说明,得出自杀不仅仅是一个个人行为,同时它还受到外在于个人的社会力量的影响,比如种族歧视、单身比已婚者自杀率高等。
2.《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实现了孔德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方法的构想,并且用“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涂尔干将社会事实看作为物来看待,是与观念相对立的并外在于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在对社会事实作出明确定义之后,涂尔干提出研究社会事实的基本方法和准则——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以及求证的准则。这本书为之后的社会学方法的发展和《自杀论》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是在西方而非其他地方得到了发展?韦伯提出西方文明中有一种积累财富的态度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文明,这种态度就是韦伯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即早期的企业主所持有的一套信念和价值观。然而这种态度来自于宗教,他们认为工作或者赚钱是“人的天职”,受宗教价值观的驱动,人们采取禁欲主义生活方式,将积累的财富反复投资,促进企业不断扩张,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4.《黑天鹅效应》
“黑天鹅”这条术语是西姆·塔勒布用来表示那些能够给人们带来重大影响,而且超出了人们正常预期和规模预测的事件。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无法预料的突发风险——金融危机、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恐怖袭击,食品安全,疾病,车祸,而当风险发生时,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以做出恰当的判断,避免焦虑与不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调。如何对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财团、政客、社会活动分子和新闻媒体是如何影响这种判断的作者作出了淋漓精致的分析和阐释,这与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壳的风险社会的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贝克认为当今世界我们所面对的风险与旧工业时期相比兴致发生了变化,现在的风险更多的源自于我们自身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所产生的不确定性。比如转基因食品,虽然解决了许多国家的食品短缺和贫困国家的营养不良问题,但是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考虑,转基因食品同样也对身体健康产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后果。《黑天鹅效应》的作者与贝克都认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险是全球性的,而不是个人性的,其危害不受空间、时间或社会制度的限制。
————————————————————————————————
我是读书会的新成员,也是第一次写读书报告,可能读的还不过深刻,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这是我四月份的读书情况:
2012年4月份读书报告
具体数目:
1.《礼物》 马歇尔·莫斯著
2.《文化论》 马林诺夫斯基著
3.《权力精英》 米尔斯著
1.《礼物》
莫斯在《礼物》一书中提到过这样一个圆桌骑士的故事:“当年亚瑟王在可努阿易一位木匠的帮助下将骑士们请到一张奇妙的圆桌坐下而不再争斗,这张圆桌可一次性容纳1600人,而且谁也不会被遗漏,而且坐首席和尾席的人一样平起平坐,没有地位和权力的高低之分,凭借这样一种宴请和馈赠的方式使得众骑士和谐相处而不再争斗”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书,馈赠给予、接受、回赠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社会互动的方式之一,是我们与他人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能够促进社会整合,建立、巩固和拓展了人们的社会关系。
莫斯在《礼物》一书中提出“总体呈献体系”,简单地说就是礼物——交换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进行全部的交换——“交流的是礼节、宴会、仪式、军事、妇女、儿童、舞蹈节日和集市,其中市场只是种种交换的时机之一,市场上财富的流通不过是远为广泛、远为长久的契约中的一项而已”。这种交换包括三个环节:给予、接受和回报的义务。而导致这些得以流动的是hau,即“礼物之灵”。这里礼物不只是一件单纯的物品,它还包含着一种灵魂。礼物即使被主人送出,或者交换物品的契约已经履行,它仍然要回到它第一个主人那里。如果接受它的人不让它回去,它就会产生危害。看了莫斯《礼物》一书让我由古即今的想现代社会中推动礼物流动的力量从一种类似于宗教的、神圣意义的“礼物之灵”而逐渐演变为人与人之间平等互惠、社会人际交往的方式,更赋予了礼物一些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情色彩。
另外莫斯在《礼物》一书中提出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夸富宴”,它是“总体呈献体系”的一种,也被莫斯称之为“竞技式的总体呈献体系”。夸富宴是以宴会、仪式等方式将自己的财产等馈赠给他人而谋求在部落中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其实“夸富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炫耀的成分很高,就正如在中国人在人情交往中“面子”在礼物流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面子的追求促使人们参与礼物交换的博弈,正如像“夸富宴”一样,给予他人的越多,不仅自身获得了社会心理上的满足同时也获得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地位。
将《礼物》读到最后,我想无论是“礼物之灵”还是“夸富宴”,礼物的流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对社会整合的功能,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现在人情冷漠的商业社会,我们应当以礼物的交换所体现的“礼”和“义”为基础来构建一个更加团结和稳定的社会。
2.《文化论》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认为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物质准备,例如器物、房屋、船只、工具,以及武器,都是文化中最易明白、最易捉摸的一方面。第二个方面是精神方面,与物质文化需要相对应,这部分是比较复杂、比较难于类别或分析,它包括着种种知识,道德上、精神上及经济上的价值体系,社会组织的方式,及其语言,这些我们可以总称作精神方面的文化。第三方面是语言,语言是常被视作人类特有的机能,它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第四方面是社会组织,我们所谓社会集团的组织是物质设备及人体习惯的混合复体,不能和它的物质或精神基础相分离,是集团行动的标准规矩。
马林诺夫斯基对文化的解释和基本观点是基于功能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解释道:“文化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比如一把椅子,它有不同的作用,可是当我们在用它做不同的事情的时候,它所包含的意义或者说文化价值和功能是不同的。而文化的功能又具体变现在风俗、仪式活动、奇异字词、家庭生活及其物资设备四个方面。在家庭生活及其物质设备的形式和功能方面,物质设备被极精巧地交织在家庭生活的布局中,它们极深刻地影响着家庭的法律、经济及道德等各方面。比如,特罗布陇岛的土人的家中,炉灶是设在全屋的中央,因为她们认为巫师会借烟作法,房屋中充满烟雾是及为不吉利的,她们怕受到邪术的控制。另外邪术的信仰对于房屋的构造上有时也有极大的影响,比如有的部落把房屋建造在树上,是怕受到巫师的侵入。
对于巫术的文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巫术对个人可以增加自信,发展道德习惯,并且当人遇到难题的时,抱着积极、乐观应付态度的精神源泉,即使处于危难时刻,亦能做好综合的调整。巫术对社会来说,是一种组织力量,是对自然的主宰作用的结果,把社会生活引入规律和秩序,并可以发展先知的能力,因为其与社会中的不同场合场合的权势相联系起来,成为社会区域里面的“保守要素”。
3.《权力精英》
米尔斯是战后美国第一个在公众中引起广泛影响的社会学家,是文化批判主义的代表。《权力精英》是他当时对于权力和阶级、阶层关系等问题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米尔斯认为权力是指在面临反对情况下能够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而权力精英则指那些处于能作出重要影响的决定的位置的人,那些处于可以改变一般人的一般环境的位置的人。他认为美国社会的权利结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美国成为了一个主要由权力精英支配的社会,最主要的国家权力已经集中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且这三大领域彼此间渗透融合,这三种权力的掌门人——公司富豪、政治董事和军界领袖共同组成了美国的权力精英,他们不仅有着相似的心理结构和社会习性,而且有着一致地利益,共同制定至少具有全国性效果的决策,是一个控制了集中权力的“小集团”。简言之,米尔斯的核心观点是:美国存在一个由三人小组构成的权力精英。
此外,米尔斯将美国的权力划分为三个等级,即最高一级为权力精英阶层,他们以一种隐避的、非正式的方式决定着对内政策以及制定对外政策;中间阶层是包括政府的司法机关、不同的利益集团及地方舆论喉舌在内的阶层,其决策通常是经过游说活动或司法程序进行的,但其决策不如精英阶层所做的决策重要;第三层是那些既无权力也无组织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们不能直接左右那些可能对他们生活产生影响的决策。
然而,中国毕竟不是美国。中国现象的特殊性在于,与美国大体是在一个相对民主的环境中逐步由各利益集团相互竞争的社会变异为一个权力小集团主导国家政策的“权力精英社会”不同,正在中国发生的这场社会转型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在不撼动执政党在整个权力结构中的领导地位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中国的阶层现状的时候,除了具备动态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之外,还必须具备转型的思维。
[ 此贴被李媛媛在2012-07-06 01:0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