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涛五月份读书汇报
书目:
《学术与政治》 韦伯
《法律社会学》 韦伯
《宗教社会学》 韦伯
《法律与现代人的命运——马克斯韦伯法律思想研究导论》郑戈
《韦伯:法律与价值》
《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美]兰德尔。柯林斯 迈克尔。马科夫斯基
《中国人史纲》中、下 柏杨
《国史大纲》上 钱穆
《全球通史》上、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
《卡尔亚斯贝斯文集》
《中国美学十五讲》 朱志良
读书感悟:
1、韦伯的法律社会学:传统法学研究有助于维护既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法不溯及既往),却无法对社会的变革或转型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大转型的社会现状下)。韦伯是一个接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的法学家,在韦伯的概念体系中,法律并非冷冰冰的法条,而是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基本“常识”,或者可以说是习惯或者传统,他是人们对生活秩序向往下的一种主观建构,人们赋予这样秩序生活一种意义,或者说是一种价值。人们通过传统、情感、价值合理性的信念及立法来确立一种社会秩序的正当性。社会规范是通过人们行动创立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人们遵守法律是与人们的主观意志相一致的。但是现实社会中,我们经常发现,法律是在约束我们的行动,甚至有时成为我们行动的一种障碍,为什么?在韦伯看来,规范和法律虽说是人意志的产物,但是对于单个的“个人”来说,法律尤其不受主观意志左右的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就是我们称之为传统的那种东西。如果仅从法律内部去认识法律,那么我们就不能够解释社会中法律对我们的约束,也就更无法揭示法律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所以,韦伯放弃了纯粹的或内部视角的法学研究方法,但法律却始终构成韦伯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域,他通过吧法律纳入到社会理论的分析框架之中,揭示了法律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复杂关系。
2、法理型统治:韦伯的理性化社会正是以形式理性的法律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理性的法律来自于理性的社会群体有意识制定的具体的法律制度,官僚化的行政体系是这套制度实施的载体,而这一社会的统治正当性来自社会大众对抽象的、不受个人意志左右的规则的认可与信任。这种正当性的存在归根到底来自韦伯所分析的行动的类型。在法理型社会,人们的理性行动是一种工具理性,所以正当性的取得来自于我们对制定的法律的认可,公民守法主要不是基于“信念伦理”,而是基于权衡后果的责任伦理。法理型统治的正当性根据,就是法律或一个具有合理规则的制度,即统治者的权威只能来源于人们对于按照一定程序产生出来的制定法的信念,其最终根据则是理性。
3、历史观
韦伯的历史观?非单线进化论的历史观。
《国史大纲》,采取绵延的观点了解历史之流,坚持国人必对国史具有温情和敬意,以激发对本国历史文化爱惜国史大纲保护之热情与挚意,阐扬民族文化史观,被公推为中国通史最佳著作。钱先生一生为故国招魂。在钱穆看来,只有做到以下两件事才能保证中国的未来,即中国人不但具有民族认同的胸襟,并且具有为之奋斗的意愿。
钱穆:《国史大纲》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否则最多只算一有知识的人,不能算一有知识的国民。)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此乃一种浅薄狂妄的进化观。)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此乃一种似是而非之文化自谴。)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具备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自身国家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钱穆论历史:
我民族国家已往全部之活动,是为历史。其经记载流传以迄于今者,只可谓是历史的材料,而非吾侪今日所需历史的知识。材料累积而愈多,知识则与时以俱新。历史知识,随时变迁,应与当身现代种种问题,有亲切之联络。历史知识,贵能鉴古而知今。至于历史材料,则为前人所记录,前人不知后事,故其所记,未必一一有当于后人之所欲知。然后人欲求历史知识,必从前人所传史料中觅取。若蔑弃前人史料而空谈史识,则所谓“史”者非史,而所谓“识”者无识,生乎今而臆古,无当于“鉴于古而知今”之任也。故治国史不必先存一揄扬夸大之私,亦不必先抱一门户立场之见。仍当于客观中求实证,通览全史而觅取其动态。若某一时代之变动在“学术思想”,(例如战国先秦。)我即著眼于当时之学术思想而看其如何为变。若某一时代之变动在“社会经济”,(例如三国魏晋。)我即著眼于当时之社会经济而看其如何为变。“变”之所在,即历史精神之所在,亦即民族文化评价之所系。而所谓“变”者,即某种事态在前一时期所未有,而在后一时期中突然出现。此有明白事证,与人共见,而我不能一丝一毫容私于其间。故曰:仍当于客观中求实证也。革新派言史,每曰“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云云,是无异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无变,即不啻谓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历史无精神、民族无文化也。其然,岂其然?
可见钱穆的历史观是非客观化的,那么他是否由于价值摄入而失去客观?
韦伯的价值中立与钱穆的历史观?做学问的立场?
学术的自尊自信与扎实求实?
2012年3月读书汇报
书目:
《非正当性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韦伯
《支配社会学》 韦伯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苏国勋
《马克思韦伯思想肖像》 本迪克斯
《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 文军
《金翼》 林耀华
《超越东西方》 吴经熊
《政法笔记》 冯象
一、概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问题的提出:现代(而非其他的)资本主义为何在西方社会兴起?
在这里现代资本主义是一个理想型,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性资本主义”。其特点:a、以最大限度的利润为目的,但是利润追求与法律相结合,有序性,有别于传统掠夺式的资本主义b、理性化,以官僚化的组织形式进行资本主义的经济交往与国家建设。
韦伯通过统计资料发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从业者与资本主义新教信仰(主要是加尔文教和路德教)有极大的相关性。进而韦伯分析了基督新教的教义特点:1、上帝创造了世界,决定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或是灵魂得救或是坠入地狱;2、上帝创造世界是为了自己的荣誉,人都应当为上帝效劳。创造财富是为了“荣耀”上帝,也是信徒自己的“天职”,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救赎;3、禁欲主义的清教精神,反对放纵享乐。
从上述的分析中韦伯发现了基督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兴起的某种渊源关系,也即“亲和性”。但是历来对韦伯的论述也有许多误解,尤其是有人解释韦伯的唯心论者,他抛除经济决定论(主要指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而言)而选择了意志决定论,夸大了精神意识的作用。这种对韦伯的误解是没有理解韦伯的分析方法。其实韦伯并非是一个决定论者,更不是一个历史单线发展论者。韦伯强调的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某种联系,或说是某种互动关系,并非说仅仅新教精神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即使新教信仰对资本主义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那么也不能绝对化和单一化。
在韦伯的其他著作中更专门论述了中国儒教、印度佛教和古犹太教的特点,更证明了基督新教的独特教义伦理是其他宗教所不具备的,更是资本主义兴起特殊地域的一个个例证。
也曾疑惑为何《新》成为韦伯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通过阅读韦伯的生平也了解到那个时代的学术探讨中对资本主义与宗教尤其是基督新教的探讨并不是绝无仅有的,那么为何韦伯的探讨就这么具有影响力?反复琢磨韦伯的问题分析方法和视角也许就会发现其伟大之处:1、韦伯跳出了传统社会科学分析的单线条因果分析方法的窠臼;2、韦伯对资本主义的兴起原因的分析并没有像同时代的许多人那样陷入了哲学层次的形而上学探讨。就像韦伯自己所秉承的解释社会学方法那样,其目的只是为了说清社会事实的现实情况,并非是为了追寻更高的价值探讨;3、价值中立的学术态度。韦伯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是辩证的,也是其问题探讨的基本立场。在韦伯看来,社会科学学者选择研究对象是并不能完全排斥个人主观价值和个人兴趣,那么在选择时价值关联还是占很大的位置的。不过当学者选定一个研究对象后,那就应该尽可能排除个人价值偏见,用社会事实说话。
二、简单对比韦伯与涂尔干的方法论差异:
1、分析视角,个体性分析与整体性分析,韦伯从社会行动的个人化视角切入而涂尔干则是从社会整体的社会功能结构入手分析。2、韦伯对历史以及事实因果分析时的模糊性、非绝对性与非单线历史发展观。3、韦伯思想体系庞杂而涂尔干结构相对简单和规范。
感想:本月相对来说状态不是太好,时间上浪费比较多,接待同学占用不少时间,所以有点浮躁。
整理心情,重新沉入下个月的战斗!
2月读书汇报
书目:
彼得伯格《与社会学同游》
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社会分工论》
《公民道德与职业伦理》
《宗教生活的基本准则》
重读 费孝通《乡土中国》
读书体会
初涉社会学,感觉又打开了一个观察世界的一个门。就如同彼得伯格所言,揭露真相是社会学的“母题”。然而现实中我们经常是不知道什么是真相,所以才导致如今的社会,信息越来越发达,网络的发展更增添了社会“透明度”的同时,我们更多时候是以情绪替代理性,以自我构建的“真相”来理解现实。“社会事实”是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的一个经典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是作者借助那个时代自然科学发展中所运用的观察自然现象的实验,实地考察等的方法而提出的,可以管窥那个时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借鉴自然科学的许多方法和论证逻辑。而反观现今我们的社会科学却似乎有点远离“社会事实”,却走向了一个自我想象的纯逻辑构建现实的怪现象。“一种社会事实的决定性原因,应该到先于它存在的社会事实之中去寻找,而不应该到个人意识的状态中去寻找”——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社会,无疑是社会学另一个经典概念。其实如果把社会这个概念上升到哲学层次上也是一个很伤感的词汇。就如福柯在社会中看到了人所受的无所不在的弥散性权力的“监控”,韦伯更是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自我构建的一个牢笼。“社会化的结果就是外在的社会在儿童心理完成的内化。我们与社会的合作就是对自己的背叛,我们自己纵身跳进了社会的陷阱。《与社会学同游》在涂尔干的几乎所有的著作中,他更是把社会作为自己理论论述的依归和根基。无论他的《自杀论》还是《宗教生活的基本准则》,都虽然从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宗教或者自杀)入手的,但是作者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个社会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构建起来的,以及我们经常哲学化思考的问题怎样在现实生活中呈现自己的整合功能和作用。也许我们从感情上很难认同涂尔干将犯罪称为社会的常态而非变态,那是作者站在了一个更高的高度,而非道德的说教者的姿态来评判一种社会现象是怎样在社会有机体中呈现并怎样加强了社会的整合和团结。
社会学的阅读也让我猛然间想明白了几个词语。“中层理论”,以前我一直不明白,包括去年暑假下乡中大家也总是提,我就一直感觉十分神秘。如今,基于上学期的哲学阅读和本学期开始的社会学阅读,我终于明白了一点。我觉得哲学解读就是对问题的一种高层次,意义化,思辨化的理解,这种理解具有宏大的视野和深层次的抽象性,但是这种对社会现象的解读对于我们初涉学术的人来说可能很难具体把握和理解,因为哲学话语往往会上升到生命和宇宙这样一些层次,这些过于抽象化的词汇和概念虽说我们都很熟知,但是就因为熟知我们可能会忽略掉在使用这些概念时的理论假设和词义辨析,从而被这些宏大的概念带入虚无缥缈的高空。我们知道,所谓的抽象词汇都来自我们的具体生活,他们去掉了生活的细节而留下了生活逻辑的骨架。单是我们缺乏生活经验,就很难理解。而社会学的“中层理论”却是一种对社会事实周密分析梳理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他更注重的是对社会事实的可解读性和可感知性。例如,对于同样讨论宗教问题,哲学的讨论可能更多的是上升到一种精神追求或者生命意义探讨的层次,而社会学例如《宗教生活的基本准则》而是把它定位为一种社会整合的工具,“不管宗教生活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他的目的都是为了把人提升起来,使他超越自身,这一种高于仅凭一己之见而放任自流的生活:信仰在表现中表达了这种生活;而仪式则组织了这种生活,使之按部就班地运行”。
反观我们的法学研究,他似乎偏离了自己的学术定位。作为一种学问,他似乎应该本着解读事实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并完善理论。但是我国如今的法学研究更多的是喜欢作为政治的点缀。翻看如今的法学学术论文,更多的是针对某某法条的解读,然后是一大堆天真理想化的建议,其实很多作者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建议很可笑,但是似乎都走入了这样一个怪圈,或者说是路径依赖。法学理论的发展是缓慢的,屈指可数的法学家过多的都是因为80年代法学的复兴中的幸运儿,而真正能够解读中国的法学现状并透彻了解中国社会的法学家廖若星辰。朱苏力也许是一个优点贡献的人,但是他的成就也更多的是借助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野。中国法学是“幼稚”的,作为法学人我们值得反思。。。。。。
12月读书
书目:《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 梁治平
《法官如何思考》 波斯纳,苏力译
《小逻辑》 黑格尔
《逻辑学》上 黑格尔
《邓晓芒讲黑格尔》 邓晓芒
《思辨的张力》 邓晓芒
《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
概书的阐述内容正如书的名字一样,作者通过对清代习惯法的实例分析,表明了清代习惯法在民间社会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和地位,以此来展现在法律领域中地方习惯与国家成文法的复杂关系。书中作者力图避免用西方“法”的概念来套在中国中国的法律之上,作者一再强调自己所描述的习惯法并非是西方意义上的习惯法,它是中国特殊的血缘和伦理社会中基层人民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所形成的一套分配权利的实用理性规范。而这习惯法与国家政权的成文法之间存在着交互的影响与博弈。
对于习惯法在基层社会中何以产生强制力,作者阐释为基层熟人社会的面子舆论压力。但是我觉得中国的儒教理念——仁德教化所产生的廉耻观应该是更根本的原因。书中也论述到明清时代的商品经济发展和契约行为的盛行,并切提出了韦伯式的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结合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似乎不同于韦伯(中国法不以“可计算性”为特征,充满恣意专断),而是一种文化取向的问题:中国的内发型文化性格,注重向内寻求道路“吾日三省吾身”,而非西方扩张型的外向文化。
黑格尔哲学:
1、存在论(本体论)
开端即是“决心”。存在论的第一个“正、反、合”三段式是“存在、无、变异”,对于开端来说就是没有任何的前提,无所依凭,只是一种“纯存在”,他本身是无,是一种存在的决心——去存在。无表述出来并非什么也没有,而是另外一种存在,也是一种有。这个过程是一个运动的辩证过程,思维的展现过程是存在自身的否定或者否定之否定,即“变易”。这一过程展现了存在和无的同一。变易包含着存在和无两个环节,所以变易也就具有了内容,内容是概念的构成,概念具有质的规定性。
本质论
本质是存在的真理——认识本质只能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反思”才能获得。但是镜子反映出得影像是颠倒的,所以需要再颠倒,这个过程也即否定的否定之辩证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事物的本质就是矛盾的同一,即事物是在这种矛盾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概念论
概念是存在和本质的真理,即通过本质而返回到了存在。概念才是本质的存在,即真正的存在。概念消除了主客对立,是一种绝对的理念。
2、黑格尔哲学史辩证发展的哲学体系,他没有规避矛盾(像康德),而是直面矛盾。康德哲学力图调和经验哲学和唯理论哲学,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的命题。但是他留下了一个神秘的“物自体”,这不能不说是康德对矛盾的规避。康德认为认识真理先要反思认识本身,即对理性进行批判,但是运用什么对理性进行批判,似乎还是理性,那么这个批判的理性怎么去批判,如此似乎陷入一个循环的无限论证泥潭。康德提出了物自体的概念,理性不能把握物自体,只能把握现象,从而巧妙躲开这个拦路虎。黑格尔就是针对康德提出了自己的辩证观点:康德认为人的先天认识结构只能认识符合这个结构的物质现象,物自体不符合这个结构,所以不可知。但是黑格尔认为先天认识结构和物自体都是在互动中辩证运动,在这个过程中彼此相互适应符合,变易是本质的过程和本质,因此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终归会有契合的一刻,所以没有不可知的物自体。
感想:
1、通过读哲学领悟哲学的精神:求真知,求真理;怀疑反思的精神;人性的关怀。2、哲学与宗教和科学的微妙关系值得细究。3、读哲学一定要重视哲学史。自己经验说来不必从古希腊看起到德国古典哲学再到后现代,只需挑一俩本中国或西方(最好中国)哲学史教材看看,多看,反复看,然后挑一家哲学系统阅读。这是时间和阅读层次双重限制下得最好捷径似乎。
11月份读书汇报
书目:《货币战争》宋鸿兵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邓晓芒
《康德哲学讲演录》邓晓芒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
《梁漱溟选集》
《论语今读》李泽厚
读书内容:
康德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
康德自称是休谟把自己从独断论的睡梦中惊醒,这表明了休谟以前的哲学都是认识论上的独断论,不加批判承认客体的存在性,只有到了休谟的怀疑论才对人们的这一偏见进行了清算。但是休谟的怀疑论有点过了,他否定了一切,包括当时正在兴盛中的自然科学。休谟这一对自然科学的否定曾引起人们的恐慌,康德就是为了自然科学寻找哲学根基,才进行了十多年的潜心思考而完成了其成名作《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在认识论上的创建是革命性的,就如他自己毫不避讳地讲自己的发现是一种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哥白尼打破了人们的传统偏见——地心说,提出了革命性的日心说理论,这是一种思维角度的转变,更是人们思想观念的一次变革,因为上帝欺骗了我们。康德在认识论中则一反人们传统思维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识方法,因为这一认识论始终无法在逻辑上解决客体如何被主体感知的问题。康德认为我们之所以认识外界的对象,是因为我们的外界的客观对象符合我们的观念。所以只有外界对象符合了我们的观念,那么我们才能够认识他们,而我们人所具有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为我们观念建构一个认识之网提供了可能性。康德认为只有对象符合客观才具有了客观实在性,因为这种观念是纳入人的先天知识结构之中的。
但是先天综合判断是如何可能的?(康德惯常的一种提问方式)康德从三个领域中首先进行经验性的观察,首先是数学几何学领域,康德发现这些领域是存在着先天综合判断的,例如7+5=12,等号前边的并没有包含十二这个概念,12是经过人们的先天综合判断得出的(具体怎么先天我也没太搞明白,综合倒是明白。康德所谓的判断分为分析判断和综合判断,而康德认为分析判断是不能够产生新的知识的,例如“物体是广延的”这句话,就是一个分析判断,因为物体本身就有广延这个属性,没有广延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这句话并没有产生新知识。而综合判断例如“苹果是甜的”这句话就是一个综合判断,因为甜的是我们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产生了新知识)。在物理学领域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也是存在的,这从许多物理定律的发现都可以验证,而在形而上学领域先天综合判断也是存在的。据此康德进一步考察了他们可能的逻辑结构,就是逐一对感性认知(先验感性论)和理性认知(先验理性论)进行了考察,这整个过程是康德对认识论要素的逐一考察。通过康德的考察,其认为人通过先天综合判断可以认识现象(符合主观意识),这是对休谟彻底怀疑论的反驳,找回了自然科学研究的哲学根基,但是康德认为对于物自体我们无法认识,以往的所谓对客观存在的哲学认识都是存在着认识论的悖论的。而这一观念也为我们的道德实践留下了空间,从而让人从理性之外寻得自由。
康德的认识论哲学整体上是一种先验唯心哲学,他一改以往哲学认识论的被动性,而赋予人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比较
梁漱溟将世界文化大体分为三种:1,西方起源于希腊文明的文化类型,其特点是外向型,积极向外探索,征服自然。近代以科学民主为口号;2,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类型,其特点是向内追求,崇尚忍让和谐和中庸,与自然相融洽;3,印度的佛教文化类型,其追求出事、超脱。所以就产生了三种人生观:1、遇到问题都是对于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2、遇到问题不去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自己的满足,他并不想奋斗地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意欲的调和罢了;3、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持禁欲的态度。
世界文化的三重现说
西洋文明——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世界文明的发展脉络和大致趋势),中国越过第一阶段直接进入第二阶段,所以是一种早熟的文化,印度相对就更超前了。所以“西洋文化的胜利,只在其适应人类目前的问题,而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在今日的失败,也并非其本身有什么好坏可言,不过就在不合时宜罢了。中国是一种暧昧不明的文化,一种早熟的文化,直接走向了第二个阶段”。
读书感想:
1、近两个月读哲学都是中西哲学结合着读,感觉更适合自己,因为只读西方哲学,其思辨性太强,所以经常会感觉很焦虑,而中国哲学能使人心境更宁静,更平稳。
2、应该多动动笔。我们不为发表,但是应该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也是我最近写结课作业的切身体会。
3、书到用时方恨少!!!
10月读书汇报
书目: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重读)
《知性改进论》 斯宾诺莎
《蜜蜂的寓言》 曼德维尔
《政府论》 洛克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卢梭
《新科学》 维科
《冯友兰文集》 一、二卷 冯友兰
《失衡》 孙立平
经验论与唯理论:
16世纪末到18世纪初,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已经走向消亡,文艺复兴的理性精神渗透到方方面面。哲学从此走上了认识论复兴的道路,英国的经验论哲学和欧洲大陆的唯理论哲学成为这一时代的主要流派。
经验论哲学主要产生于英国,代表:培根、霍布斯、洛克、休谟。经验论哲学在认识来源的问题上认为知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经验;认识的方法:归纳方法。经验论的产生与当时英国科学领域重视观察实验的整个知识产生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例如,培根在他的《新工具》 当中就有很多科学实验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哲学观点,虽然有很多的例子有一些常识性的错误。
唯理论哲学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代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唯理论在认识的来源上认为认识来源于天赋观念,知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在真理的检验标准:知识的真理性在于清楚明白,无可怀疑,亦即具有自明性和不矛盾性;认识的方法:演绎推理。唯理论产生背景:当时欧洲大陆的数学发展尤其是法国的数学发展迅速,像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怀疑的方法:1、我们的感官经常欺骗我们,感性知识不可靠(客体的不确定)。例如:同一个物体由于距离的远近不同在感觉上就变成了不同的东西。2、主体自我之怀疑。“我的身体和手是我的吗?”,我可能在做梦(《盗梦空间》的幻象)。(主体自身的不确定)。。。以上的怀疑否定了一切,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我在怀疑”。所以我的思想是存在的,即是“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确定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相当于数学中的公理,具有不证自明性)。但是只有我的思想还是不能证明外物的存在。笛卡尔在这里引入了上帝来解决这一矛盾。笛卡尔认为自己头脑中有上帝的观念,但是上帝是全善的,完满的。而自己“我”并不是完满的。因为怀疑只确定我的存在而认识显然比怀疑具有更大的完满性。既然我不是完满的,所以我的思想中就不能够有比我更完满的上帝的观念(无中不能生有)。上帝的观念肯定是一个比我更完满的存在产生出来并放入我的头脑中的,这个完满的存在就是上帝。这就是笛卡尔哲学的第二原理。由于上帝是全善完满的,所以他不会欺骗我们,所以我们一切十分清楚明白,在逻辑上自明的理性观念都是真的。(笛卡尔哲学的公理中推出的基本规则)
笛卡尔哲学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哲学上的主体性和理性主义原则。
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型之后的困境:1、主客的二元对立。(上帝并没有掩盖矛盾)2、理性与自由的张力。(理性代表确定性和规律性以及预见性,那么我们所有的选择都是不得不得选择,所以人是没有自由的。)
中国哲学:
冯友兰,继胡适之后把中国哲学史系统、体系梳理的哲学大师。“三史、六书”是其代表作。冯友兰的哲学解读,“故哲学者,求好之学也”。他这里的好就是所谓“善”(good)。中国的哲学多人生哲学:人人皆有其哲学,但并非人人皆为哲学家。冯友兰的哲学史贡献:他将中国哲学时代划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所谓“子学时代”既是春秋——汉初,当时百家争鸣,产生诸子百家。所谓“经学时代”既是汉代董仲舒——清代,社会政治结构是史高度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正统。这段时期中国哲学无论有无创见都是在阐释前期子学时代的著作的基础上发展演进而来的。
中西哲学的比较:
中国哲学重实用,重体悟;而西哲重逻辑,为知识而知识。中国哲学家多认为西方哲学所讨论的问题都是“折枝之类,。。。。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所以中国哲学家“即直接能为人增进幸福之知识,亦只愿实行之,不愿空言讨论之”。
西哲主客二分,中国在知识论上不存在问题,没有发展,所以主要是一元论。如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于无穷”。这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与宇宙合一的境界(自己就是上帝)。
读书感悟:
1、读书规划性与灵活性;
2、读书心态,坐下来——静下来——走进去。找准自己的位置(横坐标是自己的基础,纵坐标是读书会的层次)。
3、中国哲学,知识+人生体悟,使自己反思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人格完善。
九月份读书汇报
书单:
培根 《新工具》
《论人生》
休谟 《人性论》上、下册
洛克 《人类理解论》上、下册
霍布斯 《利维坦》
《毛选》前三卷
九月份主要攻读的是近代的经验哲学部分。近代哲学的分流:经验论与唯理论。主要是认识论上的分歧,但是他们的最终的追求都是发掘真理的产生的途径和探讨全部真理的知识体系。唯理主义:真正的知识不能来自感官、知觉或者经验,而必然在思想或者理性中有其基础。真理是理性天然所有或者理性所固有的,那就是天赋、或者与生俱来的先验的真理,确实的真理起源于思想本身。经验主义:没有与生俱来的真理,一切知识都发源于感官经验。因此,所谓必然的命题根本不是必然的或者绝对确实的,只能给人以或然的知识。
培根:《新工具》 《论人生》
培根的文字比较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论人生》读起来像散文。
培根的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往的所有的形而上学的理论根基,他尤其反对亚里士多德的“虚构的”空想理论。其认为以往的哲学都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并且缺乏正确的方法,旧的逻辑方法使人们陷于狭隘。他着重指出了以往人们头脑中的错误:1、族类的假象2、洞穴的假象3、市场的假象4、剧场的假象。然后他指出科学的发现和真理的探求最终要认识事物的法式,而对法式的认识需要运用归纳法。他尤其强调在自然科学中要注重实验和观察,哲学也要以自然哲学为榜样,在注重实验和事实的基础上重建新的知识和科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归纳法为方法,发明的技术为目的”。
霍布斯《利维坦》
《利维坦》是一本政治哲学的著作。作者由对人的认识推到对社会和国家的认识。知识起源于感觉印象。感觉不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他们只是我们内部的运动。所以世界除了运动什么都没有。而动物的运动有两种:生命运动和自觉的运动。自觉运动需精神构想的帮助而引起。而这些构想就是人的激情。由激情出发探讨人的认识规律以及各种伦理美德。在此基础上达到对人性的认识。然后作者从人性和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元初社会的自然状态——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人为了追求和平生活而主动放弃其一些权利从而订立了社会契约以摆脱战争状态。国家就这样产生,最好的国家形式是君主政体。国家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是人类共同契约的产物,所以不能够随意推翻。其实霍布斯的国家理论也是为当时英国执政者的统治提供理论根据的。
洛克《人类理解论》
这部著作主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的问题。一开始作者直接对话笛卡尔和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的学说,提出了著名的“白板理论”——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但是他把经验分为第一性质的和第二性质的两类。人类的知识由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构成,而复杂观念主要分为样态、实体和关系。简单观念都是确定的知识,而复杂观念只有彼此符合才是确定的知识。所以作者认为知识既然是关于观念相符与否的知觉,那么没有观念就没有知识。
休谟《人性论》 结构:一、论知性,知识起源分类和范围;二、论情感,情感的起源性质和活动;三、论道德,伦理学。
休谟的最大贡献是他的怀疑论,就像康德的评价:是休谟“把我从独断论的睡梦中惊醒”。1,因果关系盖然性而非必然性。纯思辨领域中因果关系理论是不确定的。因为因果关系来自经验,而经验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太阳晒——石头发热,在我们的感觉中其实并没有感觉到他们的因果关系,这是两个独立的想象,只是由于我们的习惯和经验才把他们联系起来的,因为太阳晒在先而石头热在后,但是又要追问什么是先和后呢?我们又会陷入时空观念的漩涡。谁也不能确定太阳明天还是从东边升起,所以一切的因果都具有盖然性而非必然性。2,人类只能研究自己知性范围以内的事情,对于经验之外的东西一无所知,所以人的知识永远不能达到绝对的确定性。
总结经验主义的特点:1,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传统,但是其骨子里仍然脱离不了神学,宗教和上帝的观念一直是他们论述的例证和根据。2,经验主义并不拒斥理性,他知识在知识来源上反对纯粹的先验观念。近代哲学整体上都是提倡理性的。3,经验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像培根在《新工具》中的后半部分其实是以物理实验的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本月的读书体会:
1,哲学读了三个多月,但是进展并没有预期的那样快,感觉时间紧迫。
2,总结重要性在读书汇报上明显感觉到,是一种回顾和知识的梳理。
3,一个人读哲学缺乏交流。
4,哲学史在读哲学中的重要性渐渐感触到,要有一个大致的哲学发展脉络才好计划自己的读书。
5,读书生活使自己的作息更有规律,生活很充实和有目标感。
六月份读书汇报
《新潮 西潮》 蒋梦麟 岳麓书社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汝伦 北大出版社
《启蒙与反思》 哈佛燕京学社编 江苏教育出版社
《第一哲学沉思集》 笛卡尔 九州出版社
《福柯集》 福柯 上海远东出版社
《人,诗意地安居》 海德格尔 广西师大出版社
《规训与惩罚》 福柯 三联书店
关于历史
“哲学就是哲学史”,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可见哲学史的地位。当然,哲学史是学术史,与一般的社会史不同。可是三个月的经典阅读使我越来越感觉到历史背景知识的重要性。例如希腊哲学,关于希腊的神话故事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在阅读中经常成为拦路虎。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我涉及不多,主要是自己对这块儿历史几乎无所知,更涉及到基督教等的宗教知识时很难搞懂。
不一样的史学著作不一样的思维角度。记得以前读过《万历十五年》,深深被作者那种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和小说叙事般的风格所吸引。如今读到蒋先生的这本书,又是一种新的角度来解读历史。这本书既是一本历史著作,更是一本蒋先生的自传。书中详细描述了作者本人自清末到二战末期的生活工作经历。作者以在场者的身份用切身的感触向我们传出在那个激变岁月里古老中国发生的种种事情。记得作者有句很幽默又充满机智的话“慢慢地人们产生了一种印象,认为如来佛是骑着白象到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在炮弹上飞过来的”。《新潮》部分主要是作者从外部影响这方面来讲述中国的时代变化,而《西潮》作者主要是从内发因素方面寻找中国西化的因素,内外因相结合,记述更加全面。
阅读福柯
第一次读福柯是上个月,《疯癫与文明》,起初是被书名所震撼,附带着在网上看了福柯的生平,被其人和其事所吸引,当然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对现代化,人性,文明,精神病的一种思索。承认自己对《疯癫与文明》读的不是太好,因为不是太理解福柯的论述思路和方式,但是通过对他的生平和学术风格的了解,渐渐知道了非理性主义和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应该说相比较为好懂一些,他的体系相对来说很明朗,而且作者文笔很是不错。“问题不在于改变人们的意识,即人们头脑中的东西,而在于改变有关真理生产的制度、政治、经济规则”——福柯。福柯致力于知识考古,像疯癫与文明就是对西方精神病的诞生以及疯人院的诞生历史的细致入微的探究来揭示隐藏在现代理性文明背后的非理性和虚伪。《规训与惩罚》讲述的是西方尤其是法国犯罪惩罚的方式变革:断头台——囚犯车——监狱,这一历史沿革中展现的是“权力”的隐蔽化与深入化。。“疯癫逃脱了武断的处置,其结果是进入一种无休止的审判”,前者是赤裸裸的暴力,后者是假惺惺的伪善。而这种权力运作模式在工厂,学校,军队都是如出一辙的。作者犀利的言语向人们道出了现代自由背后的悖论。正常在这里应该反思,理性在这里应该解开其面纱,一切的一切当人们在欢欣时都应该沉思。
《福柯集》集中了福柯的访谈录和其著作的摘要,《词与物》、《求知之志》都包含其中,应该说词与物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经典之作,但是的确比较难,专业性太强,尤其对语言语法的思考,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作者是从语言入手来考察文明的发展与理智的阶段,其中心几乎也是对西方理性的一种反思。
读书体会:
本月读书效率有所提升,但是时间的抓紧仍是一个问题,看看哈佛学生的读书,看看学长学姐的书单,惭愧惭愧啊。客服惰性,磨练意志仍需加强!
西方哲学已经进入三个月了,似乎刚刚入门。起初想大家通读,但是现在感觉几乎不可能,所以想在哲学史的基础上重点攻克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大家。贺麟先生曾经说,进入哲学的最好通道就是先选取一位能引起你思想共鸣的哲学家,了解他的体系,然后再博览各个哲学家的思想。
五月份读书:
《亚里士多德选集(形而上学卷)》 人民大学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 人民大学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 汪子嵩 人民出版社
《攀登理性的阶梯》 刘跃进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疯癫与文明》 福柯 三联书店
《西方哲学史》(下) 梯利 商务印书馆
《忏悔录》 (上、下) 奥古斯丁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月重点从柏拉图转到了亚里士多德,刚读柏拉图认为很难懂,主要是背后的寓意难理解,语言词汇还行,但是到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则是的确有点晦涩,觉得主要是许多哲学词汇根本不能理解,还有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性绝对强于柏拉图的著作,难怪他被称为逻辑学之父。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本体论构造继承了柏拉图的学说,但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因为柏拉图的理念说使得灵肉分离的二元论,上帝独立于实在的世界,亚里士多德则试图弥补他老师德缺憾。亚里士多德用“形式”中和了之前哲学家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而且亚里士多德对实体范畴的划分,以及对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的理性分析更显现其对“本体”的探讨已经远远超过其老师的泛泛形象化德思辨,所以亚里士多德对其老师的哲学评价:理念论最根本的错误在于将一般与个别相分离,即将理念视为可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事实上在个别事物之外有什么一般事物呢?我们不能设想人们能在个别房屋之外去寻找一般房屋。一般不能脱离个别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对存在的存在的研究称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倒是比较简单,他的伦理学包括《尼各马可伦理学》和《大伦理学》等,比较完整和全面的是《尼各马可伦理学》,亚里士多德把对哲学的理性思辨的智慧称为是伦理学中最大最高的善,是永恒不变的快乐所在。并且其把伦理学探讨的问题归因于政治目的,这也就为其政治哲学寻找了伦理的基础。
总体上感觉亚里士多德的确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综合了之前的众多哲学理论,并进行了细致的批判与梳理。他的理论综合了哲学、生物学、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其体系之庞杂和逻辑性推理的严谨远远胜于其之前古希腊的任何一位哲学家。他的顶峰也许预示着之后的低谷。。。。
因为读了亚里士多德的书感到自己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欠缺,所以就找来了一本《攀登理性的阶梯》,是一本逻辑学入门的书籍,读后明白了很多逻辑学概念的含义和大致的形式逻辑的一般规则和研究范围以及其用途。但是逻辑思维的训练应该是日常训练的慢慢积累,主要应该靠多看书吧。
《西方哲学史》确实是一本很好的教材性质的哲学史专著,匆匆读完一遍很肤浅,准备配合着哲学原著再重新研读。《风疯癫与文明》是福柯比较有名的一本书,本来不在这个月的计划,只是偶然翻到,想换换思维,从古希腊探出头换换感觉,所以就看了。但是理解可能不太到位,因为整体把握还能明白作者在走入反思理性与现代化,反思文明,但是具体到每一章节的论述逻辑思路很是困惑,像“第五章 疯癫诸相、第六章 医生与病人”感觉就像一个医学案例选编,根本不能理解。不过看完还是让我也陷入深深的反思,有时就觉得所谓的疯癫到底是否是上帝对自称理性的现代人的嘲笑。什么是文明,代价是什么,走向何方?福柯这个哲学大家的生平也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充满了反讽的意味。。。。
读书感受:
这个月着实很不平静,论文写作、答辩、毕业聚餐、照相、离校准备,6月10号就要被赶出这个生活了四年的大学和自己熟悉的这群人,心情当然是。。。。。。。所以先做个自我批评,这个月读书不太在状态,断断续续,时间上也是相比上个月松散了许多。痛定思痛准备在六月份留在学校扎扎实实看书。曾经规划的三个月看完西哲的计划可能要修改,因为慢慢进入哲学才感觉其的精深与宏大,所以会适当修改计划,但是不会再放更多时间,想尽快转入中国哲学和历史。
困惑:关于读书做笔记,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现在感觉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因为看多了会很乱,时间赶得紧的话往往在读的过程中很难有更多思考,所以需要做笔记记录下感想和疑惑,为以后的读书和梳理做好准备,但是一时又不知道怎么做,摘抄还是总结,怎么总结?请各位战友不吝指教!
四月读书
书目:
《论民主》 科恩 商务印书馆
《西方现代思想史》 罗兰 斯特龙伯格 中央编译出版社
《柏拉图全集》1---4卷 人民出版社
《哲学问题》 罗素 商务印书馆
《西方哲学史》上册 梯利 商务印书馆
读后的思考:
一、 民主
科恩是在悲观的心境中又满怀期待地来分析民主这种政治制度的,说悲观是因为科恩从自己对民主的实施条件和现状中已经看到许多困难:民主的前提、民主的物质条件、法制条件、之智力条件、心理条件、保护性条件。。。。。。。民主就如同鲁迅笔下那个“十世单传的婴孩”,太娇嫩,太复杂。但科恩毫不掩饰自己对民主的憧憬和膜拜,毕竟民主乃西方近代思想中的一片绚烂的云彩。反观民主,心中不仅要问谁是人民,为谁做主?自由、民主、平等,这些词很优美,可就是太美而经常迷惑我们,让我们着了魔似地去追求,不能静下来想一想。就像在中国谈农民问题,不分层次、地区、时期,最后谈的只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述过理想的城邦模式,谈到过民主制城邦,源远远不及他所谈到的哲学王统治的君主专制政体,柏拉图认为民主尽管也有他的善的根据,但是过分追求这个东西必然导致城邦的败坏——放荡、跨狂妄。也许柏拉图的民主和我们今天所谈到的民主并非一个层次和一个语境,但是他们之间的渊源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民主不可迷信。
二、 哲学
1、 读哲学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也是比较难入门的一门学问。以前涉猎不多,仅仅读过一本《苏菲的》,现在印象已经不是太深。如今拿起柏拉图的书,哲学问题当然不可回避。阅读中总是被作者的思路带的自己一头雾水。柏拉图的对话文体读起来相对是比较生动的,但是其逻辑性也是更强,跳跃性也很大,感觉必须加强锻炼自己的逻辑思辨能力,否则想读懂只能是天方夜谭。
柏拉图文章的对话总出现这样的场景:对话一方陷入一种矛盾的境地,只好承认自己“什么也不知道”。明白自己的无知应该是学习哲学的人达到的一种良好的状态。几本书读下来感觉哲学其实不在于看多少哲学史和知道多少哲学流派的观点,总结起来全在两个字——“疑”与“悟”,所谓“疑”即怀疑---孩孩童般纯净的心去问“失十万个为什么”,而非盲目否定一切。所谓“悟”,即体悟,用心去体悟生命,体悟整个宇宙和万物。
2、 哲学中的“上帝”
古希腊的哲学起源与宗教关系密切。早期哲学思想的闪现与人们的自然的崇拜中所构想的神仙世界有关。人们因思索传统的神话,故而追问诸神的起源,进一步用其作为追索的起点,追问世界与人自身。
柏拉图的哲学世界观是一个灵肉二元论的世界:灵魂永不毁灭,肉体犹如衣服,为灵魂提供了一个暂时的处所——一个禁锢的灵魂监狱。柏拉图认为宇宙和人类的至高目标是追求至善—理性和节制。上帝是整个宇宙之善的根源,因为上帝本性至善,而人是宇宙之善的摹本,人之至善在于美德。仿照这一善的理念,最完美的城邦也就是一个上下有序的存在,有哲学王——至善之智慧的代表所统治的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发展了柏拉图的世界观,把上帝从世界之外拉到尘世,将其实体化。
中古时期的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为了维护神学在国家中的正统地位,哲学成了为神学正名并寻求理性支持的工具。“经院哲学”盛行于中世纪的西欧,奥古斯丁、阿奎那的经院哲学家从古希腊的哲学中吸取营养,构建自己的知识。神学与哲学,水火不容的两种学问,一个依靠信仰,一个依靠思辨,在一个特殊的时期他们竟然完美的融合起来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把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归因于基督新教的现实精神对世人的影响,商人相信自己追求利润是对上帝的荣耀。
综而言之,似乎宗教与哲学总有道不明也扯不清的暧昧关系。原因何在?莫非是他们那种对人世的思索与关怀的相似品质?
读书体会:
复试归来之后即带着压力与信心投入了读书这项事业当中,虽然以前读书不多,但是毕竟经过些许磨练了,定下心坐下来还是能较快进入状态的。只是一开始有点忙乱,不知道该从哪些方面下手,感觉要读的太多,不规划怎么行。在华科跟成林和师兄们聊过,当时觉得应该先读一些思想史之类的,把握脉络,挑选重点作品并制定读书计划,列出书单。可是回来之后看了一本思想史之后感觉没什么收获,这样的书都是体系庞大但是讲述简略,很难找出思路。故而转向哲学,因为以前总是感觉这块很难,没怎看过,现在想突破一下自己,就从柏拉图开始看了,顺着就看了几本哲学的书。感觉一时还没消化好,所以很多感触都很零碎。
准备再花一两个月攻一攻哲学,书目正在制定中。
恳请老师和战友们批评指正!
[ 此贴被郑涛在2012-06-05 17:2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