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45» Pages: ( 1/9 total )
本页主题: 宋卓秀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6月24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宋卓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87
威望: 287 点
金钱: 28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5-30

 宋卓秀读书报告(更新至2013年6月24日)

本月书目:《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上下册)
          《国外社会学理论》
两年的读书生活结束了,回首过往,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感恩!


本月书目:
《乌合之众》【法】古斯塔夫•勒庞
《信任》【德】尼克拉斯•卢曼
《国富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起因研究》亚当•斯密
《经济学原理》(上下册)曼昆
《巨流河》齐邦媛
《毛泽东生平全纪录》(上册)柯延 主编
《在毛泽东身边二十年》孙勇

  主要内容:
  《乌合之众》和《信任》都是属于社会心理学的分类。《乌合之众》其实就是要告诉我们群体是靠不住的,因为群体是非理性的,信息的传播是渲染着情绪的,也因此,群体的力量一旦被煽动起来,很多时候是相当惊人的。并且由于在群体中是匿名的,这也就造成了责任分散,加剧了群体非理性。这就表明在“群体”层面而言,数量就是王道。如此的群体,其实是相当可怕的。
  《信任》,卢曼从功能分析角度来分析“信任”,认为“信任构成了复杂性简化的比较有效的形式”。这表现在“复杂性的简化因为其主观性而采取了特殊的形式,这些形式可以被描述为不确定性被吸收,或被容忍的程度发生变化”,也即“系统用内在的确定性代替了外部的不确定性,因而提升它对外部关系中不确定性的耐受性”。这就牵涉到“人格信任”和“系统信任”的相互关系。这使人联想到社会工作中“人在情景中”的理论,通俗讲就是个人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去行事,同时接受环境的反馈信息而调适自我,这两个过程都涉及到对自我和环境的稳定预期。因为预期来源于确定性,确定性带来安全感,所以,在稳定的环境中“信任”是容易达成的,也即对于当下是可控的。这就回到了本书的开头,卢曼所区分的在时间序列中的“状态”与“事件”,认为“状态”是不受时刻变化影响而持续存在的,状态的安全来源于现在而不是过去和未来,而“事件”则是固定在一个时刻上,与任何当下的经验无关。其实,这是不是在说状态是“当下”这一时刻的持续而事件只是时光河流中的一个片段呢?由此出发,卢曼认为“信任”和“状态”一样,其安全来源于对现在(我把这里的“现在”理解为可以预见的一小段时间而非仅指当下这一时刻)的可控。至此,“信任”的发生机理已经基本介绍清楚了。    另外两个问题就是信任对人的心理是极其重要的和信任是需要学习的。信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信任往往关乎于关键性的抉择,一旦信任被打破,其对于内心性情的改变是重大的,想要修复是很困难的;而另一方面,如果系统内部是分化度极高的,则信任的损伤较小且交易修复。至于信任之所以需要学习,是因为信任是建立在自我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信任主体需要学习对符号的控制,用一种内在的秩序极其疑难问题代替更为复杂的外部性极其疑难问题。这其中涉及了更多心理学的内容。
  《信任》带给我的思考除了人与环境之间如何互动,教导自己如何在环境中调适自我以外,也让我回忆起了曾经阅读过的功能主义流派。功能主义的普遍假设,即功能普遍性、功能不可或缺性和功能协调性,这其实就相当于假设了一个完美意义上的有机体,然后考察机体各部分如何互动,某一部分如何发挥其对于机体生存所产生的作用。由此倒推,这三个假设共同构成了功能主义理论的根基,而且形成了完备互斥的关系。如此反复地阅读,终于明白了当年的疑惑。
阅读《经济学原理》是出于扫盲的目的的,这本教科书写的简明易懂,案例丰富。通过阅读我明白了经济学发生的基础——人们面临交替需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关系——供需,经济学研究中的两只手——市场与政府,宏观层面的总供需关系和经济决策如何影响了微观层面家庭和其他市场主体如何做出决策。比如白菜市场,假设按自然供需情况达成的平衡价格是5毛钱一斤。如果某一年因为发生雪灾使得白菜主产地产量陡降,假使需求量等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这时因为白菜供应量迅速降低,其价格就必然上涨,达到新的平衡价格,比如1元钱一斤。这种情况下价格也不会无限上涨,因为人们对于白菜的评价(也就是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人们会寻求替代品而放弃白菜。但是,新的平衡价格一定是高于原平衡价格的。这样就吸引更多菜农吸引种白菜,白菜市场劳动力需求增加,在达到需求量之前,白菜的价格会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菜农(也即劳动力)也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一旦回到最初的平衡价格(即5毛钱一斤),如果菜农继续投入生产要素在白菜市场,使得白菜供大于求就一定会亏本,然后他们会收回投资,在市场调节之下,白菜市场又回到了平衡。这样一个过程,涉及很多经济学基本知识,比如,供需关系(白菜的供需,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需),价格的形成,机会成本,购买者的决策(比如愿意出多高的价格,是否寻找替代品等,这还涉及到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政府是否应该实行宏观调控以稳定物价等。
  《国富论》,这本书中提出了很多经典命题,比如分工带来的经济变化,生产率问题,劳动创造价值,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在经济过程中的作用等,这些命题读来特别亲切,而且很多观点如今看来已不新奇,但是要对经典的逻辑做出诠释实非能力所及……

  虽然临近阅读生活的结束,但是阅读的心态还是不错的,反而越是到了最后心里越平静,越能看明白一些东西了觉得......




书目:
《论美国的民主》(下) 托克维尔
《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
《一种中道自由主义: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研究》 胡勇
《论自由》 约翰•密尔
《欧洲自由主义史》 圭多•德•拉吉罗
《浮生六记》(清)沈复

读书总结:
1、关于国家、政治社会的起源
设想人的自然状态以及如何从自然状态中脱离,而结成政治社会,虽然没有严格的依据可循,但是在政治学中总是研究的根本的起点。霍布斯认为人性本恶,因而需要达成一致的契约将主权托付给一个主权者或者一个主权集体,让这主权者运用契约赋予的合法权力担负起保护共同体的责任,并且这一契约一旦达成,每个人便不能再反抗主权者的意志(难道主权者永远都能正确地代表公意?这一点,也是后世政治学不断争论的议题之一)。洛克认为在物产丰美的自然状态下,人人拥有充足的生活保障,且性本善良,但是,人人拥有对自然法的执法权却带来了混乱,并且处于集体安全的需要,共同体成员才达成契约。他认为,“不论在什么地方,不管有多少人通过这样的方式结合成一个社会,每个人都放弃了他对自然法的执行权,把它交给公众,在这样的地方,也只有在这样的地方才会出现一个政治社会或公民社会”。区别于霍布斯的是,洛克认为一旦主权者不能代表公意,不能为共同体利益服务,共同体成员便可以起而反抗之。卢梭是这样论述社会公约的:“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社会公约能够自然保证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而始终能保持公意(关于少数人的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密尔有精妙的论述:a,少数人的意见可能是正确的,是接近真理的;b,即使这被迫缄默的意见是错误的,但也常常是包含部分真理的,可能是对真理有补益的;c,即使公意包含了全部真理,若不使它接受争议与讨论,也是难以深入人心的。因此,应当保障少数意见有得以发表的机会)。恩格斯则认为,国家是社会各阶级本身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有产阶级维护私有财产的工具,是资产阶级的剥削工具。

2、作为一种国家统治术的“自由”和“自由主义”
对于西方,自由牵杂了经济(自由主义发展的推动力)、宗教(教会的力量曾经起过调和、保护个人与社会不受国家侵犯的作用)、政治(政治自由作为一种权利要求不断得到发展)诸领域。
什么是自由?洛克认为,“自由是指一个人在他所遵守的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自由地处置或安排他的人身、行动、财富以及他人的全部财产,在这个范围内,他不受另一个人的专断意志支配,而是自由地服从自己的意志”。孟德斯鸠说,“在一个国家里,也就是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密尔则是从个人与社会的界限出发来探讨自由问题的,他
“所论述的公民自由或称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这个限度存在于只要个人自由没有侵犯到社会利益,无损于他人利益便不应受社会干涉,同时,密尔极其重视个性的价值。柏林还区分了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简单讲,就是“不被管”与“自治”,区别在于能够自治的人心中有规范与法律并自动将其纳入到个人行为而达至自治,因此,积极自由是可以达至完美社会秩序的。纵观以上几种论述,不难看出,各种自由的定义都有一个基本假设,即存在一种无拘无束的、无限的自由。
自由主义与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基本的要素大约含括:1、不受国家权力支配的自由社团;2、整个社会能够通过那些不受制于国家权力支配的社团来建构自身并协调其行为;3、补充第二点,这些社团能够有效影响或决定国家政策的方向。市民社会的最初含义包含着市场与秩序的意思,它是应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的兴起与壮大而成长的,并在理论研究上日益兴盛,黑格尔、马克思等都对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有过论述。由此不难明白,市民社会是在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土壤中发育成长的,之后日益演进成了自由主义的理论旗帜。
自由主义与民主政体。亚里士多德在关于政体的论述中提及到了民主政体,当时对我的启发是大范围实行“民主”不但需要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他们得有相应的认识能力去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领导人或者治理制度,也或许,民众可以是愚昧的,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去做选择,但是这个时候需要强大的领导人或者领导集团,否则只会是众口难调一团乱麻。我想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民主也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用热情洋溢的笔调描述了美国公民在参与国家管理和集体事务时的热心与有序,极大地肯定了民主社会的社会民情,但是也指出了民主可能产生的拉平化趋势,精英被削弱以及多数人的暴政等问题。关于民主可能产生的问题,在《欧洲自由主义史》中,拉吉罗明确指出,民主可能导致将巨大权力集中于往往是虚构的多数的手中,是真正的暴君统治,并且说民主的罪恶不是数量的胜利,而是坏的质量的胜利。如此看来,我以上所讲民主的高低层次之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也正因此,才产生了自由人的民主政体的支持者,他们的目标是“逐渐向民众灌输一种自主意识,促进自发联合与合作的精神,结束他们乌合之众的状态,并通过地方自治多样而独立的形式,为国家的自治开辟道路”。其实,民主是对人的权利的承认,是对人的理性的承认,但是,民主也并不是像多数支持者幻想的那样有百利而无一害。对待任何一种政治态度,都应当慎重。

3、对公权力的运用:
洛克说,“我认为政治权力就是为了确认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有关死刑及各种较轻刑罚的法律的权利,以及为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免受外来侵犯而使用共同体力量的权力,而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公众福利”。柏拉图说要让不爱权力的人掌权。亚里士多德认为,“依绝对公正的原则来判断,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统治者们的利益的政体就都是错误的政体或正宗政体的变态”,这类变态政体都是专制的。而且,“世上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区分,这不仅事属必须,实际上也是有利益的;有些人在诞生时就注定将是被统治者,另外一些人则注定将是统治者。”但他却明确反对柏拉图所谓的“铜铁”“金银”集团之说。以上几个说法告诉我们,对公权力的应用应当是为全体成员服务的,但是一旦公权力产生并被运用在实际生活便会产生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问题。其实,这也就是政治学所要探讨的真正核心。
关于“法”。孟德斯鸠认为“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是存在物彼此之间联系”,并且将法分为自然法、神为法和人为法三种。当权者对民众的统治一样需要因循这样的必然性,他曾说“治理人类不要用极端的方法,我们对于自然所给与我们领导人类的手段,应当谨慎地使用”。孟德斯鸠把整体分为共和政体(包括民主政治和贵族政治)、君主政体(靠法律治理而非靠君主个人意志统治)和专制整体(依靠君主专制实行治理)。这些整体的名称在亚里士多德等学者的著作中都曾出现,但是孟德斯鸠对政体的划分依据已经从治理的外在形式转向权力运行的方式,即权力依靠什么样的法律实行治理。通过这样的阅读,我理解到了权力不仅是法律的制定方,而且权力的最初合法性也是来源于“法”的,当然这个法在西方的理解应该是最初的自然法吧。法律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之一,而权力的运作时时刻刻也在把法律作为一种手段,唯有二者的良性循环方能使社会良性运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邓正来、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
曼库尔•库尔森.国家兴衰的探源
曼库尔•库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
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关于书的内容,这次想简单写一些对两个问题的零碎思考,一个是国家与市民社会,另一个是民主。
    关于国家与社会:
总结了上学期阅读政治哲学的内容与感受,发现了政治学中几个基本的关键词,如国家、政体、民主、自由等,所以,这个学期对政治学的阅读打算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来做。在恩格斯的《家、私、国》中,我明白了从家庭的演变至今基本长期稳定成型,以及与之伴随的私有制的产生并不断发展演化,最终促成了国家的产生。这样一来,国家便只是为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事务应运而生的管理机器,这才是国家不变的本质。至于国家为谁服务,那还要看各国的政体如何定位,以及国家实施的政策出发点实际是在为哪个阶级或者阶层服务,才可定论。
    我之所以关注“国家与社会”这一对关系,是因为从来不知道国家与社会为何还有分界,竟不知这二者如何之不同,阅毕邓正来与亚历山大合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一书,方才明白:这二者根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民社会其实是在市场经济兴起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概念,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产物,也一直是倡导自由、反对国家专制的旗帜。关于市民社会的研究虽然众多,但是如何精确定义市民社会至今未见共识,其基本的要素大约含括:1、不受国家权力支配的自由社团;2、整个社会能够通过那些不受制于国家权力支配的社团来建构自身并协调其行为;3、补充第二点,这些社团能够有效影响或决定国家政策的方向。若作如是观,则中国社会根本不存在市民社会或者根本没有稳定成型的这一个部分,西方关于中国清末汉口等地研究发现,中国曾出现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类似于西方市民社会的形态,但是,纵观中国传统历史,商业的发达总是不长久,不稳定,商人社会地位不高是普遍事实。在这样的传统背景下,用中国眼光审视西方“市民社会”的概念是必要的,尽管倡导社会自治,减轻政府负担,让社会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如今倡导“小国家、大社会”也已成流行,但是中国毕竟不同于西方,也不能完全照搬这个概念入驻中国,因此,探讨在中国如何形成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关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国家利益的问题,撇开外交上讲的国家利益,我觉得这个词中的“国家”应该是共同安全之义。社会学中讲社会有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关于国家,我觉得也可以这样看待。生活于某一国家之内的人群,共同安全是基本需求,然后才有其他的公共需求,那么,如此而言,只有国家政策能够服务全体居民之时,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国家。倘若,某一阶级借国家之手而为自身谋利,便不是真正的国家,但是,国家一经成立便脱离了其原始意义,往往成为阶级利益的代表,于是,才会有种种社会冲突。若某一阶层或某一群体起而反抗,要求自由、要求自治,便形成了一种与国家对抗但其实又不能脱离国家保护的力量,市民社会其实不就是这样一个性质的东西吗?良性的国家—社会关系,既可约束国家过分集权干涉社会生活保证社会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又能促进国家本身的稳定与文明的发展。专制与无政府状态,都是国家—社会关系的变态形式。
    关于民主的思考,是在阅读《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受到的一些启发。民主,其实是一种社会管理方式,它强调的是居于某一国家的人群能够参与到国家决策中去。这一方式的正面影响在于,政策能够高度回应社会需求,居民在这一参与过程中,也培养了自身对问题的自决能力,提高了对国家的认同感。而民主也有其弊端,如高层权力软弱,“多数”权威过大,少数易于被孤立,过分的拉平化导致精英难以产生等,这些问题在美国都有明显表现。难得是,托克维尔以颇具文学意味儿的笔调对美国社会情况的全貌做了详细描述,虽然各章之间的逻辑未必完全连贯,但却能给人一个全景图。这个全景图未必处处清晰,但却能给人带来一种很强烈的感受。最精彩的是,他对美国与俄国对未来世界的影响的准确预测,让人不得不佩服。



本月书目: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
《1984》
尼可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
柏拉图:《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社会契约论》

  内容简要:
  1、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是上个月没有来得及读的书,讲的是汉、唐、宋、明、清五朝的政治、经济和人事等制度。开篇钱穆先生即已指出,“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这是钱穆先生的一贯主张,即在历史的实际情形中描画、评判历史而非以我们这些已受了当代影响的人的意见作为历史的判定标准。这本的内容是难以用一个线条串起来的,仅说引起自己思考的部分吧。 
  明朝以后废除了丞相,从此中国无丞相。丞相是负责行政的,是政府的官,考虑的是社会的利益,这与皇帝的立场不同,皇帝是代表国家的。相权可以制衡皇权。皇帝究竟还只是一家的世袭,不可能代代皇帝都如开国之君一样勇武且大智,所以,设置丞相既可以帮助皇帝料理国政,亦可防止皇帝由于年龄过幼或者一世昏庸而断送了“自家江山”,同时,用于皇帝世袭而丞相并不世袭,因此更加可以发挥这个作用。悉数政事均得丞相过问,然后呈于皇帝,但是二者都仍得按当朝律例行事,不得徇私,丞相可以监督皇帝,而且,丞相多有体察民间疾苦的经历,自身的文化修养亦相当高,所以,如此重臣的存在对于一个朝代的政治清明与否是极其重要的。但是,自明朝朱元璋取消了丞相的设置,一切国家大事均由皇帝一人料理,这非得要皇帝有过人之精力与智慧不可,开国之主多是打仗出身,身体精力尚可,但是后代皇帝多养在深宫,不知民间事,不得身心历练,难以承担如此重任是自然的。钱穆先生一直认为取消丞相,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退步。
  以上描述,引发了我一个思考,中国的相权与皇权的制衡,是在竭力遏制在权力过分集中的情况下如运用不当而带来的万恶之果,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古代社会已经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立与制衡。丞相是要监督皇帝的,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一朝君主一朝臣,丞相要“忠”于皇帝是前提,所以,丞相和皇帝的出发点其实是一样的,即维持一家江山;二是,丞相自身的修养和对权力运用的出发点(是为皇帝保江山治天下还是贪图一己私利)对于这一体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很重要。总之,天下仍然是君主的天下,如果好的君主制定了好的制度,重用好的大臣,便是一朝清明;反之,即便是忠心耿耿的臣子加上好的制度,如若是一朝昏君,也只能是延缓朝代没落的命运而已。社会要实现自身的良好发育,并在制度中有自己的利益发声者,这样或许才可以实现与国家互动,制衡。我一直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没有社会与国家分立之说的,民间社会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表者或者代表不力,一旦朝代危亡,民间社会随即倾覆。
  2、乔治•奥威尔的两本书,都是讽刺政治专制的小说,很易读但是却异常压抑。《1984》得到了一个评价,说是世界上多一个人知道乔治•奥威尔,就多一个人知道自由。自由与专制是完全相对的吗?这一对关系,或者说对于“专制”和“自由”各自的理解,都需要多比对、多体悟方才会形成自己的见解。
  3、《君主论》,一本恶名远扬的书,但是,阅读之后,并不是这样的感觉。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它提出的异于以往的伦理观念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作者提出了一套迥异于一般民众的君主行为伦理,诸如君主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不守信用,君主也不能一味显示自己的仁慈与慷慨。一句话,马基雅维利理想中的君主是狮子与狐狸的结合体,那是勇武与狡猾的结合。在积贫积弱的意大利危亡之时,马基雅维利提出这样的君主之道,以图国强民富,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政治伦理,是一门大学问,它是一种工具,究竟是只表现良善的一面还是让公众畏与爱并存,这要结合社会传统与具体国情。
  4、古希腊的政治学。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的主流政治学,其载体是城邦,其目标是至善和美好的生活,这在《理想国》和《政治学》中体现出了一致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从什么是非正义说起,并列举了一些伪“正义观”,如欠债还债就是正义,如帮助朋友损害敌人就是正义,如强者的利益就是正义,柏拉图一一予以驳斥。柏拉图认为,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在这一段阅读中,觉得他是在诡辩,他可以用一事物的功能去论述正义的问题?!
柏拉图认为,构建理想城邦需要四种品质,勇敢(即保持,保持对法律的信念与遵守)、节制(一种好秩序或者是对欲望的控制)、正义(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他人的事)和智慧(统治者实现良好治理的必备知识),这四者中,除了智慧是对统治者而言的,其他的三项都是涉及对民众教育的,也是形成良好秩序的必备条件。
  在柏拉图那里,不太让人看到博爱。在他看来,人是天生有区别的,有些人是金银铸就,他们天生就是统治者,有些人是铜铁集团的分子,只能被统治。这种天赋观,遭到了亚里士多德的明确反对,他认为柏拉图的这一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柏拉图主张妇孺公有和优生优育,听来美好的想法,但是阅读过程中感受却并不怎么美好,这其中充满歧视。亚氏认为,这也是不可行的。比如,孩子公有,每个人可能都有一千个孩子,这其实会造成亲情与责任的淡漠,是不利于城邦生活的。
  柏拉图区分了四种政治体制,即王制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整体和民主政体,优劣排序亦如此。关于政体的问题,亚氏在《政治学》中也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论述,并且亚氏对各种政体做了其变种的论述,这是对柏拉图学说的丰富吧。柏拉图的结论是,哲学王的统治是最好的,原因是哲学家既有对世界的丰富知识又不爱权力,拥有知识可以保证制定符合事物本原的治理制度,不爱权力保证了哲学家不会对权力滥用,可谓一举两得,深入要害。但现实的政治总没有这么美好,仅凭文化资本,想要在政治中有所作为是不那么容易的。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有着更多更丰富的内容,它涉及家政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内容。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将整体划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其依据是根据权力的运作与法律的关系,这一点是区别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的划分的,这也就是说孟德斯鸠的关注点已经从传统的对权力归属问题的研究转向了现代权力运作模式的研究了。教材里说这是孟德斯鸠最具原创性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法是孟德斯鸠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点,但是“法”的涵义到处出现,甚至有时候让人不太容易搞懂“法”的情境涵义是什么了。所谓“法”就是事物性质所产生的必然联系,根据此他将法分为自然法、人为法和神为法,人为法要符合自然规律,此时的法显然又已经是作为法律制度之法了。所以,在我看来,《论法的精神》这本书最想要表达的观点应该是,遵循自然规律制定法律,以此实现对社会的良性治理。这也是整个理论的基本预设。基本含义搞明白以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细节的问题反而不太好讲,毕竟政治学的问题还是比较陌生的,知识基础还是要再加强积累才能明白细节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读了这么一段时间的政治学,有这么几个感受:
  1、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政治体制是最重要的一块儿、对政治伦理的研究、法治还是人治、政治的目的等,教材比我的感受讲的清楚多了,但是只看教材,却过目就忘;
  2、权力的运用与限制,是那么复杂,所以,《理想国》的设想终究停留在书本中,因为现实中的政治更加复杂,但是,阅读能带给我们审视现实政治的锐利眼光;
  3、凡一政治制度必是有相应的条件的。比如民主制度,常听加玉同志说起“民主不一定是最好的但一定不是最坏的”,这是他非常认同的观念,但是,民主,是一个充满可探讨空间的词汇,比如。“民”的界定,雅典是追求民主,但是并不是所有雅典人都是“公民”,甚至大多数不是“公民”,这就告诉我们,民主是在有限范围内实行的;再比如“主”如何界定,拥有哪些权力才可以算是参与了国家治理,这同样是有区别的,综上,民主是需要界定的,大范围实行“民主”不但需要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他们得有那个认识能力去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领导人或者治理制度,也或许,民众可以是愚昧的,只局限于自己的利益去做选择,但是这个时候需要强大的领导人或者领导集团,否则只会是众口难调一团乱麻。我想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民主也是有高低层次之分的。若如此,只能说明,民主比想象中的要复杂的多,对待民主需理性,对待任何一项政治选择要理性。
                                                                                                                                                                                                                                                                                                                                                   






本月书目:
《西方哲学史》(下册) 梯利;
《中国文化精神》 钱穆;
《中国史学名著》 钱穆;
《国史大纲》(上、下册) 钱穆;
《政治哲学导论》杰弗里•托马斯;
《利维坦》 霍布斯;
《政府论》 约翰•洛克

  读书内容:
  钱穆先生的几本书读完以后,发现很难做一总结,总有疏漏之处而且每一点似乎都可以说很多但又不知道如何说起,想必这是不是也能算中国文化的一种特色呢?它从来不想西方学术一样,有板有眼,逻辑缜密,表达讲究条理。中国人的东西浑然一团,就像钱穆先生讲,中国文化的传统在哪里?在中国人身上,每一个国人身上,一个国人的完整人生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这样的答案岂是西方学术式的么?而且,我觉得很多时候中国文化只能意会却难以言传,比如,中国人讲“微言大义”,可能这一句“微言”就足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去感悟方能深知其意涵。叔孙豹讲“立德、立功、立言”乃人生三不朽,这也是一句“微言”,但足够使叔孙豹名留青史,也足够后世人用一辈子的人生去感悟。
钱穆先生讲,中国文化整体体现是具有完整性的,是具有调和精神而非激起冲突的,是立于家与国之上的,是以“士”的精神为担当的(稍后细述)。在我看来,中国人身上可以体现这么几个明显的特点:1)现实主义,也可以叫现世主义,凡事讲究致用,学术亦不例外,中国的人生意义在于光宗耀祖或大处则讲治国平天下了,但是都是现世可见的目标;2)尊卑秩序、身份意识突出,我们跟别人讲身份,同样,别人也跟我们讲身份,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朝廷,现在社会也仍然如此;3)中国人不追求张扬,贤者真谦逊,虚怀若谷,不贤者尔虞我诈、暗狠斗勇;4)中国人吃苦耐劳,人生意义又超脱于一时一世,这看起来与第一点是矛盾的,其实不然,中国人的现世其实都是为了超越这一世的目的,比如光宗耀祖,这是一个看得见的目标但又是从家族角度出发,超越自己这一辈的事儿;5)有规则但又有“规矩都是人定的”,规矩不能大过人的利益,法治是人治的辅助,就近代以前的历史看来,大抵如此,贤明皇帝与忠贤重臣是百姓的福气,否则,规矩随着皇帝变,越来越不为民福利着想。现代社会已经迥然异于传统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已经越来越淡化,比如现代人讲究个性张扬,这就绝不是传统文化的要求,但是,每个中国人的血脉里到底是流淌着中国文化的基因的,所以,若能认清中国文化之本质,又能利用现代社会之种种便利,二者结合,中国的强大便是指日可待了。这条路,究竟还是任重而道远。
  具体内容以《国史大纲》讲吧。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混融一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形态,混记于史书,文学、史学不分家,即言文学是历史的记载、史学亦带有文学样式的痕迹。纵观遗留的古书,便以文、史最多。但是,我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政治为主导的社会。政治清明,则学术兴盛(如北宋,当然也有例外,如唐、元)、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发展;政治动荡,则学术隐于山林草野(如宋末、元末),民不聊生,火热水深,社会形势一片混乱。我主要写两点感受:第一个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学术与政治,第二个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阶层流动,以及阅读之后留下的问题。
  学术与政治。西周兴盛而后衰,春秋战国,诸侯封国、割据混战,但学术思想兴盛,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政治混乱而学术兴起的情况。百家争鸣,学说各异,但终究是围绕着社会治理来的,非专为学术而学术。孔子提倡周礼,其实是维护贵族统治、讲尊卑秩序的一套,但儒家学说温和中庸,仁爱之说,便追求推己及人,求人际相处之道亦教导统治者以民为本,仁爱乃治理精神之根本;墨家非礼乐、讲兼爱、倡非攻,乃由于墨子出身社会底层,痛恨贵族奢靡而百姓疾苦,墨子提倡薄葬,其实是不愿意为了死人而剥夺活人的福利;法家尊法度,以之为社会治理之准绳,更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中国学术思想以政治经世为理想的传统,怕是也由此开启吧。自此以后,秦统六国,兴大业,但疾速而亡,汉朝由平民政府兴起,但终究走上了儒士治国的道路。儒家思想讲尊卑、推仁义,适合为统治者所用,经董仲舒“天人合一”改造后,提倡礼乐教化(有教化而有秩序,而明生活之意义),让禅变法(王莽受权便是此例,当时王莽位高而望重,是典型的大儒。钱穆先生认为,王莽的失败就是一个儒生纸上谈兵的例子),由此儒家学说得以在中国社会成为正统思想。北宋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变法,也是儒生治国的例子。政治一旦成型运作,必然需要一套学说来统一思想,维持统治,而中国学术正是经世致用为终极目标的。《尚书》是中国可考的最古老的一部史书,孔子从尚书而推周礼,后世儒生均修此书,但《尚书》本身就是记载王朝统治的一部史书,中国的正统学术思想正是由此发端,所以,在传统中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极其微妙,即便是武臣治国,民间学术也不曾中断,一旦有条件,便又成为经世治理的担纲者,这是不变的史实。因此,中国的学术思想从来不想韦伯提倡的那样,讲坛上不讲政治理想。它从诞生起就是以服务社会治理为目标的。人生意义也已经在家国之间,在修齐治平的理想中找到了寄托。“士的精神”就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代表的,这样的担纲精神从来就是围绕着天下治理来的。
  中国传统社会的阶层互动是值得我们现在借鉴的。如唐初的以科举考试和府兵制为主的多渠道政权开放途径,汉代的察举制,都是极好的例子。在唐初,百姓中有身强体壮者可入府兵,若再有智识者,便可层层拔擢;有天赋优异者,可在农闲时修习经书,通过科考入仕,完成社会阶层流动。这样开放的政权,既有利于统治者的维续,因为寒门出身的官员往往比较容易做到体察百姓疾苦,以维持政治的清明,提高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同时,这样又给了普通百姓实现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愿望的机会,人总是愿意活在希望中的,这样极大降低了社会维稳的成本。这样的做法,使得社会结构极具弹性,象征资源、经济资源、组织资源等的分配机会可以相对均等,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中国文化里,这样就极其容易稳定人心,这便极大地避免了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带来的社会动荡。历代王朝走到末年,就演变成资源占有极其不均的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从来就是底层极其庞大,因此,良好的社会流动机制越发重要了。
  中国社会结构从来就有“士、农、工、商”四大分类,商人的地位为何从来没有提升过呢?即便是唐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政治中心的地理位置可以南移,但是文化精神的中心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中国社会结构的划分也没有发生过极大的变化,还是“士、农、工、商”这样地传了下来。所以,中国社会怎么可能发育出资本主义呢?
关于中国人的人生意义。仿佛一个“经世致用”的家国理想就足够中国人的全部人生意义了,中国历经这么多朝代更迭,终究是那么一个主形态。王朝更迭,边陲缩张,除了狭义的异族统治时期,如元代,到底不是一个追求无限扩张、追求外部强大的国家,从来都是以和平、中庸、讲礼数的对外形象,对内则追求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清平治世便好。小追求者以家为范围,求得世代安稳,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大追求者以一国一天下为范围,求得天下太平便是最好了。想必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最根本所在吧。


  接下来打算阅读西方政治哲学。
《利维坦》和《政府论》对比来看,是个不错的方法。
在《利维坦》一书中,霍布斯以利维坦比喻国家,并说明要想了解国家这个“人造的人”,就必须从了解人性开始,因为国家的制造者和运作者都是人。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对人的讲解从知识层面开始的,比如感觉、想象、智慧,以此而区别于动物;然后讲到社会交往层面,如身价、权势、地位、自然法、契约等。霍布斯在“人类天性中发现,造成斗争的原因主要存在三种:第一个是竞争,第二个是猜疑,第三个是荣誉”,这三者指涉的分别是利益、对安全的追求、对荣誉的追求,这样就造成了人与人为战的自然战争状态。但是,自然法的第一条就是寻求和平、守卫和平,第二条是保卫自己,这样,人类便运用自己的理性以达成契约,以弥补自然人性中的缺陷和自然法之间的张力。人们通过订立契约,让渡出一部分权利给以一个人或者一群人为代表的主权者,由他或他们来执行这一部分权利,实现订立契约者相互的和平。于是,国家便产生了。
  在第二部分论国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利维坦其实是一个内部和平的组织。因为,一旦民众同意通过契约让渡权利给主权者,那么主权者便不再受制于契约,而拥有强大的权力,谁也不能管束他。倘若如此,岂不是没有人可以制约主权者了?确实如此。但是,主权者作为自然人也要遵守自然法,而且自然法第三条是信守契约,这不但要求民众无权管辖主权者,同时也要求主权者必须信守契约,维护授权人的和平生活。因此,利维坦其实是一个内部和平的组织。
  在霍布斯那里,国家的良性运作,关键在于主权者,从国家致弱和解体的因素中就可以看出,权力不足、主权可以分割、不受王权管制的教士们、主权者可以受制于民众、民众对于财产的绝对占有,这些都是导致国家残弱或者解体的重大因素,但是,这些因素都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削弱主权者的权力,这是不义的。臣民的自由只存在于法律没有规定到的地方,不管在什么类型的国家都是这样。
在本书的第三部分里,霍布斯试图从宗教教义中寻找君权合法性的依据,不过,我没有太看懂。
  《政府论》。有作者说,洛克的思想极大地受到霍布斯的影响,但二者的最终结论并不一致。在我看来,二者确实有殊途同归的地方。《政府论》的上篇,整个儿的都是在反对菲尔默伯爵的君权神授学说。洛克一一表明,亚当并不能利用父亲的身份和上帝的赐予而享有对世界的统治权,即使亚当有此权,亚当的儿子们也不能合法继承这一权力(因为儿子们并没有父亲的身份),即使亚当真的有继承者,那也不知道那个唯一的合法继承者是谁。所以,菲尔默伯爵的学说是不成立的,在这样的情况,洛克开始了自己对政治权力的论述。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自燃物品极其丰富,人们可以凭借劳动而实现对一物的占有权,人天生平等、自由,且自有理性,不过孩子的理性需要父母的教导才能学会运用,人们遵守自然法,并且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都可以成为自然法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洛克描述的自然状态,是令人羡慕的。但是,也具有极大的缺陷,这缺陷有三:没有一部公认的法律来约束人性中邪恶自私的一面,没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公正的法律执行者;没有支持执行自然法的强有力的后盾力量,因此,人们才运用自己的理性来组成政治社会。政府和国家的目的是公共福利。
  在洛克这里,人性也并非尽善的,人们组织起来也是出于自我保护的,而在霍布斯那里,人性也非尽恶的,人们通过契约组成社会也是出于寻求和平的,这样,洛克与霍布斯在这一点是殊途同归的,是共同反对神权的。不同的是,在洛克看来,政治社会的良性运转,靠的是法律制度。法律不是为了限制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自由。洛克认为,社会是凌驾于政府之上的,社会始终保留最高权力,政府对社会负责。关于政府,洛克是主张分权的,他将权力分为立法权、执法权和对外权。

  阅读感受:
  中西写作方式的差异是巨大的;
  阅读一个新学科,可能内容都已经读出来了,但是自己并不知道这些内容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学科意义。所以,寻找适当的教材和二手文献是必要的。





本月书目: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
《不正常的人》
《疯癫与文明》
《生命政治的诞生》(节选)
《性经验史》
詹姆斯•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
亚历克斯•英克尔斯:《社会学是什么》
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
陈勋武:《哈贝马斯评传》
雨果:《巴黎圣母院》

内容总结如下:
福柯:肉体是权力的载体——身体政治学
惩罚带给肉体痛苦,通过痛苦的场面向社会大众展示君主权力的不可侵犯性,民众的参与是尤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不是表明民众的无意识地自愿地接受着规训?)。于是,肉体成了权力展示的工具,也是规训的对象。监视,暗处的监视(即被监视者不能看到监视者在监视者自己,但是监视者自己却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是在监视),都是规训的手段;登记造册存档,这些工作同样也都将无名者纳入了权力的视野,这是极其不同于以往的历史的,在过去,可并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被记入历史的。手段越来越人性化,这就是现代社会的“温和”的“统治”。
疯癫——理性时代的疯癫史。从最初的漂泊流放到疯人院的建立,对待精神病障碍者的态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甚至还有一些医生试验者如何解放这些不正常的人们。但是,疯癫者并不能摆脱被人掌控的命运。理性与非理性只是隔壁的邻居。正如福柯所描述的,那些“疯癫者”其实也是有意识的,尤其是他们在间歇性清醒或者恢复之后,他们承认自己“疯癫”。但是,福柯又发问,当真如此吗?其实不然。我觉得,在福柯看来,疯癫者其实是最接近人类的自然本性的,符合本能需求的追求难道就不是理性吗?如此,果然是“疯癫”是被建构的,理性其实一直都在。人们对待疯癫者的态度越来越好,越来越温和,但是这遮掩不了本质,社会给他们贴上“疯癫”的标签,对人分类,继续实施者强者的“统治”。
不正常的人,我认为反应的是同一个主旨。
福柯的研究是对当下社会秩序、权力运行的反抗。写到现在终于明白福柯为什么总去研究这些边缘群体,这些“非主流”存在的原因是因为“主流”的存在。福柯是在批判,但是,如果从潜功能的视角去解读一下,是不是对这位后现代旗手的讽刺呢?正是批判证明了“主流”的强大,因着这批判再次肯定了“主流”秩序的存在。
话虽如此,福柯的研究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生活的新眼光——身体政治学。《读书汇》上曾经刊载一篇文章,说的就是这个,例子举得也很强大。女性乐于被欣赏而打扮自己,但其实这根本就是观众,也即男性的眼光塑造的结果,是男权社会的体现。福柯讲的权力体现于身体。但其实,我觉得,权力说到底还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或者说是,少数人利用了多数人去厘定社会秩序,是强者、占优势地位的人对于弱者、处于劣势地位的人的统治。这句话的适用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描述国家之间的地位关系,可是运用于社会整体中,可以描画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弱者永远处于“被建构”的地位,与他们相联的是“被贴标签”和“服从”。
这样讲是不是把福柯思想的原创性都削弱了呢??
哈贝马斯:
读到《交往行为理论》实在读不下去了,原因是难以理解,太哲学了好像,而且哈贝马斯对以往社会学行为理论的整合很新奇,解读视角特别新。接着二手文献,《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合法化危机》总算还是能看下去,稍微有些理解。具体的内容不想写了。国家与社会,关于这对关系的书还没有怎么看过,或者是思考还没有到过这个地方,也是接下来可以试着努力的一个方向。

本月读书感受:
1、    跟着感觉走,读书最有效。就是说,顺着自己的思考方向或者兴趣方向走,这样去读书往往是最效率的,也是最能激发思考的;
2、    列好计划。现在觉得,不管是每个月读书还是长期读书,心里还是有个基本的腹稿计划比较好。这样,既不让自己偷懒,也不会冒进,节奏比较有规律。
3、    时间很紧。一个学期过了大半,真是太快了。
接下来想读一个西方哲学史,因为社会学的东西读到现在,发现系统地了解一下哲学思想史是很有必要的了,或许能解开不少疑惑。觉得应该对社会学做一个必要的梳理,月下旬想着这个工作呢,但是想法在脑里转了一圈儿,却还没有落到实处……比起哈贝马斯的勤奋自学,是该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了……





2012年9月读书汇报

本月书目:
皮埃尔•布迪厄:《国家精英》
皮埃尔•布迪厄:《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皮埃尔•布迪厄:《单身者舞会》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

本月的读数量很少,但还是先做内容的描述与相关思考,再写感受吧。

接续上个学期读布迪厄,完成报告之后,开始正式阅读,初期感觉很不错,以《国家精英》为例,当时阅读完写了一些总体的体会。这是一本结合经验研究的著作,描述的是名牌大学在高等教育这个场域里结构位置的变化,从一度的高高在上甚至能成为学生一生道路顺畅宽广的保证到受到后起之秀但其实文化资本极其可怜的高校(如国家高等商科、国家行政学院等)的严重竞争。其实质,是资产阶级对于学业称号这一符号资本的渴求在求取的道路上遇到了困难,于是通过自发建立一些高校而取得学业完满的一条迂回之路。布迪厄找到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资产阶级的迅速崛起以及与权力相结合的结果。
名牌大学的学生的出身,也是各种资本“继承”的集中体现,比如,工人阶级出身的孩子在学生比例中占极少,而社会高层出身的学生则其实是大多数。学生们通过名牌大学的“镀金”保证了其以后的宽广的人生道路从而有能力“再生产”出各种资本。这样,高等教育其实是统治阶级对社会不公平的掩盖,并且保证了这种不公平的充分延续。这一思想,在《再生产》中充分地展现了出来。
《单身着舞会》是一步很好的著作,有理论有经验,可以结合着加深理解,也是能较充分展现布迪厄整个理论体系的作品。
其实,布迪厄的结构再生产观点也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资本靠继承,进而培养了不同主体的不同“惯习”,主体因此而选择不同的行为“策略”,并在各自的生活中展现出来,也就是在“实践”中充分体现行动者的主观性和理性选择,结果就是,完成社会整体中阶级的再生产。布迪厄的苦心是,他为了避免使自己陷入客观主义立场,特地考虑了人的主观性,在其理论体系中加入了“策略”概念分析,但其实,并没有在根本上给“策略”、给人的主体性一个恰当的位置。“策略”是“惯习”的表现或者说由“惯习”决定,但是“惯习”作为行动者“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是由社会化养成的,也就是社会所给予的,是客观环境对主体的塑造,由此,在布迪厄那里,主体性的发挥还只不过客体的表现形式而已。但是,作为对传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来讲,在全面性上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吉登斯:
再仔细读完《社会的构成》,忽然觉得吉登斯索然无味了。他定义了很多概念,比如“实践意识”、“制度化实践”、“制约性”、“日常”、“区域化”、“场所”、“社会”、“系统”、“世界时间”、“结构化”、“结构性原则”、“反思性”、“意外后果”……不一而足。这里还是要列举几个关键的概念,结构:结构化理论中的‘结构’,指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里反复涉及到的规则与资源;结构性原则:指的是各个社会或社会总体在结构上的一般特性;行动者:指的是作为整体存在的人类主体,定位在活生生的有机体肉身性的具体时空之中;实践意识:指的是行动者在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中,无需明言就知道如何“进行”的那些意识,对于这些意识,行动者并不能给出直接的话语表达;反思性:我们应该把‘反思性’理解为持续发生的社会生活流受到监控的特征,而不仅仅是‘自我意识’;能动作用:不仅仅是指人们在做事情时所具有的意图,而且首先指他们做这些事的能力。
其实,只要能充分理解了以上几个概念,吉登斯的理论就不难理解了。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中,借用了大量的原有知识,如常人方法学理论、符号互动论、精神分析理论、时间地理学、布劳的学说等,以及还有涉及到的现象学部分知识等。他似乎愿意把有关联的社会科学都融汇在一起,仿佛这才是完整的体现社会完整性的科学。其实,他借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表达人类作为行动者具有能动性,并且在“世界时间”内体现出“结构性原则”,描述社会变迁。这大约是与其目标有关的。
总体来讲,在吉登斯那里,结构不像以往被描述的那样只有“制约性”,而且兼具“使动性”,即促使人们行动的力量。因此,如王铭铭所言,人们在受制约中生产着制约自己的结构。这是吉登斯试图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立场的表现,这也是本书的一条最主要的思路。其次,吉登斯也试图超越微观与宏观的对立。这也是他为什么不满足微观社会学、个体主义心理学分析而引入地理学、世界时间等知识的原因。吉登斯说,行动者应该是全体人类,并且行动者具有强大的认知能力,不仅认识到行动的有利条件而且能明白他自身所受的制约,主要是结构性制约,但是,行动往往造成意外后果,恰恰意外后果是社会结构再生产的动力。这句话也基本上可以概括结构化理论的主要意思。但是这样把结构在生产归因于偶然性,似乎这个支点太无力了吧。

吉登斯与布迪厄:
二者的差异,从以上不难看出了,而且,大家惯例做二者的不同之处的比较,这里也不再重复了。
主要看二者的相似:
意图的相似:
这就是说二者都试图打破西方思想传统遗留下来的主、客观主义的对立这一局面。布迪厄在顺延结构主义思想一贯强调客体主义立场的同时,加入了对行动者主观性的描述;吉登斯可以算作一个集成者,借鉴了很多流派,但其实自己的思想观点是人类的主观性的发挥是推动社会进步、结构变迁的最终动力,当然,主观性的发挥不是天马行空一般的,而是受着现时环境的制约的,也即结构性制约的,而且不止于此,结构性的力量还扮演了部分推动者的角色。如果,这样讲,吉登斯做的似乎比布迪厄更圆满一点。
但是,不要忘了,吉登斯是带着主客二元对立的思想前提去弥补这个鸿沟的,而布迪厄虽然也承认自己是试图超越,但是,却没有明显的先在预设,而只管去解释人类行动了,如此看来,是不是布迪厄的理论更接近现实一些呢?
共同的对实践的关注:
在布迪厄那里,“实践”是整个理论体系的中心概念,“场域”为实践提供一个域,就像一个游戏的地方,“策略”是处在实践中的人们所采取的种种理性选择,“资本”是在场域中斗争的武器,而斗争本身也就是各种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形式而已。如此说来,实践是最终的集中体现。
吉登斯赋予实践的地位与布迪厄稍有不同,在结构化理论中,实践是个中间环节。结构和行动者处在两端,实践作为中间环间,行动者借助共有知识(类比于手头库存知识)具有强大的实践意识,自身体现着结构的投影而又不停运用自身的主观性去创造着新的结构性特性。
原创性的比较:
个人觉得布迪厄的理论更圆润一些,对现实更贴近,理论本身更能做到逻辑自洽一些。吉登斯,他提出了很多概念,看起来很是繁杂,整本书看起来就不那么清晰流畅,而且,概念之间差别太大,从“日常”一下到了“世界时间”,关键是这样的两个概念之间没有什么过度,只是作为两个层面的不同描述而已。整体而论,我觉得阅读吉登斯不管是圆润性还是原创性都不如阅读布迪厄那样来的相对爽快!

个人的观点[/color其实,我觉得关于结构和行动的讨论,根本指涉都是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我想大概说一些自己阅读中的思考。
不管社会是由个人组成还是说家庭才是社会的细胞,都无所谓,归根于还是先得有个人才有组成社会的可能。如果没有社会,个人或许还是可以存在的,不管时限有多长,生存状态又如何,但是,如果没有个人,试问社会何所成?如此,个人的根本地位更无可动摇一些。就像要区分A和B两者哪个的地位更具根本性,要看谁依赖于谁,谁的独立性更强,设若A必须依赖于B,而B具有独立存在的可能性,那么B的地位应该更根本一些。人是具有能动性的,是有创造性的。
但是人由群居组成群体,就会如涂尔干所言,产生“集体意志”,集体意志是强大的,是具有自己独立运作的能力的,是个人几乎不可抗衡的,正如制度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独立运行的惯性一样。人是群居动物,现实中,个人和群体、社会相伴而生,个体行动者接受社会化并代代传承,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微弱的个人受着社会制度的制约,但是,究其根本,制度总是在不断改革,那些不再适合社会现实的制度渐渐被人类(人类是在整体层面讲述的概念)抛弃。
总之,个人可以被认为是带着社会的烙印生活在社会之中,但是,就人类整体或者某一特定群体而言,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是社会进步的保证。涂尔干认为集体意志是不可战胜的,其实是指,个人与集体抗争似乎总是无效的,突出的是“集体”这个衍生的东西的特性与强大;吉登斯定义行动者不是定义在个体身上而是定义在了人类主体之上,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地方。写到这里突然明白,社会是在“整体”这个层次上被谈论的,所以,吉登斯给出的行动者的定义才是可以与之相对应的,因为,只有整体对整体才有被谈论的意义。个体是组成社会的部分,部分与整体其实是不能被笼统的谈论的。如此,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类比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究竟是整体决定部分还是部分决定整体,或者说,究竟该如何认识部分与整体尤其是个人与社会这样一对很特别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为个人这个部分具有自身能动性,所以还有不同于其他的一般情况),便成了永恒的话题。突然明白为什么决定论与个人主义的对立会如此持续地被讨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部分与整体不可分离,确实极其高明。但是,要想用社会学的理论完整圆满的阐述这二者的关系,确实不易,吉登斯和布迪厄的例子也证明了这一点。写道这里,忽然觉得吉登斯的理论更具根本性一些,而布迪厄的出彩之处在于,把现实描画的更淋漓尽致一些。

关于《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定义的行动者是在个体层面定义的。他从社会行动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思想传统,提出了社会秩序的问题,并且解剖了马歇尔、帕累托、涂尔干和韦伯四人的思想学说,分析了各自的长处与不足,他认为以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思想为代表的客体主义一派忽视了社会行动中的“非规范性”因素,即价值因素的一部分,如帕累托所讲的剩余物和衍生物,而解释主义在强调理解的同时,却忽视了社会行动中涉及的“规范”因素。帕氏提出的“唯意志社会行动理论”结合了二者的优势,结合了主客观因素,包含了行动者、手段和条件、规范和目的共四个要素。其实,帕氏是以单位行动为起点,试图对社会秩序如何达成进行完整的分析。(具体怎么表述,还有待琢磨)
选择《共同体与社会》这本书,本来意图是想了解个人究竟如何组织起来形成集体,达成了什么样的组织样态,以了解个人与社会究竟是什么关系的,但其实这本书的论述和最初的设想根本不是一回事。这本书从个体心理学分析入手来讲的,意志中本性的部分,如中意、习惯等,决定了共同体这一结合体的性质,是温情脉脉,是感性的;而意志中理性的一部分,如算计,决定了社会这一结合体的性质,是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利益取向的。但是,我有很多很多不明白的地方,滕尼斯没有给“意志”作一个明确的定义,其实,很多次都不怎么有定义;为什么滕尼斯对社会的分析只停留在经济层面呢?很多分析和马克思的分析如出一辙;只有两种结合体中个体的心理分析,但并没有对应的经验观察,这一点滕尼斯自己也提到了…
仔细品味一下,抛开那些不懂得地方,这本书其实就是讲的人结合成群体,其背后的精神实质是什么,这样的精神实质又导致了什么样的表现样态(如法律的不同作用)、各系统发挥的功能有何实质的不同等。

本月读书感受:
写完读书汇报发现,这个月的最大发现是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互交流真的特别重要,不仅加深理解和存留的印象,关键是特别能激发思考
具体读书的状态,阅读的时候很痛苦,最快乐的时光是阅读完整本之后的总结、体会的过程,这个过程占据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且,确实很不容易。
当时以为自己的时间安排的不算松弛,但是,一整个月看来,似乎还是不够紧张的,如果再完美些,多读两三百页还是可以做到的。在这做个自我检讨也算警记,在以后的紧张的时日里,不再浪费有限的光阴。





6月书目(又结构主义思想的梳理):
《心灵、自我与社会》 乔治•H米德
《风险社会》 乌尔里希•贝克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格奥尔格•西美尔
《货币哲学》 格奥尔格•西美尔
《宗教社会学》 格奥尔格•西美尔
《现代性的诊断》  成伯清

    《心灵、自我与社会》
    在本书中,米德认为心灵与自我来源于社会。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立场区别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关键就在于此。华生研究人的行为如何发生,基本是从生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神经反射的机理,通过行为的发生研究其背后代表的心理机制,比如微笑发生时,神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但是,米德认为,每个行为都是一组“行动流”的一个环节,通过一个行为研究它嵌套于其中的一组相关行为,进而描述该行为发生的社会性背景,以此来解释该行为。米德从最基本的“姿态”概念出发,认为当由对单纯的姿态做出本能式的反应到对“有声姿态”的可预测的反应时,姿态才具有符号的意义,前者如狗打架时依据对方调整姿势,后者如第三方对一个人传话时说“某某说过的那件事”,这个人自然知道怎么行事了。而符号是社会性的,当然,一个人的生活是不会产生符号的,符号只能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产生、继续发展或者消亡。自我和心灵是在符号的基础上形成的,当然,也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完成的。自我之所以能够分成主我和客我,也是得益于符号的应用,主我和客我的对话就是一个证明。米德被推为符号互动论的创始人,道理便也在此了。

  《风险社会》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也很给人警示的书。当现代化进行到第二阶段时,也即贝克和吉登斯、拉什等人提出的“第二现代”,人类就必须要对既往的历史以及当下的现实做出反思了。所以,现代性理论的核心,也即是反思性。风险不是毁坏,不是坏的东西,而只是一种或然性。这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现代社会的风险之所以不同于前现代社会的风险,原因就在于多了诸多的“人为不确定性”。现代化取得了诸多成果,科学技术的运用几乎要到了极致的地步,社会与自然互相交融,因此,现代社会的风险也越来越不可预测,因为现代化结束了工业社会时代由自然界引发的可预测的风险。风险社会的运作逻辑已经是风险分配逻辑,不是财富分配逻辑了,因为风险分配几乎是人人平等的。因此,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也由追求平等到追求安全。最可怕的不是风险的不可预测,而是对风险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即没有明确的风险负责方,而与此悖谬的是,相关的立法却越来越多。这就是自反性现代化的后果。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的关注点在于:社会化的形式。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产生社会化作用,并塑造了社会的形成。在齐美尔那里,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能探讨出其中的形式,即各要素如何相互作用以及这种关联产生的真是作用或者其影响因素究竟是什么。比如,首饰吸引他人的注意力,它是阶级区分的标志,但同时戴首饰的人需要艳羡者的存在,只有这样首饰才有意义;时尚也是阶级的区分,它追求个性化但是又必须具有相应的规模,否则就不能形成时尚;审慎的界限很难精确划分;感觉到羞耻是因为人觉察到了他人对自我的关注。诸如此类,各种现象背后隐藏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形式不同。
    齐美尔在探讨“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时,承认了先验的作用。他讲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存在于社会之中,又与社会形成对峙。这是由于社会化造成的,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逃离不了所有的自然本性,但是,社会化又使人融于秩序之中,因此,这是个双重性的问题。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堆砌于处女地上的各种“没人要”杂乱现象,而是在各种社会中那些由互动形成的形式。比如,穷人的形成,不是由于匮乏而是对匮乏的救济。不同的形式可以是相同的填充质料,相同的形式也可以由不同的质料填充,而形式是关键的,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货币哲学》
    阅毕《货币哲学》,最大的感触就是:货币所造成的一切变化,只源于其无特性。没有什么东西比货币更具有弹性,更无人格性,因而货币可以充当一切物物交换的等价物,甚至,当货币产生之后,当货币因其强大的手段力量而演变成目标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变了,主观文化落后于客观文化产生距离,造成文化悲剧。
为了便于交换,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代替或代表物而产生,一经产生,货币的发展便超出了人类的操控。它使得交换的空间范围变大,时间速度加快,增加了人类的交往密度和广度。并且,在各中货币使用方式中,对人们的心理作用越来越强,比如,绅士因为赊账而显示其矜持,以此来满足其心理需要。
    目的本身才是目的,但是,手段的强大力量吸引着人们将手段本身当作目的,因为,这样集中力量运用一种手段最有利于达成最终目的。所以,交换本身才是交换行为的目的,可是货币作为强大的交换手段所具有的力量征服了人类。齐美尔将货币看作是手段替代目的的最极致的例子,最纯粹的工具。
    当货币从手段变成目的,打乱了目的序列之后,人们的生活就开始变化了。劳动分工是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分裂的原因,但是,劳动分工是货币经济的产物。生活的节奏被打乱,理智战胜情感而具优势,货币把劳动者从劳动产品中解放出来,但同时却剥夺了这其中积极的内容而带来的是消极的自由,人变得空虚,货币最终从“相对”变成了“绝对”。
韦伯认为,理性化是人类的牢笼,他没有给出药房;马克思笔下,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坟墓,但是他给人类描绘了一个蓝图。齐美尔笔下的货币是不是人类走不出的牢笼呢?如果能实现按需分配,这自然不是问题,可是按需分配的人性基础是不是跟现在已经变了呢?历史证明着人性的变化是多么的缓慢,共产主义的人性基础在哪里呢?

    描述一下阅读齐美尔的感想吧。他给了“社会”最宽泛的定义,即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作用。社会的本质就是一个个完整的有机整体组合成一个新的统一体。所谓社会化就是个体由于利益而组成统一体之后,采用各种方式实现的形式。因此,社会化的事实使个人处于一种双重性的地位,即作为一个本身完整的有机的整体的同时,又作为一个社会的某一环节。因此,个人既处于社会之中又与社会对峙。
齐美尔认为,如果有一门学科要研究社会,只能研究社会的形式。原因不是别的,只是因为形式是互动的体现。因为,社会就存在于互动之中,是互动本身。齐美尔研究的东西看似零散,其实都是在围绕这个来的。比如,那个玫瑰的比喻,就是在讲社会的不平等,这也是一种表现形式。在我看来,研究货币也是同样的出发点。货币,用一种极端的形式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着时空的内容。所以,如果给齐美尔贴个“形式社会学家”的标签,确实有点误读的意味了。


这一年的读书感受,说几个改变吧。

第一个是最明显的也是浅显的一点,就是知识的收获。之前的我,对于社会学的理论学的面非常窄,且理解的很僵硬,呆板,那样的理论是没有生命力的。每一个理论都是有自己的经验基础和思想来源的,因为相似的经验基础和学术传统,理论之间才是有对话的。

第二个是看问题的时候有了一段思考的过程,以前都是朴素的凭感觉而论,现在看到一个现象则会试图描画一些与其相关的现象出来。当然啦,还只是比较少的。

第三个是心理上的平静。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沉静的过程,就算我读的不怎么好,熏也熏出些味道了,呵呵呵,很是高兴丫~~

第四个是读书会已然成了习惯,终点、起点、调节器,集各角色于一身。并且,收获了很多友谊。
下学期具体打算,规划中。。。


简述一下结构主义思想,请大家不吝赐教,多拍砖哈~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探讨的核心,关于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一直存在着个人受约于社会规则与社会规则由个人建构之争,后者我们常简单地称为建构论,而前者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能否对二者调和、超越二元对立也一直社会学家们的焦点,很多人做了尝试,但是也都如吉登斯、布迪厄一般,最终没能如愿。

在结构主义的论点中,个人是被动的。由社会化过程而始,个人在文化传承的序列中接受着祖辈的经验和祖辈也在接受并不断强化的社会规则与制度。这也是社会化机制的一种,即(被动)教化论。就人类整体而言,结构主义代表人物涂尔干认为人类的心智结构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空间结构和他们的宇宙观决定的,如他在《原始分类》中所举例子,不同名称的氏族的空间分布决定了人们对氏族的各种认识,进而体现了原始人的宇宙观。涂尔干早期重视群体的量、性质和形态,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提出了“社会形态学”一说。在莫斯对《礼物》的研究中,提出了互惠性原则,强调了附加于其上的强制性作用。原始人认为被交换的物体上带有同人类自身所拥有的一样的灵性,是这种灵性迫使原始人不停的互惠交换,所以“赠礼、接礼、回赠”就是一种义务。夸富宴作为一种再分配形式体现的是同样的思想。其实,这是人权与物权一体的表现。这里的人们一样是活在义务中,是被动的。后期代表人物布迪厄也认为结构的存在是人发挥主观性的前提条件。关于布迪厄对主客观二元主义的超越后面详述。列维•斯特劳斯虽然颠倒了涂尔干的思想,认为人类的心智结构和思维结构起了很大作用。他视心理形态为文化和物质形态的潜在原因。作为与存在主义的论战的回应,列维提出,要重视无意识、非理性的作用。这可以认为是先验的,就像原始人的思维发展一样。原始人凭借仅有的思想去安排住宅内部的布局,同样的方式去安排其他社会结构。列维还借用了索绪尔对语言的分析,用不同的音节组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来解释了不同亲属称谓的意涵。但是,在他提出的结构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他是把社会放入结构模型中去分析的,而且结构具有系统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一样是在强调结构的强大。

微观社会学中,米德的著作也为结构主义分析添了很有独特色彩的一笔。米德从心理研究出发,认为个体的一个行为都是一组相关行为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描述这个背景才能解释一个具体的行为,这是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立场。他分析了表意符号的产生,进而人与人的互动才会按预期的进行,沟通才有可能。因为一个人是不能产生符号的,符号只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产生、固定、发展或消亡。这样,自我和心灵才有了依据。自我之所以能够分裂为主我和客我,原因就在于符号的运用使人类有了自我对话的可能。

这样看来,把齐美尔也划归为结构主义流派中似乎是不合适的。齐美尔认为研究社会就应该去研究形式,是因为他认为形式是互动的体现。这样看来,齐美尔与上述诸位是不同的。齐美尔认为的社会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的,有互动的地方就有社会。社会化也是个体为了利益结合在一起之后,采用各种方式来实现的形式而已。同时,社会化的事实将个人推上了一种双重地位,即个人作为本身即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的同时,又是社会中一个环节。因此,个人处于社会之中又与社会相对峙。这也是齐美尔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定位。齐美尔的社会学是散点分布的,每一个散点都代表着一种互动的形式,如玫瑰的假设表明了不平等有时候是注定的,只能作为事实接受,一个不平等被克服,就会有另一个不平等产生,如首饰是为了吸引他人的关注,是阶级的区分,但正是因为区分的存在才必须有不同的阶级存在着,诸如此类的分析构成了齐美尔的研究。对此,齐美尔的认识非常清楚,他从不期望建构出一个万能的体系。

新四大家中的两位,吉登斯和布迪厄二人都试图超越这种主、客二元对立,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人(人类主体行动者)在受制约的结构中再生产出制约其行动的结构来。简言之,结构兼具使动性与制约性。其理论支撑点在于,结构二重性的提出。所谓结构二重性,指的是相对于将结构反复组织起来的并融入其中的实践来讲,结构既是社会实践的中介又是其后果。吉登斯认为人具有能动性。这里的能动性是指行动者“所做”而言,而并不包括“所欲”而未曾“所做”的情况。人具有反思性监控的能力,但是,总有意外后果产生,因此,结构才有存续和创新的可能,结构再生产才能完成。同时,吉登斯看到了结构对人类行动的制约。吉登斯将结构定义为转换的规则,但规则离开资源便无法独立存在,这里的资源指的是,这样一些模式,凭借于它们,规则才能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所以,完整的结构应该包括规则和资源两部分。在这里,结构并不是静态的模式,而是存在于社会系统的运行中,只有当规则运用于社会实践当中,结构才会体现出来。吉登斯将实践和结构作为一个链条,而结构的再生产则依赖于意外后果的发生。

在布迪厄的理论中,“场域”(力量的斗争空间)是个中介概念,在外部存在着各种其它决定性条件。布迪厄认为,社会不是一个由不同系统组成的整合的有机体,而只是各种不同的“场域”部分连结成的。社会由各种“场域”构成,而场域内的斗争围绕资本—权力主线展开,产生着利益(对目标的价值的共同认可),吸引人们运用各种“策略”投入到游戏当中。在“场域”的人们,认可各种“实践信念”(类似于各种场的入场税,这种意识是从小被社会培养的),遵循“实践逻辑”(它是一种整体生成原则,将各种思想、感知和行为组织起来),靠“习性”(有结构的和促结构化的行为倾向系统)和惯习(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形成的,存在于各种性情倾向系统之中,具有生成性能力)指导行动。结构产生“习性”和“惯习”来指导行为。

布迪厄试图用“惯习”这个概念克服两种对立,即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和实证主义唯物论和唯智主义唯心论的对立。他的理论旨在超越主、客观主义二元对立。布迪厄说“只有当我们说社会行动者决定自身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同时说社会行动者是被决定的。”但是话说回来,这种自我决定的原则是由感知和评价的各种范畴提供的,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范畴本身又是由制约它们的建构过程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并且,他认为初始经验是优先的,“惯习是超验的”(p249)。在《实践与反思》提到,社会实践理论综合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途径。首先,先建构各种客观结构,亦即社会有效资源的分配情况,正是这种分配情况产生了外在约束;其次,再引入行动者的直接体验,以揭示从内部建构其行动的各种知觉和评价。布迪厄承认“二者缺一不可,但并非对等:客观主义的旁观在认识论上先于主观主义的理解”。由此,有人批评布迪厄对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超越失于强调客观主义也就不难理解了,一如批评吉登斯对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超越失于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一样的道理。

我想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没有标准的答案。二者是互动的,因为社会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联,而人是复杂的,是需要理解的,是需要情境的和具体经验的。同时,人类又尊重事实,客观现实决定自我行动,因此,人也不可能是完全主观性的在行动的。至于主、客二元对立,没有对错之分,理论的判断标准只有是哪个更贴近现实,更具解释力,有需求能满足需求的理论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5月书目:
1、《社会学十大概念》 让•卡泽纳弗【法】
2、《礼物》 马塞尔•莫斯【法】
3、《中国社会学文选》 应星、周飞舟、渠敬东 编选(上、下两册。其中“公共服务”与“城市治理”两节未读)
4、《结构人类学》 列维•斯特劳斯【法】
5、《实践感》 布迪厄【法】
6、《实践与反思》 同上
7、《社会学——关于社会形式的研究》格奥尔格•西美尔【德】
8、《漂亮朋友》 莫泊桑【法】
9、《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 (在读)

  本月主要阅读结构主义代表作:
  涂尔干的思想对结构主义的影响仍然是无人可及的。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涂尔干便提出了社会形态学的研究,他重视的是对群体的数量、性质的研究,这也是涂尔干早期的基本思想。但是,在其与莫斯合著的《原始分类》中,涂尔干思想明显发生了变化,提出了人类社会的空间结构、亲属制度结构决定了早期人类的心智结构,如他所举例子,不同名称的氏族的空间分布决定了人们对氏族的各种认识,进而体现了原始人的宇宙观。我将此看做结构论的雏形。在莫斯对《礼物》的研究中,提出了互惠性原则,强调了附加于其上的强制性作用。原始人认为被交换的物体上带有同人类自身所拥有的一样的灵性,是这种灵性迫使原始人不停的互惠交换,所以“赠礼、接礼、回赠”就是一种义务。夸富宴作为一种再分配形式体现的是同样的思想。其实,这是人权与物权一体的表现。我不明白所谓“莫斯对涂尔干的批判”何从体现。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使人们发现了物质的结构样式。同时,这个结构表是具有生成性的,就像有些元素当时并没有发现,但是在元素周期表中都给它们预留了位置。后来,这种思想几乎被语言学、人类学、比较文学等学科照搬过来。
  在法国人类学史上,是列维的《结构主义人类学》为这个学科争取了地位。特纳说,列维是简单地将涂尔干的思想头脚倒置,视心理形态为文化和物质形态的潜在原因。作为与存在主义的论战的回应,列维提出,要重视无意识、非理性的作用。这可以认为是先验的,就像原始人的思维发展一样。原始人凭借仅有的思想去安排住宅内部的布局,同样的方式去安排其他社会结构。列维还借用了索绪尔对语言的分析,用不同的音节组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来解释了不同亲属称谓的意涵。
  但是,列维提出的结构的概念却与经验研究无关。他认为,如何对结构定义不属于民族学的范围,而是认识论的问题。他定义结构为一种模型,只有模型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才可以被称为结构:1)模型要能表现出系统性特征;2)任何一个模型都要属于一组变化,其中每一种变化都对应于一种模型;3)上述两组特征使得模型对变化所作出的反应成为可预测的;4)模型的运行使得客观事实得以解释。具体而言,在民族学研究中,好的模型不仅要简单,而且要具有解释力。这方面,他极力推崇莫斯的《礼物》。
  列维•斯特劳斯批评拉德克里夫•布朗对结构的定义,他认为布朗研究的是结构的最基本材料,即社会关系,而不是结构本身。布朗对社会结构的定义是: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地配置组合。布朗认为,社会生活是社会结构发挥功能的过程。
  布迪厄认为列维•斯特劳斯正确地指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关系结构,而不是实体,但这仅仅是理论的第二层次,还应该上升到反思性。他认为,列维忽视了生活实践中的人的智慧、“策略”、“风格”,而这才是人的行为逻辑。我只打算从布迪厄的“场域”概念说起。“场域”(力量的斗争空间)是个中介概念,在外部存在着各种其它决定性条件。布迪厄认为,社会不是一个由不同系统组成的整合的有机体,而只是各种不同的“场域”部分连结成的。社会由各种“场域”构成,而场域内的斗争围绕资本—权力主线展开,产生着利益(对目标的价值的共同认可),吸引人们运用各种“策略”投入到游戏当中。在“场域”的人们,认可各种“实践信念”(类似于各种场的入场税,这种意识是从小被社会培养的),遵循“实践逻辑”(它是一种整体生成原则,将各种思想、感知和行为组织起来),靠“习性”(有结构的和促结构化的行为倾向系统)和惯习(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形成的,存在于各种性情倾向系统之中,具有生成性能力)指导行动。结构产生“习性”和“惯习”来指导行为。
  布迪厄试图用“惯习”这个概念克服两种对立,即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和实证主义唯物论和唯智主义唯心论的对立。他的理论旨在超越主、客观主义二元对立。布迪厄说“只有当我们说社会行动者决定自身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同时说社会行动者是被决定的。”但是话说回来,这种自我决定的原则是由感知和评价的各种范畴提供的,可是在很大程度上,这些范畴本身又是由制约它们的建构过程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并且,他认为初始经验是优先的,“惯习是超验的”(p249)。在《实践与反思》提到,社会实践理论综合了“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途径。首先,先建构各种客观结构,亦即社会有效资源的分配情况,正是这种分配情况产生了外在约束;其次,再引入行动者的直接体验,以揭示从内部建构其行动的各种知觉和评价。布迪厄承认“二者缺一不可,但并非对等:客观主义的旁观在认识论上先于主观主义的理解”。由此,有人批评布迪厄对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超越失于强调客观主义也就不难理解了,一如批评吉登斯对主、客观二元对立的超越失于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一样的道理。

本月读书感受:
无论如何原因,不能急于进度,躁于心态,用力思考,相信琢磨的力量!


3月份书目:
涂尔干:《原始分类》
《迪尔凯姆论宗教》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拉德克里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
林聚任:《林聚任讲默顿》(选读)
J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
梁晓声:《荒原作证》

        距离上次读书汇报时间40天有余,期间主要阅读功能主义代表作。
        先简单说一下涂尔干的思想。涂尔干思想的核心关注,是个人与社会的之间的关系,是社会整合或曰社会团结问题。从《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到《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下简称《宗教》),涂尔干一以贯之的观点就是社会中心论。涂尔干给社会事实的定义是“任何能够对个体产生约束力、并且外在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分工论》中又提出了个体行动受“集体意识”支配,在机械团结社会类型中,这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而在有机团结中,集体意识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变化,但是依然起着作用。在《宗教》中,涂尔干的结论是“宗教起源于社会”。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中,涂尔干认为,对于乱伦的禁忌是源于对“血”的迷信式的恐怖,是两性分裂造成的结果,并且指出“每一种带有强制性的事物都有其社会根源”。
        功能主义,姑且当作它是一种研究范式。它的假设是社会有机体或者社会系统存在整合的需要。有需要才会有满足,才会产生功能,通过解释某现象存在所产生的功能以达到解释该现象的目的。涂尔干关注社会整合,他继承了孔德关于社会有机体与生物有机体的类比,也是在这里,功能主义思想找到了源头。在《社会分工论》中,涂尔干明确提出要区分原因和功能,原因在功能之前,并解释了社会分工的功能是促成社会团结而不是造成社会道德的沉沦。涂尔干认为功能即是满足必要需求的条件,那么,顺理成章,了解一事物的功能的方法就是,考察社会系统的需要。
如特纳所言,如果不是两位人类学学者继承了功能主义并使之发扬光大,恐怕功能主义早就随着涂尔干的去世而不在了。人类学对于功能主义有三个基本假设(这些假设后来被默顿一一推翻了),即:功能统一性,也就社会系统存在整合,其内各部分发挥着和谐统一的功能;功能普遍性,部分的存在总能在发挥其正功能,默顿在这里提出了负功能的存在;功能不可或缺性,后来默顿在这里提出了功能替代性、功能可选择性和功能多样性。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提出了“文化迫力”,“人类有机的需要形成了基本的“文化迫力”,强制了一切社区发生的种种有组织的活动”,“在满足生理需要之外,我们又见到导生的迫力,它们既然是达到某项目的的手段,我们不妨称它们作“文化的手段迫力””。这表明需要产生满足,满足即为功能,即需求引起功能。同时,马氏强调“以功能方法分析,我们一定要把一切文化事物放入它们所处的文化布局”,我觉得这一点是和涂尔干一样的思想,即强调整体分析,在整体中理解部分的存在与功能。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马氏细致地描述了库拉交易的前前后后,以及库拉活动对原始土著的价值观、世界观、宇宙观意义,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解剖了库拉的功能所在。功能分析在这里显示了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工具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布朗,似乎对涂尔干的继承更明显一些,包括他对于社会人类学方法的描述,我甚至都觉得是不是受涂尔干影响(还没有见到明确的论述,但是他认为社会人类学的比较方法是自然科学的归纳法在社会科学中的运用,还是让人觉得看到了涂尔干的影子)。布朗的学术思想的三个关键词是:社会结构—功能--社会过程。布朗对社会结构的定义是“在由制度即社会上已确立的行为规范或模式所规定或支配的关系中,人的不断配置组合”。所谓社会过程,也即“一种社会生活过程……过程本身是由人类的各种行为及其之间的交往构成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不见包括社会中的各种事件,还包括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变过程”。社会功能,即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说白了,在支配人类行为的力量和人类行为集合体之间搭起了一座桥,从而整个有机体从制度到过程活络起来以达到满足整合的需要。
        功能主义传播到美国好像发生了很大变化。帕森斯的《社会系统》没有读到。这里就说一下默顿。在功能主义存在于一片诘难声中时,默顿检视了传统功能主义的三个基本假定,并提出了其中层理论设想。默顿把功能主义视为一种分析范式,当然,这里的范式不同于库恩提出的范式,它是指一种研究程序,主要目的是规范,引导研究。它依赖于理论、方法和资料的结合。在默顿看来,功能分析不仅是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理论,而且是收集资料的方法(我觉得这个想法确实很创新)。默顿将功能定义为“客观后果”,这就是使得这一概念避免了任何情感色彩,进而也使得“正功能”、“负功能”;“显功能”、“潜功能”等概念的提出有了基础。默顿提出了完整的功能主义分析范式,并重新检视了参考群体理论(这一部分至今不懂),分析了组织环境与人格的关系、大众传播行为,同时,默顿还被视为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新功能主义,读完《新功能主义及其后》,才觉得所谓的“新功能主义”完全就是一场理论运动,旨在检视传统,重构经典,它的代表人物实在很多,也非一时能明白其理论要旨。
  本月读书感受:
  这个月读的还比较安静,心理上很清净。读不懂的时候,参考了一些同学的帖子还有其他参考书,总算是心理上明白了点什么,知道自己在读什么。我想这事阅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希望这个状态继续坚持。


2012年2月读书汇报
本月书单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 费孝通
《文明的进程》(第一、二卷)埃利亚斯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卡尔•曼海姆
《社会学研究》 赫伯特•斯宾塞
《社会静力学》 赫伯特•斯宾塞
《论实证精神》 奥古斯特•孔德
《社会分工论》(重读)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重读,未完) 涂尔干


主要内容:
  《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
  这本书收录的是费老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写作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做一个集子,内容涉及了人类学在中国、个人的研究经历和研究体悟,以及对未来人类学发展和社会发展提出的一些希望性的想法吧。除了了解一些零散的人类学知识之外,最主要的感受还是费老做学问的精神,做人的社会关怀。费老说自己的一生志在“认识中国,改造中国”,这也是对我启发最大的地方。我们读书、求知,是为了什么??为了更清楚的认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只有正确的认知才能指引我们做出正确的行动,为人类自身更好的生活做些事情。越来越明白,个体的意义就存在于相互的关系、联系之中,所以,这种强大的社会关怀才是支撑个人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的最好的动力。
  《文明的进程》
    这是一本很好玩的书。作者在第一卷集中讲述了不同时期人们的行为礼仪的变化,都是最日常的行为,比如就餐礼仪、擤鼻涕等生活行为,描述了人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我约束与自我监控,进而形成了这种“自然而然”的心理机制。其实,这是对自我贵族身份的一种标识,一种自我认同甚至是刻意的维护。第二卷涉及了国家(后记中译者说,埃利亚斯所谓的“国家”是“社会秩序”的同义语)的形成。那些中世纪的封建贵族通过自发竞争,形成集权与独占。这种竞争分成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众多的封建贵族共同竞争产生一个最强大的,形成个体独占的局面;第二阶段,则是集体独占的阶段,意即由于个体代表的是整个阶层的利益,那么这种个体独占就会自然地想阶层独占转化。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这是一本没有看懂的书(我发现这两个月总有一本看不懂、记不住的书)。我只是感觉作者在讲,当下的社会面临着自由放任带来的社会危机,需要“计划”来重建起正常的生活。曼海姆讨论了社会生活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文化精英群体存在的问题、为自由而计划等问题。这种自由不是放任,不是放任带来的危害他人自由的恶果。以后有机会在重读吧。。。
  《社会学研究》
  《社会静力学》
  斯宾塞的书放在一起讲,《社会学研究》其实就是一本为社会学争取合法性的书,作者讨论了我们为什么需要社会学,因为当每个人武断地对社会现象做出自己的结论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原因和后果等相关因素,只是靠个人经历这种不靠谱的东西。理性的检验与结论才能我们真正认识日常社会,了解人类发展规律。斯宾塞讨论了社会学发展的各种阻力,如教育、阶级等带给个人的偏见;也描写了社会学能够得以发展的现实条件,如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等。《社会静力学》看着很零散,主要是斯宾塞关于国家与社会的观点。在斯宾塞那里,国家只应该做一个“守护者”,但他也没说清这种守护者的界限在哪,我觉得他的意思就是国家什么都不要做,任社会与人自由发展,因为他们自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但是请问,我们是不是应该并且也可以利用规律趋利避害呢?而且,斯宾塞有一个前提:“有一个未被政府的地球;有适于遍布、占据地球的生物——人类;生活的法则就是现有的那些法则;而且除了已经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而外,不可能发生过其他变化。”p224我不知道斯宾撒哪来的勇气说这样的话。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在这里也很明显。
  《社会分工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顺承了孔德的“实证精神”,强调精确的、肯定的、真实的、有用的;孔德认为人类的智识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孔德所提倡实证精神也是建立在这之上的,而且他认为当时社会也已经发展到咯实证阶段,新的哲学精神----实证精神完全可以适应、满足社会的需求。孔德讲,“实证精神认为,单纯的人是不存在的,而存在的只可能是人类”,这是不是涂尔干“社会唯实论”的渊源?(见《论实证精神》)涂尔干的这两本书都是重读的,这一次是明白了教材中讲的涂尔干强调整体分析,强调“社会力”的作用,其实“宗教力”不过是“社会力”的变相而已,而这两种其实都是“集体力”(我发明的。。。)的变种,本质是一样的。这对于解释集群行为很有力。
  涂尔干取功能主义之功能为:一种生命系统而不是运动本身的后果;这些运动与有机体的某种需要之间的相应关系两层意思。确定功能的方法是,考察与某一现象相对应的需求(这是为做比较提供的理想型,我认为),然后考察现实中发生的事实是否与之相符,才能确定究竟什么是该现象的功能。文明的诸要素,自然科学、艺术等都根本不能带来道德的进步,而社会分工强化了人与人的相互依赖,强化了团结,才真正是促进道德进步的因素。因此,社会分工的功能就在于道德的进步。特纳在教材里提到,涂尔干还是徘徊在自己最明确的危险面前,即误入目的论,但是,我真的没看出来。

  读书感受:
  上学期看了三大家,虽然现在看起来是粗糙的不忍心看,但是再全部阅过也不太可能。困窘之时,就拿特纳的教材来看,觉得按流派顺着学术传统看也不错,后来也向读书会老成员咨询过,也还觉得不错,所以就按这个思路来了。这学期打定主意,看一派就争取弄懂点东西,不能蜻蜓点水,那样才是劳神劳力不得获。读书要用心,就像原来读《社会分工论》时觉得蛮简单,但现在翻来重读还是要花大力气,甚至比第一次时间都长,而再读《宗教》时,思路就顺多了,当年初读时可简直要抓狂了。这大概就是,终究逃不过要好好努力,前车之鉴吧,呵呵呵。心净好读书,深山老林,苦练内功!



本月书目:
《马恩选集》(第一卷)
《马恩选集》(第三卷)

    本月开始阅读《马恩选集》,初步打算年前看完(因为毕竟时间有限,而且以现在的水平也看不到太精致的程度)相比较《资本论》而言,这个速度是比较慢的了,主要原因是个人想试着做一个小转型或者叫小总结,之前都是在做大量、快速的阅读,思考也是随性而至,但是读完《资本论》,我感觉该换一种方法了,想稍微慢一些,多品一些,虽然我现在还品不出什么味道,大多也还是鹦鹉学舌,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讲,感觉还是有不同的,下面说几点思考的问题:
    第一卷读后感: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的解放应当是无产阶级自己的事情….而无产阶级要求争取经济上的解放就必须争得一定的政治权利”→只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我,总以为经济是一切的根本,是其他生活领域的基础,所以,总认为抓住了经济就抓住了一切,但是看到这句话,我觉得自己以前学的知识太死了。联想到马基原理课上老师讲到,在中国,政治是社会生活基本领域的中心,看起来这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讲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永远不过时的。当然,这也是在提示我说任何话,做任何结论都是有其特定背景的。
    在《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中,马克思提到了“异化”。异化与分工相联,“只要分工还不是处于自愿,而是自发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是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驱使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并且,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消灭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从物质生活和交往两个方面论述的。→我刚开始还分不清“自愿”和“自发”有什么区别。就只想起高中讲市场经济的特点是有个“自发性”。我想自发大概就是指事物在独立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不以人为力量转移的作用;而自愿则更多情感色彩或者主观色彩。既然分工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某一时段必然导致异化,那异化本身也只能在伴随生产力发展本身的过程中得到解决。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没有异化的,但是,共产主义社会必须以巨大的物质生产力增长作为前提。看到新闻里说,古巴的服务性行业开始允许个人承包了,朝鲜仍谈在实行计划经济但是他们的物质贫乏也是大家共知的。有人说中国现在的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发展了…难道如果实现共产主义是可能的就必然要走资本主义的道路吗?还是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于发展生产力而言,是相对来说最有效率的呢?
    马克思把社会主义者分为三类,分别是:旧社会拥护者、现代社会拥护者和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者,其中第三类主要包括部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他们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也赞同部分的改革措施,但是仅止于此→马克思是主张彻底的革命的,只有一无所有,失去的才是锁链;只有一无所有,才能革命的彻底。彻底是个不好琢磨的东西,比如,当今中国社会利益集团化趋势表现明显,改革也因之而愈加困难,难以透彻,治理到什么程度才叫彻底呢…但是,也是在这里,马克思说的很好,“不掩盖社会矛盾,不用强制的因而是认为的办法从表面上制止社会矛盾的国家形式才是最好的形式,能使这些矛盾公开斗争,从而获得解决的国家形式才是最好的国家形式”。
    第三卷
    第三卷主要收录了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恩格斯《轮住宅问题》、《反杜林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篇章。此时,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向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体系的内部矛盾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相互竞争更加尖锐了。《法兰西内战》读了两遍,几乎还是没看懂,但是有很多熟悉的词汇,比如对人民武装的强调、人民选举、生产者自治、夺取政权之后仍需漫长的经济改革、以及巴黎公社与中产阶级和农民的关系,大致明白了马克思所介绍的巴黎公社的面貌,即其组织机构和一些实际措施。当时阅读的感觉像是在阅读中国历史,这应该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之一吧。
    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由三篇论战性文章组成,分别针对蒲鲁东所主张的给每个工人一间房子和萨克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文人主张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成不变的保留”但又表示解决问题的意愿的“道德说教”,反对本身就是一种立论,恩格斯提出应当用消灭城乡对立的办法来解决工人阶级的住宅问题。恩格斯认为,给工人阶级每人一间房子那是一种倒退,是动摇革命根基的做法,而道德说教永远是无力的。做了一份关于农民工研究的作业,我想农民工问题之所以重要,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农民工终归何处,农村?城市?还是针对农民工分类实行政策?研究农民工的城市化不也是研究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个重要部分吗?共产主义社会将消除三大差别,其中就有城乡差别。
    《反杜林论》是至今没有读懂的一篇….
        在《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马克思说到,“在集体所有制下,所谓的人民意志消失了,而让位给合作社的真正意志了”,我希望我没有抄错,因为当时很不解。我们不是主张人民意志吗?为什么要让位呢?难道这里的“集体意志”也是涂尔干所言的“集体意志”吗?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提到,强大的生产力在联合生产情况下就会驯服,“这里的区别就像雷电中的电的破坏力同电报机和弧光灯中被驯服的电之间的区别一样,正像火灾中同工人使用的火之间的区别一样”。按理论来讲,强大的物质生产力驯服于一个强大的意志而生产,这种意志又是作为人民意志的代表,自然整个生产过程是服务于人民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当时计划经济搞不下去了呢?……
    读书感受:
    读《马恩选集》比《资本论》更艰难。因为缺乏历史知识,而且静心阅读这种历史味道特别浓的东西很难,经常被人物关系、机构关系搞得摸不着北。想起在“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的研讨会上,吕德文老师做的发言,他能以史为鉴,思考现实,看似平铺直叙却能描绘的波澜壮阔,绘声绘色地结合中国现实,实在佩服…当我终于结束一整本书,眼瞅着不知从何琢磨,就像我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会到哪里去一样,一堆想不通的问题,也不知仅有的发问是不是太幼稚或者太空虚了些….

2011年11月
本月书目: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
张维为:《中国震撼》

  本月主要阅读了资本论三卷,先说一些对内容的感知。第一卷主要讲述了资本的产生与原始积累过程。由于很多观点是原来学习过的,而且刚开始接触这样的阅读很有新鲜感,所以读完第一卷感受很多、也很兴奋、疑问也不少。第一卷从商品价值讲起,进而讲述了货币资本在生产的各个阶段(购买、生产、流通、回流等阶段)起的不同作用,与之相应的名称也各不相同。在本卷,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利润的源泉——剩余价值。我不敢做判断,但是在当时社会应该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吧,而且在之后的革命实践中,剩余价值学说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想不通的地方,比如,马克思说“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成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资本家不过是这个社会机制的一个主动轮罢了”。这样讲就觉得资本主义似乎是人类社会通往“人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联合体”的道路上的必经之阶段,只有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积累足够的社会财富,但若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如此猛烈的抨击资本主义和资本家呢?我们一直说中国是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而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究竟能不能证明这一观点呢?这又让我想起了社会分层的问题,关于社会分层就存在着功能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争论。社会分层是必然的吗?如果是必然的,有没有一个可以为公众能接收的标准或者尺度呢?也即,怎么样的社会分层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回过头来说,单纯讲资本主义社会,说它好与不好都有理由,借鉴资本主义的道路发展当今中国仍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当今中国确实也出现了两极分化、资本集中等问题。这些问题真的想不通……但也因此,读资本论更加让人兴奋。我想这和本书浓重的实践性色彩有关吧。
  第二卷主要讲资本的流通过程。其实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个反复循环、相互嵌套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流通过程也不过是其中一个切片。描述重点在于流通时间是如何影响资本的,即流通时间影响资本周转,进而影响剩余价值所转化的追加资本参加生产,从而再次对资本积累与生产发生影响。书中描述了很多看似常识的现象,读到这些的时候就觉得对生活的感知更加强烈了。
  第三卷主要讲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分析。感觉第三卷的专业性更强一些,难度有提高。但是关于利息、地租和三位一体公式的分析还是很吸引人的。所谓三位一体公式就是指: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劳动—工资。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秘密都在这里。利息、地租和工资其实都是利润的表现方式,而利润来源于剩余价值,但是一旦当剩余价值通过利润表现出来就掩饰了剥削的本质,这可以从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计算方法看出来,剩余值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或者剩余价值/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预付资本。
  抛下之前高难度的论述和知识性的概括,在阅读结束之后再思考时,就觉得虽然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没有理解到位,但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有了一些比较明晰的感知。
  感受就是:首先,读完之后甚至有一种解脱的感觉但是又很留恋当时阅读的“痛苦”。其次,阅读资本论,总让人想起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但是限于个人学识水平与生活经历又觉得看不清现实,挺痛苦的。最后,就读书状态来说,感觉很平,既没有初读时的激动也没有读通之后的连贯之感,但是又不希望这种生活被打乱,希望这是个正常的状态。接下来也有打算比较一下三家的思想,以期加强认识。同时,下个月打算开始阅读马恩选集。

2011年10月
本月书单:
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与历史  支配的类型》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学术与政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重读)
《儒教与道教》
《社会科学方法论》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理查德•斯威德伯格:《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
苏国勋:    《理性化及其限制》   

    国庆节过后开始开始阅读韦伯主要著作,没有全部阅读,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基本还是都通读了一遍,感觉像是囫囵吞枣。我想这样通过一些关键词尝试贯穿韦伯的思想面貌(希望这不是很冒昧的举动)。借用一句话,“以理性化为经,以社会行动与团体为纬,韦伯编织出他心目中的历史图像”。作为学术巨子的韦伯,其思想受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很大,并且在与其同时代人,如罗雪尔等人的切磋过程中其思想得以更加全面的铺陈开来。我觉得韦伯的出发点是比较单纯的,作为一个民族主义者、国家主义者,同时受过良好人文教育的韦伯怀有及其深切的社会关怀。他的整个着眼点在于如何“拯救”当时明显落后于发达的英国的自己国家的统治危机,着眼于发展本国经济、提升政治地位,彰显伟大的日耳曼民族。个人觉得这是韦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同时从这里我们也不难明白韦伯的思想何以涉及那么多的学科门类,研究跨度那么大(时间或者空间而言均如此)。
韦伯的思想以“理性化”(关键词: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以及与之相对的工具理性行动和价值理性行动)为经,横向则涉及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艺术、宗教学等等学科,整个体系看来仿佛树叶的脉络一样铺陈有序。就经济学而言,韦伯着力探讨何以西方能够发展出合理性经济,不仅回溯历史上有过的经济形式与制度,而且探讨了当时形式下的社会团体的表现,或者也可以说各种社会团体如何形塑了当时的经济制度,同时又逐渐被经济发展所淘汰。如此大浪淘沙式的旋转着上升、向前推进。制度方面,如货币制度、行会制度是韦伯一贯关心的;社会团体方面,主要包括共同体和结合体两种类型。
    政治学方面,韦伯做了支配类型的分类(法理型支配、传统型支配、卡利斯玛型支配)、官僚制的二难选择(让人想起异化学说,其实所谓韦伯式的理性化两难困境,是不是也同马克思异化学说一样指涉着人类发展的终极主题呢?)、未完成的国家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工作。
    宗教社会学等其他这里不一一说了。下面谈一下韦伯的方法论。关乎于此的关键词是:因果多元论、价值中立和理解(主要是解释性理解)。韦伯反对直线式因果论,这也是他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价值中立,韦伯认为价值判断涉及的是个人对于事物的认识与理解,是主观性的判断,与事实没有逻辑性或者本体论的联系,不适合用来做社会科学研究。但是这不代表韦伯否认价值判断在人类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具有根本意义的地位,因为韦伯明确承认,社会科学家的选题与研究是受自身价值判断影响的;理解,这也是韦伯与涂尔干实证主义的泾渭分明的地方,理解总让人误会成不讲合理性,完全出于个人主观感受甚至是凭直觉去猜。这简直是天大的误解,理解首先靠的是我们已有的常规推理逻辑与经验事实,可以是移情式的体验,可以是推理式的。对于无法理解的事实,只能作为事实来接受。所以这里,也让人明确感觉到韦伯的学术诚恳,并不妄图用一种完美的方法(可以说是方法的理想型吧,当然这个也不很准确,因为理想型≠完美类型,而只是最接近典型的那种类型)去搞定一切,解释一切。
    本月读数感受:读完韦伯之后,觉得很多东西想说,但是却始终表达不出来。说是在读知识吧,也不对,因为知识往往是可以系统去梳理,可以表达出来的;如果说不是读知识,但是这种感受却是让人压抑又无从表达……
9月读书汇报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民族-国家与暴力》
《亲密关系的变革》
《欧洲模式》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吉登斯二手文献:
金小红:《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逻辑》
谢立忠、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节选)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节选)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节选)
谢立忠:《西方社会学经典读本》(下册,节选)
刘军:《国家起源新论》(节选)
论文:15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这本书是吉登斯运用结构化理论,以全球化视角分析当代英国政治并试图求解的一部著作。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扩展、民族-国家从形成到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吉登斯试图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而为当代政治寻求一条第三条道路。吉登斯将第三条道路界定为“一种思维框架或政策制定框架,它试图适应过去二三十年这个天翻地覆的世界”。其总目标是:“帮助公民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些变革主要是全球化、个人生活的转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调整”。本书共分五章,分别涵盖了全球化(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民主(民主制度的民主化,还不够民主,平等:包容性)、(积极的)公民社会、(民主的)家庭(联系亲密关系的变革)等主题。这些主题可以从国家与社会的视角去看待,也可以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作者继续其结构化理论视角,以结构与能动性为主要思路,试图弥合国家与社会的对立与分裂,公共领域事件(民主化进程、公民社会问题)与私人领域事件(民主的家庭)的分立。
《民族-国家与暴力》是其社会理论三部曲之二。这是吉登斯作品中最具有历史社会学特色一部,感觉像是在讲“国家的发展史、进化史”。其实讨论的是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并试图勾勒出世界发展转型的一般模式。吉登斯将国家分为三类:传统国家,作为过渡阶段的绝对主义国家,现代民族-国家。传统国家的特点在于有边陲而无国界,阶级分化,行政统治力量有限(因而乡村自治发达),城乡对立;作为过渡阶段的绝对主义国家,处于大帝国蜕变为独立国家的时期。它依然是阶级分化的社会,但是行政力量、军事力量开始发展并强大起来,这位后来民族-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作为“权力集装器”的现代民族-国家,它实现了内部绥靖(如何解释这个问题或概念),生产方式上已经转变为工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结合,行政控制力量的强大是的国家的能动性成了发展的主导的“反思性监控”力量。
《亲密关系的变革》,吉登斯一直在试图弥补社会系统和个体之间的二元对立,这本书就是典范。本书分析了性关系的演变,从男权主导(阳物权力)到因为生育与性关系的分立而促进女性性自主的转变是亲密关系变革的关键。为什么?女性性自主的产生,意味着在纯粹关系中民主的产生。纯粹关系中民主一如政治民主,这样,吉登斯就将个体生活中的民主关系与政治民主联系了起来,从而在全球化语境下讨论民主的问题。下面解释一个概念。纯粹关系:它是指这么一种情境,在此,一种社会关系的达成没有外在的原因,他只是因为个人可以从另一方的紧密联系中获益,并且只有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才能持续下去。他只是普变性重构的亲密关系的一种。因为本文还提到了父子关系。民主需要平等的对话权、相对开放的环境。
《欧洲模式》,这本书主要是吉登斯等人领导的大型政策网络的高端会议的结果。本书的各论文集中分析了当前欧洲国家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欧盟的扩大、劳务外包、移民、社会管理等(内部性原因),讨论了欧洲未来的发展,是不明朗的,不确定的,但是一体化的加深已经是确定性的了。读这种经验性书目,以扩大视野为目的。最大的感受是非功利性读书,读书是一种积累,是视野的开阔。
金小红:《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逻辑》。本书重现了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全貌,点明了结构化理论如何作为一个理论支撑点作用于吉登斯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全球化问题的讨论。读二手文献的感觉在于反思,不但要重现理论的概貌,还要努力看到如何用一个概念、一组概念发展成理论体系,并运用于对现实经验的分析。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在这本书,吉登斯追述了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三大奠基人的学术思想,不再赘述。关键是,最后明白了作者的出发点,看大家思考当时代的问题从而为思考我时代的问题开启思路。这最后的结语对应了老师们强调读书要进去的思想,终于明白思考作者所思考的问题的意义,只有理解他们如何思考,才有了“自我加工”的素材与“自我生产”的可能与条件。读进去。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首先说,这本书的讨论的大背景——高度现代性。吉登斯将现代社会经历的时段称为“高度现代性”或者“现代性晚期”。所谓现代性,概而言之,一是指建立与后封建时期的欧洲,并与20世纪日益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另一层含义是指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商品化和劳动力商品化的商品生产体系。现代性四大维度,监控、军事力量、资本主义和工业主义。现代性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于:时空分离、抽离化机制和制度反思性。时空分离意味着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在不同的社会系统中推广,当然,这依赖于现代技术的发明;抽离化机制是时空分离的延伸,所谓抽离化机制是指,社会关系从当地性场景中“挖出来”,即脱离出来,抽离化机制依赖于信任关系的建立;现代性意味着反思性,这种反思性意指多数社会活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新的信息和知识对之作出阶段性的修正和完善。
当地性与全球化是现代性讨论中最基本的关系。
现代性的四大维度、三大动力、基本关系,是本书的基本背景。为什么现代性会与自我认同联系起来?建立于资本主义商品化生产体系基础上的现代性,给个体生活带来的是多元性选择、充满焦虑、个体自我认同的反思,生活政治应运而生。
仅仅是产品商品化,并不足以促使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涂尔干关于社会分工、韦伯对现代社会理性化过程、尤其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讨论,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劳动力商品化才最终使得资本主义成型起来。这一点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在人的反思性活动中组织起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现代性反思性日益浸淫到了人的自我认同的核心部位。经验的传递、当地性受到全球化的冲击,导致本体性安全、焦虑、信任、自我认同的叙事在新的环境下发展起来。吉登斯借用了心理学、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等社会学流派的成果,讨论了个体基本信任的产生与发展。自我认同(涉及与他人关系)→纯粹关系(的理想型)→身体与自我认同→自我的两难困境,生活政治兴起。内在参照系统的关键作用。
脑子里都是这样的概念啊、关系啊,却说不清,再想。
2011年8月书目:
吉登斯:《为社会学辩护》
《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大纲》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未完成)
本月主要阅读吉登斯,首先在《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的一篇附录里认识了吉登斯的大致的理论脉络,吉登斯的主要理论是结构化理论,然后是关于现代性的思想。
结构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就是社会结构既是行动者的建构的结果,又作为行动的中介。简言之,既是结果又是中介,这样一个二重性(术语叫“结构二重性”)。这里有很多相关的术语,如“行动者”、“意识”(包括“自我反思性监控”)、“结构”、“结构性原则”、“结构性特征”、“系统”。我觉得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出发点是批判地总结古典社会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试图超越诸多二元对立,试图沟通“个体”与“社会系统”。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大纲》、《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这两本书中。作为结构化理论的先声,《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书贯穿着三条线索,即1、解决社会系统与个人的二元对立,由此提出了“结构二重性”、“结构化”等理论;2、解决生活世界与社会科学专业性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讨论社会学元理论的核心问题;3、解决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三条不是我本人总结的,但是按照提示去看,我觉得能加深理解。这里也体现出我的一个困惑,就是看了书还只能看出书的内容,却不能完整提炼出作者的表达主线。而且,其中的认识论问题我也还没有真正理解。但是看完之后,作者提出的社会学分析的首要任务我还是能明白其所以然的,即①在社会科学的描述性元语言范围内,对不同的生活形式进行解释性的说明和协调;②将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作为人类能动行为的结果进行解释。我觉得这个结论具有很强的务实取向,也符合社会学学科产生发展的初衷。《社会的构成 结构化理论大纲》算是结构化理论的系统地、完整地阐述。这本书主要讨论了意识问题、时空问题(这里讨论了常人方法学、现象学、解释学等诸多流派关于日常生活互动的观点)、结构与系统、变迁与社会生产再生产,并此结合经验研究讨论。读完之后,我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就是古典时期的思想精华(我理解为我们所说的“经典”)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日后的理论的都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生长、完善,甚至包括批判主义流派的理论。(我们都知道这里讲批判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情绪,而是建设性的思维。)
《为社会学辩护》和《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这两本书放一起讲,因为这两本的理论性不特别强,而且非常联系现实社会。读完的感觉就是,让大家的理论思维与眼光教我们正确看待这世界,认识这世界,如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这是我们每一个希望理解我们自己生活和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生命个体应当培养与锻炼的。我想读书的一方面很大意义就在于教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如费老所言,要想改变必须先认识。
现在的读书感受是,放下我的原有认识,让一个“空”的自己去接受洗礼。
11年7月所读书目:
梁漱溟:《究元决疑论》
      《印度哲学概论》
      《唯识述义》
      《乡村建设大意》(演讲集)
      《乡村建设理论》(又名《中国民族之前途》)
本月主要阅读梁漱溟,尤以其乡村建设(以下简称“乡建”)理论为主。下面说明一下各书目大意。
    《究元决疑论》主要分究元与决疑两大部分。究元,即指探究世界本元、本质的意思。在这本书中,梁提出了“以太”“涡动”而成原子,乃成世界的意思。所谓物质灭,而归于以太,以太不灭。所谓物质也不过是“原子内动力的稳定形式”。那究竟“以太”是个什么东西,梁也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确定。决疑部论述“佛学方便论”,主要包括“出世间义”和“随顺世间”两部。这其中提出了梁关于苦乐的思想,所谓苦即欲望不能满足,反之为乐。总世间说,苦大于乐,因为人的欲望无穷尽。
    《印度哲学概论》主要论述印度各分宗与佛学(梁称为“佛法”)思想中的哲学思想。全书分为印度各宗与佛法概略、认识论、本体论和世间论四大篇。印度宗教各诸宗主要包括弥漫差(汉意为“解释”)派、吠檀多派(即后弥漫差派)、僧佉派(即数论派)、瑜伽(汉意有“结合”“抑制”的意思)派、吠世史迦派(即胜论派)、尼耶派(也即正理派)和余宗,佛教。按照梁的意思,印度并没有专门的哲学家与哲学思想,其哲学思想皆藏于各宗与佛法思想的总体论述中。这一点在后来的几章论述中体现的非常明显。读完本书以后,至少我明白了本体论、认识论究竟是什么东西,而其中每一宗下各持观点是真的有点搞不清楚了,对很多专有名词的理解也比较困难。我平日里最怕条条框框去记一些东西,所以读这本书确实费了很大心力才坚持读完的,虽然质量还不敢保证。还有一点个人觉得想说明的,大概是因为从一开始接触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唯物论观点已深烙心底,所以每当初看到唯心思想,就很不习惯,而且我想这也是以后读哲学时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唯识述义》。所谓唯识就是唯心。唯识家所谓唯识,即一无所有。这里讲的“心”与平时所讲的“心”有所不同,这里的“心”是指感觉,而且对感觉要分四分才算完整。识有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法识。并且本文亦然讨论到了佛家重要概念“量”和“极微”。
    《乡村建设大意》和《乡村建设理论》结合来说。读完这两本书之后,总结来说,我觉得作者所讲的几大点就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在文化,即文化失调,换句话说,就是中国问题由外部引发(我的理解就是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老道理”已被西洋文化殖民破坏,于是学西洋,而又不成,则成了不前不后的状态;问题的焦点在政治,政治的问题在不统一,且作者比较了中西分裂的情况,中国之分,分于上,即表面来看中国统一不分,而其实则是政治上层的分裂极易发生。中国人的民族特点在散,缺乏组织生活。我觉得这也是梁主持乡建运动,倡导乡村社会组织的出发点。唯有集体力量方可完成文化自我改造的任务,而中国恰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所以问题的解决在组织农民成组织,成集体力量。
    为什么单从乡村入手呢?除了农业的基础地位这一缘由之外,更是因为农民的特质:农夫的从容、农业对家庭的影响、小范围培养政治习惯的可能性、伦理情谊重、农民的天然习性等。作者提出了中国旧社会的社会性质,也即著名的“伦理本位、职业分离”的社会,建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人的“散”这一观点,提出中国社会之无阶级这一说。
梁曾在著述中不断提及共产党的农村运动。我注意了其以下几点的比较:梁漱溟的着眼点是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在精神生活,而不同于共产党着眼点在土地制度、在生存;梁将乡村看做一整体,而不同与共产党将其划分为不同阶级。我觉得还有重要一点就是,虽然二者皆依附于农民群体,但是不同在于梁主张知识分子引导农民,知识分子要发挥极其大作用,而共产党则依靠农民自身拯救自身,领导者也产生于农民。
    乡建理论主要解决四大问题:乡村组织、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理想的社会。最要的部分是乡村组织,主要讲述了其作用、构成、组建方法,并且梁提到了一个矛盾,即在社会与政府对立的情况下,要靠政府来建设社会。其构想确实很好,那是一个人人自觉、人情通达、伦理为本、技术进步的社会,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而不失效率要求。但是,我确实也感觉到了其过于理想化的气息(或者是不是应该叫做没有抓住主要问题)。我们只需看乡农学校各角色的的要求与作用描述即可,教员要没有丝毫的架子但大家又很尊敬他,这一点还好,其作用在于提振信心、提点问题、引导讨论、监督实施。要起到这样的作用的人必须要有锐利的眼光与充分的表达、执行能力,而这些要建立在长期的农村生活经验或者叫专业的基础上,这是不是一个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体呢?能否实现吗?再看乡长的角色,调停,一个完美的调停者,既要给人面子,又要办好事情,又不能得罪人。这些不是不可以达到,而是就广大的农村社会的普遍情况来看,这些是不是太理想主义了呢?
    总体来说,读完这两本书呢,我有很多感触。要想看清社会,就必须要有长期的社会生活体验,要有广袤的视野与丰富的经历,这样才有可以形成对比的基本素材,有对比才有效果、才有方向。我们要带着一颗关怀社会发展的心去观察社会,这样的收效会更好,只有关怀才促使思考、促使智慧发生。
    本月读数体会,时间越是挤出来的越知道珍惜,要快马加鞭读书,要专心致志方可成事。

本月书目:
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 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  《道德教育》(选读)  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北京三联书店
莫尔    《乌托邦》(在读)    商务印书馆
席慕容  《槭树下的家》    南海出版社

涂尔干  《教育思想的演进》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书主要考察了法国教育思想的演进,从早期的教会教育讲起,期间经历了加洛林文化复兴、巴黎大学的前前后后、文艺复兴、耶稣会的发展等阶段,最后做出结论,在“教育与人世”“教育与自然”两章中提出了教育的根本所在——人性或曰人的自然。涂尔干认为“所谓教育,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文明里,有那么一整套知识与信念,当时被认为那个文明的基本内容,在代与代之间薪火相传”。这样的教育的定义还显得有些简单,涂尔干在结论的篇章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两大基础原则——人性的单一性和人性的多样性,因为现代教育的一切中心问题是以人为中心的。涂尔干提出了人性与自然的潜在的统一性,就教育与人世、教育与自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读本书的感想是:第一,明白了渠敬东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一书的整体脉络与思路,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头作者提出了人性乃是教育的根源问题。大概这就是阅读的相通吧,当然,这个“通”的范围实在太小。第二,涂尔干的社会关怀,最明显地体现了出来。第一章中作者就提出研究这个问题的缘起,主要就是问题已经发展了必须要改革的时候了。在当今这个社会,如果社会精英都有这样的社会关怀,那么当今的现实是不是就不像现在这样残酷了呢?第三,整体全局的眼光,涂尔干认为,在法国,教育体系发展并不知未来在何处,教师们只知教学,并不知道整个的教育体系是什么样的,要求如何。如果教师根本没有这样的整体眼光,又何能思考教育的发展与明白自身的真正职责呢?第四,教育中人与自然的合一。马克思主义也告诉我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同时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重性质。这里,二者有了同一性。但是,这种思想究竟有没有贯穿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体制中呢,我觉得这个值得怀疑;是不是教师们都认为教育应当是对人的自然的引导而非强制的形塑呢(当然,这并不是说强制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对的)?

涂尔干  《道德教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本书中,涂尔干考察了构成道德的三个基本要素:纪律精神、对所属群体的依恋感、自主或自决精神。因为,道德首先是对个人有约束力的,同时是常规性的,这种可能隐藏于种种道德形式之下的本质的东西(涂尔干称之为“道德力”),即是纪律精神;那么,既然纪律是约束性的,是对人之本性的“侵害”(这里引出了涂尔干的论述,他并不认为所有的纪律都是对人性的侵害,对自由的约束,恰恰相反,涂尔干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是在规范之下对自我意志的熟稔的运用),那么为什么还会发展出道德呢?这就解释不通了,所以涂尔干的上述思想就顺理成章了,借此,涂尔干论述了作为道德的第二个构成要素:对个体所属的社会群体的依恋感;那么,自决又何处出现呢?即对道德作为一种完美的理想的自发追求。由此亦可窥见,涂尔干力图呈现的道德的复杂性。接下来的思路就不难理解了,涂尔干在接下来的几讲中,结合了儿童心理学,在儿童身上发现了这样几种要素,纪律、对群体(由家庭至班级)的依恋、自主的精神,在此论述过程中,涂尔干阐发了与此相应的教育者应承担的作为。
本书的第二部分,论述教育学与社会学。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中,涂尔干简单地提起过教育的概念,这里作出了明确的定义:教育是年长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并,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的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保罗•福孔奈说涂尔干始终将教育作为社会事实考察,而涂尔干始终是围绕着教育的起源与功能着手考察教育的,是从教育实践的历史出发的,也可以说是将教育作为一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的。教育学不同于教育,因为教育学不是实践而是对教育实践的反思,是理论性的。教育学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科学,而其中最紧密的是社会学,其次是心理学的帮助。因为教育是集体性的,同时只有社会学才能将教育的目标与所需的社会条件联系起来。

涂尔干  《社会分工论》    北京三联书店
本书共分三卷,分别论述分工的功能、原因和条件、反常分工。在二版序言里,涂尔干发表了关于职业群体的几点评论,再次表达了他寄于职业群体的期望,职业群体对于克服无政府状态的、对于道德进化的重要作用,而“目前最最重要的是,即刻着手创建一种道德力量,并以此来为法律提供实质和形式”。首先,涂尔干从法的角度谈起,根据惩罚的不同类型,提出了两种团结类型,即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并考察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结构类型,即环节社会和即将代替环节社会 的某种形式。分工的功能并不是像通常的理解,将个人变成从事同一种工作、依照同一种规范去行动,强化了社会成员的同质性,并且带来了道德的退化。恰恰相反,涂尔干认为,分工越来越精细化,造成了社会成员的相互依赖,从而加强了团结,这是正常的分工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分工的功能所在。接下来,涂尔干考察了分工的原因。通常教材里会讲到分工的原因是社会密度的增加,确实是,但是还应该更详细一些。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的发展和社会成员联系的增加共同造成社会密度的增加,包括物质密度和道德密度,二者共同导致分工的发生,并且还要考虑社会容量的因素。但是,还有一个次要因素,就是集体意识的退化。当社会迅速扩大,个人主义相应扩张,集体意识的约束力明显下降,进而分工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便利。这就是人们看到的伴随分工而来的道德的退化,也是人们误解分工导致道德败下的原因。反常的分工,涂尔干提出了其认为“最主要、最普遍”的三种形式,即失范的分工、强制的分工和另一种分工(过快的分工),其原因可分别对应与规范的被剥离、公正的被渴求和社会有机体的功能的紊乱。“个人判断从集体判断的羁绊中逃脱出来了。在狂飙突起的时代里,乱作一团的各种功能也不再会有时间相互磨合了。新的生活刹那间出现了,还没有能力把自己组织起来,还无法满足我们内心涌起的公正需要。”…….“总而言之,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为我们自己确立一种道德,但这个任务是不能在悄无声息的研究工作中即刻完成的。它只有在内在因素的逼迫和要求下,才能借助自己的力量产生出来。思考所能做的和应该做到的,就是去规定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这正是本书的宗旨所在。”我想,这是不是也是涂尔干一生追求学术的最终目的呢?

写一下对涂尔干思想的简单总结:
阅读涂尔干
我想,理论之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契合了某种社会需求,越是生命持久的理论大约就越是与社会发展现实契合度越高吧。根据自己的感觉将涂尔干的理论做一个划分,没有特别的标准,只希望能帮助自己系统规划一下。
作为社会学家的涂尔干:
涂尔干明确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为这一学科的创立奠定了根本。涂尔干认为社会事实才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所谓社会事实,就是任何能够对个体产生约束力、并且外在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不可能一一作出细致的研究,这里我忽然明白了涂尔干常用的一个词“自成一类”,是不是意味着将不同的社会现象按其本质所属而作出相应的归属呢?如同对社会形态学的研究?不得而知)从这一个定义中,能强烈地感受到涂尔干的一贯主张——社会唯实论。社会是独立的实在,基于个人但超越个人,也就是说社会(自成一类的事实)的特点来源于个人,但是并不是个人特性的物理集合,在涂尔干那里,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化学反应”,即整体不是部分的物理叠加或堆砌而是化学性的产生新事物的反应。这也是其哲学指导思想的一部分吧。关于研究方法,涂尔干主张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不用多说,但是我觉得涂尔干主张的实证方法跟当今流行的实证研究方法不太一致。涂尔干用过的方法大约有类比法、共变法、数据研究,无论是前两者还是最后者,涂尔干都主张一切建立在事实之上,这种主张是不是实证研究的精髓呢?如今对于实证的理解实在很狭义(利用数据统计技术处理搜集的资料而得出结论)。以上所讲的各种方法体现在涂尔干的各种著作中,《社会学与哲学》、《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教育思想的演进》和最著名的方法论典范《自杀论》。
涂尔干对社会分工的研究不想多说,但是本人觉得更值得关注的仍是失范理论。在涂尔干那里,失范的原因是不正常的社会分工造成的,是伴随社会道德真空状态发生的。在《社会分工论》的译者前言中,作者提到大家易将第三卷的非正常分工当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我还不能说自己理解了这个话,但是直观的感觉是失范理论与中国社会还是有某些契合点的。中国的当今社会问题多多,危机处处,难道都属正常?一定不是,但是与原因相对的应该是解决的办法,所以,可怕的不是有问题,而是不能正确找出问题的原因,所以不能解决问题或者不能长长久久地解决。我想,联系社会现实,用理论指导我们认清社会现实、发展趋势或者反思理论的适用性,才是学习理论的目的。如开篇所言,理论终究是要回到现实,服务现实的。
作为教育家的涂尔干:
原来不知道涂尔干为教育研究付诸了那么多精力。保罗•福孔奈说,涂尔干将教育看作一项社会事实对待。涂尔干给教育的定义是:教育是年长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并,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的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态,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涂尔干着眼于教育的功能与起源考察教育。教育对于个体的功能在定义中已明显体现出来,对于宏观社会而言,教育是一种粘合剂,通过教育,社会成员达成思想、观念、道德的一致而产生团结与稳定。对于教育的发展演进,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的演进》一书中。从早期的教会教育缘起,历经文化复兴、文艺复兴、巴黎大学的前前后后与耶稣团的发展等各个阶段,法国教育甚或欧洲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与变动,但是当下(对于涂尔干时代而言)的法国中等教育仍然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这里体现出了涂尔干热切的社会关怀。涂尔干考察了教育的起源,并且联系当时社会条件考察教育的种种演变,并提出了自己关于教育设置的意见(但我感觉不系统,毕竟他是在课堂上讲授的而不是专门著书的),这些意见最明显的好像体现在《道德教育》中关于儿童教育那一块。
涂尔干对于道德的研究:
涂尔干对道德的关注在于关注道德力,即隐藏于各种道德表现形式之后的稳定的那种东西。涂尔干认为,道德的组成要素在于:纪律精神、对群体的依恋感和自主或曰自决。道德----义务----纪律,这个逻辑看起没什么特别的,但是这种联想让我觉得很神奇。(我觉得涂尔干能从现象这样推敲到本质,实在很厉害。)涂尔干说道德是社会的粘合剂,对于这个比喻的,我的感觉是道德对于社会成员是充满约束力,有强制性的,所以“黏”的有力;同时,之所以能“黏”得住,那是因为社会成员对其所属的社会群体有依恋感;所谓自主,就是当社会成员个体对道德作为一种完美理想的追求的承认,并且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作出自己的合适的决定。在《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中,涂尔干从法团演进的角度,考察了职业伦理的进化,并指出了法团在重建当下社会道德的过程中的重大作用。不知道在中国这个社会,会不会产生同样的职业团体或曰民间组织,去代表某一行业的利益、某一群体的利益,以达到能相互牵制而平衡各群体利益的情况?不得而知。《道德教育》讲述了道德的组成内容,讲述了在儿童身上培养道德的依据所在以及学校应有的培养方式,前有所述,不再冗赘。
作为社会学家的涂尔干是涂尔干思想组成部分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定性。将涂尔干的思想分开讲不过是为了论述方便,因为,我们可以很容易理解涂尔干是将教育与道德作为社会事实来考察的,从客观的,也就是放弃个人价值观(相对而言,因为人不能无我)的立场从事研究的。这里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一是防止忘记,二是希望自己能记地系统点。什么时候能写出像渠敬东的《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学理论为视角》那样的作品,才真是吃透了理论……

席慕容  《槭树下的家》    南海出版社
本书是在身体状况很差劲的时候读的,当时真是不想动脑子了,想找一些感性的东西拿来读读。可是,这本书我一抓住就手不释卷了。数的内容不想多说,作为随笔或日记的结集,更多的描绘的都是日常生活的细节,或者就是一些零散的感想,比如,女儿不敢打扰妈妈作画又很想见妈妈,就在门口安安静地等,当时席的心里隐隐的痛怕是最真切的情感了。我觉得这本书里有我曾经为自己规划、现在依然向往、以后不知道能不能过得上的生活,那种幸福小小的,但是很贴心,很安静。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心态吧,固然青年当有理想、当有抱负,但是宁静致远的古训也是很有道理的。

本月读书感受:
首先说一下阅读涂尔干,至今还是没有完全阅读,但是大体的思想脉络还是有了的。最主要的感受是,系统的阅读会带来一种零散翻阅不能达到的体验与专注,而且真是感觉“原来是这样啊”,那种真实感。而且,还有最真实的感受,就是身体一定要注意,身体状态不好了,干什么都受影响的,思考的劲儿都没有了。

本月数目:
中国近代思想史  李泽厚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
自杀论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梁漱溟传    马东玉
鄙人不才,大家多多指导啊~~

中国近代思想史  李泽厚
这是本月读的第一本书,当时还没有明确的读书计划,而且是在做毕业论文的时候随手拿起的,因为觉得自己历史知识实在太缺才想拿起它充电的。本书从清末维新思想讲起,主要有清末地主资产阶级代表人物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及郑观应等人的改革思想、洋务运动及其代表人物的改革主张、康有为思想研究、谭嗣同思想研究、章太炎思想研究、孙中山思想研究、鲁迅思想研究等章节。阅读思想史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掌握不够好。但是通过阅读还是对这一时期的基本思潮有了一些了解,明白了在当时民族危亡、社稷飘摇的混乱状态下,一批批的先进人士为祖国、为民族奔走牺牲的情怀,也真明白了历史发展绝不是某个人、某一小撮精英分子的历史。历史有自身的节奏,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早期的努力虽为取得最终成功但是却为成功铺路。当时以为看思想史既简单些又能从相对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物进而了解一个时代,读到一半便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对于这种带有投机取巧的阅读心态,我已深刻反省。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涂尔干被誉为社会学三大创始人之一,这本书起了很大作用。书中一贯体现着作者为社会学开辟道路的努力。涂尔干继承了孔德提出的实证主义研究传统,并且以实际行动做了示范。本书主要阐述了涂尔干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观点,即完全受社会事实为物,以社会现象出现的普遍性为主要标准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区分社会事实的原因与功能并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等。全书包括6章和结论。在结论中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方法的3个特点——独立于哲学、客观性、社会事实是社会的物。这3者共同构筑着方法本身的独立性,从而使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并使得社会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得以传授下去。读完本书以后,我对涂尔干所倡导的基本方法有了轮廓的把握,但是也明显地感到了自身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尤其对一些哲学术语的不理解,如本体论、实在论。状态有待提高。
自杀论    涂尔干 商务印书馆
这是本月阅读书目中最感流畅的一本,拿起来感觉像是阅读近代的调查报告,于是甚感涂尔干对社会学学科发展影响之大。最让我佩服的是作者极其强大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虽然文中也偶见数据与结论不甚一致的地方,但这些瑕疵仍然遮掩不了作者思维的光辉。在本书中,作者严格运用了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中讨论到的方法及准则,如如何定义自杀为社会事实的一种、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原则、求证社会事实的共变法等。作者首先讨论了几种当时社会流行的对自杀原因的看法,如心理变态、遗传特质、酗酒等。但是最主要的仍然是其对自杀的分类,分类标准作者没有专门指出,但是从行文不难看出是根据个性发展与社会融合程度而作出划分的。利己型自杀是由于个性的过度发展,而利他型自杀则是由相反的原因——个性过度融合于其社会实体,反常型自杀则是由于社会不正常的分工引起,社会分工的原因则在于社会密度的问题。而教材中曾提到的宿命型自杀却未见明确提出。遗憾的是这次读书没有跟进阅读《社会分工论》,打算作为下个月的阅读书目中。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本月中阅读最艰难的一本书,中间有实在读不下去的地方就暂停了,说实话,至今不甚读懂。所以写这本书也最没有底气。只是感觉作者延用了一贯的风格,在探讨宗教起源这一话题的自我观点之前先讨论了泛灵论、自然崇拜等主流观点,进而对其检验批判,并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宗教只能是社会的。本书的脉络很清晰,分为先导问题(主要包括宗教的定义、泛灵论、自然崇拜和以往对图腾制度的处理方法)、基本信仰和主要仪式态度三大部分。涂尔干这样定义宗教: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又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与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它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我对这个定义的理解是宗教有两大基本要素,即信仰与仪式构成的文化丛和教会这样的共同体,或言有三种构成要素,即信仰、仪式、教会。信仰与仪式是本书接下来的两大部分的主题。这些还是能看出来的,但是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反复回头看,有点读不懂的焦躁。而且,后来在冯川的帖子中看到“涂尔干障眼法”这个词,甚感认同。有些做结论的时候,作者只是一句“显而易见”或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带过,让我很是矛盾。甚至,我在这样表达自己的看法的时候都还是一种朦胧的状态,所以我考虑过一段时间之后再读这本书。但是本书中处处能体现出涂尔干一贯坚持的社会唯实论倾向。
梁漱溟传    马东玉  东方出版社
在月末选择读这本书主要有这样的原因:对梁漱溟这位学者很感兴趣;试图用大师的经历鼓励自己培养自学、追求进步的品行;暂时放松阅读涂尔干引起的神经紧绷状态。这本书虽是节选地读,但是引发的感想却最多。梁先生讲自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最要紧的是要在生活中有自觉”。在本月中期阅读状态最好的时候,对于这一点我甚感契合。纯粹的阅读体验确实让人思想净化、心神安宁而同时却又不断激发起追求进步的激情,那一刻让人觉得自己是干净纯粹抱有济世关怀的年轻人,生命因此而充满希望。梁漱溟在办学期间坚持的“朝会”制度,确实让我联想到了读书会。梁先生的办学动机是“是在自己求友,有与青年为友”,带着每个学生走路,办成一个“彼此扶持走路的团体”。这也应是读书会的最好写照吧。梁先生一生求学,但不为求学而求学,不为个人而求学,他始终秉持的是“救国救民”“为往圣继绝学”的伟大关怀,坚持一生只有“太大的一件事”,这太大也即“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中国问题)。若非真有这样的高尚情操与关怀,是不会在历经劫难而独能安然脱险甚至不丢一物的香港之行后仍能保持那样的“自信”与“自喻”的。建国新时期,梁先生依然为建设国家之大业奔走呼号,虽遭遇过不公正待遇但是能及时自身反省并审时度势而努力不辍。掩卷而思,不禁令我自惭形秽起来。我虽也有理想,也愿意做那个怀有抱负为国家民族做些事情而不甘平庸的年轻后生,甚至有时觉得自己可以把它当作一种信仰而不惜努力去行动。但是,认真反思生活,我被太多的琐事、芜杂的感情缠住了手脚。

本月读书感受:
以中期读书状态为最好,能安心宁神去读,与作者引起共鸣。可是后期心情有些浮躁了,加之书目难度增大,所以难免有焦躁、轻浮的情绪。最大的感触是,阅读有易有难,但静心最为可贵。读书状态丢了容易找回难。但是有压力才有动力,有问题才有方向,我将继续努力并以同辈学友的闪光处自励自勉。



5月书目
2011年5月读书汇报

本月书目:
涂尔干:
        《社会学与哲学》
        《孟德斯鸠与卢梭》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梁漱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渠敬东: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

《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本书的序言中,布格勒说本书收集的论文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阐明了涂尔干的思想,不仅与某类特殊的社会学问题有关,而且与哲学家们通常解决的一般问题有关,如精神与物质、意识与自然、理性与感性等关系。它们说明了社会学可以用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复兴哲学”。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是《个人表现与集体表现》。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类比,如作者所言“类比是比较的一种合理形式,而比较是我们理解事物的唯一可行的手段。”涂尔干认为将观念与细胞联系起来是非常荒谬的,他也反对个体主义社会学的原则,即“通过简单解释复杂,通过低等解释高等,通过部分解释整体”。他所赞同的是“必须通过整体特有的属性来解释现象是整体的产物,通过复杂解释复杂,通过社会来解释社会事实,生命事实和心理事实也得通过它们所形成的自成一类的结合来解释。”他认为“这是科学研究所能遵循的唯一途径。”其实隐藏在这背后的是作者关于整体与部分的看法。他关注的是整体究竟比部分之和多出了什么。涂尔干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整体不是各部分的物理性的叠加而是化学性的合成,而合成本身是创造性的。所以整体是各部分整合之后产生的新事物,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虽然它产生于部分,来源于部分。这就不难理解“如果有人把个体表现生活所独有的特性称为精神性,那么他们就应该把社会生活定义为超精神性”的说法了。 
本书的第二章是《道德事实的确定》。本章触及了涂尔干关注的主要论题:道德。作者试图确定道德事实的性质、道德实在的特征及对其的解释、界定道德与社会的关系进而评价一个特定时代的道德。涂尔干认为道德实在的特征除了义务性之外还应包括可求性。道德实在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客观方面(社会道德规范的通行标准)与主观方面(个人良知的多样性表现)。对道德规范的违反导致“制裁”的产生,而不是行为本身的性质导致个人接受制裁。制裁可分为消极制裁和“积极制裁”(即这种制裁是有利于能动者的,这个词是我“发明”的)。第二部分是对道德实在的特征的解释,我没有读很懂。作者的假设是“我们的全部义务都是根据道德和思维存在得到定位的”。但是又反问“谁才是这些思维的主体”。根据行为目的是否利己,作者区分了道德事实与非道德事实,即行为者本身是行动的目的的行为就是非道德的。但是由于只有在群体生活中奉献和无私才有意义,所以道德是产生于社会生活的,也因此而有了等级体系。这里,作者引出了道德与社会的关系:社会是一切道德活动的目的。因此,社会既内在于个人,又超越个人;社会具有道德权威的全部特征,强制人们遵从。读到这里,就自然而然想起了涂尔干赞同社会唯实论的理由。同时作者指出,只有通过系统的观察才能对道德作出评价,因为个人主体总是多变的。
本书的第三章是涂尔干答复异议的部分,我就不写了。
《孟德斯鸠与卢梭》(节选)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卷主题为政治哲学,共包括《孟德斯鸠与卢梭》(以下简称《孟》)、《社会主义与圣西门》(以下简称《社》)和书评三部分。
在《孟》这篇文献的第一部分《孟德斯鸠对社会科学兴起的贡献》中,作者主要探讨了孟德斯鸠在何种程度上确定了社会科学的领域以及其研究方法在何种程度上奠定了实证主义研究基础。涂尔干首先明确了确立社会科学的必要条件:独属的研究题材和专有的研究方法。并且他坚持认为,科学研究只接受“类型”而不以研究个体为目的。涂尔干称孟德斯鸠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因为“他处理的是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体的心理。”孟德斯鸠区分了自然法和与社会有关的法则,前者是指合乎人的本性的法则(这种法则没有考虑人们生活其中的特殊社会形式),他又从社会有机体的“本性”推出了法律。涂尔干回答了孟德斯鸠没有回答的问题,“人的本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比社会的本性更神圣”,涂尔干给出了走出死胡同的途径,即假定所有法律和习俗的规范,甚至是那些属于个人生活的规范,都来自社会存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涂尔干“社会中心论”思想的又一体现?孟德斯鸠将社会统治方式分为: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三类。但是孟并没有局限于社会分类中,他相信社会现象,尤其是他关注的“法”,归属于明确的秩序。他们应该服从于理性的解释。孟德斯鸠运用了比较法研究法。读完这里,我有个疑惑。究竟涂尔干是通过研究这些著作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和思想还是在确定了个人的研究思路之后才去着手研究这些著作?当然,每位学者,包括大师,也都有自己的思想来源处。单就文献本身而言,我觉得还是相对容易些的。可是,这个问题究竟是让我有些无所适从。。。
在第二部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主要论述了“自然状态”和“公民状态”,社会的起源问题,政治体与普遍意志,主权与法。“自然状态是一种和平的无政府状态,其中,个体之间彼此独立,相互没有关系,仅仅依赖于抽象的自然力。”而卢梭认为公民状态也是同样的情形,公民之间维持着最低限度的相互联系,但是他们依赖于一种新的力量——集体力,或者叫普遍意志。在这一点上,涂尔干认为,卢梭与霍布斯和孟德斯鸠达成了一致。不过,在社会构建的方式上,三者是不同的。
《社》是根据涂尔干研究社会主义的讲义讲稿整理而成的。涂尔干给出了如下公式:“人们称之为社会主义的理论,都或多或少要求所有经济功能或者部分经济功能(尽管是分散的)与能够起到指导和认知作用的社会器官建立完备的联系”,并做了补充:“其次,人们也把那些虽然与经济秩序没有直接关系,却有所联系的理论称为社会主义。”看到这个定义,以及读到涂尔干以国家与经济功能的关系为基准区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时候,我很吃惊。与书中,作者所批判的大部分一样,我混淆了二者,只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阶段,二者应该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同样的研究思路贯穿于接下来的研究,涂尔干认为18世纪不可能有社会主义的理由也存在于经济方面。他认为,社会主义产生有三个必要条件:舆论所赋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同样的价值、国家的极大的能力发展和大工业体系的建立。而这些,在18世纪都是没有产生的或者不足的。涂尔干研究了圣西门的思想,从论述圣西门的学说开始,阐述了实业体系的历史起源和组织,国际主义和宗教。简言之,圣西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的构想存在于两个方面:经济方面和道德方面。社会主义是对现实社会不满的呐喊,是诉求的表达,也是有关怀的学者希望社会改革促进大部分人的社会福利的蓝图的描绘。说到这里,我忽然不知道该怎么下结论了。书读到这里,我就觉得很迫切了,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接触、了解、沉淀,好好努力。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商务印书馆
这本书本不在最近的读书计划之中,但出于偶然的机会,一拿起便手不释卷直至读完了。当然这样子,可能没有完全仔细地读好吧,不过那种阅读的冲动确实难以抵挡。而且,读久了涂尔干略显艰难且又是翻译过来的东西,这本书确实让人读来酣畅淋漓。
大致内容如下:
与别的书目不同,本书的导读作为附录一放在了后面。导言共分为:自序、这个问题的现状、这个问题的真际三部分。在自序中,一贯体现出了梁漱溟先生实事求是的人生态度。在做学问方面,梁先生始终说自己不过是思维到了此处,郁久而发的结果,实在不敢说自己专事学问。对待生活,梁先生如是说,“单就自己所要做的生活下一番思量”。那么,梁先生研究东西方文化也是出于同样的态度,思维所到之处,水到渠成之事。在接下来的两部分,梁先生论述了当时面临的问题的根本,即东方文化出路何在的问题,而不是东西文化之异同优劣的问题。
本书的第一章《绪论》开宗明义,探究东西方文化之根本问题,并批评了时下流行的几种观点,分别是:以为谈“东西文化”太远(意即不是时候)、随意调和论、无从研究论。在批判第二种观点时,梁提出了考察文化的三个基本面向,它们分别是:a,精神生活方面;b,社会生活方面;c,物质生活方面。
接下来第二章考察《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上)》。思路如上,照例检验关于西方化的流行说法,它们分别是:“西方文明是势能之文明”(语出早稻田哲学教授金子马治)、东西方文化差异在于思想的不同(北聆吉)、民主与科学、动的文明(李守常)。梁阐明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即检验异同要明白何谓文化,文化即是某民族的“生活的样法”,生活则指“没尽的意欲…和那不断的满足于不满足”,于是“意欲”要求的差异导致了文化的差异。这也是梁提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梁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西方的即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或说,西方化是意欲向前要求的精神产生‘赛恩斯’与‘德谟克拉西’两大异采的文化”。接下来便依次论述了科学与民主在西方社会如何产生与发展,并在探究了这两大异采之后,提到了“生活”。
这就接到了本书的第三章《如何是东方化?如何是西方化?(下)》。所谓生活,“就是用现在的我对于前此的我之奋斗”(对生活定义的修正有三点:生活的碍不知来自物质世界还有其它的‘有情’,因果规则,生活并非全是奋斗);所谓奋斗,则指“努力改变‘前此的’局面而结果有所取得”。人生的问题在于:1)可满足的物质世界;2)满足可否未定的;3)绝对不能满足的;4)无所谓满足与否、做到与否的。由此,人生的三种基本路向就是:1)意欲向前要求——奋斗,以改变局面;2)意欲调和、持中——改变自我适应局面;3)意欲向后——禁欲、消解问题的存在。这也是梁给出的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差异的所在。同时。梁指出,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在优劣异同,而在路向不同。为了方便比较,梁同时给出了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的定义。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第四章《西洋中国印度三方哲学之比观》。本章开篇给出了一个西、中、印的思想体系的比较。首先思想包括宗教与哲学。所谓哲学是指系统化了的思想,宗教是指一种态度而由此产生行为。其中,哲学包括形而上学部、知识部和人生部。西、中、印三方的侧重各有不同,西方以知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中国以人生问题为哲学之全部,印度则以宗教为其思想之全部。另外感兴趣的是佛家的几个名词:现量、比量、非量,即感觉、理智、直觉。大概是佛家自家的思想体系与我们所接触的心理学不同吧。我感觉知识叫法不同而已(希望这句话不是妄言才好)。梁认为,三方生活的真解是:1)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2)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3)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其实就是指三方生活分别是以理智、直觉、感觉为中心的。于是,各家的文化不同乃是可理解的了。这也是梁认为中国文化未来必然复兴的依据,因为生活本身要求要求意欲向前要求,而西方过于运用理智,印度则本身是不可取的。
第五章是《世界未来之文化与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作者讲述了经济改正、文化变迁、思想变迁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儒家的基本思想是如而适用于未来发展的,并同时说明了西方与印度哲学的时下情势,进而提出了我们当今应持的态度:印度文化是坚决不可取的,西方化要接受(发达的自然科学文化)但他们的态度要改变,批评地接受中国的态度。
这么简单地写写一本书就完了,似乎有亵渎的意思。但是那种阅读的流畅感、言辞表达的或犀利、或形象的恰到好处地运用,确实有让人不吐不快之感而且是不假思索的倾诉。只是,希望自己没有误读才好。巧合的是,在徐勇老师为贺老师《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所作的序言中也提到了梁漱溟先生。于是,便一气呵成地读完了,粗糙是难免的,但是激励、启发也很多。

涂尔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主要从两个方面做考察,即从法团演进的角度考察了职业伦理,并说明了法团在公共道德的形成与国家治理中发挥的重大作用;二是从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角度考察了公民道德(公民对国家的义务),讨论了国家的含义、爱国主义、国家的理想治理方式——民主制,接下来,作者讨论到了独立于他人、他群体的一种道德——对他人的尊重(这个表达可能不是很准确),包括社会对杀人的惩罚、对财产权的保护以及契约形式的不断发展。

渠敬东: 《现代社会中的人性及教育——以涂尔干社会理论为视角》
一直苦于不能充分理解涂尔干的理论,所以才找到了这本书。就直观感受来讲,这本书的结构看起来确实比较流畅,能够将涂尔干的各方面的思想顺畅地勾连起来。本书以现代教育作为切入点,讨论教育的最大秘密:人性为何、如何培养人及培养什么样的人。由此,讨论了教育的古今对比以及现代教育的三阶段发展史(早期的的教会教育,以自由技艺为主,人文教育、以及面临现代性转变的当前阶段),并由此讨论到现代教育面临的社会系统的整体的转变——失范与团结。失范一贯被作为反常的来对待,这里我明白了“反常”恰恰能印证“正常”的道理,从另一面看到了涂尔干理论的价值。作者也就失范的话题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其他社会学家,如奥吕、默顿(失范理论)、里斯曼(性格学)、斯罗尔(失范量表)、以及包括对现象学社会学的讨论、对福柯的思想的部分释义,这样一来,关于失范理论,视野就更加开阔了。同样的方法讨论团结的话题。这样,现代教育的社会发展环境,就一目了然了。作者的结论是“现代教育是一种建构道德个人主义的重要方式,教育不是对自然的辖制,而是对自由的展开”。下面说说整体感觉。
我读完的感觉就是涂尔干的思想围绕“社会事实”展开,其“社会中心论”思想处处展现,并引发对“失范”和“集体道德”的思考。我感觉应该还有更高的哲学层次上的思考,比如,决定论与经验论(不知道我表达错没有)、社会决定论与道德个人主义的关系,可是我还没有明白,也想不出该怎么表达。这也是我最迷惑不解的地方,并且我也还不能够把涂尔干的理论从头到尾按其发展步骤,完善地讲出来。我不知道别的同学读完一大家之后是什么感觉,(当然,涂尔干的书我还没有完全都读过),说实话,还是有点受挫的。读一本书的时候,可能大部分的内容感觉也懂,但是现在就是串不起来,或者也有大致的脉络而不会具体的论述。
下个月的打算是,到月中下旬把《社会分工论》、《原始分类》和《道德教育》读完,有必要重读的数目,再翻阅一遍,尝试把涂尔干的整体思想整理出来。

本月读书感受:
越读感觉限制越多,因为很多新概念不停出现,甚至有时候明明就感觉是一句普通的话语,可是就理解不了,因为不能明白其所指环境,进而不能理解建立在特有语境基础上的确切意函。而且,我总是不懂作者是在何种情况下产生写作冲动或曰写作动机在哪里(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不是很白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Posted: 2011-04-30 12:09 | [楼 主]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有压力才有动力,有问题才有方向
说得很好,继续加油
Posted: 2011-04-30 12:40 | 1 楼
朱静涛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265
威望: 265 点
金钱: 265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22-04-27

 

和我想的一样 呵呵 加油
做最好的自己
Posted: 2011-05-03 21:59 | 2 楼
朱静涛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265
威望: 265 点
金钱: 265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22-04-27

 

和我想的一样 呵呵 加油
做最好的自己
Posted: 2011-05-03 21:59 | 3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很好!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原始分类》都可以找来一看的。

这一段时间是比较浮躁的,但我们要抓紧时间。坚持下来!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05-03 22:16 | 4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认识不错!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比常人更加坚强的坚持下来,相信你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1-05-05 13:46 | 5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慢慢来,要沉下来是一个过程,下沉这个过程是一个过渡,
认真去做,蓦然回首,已然超越。
学 问
Posted: 2011-05-07 00:16 | 6 楼
曾凡木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6
威望: 156 点
金钱: 156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7
最后登录:2019-04-10

 

开局读得都很好,书也都很有挑战性,继续坚持,加强沟通交流
率性而行乃真丈夫也!
Posted: 2011-05-07 22:45 | 7 楼
孙晓培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8
威望: 78 点
金钱: 78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6-13

 

中西结合,不错
时间就像渔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Posted: 2011-05-07 23:01 | 8 楼
杜鹏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656
威望: 656 点
金钱: 6560 RMB
注册时间:2008-04-20
最后登录:2020-08-18

 

很不错,三大家中从涂尔干入手是个比较适合的入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Posted: 2011-05-07 23:07 | 9 楼
tuxy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2
最后登录:2014-01-12

 

不要紧,刚开始会有些心浮是正常的,在团队的氛围下读书,一定能越读越好!这样开头已经很进入状态了,进入经典,收获定然很大~
净心
Posted: 2011-05-08 11:43 | 10 楼
冯小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93
威望: 193 点
金钱: 1930 RMB
注册时间:2009-04-08
最后登录:2016-01-05

 

读经典多和同学交流,增强理解!
Posted: 2011-05-11 23:28 | 11 楼
宋卓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87
威望: 287 点
金钱: 28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5-30

 

呵呵,谢谢大家的鼓励与点拨,一定努力!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Posted: 2011-05-14 18:49 | 12 楼
郑涛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27
威望: 127 点
金钱: 12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3
最后登录:2019-11-14

 

很不错啊!
书到用时方恨少!
Posted: 2011-05-14 23:22 | 13 楼
燕红亮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1
威望: 71 点
金钱: 710 RMB
注册时间:2010-09-14
最后登录:2014-06-06

 

我觉得你从一开始方法就很对,先读的学科史,经典读的也很系统。我觉得,宁静只不过是心灵的井然有序,把读书和其他事情安排好了,也就容易静下来了。
Posted: 2011-05-15 11:07 | 14 楼
石磊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89
威望: 89 点
金钱: 890 RMB
注册时间:2011-03-31
最后登录:2012-06-04

 

大家一起加油啊!
Posted: 2011-06-01 22:24 | 15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很好。读书笔记做得很扎实。天道酬勤,坚持下来。
学然后知不足,故而有困惑是正常的,也是可喜的。等我们开学了,再好好交流。
《教育思想的演进》可以找来看看。共勉!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11-06-01 22:50 | 16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丢掉一些东西,坚持一些东西,生活的品质会大不同。
认清方向,加油。
读书状态不错,学习,继续保持
Posted: 2011-06-02 12:18 | 17 楼
宋卓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87
威望: 287 点
金钱: 28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5-30

 

谢谢鼓励,这个鼓励真的很重要。状态还有待继续调整。。。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Posted: 2011-06-04 09:43 | 18 楼
石峰枫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94
威望: 294 点
金钱: 2940 RMB
注册时间:2011-04-29
最后登录:2013-03-19

 

你的读书感受我这在经历着,有时看书,新社会理论和概念很难理解,甚至有时半天一直在一种纠结的心里度过,可能看到的多了会好些吧
巅峰之枫叶傲然于风霜!
Posted: 2011-06-04 13:30 | 19 楼
刘磊(中南)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69
威望: 169 点
金钱: 1690 RMB
注册时间:2011-05-04
最后登录:2014-01-20

 

以前读《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但是有些部分没怎么读懂,尤其是将印度以及佛教的部分。以后再读的时候要向你多多请教~~
战士,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词~~
Posted: 2011-06-04 13:56 | 20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从一开始就读的有体系,
这是自己读书主体性的体现,

静下心来,放下自己,沉到书里面去,呵呵
学 问
Posted: 2011-06-05 20:21 | 21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Quote:引用第145楼宋卓秀于2011-05-23 20:47发表的  :
“删繁就简清晰透彻,语言词句典雅优美,体系结构玲珑剔透。”言辞优美啊!
论坛真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库存,吸纳不完啊。。。我每逢看到哲学的内容,就一头雾水,很头疼。打算先读社会学,然后读哲学,不知可否,还请大家不吝指教啊~~

可以啊,我读哲学说实话确实是个人兴趣爱好,另外觉得一切知识都跳不出哲学的圈圈,所以就读了。哲学确实能够锻炼一个的思维、深刻思想、开拓视野,但是一般比较难读,可以先读社会学其他的学科,慢慢来。支持你!
学 问
Posted: 2011-06-05 21:56 | 22 楼
刘茜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39
威望: 39 点
金钱: 3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1-11-12

 

自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自学,“应当就是一个人整个生命的向上自强,最要紧的是要在生活中有自觉”。呵呵,这句太好了。
我的读书状态跟你很像啊,懵懵懂懂的,不过你读了很多经典啊,值得学习!
有理想的人海阔天空。
Posted: 2011-06-05 23:12 | 23 楼
周红培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87
威望: 187 点
金钱: 1870 RMB
注册时间:2010-03-01
最后登录:2011-06-20

 

读的很不错哦,报告写的很好,继续加油~
我不去想能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Posted: 2011-06-06 09:49 | 24 楼
宋卓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87
威望: 287 点
金钱: 28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5-30

 回 19楼(石峰枫) 的帖子

希望是这样,但是这个积淀的过程很困难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Posted: 2011-06-07 08:37 | 25 楼
宋卓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87
威望: 287 点
金钱: 28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5-30

 回 23楼(刘茜) 的帖子

读经典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从经典里能感悟多少,这一点我做的很不好啊。。。最近毕业,送大家走了,心理状态很不好,所以读书受影响啊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Posted: 2011-06-07 08:39 | 26 楼
宋卓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87
威望: 287 点
金钱: 28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5-30

 回 20楼(刘磊(中南)) 的帖子

请教实在不敢当啊,交流倒是应该有机会,相互学习吧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Posted: 2011-06-07 08:41 | 27 楼
宋卓秀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87
威望: 287 点
金钱: 287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5-30

 

读书报告已更新,大家多指教啊~~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Posted: 2011-07-02 13:44 | 28 楼
陈文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04
威望: 304 点
金钱: 3040 RMB
注册时间:2010-02-28
最后登录:2016-03-26

 

你也很优秀!读书很好!
唯独敬佩那些脚踏实地的人!
Posted: 2011-07-02 14:50 | 29 楼
« 1 2345» Pages: ( 1/9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313116(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15:45,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