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秋月的读书汇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王秋月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5
威望: 15 点
金钱: 150 RMB
注册时间:2013-03-31
最后登录:2015-04-16

 王秋月的读书汇报

读书汇报
复试结束之后,很欣喜能够有一段时间自己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之前没有意识到要去好好读书,到后来对读书会有所了解之后感触颇深,激发自己要多读书,终究忙于备考,读书也只是被搁置。然而,从复试完回学校由于毕业的相关事情导致根本没有读书,从4月底加入读书会至今已有半个月之久,简单汇报一下读书情况。做的不够,还要多加努力。
书单: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邓正来 商务印书馆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 费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是对1978——2004年这个时间跨度,被作者称为受西方现代化范式支配的时代的研究。在这个时间跨度内,中国法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中国法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要对其进行思考了反思。作者的研究是对以张文显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部门法的骨干为代表的法条主义的理论模式、梁治平的法律文化论、苏力的本土资源论四个基本理论模式的分析、反思和批判。
文章的写作思路:
作者主要以“理想图景”和“现代化范式”两个概念为中心,对当代中国法学的四种基本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书中第一章对当代中国法学“权利本位论”和“法条主义”这两种理论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共同问题,提出了共同信奉的一种支配性的“现代化范式”。第二章对“现代化范式”进行了反思和批判。第三章则用“消费者权利”法学研究的个案分析说明了现代化范式对中国法学的影响。在前面这个部分,作者描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现代化范式;中国法学论者为什么会信奉信现代化范式;对“现代化范式”本身进行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范式给中国法学造成的影响。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对与前面两种模式不同的“法律文化论”和“本土资源论”两种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作者所做的研究采取的是反思和批判的方式,不是描述、一般性的研究,完全是在反思和批判意义上进行的。首先作者就张文显等论者以“政治—法学”为分析路径对中国法学发展境况进行研究和苏力的“社会—法学”的分析路径进行了肯定和批判,认为上述两种分析路径从根本上并非一种反思和批判的路径,最终他提出了“知识—法学”的分析路径。从知识角度本身出发,知识最大的或者最内在的特性就在于它是有限度的,它不是普遍的亦不是永恒的,即可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这样才可进行研究,亦即就是作者采取的反思和批判的方式。作者所采取的反思和批判的方式是一种他叫做外在的批判方式,不是那种内在的批判方式,内在的批判方式说法是要根据某一种理论模式所提出的要达到的目标来检讨这个目标究竟有没有达到,也就是说进入知识内部去看它要兑现的目的在研究当作兑现了没有。作者认为,内在的批判方式其缺陷是他没有办法对他承诺的前设进行反思和批判,他只能根据他要达到的目的来检讨他整个论证的过程以及他论证是否有效性,看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不能去检讨理论模式本身的前设,而检讨理论模式的前设必须与外在理论模式本身一致。任何一种前设或者被我们视为公理的东西,我们都要加以思考和批判,要把把人从这些理论当中解放出来。因此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的检讨和反思,如果仅仅采取内在的分析方式是不够的,所以,作者采取的是一种外在的批判方式。这种外在的批判方式的根据,作者有两项假设,第一个就是法律以及研究法律的法学是具有建构性的,并不是只具有适应性或者被动的被经济、政治等力量所决定。第二个假设是所有的法学包括研究它的法律都具有一种非常严格的、特定的时空性。基于上述两个基本的假设,作者对这一时代的中国法学进行了比较深的批判。这个批判最后得出了结论:在这个时间跨度内,中国法学的发展严格的受到了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现代化范式体现在时间的唯一性。时间的唯一性就是进步,在一个单轨的时间段而不可能有一个多元的时间段,从落后的慢慢到不太落后的,不断地进步、发展。“现代化范式”按照“传统”与“现代”这一判准对世界上的国家做了简单的两分处理,就意味着一个社会不是现代的便是传统的。过去的都是不正当的、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错误的,而现代的都是正确的,是整体的文明和进步,更是以一种善,一切要以当下为便准和判断。然而,其对现代的界定所依据的是对西方的发展经验及其成就的抽象,所以“传统——现代”两分观是对西方历史进程的抽象而获致的纯粹形式,预设的是一种不变的单线历史性进化,将西方发展的经验偶然的转化成一种历史的必然,这就意味着所有非现代化的国家的发展要按照西方的模式来实现现代化,其隐含着一种彻底的“西方中心主义”。
现代化范式支配以后导致了两个基本的结果。第一、中国法学界提供的法律理想图景全部是西方的,或者说在很大的程度上提供的是西方的法律理想图景。第二,在他们的学术研究当中,所关注或主张的乃是源于西方经验的法律理想图景,没有对中国现实世界做“切实“关注,提供不出来有关于中国的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直接的结果就是忽略中国。在“现代化范式”的支配下,中国法学论者没有关注到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贫富差距结构”和“世界结构” 下的中国的现实社会结构或现实社会问题。研究中国的法学或是社会科学所关注的是什么是中国,而这却是中国法学论者所不关心的。
  实际上作者所做的研究是把中国法学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的,是对中国学术的攻击和批判。对整个中国学术的批判,基于结构性和思想两个基本背景。从中国遭遇西方以后,中国实际上是没有进入世界结构的,没有进入游戏,游戏的规则不按照你的想法制订的,处于游戏的外面。这就意味着,你对游戏本身发表的评论,对游戏规则提出的意见,是没有意义的!尽管后来中国变成了一个主权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我们开始进入这个游戏了。但进入游戏以后我们发现一个问题:虽然中国是主权国家,但对于游戏规则提出的意见别人不一定会接受;虽然主权国家是平等的,但在其中还有中心国家,次中心国家,然后还有边缘国家,我们完全在边缘上,就算是主权国家,实际上不能变成平等。所以,中国要从主权国家向主体性国家迈进,我们要提供一个根本性的思考: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人?中国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是我们所认为的这个世界?今后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世界结构使得我们必须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从思想层面上看,从西学东进以来,中国人忙着思考:如何能够赶上或超越其它国家,如何能和他们平起平坐。于是把什么东西都引进过来。他们什么都思想,但是唯一不思想的就是思想根据的本质,诸如什么是中国,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特定时空的中国,他们是不关心的。 
作者在文中就目前主要对张文显代表的权利本位论、以部门法的骨干为代表的法条主义的理论模式、梁治平的法律文化论、苏力的本土资源论四个基本理论模式的分析、反思和批判。因为个人对上述思想并未涉及,所以还要对各自的相关思想加以了解才能有所评判。以下就阅读该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作者说关注“中国现实”应该在中国理想图景支持的情形下,却又说“中国理想图景”是根据对中国现实情形而做的“问题化”理论处理而构建起来的一种特定时空的有关中国法制/法治发展的“中国自然法”,那么在阅读过程中比较令人困扰的是“理想图景”下关注中国现实与“理想图景”的构建需要对中国现实做“问题化”的理论处理,这两者究竟是何种关系,会不会是一种A是前提又是结果呢?
二、作者一直在文中强调要对中国的现实做“问题化”处理,那么这些“问题化”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针对作者在文中的说法,中国在现代化范式的支配下,目前是“西方的法律理想图景”而提供的并不是“中国法律理想图景”,并且知识中国的法学论者也没有意识到其不是“中国法律理想图景”,作者一直强调要构建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不免使我一直期待着作者能够提供一个“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然而作者却未给出答案,在文章结尾写了一句话,“当我把你从狼口拯救出来的时候,请别逼着我把你重新送回到虎口里去。”。作者认为,他提供的也只是他个人的看法,“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构建需要每个中国人去思考,要每个人自己去考虑问题。
由于自己能力有限,可能对书中的精髓或是意旨并未充分了解,对书中的有些内弄并未完全弄懂,所以还需要加大阅读,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对于此书还要多多阅读。

《剑桥中国晚清史》
由于专业知识有限和读书甚少,对专业书籍的阅读有点困难,所以打算从历史书开始读起,慢慢涉及多方面和专业书的阅读。
初次写历史相关的读书笔记真不知从什么角度和哪些方面去写,所以只有大致记录了一下书中内容,还望得到建议指正,下次有所提高。

《剑桥中国晚清史》是西方学者集体写作的一套研究中国晚晴历史,是对清帝国整体的一个基本概况,从清帝国中晚期的经济、政治、社会、疆域结构、对外关系等方面做了深入介绍,分析了中国1800—1911近100年来的历史进程和其对当代的影响。该书分上下两卷。

上卷:
上卷包括导言为十一个章节,导言部分介绍了中国的旧秩序,从历史和中国革命、旧社会、行政和对外关系方面做了描述。中国先前的历史是比较光辉灿烂的,自给自足的程度非常高,对蛮夷入侵的的吸收和同化、儒家权威的至上性等使得中国在早期专注于其自给自足的国内生活,未能发展对外关系,统治阶级麻木不仁未能认识到世界的变化而仍然沉浸在历史的光辉中以至于未能意识到中国的衰落,也不能对西方的侵略做出民觉得反应。
第二章 “1800年前后清代的亚洲腹地”根据19世纪清代政策和英俄角逐的背景讨论清代亚洲腹地的历史,介绍了清帝国在其亚洲腹地(满洲、蒙古、新疆、西藏)的基本政策、阶级组成、纳贡制度、行政机构、宗教和经济等内容。这一章与第七章“中俄关系”和第八章“清朝统治在蒙古、新疆和西藏的全盛时期”相联系,介绍了俄国在清帝国的亚洲腹地的势力扩展、割地赔款,浩罕的商业入侵,英属印度对西藏挑战,马赫杜姆家族对六城的威胁,其与边疆危机有一定的关系。
第三章 “清王朝的衰落与叛乱的根源”从人口增长和社会问题的角度,描述了教育、庇护制与社会晋升之路,嘉庆改革,危机征兆,货币和税收制度混乱,地方叛乱,学术界的新趋势。
“广州贸易和鸦片战争”进入了中国近现代史,与后面章节条约制度的形成、自强运动等是相互联系的,介绍了广州公行贸易的发展、衰落,鸦片战争的过程以及中外条约制度的形成。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例如,传统观点一般认为一系列的条约制度给中国各方面照成了严重损害,而作者却从一些积极方面描述了对中国的影响:中国进入了世界市场、促进中国人生活的西方化、海关用外国税务司有利于形成公正有效的海关而有利于清政府的利益等。
第六章讲述了太平军的起因、发展、衰落,失败的原因,与捻军的比较。传统观点认为太平天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而文中却认为起初对太平天国是抱有同情态度的,然而为了其自身利益加之太平天国不是一个有效的政府所以态度转变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进行联合镇压。
“自强运动:寻求西方的技术”,主要描述了由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发起的一场“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的起因、发展、成果、失败及其意义。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而发展起来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和为清朝统治阶层利益集团服务的,然而其兴办学堂、创办新式海陆军、派遣留学生、发展近代军工企业、修铁路等措施刺激了中国的民族工业和资产阶级的产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对外来侵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1900年以前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及其影响”论述了19世纪西方的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把基督教当做异端并对其实行一些暴力行动,导致了许多冲突,致使传教活动进展缓慢。然而,在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转折,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由通商口岸向外不断扩展,在有识之士之间得到了传播,最后促进了维新运动。

下卷:
第一章主要讲述了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的经济状况。对农业、手工业、近代工业、国内国外贸易、行政和经济等方面运用大量的表格资料进行了分析。农业总体属于一种稳定状态;手工业虽然受到了“外国资本主义侵入’的影响,但有些手工业例如手工织布在外国竞争中坚强的坚持下来了,虽然比重有所下降,但绝对数量是增加的;分析了中国茶叶出口锐减的原因;交通运输阻碍了商业贸易等等。
第二章和第三章则论述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过程,列强对华的侵略和中国的反应。从帝国主义力量的加强以及西方主要国家和日本之间势力勾结的改变这个全球背景、满洲统治日益衰微和清帝国对外交往的就传统彻底破产这两个背景考察了晚晴的对外关系。起初,中国人面对中外关系的变化和对西方的关系的反应是惰性的,主要体现在“用商制夷”、“用民制夷”和“以夷制夷”三种政策中。19世纪60年代,中国人开始承认“变局”并且寻求和平的外交关系。1860-1895年,对外政策的观点是矛盾的,一方面主张学习西方,一方面又排外坚持文化主义。在80到90年代期间,强权政治,特别是军事观念和同强国结盟的观念,风靡一时。60年代中期出现了日益强烈的民族意识。一些对外政策观点的变化体现了从儒家理想主义的态度到实用主义态度的变化。
第六、七、九章论述了通过与日本的比较,面对列强的侵略,清朝统治者最后所做的一些政治和制度改革,而终究这个王朝被共和运动所推翻,介绍了共和运动的起始、发展、消落、成就及其意义。作者认为辛亥革命被我们通常认为更大的一个事件,但是其作用和影响却是比通过常认为的所要小的。
第十章“社会变化”的潮流论述了由于与西方的结构,中国在阶级结构、社会制度、产业等各方面的变化。
以下是阅读后的一些体会:
一、该书不像一般的编年史那样严格的按照时间顺序面面俱到,而是按照相关专题进行叙述和分析。
二、本书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对外关系等多个方面对清帝国进行了描述,章节之间相互联系,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晚清的概况。
三、该书比中国的历史书籍来说,注重描述了占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农村和中下层阶级。分析了农村的经济、阶级、教育和家族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也注意到清朝叛乱的根源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及其压力。

Posted: 2013-04-16 22:55 | [楼 主]
子夜闻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4
威望: 174 点
金钱: 1740 RMB
注册时间:2012-10-14
最后登录:2017-03-04

 

“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构建需要每个中国人去思考,要每个人自己去考虑问题。”受教,共同努力!
大道致远,责任天下,积思顿释,静水流深!
Posted: 2013-04-17 11:37 | 1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第一个月汇报就写的很不错,加油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3-04-17 22:15 | 2 楼
吴海龙
好好读书 天天向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3
威望: 123 点
金钱: 1230 RMB
注册时间:2012-03-14
最后登录:2016-02-21

 

读书报告写的比我好多了,亚历山大啊
在自我反思批判中成长!吸取批判的能量!
Posted: 2013-04-17 22:27 | 3 楼
魏程林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69
威望: 269 点
金钱: 2690 RMB
注册时间:2010-03-18
最后登录:2013-11-10

 

贵在坚持,更上层楼!
学 问
Posted: 2013-04-19 10:40 | 4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思路很清晰,写得很好。也太能写了!
Posted: 2013-04-19 23:03 | 5 楼
咯哩咯哩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27
威望: 227 点
金钱: 2270 RMB
注册时间:2009-12-15
最后登录:2014-08-25

 

总结的很不错,这几个月很重要,抓紧了,开学过来就能有一个非常好地读书状态了,加油!多读经典,啃一些有硬度地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Posted: 2013-04-20 22:43 | 6 楼
劉成良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3
威望: 83 点
金钱: 830 RMB
注册时间:2012-05-03
最后登录:2019-08-16

 

毕业季总是事情很多,慢慢的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样才会有收获,这个月的总结很好,不过需要考虑的是给自己的读书做一个规划了。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Posted: 2013-05-05 20:38 | 7 楼
龚为纲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00
威望: 200 点
金钱: 200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9-02-10

 

读书汇报
复试结束之后,很欣喜能够有一段时间自己可以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之前没有意识到要去好好读书,到后来对读书会有所了解之后感触颇深,激发自己要多读书,终究忙于备考,读书也只是被搁置。然而,从复试完回学校由于毕业的相关事情导致根本没有读书,从4月底加入读书会至今已有半个月之久,简单汇报一下读书情况。做的不够,还要多加努力。


哈哈,刚刚踏上读书的征程,作为法学的同学,可以多多学习林辉煌、魏程琳、王丽惠、张雪琳、印子等你们法学领域读书会老成员的读书经历。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Posted: 2013-05-06 00:21 | 8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50419(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18:22,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