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5.4至2011.5.27读书书目《欧洲的抗争与民主(1650—2000)》查尔斯•蒂利
韦伯:
《社会科学方法论》人大版
《马克斯•韦伯与经济社会学思想》理查德•斯威德伯格
《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广西师大版
《欧洲的抗争与民主》在书名里便包含了该书的核心观点,蒂利认为民主是抗争政治偶然性、竞争性的产物。该书前2章详细交代了其特定的解释框架。将“高水平的受保护协商”称为民主,民主化的中心在于公民——代理人关系的转变,而这又取决于公共政治、类属不平等、信任网络这三个互动的部门间所构成的三个作用机制和八个关键过程。抗争并非直接促成了民主,而是激活了多种多样的促进民主的机制。在说明政体与抗争的关系时,蒂利构建了“能力——保护”的二维坐标,不同国家的抗争模式根据强制、资本、承诺的结合关系而变化,投影在坐标空间中,从而划出了强国家和弱国家不同的民主化与去民主化的路径和轨迹。后面几章历史性地考察了欧洲各地的民主化进程,虽然有附会其因果解释机制之嫌,但对于各国政治认同和抗争剧目的历史转变和其民主化进程的描述还是很出彩的。第7章在比较的视野下简略地考察了欧洲的民主与其他政体,蒂利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欧洲是如何从1815程度各异的威权主义和小型暴政转化为2001年相当广泛的民主化,这期间欧洲是怎样演化的呢?”可惜并未作出正面回答,而是通过例子继续验证其提出的解释机制。在考察中他还发现,“民主化看起来是偶然的、脆弱的、不完整的,随时可能发生逆转”。最后一章蒂利提醒我们思考的是欧洲的民主化进程的经验能否扩展到其他地区作为指导,他认为如果要“干预”,也要以他提出的促进民主化的因果机制作为潜在的基础。本书正如蒂利自己所言有一定颠覆性,但刚性的理论框架限制了其思想的发散性,属于专著而非典籍。
有关韦伯的几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里面涉及的东西真的太丰富了,以前第一遍读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另外斯威德伯格的那本书也值得一看,对《经济通史》,《经济与社会》以至韦伯的比较文化史研究等涉及到的内容作了很好的介绍,尽管它是从“解释的经济社会学”这一有所限定的角度出发的。
2011.3.29至2011.4.27书目:涂尔干:
《孟德斯鸠与卢梭》
《原始分类》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
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这个月总的状态没有上个月好,除《基本形式》外涂尔干的几本书都是重读,还是很有收获的。
经提醒开始有意注意《孟与卢》里涂尔干的政治哲学思想,不过也没有“逃脱”其惯有的思路,对他而言“现代”意义上的个人、社会、国家是同步发展的,这种发展当然是与”劳动分工“的扩展分不开的,国家应发挥重要的道德力量。而且涂尔干也有着多元主义式的对“数目繁多的中心”的诉求,正如吉登斯所言,“正是这种要求多元的主张,把涂尔干的国家理论与他的民主思想联系在了一起,而且由此涉及他对复兴职业群体的呼吁”。关于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分这次我跳过了这个部分,不过吉登斯的论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认为这种区分还是要回到《社会分工论》里的脉络,“社会主义意味着劳动是极端分割的,它倾向于把专门功能与专门器官联系起来”,社会主义的兴起是与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经济的全面社会化是分不开的。
涂尔干关于外婚制起源的论述以前我一直理解错了,女性经血的神圣性并非这种禁忌的起源,并非其固有的属性在起作用,它其实是一种物质的形式所表明的氏族所固有的集体统一性,也即图腾基质的同一性,归根到底还是图腾或氏族在其作用。《乱伦禁忌及其起源》里“个人主义与知识分子”,“人性的两重性及其社会条件”等几篇选文应该重视,对于理解其“道德个人主义”有很大帮助。
《原始分类》与《基本形式》是一脉相承的,涂尔干与先验论和经验论“为敌”,认为范畴或者知识是根源于社会的,逻辑体系与社会体系是密切联系的。不过《基本形式》里的论述显然更为成熟和丰富。如果仅仅理解到宗教是起源于宗教力或集体力是不够的,更要看到涂尔干所表达的在宗教思想的逻辑和科学思想的逻辑间并不存在鸿沟,在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间并不存在鸿沟,吉登斯也指出,“涂尔干对宗教的新见解的重要性,在于他的新见解使他看清了传统社会形态与现代社会形态之间的连续性”。涂尔干本人当然也清楚研究图腾宗教并非真正的目的,在其“单因单果“原则的支撑下,他也在一般意义上发问“什么样的社会才能为宗教奠定基础呢?”,他的回答是“理想社会”,是一个由概念、意象和情感组成的完整世界。涂尔干晚期的转变也正在于此,“在涂尔干后来的著作中,他由强调社会现象的制约性特征,转向进一步强调象征在使人‘积极地’怀有理想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基本形式》里,我们时刻可以看到这种唯灵论的论调。
另外两本书不多说了,渠敬东的那本不是很推荐,总感觉他是在用各种理论来建构起自己的“失范”理论,虽然涉及非常广泛和丰富,但在失范这个主题下又受到很大限制。
涂尔干暂告一段落,接下来的计划是读韦伯,不过也会穿插一些其他的书籍。
2011.2.27至3.28书目:涂尔干: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社会学与哲学》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自杀论》
《道德教育》
《教育思想的演进》
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这次重读了涂尔干早期的那几本书,也终于强迫着自己写点东西,发给《读书汇》了,这里就不说了。
在《实用主义与社会学》里涂尔干考察了实用主义的起源,一般命题和方法(可惜笔记缺失)等,主要集中在真理观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问题上,并指出实用主义的矛盾和难题以及社会学对化解这些难题的作用。在涂尔干看来,真理与道德规范一样,具有非人格性和必然性;观念之所以是真实的,并不是因为它符合实在,而是因为它创造了实在,集体表现的主要作用就是“制造”更高级的实在,也即社会本身。
《社会学与哲学》中“道德事实的确定”一章与《道德教育》里对道德要素的讨论在内容上基本一致,道德的两个要素分别指向义务(强制性)和善(可求性),只是在《道德教育》里涂尔干赋予了道德以“知性”,也即自主,这也就说明了世俗或理性化道德的合理性,也是道德教育用力之所在。这就不同于康德的先验理性,而是通过科学从经验中认识道德,自由与必然性也得到了统一。“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一章看得不太明白,只抓住了一些要点。“形成社会的个体心灵之间的作用和反作用构成了集体表现”,表现生活部分依靠自身的力量而存在,具有独特的存在方式。涂尔干想在社会学中引入“精神性”的概念,社会生活是“超精神性的”,对这些也不太明白。
《教育思想的演进》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涂尔干对法国(他关心的主要是中等教育)教育体系和教育思想演进的考察是很值得品读的,在他的著作中这是很罕见和完整的历史考察,“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另一方面要注意涂尔干研究教育的立场和历史观,如他认为“巴黎大学是一种环境之力的产物,是社会的自然产物”,“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等等。总之,涂尔干是把教育当做社会事实来研究的,他希望公立学校成为一种道德环境,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其全面的理性能力。也许在这里学校和涂尔干一直推崇的职业团体有同等的重要性。
《新规则》读来有些吃力。对吉登斯来说重要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人类的自反性行为,他在批判性地评述了他所谓的解释社会学派和以涂尔干、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以及马克思等人的学说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结构二重性)的概念,他表示之所以提出这一概念,是因为解释学“强行动弱结构”,功能、结构主义“强结构弱行动”,而“结构的二重性”则可以弥补二元论带来的鸿沟,行动与结构统一起来,结构既是互动的条件也作为互动的结果出现(他也通过言说与语言的关系来说明,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类比)。总
之,他希望行动与结构统一起来,希望科学世界与日常世界统一起来,希望传统与现代统一起来。这本书对理解一些古典理论有说帮助,至于其提出的“结构化”概念还需进一步理解。
2010.12.23——2011.2月底书目寒假离校前:
弗洛伊德《论宗教》《论文明》(均为几篇论文集)
大卫•斯福特•克拉克《弗洛伊德究竟说了些什么》
春节后:
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
《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
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
记得上大学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弗的《精神分析引论》,除了“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诸名词之外已经不记得其它了。这次读的不是弗洛伊德理论中影响最大的部分,而是其晚期对于文化、宗教、社会等问题的思考。但弗洛伊德还是恋恋不忘其精神分析学,还是将俄狄浦斯情结“耿耿于怀”,当然,在《文明及其不满》中他发展了其本能理论,提出了“死亡本能”,但这对其整体理论没有实质性地突破。他也将文明发展的历程与个体力比多发展过程进行类比,而其对文明本质的判断,即“文明必须以对本能的强制和否定为基础”也不可避免地着上了精神分析的论调。“我们为文明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是通过加强有罪意识而失去幸福”,这是其做出的略显沉重和悲观的结论。
其实对《论文明》里的几篇文章我把握地比较很模糊。我觉得应该注意的是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学运用于“群体心理学”的努力,“将精神分析运用于文化群体”也即审视文明的尝试。
《论宗教》和他对文明的思考是密切联系的,在《论文明》中他就多次提到了“宗教观念的心理起源”,《图腾与塔布》处理的就是这个问题。他提出了原始人的乱伦禁忌(涂尔干也有这方面的论述,认为是出于对女性经血的恐惧,这个论点我一直想不明白,可能理解有误)与神经症患者精神生活的相似和一致性,而这种心理机制的根源则在于一种“情感矛盾”,说白点就是俄狄浦斯情结,得出这个结论其实是受到了达尔文关于人类社会早期状态(杀死原父)的理论的启发和影响的。总之,这种情感矛盾是许多文化制度的深层机制,“宗教、道德、社会、艺术的开端都集中于俄狄浦斯情结中”。
另外一篇《摩西与一神教》弗洛伊德提出并论证了“假如摩西是个埃及人”的假设,而摩西为犹太民族创立的新宗教也是埃及教的一种(阿顿教)。该文后半部分我看得不是太透,也许他只是想“把埃及人摩西与犹太历史联系起来”吧,不过感觉还是没抓住什么,看过的同志给我提醒提醒。
弗洛姆做出了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联系起来的尝试,我就谈谈对看过的3本书的总体感觉。他充分肯定了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重要性,但同时对其修正,比起俄狄浦斯情结这种生物性的机制,他提出了人由于脱离始发纽带而“人对失去同一性的恐惧”的说法,也即用人际关系中性格发展的图式去代替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发展图式,而对于这一点,我想也正是他接受马克思的地方(他对马克思“人”的概念做过专门研究),他看重和抓住了马克思主义蕴含的人道主义的精华,对于人,对于自由,他都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来看的(我想所谓“爱的艺术”也是吧),而他诟病马克思的一点是其“低估了人的情欲”(当然他不认为马克思是简单的经济决定论,只是后来被误用了)。在《健全的社会》里弗洛姆也最终系统的提出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其实从《逃避自由》这本书基本上就可以窥见其思想的全貌了,只是在《健全的社会》里,他结合历史分析(在我看来是比较粗糙的),做出了马克思式的现实批判(借用了“异化”的概念)并构想了“社会健全之路”的方案,不过其所谓“人道主义的公有社会制”就不知道是什么“怪物”了,作为“规划家”弗洛姆无疑是蹩脚的。但总来的说,他是没有弗洛伊德悲观的,他是更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类的历史是个体化不断加深的历史,但亦是自由不断增大的历史”。最后要指出的一点是其“社会性格”的概念,这应该是他最核心的一个分析工具,在《逃避自由》的附录里他专门论述了社会性格与社会进程的辩证关系。社会性格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思想之间相互转化的纽带(还有他所谓的“社会无意识”) ,社会性格对社会进程是动态适应的,关键在于“人性有自己的原动力”,“人性也有某些与生俱来的机制与规则”,而这正是“积极的自由”的深层来源。似乎可以说,他对人类未来的乐观,对必将获得积极自由的信念,来源于其对人性的乐观。
萨拜因的那本书是最近读的,以前就翻过一直想读,只能说写得太精彩了,可惜只能读到马基雅维利之前了,剩下的以后的以后再说吧,对政治哲学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这次读书会相信大家都已经坚定了想法,解除了心理上的一些顾虑,我也会按照计划前进,一起加油吧!!
2010.11.20至12.20书目《共同体与社会》滕尼斯
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文化社会学论集》
《卡尔•曼海姆精粹》
《保守主义》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滕尼斯与曼海姆都深受德国思想氛围的熏陶,特别是面临着当时历史或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对峙。
《共同体与社会》最大的贡献被人说成是其类型学的分析方法。书中主要论及社会的生活形式(共同体与社会)和个人的意志形式(本质意志与选择意志,还包括“灵感”这第3种意志形态),而这两者统一于“法”,这也构成了书中最后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正反映他深受自然法学派和梅因等人的影响,如他认为罗马法促使了共同体的瓦解,近代哲学和理想主义的自然法也加速了这一过程。关于共同体与社会的性质和特征不用多说,有意思的是共同体如何过渡到社会,书中对这一点的解释似乎是马克思的翻版,在人人为权力主体的社会,通过分工,交换等商业活动,经济的社会成为国家的先导,商人或资本家才是社会的主人。这两种社会生活形式与个人意志形式紧密相关,特别是由个人意志确定的“劳动力”是两者逻辑上相连的桥梁。在过渡到对个人意志形式的论述时,明显可以看到滕尼斯对本质意志的“偏爱”,本质意志是自由本身,而表现为一种意图,手段的综合体系的选择意志却是自由的对立物,所以滕尼斯也更怀念与本质意志相应的共同体的生活,表现出古典的历史主义情怀。总结起来可以说,滕尼斯面临时代的种种对立,包括生活秩序,法,道德等等的对立,他将这一时代趋向敏锐地阐释成由共同体到社会的变迁,由人民到国家,由习惯法到法律的法,由宗教到科学,特别是大工业生产导致的种种变化,并发现了某种个人的虚构和“人格化”趋势,批评“大城市”的生活状态,这些都是让人深受启发的。
关于曼海姆的思想在会上我说的很糟糕,但自我感觉其实其思想并不复杂,我想在往前追溯涂尔干等人后再联系起来一起体会。这学期期末以及寒假的认务是对本学期主要读的政治学方面再读一两本思想史做一总结,另外主要对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做下了解,因为其继实证主义兴起,读来很有必要。而
下学期充裕的时间主要就留给涂尔干,韦伯,齐美尔这3大家了。也许本科生阶段的读书我也只能到此了。现在已经开始珍惜和怀念。。。我们一起坚持下去!
2010.10.18日至11.19日书单《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童星
斯宾塞:
《社会静力学》
《社会学研究》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
继上个月读了一些孔德的著作,这个月主要读了斯宾塞的相关著作。
在《社会静力学》中,斯宾塞从批判边沁等人的功利主义开始,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意识学说,以及这一学说的基本原理,即他所说的第一原理,归纳起来说就是同等自由的原则。他认为“社会性的状态”是人的必然需要,人类就是处于不断地适应过程从而达到社会性状态,之所以产生祸害或不幸正是人性还不适应社会性的生存状态,可以说他把社会的发展或改良寄托在人性的完善上,人最终会在道德原则或同等自由的原则的支配下变得完满,这就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另一方面是人变得相互依赖,社会也可以描述为一种个体化。书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对第一原理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他的社会有机观和整体观,社会进化观和自由主义的主张。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是感觉或欲望产生行动而非理智,而与人的权利本能调和的是人的同情心。
《社会学研究》我认为最具有意义的是他对社会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社会的“成长、发展、结构、功能”是其中的关键词。而他对社会学研究所需的学科准备或智力训练在我看来是孔德的科学分类和层级观的一种变种,然而一个显著的不同是,斯宾塞将心理学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这与他的人性论的道德意识学说有关,孔德则与其不同。同时,他对孔德直线式的社会进化观提出了批判。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斯宾塞的唯名论的色彩,他持有的并非是简单的唯实论。在这本书里,他最让人称道的社会有机观和进化论进一步深化。
《国家权力与个人自由》只不过是几篇政论性的论文,大体表达了其自由主义的政治观,这对当时繁荣的英国来说是容易被人接受的。
孔德和斯宾塞都有一个人性观和有机观作为基础,一个提出了智力和社会发展阶段论并要求通过精神的重建来实现社会的重建,一个提出了社会进化论并有很强的政治关怀和指向。孔德更像一个综合性的思想家,斯宾塞更像一个学究式的社会科学家,斯宾塞自己认为他俩一个是主观一个是客观,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说明问题,我们也应该注意他们所面临的国家和社会现实是不一样的。
我现在开始按思想家来集中阅读了,感觉即使这样还是很零散,希望大家能给一点指导和建议。
b]2010.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读书书单
《政府片论》边沁
《论自由》密尔
《政府论》下篇 洛克
《休谟政治论文选》
《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列奥•施特劳斯
《政治学》亚里士多德
《科学•爱•秩序•进步—孔德‹实证主义概论›精粹》冯玮编译
《论实证精神》孔德
《爱爱•秩序•进步:社会学之父孔德》孙中兴
2010.6月至9.11日读书情况暑假至9月11日书目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道格拉斯.c.诺思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6月书目: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利维坦》霍布斯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卢梭
2010.5月的书目:
《资本主义的动力》布罗代尔
《奢侈与资本主义》维纳尔•桑巴特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
《西方世界的兴起》诺思 ﹠ 托马斯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黄仁宇
2010.4月的书目《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
《五百年来谁著史》韩毓海
《国富论》亚当•斯密
《经济通史》马克斯•韦伯
寒假至3月底读书:《社会学的邀请》乔恩•威特
《社会学的想象力》米尔斯
《现代西方哲学》夏基松
《现代社会冲突》达伦多夫
《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丹尼尔•贝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上、下卷 卡尔·波普尔
这次发报告特意把大二以来的编辑到了一起,一方面更加清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鞭策自己继续努力
寒假在家只读了《社会学的邀请》,应该说是一本很好很典型的入门读物,该书对社会学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社会学是对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差异性后果的系统研究”,全书也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其中涉及到了许多经典大师对诸多问题的分析,而且也立足于现实,对我们所生活的后现代时代的相关制度和领域所出现的新的特点和变化作了描述和剖析。该书书最后提出既要建立个体社会学,又要建立公共社会学,以期到达所谓的“美好社会”。
《社会学的想象力》在我看来其实并没有以前听到的那么神秘,当然也许是我理解太过浅显,我觉得该书主要就是针对社会科学(不知道这里能否用社会学来代替?)出现的混乱和偏差提出的批判,而且主要是研究方法上的,主要涉及对“宏大理论”,“抽象的经验主义”,以及社会科学出现的实用和科层制等特征的批判。米尔斯认为当今时代理性与自由处于显见又微妙的危险之中,但是种种问题和困扰的实质未被阐明,这一任务自然应由社会科学家来完成。社会科学家应该按照理性价值行动,反复充分地阐述问题(具体是怎样我也无法理解),以展示社会学的想象力,使得经典的社会分析中所蕴藏的古典价值重新焕发。
其它书籍已在会上谈了自己的感受,在此就不重复了。
2009.12中旬—2010.1中旬:
《费孝通文集第二卷》群言出版社
《生育制度》费孝通 商务印书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甘阳主编
《娱乐致死•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
《历史的观念》柯林伍德
2009.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
《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 张文杰编
《理性的探险——哲学在社会学中的应用》H.P.里可曼
黄仁宇在书中主要剖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他称之为“潜水艇夹肉面包”,是一种“间架性设计”,上层是文官集团,下层是小自耕农组成的农村集团,而主要靠道德代替法律来维持一种平衡,因而无法形成数目字的管理。而这一特点黄仁宇似乎把主要原因归于亚欧大陆气候,地理的影响。他的期待是中国历史与西方文化的汇合,能够形成数目字的管理,而中国共产党似乎为此扫清了道路。
他的“大历史观”重综合,从技术的角度看问题,大历史的着眼点在群众运动!但最后黄仁宇也不得不把康德“搬”出来,因为“我们还不能够知道宇宙结构的真原因和真目的,也很难预知今后的真结局与真趋势”。
我觉得他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分析还是很敏锐和深刻的,值得去品味和思考。
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主要回顾了从五四到文革这一段时间,这里面似乎有着70年的轮回,文革后人们有着和五四先辈一样的呼喊和情感。而在这期间,总是救亡压倒启蒙,也可以说是政治压倒了思想。他认为不能再走老路,应该有一种转换性的创造,他提出了自己“西体中用”的学说,也即创造形式,进行渐进的改良。
两位学者都对中国以后的发展作了一定思考,但这个问题似乎仍然任重道远。。。
2009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西方哲学史》梯利
《西方哲学史》邓晓芒 赵林
《邓晓芒讲黑格尔》邓晓芒
《中国哲学简史》
2009.9月中旬至2009.10月中旬读书:
书目:
《中国绅士》费孝通
《康德哲学讲演录》邓晓芒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
《世界通史》下卷还未完成 斯塔夫里阿诺斯
[ 此贴被陈康在2011-05-30 23:3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