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王亮10月份读书汇报(更新至10月23号)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楓雨辰曦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14-06-20
最后登录:2015-09-10

 王亮10月份读书汇报(更新至10月23号)

     王亮10月份读书汇报
    一、阅读书单
    1.《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  李友梅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社会学概要》(修订第3版) 蔡文辉  李绍嵘 著   世界图书出版社
    3.《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于晓波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      曾江江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内容与反思
                                                        《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
首先,此书关于社会认同与其他写社会认同的书籍有不同之处就是它注重从一种结构视角去分析,通过对美日德三国不同的民族构造以及产生的不同的社会认同的阐述,最终的目的或许让读者在书中寻求自己所处国家的社会认同和理性与信念。读此书之前我们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认同”,它包含了行动者的主体性维度,大多数人在多数情况下往往受到一定的约束,为这种约束是隐性是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在个人身上表现为“不得不如此”的样子。其实这就好比道德规范一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远古和近期的市民社会都会像一种潜规则一样无形间的影响着我们去做,更多的是一种心理的作用。
不同的是,在传统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参与社会交往的人基本上是确定的,自己担任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很大程度上是天赋的而不是后赋的,由于社会流动性比较差所以认同很简单,不需要个人发挥太多的知识和行动,一般阶层的人没有发挥主体性的机会。我们可以看看几位社会学大师对“认同”的不同见解,吉登斯认为认同是寻求自身本体性安全的结果。也就是说人们处于本身安全的欲望和需求,进而在行动中和认知中逐渐向社会共有的一种契约或约定俗成的东西靠拢;涂尔干认为当社会进入分工状态时,人的个性开始成长,出现了游离于集体意识之外的倾向,个人的反思和批判意识得以培育,而人们一旦学会了反思,思想就不能产生分歧。其实涂尔干的这种看法更接近于认同的本意,其实认同在我看来更像人们社会化的一个过程,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蹉跎岁月的老者都是不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过程,也是社会认同的一个过程;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们社会认同所处的一种状态,不过他们这种理想化、美化的社会认同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社会现有的现实,所以这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做铺垫而现实环境会让这种认同慢慢的淡化。
而本书的一种观点,即把社会组织方式认为是社会认同支撑体系的基本内容。本书作者认为任何一种社会组织方式都蕴涵着某种理论前提和价值理念,人们在承受这些制度对自身生活的组织和管理的同时,也在体会、评价这些组织方式背后的隐藏的推动力量和价值驱动。而这种看法符合现当代社会组织存在的方式以及发展宣传的理念和相关运行的规范,只要有一种大家都倾向的理论或者价值信念更甚者是总价信仰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的认同方式。而像中国正处于后现代阶段出现了诸多的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的弱化甚至很多人没有社会认同的思想,很多人误入规范之外的边缘地带对家庭和国家都产生相对负面的影响。
美日德三国社会认同的不同之处和相同点。美国是一个多元社会认同的社会,利益集团多元竞争的社会组织方式产生了如此的结果。多元竞争的社会组织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政策,也源于多样性的族群文化和各种宗教信仰。而分权的、市场导向型的福利渗透方式和崇尚竞争性的个人主义也使得福利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的普救模式,一种是市场的高层次福利需求模式。崇尚竞争性个人主义的意义系统,多元主义也认为不同的竞争性利益的存在,是社会均衡和利益群体间的制约原因所在。德国主要在三个方面突出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方式,即福利渗透、社会市场和意义系统(积极自由),注重高福利以及自由积极地社会氛围让市民有足够的信心去纳税,对国家和政府有一种高度的认可,同时加上市场的及时调节也让市民体会到作为国家主人公的地位。
                                                                      
                                                        《社会学概要》(修订第3版)
关于社会学方面的书籍甚多,每次接触这些书都有不同的感觉。这本社会学概论主要区别与其他书籍之处在于是由台湾学者编辑的,和大陆相比少了许多本土化的味道,也增添了许多新的视角。社会学研究一般注重于人类行为及社会生活的社会因果关系或者相互关系的影响,对象并不着重在个人,而是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因为这种互动多少总是受到社会的影响与节制。也就是说社会学更多的关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以及影响,通过这种影响寻求一种社会制约的机制或者范式,从引导整个人类社会良性的运作。
而社会学的理论架构,即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符号互动理论,在大家学习的过程中不难发现这些理论架构都是基于一个基本主题就是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在功能理论里,强调社会的整合也就是社会各个部门彼此均衡 ,相互吻合达到一种境界,也就是没有达到严重失调的境界,社会越轨的行为比较少。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找到功能理论强调稳定的整合,然而在社会不时产生激烈的变动或者动乱与破坏的情况下,这种整合很难去维持原有的预期目标。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这些都是表面上的整合,实际存在着诸多的冲突和矛盾,或是隐性的,或是显性,所以要达到稳定整合的状态是很难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冲突理论,大家很清楚它是延伸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观点而发展出来的。该理论强调社会分层和资源的分布不均,是造成社会变迁的主要原因,而人与人的社会互动基本上也是权力的更迭和互动,由于很多时候我们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等无形的东西比较少就可能在社会的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在向上流动的过程中往往是被剥夺权力的,但是相对于教育制度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公平的,人们可以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流向更高的阶层,但是每一步的前行都会充满各种冲突,处理各种关系。交换理论,是一种综合心理行为科学与经济观点的理论,坚信人与人的互动必有目的,也就是要获得酬赏或者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也许更适合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思想,不过今天的中国也逐渐的如此了,人们的欲望与需求愈来愈强烈,有目的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就是再公益的东西也会出现隐在的目的。而本书中的观点认为如果一个人毫无所求,他就不会跟他人发生互动,我更倾向于即使人没有所求社会化也会必须有的,那也避免不了社会互动,否则和“狼孩”无异。而交换理论一般会应用于小团体的研究,在夫妻关系方面也表现在解释方面。在符号互动理论中,“人在情境中”被作为重要的研究前提,个人的参与互动的行为不可能是本能的而是在社会场域中加以发挥和判断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思考结果而表达出来应对的行动。虽然人的行为认知和社会离不开,但是和先天的智力发育以及生理发育还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能忽视这个方面。
通过这本书我更清楚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要做的更多倾向于选择哪种更合适的理论去分析,针对弊端我们要客观的面对和分析。由于很多问题和现象更多的是多因一果,例如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群体所秉持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观念都是有差异的,我们很多时候应该把理论与对策变得更为可操作化,太多空洞的东西反而让我们觉得付出与产出不成正比,到头来意义的效果很少。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
第一,关于人格结构理论中“三我”的讨论。在这本书中我更明白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关系,在本性中本我完全是处于潜意识层面的,是本能的冲动、混乱的、毫无理性的,提倡的是愉悦的原则,而本性中还有一部分有自我的元素由于它要处理和判断本我和超我的关系,避免不了角色扮演失败的时候或者成功的时候。而在理性层面,自然超我上升的层面比较高,能很好的控制自我的行为和判断,压制本我本能冲动。但是理性的层面也包括一部分的自我的成分,原因和本性中有部分自我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处理好“三我”关系是很难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制衡和压制,而不是很自然的。
第二,我更关注于弗洛伊德对于梦的解析。他认为梦并非是空穴来风和毫无意义的,它是被压抑欲望伪装出来的、象征性的满足,也是基于很多时候弗洛伊德把诸多的现象归结与性欲和本能,最终导致精神分析学派一些大师的离开,荣格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位。弗洛伊德把梦分为隐梦和显梦,在本我中的本能冲动便是隐梦,而改头换面后表现出来的梦境便是显梦。但是很多时候,梦和人的心理活动和社会互动有关,还牵扯诸多的价值判断,笼统的都归于结于性欲和本能显然有很大的弊端。
第三,关于精神分析理论在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一是对质,鼓励患者直面引起自己心理不适的事物本身,而不是逃避,直面困难。二是澄清,把要分析的精神现象放在准确焦点的活动。第三是解释,让患者潜意识中的创伤性事件进入意识层面。第四是修通,在达到内省以后发生的复杂的过程和环节。这些分析在今天的社会工作案例分析中依然再用,但是随着面对不同的患者我们更应该采用不同的技巧,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质、澄清、解释等,还有个别化、同理、优势视角、自我流露等方式让患者很好的自我倾诉这些内容,有时候觉得过多的让患者直视问题会让他一时间难以接受,因此也会花费很长的时间去治疗,温和的技巧会在短时间让问题缓和很多。这也可以看出来精神分析疗法治疗时间长,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应用的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咨询的效果的评估也是很难去做的,因为治疗的方式已经决定了评估的困难程度。并且咨询师的培养也是一个很长的周期,咨询师服务的对象也是有限的,数量不会太多,太多的服务对象会让咨询师无法完成相应的治疗目的。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
关于这本书首先我要阐释的是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也就是在精神分析出现之前心理学创始人是冯特,再到行为主义鼻祖华生,接下来是精神分析学派,然后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一个是来自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第二个是独自面对无意识的收获,第三个是东方智慧的启迪与见证。他的理论主要包括集体意识、炼金术思想、情结的含义、原理型理论、性格类型学说和心理治疗的论述,这些内容产生的思想动摇并非是在正确与错误之间左右不定,而是在一种理智与非理智之间徘徊。格发现,分析心理学以一种奇特方式和炼金术学不谋而合;在阅读古老的书本时,他发觉所有的事物都能各得其所,包括各种幻想和意象,他在实践时所累积的经验和知识,以及他从其中所得到的结论,在荣格看来,意识心理学能满足对现实生活的解释,但如果要解释精神官能症,一份既往病史则是必须的,因为它比意识里的知识更深刻地反映一个人;另外,每当需要作非比寻常的决定时,我们就会做梦,如何诠释这个梦,也需要比个人记忆中更多的知识才行。
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主要有三点分歧。首先是对里比多概念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是性能量,早年里比多冲动受到伤害会引起终生的后果。荣格认为里比多是一种广泛的生命能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二点分歧在于荣格反对弗洛伊德关于人格为童年早期经验所决定的看法。荣格认为,人格在后半生能由未来的希望引导而塑造和改变。以上分歧的发展导致两人对人性本身看法上的原则分歧。荣格更强调精神的先定倾向,反对弗洛伊德的自然主义立场,认为人的精神有崇高的抱负,不限于弗洛伊德在人的本性中所发现的那些黑暗势力。因此,对于荣格和弗洛伊德的观点,无论个人怎么看待,但是在学术方面毕竟是在不断地碰撞中然出了火花,这样才能促进学术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现在缺乏的就是一种学术观点的交流和碰撞。

     王亮7月份书单:
     1.《贫困与饥荒》  (印)阿马蒂亚•森著      王宇 王文玉译   商务印书馆
     2.《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   陈顺馨等  编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3.《被隐昧了的知识》   赛比林拉   中国伊斯兰教出版社
     4.《奇特的一生》   (苏)格拉宁著  候焕闳 唐其慈译  外国文学出版社
          由于暑假诸多事情的耽误,一时间间无法静下心来读书。有时候,时常告诫自己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平凡人,在书的海洋里寻求最起码的人情世故,可是现实毕竟是现实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欣然与无奈的接受,接受那些事宜愿为的事和人。然而,在接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经济学,甚至是一些文学类的书籍之后,人生慢慢的看淡了许多,没有什么是必须去做,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所谓的科学、理论都是在一代又一代的先贤们在实践与研究之后不断突破和创新。所以经过一些事情我渐渐的明白读书重在质疑、反思和创新,否则我们读过之后没有任何思想的感悟,一味的被前人的思想所束缚那么何来创新与发展,以便于更好的适应我们当代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对于森的《贫困与饥荒》一书,很多同学都接触过,对于先生的研究可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可能取决于大家的生活环境、接触的人以及价值观有关,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而我就我个人的观点谈谈对于读本书的一些感受,贫困、饥荒第一次出现在一起对于很多人的感受就是绝大多数存在与底层社会和没有很多权利的市民或者村民之中,这种现象绝对不会出现在贵族或者是地主等权力统治阶级中,故这本书着重还是在于权利的拥有与权利的交换。就交换权利来说,可以直白的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一个人他(她)避免饥饿与贫穷的能力必须依托他(她)所拥有的权,可以利用这些无形资本来获取相应的食物,更甚者可以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一些需求。而这些东西放到底层的民众来说就比较局限,他们拥有的交换权利是很有限,权利对应的映射也是有限的,所以获取的食物也是很有限的,基于维持基本的生存。如果遇到重大的自然灾害或者家庭事故这些人大多数沦为贫困者,饥饿是很难避免的,加上瘟疫等疾病的传播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我们可以站在先生所处的那个年代,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在书中先生分析了发生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一些案例:如第六章中提到的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第七章1973至1975年的埃塞俄比亚饥荒,第八章中70年代时期非洲萨赫勒地区的饥荒以及在第九章提到的1974年的孟加拉国饥荒,都充分的表明权利对于人的重要性。同样书中关于孟加拉国饥荒的数据分析也让我大为震撼,当时关于在饥荒中死亡的人数官方给的数据与民间数据相差几百万,可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也表明政府社会保障系统是极为底下的。书中后半部分大多数分析的死亡与饥荒的关系以及死亡的原因等,让我想起《自杀论》谈论一些死亡因素和这里谈论的有诸多的相似,所以说无论死亡的方式有多少种,终归的因素离不开人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两大因素。总体觉得,任何的研究与讨论都离不开现实的环境,特别是“人在情境中”很重要,如果说森先生没有亲身经历,没有做过实地调查,没有查阅相关文件等他是绝对不会在书中引入大量的事实数据,所以很想告诉大家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学术也是一样的。
  在《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一书中,更多在于关注两性间的关系以及其与民族活动、民族运作之间互动影响的过程。从书的名字大概可以知道本书大概讲的是关于女性地位与权利,而大家还应该清楚无论是讲述女性还是男性两者间都是密不可分的,常言道“一个巴掌拍不响”, 而男子及其特质对研究妇女相关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而文中最令人深有感触的就是一些有知识的群体被排斥在统治地位的知识圈之外,他们既没有能力为自己争取一些利益,更没有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也没有利用国家大机器的公开、公平渠道在这种情况下,妇女们并没有因此而默默无为,她们采取的市民社会的“重新发现”,即把“集体记忆”以口述的形式在民间传播开来,这样她们有了一定的认同感和被尊重,最终也成了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这也就是最初母系氏族公社文明的雏形。
  作者强调妇女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取决于她们对社会冲突、反抗的程度,同样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性别关系以及女性的主义的发展的建构方式和再生产方式有所不同也会对妇女的角色产生影响。而性别不应该理所当然的被理解为男女之间一种“真实的”社会差异,它应该被理解为一种“话语方式”,而话语方式关系各方面的因素如不同的主体群、生理差异。就我近期的经历来说吧,在贵州贵阳这个地方从妇女带孩子的方式可以看出地域、民族的不同习俗和文化,也隐约的表达妇女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体系下的地位和性别的差异。通过本书我的另一个感触是在建构个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生活, 以及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和政治规划时, 性别和民族之间某些交叉的地方一个人只有生于特定的民族集体中, 才能成为它的一个正式成员,如对婚姻、生育和性行为的控制, 便成为民族主义重要发展方向,由于它蕴含诸多的方面。
  《被隐昧了的知识》主要关于伊斯兰思想阐述,本书对于哲学的产生渊源以及哲学的概念作了一定的界定,不过在我看来这个界定还是有一点不太苟同之处。哲学是在意识形态的宗教形态中显现出来的理性思辨和逻辑论证。它是伴随着人类的文化现象——宗教信仰而产生,而且依存于宗教意识形态而不可分割。对于此处对哲学的解释我认为还存在许多局限的地方,例如在考虑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方面,仅仅把哲学解释为宗教信仰而产生这只能基于作者的背景,一定程度上是在宗教伦理道德的约束下进行的。而我对于哲学的看法,就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良性的思想、技术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其实这样的解释也是太笼统,很大程度上我们是结束不清楚的,而哲学的本质就是解答疑问,让提问者不在有疑问。
  接触宗教思想,首先给人一种向善的理念,使人不再愚昧,有了前行的目标。纵观世界几大宗教无不传授者真善美的思想,让处于苦难中的人们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与此同时有一种活下去的动力。如文中对苏菲作为导师的一些阐述让人觉得宗教的魅力是无穷的,它通过跟随,侍奉,效仿,清心,洁净心灵,唤醒自己的灵魂,才能成功,才能平安到达于彼岸。导师是跟随之人的明镜, 通过导师才能见到自己的真面目,正如一个信士必须通过与尽忠、诚实、升高品级、坚强信仰的有高品的穆斯林弟兄为伴,才会从中见到自己的不足,而通过仿效学习,改造锻炼自己的心性、品级、信仰转向成功,有品级的弟兄指具有完美高品的引导者。虽然自己不信教,但是周围的信教者传递给我们的都是一种正能量,我的外婆是一名伊斯兰教信徒,今年七十多岁了,自从信教伊始心情逐渐变好,肢体的疾病也慢慢的好了,可见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便是修身养性,完善品德,正信扎根,信仰坚确,得到了回归真主的真正良药和良医。说白了所谓的真主,就是人们心中把所有精神寄托寄予一个有浓厚意识形态的无形的物体,它可以知道你内心的想法,可以祛除你身体疾病,可以帮你走出贫穷,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本书对我的触动也是很大的,作为一名社工很有必要对一些宗教信仰进行了解,因为我们接触的对象形形色色,不可能凭着某一套思想或者技术解决诸多问题,很对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文化背景,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们的位置处理一些问题。
  《奇特的一生》它是一本外国当代文学作品,主要讲述关于读一本书作者是如何让读者信服他(她)所阐述的思想或者观点。同时,告诫我们读书不一定被作者的某种思想所左右,我们主要要了解作者在对某种事件或者现象所作出的评论主要是基于何种角度、何种价值倾向,回归现实就是增加我们对问题理解的多重视角不至于陷一元论的困境。正如书中所说“书页也是一种平面。我力争做到的,并不是立体,而只是立体感。互相矛盾的事实有损于形象的完美。它们会把铸件成品炸成小碎片;颜料脱离了画,在画布上乱晃荡”。如同对于某部作品如果以书本纸张呈现在我们面前会比拍成一部电视剧或电影展现在我们面前要有价值得多。由于电视剧或电影虽然体现了立体感,但是很多时候让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判断力产生局限,并且画面的艺术色彩更让作品本身逊色好多。而书本本身所散发的不仅仅是文字串联,更多的让人们产生无尽的遐想,并且自己思想也不会左右,可以对作者阐述的情景进行现实回归,判断该种观点正确与否,来更好的知道自身的行动。另一方面,通过书本的通读和理解,可以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怀和内心情绪的宣泄。最后引用作者的话来说,“简单来说,这就是我看到的我这本小说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读者来信说明,小说触及的问题是广大范围的人们都感兴趣的。这再次证明。目前在我们生活各个领域里,都迫切要求有可供仿效的人,也可以说,理想的人、使人爱慕的人。当我们找到这样的人时,我们满心喜悦,而且会更加渴望去寻找这样的新人。但是,要留神看看你装进自己袋子里去的是什么东西,别把袋子弄破了”。
 



       王亮6月份读书心得与总结
        六月份书单
       1.《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
         (美)拉尔夫·林顿 著   于闽梅  陈雪晶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美)马斯洛 著  刘烨 译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3.《弗洛伊德心理哲学》  (奥)弗洛伊德 著  杨韶刚等 译  九州出版社
  4.《国富论》   (英)亚当·斯密 著  唐日松等 译   华夏出版社 
  概    况
  对于初次加入这个读书会我感到很荣幸,能与一群爱读书的先贤们聚于此进行思想的交流,真的很感谢贺老师能给我这个机会。由于各方面的约束与限制,可能在触及社会科学门类的书籍时会有一些困难,读书笔记的内容估计也会捉襟见肘,望老师和各位学长学姐以及同学们严加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
  这个月读了四本书,对于我来说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去完完整整的读完一本很有内涵的书,而这个月我做到了。虽然其中的内容和思想很多不能充分的理解,我相信假以时日就会渐渐的明白。在《人格的文化背景》一书中,我感受到个体、文化、社会三者存在的微妙的关心,作者运用了许多有趣的例子将理论性的东西生动化和具体化,也易于让读者理解,特别是针对人类文化学的复杂问题作者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三门学科融合起来考察,突显出个体在整个社会与文化中存在的合理性。而《弗洛伊德心理哲学》使我明白了人的意识和潜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两个主要部分,而前者居于人最原始的需求与欲望,而后者却是深层次的,也是作者研究的重点,如日常生活心理分析、性爱与文明、精神分析论、梦的解析都是基于人的潜意识来作出研究的,目的是让读者可以认识到现代人出现的种种精神疾病的根源,从而有效的调节自己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生,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马斯洛的《人本哲学》呈现给我们的又是另一种的感受和场景,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相比又是另一种研究风格,传达思想的方式又有所不同。他对人的需求层次、自我实现、高峰体验、潜能发挥与心态管理做了详细的探讨和说明,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人等,在一定程度所体现的是励志的一面,让我们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整合身边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好的自己,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在《国富论》中,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从人的利己本性作为出发点,揭示了利己主义的利益观,同时亚当·斯密受到休谟的影响更多地研究把人性作为基础建构一个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社会秩序。而他最终的目的在于让人们在行动中在利己与利他之间选择,力图建立完美的平衡,有助于社会福利。

笔记之一: 《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人关系之研究》
  在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直觉告诉我一定是关于人格的各种类型、特点与特定文化之间的关系,注重人格优点与缺点的分析。但事实上并非想象之中的那样,更多的体会在于作者把人之于社会、文化之下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去分析社会成员的内心活动和行为举止。
  《个体、文化与社会》中,首先作者就三者的基本概念做了澄清和关系的说明,如对于文化,作者更倾向于它是任何社会的整体生活方式,而不单是比较高级或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就我的体会是把书法艺术、弹琴读书与洗盘子、推销产品之类的平凡活动同等看待,这就是所谓的“整体文化”,虽然说的有点低俗但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一章节里,尽管个人、社会与文化的运行有紧密的联系,但是面对三者实体或实物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有针对的区别的对待。诚然,无论任何环境任何特殊的个人对于它所属的社会或者其他参与其中的文化的运作、发展甚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很少有什么重大意义,但这并不代表个人对于社会来说一无是处。个人,自身的生存与需求以及个人潜能和成长却是社会和文化呈现出不同色彩的基础,用哲学的观点看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个人集群,并非简单的集群而是由一定社会意识和社会背景的群体,或许这个群体有类似相同的价值观、有共同的目标和社会功能。而文化说到底不过是社会成员有规律的意识的反应,也包含对意识的意识反应,这种过程是反复的。由此可见,对于研究从个体出发还是存在合理性和必要性的。
  中,作者主要对文化做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和分析。在对文化相关基本概念等的理解基础之上,重点强调习得行为与行为之结果的综合结构。在物质上主要看重的是生产产品,心理上表现在后天知识、态度和价值的习得,人类学的视角主要对人格的诊断(如胆小、害羞、贪权贪钱或者家庭暴力等)。其次,对于显文化与隐文化区别。强调这两种文化的形成与人类的行为与人格的形成息息相关。总之,一个文化的实体包括了这个社会的所有成员的行为总和,这些行为是属于习得与分有的。文化的建构对于人格的探索也有很大的辅助性作用,通过文化也可以诊断个体的人格特质,就如同所处的大学环境中接触的专业内涵不同也会导致各种思维和思想碰撞,出现文化影响人格的现象。
  在第三章《社会结构与文化参与》中,主要探讨了是社会与文化对社会成员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在这方面,就我个人而言作者主要对个人的社会属性做了详细的分析,依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等因素被分属于不同的群体,并且可以判断出社会成员渴望所属组群特定的文化环境认可,寻求归属感。
  主要讲述的是对“人格”的界定,包括人格结构、内容及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人格过程来自人先天所固有的那些特质,它们代表着个体在行动时的心理潜能。个人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会得到不同的文化经验,对其人格过程部分质料发生着作用。
  总之,不同社会有不同人格规范的事实,可以用社会成员从文化中获取的不同经验为基础来解释。对于少数有同质性的小社会中(如学校、社区、医院等),探讨人格的形成与其潜能和遗传因素的存在有很大的相关性。要想很好的了解个体的人格特性就必须把其放于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之中,所谓的“人在情境中”。
(写于2014年5月29日)
  
笔记之二:《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关于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在为社工专业的学生应该耳熟能详。而其这本著作,马先生从人的人生、动机、人格、潜能等方面对人的需求与发展做出了深刻的阐释和分析。如在对人生的研究中读者可以很深刻的感受到那些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基本上都是基于良好的环境而表现出高级本性(爱、利他、友爱、慷慨、仁慈和信任等)的人,在做任何事都会很容易脱颖而出的,所以这类人会逐渐的步入更高层次的环境中,在社会资本、经济资本等方面都会得到很好的满足。而其观点最让我赞同的莫过于在众多原罪、人类堕落,人类邪恶的说法,以及那些人类认为“人性性本恶”的理论,都是不正确的。虽然从古到今人实际上具有作恶的内在潜力,他强调人性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善的,即具有爱、友善、慷慨、仁慈、信任等各种品质。
  关于自私方面,马先生给予我的启示是所有关于人性的价值体系都是植根于一定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假设,就如同人们已经假设或认定人性是“自私的”——邪恶的、软弱的、愚昧的等,要么内心设定人性是“无私的”——慷慨的、和蔼可亲的、明智的、有理性的等。当然还有一些意外的情况,如某些价值理论是介于“性善论”与“性恶论”之间的或者是混合体之上的。在现实的生活与学习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关于“自私”这个定义是有很大的偏失得得,因为它自动设立的,或者换种说法,实际上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功利性的,也都是为了满足个体对快乐和利益的追求。其实,这样的方式,正式一种试图从一个隐含的、预先设定的定义来解决问题的方式。
(写于2014年6月3日)
笔记之三:《弗洛伊德心理哲学》
  作为精神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我对于这位大师十分钦佩,尤其他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有特别经典的梦的解析把日常生活与情书等融到一起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寻求真正了解人们行为举止的缘由。关于这本书我还是比较关注大师在精神方面的分析,因为他的解释和分心让人产生一种共鸣,一种分享的喜悦。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们日常的生活与生产可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主要部分,认为意识部分的作用是排除人的那些原始的、兽性的本能欲望,是不重要的;潜意识的部分往往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深层基础,属于比较高的境界,可以说它内在隐藏的东西太多,如各种永远都不会停止的本能的冲动和永远不能得到满足的欲望,而这些看起来不外显的人们的精神活动却对人的全部行为起决定作用。
  看了这本心理哲学心里的感触非常大,我们也许可以期望我们于探究之初所发现自己所置身的情景之中,在情境之中寻求我们需要的道路。很多时候我们为人处事都会依靠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去处理,而这些思想和判断力来自于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感触,所以在我看来研究最高境界莫过于研究自身,把自己当做一个研究对象,在客观上是一个纯粹的客体,而表现的自我本质上是一个主体。如自身的焦虑、压抑、恐惧等这些病理现象会使自己在某种场合发生龟裂或分裂,很多时候我们也无法把这些东西从自己的身上彻底的消除。就像我们在表面上脱离许多外在的动西,但是更多时候它已经留在了我们的内心,内心的现实对我们才是最大的挑战,并且好多的我们无法去理解和解释。
(写于2014年6月10日)

笔记之四:《国富论》
  《国富论》作为经济学的重要著作之一,被誉为市场经济的圣经。虽然说《国富论》把市场“无形的手”做了极为肯定的表述,当成市场经济永恒的基本原则。但是亚当·斯密并不是一个只关注经济方面的纯粹的人,在道德方面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了解了他的道德研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这个人,由于他的最好的一个朋友,休谟,是研究人性论的,所以他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很深,因此对于经济研究的同时也参杂了一些伦理道德观念。在他的实际研究一般都基于人性为基础构建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秩序,所以他在许多经济学家中是很具有人情味的,而不是充满了榨取剩余价值的残饿资本家。
  其实,亚当·斯密的名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国富论》,而他本人更推崇他的《道德情操论》,虽然很喜欢自由市场的制度,但他始终不忘市场在社会中的本质,如果没有道德行为的存在,如果社会缺少这部分的话,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迷失方向。只有把经济上的利己性和伦理上的利他性结合起来,才是完整人生的实实在在体现,只有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个
[ 此贴被楓雨辰曦在2014-11-19 02:06重新编辑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Posted: 2014-07-04 19:10 | [楼 主]
冷波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1
威望: 121 点
金钱: 1210 RMB
注册时间:2013-03-19
最后登录:2017-09-13

 

读的不错,有了读书的心气,可以系统的看社会学。加油!
Posted: 2014-07-21 18:55 | 1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读书从无到有,从断续到完整,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能读完四本书就是进步,加油!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4-08-02 16:19 | 2 楼
楓雨辰曦
级别: 新手上路


精华: 0
发帖: 4
威望: 4 点
金钱: 40 RMB
注册时间:2014-06-20
最后登录:2015-09-10

 读书汇报

此贴已删
[ 此贴被楓雨辰曦在2014-10-23 19:02重新编辑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Posted: 2014-09-22 00:31 | 3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42094(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17:3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