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3» Pages: ( 1/3 total )
本页主题: 陈阳读书汇(更新至14年11月17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陈阳读书汇(更新至14年11月17日)

一、读书书目:(10月12日—11月17日)
《正义论》                            罗尔斯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  王铭铭
《原始文化》                        泰勒
《礼物》                                莫斯
《文化论》                            马林洛夫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马林洛夫斯基
《社会人类学方法》            布朗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布朗
二、读书内容:
    这个月主要阅读的是人类学的著作,总体感觉人类学是一门通过对原始部落进行研究,从而研究人类的本质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格以及人的行动是由什么影响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人类学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原始部落的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刻涵义来向我们展示这一学科对人类本质的理解。
    在此基础之上,不同的学派以不同的方法和观点给出了他们的解释。首先是以泰勒为首的进化论者。泰勒认为“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泰勒以“欧洲文化”为中心和参照系把文化的发展阶段分为蒙昧阶段、野蛮阶段、文明阶段。从而以工业技术的先进程度把欧洲社会标榜为文明阶段,把非欧洲社会标榜为蒙昧阶段或野蛮阶段。认为今天的欧洲将是其他非欧洲社会的明天,所有人类社会都是从蒙昧阶段到野蛮阶段再到文明阶段的,全人类社会是单线发展,由低到高的发展规律。泰勒是把全人类当做一个文化整体来研究,而没有去具体的研究某一个特殊文化,这样在泰勒看来文化没有特殊性,只有普遍性。文化是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这样的结论是与他的研究方法息息相关的。泰勒使用的是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文化。他采用一些非专业研究人员如教士、旅游者、殖民地官员的游记见闻为研究材料来源,对未获得的文献却采用“构拟”的方式,去想象、设想、推论出符合理论逻辑的文化事件从而展现出一幅完整的文化图景。泰勒相信文化具有“源头”,每一个文化现象都能找到它的出发点。在此基础之上他以“文化遗留”为抓手向上追溯,追本溯源。他研究了语言、神话、算数、万物有灵的文化遗留以及他们的起源,从而为我们展现了这些文化现象的完整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构拟”的方法是缺乏实证主义精神的。
    到了以马林洛夫斯基为首的功能主义学派这里,对于“文化”的研究就与泰勒大相径庭了。马氏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原始部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的方法,亲自参与到原始部落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感触第一文化现象。他对“文化”进行“功能”分析,认为所有的文化的出现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是为人而服务的。他对风俗、仪式、家庭生活及物质设备的形式、巫术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其中对巫术的研究很好的诠释了他的“功能”观点。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马氏对“库拉”这一原始部落的交换形式展开了研究。其中,巫术充满了库拉的始终,从为库拉而建造的独木舟的选树、砍树、凿空、补漏、下水、试航,以及独木舟的出航,礼物的交换。这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巫术的存在。而为什么巫术会这样广泛的存在于库拉的每个环节?他的合法性又在那里?根据马氏的研究,“巫术”作为一种“非理性”的手段,它达到的却是“理性”的目的。原始部落的居民对于他们所拥有的技术和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只好求助于巫术的帮助,从而弥补他们的技术和知识的不足。而巫术的合法性有来源于广泛流传在原始部落居民之间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讲述了原始部落居民祖先的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通过巫术而得以解决的事件,从而为巫术存在提供了支撑。
马林洛夫斯基认为“文化”作为一种手段,他的目的主要就是满足“人”的需要。既然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那只要能解决问题即可。即使是巫术这样的“非理性”的手段,但他达到的也是“理性”的目的。那么作为手段那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认为马林洛夫斯基主持的是一种“文化多元论”的观点。
    再往后走就是以布朗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学派。那么结构功能主义与功能主义有什么区别?这里主要是马氏和布朗对“功能”的解释不同。马林洛夫斯基的“功能”主要是文化对“人”的需求的满足。而布朗认为文化是对“社会”的需求的满足,这样就使得他们两个区别开来。布朗对非洲原始部落的“戏虐关系”等文化现象的研究给出的解释是这些文化的功能主要是为了维持社会团结。这很好的诠释了他对“功能”的观点。布朗认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就像人体器官和整个机体的关系一样。这有很强的斯宾塞的进化论的影子。事实上布朗也不排斥进化论,而是接受进化论的。他接受进化论关于人类的复杂阶段是由简单阶段发展而来的这一观点。
对于布朗所使用的方法则是他主张的比较社会学的方法,布朗深受涂尔干的影响,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决定社会事实在布朗这里就是文化决定文化。它采用归纳的方法对文化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对同一时期的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同一阶段的文化研究,从而归纳出文化的发展规律和通则。找到一种普适性的文化规律。
三、读书感受
    总的说来读人类学的著作相对简单,但是也很难。简单在于他的行文表达通俗易懂,困难在于他的论证材料极其丰富,很容易迷失在材料之中不知所云,可能只能感受到丰富的文化现象,而不知文化现象背后的理论涵义。在阅读的时候需要抓住作者的立论观点,不能从材料到材料。






一、书目:(8月23——10月10日)
《法律篇》                          柏拉图
《雅典政治》                        亚里士多德
《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
《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
《利维坦》                          霍布斯
《政府论》                          洛克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  卢梭
《社会契约论》                      卢梭
《论法的精神》上下册                孟德斯鸠
《政府片论》                        边沁
《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              边沁
《功利主义》                        穆勒
《论自由》                          穆勒
《代议制政府》                      穆勒
《论民主》                          罗伯特.达尔
二、读书内容:
    这个月对于政治学的阅读主要涉及到政治学的三个主要发展时期,分别为古希腊时期、启蒙运动时期、以及近现代时期。这三个时期的的主体鲜明,体现了政治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古希腊时期:
    古希腊时期主要体现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位思想家。他们的内容丰富而又庞杂,无法对他们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善”是这个时期的主要话题,什么是善,怎样达至“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有不同的理解。在柏拉图那里,“善”就是正义,用柏拉图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正义就是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人都如此,各负其责,不做别人的分内的事,这种正确的分工就是正义”。简而言之就是物尽其才,各司其职,社会得到明确分工,这就是正义。理想的城邦就是要实现这种正义,而要达到这样的正义就必须要有需要具有智慧,而智慧的拥有者是哲学家,智慧、勇敢和节制在理想城邦中是分属不同的三个阶层,理想城邦的正义要得以实现需要的是拥有智慧的阶层也就是哲学家,这样在正义得以实现的起点上,柏拉图已经体现了他的正义的分工。善的达成需要人的治理而实现。但是到了后期,柏拉图的思想有了转向,善的达成不是凭借人的治理,而是凭借人所制定的法律来保障和实现,善的实现不仅需要智慧而且还需要理智,法律就是智慧和理智的产物,它踢除了智慧的动态性,用理智确保了智慧常态化。从《理想国》到《政治家》和《法律篇》这体现了柏拉图从“人治”到“法制”的一个变化。
    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善”即是活动目的的达成,而所有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幸福”,所以幸福就是善。既然善就是幸福,不管达至幸福的方式和途径怎样,只要最终结果是幸福即可,这样的理解以及行为标准势必会影响和触及他人的利益,产生各种“不善”的行为。所以在幸福的达成上面,亚里士多德给予了限制,那就是德行的修为,那什么样的修为才是合服德行的呢?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一个原则,即“适度原则”,也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于适当的人,出于适当的原因,以适当的方式感受一些感情”,这就是德行的品质。比如“适度”就是两种“恶”——过度和不及之间的平衡点。而“适度”也就是达到活动目的——幸福的途径和原则,作为达到幸福的手段,那么“适度”也就可以说是一种善了。
    当然,作为政治学的起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论述了政体方面的思想。柏拉图在《政治家》中论述了五种政体,从统治者人数的多少把政体分为国王制、寡头政体、贵族政体、民主政体和僭主。对政治制度的起源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政治制度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口数量的逐步增加,家庭体量的增加,父亲或家庭最有经验的长者自然就成为一个家庭的统治者,而后有一个个单一家庭集合而成部落,为了有序的生活,年长者就充当统治者。这样的思想不仅是后来进化论的原点也是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思想家用父权制维护君主制的实证材料来源。
到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上的思想就更加具体和详实许多,对于雅典政体从寡头制到民主制过渡的方式分析,对政治共同体的的分类以及革命和政变的原因的分析,对于构筑理想政体的方式途径的阐述等等这些都为政治学额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古希腊时期的政治思想系统是及其丰富庞杂和抽象,政治学常与伦理道德、神话传说紧密相连,这不仅为后世研究提供丰富思想源泉,也为后续发展提供极大的空间。
    启蒙运动时期:
    启蒙运动时期是西方从神学解放出来的阶段,在思想领域表现为拜托了神学,开始用人的眼光、理性和经验来看待人类社会。政治也与道德相脱离了。
    马基雅维利是这个时期的转折型人物,他是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同伦理学分家的人。马基雅维利及其拥护君主制,这主要变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在军事上他在论述了君主自己的军队、雇佣军、援军、混合军队对国家和君主的利弊后,极力倡导君主应该拥有自己的军队。其次,在政治上他倡导君主应该拥有狮子和狐狸的品质,为达到目的,君主应该不择一切手段,这和古希腊时期要求领导者需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背道而驰,这也体现了马基雅维利从现实经验出发,与伦理分离的思想。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形成与他的生活时代紧密相连,国家的内忧外患,积贫积弱,这些都是马基雅维利思想的后台。
    在马基雅维利后,政治学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契约论学派的发展时期。这主要包括有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他们的思想基础——契约论,主要是建立在自然法的基础之上,在自然状态下人都是平等和自由的,人有保全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权力,而为了能够更好的有序的生活,避免在无政府状态下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人与人之间就相互达成协议,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力,把自己的自然权力移交给一个人或者一个能通过多数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数人组成的团体。这样加组成了国家,从而在这个框架下有序生活。
但是在这基础之上,他们之间又有所不同。霍布斯反对君权神授,他反对君权神授的出发点却是为了支持君主制,他反对的是神权高于皇权,他认为教会和教权应该受到限制,教会不应该成为君权的障碍,更甚者威胁到君权,教权应该在君权之下,教会只是君主的统治臣民的一个附属机构,这样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而不会因为教权和君权的冲突使得国家处于环路内的常态之下。在人民与君主的关系上,霍布斯认为人民一旦达成契约就不能反悔,要无条件服从君主,君权是绝对的,不受社会法律及契约的约束而只受自然法的约束,这样看来的话人类社会还是没有结束战争状态,只是这种战争状态只存在于君主和人民之间,而人民内部之间却在契约之下形成了一个集体。
    洛克也是反对君权神授说,但是他与霍布斯不同,他反对君权神授是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而不是为了支持和巩固君主权力。洛克主张把加冠在君主头上神的身影去除掉,反对君权神圣不可侵犯,认为君主的权力应该受到限制,不再是霍布斯认为的那样,一旦契约达成人们就不能反悔,要绝对的服从君主。而是认为君主的权力应该在达成契约的框架下实行,不能超出契约的框架之外,这就有了君主立宪的身影。在此就提到的立法权的问题,而立法权的归属又是政治学的另一主要主题,后面将会有所阐述。
    在卢梭这里,契约主要是保证人们的自由的,而不是把人们的自由移交出去。但是其要保证的自由又不是自然状态下的绝对自由,而是在人类社会下契约范围内的自由,用卢梭的话说就是“人生而自由的,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话经典的诠释了卢梭的自由观。对于主权权力也就是人们达成的契约组成的权力虽然是完全绝对的,完全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但也不能超出公共约定的界限,在这一点上,卢梭和洛克是一致的。主权者的权力必须受到契约的约束,没有任何权利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在此之下,政府是服务于人民的。政府一旦剥夺了人民的自由,人民则可以推翻它。
    在这个时期,“自由”也是一个重大的议题。霍布斯的自由观处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他主张人在自然状态下都有保存自己的权力,所以自由就是在个人力量和智慧范围内能办到的事情就可自由去做,这是一种只受自然法约束的自由,相对于社会状态下的人来说是一种依个人情绪的绝对的自由。
    而洛克更进一步的吧自由区分为天赋自由和社会中的自由。在这里的天赋自由即人生而自由是霍布斯意义下的自然状态下的自由,社会中的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法律的目的不是取消和限制自由,而是要保证和扩大自由。在此,自由是指一个人在他所遵守的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处置或安排他的人身、行动、财富,在这个范围内不受任何个人的专断意志的支配,而是自由的服从自己的意志。洛克的自由观更多的是社会状态下的自由。这比霍布斯的自由观又更精进了一步。而卢梭的自由观则是和洛克的社会状态下的自由观基本一致。
启蒙运动后期的孟德斯鸠从法律的角度对前面思想进行了一些综合和贯通,也是启蒙时期的结束时期。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主要论述了法律和所有事物的关系,这也是他给法的精神所下的定义。在他的思想中,自由也是一个重要议题,孟德斯鸠的自由是指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该做的事情。这个“该做”与“不该做”到底是怎样去界定我们无法得知,到底是霍布斯意义下的自然状态下的为保存自己而去做该做的,还是在洛克和卢梭意义下的社会状态下的在法律框架下的法律允许做得。但是这里有一个空白就是法律没有禁止做,也没有规定要做的,那人们是否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去自由做,这在后面自由主义和功利主义有所涉及,后面再做说明。
    孟德斯鸠还有一个重大议题就是三权分立的思想,这是洛克早已提出但没有做出明确界定的问题,在这里孟德斯鸠给出了明确的阐释,为了保证政治自由,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应该相互独立,互不干涉但是能够互相牵制,这就保证了权力的平衡。而在这之中,立法权尤为重要,用洛克的话说就是立法权的归属关系到国家的政体。对于立法权的归属从洛克就已提出,但在卢梭那里得以明确,那就是立法权属于人民,而且只能属于人民。而从立法权的归属则可看出各个思想家的关于权力的立场问题。霍布斯的立场在于立法权力属于君主,君主拥有立法权,但君主不受自己制定的法律的约束,所以霍布斯支持的是一种绝对的专制君主制。到了卢梭就明确指出,立法权属于人民,主权者的一切行动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这就使得卢梭支持的是民主制,但是他也给主权者的执法权留有一定空间以处置紧急事件。到了孟德斯鸠就是更加明确了三权之间的分离和制约的关系,立法者没有行政权力,行政者没有立法权力,司法者没有行政和立法权力,这就保证了政治自由。
    近现代时期:
    到了近现代时期,自由主义或功利主义就崭露头角。这是关于政府或个人在运作的时候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取舍行为。以不同的标准划分此时的自由主义学派主要有自由平等主义,自由至上主义和功利主义。这里主要说明的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涉及休谟、亚当.斯密、边沁和穆勒。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表现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按照反面来说就是最少数人的最少痛苦。对于边沁来说,对于一个行为的的赞成与否主要看这个行为是否会有增大或减小利益相关者的幸福的倾向。边沁认为快乐和痛苦主宰着人类,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增加快乐和减少或避免痛苦即趋乐避苦。人类行为标准就是看行为是否有利于增加快乐和较少痛苦。边沁的功利主义有一个“大多数”的特点,他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可以建立在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的基础之上。而这又是为后来者所诟病的地方,而这一点在穆勒那里得到了一些修正,后面将有所说明。
    在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下,就可以解释他对于政府形成的观点。边沁认为政府的形成并不是契约论学派的思想家所认为的那样,人们是为了结束自然状态下一切人对一切的战争状态而吧自己的自由交付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而是认为政府的形成是因为有许多人对一个具有明确性质的人或者集体习惯于表示服从,而这种“习惯性的服从”使得这个人或群体具有了政治权威。可是为什么人们要服从这样一些人或群体呢?那是因为服从的利益大于不服从的利益。这就很好的解释了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对于一个行为的赞成与否是看这个行为能否增加快乐、利益或者避免痛苦。
到了穆勒,功利主义的原则表现为:行为的标准是全体相关人员的最大幸福,而不是行为者本人或者最大多数的幸福。这就比边沁的范围更广一些,边沁可以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牺牲少部分人的幸福,而穆勒则在于保证全体人员的幸福,这表现了他们之间不同的伦理观,相比于边沁,穆勒的思想更加理想化和乌托邦一些。在这样的原则之下对于个人的行为就有所要求,那就是个人行为只要不涉及别人利害,那么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必向社会负责。而当个人行为涉及他人利害时,那么个人就要接受社会或法律的惩罚。这体现了穆勒功利思想在个人行动上的表现,同时这也是穆勒划定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力的界限。这也体现了穆勒的关于“自由”的思想。在前面启蒙运动时期也提到过关于自由的议题,提出了“法律没有禁止做,也没有规定要做的,那人们是否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去自由做”,在这里就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补充,那就是不管法律有无规定,行为的自由行为的标准是看行为是否涉及他人利害。
    既然谈到“自由”那么和它相对应的“平等”也是政治学的一个主要议题。而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是及其矛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遵循的是自由、平等和博爱。但是从启蒙运动时期的契约论到近现代的功利主义的自由都认为个人拥有自由去行动只要不涉及他人利害或者触碰法律。但是当个人自由的时候必定会有各种先天或者后天的不平等因素出现,个人可以利用自已的有力条件或资源去行动,那么势必会带来不平等的结果。而如果做到了实质意义上平等的时候,每个人都拥有一样的资源和天资(而这是绝不可能出现的)去行动时,那么个人又是不自由的。所以“自由”和“平等”是及其矛盾和不可能同时实现的,这也体现了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和平等是形式而且只能是形式平等,而不会是实质平等。
    读书感想:
    这个月主要阅读的是政治学的书籍,总体感觉比社会要明朗许多。对于政治学的阅读也不多,就现在来看我觉得政治学给我的主要关键词就是“权力”。政治学围绕着“权力”是什么,从哪里来,他的合法性,怎样分配,怎样运作和监督修正,以此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与社会学的视角有所区别,但在此我又无法很明确给予说明。在政治学中的许多议题如“权力、自由、平等、民主”在社会学中也有研究。
就拿“权力”来讲,在政治学中,主要研究他的合法性和来源以及分配、运作。而在社会学中关于权力的研究让我能即可想起的就是福柯关于权力的论述。与政治学不同,福柯的权力是从“身体、灵魂、性”等视角进行研究,从封建时期主要体现王权的对人的身体的惩罚到近现代对人的思想的规训、对行为的规训,从一种显性的有限的对身体权力扩展到一种隐性的全方位的权力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训的扩展。这样一种权力的扩展是一种权力让“身体”的死到让“灵魂”的死,是一种主体性消失的过程,是一种权力的全面胜利的过程。
    对于“权力”的论述当然不止福柯,吉登斯也有所涉及,吉登斯对于“权力”的论述则不那么明显。他对于“权力”的研究主要是从现代社会的“监控”这个视角来阐述,其实这一视角也是福柯所运用的。吉登斯认为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时空(主要是横向是时空)的人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互动,通讯电子、交通的发展,档案制度的建立,使得人们时时处处都在监控之下,监控无处不在,而权力就是通过这种监控得以实施。
    对于这两个学科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讲,在社会学这里来说主要体现在古典三大家开创的三大范式,后面的社会学思想家主要是从这三大家(韦伯、涂尔干、马克思)这里发展出来。韦伯主要是从人的视角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以此来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可以从他的研究对象说起,他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主张用“理解”的方法来研究行动,把行动还原到行动者身上来研究理解社会行动,是一种由内向外的视角。这也体现了他的强”行动弱结构的特点。
    而对于涂尔干来讲,他主张用“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用一种外在的结构的东西来解释人类社会出现的问题,是一种由外向内的视角。对于怎样维持社会秩序,涂尔干使用社会分工来进行解释的,建议发展行会等职业团体来缓和国家和个人之见冲突,这也表明他的强结构弱行动的视角特点。
    而在马克思这里则要激进得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资本丑陋的揭示,主张采用革命的手段来结束资本主义,用社会主义来解决社会问题,是一种大破大立的视角。这也是他不同于韦伯和涂尔干的对于人类社会的解释。
    至此社会学的主要视角在古典时期就已确里,从古典时期后面的社会学发展基本都在这三大范式之下各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人类社会。







一:书目(6月23日——8月23日)
《实践感》                布迪厄
《社会行动的结构》        帕森斯
《现代社会冲突》          达伦多夫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布劳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戈夫曼
《心灵自我与社会》        米德
《社会学二十讲》          亚历山大
《社会思想名家》          科赛
《西方社会学理论》        文军
《政治学的邀请》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理想国》                柏拉图
《政治家》                柏拉图
二:读书内容
    这个月的读书很杂,没有系统,是对社会学的一个收尾总结的工作,也是开始转向政治学的一个月。所以不会对所看书目进行总结,而是对社会学一个简单的概括。
    我认为社会学就是研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学主要是揭示现代社会本质与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
    启蒙运动开启了理性的大门,把人类从神学世界观中解放出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知识和技术保障。在自然科学蓬勃发展之时,关于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也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孔德和斯宾塞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奠基者,孔德吧社会学看作为生物有机体,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这也是以后实证社会学的来源。孔德开启社会学大门,后经涂尔干大发展,最终确立了社会学的学科地位。涂尔干继承了孔德的实证主义,但他又坚持避免使用还原论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对于人类社会,他认为必须考虑社会现象各自的特殊条件,他反对对人类社会问题做生物学或心理学的解释,而注重社会结构的决定作用。这也奠基了社会学结构的分析范式,即社会现象只能由抽象的,普遍的本质加以说明而不能归结为个人因素,行动并不表现为个体的主观选择,而是由社会结构所决定。因为社会中存在着集体意识、集体特征,他们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任何个人行动都是社会秩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复杂的社会分工,人类社会由机械团结到有机团结的转变,社会运行面临失范、整合的问题,涂尔干开出了的药方是道德教育。以期从道德上规范人类行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而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解释,韦伯给出了不同的视角。他不是把社会结构的概念作为自己理论的的构成部分。而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个人及其行动上。这与涂尔干的把社会结构作为分析社会的视角形成了对立。韦伯的这一视角分析开启了社会学行动分析的范式。即他的出发点是个人及其行动,个人行为成为分析和观察一切社会现象的基本视角,一切社会现象都可以简化为个体的行为。社会、文化、结构、制度等都是不具有实体性的抽象名词,他们必须由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来说明和解释,而不是由自身的整合体性质来解释。因此,行动分析范式的基本逻辑是社会秩序和结构是社会行动的结果,行动的关键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宏观的结构情境。
韦伯对于资本主义的解释,最终落脚于是什么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合理化?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个人行为趋于理性化,科层制的发展既是为了促进人类行为的效率和公正,同时也把个人去性格化,把人来牢牢地套在了理性化的牢笼之中。面对如此悲观的境况,韦伯转而研究宗教,期待宗教式的群为人物能够打破这样的牢笼。
至此,社会学传统的二元对立便已形成,他在社会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以各种形式影响着后继者们。
    对人类的解释并没有停留在涂尔干和韦伯所发展的二元方法上,一个更为激进,更具斗争的视角是马克思的批判理论。马克思认为社会包含对立力量的运动平衡,对立力量的冲突和斗争导致社会变革。他从进化论观点出发,认为斗争而非和平的发展是进步的动力,斗争是万物之父,社会冲突是历史进步的核心。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采用的是批判和革命视角,他揭示了资本主义财富积累的秘密,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一面,罪恶的资本主义导致人的异化,使人发展除工作以外的爱好成为奢望。面对这样一种财富分配不公的社会,他提出共产主义是人类得以解放的途径。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涂尔干、韦伯、马克思三位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给出了各自的救世良药,人类社会又该走向哪里?至此,在三位大家的发展下,传统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得以形成,确立了社会学理论关注的基本论题和核心观念。因此,三大家也被称为古典三大家。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危机在现实中上演,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种危机的出现,先后促使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的缘故,社会学的发展在欧洲受到阻碍,从而转至美国。在哪里出现了社会学的另一番景象。
    在美国,社会学出现了微观社会学与宏观社会学之间的对立发展。首先是以帕森斯为代表的宏观社会学。他综合了英国的功利主义、法国的实证主义、德国的历史传统主义,形成和开创了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了唯意志论,阐述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看法,对古典社会学家进行了综合。
于此相伴的是与帕森斯宏观社会学相对的微观社会学的发展。对于现代社会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冲突理论”从帕森斯关注的“秩序”问题的对立面来定义自己,把帕森斯对稳定的肯定与他坚持文化系统的重要性和专注“非理性”现象内化等同起来。
    “交换理论”批评帕森斯侧重于规范行为和心理内化。“符号互动论”虽然接受了帕森斯强调行为规范置于个体工具性因素之上的理论倾向,但他关注的是交换理论的个体。
    本土方法论、现象学、解释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了帕森斯。理论 的综合被理论的多元所取代,但这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欧洲大陆重回稳定,社会学的研究又好似重回故里,此时社会学出现了转向和综合。对于传统社会学行动、结构二元对立之争,布迪厄和吉登斯从自己场域和结构化理论出发,阐述了结构和行动之间的互构性,对他们之间的对立做了尝试性的弥合。对于社会学结构、权力、制度等宏大主体也出现了在身体和语言方面的转向。福柯对权力从肉体到精神控制的变化的研究,哈贝马斯对语言在主体间交往行为的论述表明社会学对于宏大主题在时代变迁下的转变。
三、读书感受:
    这个月就暂时结束了社会学的阅读,对于这一年来的经典阅读,对于自己来说知识的积累倒是其次,更多的是面对一件事情自己可以长期的坚持,坐得住!虽然对社会学还是有许多不解,但是相比阅读经典之前,自己有了一定的变化,看问题的视角不再那么狭窄和浅显,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对于自身被动思考的特性还要继续改进,积极思考,抓住有限的读书时间做的更好一些。从这个月开始就转向政治学的阅读,期望能在政治学中有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书目:(5月22日—6月22日)
《实践与反思》      布迪厄
《国家精英》        布迪厄
《男性统治》        布迪厄
《单身者舞会》      布迪厄
《继承人》          布迪厄
《再生产》          布迪厄
《遏止野火》        布迪厄
读书内容:
  布迪厄是一位理论和经验研究贯通的社会学大家,他的场域理论是他的主要思想。其次,他也致力于对社会学长期二元对立的弥合。反思社会也是他的主要思想之一。
场域理论:
  场域、惯习、资本、策略、位置是布迪厄构建他的场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骨架。其中,场域它是指一个位置,一个空间,一个空间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它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之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它是一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一个大场域中包括无数个小场域,场域之间有其界限,界限在于场域停止发挥作用的地方。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拥有各自的调控原则。这些原则界定了一个社会建构的空间,在这样的空间里,行动者根据他们所占据的位置进行争夺,以求改变或维持其空间的范围形式。
  惯习,他是又原始场域决定的一个性情倾向系统,由“积淀”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的惯习所构成。其形式是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他是一个开放式的形塑过程中的结构,是在行动者有意无意的行动过程中把他再创造出来。惯习虽是一个形塑过程中的结构,但他与结构又不相同。在《单身者舞会中》可以看到家庭或家族为了保证或增加经济资本,他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婚姻策略,而这种婚姻策略的选择是在农村场域中在保证家产完整这样的价值观下形成的一种习性亦即惯习。而这种惯习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结构他是一种外在的,强制的,形成过后在一定的时期内不易改变的。可变性与不可变性是惯习和结构之间的突出区别。
  资本,资本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除此之外还有符号资本。他们是附着在场域位置中的资本,是斗争的武器,同时也是争夺的对象。不同的资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文化资本的拥有者可以把它转化为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行动者或行动者群体的不同的资本结构,即他们拥有的不同的资本类别所具有的特征成了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因此,这些行动者或行动者群体会采用不同的再生产策略。
  场域、惯习、资本之间呈现一种三角形的相互形塑和影响的关系。作为由各种权力和资本所附着的不同位置之间关系的场域,决定了行动者的行为策略,从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性情倾向即惯习,而惯习的形成又会指导行动者的实践活动,在历史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中,关系不断的被形塑着,不断的添加新的元素,最终又决定行动者在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从而得到这个位置相应的权力和资本。同时资本的结构也影响着行动者的行为策略,最终也会影响行动者在场域中的位置,他们之间相互形塑,呈现一种三角形的相互影响模式。
  对于场域理论的建构,布迪厄并不是在元理论层次,而是积极应用到经验研究之中。在《国家精英》中,学生的家庭背景即原始场域在一个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同的家庭背景出身的人,拥有不同的资本结构,上层阶级拥有强大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他们的子女在这样的原始场域中形成了达到以后人生在社会场域位置中的惯习。不同背景下的学生被决定了能到什么样的大学,经过大学的神话过程,不同阶级的子女继承了他们家庭的原始资本,从而确定了他们在社会上的不同的位置空间,达到了权力位置再分配。
  在《单身者舞会》中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场域理论的应用,在农村场域中,在保证家庭资本完整这样的价值观下形成的惯习决定了农民的行为策略。在这样的场域中,家长、长子、幼子、女孩处于不同的位置,在惯习的影响下他们分别成为婚姻的主导者,结婚者、单身和外出者的角色。在历史条件的变化下,农村场域的惯习也不断的变化着,但由于原始惯习有一定的延迟效应,致使处于不同位置的人有了行的变化,长子往往成为单身者,幼子和女孩往往外出得以结婚。
二元对立的弥合:
  对于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对立如: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对立,行动与结构之间的对立等。布迪厄认为这些对立都是社会学家认为造成的,并不是社会学自身发展所有的。布迪厄采用生成结构主义去克服那种将社会学化约为只关注物质结构客观主义物理学,要么化约为只强调认知形式的架构主义现象学。这样的花月只会使社会学失去活力。其次,布迪厄采用关系主义去反对结构与行动在方法论上的对立。再次,他采用总体性社会科学反对为理论主义和唯方法论主义之间的对立,他倡导理论建构与实践中的研究的融合,坚持理论工作和经验研究之间的最彻底的方式相互渗透。
  布迪厄在弥合二元之间的对立的时候主要使用了场域和惯习来进行。场域作为一个空间中的位置,具有结构的特点。而惯习作为一个动态的不断被形塑的过程,一个开放的结构具有行动的特点,场域和惯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形塑,这样布迪厄就弥合二者之间的对立。
  在社会学中有不少社会学家也对二元对立进行着各种综合,吉登斯是其中一位,他与布迪厄及其相似,他用结构二重性理论,强调行动不断的建构着结构,结构的形成又制约和影响着行动,这样用行动与结构之间的互构来弥合二元之间的对立。布迪厄则是采用惯习和场域之间的互塑来弥合二元对立。
反思社会学:
    布迪厄的“反思性”可定义为将有关学术实践的理论纳入整个社会批判理论,成为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布迪厄的反思性与其他学者不同。首先,他的反思社会学的对象不是个别分析学者,而是根植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会无意识和学术无意识;其次,他的反思性必须成为一项集体事业;最后他的反思性不是力图破坏社会学的认识论保障,而是去巩固他。布迪厄认为要实现反思性,就要让观察者的位置同样面对批判性分析,而不仅仅是对研究对象的批判性分析。
三、感想:
    社会学新旧四大家基本已经结束,但是对社会学还是没有把握好,计划继续对社会学进行阅读,在感觉合适的情况下就结束社会学然后转向政治学的阅读。
   





书目:(4月22日——5月22日)
《启蒙辩证法》          霍克海默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
《合法化危机》          哈贝马斯
《重加历史唯物主义》    哈贝马斯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哈贝马斯
二、读书内容:
   哈贝马斯的著作对我来说有些困难,对他的思想脉络把握的不是很清晰。对他的总结主要集中在《公共领域额结构转型》和《合法化危机》。
   在探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时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公共领域。在哈贝马斯笔下,公共领域的主要核心点在于“公共性”,公共性本身就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他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有些时候,公共领域说到底就是公众舆论领域,他和公共权力机关直接想抗衡。
   而哈贝马斯就是抓住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关系亦即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脉络来论述了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发展、转变与瓦解。西方社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封建社会时期的融合,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分化和对立,晚期资本主义时期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而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形成、发展、转变与瓦解则发生在以上不同的时期内。
   形成:
   封建社会时期,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没有完全的界限,他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公共领域作为一个和私人领域向分离额特殊领域是不存在的。此时就出现了代表型公共领域,他并不是一个社会领域而是一种地位的标志,只要对象为封建贵族、官僚。随着等级特权被封建领主特权所取代,代表型公共领域萎缩了,这就为现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腾出了空间。而公共领域的出现,是从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发端到后来的信息交换以致报纸和杂志的出现,这就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发声平台。随着宴会、沙龙、咖啡馆的兴起,以及在艺术、文学、戏剧和音乐的批评机制内部正在成熟的业余批判变得有组织了;这些公共领域的诸种机制的形成,最初是在文化公共领域内活动,由具有批判意识的私人组成的公众对艺术、文化等作品进行评判,由此为公共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发展:
   由死人组成的公众占有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并将它建设成为一个公共权力的批判领域,这样就使得已经具备公众和论坛的文学公共领域的功能实现了转化,随着西方各国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机制化了。
   转型:
   随着具有政治功能的公共领域的机制化,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利益逐渐吻合,因此公共权力在介入私人交往过程中也罢私人领域中间产生出来的各种冲突调和了起来。利益冲突无法继续在私人领域内部得到解决,于是冲突向政治层面转移,干预主义便由此产生。长此以往,国家干预社会领域,与此相应,公共权限也向私人组织转移。公共权威覆盖到私人领域之上,与此同时,国家权力为社会权利所取代。社会的国家化与国家的社会化是同步进行的,正是这一辩证关系逐渐破坏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基础,亦即国家和社会的分离。这样资本主义的公共领域实现了转型。
   转型后:
   资本主义转型后,引起了各方面的变化,主要突出在公共领域的政治功能和文学公共领域的变化。政治功能的的转型主要表现为公共性原则的功能转换。过去公共性力图使个人或事情接受公开批判,让政治决策接受公众舆论的监督,并按照公共舆论的要求进行修正;今天则相反,公共性是借助于利益集团和秘密政治获得的,公共性替个人或事情在公众面前赢得了声望。
   在由有资本主义时期,文学公共领域是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对个人和事情的批判,发表意见的领域,而到晚期资本主义时期文学公共领域消失了,公众从文化批判的公众转变成了文化消费的公众,这也使得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趋于瓦解。具有批判意识的私人被政党和大型组织、社团所取代,批判讨论中达成的共识让位于政党、组织间的妥协,公众沦为工具,失去了批判意识,成为了政党、社团投票的工具。作为大众传媒,曾经作为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发表意见的平台也被政党等控制起来为其统治而服务,失去了批判的功能。
   人的变化:
   根据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哈贝马斯笔下的人是不断变化了,在国家与社会分离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人”是作为具有批判意识的私人,它能对个人和事情提出批判,具有能动作用。而当国家与社会相互渗透融合的晚期资本主义时期,这时的“人”已经不再是具有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的人。这时的人已经沦为文化消费的人,沦为政党选举的工具,作为无条件接受大众传媒影响的人。这与马克思笔下的异化的“人”虽有不同,但也几分相似;同时也和福柯笔下主体死亡的“人”一样只剩躯壳,没有思想和灵魂一般。这多少表达了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消失,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的批判意识的消失的不满。
   危机的解决:
   批判的公众变为消费的公众,资本主义公共领域的消失又为资本主义危机的缓解提供可一个出口。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危机,主要表现为四中危机,即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合法性危机以及动力危机,分别属于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危机的起源;来自于经济系统的经济危机。由于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国家社会化,社会国家化,国家实行干预政策,使得公共领域消失,经济危机转移到了政治系统,强有力的国家干预使得危机的解决有了保障。国家通过干预,实行社会福利保障,让大众免受危机影响,吧社会中发生的冲突限制在个人范围之内,使之不能形成阶级利害冲突,这样就减少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副作用。
三、感想:
    这个月读哈贝马斯总体来讲很有难度,抽象的哲学思维加上晦涩的语言经常让人琢磨不透,对于其主要著作《交往行为理论》把握不理想,总是模模糊糊。读书至今感觉每一大家都是一座高山,每座高山风景宜人的同时也难以攀爬,现在需要沉住气,继续前行,下月计划看新四大家的最后一家——布迪厄,然后稍作总结,继续对社会学进行阅读。
   




一:书目:(3月19日——4月19日)
《疯癫与文明》      米歇尔.福柯
《临床医学的的诞生》 米歇尔.福柯
《不正常的人》      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      米歇尔.福柯
《性经验史》        米歇尔.福柯
《词与物》          米歇尔.福柯
《知识考古学》      米歇尔.福柯
读书内容:
    福柯研究的东西在社会学中算得上是比较边缘的东西,但是他回应的问题却不是边缘问题,其中权力就是他较重要的内容。
   “权力”:福柯对权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训与惩罚》和《性经验史》这两部著作,前者是以人的肉体为支撑来研究权力的运作,后者则是通过性为支撑来研究权力。 在《规训与惩罚》中我们能明显看到三个时期的权力运作方式的变化即从“断头台”到“惩罚剧场”再到“监狱”的变化,他们对应于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古典时期人道主义改革者的梦想,体现现代规训权力技术的监狱和规范化监督。在旧制度下,“权力”属于君主,此时对权力的违背就是对君主的违背。此时权力所体现或反馈到违反者身上的主要是对违反者的惩罚即对违反者肉体的酷刑,这是君主的报复,刽子手成为主要的惩罚的执行者,这种惩罚主要是让犯罪者肉体的消亡即“客体的人”的死。而现代社会的权力则是体现了现代规训权力技术的监狱和规范化监督。这是一种转变,是从君主的报复转变为社会的保卫,是从对犯罪者肉体的消灭到对犯罪者灵魂的规训,是一种从客体的人死亡到主体的人的思想的转变。旧制度下是让人的身体死亡,而现代社会则是让人的思想死亡,保存你的肉体。这样的转变是由一些列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规范化技术的发展,如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家、医生、社会工作者逐渐取代了刽子手,他们成为权力的执行者,成为社会的卫道士,成为规训的技术员,他们把一个个不正常的人通过一系列规范化的规训技术矫正为符合社会标准的人。其次,是人口的增加以及生产机构的发展,这也是从惩罚到规训转变的原因之一。规训的最大特点是他的“纪律”,18世纪人的驯顺性设计的方法可以称作为“纪律”,其目标不是增加人体的技能,也不是强化人体的征服,而是要建立一种关系,要通过这种机制本身来使人在变得更有用时也变得更顺从。然而人口的增加使得人口流动随之增大,这样造成了社会的潜在不稳定性,而规训的特点是反流动的。此时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生产机构也得到发展,这为规训提供了场所,这些生产机构把增加的人口囊括进围墙之内,施加纪律使得人口得以规训。
   在现代社会下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在这之中监狱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刑事司法中,监狱吧惩罚程序变成一种教养技术。而全景敞视建筑的发明使得权力对象处于时时处处可见的状态,而权力却隐藏起来,但他无处不在。在全景敞视建筑之内,执行权力的人员也处在更高权力的监视之下,权力之外还有权力全景敞视主义扩展到社会各个机构——学校、医院、军营,警察的出现弥补各个机构之间的监控的空白,这样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监狱群岛”我们在这个岛上时时处处都处在权力的监控之下,此时全社会的规训形成了。由各种规训机构形成的“监狱网络”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吧惩罚与不正常这两个复杂的长序列联系起来,他涵盖了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罪犯到不正常的人,运行机构从监狱到救济团体,劳动农场,兵营,救济院等,人从摇篮到坟墓都涵括进了这个网络之中。
   权力从“断头台”到监狱的转变,体现了权力从让客体的人的死到让主体的人的死的转变,规训技术的发明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被规训为同一标准的人。而权力网络一旦形成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在这个网络之中没有主谋,我们每个人都是同谋。
   “秩序”:在《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不正常的人》中都可见到秩序的影子。
   《疯癫与文明》体现的是理性对非理性的战胜和压制,从而建立起理性的绝对的秩序和话语。从对麻风病人的驱离到对各种非理性行为者的禁闭最终又把疯癫从非理性行为中脱离出来而隔离,这都体现了理性对非理性的绝对的权力。统治阶级为了保证社会正常人的安全而驱离哪些危险的人,后来把哪些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人——法律上的越轨者、道德上的不洁者、经济的失能者全部隔离起来,在此期间给这些具有潜在危险的人贴上医学的标签,把他们同疯癫相联系从而顺利的把他们隔离开来。最后疯癫又从各种非理性行为中划分出来,得到了他应有待遇,这个转变不仅仅是经济的要求,而更多的是规范化权力发展的结果,各种非理性行为被各种规训机构分担,从而非理性行为脱离了医学的标签。《不正常的人》分别描述了畸形人、需要改造的人、手淫的儿童这三内人,分析了他们对社会和自然的危害,尤其是对社会的各种危害做了法律、医学上的分析。对麻风病人的驱离,对传染病的原地隔离,相同的隔离采用了不同的方式,目的都是对是正常人进行保护,对正常人的保护进一步讲是对秩序的维护。三种类型的不正常的人是对法律对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现有秩序为了维护期权威需要对反抗进行隔离以维护正常统治。
   对于秩序的分析,福柯和古典三大家有很大不同。福柯主要是从权力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属于较中观层次,而三大家则是比较宏观的角度如涂尔干则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韦伯则是从理性化、官僚化、支配的角度,马克思则是从资本的运作来进行分析。
   “知识”:福柯的权力以及秩序都和知识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权力运作。权力和知识是一种互构的关系。知识既是权力运作的结果又是权力运作的中介。在《不正常的人》中,医学作为一种知识,他与法律相结合,从而产生了法医鉴定这个既不属于医学也不属于法律的新话语,在对不正常的人进行界定时法医鉴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种知识和权力联袂的结果,知识给权力以合法性,权力又促进知识的发展。
感想:
    这个月读书总体节奏较稳,但是在遇到较难的著作的时候还是有些波动。对于福柯的理解也只是对他的权力这块有所理解,但对话语这块基本没有弄清楚。对于著作的理解后还存在着不能恰当的表达出来,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表达又不得要领。最后就是感觉对古典三大家没有很好的理解对于后面的阅读有些影响,在对后面著作的阅读时不能与前面大家进行比较。

   
   




一、书目:(2月10日——3月18日)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吉登斯
《社会学新方法的新规则》  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吉登斯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      吉登斯
《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吉登斯
《民族、国家与暴力》      吉登斯
《超越左与右》            吉登斯
《现代人与宗教》          齐美尔

读书内容:
   吉登斯作为当代社会学家,他在对古典社会学家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提出了自己对现代社会的理解。
   吉登斯的思想主要体现在“结构化理论”和“现代性”两个方面。“机构化理论”主要是针对社会学长期以来对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等二元对立的思想提出的。机构化理论主要是想弥合“二元”之间的不可调和的鸿沟如:从孔德起始到涂尔干而确立实证主义社会学,把社会看作外在于个人之外的具有强制性的强结构弱行动,以及韦伯解释社会学把人作为理性能动者的强行动弱结构的方法论。从而在结构化理论中提出了机构二重性即不能简单的认为结构是对人类能动性的限制,它实际上也是对人类能动性的促进。结构既是社会系统再生产的中介也是其结果。这样说明了行动与结构之间的互构,行动既创造了结构,也受结构的制约,从而弥合了“二元”对立的方法论。
   机构化理论反对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进化论。其中对进化论的反驳主要体现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建设性批判。吉登斯不赞成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经济决定论”即人类历史是生产力不断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不赞成其“人类历史的阶级斗争论”即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吉登斯在《民族、国家与暴力》中 反驳并体现了他的独到见解,从传统主义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以及现在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军事暴力的运用几乎没有被社会学家关注。而吉登斯认为在现在的民族国家形成中以及世界民族国家体系的形成中,军事暴力的运用起到了关键作用。早期欧洲并没有国家概念,更多的是城邦,城市作为权力集装器,在欧洲早期历史中占有主导地位,经过个城邦之间的吞并联合逐渐形成了绝对主义国家,在此阶段“国家”概念出现,但他并不是严格意义上具有明确国界,行政力量与国界高度吻合的国家,而是只有变动不居的边陲的国家。伴随工业化的出现,军事与工业的结合,使工业技术运用到国家之间的战争,军事工业化使得战争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和破坏力展示在人类面前,为避免大规模现代战争的出现,欧洲各国以外交手段为主,逐渐形成了具有明确国界的行政格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各国对外殖民。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得民族国家在全球得以建立。形成了世界国家体系。军事暴力的运用在民族国家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次,是“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的不赞同,早期欧洲社会的统治权力仅限于城市,城市作为权力集装器起到了主导作用,统治阶级的统治力以及监控范围及其有限,权力很难扩展到乡村,农民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也是及其有限和短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国家才是自由的社会,从传统主义国家到绝对主义国家都是统治阶级之间的军事斗争而形成的,并不是马克思所讲的阶级之间都斗争。而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也是国家间军事斗争以及现代通讯、文字的发展使得监控领域扩展,以致权力扩展而形成。以此吉登斯批驳了进化论。
   如果说机构化理论是吉登斯的方法论,那“现代性”就是吉登斯的研究对象。“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的代名词,伴随着工业主义、资本主义的出现而出现,并通过时空的延展而全球化。从而反过来又制约和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生活行为。在这过程中人类作为积极的能动者促进了现代性的产生,同时也作为现代性的受动者而被现代性制约着,这充分体现了吉登斯机构化理论的机构二重性。
   在“时空分离,社会制度的抽离化以及现代性的内在反思性”这三个动力的影响下形成了现代生活,使得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相互影响的社会,多元选择的社会,反思性的社会。“现代性”作为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而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的,即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的商品体系。
   吉登斯主要从“监控,军事力量,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四个制度性维度来考察现代社会。监控主要靠对信息的控制以及对社会成员的社会性监控制度,从而使现代监控的领域和范围都大大的超过了传统社会,人们时时刻刻都处在监控之下。军事力量在现代战争本身高度工业化技术下对暴力的控制,是伴随民族国家的形成而逐渐控制了内外部暴力工具。工业主义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力和机械力的广泛应用,使得人鱼自然的关系得以转变,人不再是自然的被动者而是能动者。资本主义是包含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和劳动力的商品化过程中的商品生产体系。他是全球化的推动者,通过工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工业技术的发明,现代通讯交通的出现,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时空极大压缩,从而弥合了在场与缺场,使社会系统极大整合。从而使得现代社会全球化。从而形成新的结构,同时也也对人类的社会产生了制约和影响,如:生态恶化,极权主义,核大战爆发等。这也促使人类采取各种运动如:民主运动,和平运动,生态运动,劳工运动。
   在现代社会的产生过程中,作为有丰富知识的主体能动者发挥了能动作用同时也受到了形成后的现代社会的各种制约,这体现了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二重性,即机构既是社会系统再生产的中介又是其结果。
   
读书感受:
    这个月读书总体较有节奏,但也有较大压力。首先是一个持续性的问题即从读书至今都存在对书本基本事实的清楚与否的问题。其次就是在理解作者思想上有新的困境,以前只是对作者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堆积,现在开始试着去联通作者的思想,但有很多自己好像明白但又无法形成文字,很是痛苦,再次就是自己有时太过关注细节容易走极端,影响节奏。


一、书目:(13年12月18日——14年1月20日)
   《货币哲学》                      齐美尔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齐美尔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齐美尔
   《时尚的哲学》                    齐美尔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吉登斯
   
读书总结:
   齐美尔的作品总体给人以零散,碎片化的感觉,从其作品也能看出来,除《货币哲学》是他唯一一部系统的作品之外,其余大多都是论文集。虽然零散,但他的作品并不肤浅。他兴趣广泛,感觉又及其敏锐,这使他能在社会现象中天马行空。这或许能用他在《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中“社会学是什么”这一问题论述来解释——社会学是在同其他现存资料的科学关系中,社会学是一种新方法,是一种研究的辅助手段,借以采用一条新的途径去掌握所有哪些领域的各种现象。
   西美尔在《货币哲学》中以“价值为起点”,从而引出货币作为“价值的符号和代表进而分析了货币经济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影响。
   价值:西美尔笔下的“价值”是客体与主体相分离形成自己的特性,与此同时主体设立了它并试图以自己的需要来征服它,这样客体便由此形成了,这就是我们所谓的价值。价值并非源于主体获得客体的愉悦时刻完整的统一性,而是源于主体和作为被需要的客体而存在于主体对立面的客体。愉悦内容的分离,客体的愉悦,内容只有通过征服距离、障碍和困难才能获得。
   “货币”作为价值的代表,它的出现以及发展给资本主义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首先,积极的方面,它解放了个体,给个体以更多的自由。作者从自由与义务的关系论述了货币经济在个体自由中的作用,自由和义务是并存的,当旧的义务接触,新的义务出现,在那一刻,人感觉到了自由,如此往复。而自由的程度取决于义务是直接针对个人的还是针对脑洞产品,自由的程度依次递增,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的自由度大大增加,使个人解放了。义务的承担或付出形式的不同,让个人的自由度不同。当个人承担义务需要投入人格较多,承担义务的形式较为具体明晰时,那么个人自由度最小,而当个人承担义务只需付出一些产品,个人自由度有所提高。此时个人无需投入全部人格,而当个人承担义务形式只需付出产品而不管产品是否是个人劳动所得时,进而可以用货币替代时,个人的自由度最为广泛。货币作为等价物,淹没客体之间事物个性,以最不具个体的非人格特点使得其拥有者具有广泛的选择性,从而使得个人自由度广泛,货币量的大小,也就是个人自由度的范围的大小,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是万能的,当它在与最具个性的稀缺性有客体交换时,它又面临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其次,是货币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手段对目的的殖民”,“对个体价值的夷平化”,“对现代生活的改变如:现代社会的算计特征,文化悲剧”等。
   自从货币取得了等价物的地位,他将我们到达客体的距离大卫缩减,我们不再为了取得需求对象而多次交换,仅需取得货币,再用货币换回所需对象。在这一过程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消除了一切客体的特殊性,到了货币面前,客体没有质的区别只有量的差别。货币一方面提高了人格独立性和自主,使人获得了自由,同时也渗透到了所有经济活动中前所未有的非人格性。货币使人的选择更加宽泛和多样,使人的行为从固定对象中解放出来,但与此同时,货币也会使人失去了哪些无法估量,但却给人自由以价值的东西。货币是一切物品的等价物,它使最高的因素总是能降低到最低的因素,但最低的因素几乎不会上升到最高因素。金钱最为一种达到人生目标的手段,越来越遮蔽了人生的目标,从而使得金钱成为人生的目标,使得人们在通往人生目标的手段的桥上停留下来,这使得手段对目的成功的殖民了。然而,只要达到这个目标——金钱,人们就会出现无数次那种致命的无聊和失望。
   再次,是货币对个体价值的夷平化功能,货币一旦成为所有事物的价值尺度,一旦人们可以凭借货币获得无穷无尽,千差万别的东西,货币就获得了没有色彩和特性的特点买这种特点在某种意义上使一切可以用货币这种等价物换取的东西都失去了价值。
   货币也促使现代社会急剧算计的特征,货币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来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充满了可计算的货币的多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以情感等为基础,而是以投入货币量的多少位尺度。这在现代生活中婚介丧葬表现最为明显,“份子钱”的往来是被清楚写记在特殊的账本上已做日后还账之用的根据,这样的礼尚往来与其说是对对方的祝福或慰藉还不如说是双方作为暂时银行,吧货币暂时存在对方手中,今后,对方加以通货以后的利息还回去,互不相欠,而后又来回往复依次循环。在此过程中,双方都清楚计算货币的多少,既不能亏欠对方,也不能让自己承受压力。新婚之夜“婆婆”还不忘念叨何时何处需给谁家多少份子钱,在货币经济中这样的来往给双方都造成了一定的焦虑感。
   货币经济的发展也使得物质文化的上升先于个体文化,使得个体文化滞后于物质文化,而导致了文化的悲剧。由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现代生活个方面的客观性日益上升,而主观性在大量需求下被客观性所取代。货币在这过程中起了不小的作用,它加速现代生活的速度进而加快了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使得极富个性的主观文化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它被压缩到极其有限的领域。社会大量需求,需要大量的、便宜的、相同的物品,而这只有劳动分工和专业化能做到,而这就导致了满足主体需求的对象物主观特殊性被普遍的客观性所替代。随着客观文化的程度日益提高,个人文化的发展可能远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物质文化的财富在一日的增长,而个体思想却只能通过更加远离这种文化和以一种更慢的步伐来发展自己而丰富其自身发展的形式和内容,这也是文化的悲剧。
   
三、读书感想:
    在读书的过程中容易受外在形式的影响,如、;齐美尔的大社会学的排版字体、间距很小,这使得自己在看书的过程中感到比较烦躁和难受,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归结到底还是自己不够静心。


书目:(11月14日—12月17日)
《资本论》第二卷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          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的自白》          瓦.奇金[苏]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吉登斯[英](在读)
读书总结:
    《资本论》第二卷:本卷以资本的流通过程为主线研究了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主要研究了三种资本形态的循环即:货币资本的循环、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环。资本主义经济是在不断的进行着这三种循环。其中,这三种循环又是相互交叉,某一循环的暂停都会影响其他循环的正常进行。其中,货币资本的循环又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本家作为买者出现于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他们的货币转化为商品;第二阶段是资本家用购买的商品从事生产消费,他作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者进行活动,他的资本完成生产过程,结果产生了一种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大于它的生产要素的价值;第三阶段是资本家作为卖着回到市场,他的商品转化为货币,这样,货币资本就完成了他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是资本家把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力而进行生产活动,这一循环也是剩余价值的创造阶段。在此循环中又分为简单生产和积累扩大再生产,二者的区别在于资本家是否把剩余价值的全部或一部分用于生产资本的扩大。
   商品资本的循环中的商品不仅是前两种循环的产物,而且是他们的前提。这三种循环中的其中一个循环都包含着其他两种循环的一部分,互为前提。其中,流通时间包括了资本完成他循环的全部时间,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只和,每部分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资本的进程。
   资本的循环,不是当作孤独的行为,而是当作周期性的过程时叫做资本周转。对资本家来说,他的资本的周转时间就是他必须预付他的资本,以便使它增殖并回到他原来形式的时间。资本又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不详细区分时,都可把它们看做预付资本。资本的周转也可以看做预付资本的周转。其中,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有重大影响。而周转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在资本一定量的情况下流通时间过长可能使生产不能继续进行,要经过流通时间把商品化为货币,从而又投入生产资本,这样才能保证生产进行。然而,要使生产不因流通时间而中断,如果要使生产同时一周一周连续进行,而这样这样做有没有特别的流动资本可以利用,那么就只有缩小生产规模,减少执行职能的生产资本的流动部分。这样为了使生产在流通时间内继续进行而游离出来的流动资本部分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等于流通时间和周转时间之比。在资本的周转过程中,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都会对预付资本造成影响,商品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过长会相应增加预付资本的量以及使预付资本周转时间更长。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主要考察了简单再生产和积累扩大再生产。社会生产主要由两个部类构成即:第一生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第二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而每一部类的资本都由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构成。在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第一部类的商品资本中的可变资本加上剩余价值的价值额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在积累和扩大再生产中又分为第一部类的积累和第二部类的积累。第一部类的积累可通过货币贮藏即只卖不买来形成积累,也可以通过追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量来扩大再生产。而第二部类的积累需要与第一部类交换才能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第二部类需要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和全部不变资本同第一部类交换。在以资本的增加为基础的生产中,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再并入资本的那部分剩余产品,而第二部类扩大再生产的最低限度,就是第一部类本身进行实际积累即实际扩大再生产所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
   《资本论》第三卷:本卷以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为主线,考察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等等。
   在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中详细考察了成本价格和利润、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和价格变动的影响这几个方面。
   成本价格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他的范围都是不一样的,即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所耗费的东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对资本家来说,商品的成本是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的价格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所耗费的东西。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商品的成本不仅仅包含资本家所谓成本的部分,同时,还包括工人生产剩余价值所付出的那部分没有得到补偿而本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而付出的劳动。而利润则是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的转化形式,这就使得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也就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剩余价值或利润,是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或者说是商品包含的劳动总量超过他包含的有酬劳动量的余额,但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而,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即剩余价值比上总资本就是利润率。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的大小。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其他因素如:货币的价值、周转、劳动生产率等,他们之间的变化以及不同比例的组成形成了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的不同关系。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如:靠牺牲工人而实现的劳动条件的节约,劳动生产、动力传送和建筑物的节约,生产排泄物的利用,由于发明即产生的节约这些都会使总资本中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应减少从而也就会提高利润率。
   价格变动的影响,如:原料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利润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的高低同原料价格成反比。
   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竞争而达到的。同时,这个过程使不同的部门的产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是源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的差别,这就使得某一生产部门或是全社会的生产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趋向一个平均利润,而当平均利润形成后,所有资本家的生产都会紧靠平均利润率,而不管资本的构成是怎样的。而在平均利润形成并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标准后,商品的价值可能低于也可能高于或是等于这个利润率,从而形成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商品的一般价格,他由生产商品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利润构成,而商品的利润是由一般利润率决定的,所以不管资本的构成如何,商品的生产价格都会一样,而个别资本家的不管是否因为提高生产率或是压低工资的形式来改变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间的比例或是改变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间的比例而产生的偏离生产价格的形式,从而多获或少获利润都不会对生产价格产生影响。影响的只是个别资本家的利益,但从社会总资本来看,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又会抵消这样的波动。
   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之下利润率总体趋于下降,这只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所特有的表现。在利润率不断趋于下降的同时又有一些因素会起相反作用如:提高劳动的程度,把劳动力的工资压低到价值以下,实施对外贸易以寻求更便宜的原料以及市场等。在利润率趋于下降的规律之下,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产生了冲突,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本身,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变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以广大生产者群众的被剥夺和贫穷化为基础的资本价值的保存和增殖,只能在一定的限制以内运动,这些限制不断与资本为他自身的目的而必须使用的旨在无限制的增加生产,为生产而生产,无条件的发展劳动和社会生产力的生产方法向矛盾。手段和现有的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目的发生冲突,因此,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发展物质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那么生产方式同时也是它的这个历史任务和同他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之间的经常矛盾。
   后面几篇可以看作是剩余价值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以及这种分配的基础如商品生产者、商人、货币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他们依据不同的资本来分配相应的剩余价值,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资本的信用制度。
   剩余价值:《资本论》更像一部经济史,描述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起源、发展、壮大,以及自我预埋上午消亡的因素。剩余价值在《资本论》中贯穿始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剩余价值作为一种价值,作为劳动的体现,包含在商品之中,具有交换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不断追求的东西。他来源于超过工人创造的所需要的价值以外,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的取得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上的,这种生产方式首先需要使生产资料同工人相分离,其次,工人要自由的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维持生存。此时工人也成为商品,只是资本家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人与人的关系化约为经济的关系,一切问题都可以简化为值多少钱。
   剩余价值的获取方式: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获取方式主要为两种一种是绝对剩余价值,另一种为相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只要是通过延长工作日来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主要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先进的机器来提高生产力或者提高劳动强度来获取。在此过程中,先采用先进机器或管理方式的资本家会获得超过平均利润之外的超额利润。而在超额利润的吸引下,整体资本家会先后采用先进机器或管理方式,从而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形成一个新的平均利润。在此情况之下,单个产品的价值会降低,维持工人生存的产品的价值业辉降低,这使得工人越是勤劳,生产越是发达,工人也就越是廉价,而且还不断受到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的控制。
   剩余价值资本化:资本主义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再生产,而是在剩余价值不断追求的动力下,资本家不断的把剩余价值转化为生产资本以扩大再生产,从而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本质性动力所要求;其次是在生产力不断发展之下,产品价值不断降低,相同生产规模已经不能产生同样多的价值,也不能获得同样多的剩余价值;再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资本之间的吞并,使得规模较小的资本无法生存下去,这也使得资本家不断扩大资本规模,不断把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这是这样的扩大,使得生产过剩,使得资本的循环受阻从而引发资本主义的危机,但与生产过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工人的贫穷。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生产高于需求,而是生产高于具有购买力的需求。这种危机也是资本主义自身不可克服的困难,也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根源。
   剩余价值的分配: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中,工人是被排斥在外的,他们并没有参与到他们所创造出来的价值的分配中,他们所得仅仅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这部分被资本家视为预付资本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分配是在资本家内部进行的,主要是产业资本家和“坐食者”之间的分配,他们依据不同的资本对剩余价值进行瓜分。其中,不管他们的分配如何都不会影响产品的价值。“坐食者”又分为土地所有者和货币所有者,他们分别以地租和利息的形式从产业资本家那里获得剩余价值相应部分,产业资本家又分为商品生产者和商人,其中,商品的流通是不产生价值的,也就是不会产生剩余价值,所以商人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者的让渡。商品生产者把商品的流通功能从自身脱离出去而由商人执行。资本家内部的分配绝不会对社会结构的形成有所影响,他们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上的不同组成部分,而把工人排斥在剩余价值的分配之外使得社会形成了明显分化的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为共产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共产主义的区别(涂尔干和马克思的比较):对共产主义的描述,在涂尔干和马克思之间有所不同,涂尔干描绘的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早期出现的社会,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在资本主义灭亡后的更高级的社会形式。涂尔干的共产主义其实也就是他所分析的“机械团结”社会,是人们建立在有共同信仰共同的分工之下的社会,是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人们的所有活动都是仅仅为了保证种族的延续。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生产力极其发达,人是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社会,这样的社会,劳动不是手段而是目的。
   社会分工(涂尔干和马克思的比较):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分工在某种意义上和涂尔干的“机械团结”社会中的分工有其相似性。在资本主义追求剩余价值的动力下,社会分工极其发达,而这种分工主要是在生产领域内的分工,资本家为了能获得剩余价值,获得更廉价的劳动力,这就使得生产被分化为一个个简单的步骤,使得不管有无教育程度,不管老弱妇孺都可以顺利的操作,而且不同行业之间的转换也无任何技术上的困难,这就使得工人没有任何技术可言,他们在劳动过程中不断重复同样简单的动作,相互间替代性非常强。这也使得劳动成为手段而不是目的。涂尔干的机械团结社会的分工也是极其简单的,人们之间都从事相同的劳动,缺了谁都不会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这与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的分工只有范围的大小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从这个层面来讲,马克思笔下的资本主义的分工和涂尔干的机械团结社会中的分工是一致的。
读书感想:
    本月读书总体感觉较累,一是因为本月琐事较多,耗费了一些时间,所以压缩了部分读书时间,在读书上也就显得较赶,加之书本对于自己有所难度,所以感到较累。其二也是老生常谈之事,大家进度很快,自己感到压力较大。但在总结时感到比上几次总结要稍好一些,总体感受就是还是要保证读书质量,不能太过于追求速度,找到自己节奏!



阅读书目:(10月9日—11月13日)
《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斯.韦伯
《道德教育》            涂尔干
《杜尔凯姆》            吉登斯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卡尔.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卡尔.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卡尔.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卡尔.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 第一卷        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 第二卷(在读)卡尔.马克思

读书体会:
   涂尔干:涂尔干是实证社会学的真正实现者,他的作品贯穿了实证的研究方法。他在《社会分工论》中用法律变化发展的历史材料以约束性法律到恢复性法律演进的角度来说明“机械团结”社会想“有机团结”社会的发展。其中在“机械团结”社会向“有机团结”社会演进中出现的自杀率的变化又是《社会学方法准则》的具体体现,在《自杀论》中涂尔干把自杀现象定位“社会事实”,比较了各大宗教和有无结婚和家庭成员多少等“社会事实”来说明自杀率之不同不应归因于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一种“社会事实”应要在先于它之前的“社会事实”来寻找原因。涂尔干比较重视社会“秩序”,不管是“有机团结”还是“机械团结”都是与“秩序有关,在寻求秩序的道路上,教育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涂尔干的“道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寻求一个“有序”的社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卷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为主线,考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一卷共分七篇、二十五章,依次考察了商品和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以及工资等理论,考察了资本的积累过程和原始积累。
   其中,在商品和货币中,马克思阐明了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细胞的商品和货币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各种矛盾萌芽,指出了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二因素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剩余价值,抽象劳动是抽离具体劳动的人类共有的无差别的劳动,产生交换价值。马克思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揭示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指出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必然产物,货币的产生和使用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以及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内在矛盾转化为货币和商品这一外在矛盾。
   接着,马克思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绝对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工资等理论,阐明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产生的起点是货币转化为资本,条件是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工人的劳动力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即工人生产动人自己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所花费的那部分劳动,这由资本家以工资形式补偿给了工人。而剩余劳动是工人生产超过自己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之外的劳动,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而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方式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是通过延长工作日来榨取绝对剩余价值,第二种是不改变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强度和改良机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榨取相对剩余价值。而具体表现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这就很好的掩盖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秘密。
   马克思还区别了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指出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不变资本仅仅是把价值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上去,这个过程并不产生价值的增殖。而可变资本不仅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等价,而且还生产剩余价值,这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接着马克思论述了资本的积累过程,阐明了资本是怎样从剩余价值中产生,揭示了资本的积累的本质,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考察了简单在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在原来的规模上不断变化的生产,扩大再生产是通过剩余价值不断转化为资本从而使原有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过程。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和生产的发展,用于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的扩大,用于雇佣工人的可变资本的不断缩小从而必然造成过剩人口,形成庞大的产业后备军。
   最后,马克思论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表明了资本主义必将经历一种否定的否定过程,资本主义对以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第一次否定,从而建立起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但资本主义的自然发展过程又必然造成对他自己的否定,从而建立起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制的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
   人的异化:在资本主义下,工人是“异己”的人,他们作为劳动力与资本家和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而对立存在,在这样的生产所有制下,工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及产品变成异己的力量,反过来统治工人自己,在此情况之下工人越是努力,创造的价值愈多,资本对工人的剥削愈是残酷。在异化中,工人丧失了人的主动性,遭到了异己的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畸形发展。
读书感想:
   1、这个月主要是读的马克思的作品,刚从韦伯进入马克思,就感到二者的鲜明的差别。首先,二者的论述都很深刻,不同在于韦伯的面较宽,信息量很大,类似于一面扇子一般;而马克思的特点在于升入挖掘,就像一条沟壑纵深下去,且具有鲜明的态度立场。其次,在语言风格上,马克思的语言铿锵有力,极具批判讽刺的意味;韦伯的就较平缓和中立。最后,马克思的作品中能明显感到严密的逻辑演绎推理,层层深入,一环紧扣一环。
   2、这个月的读书状态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起伏,但对于书本还是处于具体知识点上面的理解。
   3、不足之处:思想上比较懒惰,对于发现的问题没有深入思考和交流,只是赶进度,放掉了很多思考的机会。
   4、打算:接下来继续阅读马克思的作品,在看一下岁三大家的总结性的书,然后准备进入齐美尔。
   
   



阅读书目:(9月读书书目)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      马克斯.韦伯
《法律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马克斯.韦伯
《古犹太教》                马克斯.韦伯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  马克斯.韦伯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  马克斯.韦伯

读书体会: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本书主要阐述了经济行动的社会学基本范畴的相关概念,经济与社会团体的各种关系及不同共同体与结合体的关系,他们之间的演进过程,以及对经济的影响。在经济的本质人们从事经济,即经济的本质是对稀缺资源的占有。人们从事经济行为第一是为了满足自己需求,这种需求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第二,就是为了盈利的经济,即借着对稀缺资源的处分而从中获得利益。
    《法律社会学》:作者描述了各个文明的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展现了法发展过程中与宗教,经济等的相互关系。
    韦伯认为新的法的出现是由利害关系着新的行为促成法律意义的转换,从而导致新法的创造。利害关系者在起初时并不是依靠法强制来保障的,而常常是一种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共识或带有宗教性巫术的誓言来保障,并且通过这个方式比法强制来的更有效些。法强制却被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点在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中能明显看出,如印度教的宗教教义是灵魂轮回和业报说,每个印度教的信徒都被编制在特定的种姓之下,在此之下,想要本世不被降格到更低的种姓或者来世能到更高的种姓,那么就要忍受此世的一切现状,而且不同种姓的人是不能再同一个工厂里做工。上述这样的宗教教义比资本主义理性化的市场经济和法律来的更有实际效果,这使得资本主义在古时的印度没能发展起来,甚至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殖民时期也很困难。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作者论述的印度教与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发展,以及相互斗争及向外传布和变化过程,以及他们在印度和其他地区对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政治的影响。
    说到印度的宗教,种姓是他的特征。印度的种姓从高到底主要非为四种,每一种姓内部又分为若干次种姓,每个种姓都对应着一种职业,职业的变更会引起种姓的分裂,这也是为什么每个主要种姓内部会有很多次种姓的缘故。种姓与社会等级相联系,种姓代表了其在社会上的相应地位。种姓是被包含于一个社会共同体里的一种纯粹社会性职业团体,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政治团体,但被政治团体课以赋役的义务,种姓制实行的是内婚制,种姓之间基本不通婚,但是高级种姓的男人可以取低级种姓的女人,反之则不行!种姓之间有严格的藩篱,哪些“不净的种姓是不被允许进入其他高级种姓的生活范围的,种姓是世袭的。
    对于种姓的纪律,不同级别的种姓有相应的机构来维持种姓纪律,种姓机关的强制手段分为:对外来第三者加以杯葛,对种姓成员加以罚金并判以礼仪性的赎罪,对接受判处或严重违反种姓规范的则处以“破门律”。
    综上,资本主义的理性经济在印度的不可能是与他的种姓秩序的宗教救赎相关的。印度教的两个基本宗教原理:灵魂轮回信仰与业报的教义与印度教所特有的蕴生于既存社会秩序亦即种姓秩序的神义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各种姓之下的人都相信现世的社会地位及遭遇是与前世的所作所为相关的,而且现世的所作所为也会影响到来世的种姓位阶。那么在现世就要恪守相应的规范,哪些违反教义更甚被降格种姓的行为会给来世带来更低的种姓位阶,从而如果加入资本主义经济无疑是违反教义的行为,因而资本主义的理性经济在此极为困难以致不可能。但是今天资本主义在印度的发展是怎样成为可能的,以及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来的社会大分工下的科学家是不是已被降格到最低种姓,这些都是需要再考察的。
   《古犹太教》:作者描述了作为一个贱民民族的犹太教的起源,发展过程,对内外民族二元对立的态度,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犹太人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有一定的地位是与他们的教义分不开的。虽然犹太教限制对同族之间的经济利得关系,这可表现在安息日时对同胞的经济债务的免除等可表现出。但是犹太教对于盈利的建立在对犹太宗教法典作一个比较宽松的解释之上的,同时也不反对对外族人的利得关系。同时犹太人是基于对耶和华的许诺——即希望他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弥赛亚的王国,整个贱民共同体的悲惨境遇在此王国中剑门关得到解放,而且事实还会登上世界支配者的宝座——的信仰而期待透过对现存社会秩序的一次革命,以达到个人救赎,这使得他们积极投入到经济利得之中。
   《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作者在书中大量笔墨于中国的货币制度,城市发展,行会以及氏族等来表现中国古时的资本主义基础的扎实,从儒教的角度来阐述了中国没能发展向西方那样的的资本主义的原因。
   作为以儒教为主的中国,不管是在货币制度还是城市发展等上面可谓比较发达,但是资本主义却没能发展起来这是因为作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家所不可或缺的伦理特质——极端专注于上帝所昭示的目的;禁欲伦理下的冷静无情而实用主义;事业经营商讲求实事求是的有条理观念;嫌恶非法的、政治的、殖民的、掠夺的、独占的资本主义类型;理性的计算技术上的最佳策略——这些都为儒教所拒斥的。儒教讲求修身,学“礼”,通过对古典文学的学习以致自身的完美,追求的是管制俸禄,所得资财也都用于上面,以致取得官职时已经负债累累,家族也是全力支持组员的官职追求,这就是为什么家族经济没能在资本主义发展上添力,而仅仅是通过族员的官职追求为家族的利得寻求保障。所以作为中国古时社会主导思想基础的的儒教是不可能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的。
   《宗教社会学  宗教与世界》:作者在书中宗教的此世的行为取向,区别了祭祀与巫师的区别在于他们的持续性、职业性等。描述了不同阶层对待宗教的态度对几大宗教的一个梳理和比较,考察了他们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仅仅是给我们一个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角度,而不能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完全归因与宗教的因素,宗教只是诸多原因的一种。韦伯对社会的研究范围及其广泛,但是各个领域之间又不是相互独立的,他的经济,政治,宗教,法律等都是相互交叉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紧密的网。
   感想:在此对于韦伯的作品基本结束,接触到的第一本韦伯的作品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但是当初没有看懂,仅仅是“认字”而已,但到今天把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看完后逐渐明了了新教伦理里面的东西,这可能就是逐渐熟悉的结果吧!但是对于韦伯的作品还有很多不懂之处,对于他编制的这张社会学大网还无法相互融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接下来的打算就是把涂尔干剩余的作品看完接着就可进入马克思!
   
   
   
   


一、阅读书单:(暑假阅读书目)
《生育制度》  费孝通
《乡土重建》  费孝通
《原始分类》  涂尔干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
《经济与历史》  韦伯
《支配的类型》  韦伯
《支配社会学》  韦伯
《学术与政治》  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乌合之众》  古斯塔夫.勒庞
二、读书体会:
   涂尔干:
   社会事实:涂尔干确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实现者。社会事实作为一切行为上的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够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表现如何,都叫社会事实。
   其中社会事实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他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而且它具有使人不能不服从的强制力。
   观察社会事实时要把社会事实当做物来观察,凡是工我们观察的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或者更确切的地说,凡是要求我们观察的一切都是物。其次,它不是先于对物的预先的“观念”,必须始终如一的摆脱一切预断。对事物的解释只能是在先于此事物的社会事实上去寻找而不能还原为个人的生物层面。
   涂尔干对社会学的贡献体现在方法论上,如他用统计的方式研究自杀现象,用人类学的方法对澳洲土著的宗教生活的研究,以及提出社会学研究对象等展开了实证社会学。
   韦伯:
   韦伯生活在两种“意识形态”鲜明的家庭中,没有受到父亲与母亲的影响,而是保持了自己道路。
   支配:对于支配,主要有三种纯粹的类型——法制型、传统型、卡里斯玛型。这三种类型的支配都依靠不同的基础来确保其正当性,如法制性是依靠成文的规则来确保对呗支配者的正当性,被支配者不是对支配者个人的服从,而是对这个职位的服从,这和今天的科层制有很大关系;而传统型则是被支配者对传统流传下来的习俗等的服从,同样也不是对个人的服从,当支配者超出了传统的范围,那么支配的正当性也就面临威胁;卡里斯玛型的支配则是被支配者对支配者个人所具有的特殊精神,人格魅力等个人特点的崇尚,支配者的正当性也来至于他能够给被支配者带来好处,一旦继任者或者支配者本人不具有能力来满足被支配者的期望,那支配者及其继任者将面临不被信任的危险,将会失去支配者的地位。
   对于在这三种类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支配类型,以及在这些类型的支配中的支配者和他的随从等,以及和被支配者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张力,以及解决张力的方式都体现了各个阶层所采取的措施都是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不同阶层所采取的的方式又对经济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读了几本韦伯的书,总体感觉还是很困难的,韦伯的研究范围很广,对韦伯生活的背景的不了解等原因造成对韦伯作品的理解很是困难,有时不知在讲些什么事情,无法对他作品的逻辑结构有所把握,只是对个别知识点有所明白。接下来会继续读韦伯的作品,希望到那时能梳理出一些眉目!
   《乌合之众》:“鸡多不生蛋,人多瞎捣乱”对于本书的形容比较贴切!群体的情感是冲动、易变和急躁,通常群体也是容易轻信和被暗示的,由于群体具有匿名性,又使群体很极端。群体中道德也有高尚和低劣,群体会促使个人表现的无私、放弃利益、以致献身。
   群体具有想象力,引起群体想象力的不是某具体事件,而是引起人们关注这个事件的方式。这种想象力可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引起事件的方式在群体里的不断传播,在传播的每一个环节由不同的人增加或者减少某些事实,然后在群体的大染缸里胡搅下变得面目全非,在这种情况下如有稍微的暗示,可能就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
   在此就不论及每本书的内容了!暑假大家都在阅读涂尔干和韦伯的作品,以致资源奇缺,接下来会继续阅读涂尔干和韦伯剩下的作品。
    这两个月的读书首先是感到了团队读书的优势,在团队里有一种力量促使自己主动去读书!在有懈怠的感觉时会想到大家都在努力和进步,这样有一种压力促使自己不能放松!其次,就是感到比较吃力甚至有些痛苦,主要是读不懂!尤其是韦伯的书,读完过后只有零星的知识点,而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而且速度很慢!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学习如何做笔记、如何更好地把握书本的内容及结构!请大家给予建议!
   
   
   
一、读书单:(5月17日——6月17日)
《社会分工论》(埃米尔.涂尔干)
《自杀论》(埃米尔.涂尔干)
《街角社会》(威廉.怀特)
《中国大历史》(黄仁轩)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二、读书体会:
  《社会分工论》:这本书的核心问题是社会分工,涂尔干在这之中提出了许多社会学上一直沿用、休正和争论的概念——社会团结、集体意识、功能、社会容量、道德密度、社会分化、社会整合等。
  机械团结:这更多的发生在远古时期分工不发达的社会,个人作为没有独立人格而存在于社会中,分工的不发达使得每个人都大致相同,每个人都做着同样事情,具有同样的技巧,可能不同就在于体力的大小或获得成果的多少。维持这种社会团结的是社会大众的“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或着是对某种事物的崇敬,或者是对某种圣灵的共同敬畏,或者是对某种宗教的共同信仰,亦或是对某种契约或者道德风俗的共同认可。同时,为了维持集体生活的有序或正常,社会成员会对违反集体生活的异类实行惩罚,而这种惩罚更多的是“压制性制裁”,是为了惩罚而惩罚,有一种集体狂欢的感觉,如果这种惩罚满足了社会大众则这种惩罚会止于违法者本人,但没能满足大众则这种惩罚会延伸和波及到违法者家人及朋友等。分工的不发达形成的相似性形成了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这种社会多发生在当今的现代社会,社会上的人具有丰富和独立的人格,分工的高度发达让每个人具有一门独特的技术,在社会的每一个位置上都有这样的人。每个人具有别人取代不了的独特技术,这使得每个人不能再像远古时代那样的人们独立生活,人们不得不依靠其他人而生活。维持这样的社会团结不再是远古时代大众的“集体意识”或者这钟“集体意识”的作用已经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在集体遭到外倾时这种“集体意识”才会发挥作用,而真正起到维社会团结的是分工引起的人们之间的互相依赖,在今天我们无法想象没有电力、铁等这些,我们的生活将是怎样的。法律在这样的社会中更多的是“恢复性制裁”不再是远古时期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恢复原本的模样或状态,当然“压制性制裁”也没有完全退出。高度的社会分工形成了机械团结。


一、阅读书单:(4月17日——5月17日)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周晓虹 )第一卷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谢立中)
《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乡土中国》(费孝通)
读书体会:
《社会学主要思潮》:本书主要描述的是作者认为的社会学经典作家及创始人。整本书主要论述了孟德斯鸠、孔德、卡尔.马克思、托克维尔、涂尔干、帕累托、韦伯七位社会学家主要思想观点。作者通过对这几位社会学家的主要著作的介绍来展示他们的思想以及对后来社会学的影响。由于对社会学知识的欠缺,这本大多有引用经典著作原话的书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读这本书仅仅是大致了解了一些这几位大家的细枝末节而已,希望通过以后不断的阅读能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这是周晓红三卷本的第一卷,作者把社会学的发展分为“经典贡献”、“现代发展”、“后现代状况”三个时期,从而分别在三卷本中分别介绍这三个时期的主要社会学大家及其作品,以给读者罗列一个清晰的社会学框架。第一卷论及的是经典时期的社会学大家,与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的经典大家有所不同,这里作者添加了斯宾塞、滕尼斯,而又没有把孟德斯鸠列入其中,其中的标准我不是太清,现阶段也可以不清楚。本书作者主要是从每位社会学家的生活背景,在社会学中的主要著作,较为系统的介绍了他们的思想、观点,以及不足和对社会学发展产生的影响。读这本书最欣喜的地方是有很多在《社会学主要思潮》里没有读懂的地方,在这里有所弥补,但还是没能全明白。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这是一本以社会学主要名家的主要著作的摘要为主的书。作者以时间为顺序,把社会学的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要被分为以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以韦伯、舒茨、库利、托马斯、米德为代表的“诠释社会学”;以马克思、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卡塞、卢卡奇为代表的“评判理论”以及作为其他分类的齐美尔和帕累托。第二阶段是理论的综合阶段,但实际是以帕森斯对各派别的综合为起点,而以社会学理论进一步分化为重点。第二阶段主要论述了以帕森斯、默顿为代表的功能主义,以米尔斯、达伦多夫为代表的冲突论,以科赛、伦斯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和冲突论的综合,以布鲁默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以加芬克尔为代表的本土方法论,以霍曼斯、布劳为代表的社会交换论,以阿多诺、马克库赛、弗洛姆、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批判主义。第三阶段是理论的综合阶段,主要论述了以亚历山大、柯罗密、蒙奇、卢曼、阿切尔为代表的新功能主义,以及吉登斯、哈贝马斯、科尔曼、布迪厄、埃利亚、巴克利、彼得.伯格、卢克曼、柯林斯这些大家的主要著作。本书系统介绍了社会学上的主要大家以及他们的著作,梳理了社会学方面的思路。
《菊与刀》:这是一本人类学方面的书籍,由于长时间关注社会学教材,所以选择了一本非教材来换换口味,同时也试探一下能否读懂。本书是作者为了能在战后怎样对待日本人而进行的研究,比较特殊。作者是这样评价这本书的,本书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读完本书确实有如作者所描述的那样,日本人性格中充斥着极端又矛盾的因素,这在我看来几近是变态的,但这又仅仅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的,那样的性格也毕竟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形成的,自己要是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想必也是那样的。日本人一生生活在关于“忠”、“孝”、“情义”、“仁”、“人之常情”的规定之中,在这些规定中要不有痛苦而又不得不压抑,就是极端的抱复,这样的矛盾而又极端的性格充斥着日本人的性格之中。
《乡土中国》:读了《菊与刀》也就想了解了解身为中国人的自己有哪些    不为己
知的“中国特色”了,于是选择读了费老的《乡土中国》。这是费老年轻时的著作。全书共14篇文章组成,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活生生的乡土社会。
对“土”的看法:土对于乡下人有特殊的意义,它形成了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这些都与社会变迁较快的城市生活有太多不一样,而就是这些不一样的地方被城里人用“土”子来形容乡下人了。
从“文字”来看待乡土社会与城市社会: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是“愚”的,他们更多的是从乡下人是否识字,以及识字多少,还有是否知道城里的事物来区分他们是否是“愚”,但从来没有想过这是知道与不知道的问题,而不是能不能学会的智力问题,就像城里人到农村不认识麦子,面对狗吠而惊慌失措一样,那么相对于乡下人,城里人到了乡下也是“愚”的。而导致城里人认为乡下人“愚”是因为在乡下生活不需要认识太多文字。
差序格局:这说的是中国人社会关系的问题,中国人的关系讲的是亲属、地缘的远近,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一块石头抛到水中,形成一圈圈的波纹,波纹中间是自己,以自己为中心向外一层层推出,离自己越近就越亲,依次递减直到无关痛痒。这也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原则——各自扫清门前雪。而在差序格局下的中国人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不是普遍的准则而是一定要问清了对方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这样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同样也是在差序格局下也形成了家族,这是以单系亲属原则建立起来的事业社群,承担了许多功能如生育的,经济的,宗教的等等。
乡土社会是个男女有别的社会,他们各自分工,各自完成自己的事情,配合的很有默契,从而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交流,更多交流是在同性之间。
乡土社会也是个礼制社会,礼制是对传统经验的遵守,只要这个传统经验可以有效的应对生活问题就可以。礼制在这里比法律更有用处,更能处理好事情。正因为是一个礼制的社会。所以平时出现什么吵闹纠纷大多以第三方的评理、调解而就可以得到解决,因而乡土社会也是个无诉社会。


总的说来这个月的读书情况比第一个月要好些,虽然数量还是不多,但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到要比上次静心得多!希望在以后生活中能更加好!

                                                             






阅读书单:(3月28——4月17日)
《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
《发现社会之旅》(兰德尔•柯林斯  迈克尔•马科夫斯基)
《社会学的邀请》(乔恩·威特)
《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在读)
  本月读书时间起步较晚,以致于没能很好完成预定计划,选择以上书目是之前和师姐交流过后帮助罗列的,因为大学期间没读过什么书,所以选择的都是基本的入门书籍,但即使是入门书籍,也感觉到有些困难的地方。首先,是在看书的专注力上不足,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就感到心思飘渺,注意力已经无法完全集中,继续下去则感觉是在过字而不是读书。其次,是无法完全抓住一本书的总体思路,无法从一个高度理解,总是只能对只言片语或者某些观点的理解,看到某处时突然想不知道作者写这个东西到底和他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到底想表达什么。这样的断断续续分散了注意力,从而使得感到读书很累,但这不是指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理的累!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所改变。
读书体会:
《与社会学同游》,老实说读完这本书后感觉不是很好,没能完全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只是对其中的某些观点有所感知,而且还不是能保证是正确。本书共有八章内容,作者从人文主义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学家形象以及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要做什么。其中最为深刻的是“人在社会”和“社会在人”这两章内容,作者从“社会控制”和“社会分层”论述“人在社会”,把人看作是被动的、被束缚于“监狱”里的东西。把社会比喻为监狱,是外在与我们的东西,我们的一切活动、所作所为其实是社会早于我们之前而替我们预设好的,我们更多的是不加思索的沿着社会给我们规划好的路线而行动,在这里作者给了我们以悲观定位,我们的一切都是早已注定好了的。而在后面的章节中,作者又给我们指出了几条“逃生的道路”,把我们从社会的囚笼里带出来。
《发现社会之旅》,本书共五个部分16章内容,系统的介绍了自社会学以来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学家的基本概况以及他们的基本研究,作者以时间为主要维度,从“巴黎的预言者”圣西门和孔德开始到“20世纪后期妇女对社会学的冲击”的西达.斯克波尔等的介绍,为我们系统展现了西方社会的基本思想,书中大量的关于各个社会学家的思想及重要著作的介绍对后期的阅读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社会学的邀请》,本书更像是一本入门教材,也是这几本书中最为容易理解的,本书围绕“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想的那样去想?我们为什么会按照我们做得那样去做?”为主线而展开对社会学的介绍,本书共五部分15章内容,第一部分向我们介绍了地位的重要性,其实也是说明地位决定了我们很多东西,为后文奠定一种思路——我们是由外在的如地位,阶级、家庭等等一些列的东西决定和塑造了我们。以后各部分个章节基本都是在论述外在于我们之外的条件对我们的影响和塑造功能,同时也从对三大巨头“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的相关理论来论述本文的中心,这本书的思想和上面的《与社会学同游》很相似,都向我们阐明了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早已被设定好的,我们没有做出选择。这不免给人一种悲观的感觉,难道“命中注定”是正确的?
  《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还在阅读之中,按理说这本书应该会容易一点,因为已经有过《发现社会之旅》这本书做铺垫,但是读这本书的难点之一在于他是繁体字版本,所以进度很慢,难度也增加不少,在下次的读书报告中会把这本书补上。
  以上是本月的读书情况,这可算是读书前的一种实验,内容没有掌握多少,但是希望在以后的读书中克服这次读书过程中的出现的不足,希望大家给予建议!!!
[ 此贴被陈阳在2014-11-19 11:16重新编辑 ]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04-18 23:58 | [楼 主]
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这些书作为入门很好,阿隆那本有些难度。专注力是培养出的,慢慢静下心来。总结思考不够可能跟你读的是教材有关,接下来读原著经典会收获很大!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13-04-19 00:29 | 1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嗯,谢谢!!!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04-19 20:42 | 2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刚开始读这些入门性的著作,主要是帮助我们对社会学以及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有个宏观的把握。现在可以深入到经典中阅读了,到时在反过来看这些教材性质的书,相信感觉会非常不一样。加油!
Posted: 2013-04-19 22:54 | 3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嗯,谢谢!!!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04-21 18:15 | 4 楼
陈锋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3
发帖: 558
威望: 564 点
金钱: 5640 RMB
注册时间:2008-01-14
最后登录:2021-10-16

 

循序渐进,加油!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Posted: 2013-04-22 19:56 | 5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04-22 23:59 | 6 楼
吴海龙
好好读书 天天向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3
威望: 123 点
金钱: 1230 RMB
注册时间:2012-03-14
最后登录:2016-02-21

 

先从介绍性的书目开始,不错!
在自我反思批判中成长!吸取批判的能量!
Posted: 2013-04-25 23:04 | 7 楼
印子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435
威望: 435 点
金钱: 4350 RMB
注册时间:2010-12-10
最后登录:2022-04-27

 

下面就可以大口食肉了,,,
我最大的天赋就是勤奋。
Posted: 2013-04-25 23:29 | 8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谢谢鼓励!!!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04-26 20:14 | 9 楼
李永萍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359
威望: 359 点
金钱: 359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6
最后登录:2017-11-17

 

先从这些入门的开始,培养起对社会学框架的整体了解,对之后阅读各个大家的经典都很有帮助的……按照自己的计划,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相信自己,坚持……加油哦
付出了不一定有收获,但不付出就肯定没有收获!
Posted: 2013-04-26 20:31 | 10 楼
郭政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186
威望: 186 点
金钱: 1860 RMB
注册时间:2011-04-02
最后登录:2013-06-28

 

教材很体系,但经典还需要自己认真去思考。沉下心来,加油!
读书 思考 人生
Posted: 2013-04-27 19:21 | 11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09-02 20:51 | 12 楼
子夜闻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4
威望: 174 点
金钱: 1740 RMB
注册时间:2012-10-14
最后登录:2017-03-04

 

慢慢来,找到自己的读书节奏,注意调节,哈哈,长期坚持,必有所成!
大道致远,责任天下,积思顿释,静水流深!
Posted: 2013-09-02 22:36 | 13 楼
张雪霖
级别: 风云使者


精华: 0
发帖: 591
威望: 591 点
金钱: 5910 RMB
注册时间:2010-01-10
最后登录:2021-11-02

 

已经是个很漂亮的开头,坚持就是胜利,达到一定阶段就能整体上把握了。
我要做珠穆朗玛峰上的一棵树!
Posted: 2013-09-02 23:39 | 14 楼
吴海龙
好好读书 天天向上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23
威望: 123 点
金钱: 1230 RMB
注册时间:2012-03-14
最后登录:2016-02-21

 

读书关键在于进去,而不在于出来,只要能进去就一定能出来
在自我反思批判中成长!吸取批判的能量!
Posted: 2013-09-03 20:53 | 15 楼
杜姣
坚持就是胜利!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12
威望: 512 点
金钱: 5120 RMB
注册时间:2009-09-13
最后登录:2017-11-18

 

韦伯的书,本身就很艰涩难度,你的感受很正常。关键是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坚持下去。至于如何做笔记等问题,你们可以和我们私下交流。
Posted: 2013-09-04 13:08 | 16 楼
咯哩咯哩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27
威望: 227 点
金钱: 2270 RMB
注册时间:2009-12-15
最后登录:2014-08-25

 

暑假读书精神可嘉~一开始读书是很难形成整体性把握的,读书像织网读得越多网越密,你所能把握的知识也越多越全面。加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Posted: 2013-09-04 18:25 | 17 楼
婷不下来
级别: 总版主


精华: 0
发帖: 286
威望: 286 点
金钱: 2860 RMB
注册时间:2012-05-06
最后登录:2015-09-08

 

整体的把握需要慢慢积累,做笔记的方法也是在逐渐看书的过程中不断的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抄一些重要的好的句子,或者总结一节或一章的大概思路,逐渐积累,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的。读的很不错,在团队中带着压力幸福的读书吧!一起加油!
读书,不婷下来~
Posted: 2013-09-04 18:43 | 18 楼
王海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765
威望: 765 点
金钱: 765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2
最后登录:2016-12-21

 

你的读书状态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成长了很多,已经开始系统的阅读经典书籍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实读不懂、速度慢、不知道怎么做笔记、不知道怎么思考都是我们在读书之初普遍会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随着读书时间的推进而自动消失,所以不要太过焦虑,继续保持自己的读书状态就行。
期待你的坚持!
一心一意读好书
Posted: 2013-09-04 20:26 | 19 楼
郑静
深山老林苦练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270
威望: 270 点
金钱: 2700 RMB
注册时间:2012-04-04
最后登录:2014-01-15

 

几个月的时间内,读得越来越好。读书是一种生活状态,你会越来越沉浸其中。开始时有些小问题是很正常的,希望你坚持读书的热情,继续加油!
要十分的努力,九分都不行!
Posted: 2013-09-04 22:27 | 20 楼
史源渊
In learning we trust.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8
威望: 358 点
金钱: 3580 RMB
注册时间:2011-11-09
最后登录:2017-11-16

 

刚开始都会有读不懂的感觉,但是在你大量的读书大量的进去之后,就会有”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坚持下去~~~不拘小节,野蛮成长!
Stay hungry~Stay foolish~
Posted: 2013-09-05 14:58 | 21 楼
@朱战辉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32
威望: 132 点
金钱: 132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7
最后登录:2017-11-16

 

相信这个暑假我们都收获满满,贵在坚持,不用急,一起加油,共同成长!
Posted: 2013-09-05 23:50 | 22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谢谢大家的鼓励与支持!!!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09-11 23:11 | 23 楼
陈阳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43
威望: 43 点
金钱: 430 RMB
注册时间:2013-04-18
最后登录:2014-11-19

 

有志者事竟成
Posted: 2013-10-11 21:22 | 24 楼
子夜闻钟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74
威望: 174 点
金钱: 1740 RMB
注册时间:2012-10-14
最后登录:2017-03-04

 

长期坚持,必有所成!
大道致远,责任天下,积思顿释,静水流深!
Posted: 2013-10-11 22:40 | 25 楼
劉成良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3
威望: 83 点
金钱: 830 RMB
注册时间:2012-05-03
最后登录:2019-08-16

 

这个月读书状态很神勇,而且对于韦伯的宗教总结还挺好的,只要坚持下去,你对于韦伯的理解就会处于一个增量的状态。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Posted: 2013-10-12 00:18 | 26 楼
郑晓园
达者至观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15
威望: 315 点
金钱: 3150 RMB
注册时间:2009-03-30
最后登录:2015-12-11

 

对韦伯的解读很受启发。确实,我们读书有时候并不是不懂,只是需要熟悉,所以说在经典中“浸泡”,泡着泡着就泡出来了。
读书人是幸福人!
Posted: 2013-10-12 20:38 | 27 楼
舒丽瑰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70
威望: 270 点
金钱: 2700 RMB
注册时间:2010-05-28
最后登录:2015-12-11

 

阳哥能走到现在,还走得这么好,真的好不容易,真为你高兴。阳哥加油,继续保持状态,再次期待你读得有感觉时满足的微笑
Posted: 2013-10-13 22:52 | 28 楼
冷波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121
威望: 121 点
金钱: 1210 RMB
注册时间:2013-03-19
最后登录:2017-09-13

 

当初认的是“内容的字”,现在认的是“字的内容”,进步很大,加油!
Posted: 2013-10-13 22:59 | 29 楼
« 1 23» Pages: ( 1/3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72336(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16:59,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