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数目:
5月
教育思想的演进 涂尔干
后现代社会理论 瑞泽尔
毛泽东传 特里尔
城市学
一开始读完《教育思想的演进》时,完全没有感觉,甚至都感觉书上讲的教育史都很混乱不堪,到最后甚至是因为不想半途而废才硬生生的看完了。我以前读书都不喜欢看书上的具体内容,尤其是事实材料。以为读书知道作者的逻辑、思维方式就行了。后来发现具体内容想记住都很难,哪还有我这样故意不记的。上次听老谭师兄讲福柯,发现很多社会学是建立在历史基础之上的。正如涂尔干所说的,思考不是无中生有的,得有让它思考的事物才去塑造它。不谈事情而仅谈思维似乎是要有很深厚的积淀以及共享一套话语才能够,显然不是我这个阶段能做到的。以后得谨记之。
跟朋友讨论时下的教育问题时,忽然想到这本书上的一些观点,还是蛮受启发的,涂尔干还是涂尔干。
涂尔干在这本书上考察的是法国的教育思想演进,总括了“加洛林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以及工业革命直至现在的教育思想。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环境和道德的相一致的。而对于历史的考察又可以理解和解释现在。
涂尔干将教育追溯到8、9世纪的基督教,当时正值“加洛林时期”。基督教不仅要使教徒得到救赎,而且还要整个人类救赎。对于基督徒来说,他的职责就是为真理复归统治、基督复归统治做好准备,这种统治不仅在于自己的内心,也在于尘世。因而,他们要积极主动的向自己周围的人传播这一真理——他是讲道者,是传教士,是劝教人。也正是这样在修道院的周边就出现了一些学校,各种背景的孩子们在学校里接受接受有关宗教的教育。基督教认为,要塑造一个人,关键不在于某些特定的观念与行为,也不在于养成某些特定的习惯,而在于创造出一种具有一般倾向的心智与意志,可以让他用一种特定的眼光来普遍的看待一切。因此,在这一时期,开设的课程也是立足以培养人的思维,即“三科四艺”——文法、修辞和辩证法;集合、算术、天文、音乐。这一时期的教育是百科全书式的、人文式的。这种状况一直延伸到18世纪,尽管中间历经经院哲学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并且在每段时期,教育理念都因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发生一些变动。但是真正的大改革是发生在18世纪之后,并且一直延续到现在。
关于这种教育这种大改革,我们只要联系实际就可以想到:学生是应该进行通识教育还是进行专业化培训?人文和自然有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文艺复兴以来,个人开始获得自我意识,个体人格凸显,那么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要求在社会上扮演实质性角色,即履行某种特定的功能。原来纯思辨型的教育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使教育继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教育从人文向科学靠拢。书本、文本让位给事物、让位给现实,纯思维纯文本让位给具体的科学。而此时的教育仍然是柏拉图所倡导的“百科全书”式的。但是当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密,当教育的理念也由培养人的心智到履行社会责任时,广闻博识就成为了一种鸡肋,开启了教育的专业化历程。
当然,这是一种很简陋的内容梳理。却能引起我们的思索,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培养一种心智还是为了提供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技能?在我看来,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的完善,人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显然这在当下只能作为口号喊一喊,现实的是要生存,要有一技之长,我们不得不赋予人生另外的意义——无论是金钱、荣誉、成功还是爱、家庭,通过这些外在的东西来安慰灵魂而不是人自身的心智。在教育的演进历程中,人文、科学;百科全书、专业化……这些都曾一一践行过。这些历史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借鉴。历史的演进“即使不是无限的,也是多样的,每个时刻都有许多可能的未来”。
4月
原始分类 涂尔干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涂尔干
这个月看了涂尔干的三本人类学方面的书,虽然数量不多,还是有一些想法,这也许是因为以前没有沉下心来读书的缘故吧。
涂尔干说他在《宗教生活》中的主要旨意在于研究最简单最原始的宗教,用来确定宗教的基本形式,并通过大量的笔墨来阐述为何要和何以能在原始宗教中发现这些基本形式。当然,这种方法后来收到了很多质疑。而我觉得涂尔干在书中其实是在阐释两大问题:一是宗教是怎样产生的;二是哲学、科学、宗教……这些关于世界的认识是如何产生的,换句话说,人为什么要思考,人怎样思考?
宗教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于神圣和世俗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反应,对应的既是在人群聚集中的团结、道德感和日常生活中的平庸与失范。当然,原始人并不理解集体欢腾时的那种超脱自我的情感何以产生,于是他们便将这种感情的起因投射到活动场所的见证物——植物、动物或器物上——这边是图腾的起源。通过对图腾周期性的崇拜仪式,人们在神圣和世俗两种状态中转换着角色,在这一过程中,集体的道德感被培养,禁忌也被规范,宗教也得以产生。神圣和世俗始终是宗教产生的核心:无论是消极的苦行主义,还是积极的祭祀仪式;无论是宗教节日,还是宗教场所,还是宗教圣物,都源于人们对超越世俗获得神圣的渴望。而神圣性来自社会来自集体。即社会(神圣)是将个人(世俗)整合到一起的原始力量,在这个论证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倾向。通过图腾制度,原始人有了最初的宇宙体系,他们将万物划分到属于它们的层级和位置,并逐渐形成相应的规范。同样,通过社会这个框架,才可以找到各种社会事实的坐标,也就是说要把一件事实放置到社会中去考虑,起点才正确。
但问题是,宗教生活会对日常生活和生产造成干扰甚至是一定程度的破坏,不用想集体欢腾时人们狂放的乱砸乱闹,单单是祭祀等奢华的行为都需要平时努力的积蓄。宗教所引发的不仅仅是神圣、超脱等体验,更准确的来说,它是一种力,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力。涂尔干认为,个人的观念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作为集体灵魂的精神本原和肉体所代表的个体化因素。什么是人的本质?通过习得社会道德感以及社会规范,人与动物相揖别,它使他成为人;而又通过个体化的感觉、肉体、行为举止,一个人成为一个特定的人。在这里,我们可以偷窥到一点后现代的影子。如果说“善”代表了一种社会道德的话,那么“真”代表的是个体化的感觉(它也许与社会道德融为一体,也许是一种反抗力量),而“美”是一种工具,作为主流价值评判的工具,也是非主流展现自我的工具。在后现代的话语下,代表压迫个人的宏大社会道德被解构,代表个体的“真”占据人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欣赏到的种种“美”是个体化的,失范的,越非主流越引人关注和赞赏。然而,失去社会规范的社会如同毫无秩序的交通,酝酿着大的社会动荡。这引起很多人的担忧和警惕。
所以神圣与世俗,社会与个人,整合与失范,团结与自由……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得到平衡呢?涂尔干寄希望于“道德个体主义”,有人认为,“道德个体主义”本身就是悖论,道德本身是社会的概念,怎么谈及个体呢?而我以为,这不失为一种暂缓的办法。社会是一个融合空间和时间的范畴,同时代中的个体在历时中也许就能组成一个社会。通过崇拜“神圣的个体”而“造成肉身”的“世俗宗教”,个体在时间社会中找到了它的组织和存在感,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下社会对个人的束缚。反观社会,一代代特立独行者不都是从历史中找榜样求信念么?……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暂缓的办法,因为它解决不了社会的团结问题,活在当下的人失去对他们社会的崇拜,转而去相信各种宗教,一如当下的现状。(貌似,这里宗教跟社会又分开了,呃)
但是,涂尔干对于宗教核心要素的论述——神圣性——尽管相当精彩,但是是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释的,这违背了他以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而这样的心理学解释更加明显的体现在知识社会学的阐释当中。
涂尔干认为,知识产生于社会之中。一个人会有各种感觉,比如吃到的果子是酸的、花闻起来是香的。感觉是个人的、主观的、不可沟通的,动物也拥有。但是作为集体中的人,他们需要一种稳定的、普遍的、共有的概念表达,才能沟通交流,才能获得集体认同感,进行集体行动。在社会中,社会时间、社会空间、社会类别这些概念才得以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几乎每种文明都建立自己独特的概念组织体系。万物都被安排进了这个概念体系之中,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逻辑思维能力正是建立在这个稳定的概念世界基础上。刚才已经提到,在集体欢腾中,原始人总是被一种超脱的情感所笼罩,他们认为自己获得了一种莫名的力量,但是又不晓得这种力量来自哪里,于是就将其投射到活动场所的见证物上,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器物,总之原始人是把两样原本不相干的事物(情感和物体)联系起来思考,涂尔干认为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理解”内涵——把两种事物以一种内在的紧密逻辑联系起来,并且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宗教产生过程中的这种建构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思想为科学和哲学思维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涂尔干认为,宗教的逻辑和科学的逻辑都是由相同的要素构成,这种把不同事项纳入联系的心理过程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在人们创建原始宗教的同时,也按下了思考的按钮,知识就这样开始起源。不懂~求证~
2011年1——3月
最后的儒家 艾凯
中国文化要义 梁漱溟(重读)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重读)
美的历程 李泽厚
中国思想史三论(古代) 李泽厚
礼物 莫斯
礼物之谜 莫里斯·古德利尔
2010年
11月中旬——12月
中国现代化史 许纪霖 陈达凯 主编
人类学是什么 王铭铭
文化论 马林诺夫斯基
西方社会思想史 于海
组织社会学 于显洋
10月中旬——11月中旬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
金钱 性别与现代生活风格 齐美尔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亨廷顿
论文明、权力与知识 埃利亚斯
9月中旬------10月中旬
街角社会 怀特
风险社会 贝克
信任 卢曼
现代性 吉登斯
组织社会学十讲 周雪光
6月中旬——9月中旬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社会学的想象力 米尔斯
梁漱溟学术自传
冯友兰学术自传
闲暇:文化的基础 约瑟夫·皮珀
大陆法系研究 叶秋华 王云霞主编
城市社会学 郑也夫
生活在别处 米兰·昆德拉
5月——6月中旬
民主的细节 刘瑜
货币哲学 齐美尔
乌合之众 勒庞 (重读)
半主权的人民 谢茨施奈德
西方文化史 徐新
3月——4月
文化模式 本尼迪克特
童年的消逝 波兹曼
娱乐至死 波兹曼
自杀论 涂尔干
媒介与奥运——一个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 柯惠新
12月中旬至2月
社会心理学 周晓虹
萨摩亚人的成年 玛格丽特·米德
青春作伴 费孝通
论文化与文化自觉 费孝通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
朝话 梁漱溟
韦伯传 玛丽安妮·韦伯
Ⅲ支配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
学术与政治 马克斯·韦伯(重读)
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
人口论
大问题
西方文化史
中国人
中国人的精神
万历十五年
社会分工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0月中旬
沉思录
乡土中国
社会学方法的基本准则
9月
苏菲的世界
天真的人类学家
麦当劳梦魇
哲学的慰藉
7-8月
礼物的流动
私人生活的变革
文化、权力与国家
金翼
发现社会之旅
共产党宣言
最近读书状态不是很好,浮躁。很多书只读了几十页便搁置不看了,有时是看不下去,有时是想看的东西太多。控制力、毅力……自我检讨一下。
2009年
[ 此贴被susu在2011-05-31 23:49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