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456» Pages: ( 2/9 total )
本页主题: 余彪读书书目(更新至2011.5.5)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厉害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09-03-27 07:29 | 10 楼
田孟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861
威望: 861 点
金钱: 86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23-02-15

 

嘿嘿 马上也看摩尔的书咯  感觉他的分析方法很有马克思的传统
研究新领域,开辟新战线。做好能够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的准备!
Posted: 2009-05-09 22:49 | 11 楼
刘丹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8
威望: 38 点
金钱: 3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5
最后登录:2012-05-06

 

Posted: 2009-05-10 17:44 | 12 楼
李祖佩
做人要有“大志”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51
威望: 351 点
金钱: 35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2
最后登录:2015-12-13

 

坚持,加油!!
立足中国国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科学
Posted: 2009-05-10 23:32 | 13 楼
guanshan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15
威望: 115 点
金钱: 1150 RMB
注册时间:2008-03-14
最后登录:2020-12-07

 

Posted: 2009-05-20 14:53 | 14 楼
刘丹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38
威望: 38 点
金钱: 3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05
最后登录:2012-05-06

 

书选得都很有难度诶
加油
Posted: 2009-05-25 16:51 | 15 楼
李元珍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45
威望: 45 点
金钱: 450 RMB
注册时间:2008-12-31
最后登录:2012-05-14

 

很不错,继续努力!
Posted: 2009-06-19 12:43 | 16 楼
史薇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96
威望: 97 点
金钱: 97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8
最后登录:2012-03-11

 

那天有事儿没有去,遗憾~
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
Posted: 2009-06-24 22:52 | 17 楼
刘锐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4
最后登录:2009-08-27

 

从读书会上的发言,感觉你进步很快!
Posted: 2009-06-24 23:36 | 18 楼
余彪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08
威望: 108 点
金钱: 108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5-03-19

 余彪寒假见闻

                                                                                          寒假见闻
一,婚姻
    这个寒假在家,发现不少同学在“谈婚论嫁”。数数我们小学照片上的同学,确定十个女生的人生大事已定,男的结婚却很少,或许是在学校呆久了,想想颇为感慨。
    宏观地看,从男女比例来讲,男的结婚欲望会比女的更加迫切,但是现在这个社会貌似剩女比剩男更多,剩女的尴尬处境也被媒体宣传得甚是厉害,让不少女同胞们喘不过气来。一般说来,城市中的剩女或者说高学历的剩女本身条件都很好,之所以变成这样是找不到“相配”的郎君。而农村中的女孩子就不是这样,以那些已经结婚的女同学为例,她们大多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没有上大学甚至没有读完高中,一旦成为高龄女青年将很难在婚姻市场中与年轻的女孩竞争。城市的剩女还可以上湖南卫视的相亲节目寻找,而她们既没有资本也没有学历,唯一的资本就是年龄上的优势,较早地结婚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保值性投资。
如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对于呆在农村的女孩更来得实在,它即便没有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恐怕也成了人们潜意识观点。对于还在外读书的女孩子来讲,在她们的结婚时间上,父母还有左邻右舍都抱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碰见最多问问在学校谈了对象没有。但是对于在家的女孩就没有这么“客气”。或许是农村的生活新闻太少以至过于平淡,人们乐于谈论那些“到结婚年龄”的女孩子,并且十分乐意充当媒人的角色牵线搭桥。在这种环境种,不但有来自七大姑八大婆的压力,村庄的集体意识也构成一种无形却挥之不去的压力,于自己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我的一位同学,寒假见到时挺着大肚子,说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了,在聊天中说说笑笑说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就嫁人了——反正是要嫁人的,觉得合适就嫁呗!
    莫名其妙地就把自己出去了,很多人听了会感到无语,特别是大学里身边的众多女同胞更会觉得不可理解。但是反过来一想,这也不失为一种人生的选择方式之一,多问几个为什么最终可能就会像有些人说的:嫁谁都一样!这里关键在于人们眼中的“合适”。现实中的情况是在自己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合适”的对象往往有很多,下一个并不会比现在这个更中意,何况还要花费重现寻找、认识、发展的成本呢?这里就像经济学里面经常提到的一个有趣现象,人们在市场上往往看几家有合适的就买,而不是把所有的商品比较完才购买。
    又回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那句话,“当”字透露的是典型中国人的生活观甚至生命观,为何不做另外的选择以此改变自己的人生呢?当年不少刚到中国的西洋人评价中国人麻木不仁,缺乏进取心,和中国人的这种“保守”心态不无关系。这里其实用学者吴飞的话来将更加切实,“‘过日子’,就是品尝命运所给的所有幸福和痛苦的过程”。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孕育出足以抚慰大众心灵的宗教以及类似的东西,“过日子”是普通人赖以支撑活着的形而上。即使不能做到安安心心,也要老老实实地,这就是过日子的道理之所在。已经结婚的同学跟我说她们还是有点无奈,但这不会妨碍她们继续的“过日子”。

二,工作
    俗语云:“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话其实道出了中国人生活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农业耕作和婚姻家庭。农业耕作是农业社会从业人数最多的职业,现代社会当然已经是职业高度分化而五花八门了。但它说明了工作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上面讨论了农村的婚姻问题,现在来说说工作。
    第一个是关于“富二代”的思考。“富二代”本身是社会对某个群体的称呼。这个群体不存在找工作的问题,他们大多接手父辈的资本及各种人脉资源,甫工作就身价亿万。当大多数家庭的孩子还在为跻身白领阶层而拼命奋斗时,这群人早已过上了奢华的生活。以前不久热热闹闹的迎娶女明星车晓的山西首富李兆会为例,2003年由于父亲在在办公室遇刺身亡,他开始执掌家族企业海鑫集团的帅印,2008年、2009年的胡润百富榜排名中,李兆会家族均排名山西首富,李本人身家据称超过40亿元。
    寒假在家对于“富二代”的亲身体会是在同学的聚会上。(当然这里讨论的不是那种资产动辄过亿的那种,而是在某农村社会局域里的比较意义上的“富二代”),此次聚会上,有两位“厂长级”的人物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一位开的是日产,另外一位开的是大众。他们或者父辈手中逐渐接管工厂,或者在父辈的支持下另建工厂,每年收入至少也有二三十万。由于他们都已成家立业,而原来班上大多数人还在校读书,因此此次聚会的费用几乎是他们承包。虽说“身价悬殊”,但是大家还是聊了很多,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有一些感受。
    中国古来有“富不过三代”之说。一般说来,第一代艰难创业,第二代勉强守业,第三代糊涂“失业”,这个循环就像一个魔咒。改革开放以后,诞生了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到现在这个群体的子女开始走上社会舞台,“富二代”的出现不可避免。那么我身边的“富二代”又是什么处境呢?依据本人的观察,大概有三点:一是受益于教育的提高和资讯的发达,他们较父辈有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搜集各种跟生意相关的信息的能力和速度都有很大提高,同时思想观念更加开放易于接受新的生意方式;二是在视野空前开阔的同时,由于没有亲身经历父辈创业时的千辛万苦,因此在花钱消费及各种享受方面出手大方,从他们的生活状态看依然具有某种“暴发户”的影子。三是就具体的经营来讲,并不能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某种改革创新、做大做强、超越父辈的精神,尤其在技术升级上没有看到任何迹象,这些都是导致民企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的因素(就这两个特例来讲,也许与他们的教育水平有关)。
    第二个是关于寻找工作中的“走关系”。严格说来工作岗位并不缺,沿海的民工荒就是明证。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工作难找亦是众人皆知的事实,这难就在于难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由于不屑于成为普通的打工仔,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大军更是拼命往政府部门和国企挤,选调生、公务员考试超越高考成为全国第一考。此种形势无疑给了相关政府部门谋取单位利益的机会,“走关系”成为众多学子在公务员面试阶段的法宝,这在内陆省份不发达地区更为普遍。笔者的一个朋友为了进县里的**局,不得不动用各种关系资源,这不是什么光彩之事,但是了解后亦属无奈之举,翻一翻县里各位干部的电话花名册就不难发现沾亲带故的裙带关系,要挤进他们的部门也就只能依靠“走关系”。这个就不再议论了!
    现在社会上充满对“富二代”的讽刺、挖苦甚至是仇恨,对于“走关系”现象更是深恶痛绝,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身边的这些朋友,我似乎也只有试图抱着理解的心情,特别是对于后者来讲,一个人的生计有时候胜过所谓的政府职能
水击三千
Posted: 2010-03-11 22:37 | 19 楼
«1 2 3456» Pages: ( 2/9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15550(s) query 4, Time now is:11-26 02:53,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