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
|
无图版
|
风格切换
|
Home首页
»
您尚未
登录
注册
|
返回主站
|
研究生读书
|
推荐
|
搜索
|
社区服务
|
帮助
|
订阅本帖更新
社区服务
风格切换
yellow
moon
wind5
gray
wind
blue
black
green
movie
pink
短消息
收件箱
发件箱
消息跟踪
写新消息
控制面板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查看个人资料
好友列表
用户权限查看
交易币管理
积分转换
特殊组购买
收藏夹
我的主题
统计排行
基本统计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统计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于德丞读书(更新至2012年03月11日)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
1
2
3
4
5
»
Pages: ( 1/6 total )
交 易
投 票
本页主题:
于德丞读书(更新至2012年03月11日)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于德丞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62
威望:
62 点
金钱:
62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8
最后登录:2012-06-08
小
中
大
于德丞读书(更新至2012年03月11日)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郑静 从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复制到本区(2012-10-03)
2012.3.11 读书汇报
吉登斯:
《实践感》
《实践与反思》
《单身者舞会》
《在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言语意味着什么》
《国家精英》(在读)
2011年12月读书
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
《现代性的后果》
《失控的世界》
金小红: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逻辑》
2011年11月读书汇报
《论文明、权力与知识》 埃利亚斯
《个体的社会》 埃利亚斯
《文明的进程》第二卷 埃利亚斯
《心灵、语言和社会》 约翰赛尔
《社会如何记忆》 康纳顿
《现在的哲学》 乔治.郝伯特.米德
埃利亚斯的著作《文明的进程》与《个体的社会》两本书是在论证中是紧密相连,互有体现和升华。在他的思想中存在两个主要的概念:进程和个体的相互依赖。埃利亚斯认为文明是作为一种过程处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之中,埃利亚斯通过对宫廷礼仪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追踪刻画出这种文明发展的脉络,同时对社会结构、权力、知识的发展过程的描述,讨论行为、权力与习性的相互关联的变化问题,作者试图发掘文明进程背后的动力和根源。个体的相互依赖性在文明的进程之中凸显出来,其实是一个关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维度的讨论。埃利亚斯从个体与社会关系维度出发,讨论文明进程的动力。
埃利亚斯指出,文明作为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科学知识等的综合,其自身的标准是处于一种历史的变化之中的,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文明标准,昨天的文明在今天看来是非文明的,今天的文明在明天看来也是非文明的。从对文明进程的描述中,出现如下问题:文明标准的判定是如何可能的?或者文明的进程是如何演变的?更深一步的挖掘者个问题便是文明进程背后的根源和逻辑是如何的?埃利亚斯对文明的探讨也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他指出,从文明的进程角度看,历史的变化、文明的发展不是理性规划的结果,也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他认为,这种进程是从许多单个人组成的人类生存共同体产生一些出乎个体计划和创造之外的变化与形态。与最初个人的目标与意愿相脱离,从人的相互依赖产生一个独特的秩序,它超越个体的意志和理性而更具有强制性,文明的进程正式在这种社会性力量的牵引下变化和被型塑。埃利亚斯探讨了文明进程与权力与国家进程的关系,他认为文明的变化、人们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是社会结构、权力结构变化的结果。
在讨论文明进程与国家进程的联系过程中,埃利亚斯提出两种形式的力量,分别是离心力和向心力。他人为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离心力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导致封建社会权力分化、统治分崩离析,形成一个不稳地的社会。在这种社会结构下形成一种身体暴力频繁、个体生活浮动较大、自我哦控制散漫不稳定的文明状态;而在接下来的社会中,向心力则处于上风,权力从分散走向垄断集中,形成中央垄断。中央垄断的加强,带来广大领土范围内的安定,而这种安定促进市镇的兴起和劳动分工的发展,将个体纳入复杂而密切的相互关联之中。通过相互依赖性的加强形成一种较强的社会约束(超我),在长期的外部规制中,导致一种习惯性自我约束的新标准的产生。
从上述分析可以很好的把握埃利亚斯的文明观,他主张一种相对的文明观,他认为所有关于文明的标准的判断都是一种比较性的判断,对文明标准的判断要纳入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发展标准之中,根据社会发展的阶段和当时的社会结构去理解文明标准,而反对文明中心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
在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讨论中,埃利亚斯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观点,他认为个体处在永恒的社会联系和社会过程之中,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埃利亚斯之处个体相互依赖形成一种具有自身规则而不依赖个体一直的交织整体,这个整体作为一个自律的连续体而存在,它便是社会。个体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他拥有天生而来的本性,即本我,其自身内部的本能冲动引导其行为方式,而个体又处在相互编织而成的社会之中,他的自我驾驭特征受到社会秩序的调节和型塑,形成一个不同于本我的超我,作为一个社会习性而存在,在生活、行为中对个体进行约束。对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埃利亚斯总结道:人们组成社会但却无法支配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向前运动者:形成于计划,但并无计划;激发于目的,但并无目的。
11月读书汇报
《货币哲学》
《时尚的哲学》
《疯癫与文明》
《规训与惩罚》
《福柯,知识与权力》
《必须保卫社会》
这个月主要读的是福柯的书,在萨特看来,福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结构主义者,结构主义强调主体不存在,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根据生存的时代及所属的社会的无意识性结构(礼仪、习惯、意识形态)或者根据特定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来判断并开始运动。虽然福柯也说自己在历史的研究中要问:人是谁?极强调主体的存在,重视人这一主体在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他的《疯癫与文明》《规训与惩罚》我更多发现的是隐藏在其思想中的结构主义网络,权力、法律、监狱、理性、真理、禁闭所等因素成为其思想中的结构性因素,他们编制着历史,勾勒出历史的特点,通过一种权力形成对主体的建构,这在他的关于疯癫和惩罚规训的研究中得到淋漓的体现。
在《疯癫与文明》中福柯指出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的产物,没有把这种疯癫加以迫害的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福柯认为历史上的疯癫是当时的时代和文明的建构。疯癫可以区分为生理疾病和非理性,在一些病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品质转换术,此时疯癫的本质被视为自然本性或疾病;在 另一些病例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话语艺术,真理重构艺术,此时疯癫就是非理性。福柯从中世纪的愚人船开始描述,人们把对人们生活造成威胁的流浪人、穷人、疯人等送上愚人船,通过航行将他们排斥在其所居住的城市之外,到了后来愚人船消失,疯人院产生,疯癫成为与现实脱离,陷入幻象之中,使现实和幻象之间标志错位的与理性相对立的一面,通过疯人院将疯癫禁闭起来,禁闭成为一种符号,一种区分疯癫与文明的符号,这也是理性或文明对疯癫的一种标签的建立。在福柯描写的对疯癫的治疗之中,也体现着道德、理性对肉体、灵魂的重构。运动调节、清洗、浸泡等治疗手法一方面是从生理上对抗疯癫,另一方面发挥着道德、社会规范对疯癫的侵袭作用,使疯癫的灵魂回到现实社会中,回到原来在社会中的位置中去,通过一种仪式性的元素隔断疯癫与罪过的联系,使其受道德的规训。这都体现着理性对非理性的重新建构。
在福柯描写的惩罚和规训的历史中,肉体是权力的对象和目标,福柯从经济分析、政治分析和物理分析中探究权力通过各种类型惩罚手段、纪律、监狱等在主体的周围建构起的惩罚和规训的网络,在不同的时代,这些惩罚的过程和手段,以及惩罚的意义都各有差异。从福柯区分的三种处罚的形式来看,主要有居住酷刑、改革者的惩罚形式和监狱。君主的酷刑是作为君权的彰显的报复性惩罚而存在,而接下来的改革者的惩罚形式则将个人变成法的主体,开始注重惩罚的效果,通过一种法与惩罚的联系建构法的权威,监狱则是通过工作和禁闭,规定惩罚对象的肉体、时间、每天的动作、精神,以此来改造主体,产生驯顺的肉体。三种惩罚的形式分别是不同的历史时代要素发挥着惩罚的作用,分别产生的是权力的建构、法的权威建构和驯顺肉体的建构(规范的重构)。在福柯的论述中权力、理性通过惩罚手段和规训手段对肉体和灵魂进行着建构,主体在一种惩罚和规训的网络中逐渐的被格式化,形成一种对权力、真理驯顺的肉体。
《历史哲学问题》
《哲学的主要问题》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现代人与宗教》
《宗教社会学》
另加两本社会工作专业书
形式和现代性在西美尔的著作中经常被提及的两个概念,也构成西美尔西美尔的主要思想。这两个概念构成着西美尔在宗教、货币理论、女性文化、竞争社会学、艺术哲学等各个研究领域的脉络,在读书的过程中可以从中很明显的感受到这两个隐藏其中筋脉。
西美尔是将社会学引入大学课堂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他的贡献在于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确立为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性的性质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形式。从而使社会学关注社会的形式意义而有别于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研究,不再是社会学刚刚提出时的那种包罗万象的社会的研究对象。
形式是一个范畴或各种范畴的一个集合,他将形式描述成世界或它的各个方面所可以被转换成的那些语言,这些语言可以被设想为构成一个整体世界或其各个方面的可理解条件的先验图式,它是一个分类或一个概念框架。形式作为西美尔思想的一个公理性的概念存在着,他的著作都依赖于一个家说:只有当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和它的各方面有某种形式构成时他才变成认识和经验的肯能的对象。
西美尔的宗教概念是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的,宗教是人之生命的“内在本质的先验个性的基本形式”西美尔宗教社会学的基本思想是:人与人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中包含着一种宗教要素。在他看来宗教与社会不可分离,宗教是一种社会形式,在宗教中,个人主体将秩序当做自身内在的东西,宗教信仰起初也是一种人与人之关系的一种形式,在之后的发展中这种关系形式才逐渐融化为一种纯粹的精神关系,上升为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形态。西美尔在宗教社会学中还区分了两种形式,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宗教性”及宗教情绪作为一种内在的形式是给生命赋形的主体生命活动,“宗教是给生命赋形的主体生命活动的结果,是外在的、作为客体的宗教形式”如教义、教会机构等。
西美尔给形式一个总的名称:文化,这样与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相对应便是人类社会的主体文化和客体文化。西美尔认为主体生命活动只能通过形式来实现理想和自由,然而外在形式未必会满足主体生活动的要求,这样便产生了内在形式反对外在形式的现代性危机,在宗教领域内这种现代现代性危机表现在现代社会中的个体自由的原则反抗宗教的整合功能。劳动分工、货币的出现使现代进程中人们的个性逐渐摆脱传统束缚,个性更加突出,自由更加明显。然而分工和货币也产生拉平化的作用,它们赋予实际的生活内容一种同样无可比拟的客观性:在技术上,在各种组织中,在企业和职业内,事物自身的规律越来越取得统治地位,并摆脱了个别人身的色彩。劳动分工使劳动主体与劳动产品相分离,我们不能从产品身上看到那种主观精神的统一性,人们的个性只是部分的体现在产品之中;货币的发展使人们更多的关注经济、技术等客观文化,甚至使人们进入手段目的化的误区。由此西美尔提出了第三王国理论即客观文化论,他看来,客观文化与主体是对立的,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客观文化不断发展,而主观文化则日益贫乏,于是就产生了“文化悲剧”。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化进程对人们的个性进行了拉平化,从而剥夺人们的个性,形成一种行为的普遍的规则和类型,人们的个性消失在这种拉平现象之中,被类型、普遍的典型所代替。
我的觉得读书的顺序可参考:哲学类《历史哲学问题》《哲学的主要问题》还有一本《叔本华与尼 采》;《社会是如何可能的》《形式社会学》《货币哲学》《时尚哲学》《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现代人与宗教》
至2011-6-11 读书汇报
《群氓的时代》 塞奇•莫斯科维奇
《文明的进程——文明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 诺贝特•埃利亚斯
《一种幻想的未来》 弗洛伊德
《文明及其不满》 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 弗洛伊德
《超越快乐原则》 弗洛伊德
《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 马尔库塞
《一种幻想的未来》一书开启了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研究向文化研究的转移,并在《文明及其不满》等后期著作中阐述可弗洛伊德自己的文化观。虽然研究领域和方向发生了转移,三弗洛伊德仍坚持他自己早期创造的精神分析法,通过个体神经病症与文化社会问题的类比,以及个体成长过程与文明发展过程的类比分析,寻找文化进步的心里原动力。从群体心里出发发现宗教本质。弗洛伊德希望用他的精神分析法则及诸多精神分析概念:本能、自我、超我、力比多、爱欲、死亡本能等勾勒出他的文化宏图。
首先,弗洛伊德给出了他对文明的界定:文明是人类生命高于动物状态且不同于野兽生命的各种表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它包含了人类所获得的所有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包括了比较的制度和规则。弗洛伊德的文化馆包含了众多的二元对立概念,主要有:野蛮与文明、本能与道德、本我与超我、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自由与不幸、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个体与整体、利己需求与利他需求,通过一系列二元关系的描述,弗洛伊德提出自己的文化观,认为本能与文明相对立,文明以持久的征服人的本能为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主要的内驱力,引导着人的心理与行为,作为一种先天性的原始欲望,有动物性内驱力转化而来,奉行快乐原则,以利己需求的满足为目标。而弗洛伊德主义中文明的产生源于爱欲和需要,文明意在通过爱欲将分散的个体联结成群体,并以此来更好的控制外部世界,抵御自然风险。而本能具有破坏性、利己性,追求一种文化难以给予的满足,是一种纯粹的作为自在的满足。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本能的快乐原则在人的头脑中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的追求快乐 的本能行为与环境和人类社会关系发生冲突,人们开始认识到无痛苦的欲望满足难以得到。开始考虑现实的具体环境限制和人类社会要求,显示原则得以确立。一种延迟的、受限制的,却是保险的满足替代了一种直接的、不受限制的,不确定的满足状态。弗洛伊德将本能的变迁看做是文明心理机制的变迁,认为人的本能具有历史性,不同的历史阶段,人的本能得到认知和许可的范围不同。随着文化的进步,本能,包括爱欲本能和死亡本能,都不断受到文明的压抑,弗洛伊德将这种转变视为有快乐原则向现实原则,有无意识满足向有意识转变。
这种转变的替代在人类和每个个体的历史中屡屡出现,从人类发生史来看,这种替代最早出现于原始部落,原始的父亲垄断着权力和快乐,剥夺儿子们的本能需求。从个体发生史看,这种事件则出现在幼儿期,父母和其他教育强令幼儿屈从现实原则。而现实中的机构制度也都体现了这种现实原则。压抑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统治使本能有效的屈从压抑性控制。由于外部权威的影响,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外部控制逐渐内头于自我形成一种自我压抑,也就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通过将文化压抑内化形成一种符合文明规定的高尚的道德,从而对自己的本身行为进行有效的内在监督。当出现与文化相对立的行为甚至想法时,超我便发挥作用,产生一种负罪感,并附带产生一种获得惩罚的内在要求,从而对自我本能有一种强有力的内在压抑,从内部支持着文化机构、制度对本能的压抑。弗洛伊德认为这种心理原动力就是文明的原动力。
而在文明进步中被压抑的性本能和快乐的满足需求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压进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平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其存在,而梦和神经症的作为一种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愿望的满足和实现的方式而产生。这种无意识的性本能力比多对现实原则也不断产生影响。而记忆在精神分析中作为一种认识和治疗方式得到解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记忆具有治疗作用,认为记忆具有真理价值,是因为记忆有一种保存希望和满足的功能,而幻想则是记忆无意识本能的一种方式。在幻想中,人的力比多、快乐原则避开了现实的文化压抑,得到了完全满足,冲破了现实中限制它的框架,使过去与现在相调和,而宗教在弗洛伊德看来是一种幻想,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最迫切的希望的满足。宗教力量的神秘在于这些愿望的力量,通过一种强制的方式,宗教将人们固定在心里的幼稚状态中,把他们拖进大众幻想中,并从中得到本能的满足,从而使人们免受现实的折磨,获得一种幸福。
在《图腾与禁忌》中则刻画了人们内心深处爱与恨两种情感、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两种本能的矛盾与斗争。通过对俄狄浦斯情节的分析,弗洛伊德指出儿子们的死亡本能和攻击欲望导致了弑父行为的发生,而对父亲的爱和尊敬的情感又使他们对自己的弑父行为产生一种负罪感。他们的负罪感和恐惧心理使他们把父亲当做神来敬奉,并将其神性赋予一种图腾动物。而性本能具有一种分裂的破坏力量,弑父之后建立的兄弟社会因为争夺同族女性而产生新的争斗和分裂。为了避免这种分裂,乱伦禁忌作为一种文化压抑而产生,体现了文明压抑对性本能的压抑倾向和扩大文化组织的倾向。
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对弗洛伊德的文明观近行了新的探讨。通过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联合,声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本性的压抑。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历史就是压抑的历史。由于缺乏而产生的持久的生存斗争造成并维持了本能在现实原则支配下的压抑性变化,使人们不能自由的满足其本能冲动,不能按快乐原则生活。只能被动的投入劳动之中,通过辛苦的劳动获得自身的满足。马尔库塞将其与马克思提出的异化劳动相对应,机械的、重复的、不悦的被动劳动压抑着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正是根据爱欲压抑与劳动异化的结合,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的批判,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是压抑爱欲的社会。同时,马尔库塞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回归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的最深层的无意识中,保存着以前本能欲望得到完整满足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将促使人们为重新争取这样的满足状态而斗争),区分了由缺乏产生的基本压抑和在物质资料分配中代表统治利益的额外压抑,认为随着高度文明的到来,人们将摆脱异化劳动,在一种非异化劳动中实现自我,获得快乐和本能满足,现行的统治秩序产生的额外压抑将会被推翻,物质资料的分配将体现公平和公正,也就是进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种非压抑性文明就会诞生。
小感:知识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都是融会贯通的,一门学问需要又其他领域的知识支撑,读到一个大家会发现其他许多大家在背后支撑着他的雕像!
4月读书汇报
《社会心理学导论》——威廉•麦独孤
《社会心理学的邀请》——戴尔•米勒
《社会心理学经典导读》——俞国良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污名》——欧文•戈夫曼
《黑皮肤,白面具》——法农
这个月主要围绕社会心理学进行选读,主要了阅读了一下社会心理学的入门系列经典著作,对社会心理学及其基本视角有了个基本的把握,个人社会心理和群体社会心理是社会心理学的两个基本研究方向,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坚持一种本能论视角,认为人们结群及个体社会心理的产生源于一种结群的本能,同时人们的社会行为、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核心在于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先天本能,外部信息进入人体激发人体本能,在本能的核心作用下,引导人们作出合适的行为和感情。勒庞的《乌合之众》则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经典。这里主要讲一下在读书中对社会心理学和群体心理学的一个认识。
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一个研究个体和群体社会心理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因为集合成群体而整体获得的群体心理特征。个人与社会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二元结构,从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中可以发现,个人和社会的概念支撑着社会心理学的主要框架,与将个人心理现象做为研究分析中心的个体心理学相比,社会心理学在研究个人心理、思想、感情的时候突出强调了社会的影响作用,认为人们所具有的心理特点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人们所生活得社会群体中找出促进心理、行为产生的动力源,在社会群体中存在着的以各种姿态为符号的互动过程中,他人和社会的影子进入了个体的内心,成为自我构成的一部分。同时,个体个性的产生通过群体影响着社会。在读书过程中,思考社会心理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发现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社会都是他们研究的重要概念,在他们的学科解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视角的不同,社会心理学突破传统的理性解释,强调非理性、无意识在历史发展、社会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理解历史理解社会提供了新的角度,与其他社会科学可以形成相互补足之势。其他的社会科学更多的是站在理性塔尖看世界,看到的世界中的理性和逻辑;而社会心理学则更多的是伏在非理性的云端看世界,看到的是五彩斑斓的新色彩。
群体心理学——以《乌合之众》为中心解读
群体心理学是研究因为人们聚集成一个有组织的心理群体而对人们心理产生的影响,形成不同于个人独处时的心理特点。勒庞的《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之作,在书中作者所研究的群体主要是以种族为代表的异质群体,认为当前社会正在步入一个群体的时代,由于观念的传播和结社的增多群体的力量不断壮大,群体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群体的无意识正在逐渐代替个人的有意识行为成为这个群体时代的主题。作者分析指出明确指出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个人的理性将被群体冲动、偏执、专横的感情所替代,个体智力将被群体简单、形象、低智商化所替代,个体的个性将被群体的保守顽固所替代。感性、冲动、夸张、单纯、偏执、保守、形象化的想象力是勒庞对群体特征的概括。群体心理因其人类集群结社的原因而呈现向原始本能回归的倾向。为了解释群体这种本能简单的倾向勒庞从宗教到政治、从专制到议会民主、从拿破仑到平民做了大量的经验描述和理论分析。有意识人格消失,无意识人格得势,个体进入群体后受到群体暗示和相互传染性的影响,个体观念逐渐被群体观念包容;同时由于群体力量的逐渐壮大,以及群体的无名化,使加入群体的个人更加敢于和积极的表达与社会规范相对抗的观点和行为,个体背后群体的力量激发了个人的本能,从而使群体像一种无意识、原始简单的本能靠拢。除此之外,领袖、集体幻觉、传统也在群体意见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随群体产生而形成的独特的群体心理对群体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群体中的个人和更宏观的社会都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群体的暗示和相互感染以及领袖的魅力可以让成员为群体做出自我牺牲的贡献,让群体成员完全的沉浸在群体动力之中,在群体无意识这只无影之手的控制之下做出与私利、自我本能想对抗的行为选择,因此,心理群体可以形成一种道德纪律,以此来约束群体成员。另一方面,在集体无意识和集体中充斥的冲动、感性的推动下,群体同样蕴含着犯罪冲动,在犯罪的情境中,个体受到群体支持和暗示感染之下,触动法律的本能得到释放,相互的传染使这种犯罪冲动合理化,并得到落实。
因此,通过群体组织内部的暗示、意见传染性、集体幻觉、领袖的意志,群体形成了属于群体本身心理特征,个人以及跟随个人而来的个性、理性、私利在这里被埋没。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不管是谁,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性格或智力不管相同还是不同,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这个事实,便使他们获得了一种集体心理,这使他们的感情、思想和行为变得与他们单独一人时的感情、思想和行为颇为不同。群体产生的不是智慧而是愚昧!
2011.3读书汇报
《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
《政府论》上、下篇——洛克
《论国家》——弗兰茨.奥本海
《国家》——约翰.霍尔
《形而上学的国家学说》——霍布豪斯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萨利贝
《货币的危害》——米尔顿.弗里德曼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萨利贝
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模式是针对传统问题视角而言的,传统的问题视角认为案主之所以成为案主,是因为按住本身存在缺陷和问题,本身具有偏差性行为和心理,因此要解决案主的问题,帮助案主脱困,就必须将案主的问题作为关注焦点,从问题着手,实现案主的发展。而优势视角模式则将关注点放在案主的优势上面,认为案主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具有帮助案主脱困,实现发展的优势和资源,在困境中的个体同样会形成对抗困境的抗逆力,因此他们将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在案主本身上面,依靠案主自身的能力实现自我发展。从论述中可以发现,自我与社会的这一对关系是表述的关键,而语言则在这对关系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对关系及语言这种桥梁性的工具在米德的《心灵、自我与社会》可以找到理论的根源。
《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
乔治.米德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本书体现了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轮廓。社会心理学把个体活动或行为置于社会过程中来研究,个体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成员,他的行为只有根据整个群体的行为才能得到理解。
社会行为主义是米德的社会心理学体系的基本立场。他坚持的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不应当根据人们的意识来解释人的行为,而应当根据人的行为来解释人的意识。与华生的行为主义和一般的行为主义不同,米德的社会行为主义主张从较广泛的社会交往的观点出发来论述经验,个人机体的行为乃是某种社会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行动要作为整个过程来理解。
心灵、自我与社会是米德社会心理学体系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心灵指的是成熟的、可靠的、创造性的、可思考的、自觉的心灵,心灵是表意的符号在行为中的所在,是使意义得以出现的社会交流过程在个体身上的内在化。自我,是在个体与社会过程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米德提出的自我概念具有两种特性:主体性和客体性。从而自我的概念分为“主我”和“客我”。客我是有机体自己采取的一组有组织的他人的态度;主我则是有机体对他人态度的主体性反应。米德看来,心灵与自我完全是社会的产物,而语言,作为一种有声姿态,则为他们的出现提供了机制,也就是所谓的符号互动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与社会、有机体与环境,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进行互动,相互影响。为了归属一个共同体,个体必须采取一个群体中“泛化他人”的态度,以语言为中介,社会经验与行动转入个体内部,塑造符合社会秩序的自我,同时人的主我也是在不断的对外部社会态度作出反应,这种反应过程也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他所属的那个群体,因此,对于一个优确定人格的人,他对有组织的态度所作的答复有很重要的影响。“主我”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经验中最迷人的部分,新奇的事物产生在那里,最重要的价值也定位在那里,主我拥有一种突破现实的创造力,是打破陈规实现进化,获得发展的主体动力。因而社会秩序的维持需要社会互动中泛化他人的态度对个体的输入,形成客我,而社会的进步则需要像科学家、艺术家、学者领袖依靠他们的主我的创造性,反作用与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政府论》上、下篇——洛克
在上篇,洛克从逻辑上批判罗伯特.菲尔麦爵士在《先祖论》中提出的君权神授的观点,罗伯特认为人类不是生而平等、自由的,君权是绝对的、神授的。洛克认为罗伯特观点的得出片面的采用《圣经》中的经文作为基础论据,缺乏合理的逻辑依据,通过逻辑批判,洛克指在破坏这种“君权神授”“君位世袭”的理论。
下篇洛克则从正面论证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于国家的起源,洛克将其诉诸自然法和契约说,洛克认为人们最初生活在自然状态之下,人们生来自由、平等,以自然法和理性为生活准则,以自然法来维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在自然状态下,自然法具有绝对的约束力。大门时,自然状态本身固有缺陷:自然状态下缺少一种确定的规定了的、众所周知的法律;缺少公正的裁判;缺少权力来维持判决的执行。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通过大多数的同意形成契约,人们让渡给社会原来自然状态下的权力。根据这种契约和自然法给予人们的权力的让渡,国家从中产生。
在谈到国家的形式,洛克认为立法权的归属决定国家的形式。洛克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对外权,而立法权是国家中最高的权力,由人民委托立法机关执掌。立法权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提高社会中公民的福利。立法权是立法机关从人民手中获取委任的,因此当立法机关丧失权力,最高权力就会回到人民手中,政府就会解体,人们将立法权重新委任新的对象,重建政府。
在论述中,洛克强调人们生而自由、平等,加入私人劳动的财产理应获得保护,政府、国家的目的在于为人民谋福利,最高主权来源于人民,强调政府权力之源在于人民,因此作者在此反对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辩护。
12月份读书汇报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儒教与道教》
《支配社会学》
《学术与政治》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韦伯传》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诸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之发展的内在关系。这一考察研究构成了韦伯著名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宗教社会学论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这部系列专著的第一部分。韦伯在本书中力图论证: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后所形成的新教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的重大作用,致力于发现近代经济生活的精神与惩忿禁欲新教伦理观念之间的关系。
这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在上篇——问题一篇中,韦伯从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录得的“职业”概念三部分进行论述。
韦伯首先通过统计数字发现“在任何一个宗教成分混杂的国家,只要稍稍看一下其职业情况的统计数字,几乎没有什么例外地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近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尤其受过高等技术培训和商业培训的管理人员,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资本主义愈加放手,这一状况亦愈加明显。”作者认为新教徒所具有的艰苦劳动的精神,积极进取的精神的觉醒往往被归功于新教,必须不要想流行的看法那样将其理解为对生活乐趣的享受,或也不应在任何意义上与启蒙运动联系起来。
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精神一章,作者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追求财富、追求利润被作为一种人生的重要目标来对待,劳动被视为人们的一种天职。“一个人对天职负有责任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资产阶级文化的根本基础。”这便是近代资本主义的精神。资本主义以通过交换获取利润为目标,以严格的核算为基础而理性化,以富有远见和小心谨慎来追求它所欲达的经济成功。这与农民追求勉强糊口 生存截然相反,与行会师傅及冒险家式的资本主义的那种享受特权的传统主义也是截然相反的。
在下篇中,韦伯首先从加尔文教、虔信教、循道教、浸礼宗诸派四种主要的禁欲主义新教形式分析世俗禁欲主义的宗教基础。作者以各种不同的理想类型的人为的单纯性样式来着手呈现这些宗教观念这些不同教义的共同之处在于只有证明与自然人生活方式的明显差异的特殊行为方式之后才有可能取得上帝的恩宠,由此产生出对于个人的推动力,激励个人有条理的监督自己行为,以使自己获得恩宠,并因此而把禁欲主义注入其行为之中。
韦伯认为新教的禁欲主义与自发的财产享受强烈的对抗者,它约束着消费尤其是奢侈品的消费;另一方面它又有着把获取财产从传统伦理的禁锢中解脱出来的心理效果,它把活力冲动合法化,并将其看作是上帝的直接意愿。在清教徒那里上帝要求的是人个事其业的理性劳动,衡量职业是否有用的标准必须根据他为社会提供的财富来衡量。并将禁欲主义的教规强加于各阶层,包括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促进了人们努力劳动,使人们努力创造财富,对资本主义意义上的劳动生产力产生极有力的影响。同时禁欲主义的节俭也促进了资本的积累,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基础。
《儒教与道教》
韦伯通过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相似性来论证他提出的宗教信仰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观点。同时,韦伯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分析东西方在资本主义产生方面存在的差别,这种分析逻辑便是在东西方文化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分析宗教信仰的差异,从而建立起宗教信仰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儒教与道教》中,作者指出中国早期哎资本积累、城市发展、行会兴起等方面虽然存在产生资本主义的基础,但却最终没有发展起资本主义,归其原因在于儒教与道教传统的伦理观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产生的阻碍作用。儒教的理性是一种秩序的理性主义,“宁做太平犬,不做离乱民”,“克己复礼”强调的是对礼俗社会的遵从,他主张顺应尘世,只求从社会的粗俗不堪的、丧失尊严的野蛮状态中解脱出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求。这种儒教伦理缺乏资本主义的理性精神。而道教在发展之初强调无为,在发展过程中倾向极度的传统主义,它是一种非文化的非理性,他认为决定命运的不是生活方式而是魔法。在商人道教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商人的职业神,是一种由道教一手培植起来的神。这与西方新教伦理中的苦行禁欲主义教义相反,不能促使人们通过勤俭奋斗,努力劳动去追求财富,不具备西方理性的生活方式,因而对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是一种障碍,不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支配社会学》
马克斯。韦伯在书中对支配进行了分析,在作者看来,从狭义上说,支配等于命令权力,更精确地说,支配即意味着此一种情况:支配者所明示的意志(命令)乃是要用来影响他人的行动,而且实际上对被支配者的行动的确也产生了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影响——被支配者就像把命令的内容当做自己行动的准则。
韦伯认为命令权力或支配权力应该具有一种妥当性,根据这种权力的妥当性,韦伯将支配权力划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支配、卡里斯马型支配、法理型支配。法理型支配的妥当性基于一个具有合理规则的制度,在此制度下,当根据规则所委任的人所要求服从时,服从乃是服从于具有一般性约束力的规范,服从乃是针对规范,而非对人。传统型支配权力的妥当性乃是基于人的权威,这样一种权威,进一步可以奠基在传统的神圣性——一种具有惯习化与恒常化的神圣性,切要求对待特定人物的服从。卡里斯马型支配权力的妥当性基于个人的权威,由于个人本身所具有的天赋资质,在被服从者看来具有实际的启示,被视为救世主、先知或英雄。
《学术与政治》
这本书主要是有韦伯的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政治作为一种志业》合编而成。《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中作者介绍了从事学术研究的艰苦性,强调了学术专业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学术的使命问题。作者认为学术的目的在于理智化,而理智化的意义主要在于世界的除魅,偶们不再以魔法的手法支配神灵或向神灵祈求,取而代之,是用技术性的方法和计算。同时对学术与政治进行了区分,认为政治不属于课堂,主张学术应该以价值中立的价值角度探讨问题,而不同于政治为志业的那种责任伦理。作者认为,学术工作应该保持价值中立性,不应该具有价值判断,更不能将政治观点搬进课堂,在作者看来教师或学者将自己的政治观点拿在课堂上摆弄无非近似于一种学术强迫或观点强奸,因为对于讲台上的教师与台下的学生来讲,他们处于一种非对称或非平等地位置,因此,在课堂上应该讲授客观的理性的知识为本,将价值判断留给学生自己去抉择,而这不是教师的责任。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是《经济与社会》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方法论上的推演、社会行动类型的构建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形式的概念定义与说明,系统展现了韦伯本人对“理解社会学”研究典范的全盘性设计。旨在建立韦伯社会学的概念理想型,为社会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韦伯传》
这本书是姬金铎写的一本介绍韦伯生平事迹及思想发展的韦伯传记,这本书是在读韦伯作品之前阅读的,希望以此来了解作者作品的写作背景及大致思想,包括思想的发展脉络等。这本书对韦伯的生平及思想的发展,著作的生产进行了很好的描述,对韦伯的关注点包括宗教、经济与社会、政治等进行了初步的介绍,有利于把握韦伯的宏观的思想脉络。其中书中提到一句韦伯关于读书的态度的话,愿在此共勉“北海和大自然是跑步了的,我以后会去享受他们,(现在)可我一干别的事,时间就会跑掉,我的法律就学不成了,我不是不喜欢大自然,可我知道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韦伯
11月11号——12月13日读书汇报
《现实的社会建构》——彼得.伯格 托马斯.卢克曼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
《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兹纳涅茨基
《社会建构理论的技术观》——邢怀滨
《社会分工论》——埃米尔.涂尔干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埃米尔.涂尔干
《社会学想象力》——米尔斯
《现实的社会建构》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作者概括为:现实是由社会建构的;知识社会学必须分析这种建构过程。这些看法中最关键的两个用语是“现实”和“知识”。社会学对现实和知识问题的兴趣,一开始由他们的社会相对性被证明是正当的。由此可以退出的一个结果就是:“现实”与“知识”的特定聚集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相关。
对于知识社会学,一般来说人们同意这样一种看法:知识社会学主要关注人类思想和其从其中产生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知识社会学”不仅必须处理人类经验社会中多种多样的经验“知识”,而且必须处理所有“知识”被社会地建构为一种现实的过程。知识社会学努力寻求理解人类“知识”在社会情境中得到发展、传递、维持的过程,关注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过程的分析。作者将知识社会学的任务界定为探究现实的社会建构方式上。在绪论中作者指出两个最具“前趋性”的社会学源流可以引导我们进入知识社会学。一个是由涂尔干给出的,另一个是由韦伯给出。在涂尔干看来“最基本的规则是将社会事实视为事物”社会具有客观的社会事实。在韦伯看来“社会学与历史学的认知对象应是行动的主观意义群”社会也具有主观的社会意义。在作者看来,二者并不是矛盾的,作者认为社会就是在活动所能表述的主观意义中建立起来的,更准确的说社会过具有的双重特性使得他的“现实是自成一体的”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在“作为客观现实的社会”和“作为主观现实的社会”两部分对这一主旨进行了阐述。
在最后的结论中,作者提出知识社会学不仅关注理论建构,还应该关注经验层面上的现实建构,关注人的知识形成过程,而不仅仅停留在现实建构上。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曼海姆关于知识社会学认为,社会不仅仅决定着人类观念作用的表象,同时也决定着其内涵。
“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意识形态”总的来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和可区分的含义——特殊含义(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总体含义(总体的意识形态)。当意识形态表示我们怀疑我们的论敌所提出的观点时,这一概念特殊含义就隐藏其中;总体含义,指的是某个时代,某个具体的历史—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服务于某个具体的历史—社会集团的观念,代表集团的利益。乌托邦指的是这样一些超越现实的取向:当他们转化为行动时,倾向于局部或全部的打破当时的占优势的秩序。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想对应,作者提出了两种集体无意识:意识形态概念反映了来自政治冲突的一个发现,即统治集团可以在思维中将利益与形势密切的联系在一起,以致他们不再能看清某些事实,产生一种集体无意识。乌托邦思想中,被怀着一切愿望的想象和行动意愿所引导的集体无意识遮蔽了了现实的某些方面,它无视一切可能动摇其信念的东西。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分析,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认识到:任何人类思想都会受到其社会背景中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作者也强调了乌托邦思想的重要性,认为,乌托邦的优点正是在于,由于反对为现存秩序辩护的保守观点,它避免了对现存秩序的绝对化,因为它把现存秩序设想为种种将产生那些乌托邦因素的唯一可能的托邦。”所以,乌托邦是一种在不完美的社会秩序中产生的、以尽善尽美的实在形式来规划未来社会的总体性的政治表达。曼海姆认为先存的秩序产生了乌托邦,乌托邦反过来打破了现存秩序的细节,似的他得意沿着写一个现存秩序的方向自由发展。
《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兹纳涅茨基
书中主要对知识人所扮演的各种角色进行了分类,描述了各种角色的功能,并涉及到角色转换之间的关系。兹纳涅茨基把社会角色设想为一个动态社会系统,它包括四个相互作用的元素。(1)社会圈子:一群与行动者相互作用并评价他的成绩的人(即一群有力的拥护者);(2)行动者的自我:由于其地位而赋予他的身体与心理特征;(3)行动者的社会地位:由于其地位而固有的特许权与免疫权;(4)行动者的社会功能;他对社会圈子做出贡献。这一范式规定了对社会角色进行系统比较时必须加以分析的最起码的东西。”
本书中兹纳涅茨基将知识人的社会角色分为:技术顾问、圣哲、学者、知识创造者几大类,并研究各类型科学家的社会角色在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功能,不同角色的内在联系,科学家角色类型的发展转变及分化情况以及在社会秩序中限制科学家行为的规范模式如何影响知识系统等。兹纳涅茨基从发生学和功能角度分析了这些情况,将科学家社会角色的转变与分化同社会圈子建立联结,认为是角色周围的其他科学家社会角色以及科学家的拥护者与反对者相互之间的共同作用影响了科学家角色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功能的发挥也在推动科学的发展,对传统知识系统进行修补和完善,推动更高水平知识时代的到来。
《社会分工论》——埃米尔.涂尔干
本书是涂尔干的博士论文,其主题是涂尔干的中心思想: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在回答一群人怎样才能组成一个社会?这些人怎样才能使社会赖以存在的“协调一致”这一环境得以实现?这一根本问题时涂尔干把关联形式分为“机械关联”和“有机关联”两种。
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涂尔干认为:个人诞生于社会,而不是相反。或者说社会是第一性的,个人是第二性的。在研究劳动分工时,涂尔干发现了两种基本思想:其一,个人意识全部在自我以外的社会,这种社会在历史上具有优先的地位;其二,必须用机体状态来解释个人现象而不是相反。因而,涂尔干所研究的社会分工不同于经济学家所研究的社会分工,劳动分工在涂尔干的思想里是社会的某种结构。在及时劳动分工时,根据原因和效果一致的原则,原因也应该是社会性的,因而个人主义的解释应该排除在外;涂尔干同时认为,劳动分工既不能用厌倦或追求幸福,也不能用乐趣增长,又不能用增加集体劳动效率的愿望来加以解释。劳动分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只能用另一种社会现象加以解释。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埃米尔.涂尔干
实用主义的核心问题时真理问题。实用主义学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基本论题:
1、 真理是人的真理 2、真理是不同的、可变的真理 3、真理不是既存实在的摹本
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上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存在区别,理性主义认为心灵与实在之间存在一条鸿沟,两者各执一端,属于不同的世界。实用主义认为,思维的形成并不是为了模仿实在,而是改变实在,思维与实在是一个和同一过程的部分,感觉、观念、行动系列都完全是连续的,思维劫匪外在于事物,也不与事物队里,而是属于事物。
关于真理的标准,实用主义将有用的原则和满足的原则作为真理的标准。真理使我们的生活适应和适合了实在的整个环境,满足了我们需求中最本质的需求,因此实用主义最看重的不是首要原则,而是实践的后果,这也是他的重要方法。
实用主义的主要特点就是“软化真理”就是把真理从逻辑思维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就是使真理摆脱他的绝对性和不可侵犯性,摆脱固定不变的状态,是真理成为一种可以分析、可以理解的东西,这样我们可以确立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之间的并行关系了。
通过历史的角度考察人类的事物秩序,这是社会学与实用主义的共同之处。两者同样存在不同之处:实用主义从心理合主观的角度解释真理。社会学为我们提供ing了更宽泛的解释,对社会学来说,真理、理性和道德都是变化的结果,都包含在完全敞开的人类历史中。而实用主义将理性与感性处于同一层次,真理和感觉处于同一层次,没有认识到分别由个体经验和集体经验形成的心性之间的双重性。
《社会学想象力》——米尔斯
米尔斯在书中将社会学想象力描述为“人只有把自己放进他所处的历史时期里看待,才能理解他本人的经历,才能评价他自己的命运;人只有了解所有和他有关的人的机会,才能认识他自己的机会——这种观点是社会学想象力的首要成果。”
这本书是对学科发展的反思与展望。米尔斯很犀利地揭露批判了当前社会科学发展的几种研究偏向和社会科学界的腐败现象,强调“社会学想象力”的重大意义。对宏大理论和抽象经验进行了批判:“宏大理论”的基本起因是开始思考的层次太一般化,脱离实际地构造概念王国,缺乏可理解性,以至它的实践者们无法合乎逻辑地回到观察上。在“形形色色的实用主义”一章中,米尔斯认为社会学发展走向为现实社会统治阶级服务,为利益集团掌握;同时研究的只是社会现实局部的片断,脱离古典传统对社会有机整体的认识;从关心社会观察的实际问题转向上层阶级认为的问题,学院研究转向科层研究,丧失研究的自主选择性,学术权威性值得质疑。
米尔斯将社会学想象力运用于全书的论述过程中,并在最后以附录“论治学之道”对社会学学习者和研究者的社会学想象力的培养提出了建议。
10月10日——11月10日读书回报
涂尔干《自杀论》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原始分类》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
康帕内拉《太阳城》
涂尔干的主要观点是关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涂尔干认为个人诞生于社会,而不是相反,或者说,社会是第一性的,个人是第二性的。这一观点贯穿他的著作之中,在《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涂尔干的理论研究方法是,先给现象下定义,然后对不同于他的理论一一驳斥,第三步是论证社会现象主要的社会本质。在讨论社会自杀率的变化、宗教的本质的过程中都采用了这种研究逻辑。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涂尔干
在讨论宗教本质理论的过程中,涂尔干认为,宗教是以圣事,与圣事有关的信仰组织及从信仰中或多或少合乎逻辑地派生出的宗教仪式或惯例为前提的。宗教是一种与既与众不同的,有不可冒犯的神圣事物有关的信仰和仪轨所组成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与仪轨将所有信奉他们的人结合在一个被称为“教会”的道德共同体内。
确立了宗教的定义之后,涂尔干研究了之前关于宗教起源解释的主要理论,包括泛灵论和自然崇拜。泛灵论将精灵崇拜作为宗教的起源,而自然崇拜将人们对自然力量之伟大的崇拜作为宗教的起源。通过分析涂尔干得出结论:泛灵论把宗教还原成为一种幻觉系统,缺乏客观存在的依据。也分析批判了自然崇拜一说,涂尔干认为“宗教的形成终究不能归结于由于人类在宇宙面前感到非常渺小而产生情感,恰恰相反,宗教完全是由一种截然相反的情感激发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正是那种最高尚的最理想的情感才确保人类与各种事物相抗争的作用:宗教告诉人们,信仰本身就能够“移山填海”,能够支配自然力量。”因此,涂尔干批判两种学说都使宗教失去了客观实在性。在对两种传统宗教起源理论皮胖的基础上,通过对图腾崇拜这一在涂尔干看来最简单的宗教的分析,涂尔干得出结论:宗教是从人们把东西区分为世俗和神圣这两类后才开始产生的,不可名状的、模糊的、高于个人的、又近在咫尺的力量实际上就是崇拜的对象。而这种模糊的、不可名状的力量就是社会。
人对于社会就像信徒对于神一样,一个社会能够通过它自身对人类的影响使他们产生一种神的感觉。社会给人以精神上的依赖,又使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能够在节日的气氛里创造出神来,从而促进宗教信仰的产生,从而回归到了涂尔干最基本的观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上,集体决定个人,社会具有第一性,个人是第二性的。
《自杀论》——涂尔干
这本书作者力图突破传统的那种以宏观的社会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的一般性的社会学倾向。致力于以一种合适的意图来构思,将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问题、有限的范围,并将社会现象当做客观的社会事实来研究,力图给人以这样的印象:支配个人的是超越个人的道德现实即集体现实。
本书研究的是社会自杀率这一确定的社会事实,而不是去研究个别自杀的情况,是从一个中观层次上分析群体自杀状况,去分析影响群体的而不是影响个人的原因。致力于在社会自杀率变化这种社会现象与环境之间建立联系。
涂尔干先界定了自杀的定义: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之后对认为社会自杀率变化与非社会因素如:心理病理因素、模仿以及自然因素有关的解释进行了分析,作者通过共变法则及统计资料分析排除了这几种解释,提出了每一个社会群体对自杀都有一种特殊的倾向,这种倾向取决于社会原因,而且本身构成一种集体现象。作者根据产生不同自杀类型的原因来确定自杀的社会类型,我们应该撇开作为个人的个人、他的动机和想法直接考虑自杀是伴随着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直接研究自杀的真正的决定性原因。对此涂尔干将自杀分为三类:
利己主义自杀:当人们只想到自己,未曾与社会团体合群,当激励他们的私欲不能被团体的权威或由一个严格有力的中心提出的强制力量引导到可以与人类命运相一致时更倾向于轻生。
利他主义自杀:“当一个人脱离社会时,他很容易自杀,而当他过分的与社会融合在一起时,他也很容易自杀”,当人们与自己所属的团体过分休戚与共,以致挡不住命运的打击,同样会引起自杀。
社会混乱而引起的自杀:这种自杀由于现代社会生活条件方面的原因打击着个人,在这些社会里社会生活并非由习惯所支配;个人一直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之中;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要求很多,因此,他们经常感到因私欲和满足间的不协调而产生痛苦,这种不协调给个人以愤怒或厌恶,从而有利于“自杀潮流”的发展。
从自杀类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引起自杀的真正原因是社会力量,个人脱离社会、社会过分要求个人以及社会解组引起不同类型的自杀状况,个人作为社会成员,其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潮流将个人引向死亡,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服从自己,而其实不过是集体的玩物,其命运同样受着社会的制约。
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涂尔干也在努力找使个人和集体结合成一体的办法,分析排除了家庭组织、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后涂尔干找到了有利于个人与集体融合的社会组织是行会组织。涂尔干涂尔干认为行会组织把雇主和雇员聚集在一起,与个人相当接近,能够促成纪律的培养,这些组织可以驾驭个人,给人以约束力,使个人与团体结合。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
这本书中作者致力于对对日常生活中诸如遗忘、读误、笔误、误引行为、错误等进行精神分析,发掘出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动力因素。在弗洛伊德看来,在人们的潜意识中隐藏着人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这些想法从未进入意识的领域,一方面他可能不希望别人知道;另一方面,甚至自己都未曾知晓,而这种想法确实人们本真的表达,在说话、书写中人们内心的压抑机制会去抑制这些想法的表达,但是通过语误、读误、笔误等,潜意识在发挥作用,人们被自己的失误所出卖,真实的想法在这些遗忘、失误之中流露出来。
《性学三论》——弗洛伊德
本书中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是,人类早期性本能的发展与人类的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成长早期性欲的压抑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了心理变态的出现。
《乌托邦》——托马斯.莫尔 《太阳城》——康帕内拉
这两本书是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两本书的写作时代是十六世纪资本主义兴起的之际,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未获得原始的积累而进行圈地运动,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将大量农田变为荒地,大批的劳苦群众流离失所,成为贫困的阶层,而社会的绝大部分财富集中到了少数的资本家手中,社会贫富差距悬殊。莫尔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虽然身为资产阶级阶层却站在贫苦大众的层面上位他们的悲苦的生存状况呐喊。通过对乌托邦这一幻想的社会的描述,作者指出当今社会问题和罪恶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私有制的存在使人们贪婪,使人与人之间缺少真爱,是金钱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因而导致了大量的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出现。同时作者指出要想真正的减少这些罪恶就碧血实行“共有制”不仅生产资料公有而且消费资料同样共有。康帕内拉以相似的文采和描述方式记述了一个叫做太阳城的同样实行“共有制”的地方,同样的指出了当今社会罪恶的根源及要避免罪恶所应该采取的措施。
于德丞2010年9月份读书报告
《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评述》——兰德尔.柯林斯
《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涂尔干
《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基督教的兴起》——罗德尼.斯塔克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
这是我加入读书会的第一个月的读书,所以在选择书目时,考虑的是要从宏观、纵向上去了解西方社会学大家的思想,去了解社会学思想的大致构架,因此,所选择的多是一些关于社会学的介绍性、综述性的书籍。希望通过这些入门书目的阅读让自己被邀近社会学的思想之中。
柯林斯的《发现社会之旅》
按着社会学思想的兴起、发展之路,介绍和综述了社会学发展各阶段的理论流派和大家的思想,使我们能够对社会学的思想史和理论架构大致有一个了解。全书的论述从古典走向现代,从探索走向成熟,从尝试走向学术的娴熟,带领我们发现社会学发展中每一位里程式社会学思想大家对社会学的贡献。本书带领我们发现的不仅仅是大师们的重要思想,而且同时向我们介绍每位大师的生平事迹和写作背景(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让我们能够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们传递给我们的社会学思想。因此读这本书可以很好的为以后自己去读个大家的思想专著打下一定的基础。
《与社会学同游》
是彼得伯格著的一本社会学的邀请书,在书中彼得伯格在向读者介绍和界定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要做的是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同时从微观出发通过人在社会、社会在人和社会入戏三个部分借用监狱、木偶、剧场三种画像来描述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后传达了社会学是一门人文主义科学,在作者看来这个结论具有铁定的合理性,在接受非人文主义的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时,应以人文主义意识为背景。从而向读者指明了社会学的发展方向。书中作者介绍了社会学的视野,将社会学研究看作一次发现之旅,是对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的一次探索,而发现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陌生的东西,而是在我们熟悉的、习以为常的环境中发现深层次的、新的意义,给我们的头脑带来新的触动,用他的话讲,社会学的这种发现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文化震撼!读这本书自己能够相对细致的认识社会学这门学科,理解它的视野和追求,懂得他对社会对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激发起自己对社会学的兴趣点,被邀请进社会学的学习和探索之中。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一书阐述了他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观察和解释社会事实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的准则。涂尔干分析了之前科学在考察对象这方面存在的误区,观念是物在人脑中的反映,相比客观的实在更容易接近于我们,更便于人们的理解,因此以往科学在研究时更倾向于用观念来代替客观事实,其研究逻辑是从观念到物而不是由物到观念,在涂尔干看来这种研究不可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果,之后涂尔干有分析了社会现象具有的物的特性,他外在与人,并具有不依人的主观而存在的客观性,因此他主张只有把社会现象作为物来研究,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写作中他又从实证的角度提出了进行认识和解释社会事实的方法的准则、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确定社会类型的准则以及检验社会现象的准则等,为我们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实证方法的理想类型。
戈夫曼的《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罗德尼.斯塔克的《基督教的兴起》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三本书的阅读给我带来的是彼得伯格所谓的社会学视角下揭露真相所产生的那种文化震撼,而这几本书所观察和解释的社会事实就在自己所熟悉、习惯的日常生活中,因而作者从熟悉之中挖掘出的深层次意义,让这种震撼颇有威力,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情不自禁的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中,以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一最熟悉的领域为出发点,深层次的发掘我们的日常行为,找出背后的驱动力,从习惯之中发现规律。他把社会当做舞台,把社会中的人们当做舞台上的演员,将他们的社会行为当做表演来研究,从背后发现为了构建自己在他人心中的角色而不断的进行情景定义并通过表演,通过前后台的转场,通过剧班的合作来维持这一情景的界定,从而巩固自己的角色,更好的在社会中生活。在阅读的过程中联想起自己的行为、自己身边的事和人,自己颇受震撼,似乎我们就是舞台上的木偶,我们在这些隐性的、习惯了的、无意识的规律制成的线的操纵下表演,并乐此不疲。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提出了一条观察和解释社会的路子:从具体的社会中提炼出概念,并用这些概念去理解具体的社会,并在具体的社会中得到检验。他对中国传统农村的乡土本性的描述,让我从一个更高的理论角度重新审视了自己长期生活其中的、熟悉的社会,虽然社会变迁带来的当前农村乡土性的衰减,已经不能完全的符合费老所观察的那种传统的乡土本性,但是农村一些基本因素的维持——如居住模式、血缘、家族在变迁中有所保留——使我们依然可以在当前的农村中嗅到书中所飘洒出的那种乡土气息。同时在后面的几本书中作者更多的使用比较法进行社会事实的研究,可以发现涂尔干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论述的方法准则的影子,在《基督教的兴起》一书中斯塔克用通过对基督教徒和异教徒的比较分析基督教兴起的一些原因;《乡土中国》中费老通过与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比较提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
这个月的读书暴露出的问题很多,主要是不系统、而且读书计划的执行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按照计划中的书目阅读,更多的阅读跑偏到自己的兴趣点上,因此在接下来的读书中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读书力求更系统。
潜心读书,成就自我!
Posted: 2010-10-12 13:44 |
[楼 主]
丁镇1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54
威望:
54 点
金钱:
540 RMB
注册时间:2010-10-08
最后登录:2012-06-14
小
中
大
我第一个来顶你,呵呵~一起加油!
Posted: 2010-10-12 16:31 |
1 楼
孙晓培
级别:
骑士
精华:
0
发帖:
78
威望:
78 点
金钱:
78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6-13
小
中
大
加油
时间就像渔网,撒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
Posted: 2010-10-12 18:50 |
2 楼
胡君
级别:
侠客
精华:
0
发帖:
63
威望:
63 点
金钱:
63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7
最后登录:2012-03-07
小
中
大
进前三啦。 共同加油。
Posted: 2010-10-12 21:21 |
3 楼
赵建平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90
威望:
190 点
金钱:
190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7-03-09
小
中
大
不错啊!有评述,有专著。
深入阅读才可能深刻理解现实
Posted: 2010-10-12 22:54 |
4 楼
tuxy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138
威望:
138 点
金钱:
138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2
最后登录:2014-01-12
小
中
大
很好的开头,加油!
净心
Posted: 2010-10-12 23:05 |
5 楼
高万芹
级别:
精灵王
精华:
0
发帖:
252
威望:
252 点
金钱:
2520 RMB
注册时间:2010-03-29
最后登录:2011-08-26
小
中
大
老乡,你读的很好了,共勉
思想作泥,汗水化雨,静待花开
Posted: 2010-10-12 23:14 |
6 楼
刘大龙
美梦易醉,红颜易老,莫若苦练内功,健全人格@@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1
发帖:
729
威望:
731 点
金钱:
7310 RMB
注册时间:2008-04-19
最后登录:2017-10-23
小
中
大
第一个月读书就能读得这么好,看来,读书很容易进入状态,也很容易读好。读好书之余,到球场上运动下
学习
Posted: 2010-10-12 23:37 |
7 楼
杨婷
级别:
管理员
精华:
0
发帖:
58
威望:
58 点
金钱:
580 RMB
注册时间:2009-04-15
最后登录:2011-04-02
小
中
大
刚开始读书,可能在读书方法上比较迷茫。可以借鉴一下师兄师姐的方法,并在读的过程中慢慢摸索适合自己的路子。总之,就是贺老师那就话“不怕慢就怕站。”
建议你先读读概论性的著作,社会学方面可以看看社会学主要思潮、社会学思想名家等,心理学方面看看社会性动物、社会性理学等,这样一方面读理论有个入门,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耐心与毅力。刚开始读书压力、焦虑是必然的,要自己慢慢去适应,读书关键是读出自主性,有了自主性才能更好的坚持下去。
入门适应也不要花太长时间,最终还是从经典开始,从三大家开始。加油。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以为这就是幸福快乐的小秘密。——襄樊的杨婷
Posted: 2010-10-14 09:40 |
8 楼
韩庆龄
级别:
圣骑士
精华:
0
发帖:
157
威望:
157 点
金钱:
1570 RMB
注册时间:2010-09-09
最后登录:2012-08-11
小
中
大
一起加油!!!呵呵
努力积蓄鹤立鸡群的资本,方能做到卓尔不群
Posted: 2010-10-14 10:58 |
9 楼
«
1
2
3
4
5
»
Pages: ( 1/6 total )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快速跳至
>> 中心读书报告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本科生读书报告
|- 华中大读书会观察
>> 经典阅读读书会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安大知行读书会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华中趣事
|- 读书趣事
|- 生活趣事
|- 种种逸事
|- 2012年调查趣事
|- 2011年暑假调查
|- 2010年调查趣事
>> 友谊第一,读书报告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安徽师大公管管理读书会
|- 中南财经政法读书会
|- 河南大学三农发展研究会
|- 华东理工大学读书会
|- 武汉大学少年中国学会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三农学会
>> 三农研究读书会
|- 本会成员
|- 本会事务
|- 读书交流
>> 读书交流
|- 读书汇
|- 好书互借
|- 读书心得
|- 好书推荐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Total 0.254824(s) query 4, Time now is:11-25 22:57, Gzip dis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