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赵书婧读书报告(2019年11月26日)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赵书婧读书报告(2019年11月26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赵书婧 2019-11-26 21:35
2019年10月
【书单】
1《自杀论》涂尔干
2《社会学与哲学》涂尔干
3《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
5《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

【感想】。
1《自杀论》涂尔干
    涂尔干首先通过分析自杀的特征对自杀这一概念进行了精确的定义,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自杀并批判了传统的个体自杀心理成因,阐明了选择自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了解自杀有助于了解欧洲的一些社会失调现象的成因以及缓解办法。接着开始通过对各种案例进行归纳解释来分析影响自杀率的原因。第一部分锁定非社会因素进行讨论分析,涂尔干认为这种视角是精神病医生从心理学范畴进行的分析,无法以偏概全,心理变态也不一定导致自杀,它只是诱因,是模棱两可的力量。因此,心理变态作为一个非社会因素,其影响甚小且不直接。第 二部分涂尔干分析了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通过数据发现自杀出现的时间晚并且两性不同,只有个体体质具备某种条件,自杀才能发生,所谓遗传只是一种心理暗示、情境定义与感染,并非决定因素。至于自然环境是不直接刺激自杀行为的,它通过气温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从而影响社会环境,间接影响自杀行为。紧接着涂尔干指出自杀主要分为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四种类型。社会关系整合程度不足会导致利己型自杀,反之则会导致利他型自杀。而利他型自杀又可分为三种性质,义务性、非强制性和强烈的。第三种失范型自杀,是发生在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破,意外的灾难或突然发展的时候,即在社会规范松弛的时候出现。第四种宿命型自杀是因为社会控制过度造成的。最后的部分,涂尔干针对防止和减少自杀,提出了一些假设。如对自杀者进行惩罚,及时教育人们,发挥家庭在预防自杀上的重要作用和恢复建立行会,使个人与集体密切联系等。
    这本书从一种新颖的视角,用大量数据及有着因果关系的社会事实分析了自杀的原因和规律。推翻了之前在我印象里自杀仅是因为危机事件或者个人心理素质较差导致的原因。也让我开始反思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平常的现象其实都具有社会性,并不是我们表明上看的那么简单,但是要想将它们建立联系,还是需要大量的观察和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我想这正是社会学的魅力所在吧。

2《社会学与哲学》涂尔干
    我对本书的理解很浅,只能是记录感受了,正确和全面与否都不能保证。在个体表现与集体表现一文中,涂尔干通过类比来分析每个个体都是一个部分,但不可能在任何个体中找到整体,从而说明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学是有所不同的,同时论证了实证社会学的正当性。在道德事实的确定一文中,涂尔干指出道德和群体相伴而生,群体又构成了社会,而社会就是道德活动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遵从社会的道德规范——义务与可求性(善)。违反将会受到不好的制裁,反之则会受到赞扬获得荣誉从而体会到快乐。此外,涂尔干关于道德存在的观点与康德有关上帝存在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上帝只不过是社会的变形和象征性的表达,只有有人有社会的时候道德才有对象才可以被理解。答复异议一文总共答复了有关个体与道德,道德的权威、义务感、主观表现等六个问题,表明了道德其实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理性,是我们对更高目标的渴望,而不只是因为义务、规范和纪律。最后一篇是关于道德价值与实在判断,从说二者并无什么差别到论证其间的差异依然存在。整本书看完感觉非常抽象,但隐约感觉到涂尔干在极力的把社会学区别于心理学、哲学等科学,特别是对那些批评指责实证社会学的观点进行驳斥。
    最后,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我们竭尽全力所要成为的人,就是我们的时代和环境所造就的人”。这句话让我开始对理想有了新的认识,它不是随意构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即使我们个性不同,方法不同,但最后都是为了在自我实现的同时点缀共同的理想。这本书我虽然读得不太明白,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偶尔的小收获让我很感兴趣,这可能就是开卷有益吧。

3《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涂尔干
    本书主要由职业伦理、公民道德、财产权和契约权四个部分构成。在前三章主要论述了职业伦理,这一类规范多种多样,如军人有行为守则,社工有专业伦理守则。记得曾学到过社工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科学专业的理由中就有一条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专业伦理守则且随着社工专业的发展,守则里面的内容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这一点很符合涂尔干所说的群体结构越牢固,适用于群体的道德规范就越多,权威也就越大的说法。的确如此,职业伦理越发达,它的作用越先进,职业群体自身的组织就越稳定、越合理。不过虽然很多职业都满足这样的需求,但在经济领域只有靠法团这一组织才能形成道德标准。因此,涂尔干针对法团制度从历史传统到现代生活进行了研究,法团就像是介于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中介组织,其胚胎是一种家庭,而后来的公社只不过是范围更大的法团的扩充形式。简言之,法团是一个有利于群体约束、稳定和依赖的宗教组织。第二部分是公民道德,涂尔干在第一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任何人要想生存,就必须成为国家的公民”,那么何为国家何为公民呢?涂尔干在这一部分开头就进行了讨论。国家是自成一体的公职群体,是一种特殊的机构、是社会思维的器官,它为了引导集体行为而思考,其主要功能就是思考。虽然国家没有办法接触芸芸众生中的个人,但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却是密不可分的,比如中国越强大,身在其中的我们就会越受尊敬一样。但国家对个人更多的是管制和塑造,涂尔干指出这是为了避免次级群体同化我们的人格从而导致群体唯我独尊的现象出现。同时也为了促使个人以一种道德的方式生活。此外,涂尔干还指出倘若所有人都能参与指导公共生活,那么国家将陷入到一种混乱的无政府状态,因此民主的主旨并不取决于支配国家的人的数量而是人们与整个社会的沟通方式,社会中间团体就是很好的避免社会混乱的保护带,它能够充分的代表公共政治诉求,而在这些团体中,特别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作为职业群体的法团就是承担的这样的使命。在后面的篇幅中,涂尔干介绍了契约的观念,追溯了契约的历史结构,对契约论视野下的现代国家观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民主制的形成是由法团这样的职业群体作为中介形成的,由此点题,把国家的政治作用落实在了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上。
    我想如果我在看完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后再来看这本书可能效果会好很多,希望自己下个月能够有所改进。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表明了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同时反驳了幽灵神话,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形成阶级而后推翻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人人自由发展,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图景啊!全文分为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敌对的阵营及其关系。无产阶级经历了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和它的存在是同时开始的,只不过在前一阶段,它是在“协助”资产阶级斗争封建阶级,它所取得的成绩都给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下的现金交易、利己主义、贸易自由和无尽的剥削刺激着他们的欲望,于是开始扩大销路,开拓世界市场,最后生产过剩导致危机的出现,自食其果。与此同时,虽然无产阶级靠出卖增值资本、剩余价值生存,成为机器的附属品,遭到层层剥削,但也因为工业的发展造成的交通工具发展得到了联系的便利,快速联合起了无产者使之成为阶级。也就有了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在这一部分除了说明二者的关系和表明共产党人的目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针对资产阶级对于共产党人关于消灭私有制的责备的反驳。通过对懒惰之风、消灭家庭、消灭个性和自由、公妻制、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和废除永恒真理、宗教、道德的反驳层层揭露了资产阶级的丑陋面貌,也毫不掩饰的公开宣布了共产党人的观点。紧接着在第三部分批判了三种反动的社会主义思潮、保守的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及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最后再一次简明扼要的表明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即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同时紧抓工人教育,团结全世界民主政党,然后获得全世界。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这句话无论是在影视剧中还是马原课堂的汇报展示中都多次出现,但我却到今天才真正的读到全文,之前的刻板印象也得到了纠正,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读原著,感受经典著作的重要意义。

5《与社会学同游》彼得·伯格
    这本书的确兼顾了不同的读者,文字明白如话但又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脉络也十分清晰。首先就开门见山的指出人们对社会学家这一形象的模糊认识,文化滞后的人狭窄的认为社会学家或是和人打交道的,或是吸收了极大部分精神分析心理学和小部分社会学影响的社会工作者,又或是社会改良者,总之和社工十分相似;最新动态中社会学家的形象变成了行为统计数字的采集人和用科学方法对人类现象进行解释的人,这些认识同盲人摸象一样,但虽然不全面,也反映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学者在体制内讨生活,力求发文因此无奈成为机器的附庸,按照固定形式,选择的题材无新意且仅停留在表明阐释,还有的学者为了证明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模仿自然科学采用实证主义的教条;综合以上提到的两种关于社会学家的形象,伯格将其拼合到一起形成了一种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即社会学家是以严谨的治学方式科学的和价值中立的去理解社会的人,至于实践意义与应用前景就是社会学家和非社会学者共享的领域了,也就是说,社会学家的目的是理解社会,社会学是价值无涉的,在什么领域采取什么行动是由他人来决定的,而这个行动导致的结果好坏并非社会学的问题。这样看来社会学就没有人们期待的那样有用了,但是对于有好奇心,追求理解,善于观察人的行为的人来说,用新的目光去审视生活于其中的熟悉的世界是无比令人神往的,而这部分人就很适合研究社会学了。所以紧接着伯格开始进一步介绍何为社会学,社会学何以成为职业以及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家超越俯首即是的,公众意见一致的解释,带着考问的态度关注多种关系和互动,不断看穿社会结构的外表,比如了解城市社区如何管理以及社区内的非正式权利结构等。而去了解这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问题”,也不是为了针对这些提出解决办法,而是去理解社会交往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因为问题都是具有相对性的,比如社会上的问题青年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构成问题,但对于帮派团伙却不是,这也就是伯格说的一个体系的问题对另一个社会体系是正常的事,而社会学就涉及两个体系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需要研究二者如何在相同的时空中共存。所以有了四个社会学意识的母题——揭露真相、不敬的态度、中性化的趋势和世界眼光。作者以此表达了社会学视野之开放和广博。在第三章补记中伯格又回到了个人身上,围绕“转折点”、记忆重塑、地理流动、阶层流动和心理分析论述了生存的选择对自己人生理解的意义。伯格在说清楚了社会和人后开始转向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是第四章“人在社会”。作者把社会比作监狱,人是囚犯,这样一来人在社会中就有了定位,在这个监狱中有社会控制、社会分层、社会情境和制度。社会控制又分为暴力的和温和的。暴力是最后的手段,使用需要有节制。温和的手段中经济压力直接威胁生计和利益,是十分有效的。其次就是初级群体这个强大而微妙的力量利用讥讽和闲话或羞辱和放逐来施加压力,尤其私人生活群体这个我们毫无防备的避风港,如果最亲密的关系遭遇了风险,那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完全失去自我,因为我们是根据亲密关系去支持自我形象中最重要的因素的。所以在读到这里时我一连冒出好些问题,如在恋爱中先说出分手的一方失去自我的风险是否低于被分手的一方、初恋的成功率低是因为对自我的认识还未完全形成吗、人在对自己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后或者说形成了稳定的人格后寻找另一半的难度和找到后感情的稳定程度是否也与此有关。虽然这些问题经验也能多少告诉我答案,但是当我从这个方面去想的时候这种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话归正题,社会分层也就是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每一个社会都有一个等级体系,即人们常说的人分三六九等。不同的阶层会有不同的生命机遇,就像那就话说的:“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这也让我想到近日的一条新闻——深圳某中学招20人19名清北毕业。这些高材生是不是好老师不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无数普通学校难以想象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或许会巩固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者促进他们的上升。当然社会不会坐视不理,它会采取某种社会工程加以修正,但有些东西在我们一出生就固定了,比如我们是黄种人。所以伯格又提到了社会情境和制度。总的第四章就是在说社会对我们的控制和约束,隐约笼罩了一种压抑的气氛。但在第五章,伯格解释我们并没有因为社会的压制而感到无法忍受,相反我们很适应,因为我们的指望也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就像十年寒窗苦读的我们一样,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知道要想走自己喜欢的路,就必须要走好必须走的路,所以那么多年来我们认真扮演好了学生的角色,并且不是装腔作势,而是真正的就是学生。所以我们和社会并不是压迫与被压迫,而是合作。这样一想难免会让人心生恐惧,那么要如何抵制社会控制或者说摆脱这种恐惧呢,伯格开始了第六章“社会如戏”。在这一章伯格向读者介绍了变革、超然和巧妙利用等手段,鼓励人们不断去探索自由。而在第七章中伯格提到了有关伦理的问题,如种族、同性恋和死刑。在最后伯格强调了社会学是人文学科这一事实。
    全书读完,感触很多。之前听到最多的声音是社会工作就是应用社会学,社会学就是万金油。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想对于社会学为什么会是“万金油”有了较科学的理解,也对社会学和许多看似是社会学的应用有了了解,感觉收获满满,最重要的是激发了我的阅读热情。

孙新华 2019-11-30 17:01
很好,继续加油!


查看完整版本: [-- 赵书婧读书报告(2019年11月26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34380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