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华农张豪轶读书汇报(更新至11月1日)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齐民学社读书会 -> 华农张豪轶读书汇报(更新至11月1日)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豪轶 2013-12-01 11:10
读书报告:
2013年10月28至11月28
读书书目: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溟
          叫魂                孔飞力
          山东台头            杨懋春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雷岭飞红            陈冬仙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成稿之时正是中西文化正面交锋之际,用梁先生的话讲,正是不得不解决的时候。而梁先生认为当时关于中西文化的观点有三方面的错误: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放到将来去解决;在没有透彻了解东西文化的情况下盲目主张二者的融合;认为这个问题太大无从研究。梁先生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不得不解决的地步,但如何解决应该在充分了解东西文化的基础上讨论。
   文化分为三种路向:意欲向前、调和持中、意欲向后。生活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的生活、社会的生活和精神的生活。人生有三种层次的问题:可满足的对物质世界的需求、能否满足不一定的对他人的要求、绝对不能满足的要求(要求没有生老病死等)。
    西方化的核心就是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德先生”与“赛先生”,而这两者的根源都是意欲向前的西方文化。 中国的文化,梁先生认为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是走得不及西方快,而是根本就在不同的路向上,中国的知识术多学少,非理性的精神很发达,玄学很发达。印度的文化 在梁先生看来基本就是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走的就是第三路向。比较三方文化,梁先生得出结论: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的;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的。
根据文化的比较与分析,梁先生认为文化的发展会有以下的变迁:
1,事实(经济、文化)的变迁:由消费本位到生产本位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生产过剩而大家反倒享用不到的情形,现在需要把个人本位的、生产本位的经济重新归到社会本位的、消费本位的经济,即社会主义。
  2,见解(科学)的变迁:心理学由只关注有意识的一面到关注无意识的一面;由关注竞争的一面到关注互助的一面。
  3,态度(哲学)的变迁:由向外的视线转为向内的视线。由运用理智、着眼外界物质的西洋文化到运用直觉、着眼内在的中国文化,再到运用现量(感觉)、着眼将在无生本体 的印度文化。
      总之,梁先生认为西洋的文化之所以呈现发达之势是因为适应了当前的问题(人生第一层次的物质问题),而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不是好坏的问题而是早熟的文化,在第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就进入了第二、第三路向。重新回头去走第一路向自不可能,而硬要把西洋文化下发展而来的科学、民主应用于中国文化情景之下更是无法奏效。所以要采取第一路向的态度奋勇向前,但要把它融入第二种态度里。“我意不过提倡一种奋往向前的风气,而同时排斥那向外逐物的颓流”。
    《叫魂》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搞的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这本书透视了十八世纪乾隆盛世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民俗、文化心理等多方面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将视为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
      《山东台头》,这是一本作者以初级群体(即家庭)中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起点,然后扩展到次级群体(村庄)中初级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再扩展到一个大地区(乡镇)中次级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关于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人类学作品。作者描写的台头村,内容细腻,感情真实,有很多详尽的资料做论据。作者既对他的村庄非常的熟悉,又能用科学的中立的态度进行研究,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之处。
读书心得:
    这个月想多读几本,所以有些着急,有些书目都略读过去了,不免有些遗憾。总体读书的收获还是很多的,下个月再接再厉,用心读下去。
     

舒丽瑰 2013-12-31 12:40
读得很好,再接再厉,继续坚持,加油 [s:2]  [s:2]  [s:2]


查看完整版本: [-- 华农张豪轶读书汇报(更新至11月1日)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53092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