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袁明宝读书汇报(更新到6.15)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毕业研究生读书报告 -> 袁明宝读书汇报(更新到6.15)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   1   2   3  >>  Pages: ( 3 total )

袁明宝 2008-04-30 18:38
2010.5月读书
《论道德的谱系》尼采
《西方哲学史 上下》罗素
《现代性社会学—二十世纪的历程》马尔图切利 
《社会人类学方法》  拉德克里夫.布朗
《原始分类》莫斯
《文化的解释》格尔茨
《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
《文化与实践理性》萨林斯
《结构人类学 第二卷》
《忧郁的热带》
《人类学讲演集》列维斯特劳斯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王铭铭

2010年4月读书
《后形而上学思想》哈贝马斯
《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汪兴福
《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霍克海默 阿多诺
《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福柯
《临床医学的诞生》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知识考古学》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性经验史》
《福柯思想肖像》刘北城
《莫伟民讲福柯》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尼采

2010年3月读书
哈贝马斯专题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理论与实践》
《认识与兴趣
《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合法化危机》
《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权力的他者》曹卫东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彼得.伯格

2010年寒假读书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逻辑》

2009年12月读书
吉登斯专题
《民族国家与暴力》
《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
《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
《批判的社会学导论》

2009年11月—12读书
《实践感》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遏制野火》
《关于电视》
《继承人》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权力》
《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
《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理论》
《布迪厄社会理论》
《当代社会理论》(选读)

2009年10—11月读书

《心灵自我与社会》
《现在的哲学》米德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戈夫曼
《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社会实在问题》舒茨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人文科学的逻辑》
《人论》卡西尔
《否思社会科学》沃勒斯坦
《社会学的理论结构 下》特纳

2009年9—10月读书
《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默顿
《社会学理论的逻辑 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代的争论》(重读)
《社会学理论的逻辑 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
《新功能主义及其后》
《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
《社会的经济》卢曼
《社会冲突的功能》科塞
《现代社会冲突—自由政治随感》达伦多夫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
《权力精英》米尔斯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布劳
《不平等与异质性》布劳
《礼物》莫斯
《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里的互惠原则与交换网络》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阎云翔


2009年六月读书
《社会行动的结构》帕森斯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乔纳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逻辑 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代的争论》亚历山

2009年五月读书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麦克莱伦
《理性的毁灭》
《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
《狱中札记》葛兰西
《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保守主义》 卡尔.曼海姆
《思考:我的新国家主义经济观》何新     
《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

2009年4月份读书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 麦克莱伦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 苏联 尼.拉宾
《保卫马克思》法国  路易.阿尔都塞
《想象的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神圣家族到另一个神圣家族》法 雷蒙阿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四》

2009年3月读书
《货币哲学》(二、三)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二)
《资本论》(一、二)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2009年寒假读书
《论法的精神》上下
《罗马盛衰原因论》 孟德斯鸠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迪尔克.克斯勒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导读》顾忠华
《马克思传》戴维.麦克莱伦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
《货币哲学.一》(共三卷)齐美尔
《伟大的中国革命》费正清 
        这段时间的读书感觉是一个过渡时期,有种承前启后的味道。上半年读了四个月,主要是把古典社会学家中的几位读完了,其中最系统的读了韦伯和涂尔干,转过年来就开始攻读马克思,所以前一段时间就把以前的总结了一下,也为马克思的开始做准备。
  齐美尔的书分为分析篇和综合篇,现在正在读前一部分。主题围绕着货币的内在经济价值是如何产生以及货币的本质和意义展开。他的分析不是单刀直入,总是有哲学话语的论证打前阵:比如他先是分析相对和绝对的二元对立,然后再切入到客体价值产生的相对性,在于一个客体与另一个客体的相互交换,而且交换中伴随着代价、牺牲的付出。而在绝对统一体中是不会有价值存在的。客体价值还有一个心理层面的意义,实际上是主体和客体在互动中发生了主观价值的客观化。齐美尔的作品有小品文的味道,但在货币哲学前段描写中却又更多的哲学论证,在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中,这种文学风格才有所体现。等全部看完后再详细体会。。。
  时间紧任务重,自己还要加倍努力啊。。。
   

12月读书
《教育思想的演进》
《道德教育》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与哲学》
《原始分类》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
《涂尔干社会学引论》
《孟德斯鸠与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
《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
何新《思考:我的哲学与宗教观》
这个月主要是围绕着涂尔干读的,这一次系统的读比以前那样分散读确实更有感触,能总体上形成对涂尔干思想的把握和理解。因此,打算以后的读书就采取这种模式:系统围绕一个大家,结合其他相关主题对其加深理解。
这次主要是读了涂尔干关于教育学和道德哲学以及社会主义的主题。这个方面虽然不是涂尔干思想中的重头戏,但也和他的关于研究方法、自杀、宗教等主题形成对话。涂尔干研究的是法国的中等教育现状,提出的很多教育思想也是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形式的需要,道德哲学也是为了对出现的道德危机的一种回应;总之,对这个主题的研究同样继承了涂尔干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把教育和道德视为一种社会事实,用新的社会事实去解释之。社会分工论 是重读的,再结合他的几个主题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涂尔干从他的社会事实的研究方法出发,针对当时法国主要的分工危机、民族意识危机和教育道德危机等展开分析,力图寻求一种解决办法,他对社会主义也曾构思过但他最后的落脚点是一种能提供社会所需要的教育又能把人们结合起来的职业工会,并提高人们的德性。
涂尔干跟韦伯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有确定的研究方法,一个是社会事实,一个理想类型、价值中立、价值判断;研究的主题也都关涉到理性化,韦伯的理性化范围更广,但都分析过组织的理性化,只不过韦伯的更多的是关注政治组织从家产制、封建制到官僚制的理性化过程;他们的终点都含有悲观主义的色彩,韦伯提出了理性化的吊诡,理性化过程中也造成了人的意义价值的丧失,涂尔干所提出来的发展职业行会的观点在经历了一战后也化为泡影。
感觉韦伯的分析更细腻虽然读来晦涩,韦伯的概念观点是分散的,只有在完整读完后才能有一点体会,但仔细咀嚼感觉起来味道很好;涂尔干的主题比较明确也不是很难,但他的那种风格的逻辑论证很到位,语言简简单单的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理出头绪,形成一家之言,这一点比较很好。



11月读书
韦伯作品集《经济性动与社会团体》
          《支配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法律社会学》
          《古犹太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顾忠华    《韦伯学说》
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9月读书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人.社会与人生》
于海 《西方社会思想史》
卢梭 《社会契约论》
斯宾塞 《社会学研究》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论宗教》
韦伯 《韦伯作品集—宗教社会学》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曼昆 《经济学原理.上》


八月
    《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阎明
    《断裂》孙立平
    《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村落的非农经济》杨建华


七月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二十讲》
    《自杀论》

六月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普通社会学纲要》

五月
    学术与政治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主要思潮

四月
    《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杨善华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周晓虹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4 月读书               
      转眼四月已过,从复试回校到现在也就三个多星期的时间,在这期间按照自己的理解读完了四本书,分别是
    杨善华主编的《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周晓虹的《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正在进行中)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刚开始读可能觉得有点没头绪,但一天天坚持下来就慢慢习惯了。我把四月份的读书重点放在了对社会学理论的概括性著作中,原因在于:通过阅读本土社会学者对西方社会学家思想的理解可以形成自己对其思想的总体性认识,形成一个大的体系为以后阅读经典原著打下基础。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把古典与当代社会学家的主要思想进行了综合论述,基本上是按照各位社会学家的著述来论述其主要观点的,文章内容大都站在客观的立场对其思想进行评述,而且很多都是摘自愿文,因此读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本书内容不仅文采生动丰富,而且富有内涵,每句话都能让人回味,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摘抄了很多原句,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其中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德思想最引起我的兴趣:他的关于民主、平等、自由的论述视角很独特,民主对于人们来说就是要求平等,但当实现平等后却扼杀了人们的自由。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否可以联系托克维尔的思想呢?
之所以再阅读周晓虹的著作,有两个目的:一是巩固温习一下刚读过的理论;二是换个角度来理解他们的思想。本书基本上是按照社会学分类的四个范式来进行的,即社会事实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社会释义范式和社会批判范式。
重新阅读《乡土中国》 是缘于写论文的要求,因为论文中牵涉到其中内容所以借机又温习了一遍。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在中国非农化过程中,原来乡土社会的一些经济政治文化特征已逐步消失,接踵而来的是现代文明的入侵。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才刚开始。这个月很多时间用在了写论文上,下个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了。5月份读书数目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主要思潮》
剩余几本过两天再呈上

彭俊 2008-04-30 23:41
劲头很是不错!!!

袁明宝 2008-05-01 09:12
袁兄莫非不是社会学出生?


踏雪留痕! 

Posted: 2008-04-30 20:55 | 1 楼 
呵呵我是社会学出身啊,只是基础有限,见笑了哈

陈锋 2008-05-01 09:42
好,继续努力!

拼命九郎 2008-05-01 13:16
很好!社会学出生还能够这样扎实的从基础做起,难得,大家共同努力。

刘涛 2008-05-03 15:17
真的很好!继续努力!

程祖英 2008-05-03 16:31
而且还有列下月计划
想象总是机动的自己
惭愧啦啊

耿羽 2008-05-05 23:20
加油哦,看概论性质的书确实能打好基础。

袁明宝 2008-05-30 10:33
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
埃米尔.图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进行中)
  这个月主要研读了韦伯的作品,这一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作品集一共10本,我打算穿插在几个月里陆续读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以前读过,读来还算顺畅。而且先读的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从总体上对韦伯的理解社会学思想有一大体的理解:这包括了韦伯对社会学研究的任务、方法、目标和概念工具所持有的基本观念。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宗教伦理和经济行为的关系作了透彻的分析,使人清楚的认识到资本主义在欧洲而不是在其他地方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这本书还了解了很多关于西方宗教的知识,包括各教派、教规、仪式等。
  《学术与政治>是韦伯的演讲,读者本书时正值汶川地震,边读书边关注灾情,从而对韦伯的学术、政治、思想道德关怀,以及他对年轻人在国家内忧外患情势下的深切呼吁有一个切身的体会。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对我们来说,国家在面临灾难时我们如何才能使学术发挥好“志业”作用,是一个问题。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主要讲的是韦伯的经济史和政治社会学研究,关于经济理性化和支配类型是其政治社会研究的支点。对《经济与历史》体会比较多的还是前资本主义时期和资本主义时期
各种经济团体的介绍,正是各种经济团体的发展才使欧洲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封建时期也存在很多经济团体、比如行会、钱庄等,但不发达。应该对中国的经济团体有所了解,然后加以比较。
    四本原著读下来还算顺利,每句话基本都能理解,但很难把握每一章、每一篇的思想内容,下一步要找一本概论性的理论对照着进行。
    《社会学主要思潮》就介绍了七位大家的思想,但却花费了我很长时间,算是一块硬骨头。可能是因为对蒙德斯鸠不太熟悉,加之对帕雷托的思想心中有畏难情绪,所以就不是很顺利。以后还需加深阅读。
    图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已经读到第二篇第六章,感觉读来很通顺,不似韦伯那么晦涩,而且对图尔干所讲的图腾制度也很容易理解。
    下个月先研读几本图尔干的作品,加之几本历史学的书目(特别是欧洲历史,深入了解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加油加油!!!!

陈锋 2008-05-30 22:24
这个月不错!

耿羽 2008-05-30 22:46
哪是不错,是好猛,哈

范芳旭 2008-05-31 18:20
读韦伯的书这么迅速,敬佩!

袁明宝 2008-07-02 20:50
六月集中攻读了涂尔干的作品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又读了意大利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帕雷托的作品
                          《普通社会学纲要》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援引了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宗教社生活的基本原理及命题,也反映了涂尔干的唯实论社会思想取向。本书主要研究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宗教,包含的概念有:观念、仪式、信仰等。
    社会分工论    看此书感觉很流畅,几乎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把握的总体思想是:机械团结是建立在相似性基础上的团结,它把人限制在集体类型中,丧失自我;有机团结是分工所引发的,个人人格随着专业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这其中有牵涉到法律、道德的发展。涂尔干社会学主意的基本立场在本书中初现端倪:一切存在与现象的根源,皆为社会。同时也可以看到本书中对宗教起源、社会病态、失范现象的理解、描述等,是其后来著作的开端。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再次读这本书又有新的收获,研究社会现象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做到“价值中立”,这种思想也奠定了涂尔干以后作品的根基。
    涂尔干的作品还剩下《自杀论》,等下个月再读。总体说来,涂尔干的作品语言以及思想等方面都比韦伯的作品清晰易懂,但把握他的更深层次的精髓还要继续努力。
    帕雷托的作品是这个月最费劲的一本,总体上或者表面上,可以理解他的思想,但要读懂具体细节等方面的问题却很困难。他的三大理论中,精英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相对容易理解一点,但行为理论相对困难,等以后再阅读几遍吧。                   

耿羽 2008-07-02 23:29
周晓虹把帕雷托分析得比较明白,回头看看《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 可能就有新的收获。

袁明宝 2008-07-31 10:29
七月读书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二十讲》
    《自杀论》
    社会学的想象力——如何激发社会学的想像力,改变社会科学久而成习的偏向,建立起对整个社会及组成部分的充分认识,成为米尔思激进社会学观念的主要思想。
  社会科学方法论——以科学为业,考察了自然科学、医学、美学、法学、历史、文化科学等学科,提出了科学的贡献之处在于:对控制生活的技术有所贡献,提供思维方法、各种工具和 对思想的训练,获得清晰性;提出了社会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内容等同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文;道德中立在社会学和经济学中的意义,关于社会政策的客观性等内容有点晦涩,不是很懂。
  社会学二十讲——围绕帕森斯接够功能主义和战后向其挑战的美国社会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做了批判性的论述。作者站在新功能主义的立场上,力图克服各派理论的局限,对只进行新的理论综合。
  自杀论——运用社会统计的方法分析自杀的原因和类型,改变了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从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出发来解释影响自杀的因果联系,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 。

耿羽 2008-08-04 20:05
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建议看顾忠华

wonderful 2008-08-04 20:21
看看书评,或者研究论文什么的,可以加深理解的。

程祖英 2008-08-05 16:28
习惯还是很好
不疏于写写东西

袁明宝 2008-09-06 11:50
八月
    《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阎明
    《断裂》孙立平
    《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村落的非农经济》杨建华
七月
  《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科学方法论》
    《社会学二十讲》
    《自杀论》
六月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社会分工论》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普通社会学纲要》
五月
    学术与政治
    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主要思潮
四月
    《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杨善华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
    《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一卷.经典贡献》周晓虹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这几个月的读书主要侧重的是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初步形成了自己以后读书的大概体系:古典—现代。只有把理论基础做扎实才能在经验研究方面有充足的根据,当然也应该放宽视野关注社会学之外的其他理论经典和名著。读书不只是积累知识,还要有自己的针对现实的反思,更要从读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



   

wonderful 2008-09-06 23:24
看了很多基础理论专著,很好很好啊

袁明宝 2008-09-07 07:21
还得向师兄学习

kingkongwu 2008-10-05 00:11
俺来看看你,向你学习! [s:2]

陈琦 2008-10-12 18:32
阿宝,不错嘛,向你学习!!! [s:2]

袁明宝 2008-11-19 23:07
11月读书
韦伯作品集《经济性动与社会团体》
          《支配社会学》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法律社会学》
          《古犹太教》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顾忠华    《韦伯学说》
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斯韦伯思想肖像》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涂尔干    《乱伦禁忌及其起源》


对韦伯思想的认识:
韦伯思想分析的缘起或基石在于他的方法论: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应有自己的价值关联或关怀,而在从事研究过程中则要做到价值中立,避免主观意向的影响,以求对事物有一客观和非主观化的认识分析;而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并不冲突,在于研究者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做研究过程中要做到事实判断,而建立在个人情感关怀下的立场则可掺和价值判断。另一重要方法是“理想类型”,此一概念是韦伯具体研究的载体,是韦伯建构出来的一种思想秩序,一个乌托邦,借助此可以理解理想类型和现实间的差距。
方法论对韦伯来说只是次要的,重点在于建立在方法基础上的具体研究:经济政治宗教法律等。此中贯穿一主线:理性化或合理化;责任伦理。不管是经济组织、政治团体,还是法律、宗教伦理,都是理性化发展的担纲者。韦伯分析的理性化的面向只在于物质倾向,这就造成了他所说的“没有精神的专家,没有情感的享乐者”,人们的意义系统丧失、失去方向感,这就是“理性化的吊诡”,也是韦伯思想中悲观色彩的所在。进一步导出韦伯对政治、教育等的伦理关怀和责任意识。韦伯思想也不全然是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找原因,只是对西方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性寻求一解释。

9月读书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人.社会与人生》
于海 《西方社会思想史》
卢梭 《社会契约论》
斯宾塞 《社会学研究》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齐美尔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论宗教》
韦伯 《韦伯作品集—宗教社会学》
    《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
曼昆 《经济学原理.上》

社会是如何可能的?
齐美尔在其理论架构中对这一主题做出回复:个人作为一品格存在于社会结构中一位置,思想位置、职位和奉献,同时把社会网络结构连接起来,而小步骤和具体形式建构整个历史统一体,主要有货币经济、劳动分工、统治、竞争等形式,就是把对自然范畴的主体观察转移到社会要素本身上。
其他理论家对此有直接或间接的理论对话:
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到社会状态的过程中,立法、国家政体形式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此达到他所追求的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等理想;藤尼斯则完整分析了共同体和社会两种形态,建立在理性深思熟虑基础上的选择意志带来社会的差异和竞争,这时就需动用法律道德体系等手段实施干预使社会理性化;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以生物有机体为出发点,认为社会达到其所需求的功能结构状态,应遵从一定的生命法则,有宗教法律道德等手段的合理执行;迪尔凯姆的宗教分析是站在原始社会宗教的基础上,在原始状态下,律令的缺乏使得宗教在社会成员责任感和社会性的生成上发挥独特效用;梁漱溟和韦伯都从宗教伦理着眼,虽然都是对东西文化的比较,前者更多的是分析宗教伦理对社会文化价值的建构,后者则是对经济伦理、经济心态的影响,但都对社会结构的建立产生深刻意义,韦伯对宗教和经济间关系的分析最大程度的展现了西方宗教精神对资本主义社会理性化的亲和性。
社会是一个结构形态、一种文化形式,对社会的建构应有两个立脚点:个体形式对社会结构的建构,反面有社会对个体的文化连接。

李祖佩 2008-11-19 23:38
[s:2]

林辉煌 2008-11-20 09:50
读韦伯,是否有种内在的感伤?理性的囚笼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预示了大屠杀的到来?等系统研读了韦伯之后,再与明宝兄探讨。

耿羽 2008-11-20 17:05
顾忠华对你影响很深呀~呵呵

陈锋 2008-11-20 22:34
继续保持状态!

邢成举 2008-11-21 11:26
  不错啊,继续努力!

王君磊 2008-11-21 12:14
很好啊~~

李祖佩 2008-12-23 23:52
呵呵,我也读了涂尔干,看来有得交流了我们!!太好啦![s:2]

王君磊 2008-12-24 10:40
阿宝的读书日臻疯狂,看来在下要拖了鞋子追了哦

王君磊 2008-12-24 10:52
我这个月也读了韦伯,比起你们当初的读的时候,速度上慢下来不少,感觉虽然也不错,但确实不够深刻,想必从你那里能得到比较切身的体会哦?

陈锋 2008-12-24 11:12
势头递增  继续保持!

snzg 2008-12-24 15:18
不错。。。

陈琦 2008-12-27 14:22
阿宝厉害 [s:2]

袁明宝 2009-02-23 22:58
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s:14]

陈锋 2009-02-23 23:33
不错!一起努力!

李祖佩 2009-02-23 23:48
不错![s:2]一起前进

贾林州 2009-02-23 23:51
结合北大与王亚南的资本论读书笔记好一些.建议.
好像老贾有一些.
另外何新的书也可以结合看看.尤其是分析现实问题的.

你们都跑太远了,我跟不上了.

钟琴 2009-02-27 12:55
一起努力,加油!

袁明宝 2009-04-05 23:45
《货币哲学》(二、三)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二)
《资本论》(一、二)
    《马克思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
齐美尔的书总体上从一种微观具体社会现象上升到抽象理论层面,是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碎片化的解读。货币哲学这本书很系统的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及其功能和表现形式等多种问题,作为分析起点的货币是对事物经济价值的表达方式和凝缩的象征,一种纯粹的交换手段和工具,从货币本体出发,它体现出来的是无差别性、非人格性等。这种本质绝定了货币在社会交往关系中发挥的工具性的媒介作用,是一种无感情色彩的表达。货币在给人提供更多自由空间时又把人束缚在其上,单纯为了其功利目的,从而带来了货币或金钱的异化,把货币从工具手段追逐为纯粹目的。齐美尔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现象的解读细致而琐碎,包括偿命钱、贪婪、奢侈、卖淫等等,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的,货币作为社会的承载形式夷平了对象间的差异性、物体价值的差异以及阶级间的差别。齐美尔在很多方面都跟马克思相通,他们都论述了资本货币对人以及社会的异化,造成人的本质的丧失,道德存在和社会存在基础的缺失,对货币的占有越多,人的主体价值丧失的越多,这在马克思那里体现到工人生产产品和剩余价值上,生产越多越少创造价值越大自己的价值越小等。
资本论分析的起点是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元素的商品,进而到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在这一逻辑连贯性中,对商品的分析很复杂,虽然结论容易理解但过程论证却有点难度。
资本论带给我有两点启发:一个是马克思推理的严密和严谨,他对现象的分析非常人所比;另一个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活状况的描述,用很大的篇幅和精致的资料描述工人生活的凄惨,让人确实很心痛,在当下市场经济下,肯定仍有无数工人处在相似的情况下,工人在没有理论前提的指导下是很难认识到自己的处境的,而马克思的分析正是理论利器。
  读完马选感觉收获很大,对马克思的理论话语和主要思想有了一点理解,但有时只游走在只言片语中,对主题的把握还不是很好,只是对阶级斗争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感觉比较顺利。可能跟林州说的,读书的速度应该有所放慢,慢慢品味其中的思想和风采。
  下个月想读一点古典经济学的著作,如亚当斯密、李嘉图等

李祖佩 2009-04-05 23:47
读马克思,恩!不错[s:2]

陈琦 2009-04-06 11:37
我要多多学习

陈晓凡 2009-04-06 19:54
一直没有勇气读马克思,但是听介绍说语言很优美,看的时候就找你交流……

邢成举 2009-04-07 14:03
多些比较思考会对作者的学术思想有更好的认识

wonderful 2009-04-07 16:13
老邢说的很有道理啊。

建议,看西方古典经济学的时候,加上李斯特,这个人的思想对于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呵呵,我也打算这个月读他的

袁明宝 2009-05-11 11:15
2009年4月份读书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 麦克莱伦
《马克思的青年时代》 苏联 尼.拉宾
《保卫马克思》法国  路易.阿尔都塞
《想象的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神圣家族到另一个神圣家族》法 雷蒙阿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三》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四》
麦克莱伦和拉宾的两本书,本想作为阅读马克思的收尾,可读完后却又选择继续阅读了马克思。这两本书都对马克思的思想渊源和发展历程了做了很系统的梳理,特别是对青年马克思时期的主要思想和其后期的成熟思想进行了对比。这个时期的一些观点被20世纪69年代法国兴起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学派所重点利用,表面上是马克思思想,实质上是小资产阶级的变种,他们歪曲马克思的关于异化、人道主义的精神实质,颠倒马克思思想,批判革命形势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对立的两派:左派和右派,他们在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辩论,辩论的基础一部分是建立在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上边的。阿尔都塞的思想就是结构主义的,主要意思就是他提出了一些理想型概念,重新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解读,包括用多元论、整体论来解释历史事件的图式,总的来说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一种辩护,但角度可能跟马克思本人当时的一些想法是有差距的。另一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是对其两种主义的分类: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辩证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科学,这两者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前者是建立在对大量的历史事件的解析上,历史的丰富性造就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的研究对象,这样对辩证唯物主义来说就是相对成熟的。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科学是相对落后的。所以当时法国一些左派马克思主义者就是希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辩证唯物主义的研究和发展。但是不管左派还是右派,他们的马克思立场都是对主义的争论,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马克思本人当时的初衷,所以感觉法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相对马克思恩格斯体系来说是向前跳跃了一步,但距离仿佛太大了,造成了太大的沟壑。
马选的三四卷主要是恩格斯的思想脉络,这当然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绝大部分思想的总结上,他的思想在这种根基上向前向后都做了一些推演。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本质及起源的分析就是对历史事件的唯物主义式的或者是运用人类发展历程的具体事件论证历史唯物主义中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这就是科学的历史观;还有自然观的部分,主要就是对自然科学和自然科学史发展历程的考量,在地质学、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科学中的偶然性之后的必然性的理解,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异曲同工的。都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在发挥作用,恩格斯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论证既落脚在具体层面上包括各个科学实体,而且还提升在哲学高度。
下个月打算读一下西马的一些作品。

邢成举 2009-05-11 11:25
读书读进去,我们会收获很多

王君磊 2009-05-11 11:29
其实读了两个月的马克思,虽然还有很多东西依然只是只言片语的堆积,我感觉还是从中获得不少,打破了很多以前片面的认识,得到了很多身心的锻炼,这都是读大家带给我们的财富吧!继续加油!


查看完整版本: [-- 袁明宝读书汇报(更新到6.15)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244811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