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彭福林:回荡在乡间的牧歌——记2012年暑期荆门调研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2012年调查趣事 -> 彭福林:回荡在乡间的牧歌——记2012年暑期荆门调研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陈文琼 2012-09-19 20:04
虽然已经离开,但我们一起在荆门进行的二十多天的暑期调查却给我的人生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较正式的长时间的调查,也是第一次尝试比较全面的去了解一个村庄,这次的地点是在荆门市高新区兴隆村。
对荆门的印象,只存在着坐火车会路过荆门站。第一次踏到这片土地,随着司机师傅载我到大家会合的地方的途中,发现这里地多水多,同样有工业支持城市,现在正大举开发。最后到周娟师姐家时,发现在城市边缘,仍有一片旷野,稻田、池塘成了村庄最重要的景致。这次调查住在周娟师姐家里,虽然比较简陋,但真正的驻村调研应该就是这样,住农户家,从最近处观察农民的生活,体味乡村生活。自此,二十多天的暑期调研开始。
一、入门•了解调查
因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调查,从调查的内容,访谈提问,晚上小组讨论到大组讨论,很多都是第一次体验并逐步适应的过程。在荆门这组的调研,主要还是专题性的调查,以征地为访谈重点,同时据访谈对象的个人背景作全面的访谈,故有关征地、上访、用水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调查,我深深的感触到了寓学习于调查的内涵所在。因专业的局限性,历来只会从文本或史料中看问题,实际上的从调查或经验上讨论问题是逐步学习的过程,并且要学着如何将我们平时访谈到的琐碎的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上升到现在的学术界所讨论的话题上,本身就是一门课程,在这次实践中,我就是一个门外汉,正看着在门内或正踏进门内的师兄师姐们研讨这些问题,从这点来看,已让我明白,要树立一种意识——即要慢慢学会将村庄的琐碎经验转换成村庄的学术话语。
同样,调研的访谈过程中,看师兄师姐在面对不同的访谈对象的访谈方法。其实,每个人的访谈都很有特点,有循循善诱,有直奔主题,有迂回曲折等,天时地利人和,访谈对象、访谈人都是很重要的角色。但在农村调研,我们无法确定我们的访谈对象是否能说会道,是否会无保留的配合访谈,是否文化素质高等等,不可预料性太强,所以若我们想访谈成功,主要的还是我们的访谈方式,从与访谈对象建立联系始,到正式的访谈,访谈过程中的察言观色,都需要我们学会去思考。虽然说前面有师兄师姐在提问,我们只记笔记,不仅是记笔记,更重要的是思考。
二、入门•访谈
作为一名初学者,一直是笔记的状态,自我思考实在是太少,或者只是拘泥于访谈对象的谈话,没有考虑背后更多的东西,如能否问更深入的话题,或者他与别人的关系,或者是他的话在学术上的表达等。同样,访谈的学习不止在于我们的提问,还有提问的逻辑,或许我们在访谈之前我们心里就有一个提纲,但是在进入访谈后会随着新话题不断扩展,也可能扩展不开,但这些只有访谈人清楚他的逻辑是什么。记得最开始的几天,我会探讨杨华师兄是怎么问别人的,这个话题是怎么展开的,但随着访谈的深入,发现变化会比较大,但有一些主题是不变的,只是顺序或深度不一致,但同样的有一个问题就是,问题的连续性构成一起,必然是有一定的逻辑或问题意识在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明白,尤其是在自己开始访谈别人的时候深切感受的。真的是提问是一门艺术,聊天更是艺术。
很感谢我们的访谈对象,在我们的访谈过程中配合我们,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大的支持与鼓励。虽然只有短短的20天,但给我们一个机会,将村庄的许多方面都一定的侧面认识都是非常好的。
三、入门•讨论
    除了白天的访谈,晚上的讨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拿我们组的成员来说,杨华师兄,龚春霞师姐,周娟师姐三个人都是土地方面的专家,再加上小贺老师(贺海波),博士在读,加上梁哲浩、印子、石峰枫,都是研究生,综观大家的实力都很强。每晚上的讨论是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大家讨论的热闹非常。但当遇到瓶颈的时候,我们的杨华师兄会苦思冥想,充分调动他的大脑,到最后“噔”的一下,说不定是一个新的想法出炉,如拆迁体制的最初构想就是如此来的,其余的不再枚举。
在调研的二十天里,每天晚饭后在禾场里乘凉的那段应该是一天中最惬意的时间。没有限制的话题,可谈天说地,可以乘风纳凉,赏月数星,可就当日访谈论当时事,自是一番风味。
在一番放松后,回到屋里,七八个人围坐在一个小四方桌边,点三四盘蚊香,又开始了我们一晚上的头脑风暴。开始每晚上的必备功课——深思一小时,讨论三小时。阅读当天或之前的访谈笔记和讨论笔记,总结归纳提炼我们一天的收获,有什么发现和问题,问题背后的解释逻辑等,都是思考重点和难点。最开始的时候,我也一直局限在从现象到现象,总结归纳现象,只是看到最表面的一层,经验有限,深度思考不够。逐渐的,有基础的师兄师姐们已经会根据现象探讨背后的行为逻辑,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以及村庄政治的关系资本等,将现象演绎为推理逻辑。我想,这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到普遍的一个过程。
到最后的讨论,每个人依次发言,翻我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笔记,发现其实每天的讨论都会深入一些,或者某个问题在不断的得到论证与推理,同样是对于一些经典的案例在不断的补充。在没有脱离村庄语境之前,我们会身临其境的觉得这些人非常重要,他们的行为对他们村庄的影响可能是很重要的。同样,在离开之后,村庄的这些案例,依然是以后做研究可能会用上的,但与当时的那种获得了新材料或新观点的新鲜劲不一样,更多的是一种客观上的思考,更加理性一些。
很幸运的是,在我们讨论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积极,很兴奋。对于一些公共的话题,反复讨论,研究,因为这次的调查在我们组是专题性很强的,所以讨论的重点也多集中在征地拆迁上,大家在这方面使足了劲,不断的深入补充完善。每次想到一个新的内容,都要讨论发言,不会漏掉大家的想法。这种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我们每个人都获益匪浅,也让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相交相知。
更令人打开思维的是大组讨论。每次在大组讨论之前,我们都要在杨华师兄的督促下,提出第二天的大组发言,在其他人都有话题可说的情况下,我只有绞尽脑汁的想,我明天要说什么,从杨华师兄一个一个的点过去,大家报自己的想法,我还没想出来,那个急呀,压力大呀,深的讲不来,浅的又是现象了,不合规矩,最后也只能作垫底的,总要讲一点点,想着至少不能给杨华师兄我们这组丢脸。
但真的能感受到大组讨论的重视程度,在我们组就可见一斑。会上各组的发言都很精彩,每个人都能就本组这几天的访谈内容作提升,汇报给大家,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启发,探讨村庄中还有什么值得注意的话题,或者一些新的角度与切入点。每次有新的想法都会让大家很振奋。
四、入门•朋友
虽然说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真的是收获非常大。而且也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学习和调查上的内容,更有我们抹不去的情谊。从我们同吃同住同调查的这些天里,大家的相处都会让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小团体。分享每天的成果,共享我们的悲与喜。尤其是乡间的蚊子和阿姨给我们准备的美味的饭菜,让我们更是幸福的体验着这短暂的生活。
杨华师兄经验丰富,调查中的老手,头带一顶草帽,神像一名下乡干部。
龚春霞龚师姐,访谈犀利,讨论活跃,唱歌好听,小巧佳人一枚。
贺海波小贺老师,沉稳,执着,归纳能力特强,不愧是做语文和政治老师锤炼出的博士。
周娟师姐,乐观开朗,思路开阔,韩语歌非常好听。
梁哲浩老梁梁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闻,不愧为我们组的百宝箱,灵活机智,能言善辩。
印子,有深度,扮深沉,爱思考,喜欢小孩子,能歌善舞。
石峰枫峰枫姐,豪爽的北方妹子,有其在的地方必然热闹。
同样忘不了陪伴我们二十多天的叔叔阿姨,尤其是阿姨,每天顾我们三顿饭,精心的付出让我们感动着,记挂着。忘不了“我们不要白来,我们要多绿(虑)”,周娟师姐家的白狗白来,周娟师姐的外甥“周围多绿”,胖胖的可爱的多绿,还有每天接送我们的王师傅和汪师傅,还有生活在村庄里的村民和这片绿色大地。


查看完整版本: [-- 彭福林:回荡在乡间的牧歌——记2012年暑期荆门调研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53593 second(s),query:3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