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七月读书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中心研究生读书报告 -> 七月读书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杨婷 2009-08-06 22:42
七月书目:
《中国不高兴》宋晓军、王小东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
《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陈志霞著,中国经济出版社
《个案社会工作》陈志霞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学》张春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璨、徐建平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待续)
《第二性》西蒙•波伏娃著,西苑出版社
《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朱迪斯•巴特勒著,宋素风译,上海三联出版社 (待续)

    这个月读完了五本书,还有两本待续。在浏览师兄师姐的帖子时发现大家对《中国不高兴》评价较高,自己按捺不住就在网上买了一本。用编者的话,这本书主要写大时代、大目标以及我们的内忧外患,感受只能用震惊来描述。“火炬一代“、“家乐福事件”80后突然高尚了一把,他们不仅仅是只读圣贤书,两耳闻起窗外事来,反弹力量是惊人的!站在时代前进的大方向上看待国事家事,其剖析不能不让作为80后一份子的我们心血澎湃。它撩起了情感共振,指出了明日的希冀,让激情再度燃烧青春。或许这就是它吸引人的原由吧!
    波伏娃的《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最健全、最理智、嘴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女人号召妇女们争取自由。对于女性问题,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和历史唯物主义都有各自的理论,波伏娃从人的生存全方位考虑身体、性生活以及技术条件来具体的、活生生的探讨女性问题。生物学上的主要特征并非她的生存处境的一部分,生物差异只是把人区分为男人和女人,这种分类我们在调查统计上归属为定类变量,但是在社会制度文化环境下,这种分类则被人为的归为了定距或定比变量。从而性别划分也就有了等级,也就是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了。——“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其实是变成的.”不论是游牧民族的女人,还是父权社会的女人,也不论是小女孩,还是少妇、母亲,历史时间对她们不是一种流动的创造性,未来意味着对过去的一种复制。复制的是社会性别。只有一个人蓄意所为,一个人才会被确定为他者。一个小女孩开始学习怎样在世界上生活,理解了在世界上做一个女人意味着什么时,就产生了这样一种体验;自身中有他性和差异性。而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女性是把这种差异视为固有的,生理上的差异让她们欣然接受社会方面的差异,“谁让我们是女人呢?”正是这种集体的无意识导致女权运动一直艰难前行。
    《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让我们了解到性与性别研究领域中最辉煌、最新颖的思想成果,正如副标题所说那样它更新观念。在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的争论中,巴特勒解构了二者的对立。而这一解构是在“语言和言说者互相言说”的框架里完成的。巴特勒认为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并无区分意义,而我们的身体绝非只有物质性的存在。在她看来,我们的身体涵盖着物质、精神和社会多个层面。就女人身份而言,我们不能说她生来就拥有生理性别,而后天在社会环境中又形成了社会性别。关于巴特勒的理论我还没能透彻理解,目前还未读完整本书。
    这个月仍旧选择了两本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书。主要涵盖了心理学的研究历程、领域、内容与方法。虽然是新内容,但因为是一门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读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尤其是理论,当把理论与实际生活的点点滴滴联系起来时,豁然开朗。但涉及研究方法时还是有些困难,以后应该在统计方面下功夫。
    除了以上几本书外,我还选择了陈志霞老师的两本著作。一本是介绍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个案社会工作,主要介绍了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涵盖了个案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专业价值理念、专业关系建立、基本工作过程和基本技术,以及理论流派活模式。《知识员工组织支持感及其影响》是运用基于社会交换的组织支持理论对知识员工的组织支持感的心理结构以及工作绩效、离职倾向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和实证探讨。

    以上是这个月的读书情况,自己感觉是进步了,读书的速度快了,思想也有了,但是浮躁的心境仍需继续磨练。与大家共勉啊!

光玲 2009-08-07 09:40
加油!!有分量,更有质量!

夏柱智 2009-09-17 14:33
这么喜欢心理学,读得不错

邢成举 2009-09-17 22:32
说实话,没怎么看过心理学的东西,你的读书报告很有启发性

李祖佩 2009-09-21 16:42
确实很受启发!~~~


查看完整版本: [-- 七月读书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48100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