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刘垚 读书报告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北工大群学读书会 -> 刘垚 读书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刘垚 2023-09-09 21:10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读书报告                    社会工作 刘垚
阅读情况
马尔库斯《单向度的人》
本雅明《单向街》、《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霍布斯鲍姆《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
福柯《规训与惩罚》
在读布迪厄《世界的苦难》
1、    惩罚
1)    公共表演式的身体刑罚
在本书第一部分,福柯率先展示了流行于封建君主社会、持续到19世纪的惩罚方式—
—身体刑罚。福柯认为,身体刑罚是君主过剩权力的使用过程。法律是国王(统治阶级)的意志,对法律的破坏被视为对国王的冒犯,将受到审判,即权力的解剖学。权力是利刃,君主以意志操刀,对违法者的身体进行惩处。而在部分条件下,君主可以收回其权力,大赦天下。
福柯指出,公开刑罚的过程其本意并非进一步屈辱犯人,而在于恐吓观众。刑罚过程既
是君主权力的彰显,也囊括了很多信息。如罪犯的身份信息,不同的刑罚方式表明犯罪的类型。现场的观众从中读取信息,代入自身的行为并奔走相告,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而这一套模式的弊端在于,观众的情绪容易被煽动,将罪犯视为反抗强权的战士,从而集体违抗君主意志,如集体高呼、干扰刽子手,试图中断刑罚仪式。
2)    量刑—刑罚经济学
从18世纪,刑罚出现温和化的趋势,并分化出了不同的程度,即一种量化处理。福
柯认为,这并非统治者的良心发现,而是出于理性考量所为,一方面由于犯罪行为日益增加,公开处刑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另一方面是前文提到的集体意志被扭转的例外情况。暴力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权力的收缩,而是权力面临着如何更加经济合理地分配的问题。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议,有人继续坚持基于旧君主制的处刑,有人则提出用一系列编码的象征符号建立的惩罚都市,即将罪犯视为“处于恢复资格过程中的权力主体”,通过戏剧化的时刻展示对所有人的灵魂进行审判。另一种倡导则是提供一种管理机构,将罪犯以规训的方式集中管理,回到对肉体的解剖。而最终被采纳的便是最后一种,以监狱的形式对权力强制地、作用于肉体地、隔离地运用。监狱就此诞生。
2、    规训
1)规训的艺术
规训作为一种支配的手段,福柯提出了规训的作用和它们是如何具备操作的,如军队、
工厂、医院等场所。规训是一种权力分配的艺术,它去中心化,弥散在各个细节之中。如空间上严密的切割分配,工厂中的一间间车间、一个个工位,空间在不断且各种更加狭小、排他,使人直面规训发挥自身的功能,而非与他人聚成集体。在这种空间的分配下,监管成为可能。
2)全景敞视主义
全景敞视主义本身是由边沁设计的一种全景敞视建筑。作为一种监狱模式,瞭望塔与环
形监狱的空间分布使得被监禁的罪犯时刻处于被监视之中,即使并没有人真的在看着他。这种方式高效且低成本地操纵着权力,使权力实现了“自动化”运作。福柯提出,这种全景敞视不仅可以监视,还可以实验,使得其中的人被驯化、从事生产劳动。这表明此类监狱具备了其他附加功能,也同时表明其他不以监禁为目的的建筑也可以引入全景敞视的方法进行监督管理。规训社会的形成与资本主义制度存在基本联系,表明权力的持有者在整个社会依据规则纪律的监视得以实现。
    由此看来,上述提到的惩罚都市与集中管理的模式中,后者被采纳并不代表前者被抛弃,而是整个社会都处于由符号运用和“微观物理技术”建立的规训之下,监狱只是承担特殊功能的一个部分,它与工厂、学校、兵营和医院的同质性是规训的部分,而差别则承载着惩罚的意味。
3、    监禁
在这一部分,福柯讨论了监狱的模式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如出现的奥本模式与费城模
式。又提出了“过失犯罪”的发明与重要意义,过失犯区分了资产阶级的合法和非法活动,但也在灰色领域中保证着非法活动的经济收益。监狱为权力统治者所用并暗藏着非法的部分。同时,过失犯罪的存在同时恐吓着一般人,他们意识到犯罪并非穷凶极恶的歹徒,也可能不小心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从而谨小慎微地收缩行动的幅度。另一边,那些工业、商业的生产机构却充分利用着监狱这一制度,监狱不只在压制、排斥、制造边缘状态,还在不断地生产出被规训的个人。
4、    对话史蒂芬·平克《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在本书中,福柯主要运用了谱系学的方法考察“权力-知识”的变迁。他认为权力与知识是
一对共变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变化总是存在相关关系,他所对比分析的酷刑惩罚权力与现代的规训权力并非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其背后都有各自的知识背景,即某种理性的考量和技术的实现。权力与知识都要作用于身体,权力是人体解剖的工具,而知识则是解剖的艺术性考量。身体作为承载权力与知识的中介,呈现着知识与权力的同一指向。
  在此对话《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的原因在于,他们都相似地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探索了出现在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史蒂芬·平克分析了表征,而福柯似乎更看重其中的运筹。平克在本书的两大任务是:第一,论证暴力确实在减少。第二,解释暴力减少的原因。他通过事实数据的统计论证前者,又通过心理学及脑科学的解释我们人本性中的天使部分发挥着功能。除去历史的原因(国家建立、文明商贸等),平克认为“移情”的心理是人类暴力减少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是,移情随着“扩大的圈子”而扩张、泛化,正是印刷术的出现、识字率的提高、大众媒体的到来使人们听得到远方的哭泣,从而激发人性中的善良本能,如阿拉伯之春的爆发。区别于后现代学者的普遍消极态度,平克看到的是一个更美好健全的世界。
如果将平克界定的“暴力”与福柯所讲的封建君主制的权力使用方式等同起来,则他们部分地达成了一致。即暴力形式的权力的确减少了,且平克所解释的“扩大的圈子”验证了福柯的“权力-知识”观。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印刷术、大众媒体的出现作为新知识而生产了新的权力,细化了权力的运作形式,同时受到权力的操控。这种技术的出现既顺应了权力扩张的需要,也使权力扩张成为可能,不可能把两者拆分开来看。
而在二者的解释角度来看,他们的观点彼此斗争。福柯采用的是一种“取代说”,他认为权力的运用进入了更加艺术、技术的层次,“规训”逐渐取代了暴力的处罚。这也是平克的书广受批判的一点:肉体上的暴力的确减少,但其他形式的暴力他只字未提。《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则认为这是一种“本能的觉醒与运用”,借助生产力的进步人的某些善良能力也被扩大了。由此见得二者之间的张力集中在“结构-能动”这一经典的讨论中。两者一黑一白,但无论是将历史看作压制力量的分化还是人类能动进步的进程,都有些不容否定的事实:
“虽然我坚信,短期内我们不会再见到活人祭祀、奴隶制、轮刑折磨和民主国家之间的战争;我也可以预期,目前的犯罪率、内战、恐怖主义虽然仍将存在,但将龟缩在某些最阴暗的角落里,世界上总会有些地方连天使也不敢涉足。可以确定无误的是,许多种类的暴力已经下降到目前的水平,我们可以尝试理解为什么会发生样的下降。作为科学家,我必须对任何带着我们升华的神秘力量和红运天道保持怀疑。暴力下降是社会、文化和物质进步的成果。如果这些条件继续存在,暴力就将保持在一个低水平,甚至会继续下降。”——史蒂芬·平克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制造出受规训的个人。这种处于中心位置的并被统一起来的人性是复杂的权力关系的效果和工具,是受制于多种‘监禁’机制的肉体和力量,是本身就包含着这种战略的诸种因素的话语的对象。在这种人性中,我们应该能听到隐约传来的战斗厮杀声。”                                                      —— 米歇尔·福柯
    不容否认的是肉体形式的暴力的确在减少,不同程度上的规训正在发生,对暴力的不容忍却滋生了可以忍受的暴力。无论是批判还是赞扬,都能作为一种力量帮助个人反思与调试,推动秩序的变动。

5、    阅读反思
阅读批判性的后现代作品是一件比较累的事,在时空的错位下,我无法验证学者的时代和所处制度空间。因此在阅读中既要找到作者所批判的靶,又要关注作者射出的箭。在阅读《单向度的人》时,作者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文化和艺术现象,作为背景知识的了解与补充,我阅读了本雅明的作品和霍布斯鲍姆《断裂的年代》的部分章节。反思用“极权主义”去概括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合理性。而在阅读《规训与惩罚》时,我有一种强烈的被作者带着跑的感受,他立场鲜明、语言表述极具破坏力,具有很强的说服、教化的能力。但阅读批判作品需要跳脱出来,去考虑那些未被言说的部分、被遮蔽的部分、局限在意识形态中的部分、今时不同往日的部分,才能辩证地看待思想理论。

刘垚 2023-10-20 22:52
【读书情况《现代性及其缺憾》鲍曼《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上布迪厄】
【状态:几乎没时间看书】
布迪厄的实践论
抛出一个问题:在社会资本成为资本之前,也就是社会资本理论被提出、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被阐明之前,人的行动(实践)和在习得这一理论之后呈现出怎样的差别?
这个问题是很久之前突然冒出来的,在此我尝试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解析,解释出我所理解的布迪厄的实践观点。将理论之前的实践者称为A,习得理论后的行动者为B。主要工作任务是比较这两者的差别。
首先,两者的实践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布迪厄认识论的基础。在布迪厄看来,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之间的差异是科学研究无法避免的矛盾,两者的关系犹如“织机之于织网,土壤之于小麦”。即理论逻辑虽脱胎于客观世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科学研究无法复制实践中的紧迫感、时间性,理论逻辑不可能完全呈现出实践逻辑,对此,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努力都无法弥合这一点。就此看来,社会资本理论与其所指涉的实践逻辑的“土壤”必然有所差别,且不说习得者B将这一理论逻辑再次代入紧迫、时间的实践中出现的再次变异,只是完全依照这一理论逻辑来行动,他的实践也必然和A的实践有所不同,因为A的实践是土地,而他获得的是“小麦”的逻辑。
第二,有关场域的力量。依据吉登斯的“双重解释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实践者A)对于自己的行动有自己的一种解释,而社会学家又为其提供了另一重解释。比如在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被提出之前,人们已经有了“人缘”“广结善缘”这一说法。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那么如果再把时间向前推,就可以发现,实践者A完全是一个“能动者”,他去建立自己的社会资本的实践行为完全是出于个人经验或者偶然的,A依据当时的资本、习性和场域进行实践。但看起来布迪厄的实践经济学公式看起来对他的解释性似乎很低。而实践者B和A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他是通过内化或者是一种驯化而出现的实践,他的行动是建立在一种“社会共识”的基础上的。这种出现在一定场域内的共识即是合法性所在。因此行动者B在实践社会资本理论的内容时是很有底气的。
在这里引用一些当下很热点的词“PUA”“内卷”“情绪价值”,他们有其适用范围,比如PUA这个词语很常出现在职场、亲密关系的场域之中,却不会出现在医患关系之中,是因为他的合法性及他背后的共识的来源就是职场、亲密关系中的权力关系,只有在这些场域中人们达成了一种共识,这就是场域的力量。而“人缘”“社会资本”这些观念的不断提出,可以看作一个场域逐渐建构的过程。
第三,再次把时间轴向未来延伸,经过建构起的场域的力量,如果这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念,他会组成人格中无意识的一部分,使得人是习惯于、倾向于与人交往的。这就是“惯习”,惯习的本质就是无意识。同样,这种无意识也是逐渐被建构起来的。比如说《区分》一书第一部分讨论的“审美配置”就是不同阶层建构出的不同的惯习。
第四,什么是符号暴力。假如把刚才讨论的“社会资本”变成“实习生应该交钱实习”并声称是因为实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技能,且带实习生、培训要付出人力成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这种看法成为被社会所接受的合法性实践,就构成了一种符号暴力。因为他掩盖了剥削关系,披上了合法性的外衣。
就此看来,在惯习、场域和符号暴力的各种力量下,我们的社会处于一场结构化的变迁种。实践者A会越来越少,实践者B反之越来越多。在合法性的文化下,人的反思、质疑越来越少,人们的能动性逐渐丧失,或者人误以为自己能动选择的部分实际上是一种配置的结果、甚至在属于自己个性的部分(审美配置、道德价值)都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建构起来的。当然资本在其中充当重要的条件,使社会逐渐分化为不同的阶层,不同阶层主导不同的场域。
【反思】除了书单中的,还零碎的看了一些布迪厄的《实践感》,访谈记录《世界的苦难》、采访对话《社会学的问题》的部分章节。布迪厄的《实践感》是我在大二时尝试读的第一本西方社会学经典专注,现在再读仍然有很多看不懂的部分,但这本书的精彩论述仍能带给我欣喜感。

梁伟 2023-10-23 13:20
能在考研之于抽出时间读书,这份坚持非常值得肯定!


查看完整版本: [-- 刘垚 读书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41950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