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孟娇 |
2023-09-08 20:39 |
一、作者介绍 皮埃尔•布迪厄(1930-2002),法国当代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著名的社会学家。早年学术生涯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在批判性地思考了索绪尔的理论命题后,开始探索一种有关文化实践的理论,即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有时也直接称之为场域理论。是一个傲娇、毒舌,同时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敢于批判的学者,前者在对话式的《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充分展现,其中布迪厄对别人对其的批评不屑一顾,后者在其论述文化再生产中教育与权力共谋时尤为深刻。 二、方法论 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的批判,亦即表现为社会现象学和社会物理学的认识方式。首先是现象学的认识方式,它为自己确立的目标是反思一种本质上不予反思的经验,即与日常环境的原初熟悉关系,从而揭示这一“客观”上看似那样虚幻,但作为经验依然是完全确定的经验之实质。它和常人方法学有相似之处,把客观条件悬置,从而研究主观经验与行为。这一认识方式本身排斥探究经验的可能性产生条件,以致无法发现客观结构和内部结构的相符,同时也从经验之中排除了所有对其自身可能性条件的探究。 客观主义旨在确定一些不依赖于意识和个人意志的客观规则,在学术认识和实践认识之间引入一种明显的间断,并将该间断所依托的多少有点明晰的表象置于“理性”、“先天观念”或“意识形态”地位。客观主义丝毫不考虑与作为客观化活动的条件和结果的原初经验相关的距离和外在性问题,忘记了现象学分析提出的日常世界经验。这样就使得研究者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站在一个较高的视角地位上进行观察,无法深入,因为研究者本身就持有一些其认为是真理的先天观念,有一个固有的预设,无法真正理解本土经验,更甚者是仅仅为其研究观念或理论寻找一个个案例而已。 通过对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布迪厄提出实践理论,从关系出发进行分析。他认为社会现实既包括行动也包括结构,以及由二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历史,而这些社会现实的材料存在于关系之中。因此他用“场域”代替结构主义的客观社会结构,用“惯习”代替个体心智主义的主观意志,从而在客观与主观、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起联系。因此有三个主要概念:场域、惯习与资本。 一个场域由附着某种权力(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是一个分类斗争的社会空间。在布迪厄看来,一个分化了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一体的总体,而是各个相对自主的“游戏”领域的聚合,这种聚合不可能被压制在一种普遍的社会总体逻辑下,不管这种逻辑是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的还是后现代的,因此提出场域这个分类斗争的社会空间概念。场域有以下特点:有一定的位置、结构和规则;相对的独立性和层级性;范围是动态变化不固定的;场域中的所有能动者共享了一定数量的基本利益;场域是诸种客观力量被调整定型的一个体系,场域同时也是一个冲突和竞争的空间;争斗性、历史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不确定性等。如何分析场域:“首先,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其次,必须勾画出行动者或机构所占据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最后,必须分析行动者的惯习,亦即千差万别的性情倾向系统,行动者是通过将一定类型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予以内在化的方式获得这些性情倾向的。” 惯习是一种性情倾向系统,由条件制约与特定的一类生存条件相结合而形成,表明了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身体上的习惯性状态、倾向、脾性和嗜好。惯习是持久的、可转换的潜在行为倾向系统。惯习特征:相对普遍性与绝对特殊性;持久性、可转移性、历史性、开放性和能动性;无意识性或潜意识性,内在的惰性;惯性和滞后性等。 资本作为社会实践的工具是行动者劳动的成果,其存在状态可以是物质化的(经济资本)、身体化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也可以是符号化(象征)的。资本可分为四类:经济、文化、社会和符号资本。经济资本是指社会资本中可转换为金钱并且以制度化的形式存在的部分:文化资本是指场域内各种文化服务以及与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或无形资本。文化资本有三种存在状态,一是身体化的状态,是个体得以内化的长期的和稳定的性情倾向,如“腹有诗书气自华”,表现在心智层面和行为层面;二是客观化的状态,表现为具体的文化财产,可以作为文化进行传递的媒介;三是制度化的状态,即由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所确认的,认可的各种资格,如由社会上合法的学校与机构颁发的证书,如教师资格证、毕业证、学位证等。社会资本是各个主体在场域通过持久的关系网络所获得的社会资源与财富。符号资本是一种隐蔽的、无形的经济资本形式,以被符号化的某种头衔而存在的,主要是礼仪活动、声誉或威信而累积起来的资本。不同类型的资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但是兑换率不定。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中的显著特征就是其反思性。总的来说,其反思性有以下几点特殊性:首先表现在他的反思社会学的基本对象不是个别分析学者,而是根植于分析工具和分析操作中的社会无意识和学术的无意识;其次是反思是与分析者在场域中的成员资格和位置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是布迪厄主张反思社会学需要成为一项集体事业,而非压在孤身一人的学究身上的重担。 三、《区分》 《区分》这本书是布迪厄将场域理论应用于生活风格这一社会空间的实例研究。《区分》通过各种社会统计调查和时尚采样,揭示出各种所谓文化品位、生活趣味等文化消费其实是各阶级或阶级内部各阶层相互斗争的场域,反映的是社会的区分与差异,而这种种文化消费又再生产了这种区分与差异。 《区分》告诉我们,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纯粹的,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趣味是一种对人的阶级分类,而这一分类的构成、标示和维持,掩盖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使不平等具有了某种合法的外衣。 这本书中有几处有趣的点:首先是学历泛滥与新职业的开辟。统治阶级(工商企业家)和中产阶级(手工业者和商人)中的最富有阶层为了保证他们的再生产而大力加强他们对教育系统的利用这个事实无疑大大推动了竞争的强化,这些变化的后果是学校教育突飞猛进以及教育系统本身的所有相应变化,还有社会结构的所有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至少部分地)来自建立在学历与职位之间的关系的变化,即学历贬值,职业竞争加大。学历贬值与学历竞争成为了循环。布迪厄将这些人形容为“受骗的一代”和“集体幻灭的人”。那些家庭出身优越但是受到文化贬值的人倾向于借助家庭传承的文化资本开创一些新职业,如艺术或半艺术职业,咨询职业(美容师,营养师),推广和表现职业(主持人,新闻专员)。这一切和现在是多么相似呀! 其次是小资产阶级的乐观的苦行主义。小资产阶级为了向上流动竭力“缩小”自身,提高不了收入就减少消费者的数量——少生孩子,与过去决裂,集中力量和减少花费的想法导致他们中断各种联系,甚至是家庭联系,因为这些关系阻碍或者说无助于个人的上升。因为缺少经济和文化资本参与竞争所以总是过分严格和节制,过分谨慎和严肃。上升的小资产者的存在是一种对未来的向往,但他往往只能通过他的孩子来体会这种未来。拿着自己的生命贷款将一切倾注到孩子身上,推迟快乐和现在,希望以后得到快乐和现在。但有时随着上升的小资产阶级年龄增长,随着证明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的牺牲之未来让他们希望破灭,他们就倾向于从乐观主义的苦行主义滑向一种压抑的悲观主义。 四、思考与反思 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个困难,布迪厄很多时候是用艺术作品来表述各阶级不同的趣味,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对布迪厄所说的各种艺术作品是不了解的,更何况是根据它们来区分阶级呢? 布迪厄在《区分》中得出的很多结论是通过统计调查得出的,这些调查数据即使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法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此书于1979出版)的情况,那么现在的情况是否会有所改变,结论是否还适用呢?如果适用,解释力有多少呢? 《格调》那本书里更加详细地区分了与其划分的三个阶级九个阶层相对应的生活风格,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等,但是我们一定能够从生活风格中区分出阶级或者阶层吗?其对应关系数量过于庞杂。 趣味、惯习与文化的关系。这三者很相似有时也可以混用,但还是有所区别的。个人认为这三者的范围从趣味到文化是逐渐变大的,趣味是指创造和评价作品的一种品味和能力,惯习则是一种性情倾向和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文化的范围之大更不用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