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亓竞唯读书报告 --]

三农中国读书论坛 -> 西农四为读书会 -> 亓竞唯读书报告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亓竞唯 2022-10-23 15:17
十月读书报告
——生活小事中的社会学

       最近这个月我基本都在阅读齐美尔的经典著作,这几本书大多是覆盖了许多问题的生活随笔和演讲稿。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齐美尔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态度,也可以从其中细节的描写瞥见齐美尔的睿智。之前阅读韦伯的著作,从前到后阅读全书,能明显感觉到有较为清晰的脉络,韦伯一般是从一个小的概念入手,逐渐扩大词语的定义来阐明相关概念和观点;与韦伯相比,齐美尔则更多是从生活中很常见的事物,例如:桥和门、窗外的一棵树、人的两只手、碗和盘子等出发来说明一些哲学或社会学现象。这些虽然都是我们平时无比熟悉的事物,但阅读的过程中却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这些事物,带给我的冲击和思考是只多不少的。而因为作者这些观点来自于更加贴近生活的事物,能感受到烟火气,因此更容易想象和理解。
       生活在北方,可能平常我们经过桥的机会稍微少一点,但是每天一定都会进进出出非常多次门:宿舍门,教室的门,这里的门,还有暂时出不去但又心向往之的学校大门。或许我们平常进出门的时候也是可以感受到的,当我们打开这里这扇门,就会从门内这个相对小的、封闭的空间进入外面那个更大的、陌生感更强的世界,而当我们从外面打开门走进来,又会感觉到回到一个熟悉的、有屏障的、感觉更为安全的小空间。这扇门就这样将无界的、多元的广阔世界和自我有所局限的小空间,联系起来了。一个看似单一的物品,其实是有界和无界之间的分隔,当它变换一种状态,又变成了两个空间的联系。其实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就想到我们的经典阅读。阅读或者说是每本书,也像一扇门,因为打开这了扇门,经过这扇门,我们得以获得了解外面广阔世界的机会,可以从宗教、从支配等等不同视角去观察世界。印象中从开始经典阅读到现在我最明显感受到完全颠覆认知,通过书获得了全新的认识就是在看《自杀论》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发现自己之前对于自杀原因的思考是全部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而实际原因跟我自己原本的认识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就像以前读到过说冰岛因为冬季几乎没有光照,且冬季时间长,因此冬季自杀率很高,我就一直认为在严寒且日照时间短的冬天,更容易引发自杀,但事实上,经过作者数据和文字的证明,真正自杀数多的季节是春天和夏天,因为引发自杀的并不是光照时间和温度,而是社会活动的紧张程度。而冰岛则是因为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我是把个别当作了一般。读完我才发现是自己太想当然了,只看到表面现象就去纠结原因,殊不知自己还没有剥丝抽茧地看到现象的本质。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就是读《支配社会学》时,得以通过这本书从另一个角度对原本以为熟悉的中国历史有了全新的了解。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齐美尔写到关于进餐的社会学。齐美尔写到关于进餐的社会学。一日三餐对于我们来说是每天必不可少但也早就习以为常的。因为我们要吃的东西,它只能是由我们自己来吃才能填饱肚子,是不可以由别人来代吃的,不像眼睛看到的风景可以大家一起共同欣赏,嘴巴说出去的话也可以被他人听到。也正是因为吃饭是最原始的欲望,所以也就成为人类最绝对的共性和共同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家坐在一张桌子前吃饭这一社会现象。这时吃饭就具有了将人们聚集和联系的社会意义,而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这一简单功能了。     就像我们平常一个人吃饭就是为了饿的时候填饱肚子,但当我们大家一起时,比如小组聚餐大家在一张桌子前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定会互相聊天还可能会玩游戏,这时候一起吃饭这一行为就有了将我们聚集、联系的社会性功能,在一次次的共同进餐后,我们对彼此的熟悉程度逐渐加深,联系的紧密程度逐渐增加,从一个个独立的人慢慢形成一个集体。在读到齐美尔写的《关于进餐的社会学》之前,我对无论是一个人吃饭还是与许多人一起吃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受,最多可能一个人吃饭时偶尔觉得有点孤单,跟合得来的朋友们一起吃饭时就是开心更多,并未意识到这其实就是进餐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中暗藏的社会性功能。读完这篇,我清楚了吃饭为何能从一开始最简单的吃和喝,变成有着无可估量的社会意义的共同进餐。这也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证据,人们对于聚集的重要性的认识超过了最原始的欲望。
从最基本的欲望到变成人与人之间更加高级的相互关系后,吃饭就有了更高的美学要求。因为吃饭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了。除了有规律地按时进餐外,人们对进餐时使用的器具甚至是使用器具的姿势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停留在实用性了,也更多考虑到了美观性。从直接用手抓到有了简易工具到使用刀叉,再到握刀叉的姿势按照更为美观的姿势确定了下来,这一点印证了人们对于吃饭不断提高的标准和要求。越是高阶的餐桌,相应的要求也就越多,甚至连吃饭时的谈话题材都有一定标准。
       在写到这里时,我正好在读齐美尔的《时尚的哲学》,其中《饮食社会学》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进餐时关于进餐时一些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秩序或是原则。饮食的社会化与进餐规范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循环。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餐由最低级的物质欲望逐渐上升到人们对于聚集的渴望,饮食的社会化也就逐渐加强。饮食社会化加强必然使进餐的规范愈加严格,因为进餐时聚集的欲望越发展越高阶,吃饱不再是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反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更为重要了,则必然会逐渐形成和完善用餐规则,以及对用餐美学价值的要求。而进餐的规范不断完善的过程,也会反作用于饮食的社会化,进食的目的不断走向更高的审美层次,共同进餐的社会化功能就会越来越被强化,共同进餐越来越变成人们社交的方式而不是仅仅填饱肚子。说到体现在餐具上的用餐规范,除了开始使用刀叉、筷子这类工具让用餐姿势看上去更美观以外,盛放食物的器皿也随着进餐社会性的增强发生了改变。最开始吃饭只为满足物质欲望时,人们不会与他人分享自己果腹的食物,当聚集的欲望超过对物质的欲望,人们开始一起进餐时,食物就必须一起分享了。这时,盛放食物的器皿就更多是个人化特征、界限明显的盘子了,且一张桌子上必须是同样的盘子。一方面盘子是个人主义的产物,另一方面受进餐规范的约束,一张餐桌上不允许出现过与个性化的物品。仅在一张我们习以为常的餐桌上,就有着如此多的社会学因素。一张餐桌成了社会性交往的媒介,但其中又包含着被规范约束着的个性化。读完齐美尔所写的关于吃饭的两篇文章之后,我仿佛重新认识了这个自己经历了无数遍的事情,吃饭在我眼里变成了一件奇妙的事情,除了让自己吃饱,我开始观察人们在一起吃饭时的互动形式,观察聚餐时餐具的使用。我想这是读书带给我的收获,是阅读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生活的视角,帮我一层层拨开事物的外表,让我慢慢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除此之外,齐美尔写到了许多我们日常经常看到或用到,但几乎不会去特别关注或者深入思考的物品,其实它们也是具有除了实用性或者美观之外的意义,比如社会性。说到五官,我们的正常生活无法离开它们,五官对面容的影响也是最为重要的,除此之外,五官能够带来的感官印象,例如,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其实都是在把我们与外界客体相互联系,因为它们讲关于客体的知识带给了我们,让我们更靠近客体;同时通过它们表达的主题的情绪与情感,也帮助外界了解我们自身。
       最近读齐美尔最大的感受是,他的文字和思考带领着我从一个第三者的视角重新观察和认识了自己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获得了全新的体验。从这些日常事物中发现它们蕴含的社会学或哲学含义,虽然现在只是能从书中获得一些思考或启发,但这对于我来说,给了我许多继续保持思考的动力。
书单:
《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
《生命直观》
《叔本华与尼采》
《宗教社会学》
《桥与门》

亓竞唯 2022-11-24 10:50
书单:《时尚的哲学》
《不正常的人》
《疯癫与文明》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
11月读书报告

    这个月的阅读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所描绘的“愚人船”,因此想以此出发来开始本月的分享。
    从中世纪盛期开始一直到十字军东征结束,西方国家的麻疯病成倍增加,整个欧洲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这样的专门医院。但到十五世纪,这些麻疯病院中开始变得空无一人,甚至连医院都不复存在变成了别的场所。是麻疯病被消灭了,从此没有患病的麻疯病人了吗?并不是这样,事实是随着宗教改革,麻疯病就被拒之余某种神圣的距离之外了,他们被赋予了极其负面的价值观、意象和社会形象,所谓的“正常人”就开始将麻疯病人排除在正常人的世界之外了。“愚人船”的出现正是与此有关。读福柯关于“愚人船”的描述的时候,这种奇特的“醉汉之舟”沿着表面平静,实际深不见底的运河或是海洋巡游的这个画面感非常强,很有戏剧性也很讽刺,有着一种悲壮、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像是只存在小说或是神话中的事物,但《疯癫与文明》中福柯明确指出愚人船是历史长河中真实存在过的产物,是患麻疯病的乘客们流浪的工具,是他们的栖身之所。之所以讽刺性极强是因为愚人船是起源于亚尔古英雄传奇的,这些船原本应该载着理想中的英雄、道德的楷模、社会的典范,开始一种伟大的象征性航行。而在中世纪后期实际上,愚人船载着的却是精神错乱的乘客,载着他们从一个城镇航行到另一个城镇。他们是被自己的家乡抛弃的,被交给了船工,而船工是在负责的人走后将他们又赶回原地,还是将他们带到另一个陌生的城镇是不确定的,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如何,这些人都将生活在海洋和城门之间,海洋连接着其他城镇,而城门里面则是自己的家乡或是另一个不接纳他们的他乡。家乡或他乡的排斥使他们走出了城墙,走向了“自由”。这些人就被愚人船拉去了这样一个荒芜的地方,成为了所谓最自由,最开放的地方的囚徒。自由开放在居于城墙和大海之间是没有来管束他们的,但是被抛弃是真正的自由吗,显然不是,“愚人船”代表着另一种形式的囚禁。而且那个时候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尽管没有明确的规定,麻疯病人不可以进入教会,但实际上,麻疯病人依然会被赶出教会,甚至是使用暴力手段,而且打着麻风病是上帝愤怒和恩宠的一个表征的旗号。从这个时期, 文明就这样左右着疯癫人群的命运。
    这类人群也就完全失去了社会价值,被社会选择性地“净化”了。这种净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排除异己。福柯提到疯癫在中世纪后期从麻疯病院走出来,变得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一种异己感。从“愚人船”就可以看出,随着各种改革的进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在越来越理性化的世界中,疯癫的人丧失了自己话语权以及与理性斗争的可能性。被囚禁在所谓“自由之地”的人的社会效应与安全是完全失效的,他们“不正常”,所以他们无法为自己争取生存的空间和权利,又因为文明所强加于他们身上的负面的社会角色,他们被强硬地排斥了。对于那时科学的水平而言,人们无法理解疯癫,只把他看作上帝的惩罚,看作异己。而不明白究竟疯癫是什么的人们就常常把自己不理解的东西称之为野蛮或是疯癫,以此来体现自己在道德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独特性,因为没有被上帝惩罚,所以疯癫在一种神圣的领域内被排斥和污名化了。对于有着绝对权力的人或者对于“正常”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掌握着驱逐异己的能力,这种时候,“疯癫”就不过是他们贴在被排斥的人身上的标签。从麻疯病院消失以后,疯癫的标准也随之变得模糊,没有科学的固定的标准,而是由“正常人”来判断,来有选择地净化自己所处的社会。
    一方面,宗教改革作为被认为的现代世界的开始,使得宗教信仰变得更加个人化,也更私人化,个人受教会的制约减弱。且由于受人文主义的影响,改革后的新教更重视人的个性与现世生活,同时也宣传了民主思想。宗教改革进一步冲击了神学对科学和自由思想的禁锢,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得科学也获得了发展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文明和理性的发展让那些“疯癫”的人更加丧失了话语权。他们也是独立的、完整的人,本来应当拥有同样的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的,但因为其他人的理性虽然在增长,但对人权的认识却并没有透彻,疯癫的人就因为异于其他人而被剥夺了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甚至连曾经生他养他的家乡都容不下他们了,需要栖身于“愚人船”上。愚人船就是消失在城墙内土地上的疯人院。自由也有了双重含义。人们打着自由的旗号,将疯癫的人赶出了城墙。在这一时期,疯癫之人的生存权利及生存安全极大地受损,更不要提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功能了。
    讽刺的是,在中世纪的许多文学或绘画作品中,都能看到愚人船的影子。那时的人们一边将疯癫的人排除在正常的世界之外,另一方面在他们心中,疯癫又是神秘且浪漫的。他们通过这一自以为是神秘的疯癫,试图去窥探世界的秘密,这样的联系让疯癫更添了神秘的色彩。
    宗教一边在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允许疯癫的人进入教会或靠近教堂,将他们排斥在宗教之外,一边又声称麻疯病人蒙受着主的巨大恩宠。疯癫被视作了某种不真实的行为的虚假惩罚。这充分表明了那时人们对麻疯病及麻疯病人极其局限的认识和对待方式。但从积极的角度想,认识问题恰好揭示了矛盾和问题所在。问题只有被发现才有可能被解决。

亓竞唯 2023-01-10 17:38
12月读书报告

      这个月阅读书单中的其中一本是福柯的《性经验史》。这本书前三卷为作者生前所著,第四卷为出版社后期收录。前三卷作者分别从认知的意志,快感的享用和,认知的意志,快感的享用和关注自我三个方面展开了描述。这本书作者所描述的重点就是对于自我的关注,作者其实是从性经验出发,从这个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出发,来探讨,话语,权力的构建。因此,除了对,欲望和性行为的探讨之外,也能看到作者关于死亡问题的探讨。第一卷《认知的意志》中,作者通过分析性经验中权力知识和快感的关系得出了,自我在这个过程中是被不断宰割的。第二卷《快感的享用》中,作者表达了对精液丧失症这一令人羞耻的疾病的担忧,同时,作者也表述了男性之爱是自由的这一观点,这与作者本身的经历也是分不开的,同时也阐释了当权者对于性欲的控制。这两卷中的内容,让我产生的思考是比较多的,因此,以下将根据这两卷中对我启发比较多的地方进行阐述。
一、性压抑假说及当前的谈“性”色变
      在读福柯关于性压抑假说的阐述之前,在我的认知中,一直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存在权利对于性的压抑的。认为性压抑话语是与资产阶级的秩序联为一体的。统治秩序越是森严的情况下,对人的本性的压抑就更多,就越不能自由的谈论性。但在福柯看来,性压抑假说虚构了性的压抑史,把统治权力和对性的压制看作一样。实际上,压抑假说不过是对于“性政治”的掩饰。福柯所述,近三个世纪,是发生过以“性”为话题中心的话语爆炸的,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关机构的煽动,他们极大地鼓励人们去尽可能多地谈论“性”。因为性可以说是对人口有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是性话语,就会变成一种权力运作的手段。这个时期,社会关于性出现的特点与我对当今社会的认知比较符合,就是一边,在强调性是私密的,是一个秘密,但是同时越成为秘密,反而越吸引人们的注意,让人们更热衷谈论性。
不同的是,那时候性实践的规范被在逐渐确立和完善,并且更加明确地强调了对于性的关注。而当今很少会有对于性的公开讨论,更不要说是话语爆炸,经常性当我们谈到性,都好像是触碰了某道隐形的高压红线,一再三缄其口。可是这种压抑,是真的能压抑的住,人的本性和欲望的吗?我想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性越被当做是秘密,不了解的人就越会对其产生好奇,可当我们没有,合适的渠道去了解时,或许与性相关的问题,就被带着有色眼镜的看待了。我想目前我们社会关于性问题的现状,是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关的,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谦逊、识礼,“礼”所讲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说严格规定了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方法,那么在规则之外的行事会带来什么可想而知了。谈性色变的后果是,在青少年本该对两性生理知识有最基本了解的年龄,没有正规的渠道为他们提供相关知识,那么就只能通过所谓的歪门邪道,越是将性遮掩起来,他们可能越会好奇,在生理和心理都尚未发育完全的年龄偷尝禁果就是其中一个严重的后果。在我看来,这种谈性色变,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两性间矛盾更加锐化和明显的现状。如果在合适的年龄,让男性女性都对彼此的生理结构和特点有所了解,那么一些由于两性身体结构之间的不同所带来的外化的差异就更容易被理解,两性之间相互的理解也会更多。这对于培养建立青少年的责任感也是利大于弊的。谈性色变另一严重后果的是女性(更多的是女性,但男性同样存在相同状况)对于被性骚扰时的“羞于启齿”,明明是受害者,但甚至连是否发生都不敢说出来,不敢为自己争取正义;以及幼童被性侵时,由于对性知识完全不了解,很多幼童甚至不知道自己承受了怎样违法犯罪的行为,无法主动即时告知家长。无论是幼童还是成年人,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极具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我认为,用科学、客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性知识,往大了说是对生命权的尊重和保护,往小了说可以提升帮助一个人更加健康地成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
二、死亡权力的变迁及当今死亡权力探讨
      一个人最重要的权利是生命权,生死就是人一生中最大的事情,因此,最高权力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生杀大权。最初,生杀大权是父权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父亲掌握着决定家中子女和奴隶生死的权力。之后生杀大权经过演变,则成了是掌握在君主手里,以彰显君主的权威。但君主只在自身受到威胁时才行使这一权力。变化前后的区别是,古罗马的生杀大权是绝对的,而君主所掌握的生杀大权是相对的,是与他所掌握的生的权力相对的。
      死亡的权力究竟是由谁掌握的,这是我在阅读这一章时想到的问题。不同的情况下,死亡的权力有着不同的归属。我想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个是死刑是否应该存在。在中国,我们一定听过一个说法——杀人偿命。对于那些穷凶恶极的罪犯,是否应该判处死刑。近些年来,我国死刑的适用愈加严格,实施保留死刑,严格适用死刑的政策,适用死刑的罪名不断减少。虽然我国保留了死刑,但这样的发展正是对人权的保护,是将人权和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的成果。在不侵犯他人生命权的情况下,自己的生命权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第二点是关于安乐死是否适用于人。像荷兰和瑞士一些国家是允许安乐死的,但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安乐死是不合法的。关于是否应该让安乐死合法化一直存在许多争议。一方面,有人认为,当一个人生命走到终点,且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时,安乐死反而是一种更好的方式,并且一个人应该有权力决定自己在何时、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没有严格的律法对安乐死进行规定和规范,那么很有可能它就会变成了一个“杀人的武器”被滥用。死亡的权力在社会治安面前做出了让渡。
书单: 《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必须保卫社会》《性经验史》

亓竞唯 2023-03-20 11:14
书单:
《神圣家族》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在读
《共产党宣言》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政治经济学批判》
《哲学的贫困》
2月读书报告

      最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读马克思的书,总结回顾的时候梳理最近读过的几本书的内容,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联系,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以下想分享一下。
      首先是关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本书中,马克思提到了商品的两种价值,就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就是商品满足人类生活必须的、有用的功能,显然有使用价值,是成为商品的必要前提。使用价值就是比如一件衣服,它的使用价值就是人们可以用来穿可以御寒。除此之外,这件衣服还可以用来交换,也就是它还拥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抽象来看就是两个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互相交换的量。就算这两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全不同,他们也会以一定的数量相等,然后可以互相交换。因为交换价值的量是由商品上所凝结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决定的。能够相互交换的商品,就意味着有相同量的凝固的劳动时间。而且这种劳动时间,是客观的,与劳动的形式内容和劳动者的个性都无关。这样对劳动的抽象和商品的相互交换,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每天都在发生。
      然后说起劳动呢,我就想到了我之前读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里面,马克思同样说到了劳动。前面说到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生产商品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对于资本家来说,这个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交换价值越高价格越贵,资本家是盈利的;还有两种情况是当社会生产效率提高,生产一件商品必要的劳动时间减少,交换价值变低但是相比之前生产数量变高,资本家盈利甚至更多。另一种情况是,当生产这件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某一资本家想办法提高了自己工厂的生产效率,那么就会在交换价值不变的基础上,产量也增加,收益就更多。但是显然,这些剩余价值与劳动者都无关,劳动者被不断压榨,拿到的依旧是仅能满足自己与家庭需要的,按天数或者按工时来计算的工资。
      《哲学的贫困》里面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空想主义(想以所谓价值的“真正实现”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一切问题,重建一切“平等”),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商品是—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特殊商品,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就产生了以上资本和劳动的对立。以下将根据我的理解来阐释对立如何产生。
      在真正开始读马克思的著作之前,我对他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只有一点浅显的了解,知道他在批判资本家对劳动者的压榨,批判资本的剥削,但是并不那么清楚其中缘由。在读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才从工资、地租以及资本的利润等方面深刻感受到了资本是如何盘剥劳动者,产生尖锐的对立的。
      首先从工资来说,马克思说工资是由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敌对的斗争决定的,然而斗争的胜利毫无疑问是属于资本家的。因为很容易想到资本家离开劳动者可以支撑的时间远比劳动者离开资本家能够生存的时间久的多。资本家开给劳动者的工资,仅仅是够一个人在劳动期间最基本的生活费用,用斯密的话说这个工资是适合于畜类生活水平的最低工资。由此可见,劳动者付出大量的劳动,但与所获工资是不成正比的,甚至劳动者之间因为人数的增加还会有竞争,竞争加剧只会让工资越来越低。且无论什么情况,损失最多的都是劳动者。资本家盈利时并不会把利益分给劳动者反而亏损时会更克扣劳动者,甚至辞退劳动者,让对资本家依赖性极强的部分劳动者沦落为乞丐。社会的兴盛或衰落对于劳动者的影响是同样的。财富日益增长、累进,工资才会有所上涨,尽管工资上涨伴随着的可能是劳动时间的增加,但是这样繁荣的状态是有极限的,一旦繁荣达到了顶点,劳动者会陷入持续不断的贫困。也就是说无论社会状况怎样,劳动者都有可能陷入贫困。
      其次,从资本的盈利来看。一件商品所经过的加工程序越多,赢利的资本就越来越多,但这与劳动者的收入无关,这样的赢利是只关乎资本家的。劳动者只是众多程序中微小的一环。这里存在一种情况是,虽然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会使日常消费品的价格得到控制,对一般消费者是有益的,但是在竞争中最后获胜的一定是大资本家,小资本家的破产只是时间问题,而依赖于小资本家生存的那些劳动者即将面对的就是陷入贫困。
      最后,在土地上,也同样存在极度不公平的剥削。土地所有者不仅对自己的土地收取地租,对土地的自然产物也要收取地租。文中有一个例子是:设得兰群岛的居民大多靠捕鱼为生,就是大家住在岛上,然后每天下海捕鱼。然而不仅陆地上的住所及土地的产物要被征收地租,甚至连从海洋获得的产物也要被收取地租。且这个地租的定价,也是剩下的钱仅够租佃者最基础的生存和购买种子的。土地所有者盘剥着社会的一切利益。总结到这里最大的感触就是,无论什么情况,受到最大伤害的永远都是劳动者。无论是在工厂还是土地上。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还提到了货币。顺着最开始说的商品的互相交换,就想到物物交换的下一个阶段,货币的产生。当社会生产和财富累积发展到一定程度,简单的物物交换已经满足不了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货币就是和更高程度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想象一下当社会生产率已经很高但是没有货币依旧是以物换物的那个场面,大批的货物互相交换已经不仅仅是麻烦了。所以说货币这种特殊的交换手段是必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必定会出现的。
      最后想说下最近这段时间读马克思,最大的感受是,他的文章逻辑性很强,如果能认真地跟着他的思路走,是能感受到这一点的。但是回顾自己读马克思的过程,感觉目前还停留在努力跟上他的思路去理解他的阶段。之后准备开始读大部头《资本论》了,希望可以慢慢学着跳出来,多一些思考,也多问一些为什么。

亓竞唯 2023-05-03 23:16
    上个月阅读和分享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时,读到和分享过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也就是说,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的量是不会因为某个工人在生产时因为他的技术不熟练消耗的劳动时间更长而增加的。从以上这里我想到一些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关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前提下,机器产生并走入工厂后产生的、暴露的问题。机器发展到现在也是没法完全取代人力劳动的。但是因为机器的使用,它的高效率会让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较之之前减少很多,使得该商品的交换价值也相应减少。但是一个工人手工生产一件商品的劳动时间并与之前无异,只是对于工人和这个工厂的所有者,即资本家来说,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价值量减少了,也就是说收益减少了。在这里我想到了以下几个矛盾:第一个是,机器的使用使得相同时间里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且节省了一部分用工成本,有能力的资本家会选择机器而不是人工。这样一来机器就挤占了劳动者的就业机会,致使一批劳动者失业,要知道,原本资本家付给他们的工资,也就是仅够糊口而已,完全没有抵御风险的积累和能力,机器对于就业市场的冲击,会使他们失去原本就仅够糊口的收入。这显然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不仅仅是对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文化的建设都是有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会有不使用机器的情况,但这样工人与机器相比,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相同时间生产的价值量少很多,我想一贯是剥削劳动者的资本家在这种情况下是不会给工人与原来相同的工资的,因为劳动者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变少了较之之前。并且因为,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也就是资本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那么劳动时间越长,相应的资本的周转效率也就越低。(这里想到除了机器与人工不同的劳动时间之外,还有不同商品生产之间的区别,比如葡萄酒酿造,因为需要一个发酵的过程,所以尽管实际的劳动时间在发酵过程中是几乎暂停的,但它的生产时间也就是说资本被束缚在生产领域的时间也比一般的商品要长)此外,机器的使用还会使垄断更容易产生。因为它加速了资本的积累。机器的使用当然需要成本,还有后期维护的费用,这些不是所有资本家都可以负担的。要么是用机器与不用机器的区别,要么是在工厂内大规模使用和小规模替换人工的区别。但是无论如何,显然都是前者将从机器的使用中获益更多。这其中包括市场的抢占。大资本家从一开始就有能力使用更多的机器代替人工,那么相应的,他们抢占的市场份额也就更多。这样一来,被挤占生存空间的不光是那些没有使用机器的工厂了,小资本家也会被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挤出市场,然后破产。这些小资本家的破产也会致使他工厂所雇的劳动者失业,很有可能直接使他们陷入生存困境,原本这些一直以来被资本家疯狂压榨剩余价值的劳动者就和斯科特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这本书中所描述的靠天吃饭的农民一样,一直站在本就“齐脖深”的汹涌河水中,没有依傍,更没有根基。而现在“齐脖深”的水一夕之间上涨,毫无疑问这些劳动者无法站稳,会被河水淹没。最终生产和市场全被大资本家垄断,商品价格就可能不受控制了,因为没有了正常的竞争。以上种种矛盾,最遭殃的显然还是劳动者,无论是作为工厂里可能因为被机器替代而被辞退的工人,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需要购买生活资料的消费者,被直接抛出来,赤手空拳地去面对没有良性竞争的市场和价格。对于这些劳动者来说,失业或降薪加上价格上涨的生活资料,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基本的生存对于他们来说都变得更加艰难,跟不要说发展。
    从以上不难得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的情况下,在机器的加持下,资本的积累越来越迅速,然后富人会更富,穷人会更穷,贫富中间的地带人也不多。社会像两级跨度巨大的台阶。台阶上的人们锦衣玉食、生活富足,且手中财富还在不断积累;而台阶下的人,若他从前来自农村,是后来进城务工的,那么现在他可能面对的是既没有工作也没有土地,食不果腹的生活;若是来自城市,那么他究竟还能在这个城市栖身多久,城市里还有多少他的生存空间呢。社会贫富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暴露的也更加明显。这样的矛盾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影响,就像一个恶性循环一样。一边是资本家压榨劳动者,榨取他们的剩余价值。另一边,机器还在源源不断地帮助这些资本家积累资本、抢占市场。然后劳动者或者拿不到应得的工资,或者直接失业。但是无论生活资料的价格在垄断发生后是如何,人们还是必须购买生活必需品。那么财富还是会从穷人流向资本家。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社会两极分化。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后果,从经济发展来说,这是极其畸形的发展模式,也更不是可以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因为发展的只有台阶上的那一部分人。从政治方面来说,贫富分化严重,社会中就蕴含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对于社会和文化建设来说,贫富差距明显也容易带来国民素质的参差不齐。总而言之,无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
    阅读《资本论》,我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怎样一个运转过程,以及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怎样产生的,还有这些矛盾对社会的发展究竟有着怎样的危害,这些危害又是如何发生的。
感想收获:这个月开始读《资本论》以来,最大的感受就是马克思的书是需要认真阅读努力消化的,他的作品逻辑性非常强,但是能够看懂跟上他的逻辑和能够在读懂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思考之间,还是有不小的距离。目前自己还处于一个在努力跟上他逻辑的阶段,道阻且长。
本月书单:《资本论》第一卷 第二卷


查看完整版本: [-- 亓竞唯读书报告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ode © 2003-05 PHPWind
Time 0.183648 second(s),query:4 Gzip disabled

You can contact us